1,2,3问 有希望的男人完整版有步骤

(选修模块3-3)(1)空气压缩机在一次压缩过程中,活塞对气缸中的气体做功为2.0×105J,同时气体的内能增加了1.5×l05J.试问:此压缩过程中,气体____(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等于____J.(2)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别按下图所示的三种不同过程变化,其中表示等压变化的是____(填“A”、“B”或“C”),该过程中气体的内能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3)设想将1g水均匀分布在地球表面上,估算1cm2的表面上有多少个水分子?(已知1mol水的质量为18g,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014m2,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乐乐题库
&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知识点 & “(选修模块3-3)(1)空气压缩机在一次...”习题详情
228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4.6%
(选修模块3-3)(1)空气压缩机在一次压缩过程中,活塞对气缸中的气体做功为2.0×105J,同时气体的内能增加了1.5×l05J.试问:此压缩过程中,气体放出&(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等于5×104&J.(2)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别按下图所示的三种不同过程变化,其中表示等压变化的是C&(填“A”、“B”或“C”),该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增加&(填“增加”、“减少”或“不变”).(3)设想将1g水均匀分布在地球表面上,估算1cm2的表面上有多少个水分子?(已知1mol&&&&水的质量为18g,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014m2,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08-江苏
分析与解答
习题“(选修模块3-3)(1)空气压缩机在一次压缩过程中,活塞对气缸中的气体做功为2.0×105J,同时气体的内能增加了1.5×l05J.试问:此压缩过程中,气体____(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等于____J....”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根据符号法则,确定Q、W的正负号,代入热力学第一定律公式△U=Q+W进行求解.根据气体状态方程PVT=C和已知的变化量去判断其它的物理量.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内能的变化,就由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总和的变化,即由温度变化所决定.
解:(1)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W+Q,代入数据得:1.5×105=2.0×105+Q,解得Q=-5×104;即气体放出的热量等于5×104J.(2)根据气体状态方程PVT=C,压强不变时,V随温度T的变化是一次函数关系,故选择C图;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内能的变化,由温度变化所决定.由于温度增加,所以该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增加.(3)1g水的分子数&N=mMNA,1cm2的分子数&n=NSS0≈7×103.故答案为:(1)放出,5×104.(2)C,增加.(3)7×103.
加强对基本概念的记忆,基本方法的学习利用,是学好3-3的基本方法.此处高考要求不高,不用做太难的题目.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选修模块3-3)(1)空气压缩机在一次压缩过程中,活塞对气缸中的气体做功为2.0×105J,同时气体的内能增加了1.5×l05J.试问:此压缩过程中,气体____(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等于_...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选修模块3-3)(1)空气压缩机在一次压缩过程中,活塞对气缸中的气体做功为2.0×105J,同时气体的内能增加了1.5×l05J.试问:此压缩过程中,气体____(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等于____J....”主要考察你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与“(选修模块3-3)(1)空气压缩机在一次压缩过程中,活塞对气缸中的气体做功为2.0×105J,同时气体的内能增加了1.5×l05J.试问:此压缩过程中,气体____(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等于____J....”相似的题目:
导热汽缸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内封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周围环境温度恒定,活塞与缸内壁接触紧密且无摩擦,开始活塞与缸底间有轻质弹簧相连,并且在外界压力作用下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汽缸质量为M,活塞质量为m,当把外力撤去的短时间内&&&&气体吸热但内能不变气体对外做功且内能减小气体压强降低活塞与汽缸的速度大小之比为m:M
如图所示是利用塑料瓶、塑料管、橡皮塞等材料制作的小喷泉装置.其中A是用一个塑料瓶割去瓶底部分后留下的瓶嘴部分.B、C是两个侧壁上有一个圆孔的塑料瓶.先把图示中B瓶装满水,C瓶不加水,再往A中加一些水,不要让水没过喷嘴.当A中的水流到C中时,就可以看到喷泉了.(1)设大气压强为P,水的密度为ρ,已知h1、h2,则B中液面处的压强为&&&&.(2)假设在喷嘴处安装足够长D管,水柱不会从D管中喷出.设到D管中水面静止时,其增加水量的体积△V,A、B、C瓶中的水将通过管子流动,则水从B移至D中,重力势能增加量△E2为&&&&.(3)由此可知,D中的水柱将上下振动,最后D中的水面将停在距A中水面&&&&处.(已知A、B、C瓶子的横截面积比D管的横截面积大很多且水面静止后A、B、C中都有水)&&&&
教室的容积是100m3,在温度是7℃,大气压强为1.0×105Pa时,室内空气的质量是130kg,当温度升高到27℃时大气压强为1.2×105Pa时,教室内空气质量是多少?
“(选修模块3-3)(1)空气压缩机在一次...”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已知湖水深度为20m,湖底水温为4℃,水面温度为17℃,大气压强为1.0×105Pa.当一气泡从湖底缓慢升到水面时,其体积约为原来的(取g=10m/s2,ρ=1.0×103kg/m3)(  )
2某自行车轮胎的容积为V.里面已有压强为p0的空气,现在要使轮胎内的气压增大到p,设充气过程为等温过程,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轮胎容积保持不变,则还要向轮胎充入温度相同,压强也是p0,体积为 (  )的空气.
3(2012o重庆)图为伽利略设计的一种测温装置示意图,玻璃管的上端与导热良好的玻璃泡连通,下端插入水中,玻璃泡中封闭有一定量的空气.若玻璃管内水柱上升,则外界大气的变化可能是(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已知湖水深度为20m,湖底水温为4℃,水面温度为17℃,大气压强为1.0×105Pa.当一气泡从湖底缓慢升到水面时,其体积约为原来的(取g=10m/s2,ρ=1.0×103kg/m3)(  )
2(2010o闵行区三模)如图,水平放置的密封气缸内的气体被一竖&直隔板分隔为左右两部分,隔板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右侧气体内有一电热丝.气缸壁和隔板均绝热.初始时隔板静止,左右两边气体温度相等.现给电热丝提供一微弱电流,通电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当缸内气体再次达到平衡时,与初始状态相比(  )
32008年初的雪灾和大气的逆温现象有关.逆温是指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的现象.下列四图中表示近地面逆温现象的是(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选修模块3-3)(1)空气压缩机在一次压缩过程中,活塞对气缸中的气体做功为2.0×105J,同时气体的内能增加了1.5×l05J.试问:此压缩过程中,气体____(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等于____J.(2)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别按下图所示的三种不同过程变化,其中表示等压变化的是____(填“A”、“B”或“C”),该过程中气体的内能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3)设想将1g水均匀分布在地球表面上,估算1cm2的表面上有多少个水分子?(已知1mol水的质量为18g,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014m2,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选修模块3-3)(1)空气压缩机在一次压缩过程中,活塞对气缸中的气体做功为2.0×105J,同时气体的内能增加了1.5×l05J.试问:此压缩过程中,气体____(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等于____J.(2)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别按下图所示的三种不同过程变化,其中表示等压变化的是____(填“A”、“B”或“C”),该过程中气体的内能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3)设想将1g水均匀分布在地球表面上,估算1cm2的表面上有多少个水分子?(已知1mol水的质量为18g,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014m2,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相似的习题。1,2,3,希望有步骤 谢谢_百度知道
1,2,3,希望有步骤 谢谢
com/zhidao/pic/item/902397dda144ad34de0a53e9d5a20cf431ad8523.hiphotos.hiphotos://h://h.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jpg" esrc="/zhidao/wh%3D600%2C800/sign=eb1354492bfbd962e84eb/902397dda144ad34de0a53e9d5a20cf431ad8523.baidu.baidu.hiphotos://h;<img class="ikqb_img" src="/zhidao/pic/item/377adab44aed2e201a18b87d6fa46<a href="/zhidao/wh%3D450%2C600/sign=3b5bb5bef90f/377adab44aed2e201a18b87d6fa46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不等式的解法问题a^2(a+1)+b^2(b+1) 和a(a^2+b)+b(b^2+a) 比较(a^4+b^4)(a^2+b^2)和(a^3+b^3)^2比较我想知道除了乘出来用比较法,还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请提点一下方法,过程就可以不用写了.我主要是想知道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不等式的解法问题a^2(a+1)+b^2(b+1) 和a(a^2+b)+b(b^2+a) 比较(a^4+b^4)(a^2+b^2)和(a^3+b^3)^2比较我想知道除了乘出来用比较法,还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请提点一下方法,过程就可以不用写了.我主要是想知道
不等式的解法问题a^2(a+1)+b^2(b+1) 和a(a^2+b)+b(b^2+a) 比较(a^4+b^4)(a^2+b^2)和(a^3+b^3)^2比较我想知道除了乘出来用比较法,还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请提点一下方法,过程就可以不用写了.我主要是想知道数学方法.15分一个方法.不过方法要具体,不要只说个名字和定义就算了
我仔细研究了下
这两题 除了乘出来
相减做比较别还真不好用别的办法用相除作比也很难弄 基本比较的办法就几种 第一是相减 >0
则怎样 1怎样
你找到的式子>第二个式子初高中主要用这些办法吧(1)(2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①用A、C组合,可以制取一种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②通过比较发现:制取CO2、H2、O2的发生装置都可以选择B装置,试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方面总结满足选择B装置要求的一般条件:____.(2)黄冈市沧浪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用自制的酸碱指示剂对KNO3、NaOH、HCl等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测定,结果记录如下:
{[植物的汁液][在HCl溶液中][][在NaOH溶液中][牵牛花瓣][红 色][紫 色][蓝 色][胡萝卜][橙 色][橙 色][橙 色][月季花瓣][浅红色][红 色][黄 色]}①经过探究,发现____根本不宜作酸碱指示剂,这三种物质中理想的指示剂是____.②小明是一个勤于思考,喜欢钻研的同学,发现了牵牛花瓣汁液遇NaOH溶液变蓝色后,思考到了一个问题:NaOH溶液中到底是哪种粒子使牵牛花汁液显蓝色呢?于是他和同学们继续探究:【提出问题】NaOH溶液中何种粒子使牵牛花汁液发生颜色改变?【提出猜想】猜想1: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是H2O猜想2: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是____猜想3: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是____.【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试管里,滴加2滴牵牛花汁液,振荡][溶液呈紫色][][2.向盛有少量氯化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加2滴牵牛花汁液,振荡][溶液呈紫色][][][溶液呈蓝色][]}【交流反思】实验完成后,继续讨论发现,还有更简单的方法,请你用文字或图示设计出更简单的方案:____.-乐乐题库
&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知识点 & “(1)(2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习题详情
24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8.7%
(1)(2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①用A、C组合,可以制取一种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②通过比较发现:制取CO2、H2、O2的发生装置都可以选择B装置,试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方面总结满足选择B装置要求的一般条件: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的反应&.(2)黄冈市沧浪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用自制的酸碱指示剂对KNO3、NaOH、HCl等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测定,结果记录如下:
植物的汁液&在HCl溶液中&在KNO3溶液中&在NaOH溶液中&牵牛花瓣&红& 色&紫& 色&蓝& 色&胡萝卜&橙& 色&橙& 色&橙& 色&月季花瓣&浅红色&红& 色&黄& 色&①经过探究,发现胡萝卜&根本不宜作酸碱指示剂,这三种物质中理想的指示剂是牵牛花瓣汁液&.②小明是一个勤于思考,喜欢钻研的同学,发现了牵牛花瓣汁液遇NaOH溶液变蓝色后,思考到了一个问题:NaOH溶液中到底是哪种粒子使牵牛花汁液显蓝色呢?于是他和同学们继续探究:【提出问题】NaOH溶液中何种粒子使牵牛花汁液发生颜色改变?【提出猜想】猜想1: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是H2O猜想2: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是Na+&猜想3: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是OH-&.【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试管里,滴加2滴牵牛花汁液,振荡&溶液呈紫色&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不是&&2.向盛有少量氯化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加2滴牵牛花汁液,振荡&溶液呈紫色&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不是&&3.&&溶液呈蓝色&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只能是&&【交流反思】实验完成后,继续讨论发现,还有更简单的方法,请你用文字或图示设计出更简单的方案:分别向盛有少量NaCl溶液和NaOH溶液的两只试管中滴加2滴牵牛花汁液,NaCl溶液为紫色而NaOH溶液为蓝色,说明使牵牛花汁液变为蓝色是溶液中的OH-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07-黄冈
分析与解答
习题“(1)(2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①用A、C组合,可以制取一种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②通过比较发现:制取CO2、H2、O2的发生装置都可以选择B装置,试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方面总结...”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①根据装置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判断可发生的反应及可用来制取的气体,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②对比制取O2、H2、CO2的反应物质状态、反应条件,归纳使用发生装置B的规律;(2)①根据植物汁液在不同溶液中颜色变化记录表,判断可用作酸碱指示剂的物质;②分析能使牵牛花瓣汁液变蓝色的NaOH溶液中的微粒,对哪种微粒使牵牛花瓣汁液变蓝色进行猜想并运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设计对比实验对猜想逐一验证.
解:(1)①装置A适用于固体加热的反应,装置C为排水法收集气体;此两套装置相连接,适用于加热固体药品制取不溶于水的气体,满足这些条件的有: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故答案为:2KMnO4&&△&&&K2MnO4+MnO2+O2↑(1分)②实验室使用块状固体石灰石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选择装置B作为发生装置,使用金属锌粒与稀硫酸常温下反应制取氢气时选择装置B作为发生装置,使用二氧化锰粉末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时选择装置B作为发生装置;对比上述三种制取气体的反应物及反应条件,可归纳出:装置B适用于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的反应;故答案为: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的反应(1分)(2)①根据测定结果,胡萝卜在以盐酸为代表的酸性溶液、以硝酸钾为代表的中性溶液、以氢氧化钠溶液为碱性溶液中都呈橙色,不能用于鉴别酸性、碱性、中性溶液;月季花瓣在酸性、中性溶液中颜色接近,鉴别酸性、中性溶液不灵敏;牵牛花瓣汁液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在中性溶液中呈紫色,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可用作酸碱指示剂鉴别酸性、碱性、中性溶液;故答案为:胡萝卜;牵牛花瓣汁液;②氢氧化钠溶于水时电离出钠离子、氢氧根离子,所以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氢氧根离子、水分子三种微粒;在猜测NaOH溶液中到底是哪种粒子使牵牛花汁液显蓝色时就有三种猜想:水分子的作用、钠离子的作用或氢氧根离子的作用;故答案为:Na+;OH-;【设计实验】根据所设计实验已知部分内容,可推测运用水、氯化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做对比实验,进行微粒影响的检验;蒸馏水呈中性,牵牛花汁液呈紫色,没有变为蓝色,说明水分子不能使牵牛花汁液变蓝;故答案为:水分子的原因;氯化钠溶液呈中性,牵牛花汁液呈紫色也没有变成蓝色,说明氯化钠溶液中的钠离子也不能使牵牛花汁液变为蓝色;故答案为:Na+的原因;排除了氢氧化钠溶液中水分子、钠离子的作用,向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牵牛花汁液,变成蓝色,就可以说明是溶液中含有OH-的原因;故答案为:向盛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2滴牵牛花汁液,振荡;OH-的原因;表格如下: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H2O (1分)&&&&&& &&&&&&&& Na+& (1分)&&&&& &3.向盛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加2滴牵牛花汁液,振荡(2分)&&&&&&& OH-&& (1分)&&&& &【交流与反思】作对比实验,运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确定使牵牛花瓣汁液变蓝色的粒子不是H2O分子和Na+,而是OH-.溶液中都含有水,还可以选择两种溶液进行对比实验,不需要再单独用水做对比实验,只要使所选溶液中都含有钠离子,并且其中一中性溶液不含OH-,如氯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向两种溶液中滴加2滴牵牛花汁液,氯化钠溶液呈紫色而氢氧化钠溶液呈蓝色,也可以说明使牵牛花汁液变蓝为OH-的原因;故答案为:分别向盛有少量NaCl溶液和NaOH溶液的两只试管中滴加2滴牵牛花汁液,NaCl溶液为紫色而NaOH溶液为蓝色,说明使牵牛花汁液变为蓝色是溶液中的OH-的原因.
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对比实验,可探究对溶液性质起决定性作用的微粒.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1)(2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①用A、C组合,可以制取一种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②通过比较发现:制取CO2、H2、O2的发生装置都可以选择B装置,试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1)(2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①用A、C组合,可以制取一种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②通过比较发现:制取CO2、H2、O2的发生装置都可以选择B装置,试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方面总结...”主要考察你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酸碱指示剂及其应用【知识点的认识】酸碱指示剂是指能够与酸性或碱性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初中阶段主要要求掌握常用的紫色的石蕊试液和无色的酚酞试液两种.如图所示:它们的主要性质是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性溶液变成蓝色;无色的酚酞试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成红色(可以简记为:“紫石酸红遇碱蓝,无酚酸无遇碱红”).【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和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该考点常常作为试题的突破口(或题眼、眼线),与物质的推断和鉴别、酸(或碱、盐)的化学性质、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一些实验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和应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指示剂的鉴别结果--变色情况(或溶液的酸碱性),来反推酸碱指示剂的名称、性质或其中的错误和实验注意事项等等.特别是,对酸碱指示剂的灵活应用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方面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和应用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实验、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联系起来综合分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酸碱指示剂是与酸性或碱性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并且,显色的物质是指示剂,而不是酸性或碱性的溶液.它的具体变色情况可以给出的口诀来识记.2.酸或碱的溶液能够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但是能够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的不一定就是酸或碱的溶液.例如,纯碱溶液能够使石蕊试液变蓝,酚酞试液变红;只能说此溶液显碱性,而不能说此溶液是碱的溶液(因为纯碱溶液是盐溶液).同理,硫酸氢钠溶液能够使石蕊试液变红,酚酞试液不变色;只能说此溶液显酸性(是根据石蕊试液的变色来判断的,因为酚酞试液在中性溶液中也是不变色的),而不能说此溶液是酸的溶液(因为硫酸氢钠溶液是盐溶液).
与“(1)(2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①用A、C组合,可以制取一种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②通过比较发现:制取CO2、H2、O2的发生装置都可以选择B装置,试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方面总结...”相似的题目:
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可得到浅绿色溶液在滴有石蕊的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变成红色
如图在一张洁白干燥的滤纸上,依次喷洒A、B、C三种无色液体.当喷洒A时,滤纸上无明显变化;再喷洒B时,滤纸上出现一只红色小猫;最后喷洒C时,小猫渐渐消失.回答下列问题:(1)滤纸上的小猫可能是用什么试剂画的?(2)A、B、C各是什么物质?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锌和铜都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可用向下排气法,能用向下排气法收集的气体一定比空气轻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1)(2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现有一瓶蒸馏水和一瓶稀盐酸,能将它们区别开来的试剂是(  )
2(2005o江西)如右图所示,田绘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田绘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放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后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1)你认为她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理由是:&&&&.(2)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请你另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写下表
实& 验& 方& 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 论&&&&&&&
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3(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2)(6分)探究实验实验发现&氢氧化钠溶液中滴人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提出问题在NaOH溶液中存在H2O、Na+、OH一粒子,是什么粒子使酚酞变红呢?假设猜想猜想一:使酚酞变红可能是NaOH溶液中的水分子猜想二:使酚酞变红的可能是&&&&猜想三:使酚酞变红的可能是&&&&设计实验①取2ml蒸馏水,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实验现象:溶液呈无色,说明猜想&&&&不正确.②取2ml&NaCl溶液,滴人几滴酚酞实验现象:溶液呈无色,说明猜想&&&&不正确.实验结论&氢氧化钠溶液中滴人无色酚酞试液呈红色,说明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粒子是&&&&.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1)(2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①用A、C组合,可以制取一种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②通过比较发现:制取CO2、H2、O2的发生装置都可以选择B装置,试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方面总结满足选择B装置要求的一般条件:____.(2)黄冈市沧浪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用自制的酸碱指示剂对KNO3、NaOH、HCl等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测定,结果记录如下:
{[植物的汁液][在HCl溶液中][][在NaOH溶液中][牵牛花瓣][红 色][紫 色][蓝 色][胡萝卜][橙 色][橙 色][橙 色][月季花瓣][浅红色][红 色][黄 色]}①经过探究,发现____根本不宜作酸碱指示剂,这三种物质中理想的指示剂是____.②小明是一个勤于思考,喜欢钻研的同学,发现了牵牛花瓣汁液遇NaOH溶液变蓝色后,思考到了一个问题:NaOH溶液中到底是哪种粒子使牵牛花汁液显蓝色呢?于是他和同学们继续探究:【提出问题】NaOH溶液中何种粒子使牵牛花汁液发生颜色改变?【提出猜想】猜想1: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是H2O猜想2: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是____猜想3: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是____.【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试管里,滴加2滴牵牛花汁液,振荡][溶液呈紫色][][2.向盛有少量氯化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加2滴牵牛花汁液,振荡][溶液呈紫色][][][溶液呈蓝色][]}【交流反思】实验完成后,继续讨论发现,还有更简单的方法,请你用文字或图示设计出更简单的方案: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1)(2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①用A、C组合,可以制取一种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②通过比较发现:制取CO2、H2、O2的发生装置都可以选择B装置,试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方面总结满足选择B装置要求的一般条件:____.(2)黄冈市沧浪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用自制的酸碱指示剂对KNO3、NaOH、HCl等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测定,结果记录如下:
{[植物的汁液][在HCl溶液中][][在NaOH溶液中][牵牛花瓣][红 色][紫 色][蓝 色][胡萝卜][橙 色][橙 色][橙 色][月季花瓣][浅红色][红 色][黄 色]}①经过探究,发现____根本不宜作酸碱指示剂,这三种物质中理想的指示剂是____.②小明是一个勤于思考,喜欢钻研的同学,发现了牵牛花瓣汁液遇NaOH溶液变蓝色后,思考到了一个问题:NaOH溶液中到底是哪种粒子使牵牛花汁液显蓝色呢?于是他和同学们继续探究:【提出问题】NaOH溶液中何种粒子使牵牛花汁液发生颜色改变?【提出猜想】猜想1: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是H2O猜想2: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是____猜想3: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是____.【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试管里,滴加2滴牵牛花汁液,振荡][溶液呈紫色][][2.向盛有少量氯化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加2滴牵牛花汁液,振荡][溶液呈紫色][][][溶液呈蓝色][]}【交流反思】实验完成后,继续讨论发现,还有更简单的方法,请你用文字或图示设计出更简单的方案:____.”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问卷设计的步骤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