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尔原子模型的理论解释哪个原子比较合理

用波尔理论解释氢原子光谱产生的原因_百度作业帮
用波尔理论解释氢原子光谱产生的原因
用波尔理论解释氢原子光谱产生的原因
在有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后,人们想解释氢原子光谱,但发现核式结构已经不能解释因为氢原子的光谱是不连续的,用核式结构解释得到的应该是连续的,所以波尔这时候才用了那种跃迁式的模型去解释,其实波尔的这种模型也仅仅能解释氢原子的光谱,对于其他的他也是无能为力
这说明波尔的原子理论还没有发展到量子化阶段,实际还处于宏观的经典理论之中。  1.玻尔理论  玻尔理论,关于原子结构的一种理论。1913年由玻尔提出。是在基础上加上普朗克的量子概念后建立的。要点是:   (1)原子核外的电子只能在某些规定的轨道上绕转,此时并不发光;   (2)电子从高能量的轨道跳到低能量的轨道时,原子发光。   具体来说,玻尔理论包括三条假说   1、原子能量的量子化假设: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的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做加速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   2、原子能级的跃迁假设:原子从一个定态跃迁到另一个定态时,原子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种定态的能量差决定。 光子-内部结构模型图   3、原子中电子运动假设: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对应于电子的不同运行轨道。由于原子的能量状态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运动的轨道也可能是不连续的,即电子不能在任意半径的轨道上运动   玻尔理论的优点:   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不连续的特点,解释了当时出现的"紫外灾难".   玻尔理论的局限性   这个理论本身仍是以经典理论为基础,且其理论又与经典理论相抵触.它只能解释氢原子的光谱,在解决其他原子的光谱是就遇到了困难,如把理论用于非氢原子时,理论结果与实验不符,且不能求出谱线的强度及相邻谱先之间的宽度.这些缺陷主要是由于把微观粒子(电子,原子等)看作是经典力学中的质点,从而把经典力学规律强加于微观粒子上(如轨道概念)而导致的.   “玻尔理论”的提出,打破了经典物理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揭示微观世界基本特征的前景,为量子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这是一种了不起的创举,不愧为爱因斯坦的评价--玻尔的电子是思想领域中最高的音乐神韵。   2.解释其内容与应用: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能成功地解释 ,但无法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光谱是等问题。为此,1913年玻尔提出了开创性的三个假设:  (1):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的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电子虽然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这些状态叫定态。  (2)跃迁假设:电子从一个定态轨道跃迁到另一个定态轨道上时,会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能量由这两种定态的能量差来决定,即  (3)角动量量子化假设:电子绕核运动,其轨道半径不是任意的,只有电子的(轨道半径r和电子动量mv的乘积)满足下列条件的轨道才是可能的:  n=1,2,3……  式中的n是正整数,称为量子数。  4.玻尔理论在氢原子中的应用  (1)氢原子核外电子轨道的半径  设电子处于第n条轨道,轨道半径为r,根据玻尔理论的角动量量子化假设得  n=1,2,3…… (1)  电子绕原子核作圆周运动时,由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库仑力来提供向心力,所以有  (2)  由(1)(2)式可得  n=1,2,3……  当n=1时,第一条轨道的半径为  =5.3×10 –11m  其他可能的轨道半径为  ,4r1 ,9r1 , 16r1 , 25r1 …  (2)氢原子的能级  当电子在第n条轨道上运动时,原子系统的总能量E叫做第n条轨道的能级,其数值等于电子绕核转动时的动能和电子与原子核的电势能的代数和  En = (3)  由(2)式得  (4)  将(4)式代入(3)式得  En = (5)  这就是氢原子的能级公式  当n=1时,第一条轨道的能级为  E1 = = —13.6eV  其他可能轨道的能级为  E n= = eV n=2,3,4……  由轨道的半径表达式可以看出,量子数n越大,轨道的半径越大,能级越高。n=1时能级最低,这时原子所处的状态称为基态,n=2,3,4,5……时原子所处的状态称为激发态。  (3)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  由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中的电子从较高能级(设其量子数为n)向较低能级(设其量子数为m)跃迁时,它向外辐射的光子能量为  =   辐射的光子频率为  =   将上式改写为  = =   将上式和里德伯公式做比较得  R= =1. 7 m –1  这个数据和实验所得的数据1. 7m-1基本一致。因此用玻尔理论能较好地解释氢原子的光谱规律,包括氢光谱的各种线系。例如:系、系、帕邢系、布喇开系等的规律。当然,玻尔理论也有局限性,它在解释两个以上电子的比较复杂的原子光谱时遇到困难。后来诞生了量子理论——量子力学,在量子力学中,玻尔理论中的电子轨道,只不过是电子出现机会最多的地方。  (四)原子的受激辐射——激光  原子辐射有两种情形:(1)自发辐射:处于激发态E2的原子,由于不稳定自发地跃迁到低能的E1上,同时辐射光子。光子的能量为 = ,普通的光源发光就属于这种辐射。它辐射的光子彼此能独立,发射的方向和初相位都不相同,所以我们可以从各个方向看到它发出的光。(2)受激辐射;当原子处于激发态E2时恰好有能量为 = 的光子趋近它,原子就可能受到此外来光子的激励而跃迁到E1上,同时发射出一个和外来光子完全一样的光子。  激光就是由受激辐射产生的,一个入射光子由于引起受激辐射可以得到两个同样的光子,如果这两个光子在媒质中传播时再引起其他原子发生受激辐射,就会产生越来越多的相同的光子,使光得到加强,这就是激光,激光具有高单色性、高相干性、高亮度、而且方向性好。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5次
参与编辑人数:4位
最近更新时间: 14:51:06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ch1-3波尔氢原子理论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ch1-3波尔氢原子理论
中​国​科​技​大​学​原​子​物​理​教​学​课​件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波尔氢原子理论
浙江大学大学物理(甲)精品课程
College physics I
波尔氢原子理论
[基本要求]
1.了解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2.掌握玻尔氢原子理论,并能用它解释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3.掌握氢原子的模型发光图象。
Contact: Tel: 1
Copyright&copy 200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波尔氢原子模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