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长发流行发型九月至十月的大陆流行现象

请求因 HTTP 状态 400 失败: Bad Request。
“/”应用程序中的服务器错误。
请求因 HTTP 状态 400 失败: Bad Request。
说明: 执行当前 Web 请求期间,出现未经处理的异常。请检查堆栈跟踪信息,以了解有关该错误以及代码中导致错误的出处的详细信息。
异常详细信息: System.Net.WebException: 请求因 HTTP 状态 400 失败: Bad Request。
执行当前 Web 请求期间生成了未经处理的异常。可以使用下面的异常堆栈跟踪信息确定有关异常原因和发生位置的信息。
[WebException: 请求因 HTTP 状态 400 失败: Bad Request。]
System.Web.Services.Protocols.SoapHttpClientProtocol.ReadResponse(SoapClientMessage message, WebResponse response, Stream responseStream, Boolean asyncCall) +1539422
System.Web.Services.Protocols.SoapHttpClientProtocol.Invoke(String methodName, Object[] parameters) +221
uzaimvc.WebReference.BBSWebService.GetBBSInfoByTag(Int32 count, String tag) +152
uzaimvc.Controllers.OldLineController.Index(String areaname, String name, Int32 id, String month) +6670
lambda_method(Closure , ControllerBase , Object[] ) +267
System.Web.Mvc.ActionMethodDispatcher.Execute(ControllerBase controller, Object[] parameters) +17
System.Web.Mvc.ReflectedActionDescriptor.Execute(ControllerContext controllerContext, IDictionary`2 parameters) +199
System.Web.Mvc.ControllerActionInvoker.InvokeActionMethod(ControllerContext controllerContext, ActionDescriptor actionDescriptor, IDictionary`2 parameters) +27
System.Web.Mvc.&&c__DisplayClassd.&InvokeActionMethodWithFilters&b__a() +56
System.Web.Mvc.ControllerActionInvoker.InvokeActionMethodFilter(IActionFilter filter, ActionExecutingContext preContext, Func`1 continuation) +267
System.Web.Mvc.&&c__DisplayClassf.&InvokeActionMethodWithFilters&b__c() +20
System.Web.Mvc.ControllerActionInvoker.InvokeActionMethodFilter(IActionFilter filter, ActionExecutingContext preContext, Func`1 continuation) +267
System.Web.Mvc.&&c__DisplayClassf.&InvokeActionMethodWithFilters&b__c() +20
System.Web.Mvc.ControllerActionInvoker.InvokeActionMethodWithFilters(ControllerContext controllerContext, IList`1 filters, ActionDescriptor actionDescriptor, IDictionary`2 parameters) +190
System.Web.Mvc.ControllerActionInvoker.InvokeAction(ControllerContext controllerContext, String actionName) +345
System.Web.Mvc.Controller.ExecuteCore() +115
System.Web.Mvc.ControllerBase.Execute(RequestContext requestContext) +42
System.Web.Mvc.ControllerBase.System.Web.Mvc.IController.Execute(RequestContext requestContext) +10
System.Web.Mvc.&&c__DisplayClass8.&BeginProcessRequest&b__4() +34
System.Web.Mvc.Async.&&c__DisplayClass1.&MakeVoidDelegate&b__0() +21
System.Web.Mvc.Async.&&c__DisplayClass8`1.&BeginSynchronous&b__7(IAsyncResult _) +12
System.Web.Mvc.Async.WrappedAsyncResult`1.End() +55
System.Web.Mvc.MvcHandler.EndProcessRequest(IAsyncResult asyncResult) +43
System.Web.Mvc.MvcHandler.System.Web.IHttpAsyncHandler.EndProcessRequest(IAsyncResult result) +9
System.Web.CallHandlerExecutionStep.System.Web.HttpApplication.IExecutionStep.Execute() +9048157
System.Web.HttpApplication.ExecuteStep(IExecutionStep step, Boolean& completedSynchronously) +184
版本信息:&Microsoft .NET Framework 版本:4.0.30319; ASP.NET 版本:4.0.  在此特别鸣谢 豆瓣网友 爱台北 文章转自她的豆瓣日记  放了上一篇后有人私信我——台北女孩你说太多好话了!!其实我一直有一种心态,我们来这里是客人,北京是主人。客人总不好一直抱怨主人家种种不是~对吧?不过既然写了,我会将真实的话写出来,不管好坏。  我身旁的台湾朋友,对于大陆的印象不外是:经济实力强、贫富差距大、环境那个脏呀等大家都知道的印象,不多赘述。  至于外国朋友对大陆的印象就比较有创意了。在此出卖一下身旁的外国朋友,这些人有的是我在学校的朋友、有的是在学中文、有的是本人长年混迹五道口酒吧搭讪来的、更有的是朋友的男朋友和我自己的约会对象(!!!!!)。大家可以抱着轻松的心态看一下这些”老外”眼里的”拆那”。  以下开始爱马尼女孩不负责任的访谈整理,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1.对中国的整体印象?  「学生很勤劳,不过思想封闭。有一次我说”台湾国名叫中华民国”,被大陆同学骂了….」 (美国男1号,本人的好朋友,这是真人真事,他到现在还觉得很倒霉。)  「中国人很有趣。以前看电影觉得中国人会功夫很厉害,到了这里发现他们挺怕我的。」 (美国男2号,本人的好朋友,身材跟足球员一样又高又壮,大概可以抵过两个亚洲人)  「chinese girls!!!!sexy!!!chinese girls good!!!」(土耳其,男,本人的好朋友,永远都是chinese girls)  「很多地方好玩,还有…中国人吃everything!!!」(克罗地亚,男,本人的好朋友,曾张大眼睛看我吃鸡心,还问我”为什么要吃他的心”…)  「他们英文很烂。」(英国,男,酒吧咖,而且这家伙正在学中文却老抓着中国人讲英文)  「了不起的国家。」(印度,女,正在学中文)  「脏脏脏脏脏脏脏。」(日本,女,校内同学,她曾经因为北京空气污染一个礼拜都不出宿舍)  「 原来韩国人真得这么多。」(韩国,女,校内同学)  「发展快、进步。」(埃赛俄比亚,校内同学,人家在埃赛可是高富帅!)  「这里好玩,比阿拉伯有趣。」(伊朗人住阿拉伯,正在学中文)  2.喜欢中国的原因?  「中国朋友,还有一切一切新奇的事。」(美国男1号)  「这里发展很快,让我在这里赚钱。」(美国男2号)  「Chinese GIRLS!!!!」(很色的土耳其男)  「好玩,我很喜欢吃羊肉串。」(克罗地亚,男)  「我不喜欢中国,但是现在流行学中文。」(英国,大家会发现这家伙很欠揍…)  「同为发展中国家,他们做得比印度好。」(印度,女)  「同学不错啰…」(日本,校内同学)  「我喜欢我同学,但不太喜欢中国。要学中文因为要赚钱。」(韩国,校内同学,我相信她讲出很多人的心声…)  「这里好吃好玩得很多。」(埃赛俄比亚,校内同学)  「北京很好玩呀。」(伊朗人住阿拉伯,这家伙只懂得玩!)  3.不喜欢中国的原因?  「为什么房租这么贵!!!!!!!!!!!」(美国男1号,最近找房子很崩溃)  「中国人比较没礼貌,撞来撞去。」(美国男2号)  「I like here!!! I like chinese girls!!」(回答永远一样的土耳其男)  「环境不太好。」 (克罗地亚,男。在此给大家科普小常识:南欧的克罗地亚以自然美景取胜,是欧洲人的度假胜地,)  「太多了。为什么酒吧没有纯威士忌?!!」 (英国男,英国人真的爱喝)  「人民没有自由,在印度我们畅所欲言。」 (印度,女)  「脏!地铁很多人还臭臭的!」 (日本,女,恩恩日本人洁癖大家知道的)  「环境不好,人民也不太礼貌。」 (韩国,女)  「没什么不喜欢的。」 (埃赛俄比亚,男)  「空气太差,环境不好。而且我前女友是中国人,她跟我分手了。」 (伊朗,男,很记恨)  以上,整理出十个老外对中国的印象。横跨欧亚非,大家看过笑笑即可。  是说我的美国朋友一直哀叹”中国那么多人收入那么低,为什么房租连我这美国人都觉得很贵?”这也是我们台湾人常聚在一起讨论的无解谜题。真心期望北京房东能高抬贵手,本人明年也得找房子了呀….
楼主发言:13次 发图:0张
  (三) 那些傻X的故事  一开始到大陆,兴奋地四处蹦蹦跳跳看看,然后当然做了很多傻事。趁著记忆犹新时赶快纪录,看完请不要耻笑楼主是笨蛋…  (一)第一天见到热水瓶  到北京后隔天,去学校报到。报到完后走著走著,看到一旁放了好多好多大水瓶。那时本人真的不知道是什麼,和爸妈站在一旁研究。  「装茶的?」嗜茶如命的我爸说。  「白痴啊,谁会拿这麼大的水瓶装茶?这是提回去洗的。」自以为很聪明的我妈说。  「为什麼要提水?拿不成我每天要提水洗澡?」我大惊,学长姐只交代过宿舍淋浴间没隔间,没说过要自己提水!  「有可能喔,哈哈你完了!」我妈幸灾乐祸。  后来,听不下去的热水瓶小贩从旁边窜出来。「这是打热水啦!可以泡脚可以喝水的,新生都要买一个。你们要不要买?」  到宿舍我问了人才知道,原来宿舍没有饮水机(除非自己装),因此需要热水瓶打水,冬天还可以泡脚喔。  不过,我的热水瓶从来没用。到现在我爸还是会交代:那个热水瓶别扔了阿,带回台湾给我装茶…  (二)刚开始用淋浴间  感谢上帝,我的房间对面就是淋浴间。不用像其他倒楣鬼一样跑澡堂。一个要好的台湾朋友第一次进澡堂就吓得不清,在FB上哭”为什麼有这麼多裸女!!!” 接下来一个礼拜都去留学生宿舍借浴室,久久才过这一关。  不是台湾人难伺候或做作,真的、真的非常多台湾女生觉得这一关不好过。我身旁的年轻女生很多都不敢泡裸汤,更别说站在那洗澡!我到现在还会跟台湾朋友吹嘘”我在学校淋浴间都没有门喔!厉害吧!” 她们都会表示敬佩。台湾人的观念里,洗澡就是该关著门!何况大庭广众!  不过,这一关我到是轻松过。第一天洗,很倒楣地四周都有人。我很紧张地收小腹、背挺直,让自己看起来身材好一点(咳咳),累个半死后发现……谁会看你阿!倒是我像个变态,特意戴上隐形眼镜四处看,结果发现四周女生都大喇喇地丝毫不扭捏,还有人大声唱歌!不得不说大陆女生好大器啊!第一天后,我就适应了,顺带鄙视其他适应不了的台妹。  p.s.直到现在,我周围的台湾人对大陆兴致缺缺,唯一兴奋的就是听到这些内容,每个都会重复说”好厉害喔都裸体耶””要是我才不敢洗!好害羞呀””还有澡堂耶!”….没见识的一群人!!!  (三)第一次听到傻逼  第一次听到傻逼是在公车上听到一个男人骂插队的人,然后我就爱上这个字了。天真的我以为傻逼等於傻子,好可爱!大陆同胞骂人太可爱了!!  学起来后,还会反覆运用这个词。到现在还很庆幸,同学朋友都骂过了,竟然没被打!直到一次,我朋友剪了一个超傻的发型,我说”你看起来好傻逼”,他脸绿了一半。我才知道,原来这是很严重的骂人的词啊!  所幸后来学会了我更爱的一句话——你妹!学到后成天跟人妹来妹去,到现在还是觉得大陆骂人挺可爱的。  (四)刚开始见到公车  刚开始见到公车,会努力对它招手,然后才惊觉不对,缓缓放下手,假装自己在梳头…这动作我大概做过三次,某次上车,司机开口就说”不用对我招手啦!我看得见你!”这招真有效,从此以后这蠢事我就没再做了。  (五)中国人怎样怎样  这句话是大陆人最讨厌、但很多台湾人会不小心讲的话!我周围的「菜台湾人」(包括我),五个有四个都说过这句话。真的是无心的,但会被严肃纠正。中国人一定要改成大陆人,不然一切不好谈。  p.s. 不过,就个人经验,当台湾人聚在一起时,还是继续中国人怎样怎样…只能说,习惯观念都无法改变,两岸皆然
  (四)台湾女孩与大陆男孩  「如果开放大陆男生来台湾追台湾女生,很多台湾女生会被追走。」  我的一个台湾朋友这样对我说。她到学校不到三个月,就被一个深圳男孩追走。这样台湾女孩配大陆男孩的比例虽然还不高,但似乎愈来愈多。我问过身边的台湾女生朋友,许多人表示到了大陆后真的有”被宠爱的感觉”。  一个嫁给北京男孩的台湾姐姐告诉我。「大陆男生愿意在房产证上加上你的名字,车子房子都准备好,钱甚至愿意给你管。」  「大陆男生对钱真的不会计较。以前男朋友老是跟我AA,但大陆男生如果你跟他交往,他会比较愿意在你身上花点钱。」  「对啊,大陆男生虽然没有台湾男生重视外表,但比较愿意花心思在女生身上。」  真的如此吗?  依照个人的一点点经验…是的!来大陆后,我也常觉得受宠若惊。  一开始到大陆时,男生请我吃饭、看电影,看见我掏钱都会很坚定地推回来。「你干嘛呀?不用!」我朋友说我是学生,他是上班族,而且我是女生,我出钱她会觉得比较没面子。后来请他看了一场电影,他立刻买了比电影票贵的冰淇淋给我。  去商场逛街,看见一个喜欢的小饰品,男生朋友说”喜欢就买啊”,然后咚咚咚地走去付账了,被我及时阻止…是的那没多少钱,但.我们还不是男女朋友呀!  跟男生同学出去,我吃得较少,他们也不会跟我算钱。  这些跟我以前在台湾,男朋友是上班族,钱还是跟我算得清清楚楚形成强烈对比。  除此之外,大陆男生的责任心也让我惊叹。  一个已经在北京买房买车的东北朋友告诉我,「我现在车子房子都齐啦,收入也不错,该稳定交个女朋友了。」  一个班上男同学也告诉我,「我在某某某地买了房子,毕业后就准备工作存钱讨老婆。」  「你爸妈要供应你读书,还要供应买房子,很辛苦。」  「没办法,没房没办法找老婆。」  没房没车没老婆,似乎是大陆普遍共识,难怪男生都流血流汗拼命。看见这种现象,我和台湾朋友惊叹,大陆女生真幸福啊!  大方、不跟女生计较钱、包容力强,是我自己碰到的大陆男生普遍个性。  很多台湾男生会说,什么都是钱,女生真现实。但我真心认为,亲爱的,如果你有赚钱能力,台湾电影吃饭也不是那么贵,又不是王品或买LV,为什么连一点点心意也不愿意付出?  不过,我也听过很多大陆男生大喊吃不消。  「出门帮提包,吃饭抢付账。女友闹脾气,我去跪算盘!」  「印度结婚,女生给男生嫁妆呢,我该讨印度媳妇的!」  「没车没房没存款没老婆,压力山大!」  至于台湾女孩和大陆男孩交往,最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综合我的不负责任调查,参考多方意见,多数人表示生活习惯差异、文化差异,甚至是政治差异(!)都会导致两岸情侣争吵。听过一个朋友的朋友找了一个大陆dang员男友,那个忠贞的爱国个性让她受不了,没多久分了(那当初为何要找党员呢)。还有一个因为男朋友上厕所不关门等屁事常吵架的,或是嫌她不能吃辣(这也能吵)!不过,依照个人和大陆男孩约会经验,有一点需要格外注意——  某些大陆男孩对服务员的态度很差!没礼貌!个人碰过不只一次,而且还是清X或北X的研究生。  我碰过的台湾男孩都斯斯文文的,没碰过在餐厅大声吼叫的男生。但在大陆,可能有些男生太「大器」,服务员送错菜或一点点小事就在餐厅吵吵嚷嚷。这点台湾女孩需要注意。如果喜欢斯文有礼干净的,台湾这样的男孩比例会高一点。  另外,一个在大陆结婚的台湾姐姐也提醒我,认识大陆男生一定要看地域、家庭!不要结婚后七大姑八大姨带回家,大陆地区差异又大,这点跟台湾不同,要比较注意。  好吧,「尽量客观」地写完这篇(结果好像两边男生都得罪了吼),有不同经验的欢迎分享。其实大陆台湾男生各有各的好,不过你问我比较喜欢哪一边?  呃,我喜欢(有车有房有存款不吼人的)大陆男生…毕竟好多台湾年轻男生太花美了,我很怕不小心把他们打死……
  (五) "没素质”的大陆人?  看到大陆网站上很多人说过,台湾人特装、自以为清高,但我ㄧ开始到大陆,不免俗地,真得很难免有一种”我们台湾哪会这样啊”的感觉。  和大陆学生住在一起,开学之初,真的碰过太多太多次同楼层的同学不锁门不冲水的现象,真的常常跟家人抱怨”这些人书念到哪里去了?生活习惯这么差,台湾哪这样啊”;在北京地铁被推着走时,也常常发火,”这里怎么那么乱啊!我们那里哪有这样啊”…没素质,是很多台湾人会抱怨的。  我并非不善良,也知道这样讲别人不应该,但是面对一些事情,是真的难克制抱怨的情绪。  回复  3楼   09:39  举报 |  来自Android客户端  a  吧主  6  开学不久,某一次碰到一位没冲水的同学,我直接对他发飙,骂她没素质。几天后,跟一位来自贫穷省份的农村朋友聊天时,她听到我这样做,沉默了一会儿,告诉我:  “我小学也从没看过冲水马桶,直到初中进城读书才晓得这玩意。一开始很难有按冲水键的习惯。有农村学子大学时才进大城市,他们的习惯和这里自然不同。他们就是没这习惯,不是笨也不是坏。”  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自己挺”何不食肉糜”的,似乎骂别人没素质不那么有理。后来的后来,我渐渐学会收敛住”台湾哪这样啊”的抱怨。  今年一月底从北京回台湾,在首都机场碰到一位大陆大妈,在进关时”碰”地插队到我前面,见到我,理所当然灿烂一笑,拿出一根玉米硬塞给我。鬼使神差地,我把”不要插队”吞回肚子里,接过玉米,道谢。(虽然进关时就立刻扔了)  他们或许没学历,素质不好,但他们不坏,他们待人好。  就在今年九月初,我去南锣鼓巷,在小小的西藏餐厅碰到一位从台湾来北京自助的大一新鲜人。小个子姑娘,这是她送给自己考上大学的礼物,这是她第一次来大陆。  我们聊起大陆、大陆人,她笑得很开心。"这里的人喔,他们很可爱。我刚才去洗手间,碰到一个没关门的大妈,就顺手帮她关门,结果她对我大叫——姑娘不用麻烦啦,我不讲究这个!哎呀我觉得他们很坦率,真得很可爱!”  她用可爱,来取代多数人抱怨的没素质。  而我,早该学会用这样的眼神来看世界。
  (六)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最近旺报&大陆人在台湾&刊登了一篇引发正反双方交战的文章,是ㄧ位陆配写的在台经历,关于台湾人的优越感。以下附上文章连结:  (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article/.html)  我已经看过太多次关于优越感的说法,似乎太多人都把优越感当台湾人专利,更常有说法说台湾人是井底之蛙云云。  何谓井底之蛙?我身旁的台湾朋友,对于日本了如指掌,去美国澳洲打工度假,放假时也会背包包自助东南亚。但他们对大陆的确不甚了解,知道的多半是陆客、经济等刻板印象。我相信这是台湾年轻人的普遍现象。难道这样就算井底之蛙吗?太多大陆朋友把不了解大陆与井底之蛙画上等号。  许多大陆人也不了解台湾,这样难道就不算井底之蛙?我也被问过各式怪问题——「你是台湾人,普通话怎么这么好?」、「台湾现在很惨吧?人民生活是不是很辛苦?」等等,甚至直接被陆客说是台巴子,这样又算是井底之蛙和优越感吗?  我不认同&莫名其妙的优越感&这样的说法。说简单些,一切根源于不了解。因为不了解产生误解,因为刻板印象造就偏见。  两岸分隔ㄧ甲子,人民观念可以因为开放个几年就改变吗?不了解而误解,本就是人之常情。  我还还记得在北大的第一次讨论课,看见同学们发言自由开放程度不输台湾政治名嘴,当时讶异的心情至今清晰记得。原来这里不是北韩,原来所谓的不自由,比我先所想的还要自由。  后来,我经历了数次这样的观念转变。我明白除了素质不好、不排队和脏乱差外,大陆有多种美好的不同面貌,这是来大陆教会我最珍贵的一课。  个人认为,多数台湾人绝不是井底之蛙或故意抱持优越感。他们知道大陆崛起,他们善良聪明,但多数人没有接触过大陆人,亦没有去过大陆。他们得知关于大陆的信息,绝大多数来自于台湾媒体,这正是刻板印象的最主要来源。  台湾媒体对于大陆的报导,不外乎是飞弹、经济、没素质的陆客,正是这样造就了所谓「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因此许多台湾人看大陆人,不外乎是有钱的暴发户、没素质爱吐痰。大陆如今是台湾重要的贸易伙伴,但台湾媒体对于大陆的报导是负面远多于正面。  期待未来,台湾媒体可以多报导ㄧ些大陆风土人情,而不只是吐痰刻字人傻钱多;也希望台湾年轻人多到大陆走动,必有不同收获。  期望两岸人民可以敞开心胸,用平和的心态交流互动。其实彼此所想要的不过是ㄧ份友善和尊重,仅此而已。
  大陆人思想封闭说不上。  在台湾乡民聚集处大喝一声: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看看会不会被乡民踏上一千之脚。  在乡民聚集的PTT,用简体字发一篇叙事文,看看会不会被痛骂删除。
  (七) 与「中国大陆」的第一次接触  来到大陆,一切都是意外。几年前的我,打死我我也想不到我会到「中国大陆」发展。  在我国小初中的年代,我们眼里只有日本和美国。那时韩国和大陆都不在我们的世界地图上,我们在日本漫画和美国文化的背景下长大。  我出生那年是1989年,那时台湾还没民选总统,马英九离总统之路很遥远。  据说那时台湾经济很好,还沉浸在亚洲四小龙的美梦。在「台湾钱淹脚目」的年代(意思是说以前台湾经济发达,钱放在地上都可以盖过脚踝),我身为公务人员的爸妈还是很节省。而那时的台湾,大家也没有那么热衷考公务员。  大家都知道台湾有分本省人外省人,我父亲是外省人,我母亲是地道本省人,我就是俗称的「芋头番薯」(就是本省外省血统各占一半的孩子)。不过,在国小时,本人的普通话发音奇烂无比,「老师」说成「老疵(ㄘ,ci)」。终于,在小学三年级时,爸妈受不了,找了学校里一位老师专门教我普通话发音。  多亏了标准的普通话,我是演讲比赛的常胜军。但自从台湾人开始有「省籍情结」后,我常被归类到外省人,而当时的我根本不想当外省人。我知道外省人就是撤退到台湾人的大陆人,我听过姥姥骂当年国民党军人的恶行恶状,我听过母亲谈论本省人被外省精英迫害的故事。  那时,路上可见有一口浓厚大陆腔、随意吐痰的老先生。有人告诉我他们是撤退到台湾的外省老兵,大陆人就是这样,他们没规矩。  在那时,我真心觉得当外省人很丢脸。所以每当有人问起我是本省还是外省时,我毫不犹豫说「当然是本省,我家都说台语」。  上了初中,我才对中国大陆有一点具体概念,这要归功于我的班导师。她应该是台湾少数够胆量,敢在课堂上讨论政治、同时暴露自己政治立场的老师。  「台湾和大陆本来就是一体的,就好像有脐带连着一样,何必硬要把它剪断呢?」她常在课堂上这样说。  「白痴也知道她是国民党的!」班上同学常私下讲。  当时的我们对政治懵懵懂懂,哪会知道这是多敏感的议题。如果放到小孩子早熟的现代,该位老师恐怕已经被全班同学攻击了。  在当时,我们只当是听笑话,顺便给她扣了一顶「政治老师」的帽子。现在想想,我的初中导师实在太大胆,在台湾老师是不能在课堂上公开谈政治立场的,如果被家长知道可能会惹麻烦。  幸运的是,政治老师没有被家长投诉,安全当了我初中三年的班级导师。  除了台湾大陆不分离的理论外,她还振振有词地告诉我们:「你们不要看中国大陆现在又穷又脏又乱,大陆会崛起的,你们以后可能还会去大陆工作。」  再ㄧ次,没人理她,我们把它当笑话听。在当时没有人相信大陆会崛起,没有人相信我们以后会到大陆发展。  这个国家怎么可能崛起?我初中的地理老师去过大陆无数次,总告诉我们「在大陆,厕所是没有门的,台湾人去大陆玩必须随身带雨伞!」没有门的厕所!这可能是我爸妈小时候才有的生活环境!这是好久好久以前的台湾!  我相信有不少同龄的台湾朋友,对大陆的初步认识都是「厕所没有门」。  尽管导师信誓旦旦,但当时的我仍觉得荒唐。这个国家怎么可能会变厉害?大家都知道「made in china」的食物不能吃,那里的人民收入远不及台湾,那里又脏又差。  我从没想到,不到几年,中国大陆就占据了台湾重要的新闻版面。我从没想过,初中的政治老师还真是铁口直断。
  (八) 与「中国大陆」的第一次接触(二)  先说一个关于台湾本省精英的故事。  出生在台湾台南,家庭贫苦,是一位勤奋聪明的好学生。毕业于台湾大学法律系,并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1979年美丽岛事件爆发,一群诉求民主自由的党外人士被当时仍高压极权的国民党逮捕及审判,这是台湾历史上有名的「美丽岛大审」。该位青年当时担任这些被告的辩护律师,自此踏入台湾政坛。  在仕途上他扶摇直上,曾以最高票当选台北市议员,1994年当选台北市长,2000年成为台湾领导人,他就是让国民党痛失台湾统治权的阿扁总统。2004年,发生引起争议的319枪击案,他以0.2%的超小差距赢过对手,连任领导人。  2006年,昔日挑战威权、为正义而战的律师,成为台湾百万人民上街头声讨的对象。  他执政八年,彻底改变台湾的命运。  先说一个关于台湾本省精英的故事。  出生在台湾台南,家庭贫苦,是一位勤奋聪明的好学生。毕业于台湾大学法律系,并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1979年美丽岛事件爆发,一群诉求民主自由的党外人士被当时仍高压极权的国民党逮捕及审判,这是台湾历史上有名的「美丽岛大审」。该位青年当时担任这些被告的辩护律师,自此踏入台湾政坛。  在仕途上他扶摇直上,曾以最高票当选台北市议员,1994年当选台北市长,2000年成为台湾领导人,他就是让国民党痛失台湾统治权的阿扁总统。2004年,发生引起争议的319枪击案,他以0.2%的超小差距赢过对手,连任领导人。  2006年,昔日挑战威权、为正义而战的律师,成为台湾百万人民上街头声讨的对象。  他执政八年,彻底改变台湾的命运。  那年我升上高三不久,是准备考试的苦高中生,只知道有个曾经是陈水扁战友的人挺身而出,反对这个贪污腐败的政府。  这场活动盛大空前,全民参与。参与率多高?非常高!连我们这群最应该不问世事、闭门苦读的高三生都参与了。  那时,我们班有同学连晚自习都不参加,一放学就背起书包,到总统府前和一片红衣的热血民众一同静坐抗议。隔天还会到班上四处炫耀:「我昨天去反阿扁了喔!」马上引来一片赞叹追问。  还记得,那时我是深信「不读书就考不上好大学,以后会去捡垃圾」的笨蛋高三生,对于朋友这样的行为很不解,问他们;「为什么要去反阿扁啊?那是大人的事。」  「什么大人的事?你知道听说现在大陆发展得很好,在这样下去说不定哪天连大陆都比我们有钱。」同学振振有词。「什么大人的事?这是全民的事。」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我人生第一次体会到这个道理。那位同学我已经不记得他的面孔,但他的话我到现在都还清楚记得。  政治不是大人的事,是全民的事,不分老幼。因为它影响的,是整个国家的未来。  红衫军活动越演越烈,越来越多同学们参与过。我们班导师知道这件事后竟然也没有阻止,只是无奈叹气,大有「同学们,你们真是生不逢时」的伤感。  后来我才知道,同学们之所以热衷于当红衫军主要不是为了打垮陈水扁这个贪腐总统,而是因为——抗议现场有、食、物、吃!  难怪台湾会成为美食宝岛,因为没有任何阻力可以阻挡台湾人追求美食的目标!  很多大陆朋友只是看了些台湾立法机构打架的画面,就信誓旦旦认为台湾很「乱」。其实台湾人民的民族性是非常爱好和平的,不争、不斗、不急,那场红衫军被外国媒体视为「暴动」,还发出旅游警告,告诉外国人「台湾动乱啦、别去呀!」殊不知抗议现场不是警民冲突,不是你死我活,现场吃喝聊天,喊喊口号,大家左邻右舍还会交个朋友。  「那些婆婆大叔都会自己带便当食物零食,看我们是学生还会分给我们喔。」班上同学隔天还拿出相片分享。一群嘻嘻笑的民众互相拥抱,如果不是后头的「阿扁下台」标语,你还真会以为这是浩大的联谊活动。  不管参与率有多高,「阿扁下台」的呼声有多大,阿扁还是稳稳地坐着总统宝座,直到2008年。  而我们班那些忧国忧民的同学呢?幸好,最后大家都考上了不错的大学。  2007年7月,我成为大学新鲜人。在大学校园里,我们更深刻感觉到危机和悲哀。
  刘姥姥进大观园
  什么台湾国,狗屁,台湾是我们的,别不要脸了
  (九) 台湾人,去大陆读书干嘛?  我一直不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人。  成绩一般,长相一般,是台北万千女孩中最普通的那一种。  生平也没有做过什么改变自己一生的事,我羡慕身旁可以去新加坡澳洲打工、去澳门当赌场员工、去菲律宾五星饭店工作的朋友。他们很有勇气,我只会在爸妈的「不要去,那里很危险」中甘瞪眼。  2011年,秋,大四毕业后,我终于自己做了一个决定。我申请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去大陆读书在台湾仍不是常态,多数赴大陆就读的是台商小孩。  去大陆读书?为什么去大陆阿?  有很多原因,最大的原因应该是想逃开家人对我的管制。  说真的,我根本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去大陆。  国小时,我很讨厌被当是外省人。  初中时,大陆地理让我背到大哭,很讨厌大陆。  高三时,"大陆”一直频繁出现在新闻里,但我对它的概念停留在脏脏脏。  直到大四上学期时,我开始玩豆瓣,我开始有大陆网友,我才真正听到他们的想法。  我才改变了「大陆人就是很吵,大陆就是脏乱差」的刻板印象。  到大陆后,我忙着做三件事:  吃烧烤和牛蛙。  去五道口喝酒。  和男人约会。  2011年我从大学毕业,正好赶上22K的风暴。  22K是政府为了解决大学毕业生难就业的窘境,推出的「大学毕业生实习方案」。企业雇用一个大学毕业生,由政府补助薪资再加上台湾劳保健保(劳工保险与健康保险),而薪资正好是两万二台币,也就是22K。  此举或许是出于好意,但也拉低了大学生的就业薪资。关于22K的争论在台湾到现在仍没停止,连政府官员教授精英都无法断定的议题在此不多作说明。不过,可以先谈谈为什么大学生拿22K在社会会出现这么多反弹。  2013年台湾的法定最低工资,也就是政府保障的最低薪资是18780台币,工读生每小时为109台币。不论学历不论工作,每个人都可以拿到这个数目。而台湾的大学生,哪怕是来自全台湾最优秀院校的台大毕业生,拿着只比法定工资高一点点的薪水,让许多大学生无法接受。因此,「22K逼走优秀人才」这样的报导在过去两三年频繁出现在台湾媒体上。  不过,媒体的报导是真是假也无从考究。因此,我就讲讲我们班上同学的就业情况。  在台湾,四到六月企业会开始招聘,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高峰期普遍在六七月,而毕业典礼通常是六月十几日。也就是说,邻近毕业典礼甚至是毕业后,毕业生普遍才会开始行动。  当时,媒体上专家学者天天在呼吁「台湾经济不好、就业局势严峻,请同学早作准备」。但咱们班同学可轻松着,照样吃喝玩乐打工。而我是个超级纠结紧张的处女座,「早早」地在毕业前一个月找到工作。  六月底七月初,在我身边同年毕业的朋友里,我是最早投入职场的。七八月我忙得不可开交,而我的同学朋友们至少还有三分之二在晃悠。  多数朋友会用自己打工的钱去旅行,旅行完回到家继续吃喝,慢悠悠地投递简历。有人想不道自己想做什么工作,就选择去澳洲纽西兰美国加拿大或日本打工游学,或是继续在打工的地方作自己喜欢的工作。  我身旁的朋友,普遍在九月十月后才陆续工作,而本班当时就业的情况不错。至少就我所知,没有人拿所谓的22K。大家普遍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隔几个月存到钱就去香港日本自助旅行。  至于我,对当时的生活虽然不太满意也没有怨言。我当时一个月是三万台币工资,以一个文科学生而言,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工资,不特别差也不特别好。我从小就是这样,一直没什么突出点。  但,我一直羡慕别人,我觉得他们比我潇洒。  我身旁的朋有许多不在乎工资多少,他们上班时间固定,做自己喜欢的事,存到钱就出国玩。我们班的同学并不认为进大公司有多么好、多么令人羡慕,相反地,很多同学还很同情在大型外商公司工作的人,因为他们忙到没时间和同学聚餐。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让自己快乐,是我班上同学的普遍想法。他们不会着急找工作,合适自己最重要。而我,始终是一个浮躁的人,急匆匆地找了一个工作,麻木地活着,不快乐也不痛苦。  然后,一位(正在暗恋)的朋友美滋滋地说有喜欢的女生,而那个女生自然不是我。  当天晚上,我随意浏览了网络,就正好浏览到北京大学的网站。  「世界这么大,说不定去北京不错?」突然冒出这莫名的想法。  然后,我着手开始准备。  至于为什么是大陆?  很简单,因为我害怕GRE考试。  既然决定了,我就开始着手申请,然后发现还真是困难重重。  赴大陆读书在台湾不是主流,我是我们科系第一位申请大陆学校的学生,学校教授能给的建议非常有限。网络上的信息真真假假也不靠谱,所以最后我打电话去给代办公司。在代办公司小小的办公室里坐了一下午,得到的信息就是——哎呀你想申请的学校是独立招生,我们没有办法帮你。不然你换间学校?复旦大学济南大学都非常多台湾人申请的。  最后我只能自立自强。  我申请的是北京大学,其他大陆学校都必须到香港参加统一考试,而北大是独立招生。第一步骤先寄资料、第二阶段面试,最后决定录取与否。  当时从网络上获取的信息实在有限,我像无头苍蝇一样准备了厚厚一叠自己背都背不完的资料。多亏了我四年努力不懈的成果,学习成绩算是良好,还有一些「看起来」很牛的作品集。我准备了大概快三公斤的资料,丢进盒子里,然后全寄到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是一所非常酷的学校,在2012年二月底三月初,我接到来自北京的电话,通知我去面试。面试时间,是在两个礼拜后,地点在北京大学。  家里陷入一阵慌乱。我爸妈沉浸在「什么?我家笨女儿竟然可以通过北京大学的第一关?还可以去面试?」的震惊中,我姐姐则是很开心,她可以藉着「陪妹妹面试」的机会到北京五日游。  到北京之前,有一些大陆朋友告诉我,哎呀现在北京可进步了,你去了就知道,那个建设多好多好呀,人们多有钱多有钱...  我明白许多大陆人对于城市进步的自豪感,但对我而言,我真心不觉得把楼盖得高、把马路拓宽就叫进步和建设好。一个城市是否进步先进取决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公共运输对残疾人士是否便利、行人走在行人道上是否能不跌跤、排水系统是否顺畅、公共厕所是否整洁、物价与人们收入是否平衡,这些真的比高楼和商场更贴近人们。  到达北京后,从机场到酒店的路上乘着机场快线,看着窗外飞奔而过的景色。  失望,这是我对北京的第一印象。  一片片一模一样的高楼,很多很多「很进步很繁华」的商场,我突然有点失望。我知道大陆正在迅速发展,我也明白北京是首都建设的必要性。但我还是失望,我总觉得心里的北京没有了。这些建筑物放在任何一个城市都是一样,没有北京的感觉。  就是「首都」,仅此而已。  我期望的是,在进步时还是能看到那些古老的胡同,以及浓厚北京口音的老人们。可以拿着糖葫芦,在胡同里转到迷路,坐在路边摊吃北京小吃。  所以,当我们到达住宿的民宿时,实在太喜欢那个环境了。那在安定门地铁附近,胡同和北京小吃林立,我和姐姐没事就在附近转胡同。我总觉得这里才是北京,王府井那一片商场不过就是富人血拼、穷人仰之弥高的首都。  我真心期望,北京除了是繁华进步的首都,更可以是保留浓厚文化的老北京城。只是,在这样迅猛的发展下,十年后或许已经没有老北京这三个字,只有「首都」。  这是进步的代价,和污浊的空气以及被牺牲的环境一样,但不到几年后许多人一定会后悔。  五天的北京行程在必要的观光景点中渡过,对于北京,那时的我不喜欢也不讨厌。  我真正爱上北京,是2012年9月以后的事。那时我确定成为北京大学研究生,也确定会在北京待至少两年。
  (十) 台湾人,为什么会上豆瓣?  很多人问过,你是怎样上豆瓣论坛的?为什么台湾人会到豆瓣?  这篇来讲讲为什么我会到豆瓣,要从很久之前讲起。  会到大陆的论坛,起源于大四上学期,我选修了一堂课——两岸关系。  修那堂课的同学不少,我想几年前没有人想得到,有一天台湾人会如此渴望了解中国大陆。  我们老师是一位年过半百但保养得宜的大叔,全身散发的气势象是一位优雅的老绅士。他是从年轻时就开始接触大陆、了解大陆、赴大陆读书的台湾少数怪人之一。  他说,在他们的年代,哪个神经病会想到去大陆读博士啊!现在竟然这么多学生坐在台下,渴望了解对岸,他老人家真是感动得老泪综横啊!  「我发现,台湾人对大陆太不了解!尤其是年轻人!你们对日本的了解,远高于对大陆的了解。这是很奇怪的,先不说咱们讲相同的语言,对岸十三亿人的市场啊!十三亿!难道你们不想赚对岸的钱吗?」  「想啊,所以我们才修这堂课!」一位男同学发言了,引来其他同学的一阵点头。  大陆朋友一定会觉得,台湾人真现实。但台湾的上海热,乃至于世界的中国疯,不都是为了抢赚十三亿人的钱吗?不可否认,这也是我当初想了解大陆的目的。  大学四年,未来的市场在大陆、年轻人到大陆有更多发展机会,这些言论我们听过无数次。台湾的人力银行调查,年轻人愿意赴大陆工作的比例逐年上升。  我大学的四年里,大陆对台湾人而言似乎是个遍地是钱的地方。  话题回到课堂上,我们老师拿出几张图片,图片上的人都是中共重要人物,老师问我们能不能认出图片上的人。  结果,除了毛主席获得超过半数学生的认识外,当时的胡锦涛先生和温家宝先生全班点头说「认得」的人不超过十个。  为什么毛主席大家认得?因为以前历史课本上有!  在此也说一下个人在大四时对大陆政治人物的认识,可以用非常简单的数学符号来说明。  毛泽东先生=文化大革命。  邓小平先生=黑猫白猫会抓老鼠是好猫。  江泽民先生=曾经的大陆领导人。  胡锦涛先生+温家宝先生=现任的大陆领导人。  当时,胡先生是总书记、温先生是总理,光是两人的头衔就让班上同学吵翻天。有人说,胡先生职位是最高的,有人说温先生才是最高,当时班上多数同学根本搞不清总书记和总理谁的官比较大。  最扯的是,我身旁某位显然历史挂科的同学还指着毛主席,坚持那是胡先生。被我纠正了之后还坚持说,哎哎两人不是挺像的?  哪、里、像!  总之,那堂课真是精彩万分。不光是大陆朋友会被雷到,连我们老师也被雷到了。课堂后半段,他反覆拿出那些图,非得让我们记住谁是胡先生、谁是温先生才行。  这样看起来好像台湾学生很傻,其实比起外在新闻,多数台湾年轻学生更关心自己的生活——男女朋友、打工、电影电视剧。马英九先生、李登辉先生的面孔会频繁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没有人会不认得。  但对岸领导人,说实在的只是新闻里的一个名字,对多数台湾人而言「我没必要认识他的脸,知道这个人就行了」——这是我身边台湾人的想法。  是对是错,无从评判。  2012年,习先生上任后,我已经在北京。我突然想起以前大四时的那堂两岸关系课,兴冲冲地拿了习先生的图片让台湾朋友「指认」,结果发现认识的人有近一半,比以前的两岸关系课好多了。  或许是因为我们又长大了,更关心社会了,关于大陆的认识也更多了。不过,我台湾的女生朋友表示,这是因为——  习先生长得很可爱,像熊宝宝!  至于李克强总理呢?能认出他的台湾人多不多?  根据我做的小调查,答案当然是——很少!很心虚地说,就算我在北京一年多了,我也记不得李克强总理的长相…
  (十一) 台湾人,为什么上豆瓣?(二)  两岸关系课让我发现我对于大陆一点也不了解,这样以后如何到大陆去「淘金」?要了解大陆,必须先交大陆朋友。  那时「陆生赴台念书」还没成为流行,想要交大陆朋友最简单地就是透过网络。去交几个大陆朋友,他们告诉我大陆的信息,我分享台湾的信息,互通有无。这是我当初很纯粹的想法。  然后,被很好的朋友泼了一桶冷水。她是外省二代,深蓝阵营的支持者,按照很多人的刻板印象应该是属于「亲大陆派」,然而因为她接触大陆朋友的经验特别差,对大陆人产生负面观感,在她的认知里台湾人跟大陆人很难交朋友。  「大陆人有兴趣的就是政治议题,他们根本不想知道台湾的真正情况,只会一直问你『你是蓝还是绿?』」这是我朋友接触大陆网友后的感想。  我问了身边很多台湾朋友,包含一两位在大陆文学网站写文章的朋友,对于大陆网友的印象都是——爱谈政治、爱问蓝绿、不好沟通。  他们说,两岸教育不同,怎么可能真的当朋友?  而且你不知道某某某出国读书后,说大陆同学相处不来?  管朋友如何不看好,我在大陆网站注册了第一个账号。  那个网站是知名的天涯论坛。  后果可想而知。  当时一位善良的大陆网友告诉我「珍爱生命,远离天涯」,我总算明白其中涵义。里头充斥着各种言论,让我瞠目结舌。  各种歧视字眼充斥,各种对台湾的错误讯息,还有台湾人装成大陆人、大陆人装成台湾人的错乱现象。那时有一位号称「来自台湾」的网友很活跃,在网络上和人四处笔战,我写了一封信给他,结果他回覆「我看不懂繁体字」。  这样的奇葩网友在那时的天涯屡见不鲜。  另外还有针对台湾人的各种错误认知。一开始我会很认真地解释——多数台湾人并不是这样的、台湾并没有这样…后来我发现,很多人只是在网络上发泄。  我发现,想找人真诚交流很难。在天涯广大网民在意的,是民进党台独议题,是立法机构打架,或是嘲笑台湾人井底之蛙。  很多大陆网友说,台湾人是井底之蛙,对大陆的印象停留在三十年前,这些大陆网友却不知道自己对台湾的认知往往也是错误的。我身旁的台湾朋友多数聪明懂事,自己打工赚钱,然后背着包包环游美国东南亚日本,但他们的确不了解大陆,对大陆始终有刻板印象。  我不认为不了解大陆就是井底之蛙,就因为不了解,两岸才要相互交流。  交朋友,是我一开始到大陆论坛的目的,但在天涯论坛待不到一个月就离开了。我觉得很累,明明可以好好交流,为何总是要用嘲笑谩骂来解决?  那一阵子我很讨厌大陆人,认为大陆人和台湾人是不可能做朋友的。难怪总有台湾留学生说和大陆学生处不好,因为他们不可沟通。  某天,我正准备注销天涯的账号,发现有一封私信。对方说有一个论坛叫豆瓣论坛,或许在那里你可以交到朋友。  然后我到豆瓣,不抱希望地随意注册一个账号。  然后我就在豆瓣安身立命,待了超过三年。
  这妹纸已经融入大陆社会了啊!
  (十二)弯弯与"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  最近茶叶蛋话题又莫名其妙冒出头,前几天在优酷上看到有人整理出一系列台湾综艺节目很"雷"的话题,包括吃不起茶叶蛋、大陆女孩是小三等等情节....  这是真的吗?台湾人真是这样看的?  今天先谈谈茶叶蛋,茶叶蛋话题是我加入豆瓣后,第一个跟人打笔战的议题。  弯弯就是指台湾人,这是我在大陆的论坛上学到的第一个知识。作为对应,我自己把大陆人叫陆陆。这样称呼感觉很像姊妹,也的确如此,弯弯和陆陆爱吵架的程度绝对不亚于我和我姐姐。  在天涯和豆瓣都混过一段时间,我已经可以整理出常见的争吵内容。通常战争爆发源自于弯弯批评陆陆没素质,或是陆陆批评湾湾的楼房又小又破又穷。  弯弯会说,楼房高就先进了?把上海盖得像曼哈顿一样就是曼哈顿了?哟路上的人吐痰插队抢出租车,地铁还有小孩撒尿,真进步!  陆陆就会反击,哎哟你们弯弯除了素质还能拿什么说事儿?不到十年北上广深的收入就超越你们(十年后的事你又知道了?)!  台湾人爱比素质,大陆人爱比高楼。有多少批评大陆人没素质的帖子,就有多少批评台北又穷又破的帖子。每每看到这类盛况都不得不感叹,两岸的确是一家啊!  加入豆瓣后不久,茶叶蛋战争爆发。起因于台湾某个综艺节目上一个自称大陆通的来宾说,大陆人穷买不起茶叶蛋。此帖从天涯火起,一路火到所有论坛。  这场战争的爆发,混大陆论坛的台湾网友都后知后觉。因为还真没人看过那个节目,节目名称我还特地上台湾雅虎查了一下,结果跑出一堆毫不相关的数据。  大陆网友吵成这样,台湾媒体除了某家报纸写了一小篇报导外,没有任合报导。用台湾使用量最大的雅虎和谷歌查询,除了看到大陆网友的发言外,看不到台湾人对此的讨论,显然是没人知道自然也没人重视。  我本来不想在意这个话题,在这时自曝台湾人的身分是自讨苦吃,但看见非常多大陆网友坚信台湾人看大陆就是穷,停留在三十年前的印象,是井底之蛙(这四个字又出现了)。身为有正义感的台湾网友,肩负着两岸交流的重责大任,自然不能再袖手旁观。  台湾综艺节目素质低落,那绝对不代表台湾人民。很多人会说综艺节目会败坏还不是台湾人爱看,或许是,但大家边看边骂,骂完后就忘了。  这个道理不就跟狗血恶俗的连续剧一样?观众爱看又爱骂,骂完没人当一回事。  为了茶叶蛋话题,我开始研究「台湾人是否真觉得大陆人穷」这个命题。当时身为热血青年,特地到办公室以及「非死不可」上做了一份小民调,还整理出研究结果。样本人数约为三十人,台湾北中南  为了茶叶蛋话题,我开始研究「台湾人是否真觉得大陆人穷」这个命题。当时身为热血青年,特地到办公室以及「非死不可」上做了一份小民调,还整理出研究结果。样本人数约为三十人,台湾北中南地区的居民皆有。  结果不出我所料。  我身边的台湾人都说「啊?穷?大陆近几年经济很好啊!不是很爱买名牌吗?」  当他们知道是某综艺节目闯祸后,都非常不以为然。哎呀综艺节目讲话也要相信?哪这么严重啊?随便看看不就行了?  我们知道大陆贫富差距大,但不会觉得吃不起茶叶蛋啊!  他们那么认真做什么?  这些是我身旁台湾朋友的真实想法,我很认真地将大家的说法用excel整理、统计、分类,那时就是热血啊!如果读书有这么认真早就考上哈佛了...  很认真地完成调查后,还洋洋得意地贴到论坛上,结果愤怒的群众不领情,只能自己伤心地默默删除了。当时我也不会去争辩什么,我明白大陆网友的心情,没有人喜欢自己的家乡被丑化。  但我彻底体会到什么叫「节目效果,全民埋单」。明明是节目的问题,却伤害到台湾人的形象,让大陆朋友认为台湾人都是没见识的笨蛋。但这些真的不是多数台湾人的想法阿,实在太冤。  那时我心底就默默决定了,我以后一定要到大陆发展,一定要把台湾人的想法亲自告诉大陆朋友。大陆十三亿人,就算多一个人听到来自台湾的声音也好。  现在回头看看,当时的我只觉得委屈,台湾人明明就不是那样想的!为什么别人不懂?  但反过来想想,为什么台湾新闻也好、综艺节目也好,总是爱批评别人呢?  台湾人太习惯接受大陆的负面报导,对于大陆人的想法很多就是没素质暴发户,在一些(我不好意思说应该是多数)台湾人看来「负面印象」加上「中国大陆」才是正常的。  是的,台湾有无数个旅游节目在讨论大陆风景、有无数个财经节目在讨论大陆经济多好多好,但很多很多人还是学不会用「暴发户」以外的心情去看大陆。  所以我庆幸我到豆瓣,我认识很多大陆朋友,因为这样,我才学会多一点点、多一点点的包容心。  最后,台湾人是不是觉得大陆人穷?  嗯,讲讲我每年回台湾,和女生朋友碰面必定会被问到的问题——  「唉,你在北京有没有认识富二代?可不可以留一个自己用,然后介绍他的朋友给我?」  想得美!  有些大陆朋友老喜欢问我,台湾人是不是觉得大陆人很穷?看不起大陆?这种问题常会让我哭笑不得。  至少在我身边,许多年轻台湾女孩已经不觉得大陆人穷,相反地,还以为大陆遍地都是富二代!
  楼主很仔细  
  (十四)台湾腔与大陆腔  大陆各省口音都不同,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家乡话。  很抱歉,这样简单的道理我直到2009年,去贵州后才明白。  在我小时候,分辨台湾人和大陆人的方法就是听那个人有没有「儿」音。因为那些外省老伯伯讲话,动不动就卷起舌儿,因此我直接分析出「儿=大陆腔」这个理论。  如同我的大陆朋友会学我的台湾腔一样,2008年开放陆客来台时,偶尔看见那些成群的陆客,我和朋友也会学大陆腔,还很自得其乐。「喂,你去哪儿?」「让让!让让!我要去找服务员儿!」  当时的我们还真认为大陆口音就是句尾都加一个「儿」,我们根本不知道河南人讲普通话和北京人讲普通话是不一样的,以为所有大陆人都是一口北京腔。  后来我去了贵州,听着当地人讲话,当时唯一的困惑就是——这些人怎么不「儿」呢?  不久,越来越多大陆学生赴台交换,我也和几位交换学生见面。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台湾的关系,总觉得那几位陆生台湾腔好重,根本就不是想象中的大陆腔!因此当年的我还缠着几个大陆交换生「来,发发看儿音!你们为什么不卷舌儿?」  真是够讨厌!  很多台湾人问我,嘿,到北京读书挺不错吧?就不会有语言问题吧?  大错特错,还是有!每次宿舍里同学讲着各自的家乡话,我根本一句话都听不懂。我特别喜欢某些地方的家乡话,因为他们会自称「俺」!  俺觉得这样说真霸气!  就算大家都说普通话,还是会有听不懂的时候。我们系上有一位教授,在北大教课数十年,普通话发音还是很烂,比不标准的台湾腔(比如「灰机」)还烂!  他有很浓很浓的湖南腔(对不起,无意得罪湖南朋友),每次上课我十句话有八句听不懂,全仰靠其他聪明的大陆同学翻译。偏偏那堂课还是必修课,真是痛苦!  某次上课,我听到他不断讲「处女、处女」,听得我眼角一跳一抽。看看四周同学,大家表情都很正常,难不成只有我觉得奇怪?  到底「网络」和「处女」有啥关系?为此我困惑了整堂课,但总是不好意思问。  最后我才知道,他说的是「数据」。  到北京读书后,寒暑假会回台湾,我发现台湾朋友对于「大陆腔」的认识和当年的我一样!根本不知道每个省之间差距很大,以为大陆人就是一口标准的北京腔。  因此,他们会缠着我问:「你到大陆后应该会大陆腔了吧?」  「对啊,你怎么不卷舌?」  「来,发发看儿音!你为什么不卷舌儿?」  果真是因果报应!  当时我真想大吼——不是所有大陆人都会「儿」!!!!!
  (十五)两岸脏话大不同  这篇讨论一下两岸脏话之大不同。个人认为要了解一地方的文化必须先了解该地方的脏话,比如全世界乃至非洲部落都知道日本是最有礼貌的(做作)民族,因此日语里是没有脏话的,骂人不过就是“八嘎”(笨蛋)!  至于在同样很有礼貌但一点也不做作的台湾,脏话可说是融入我们的生活,几天没听到还会有点想念。  曾经有在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写过一篇“被大陆改变的台湾学生们”。来大陆一阵子后,我才惊觉我也被改变了。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以往“靠”来“靠”去的口头渐渐遗忘了。直到上回坐火车,头砰咚地撞上门板,很自然地超大一声“靠!”  果然牛牵到北京还是牛!  在此科普一下什么是“靠”。如果有大陆朋友去台湾玩,我估计这是你会听到最多的一个字,“靠”就是台湾年轻人最普及的脏话,男女皆宜。其实发展到现在,靠已经不算是真的脏话,而是一种口头禅和语助词。男生之间用来打招呼,女生之间用来表达对某件事不可置信或赞叹之意。  比方:「你知道我昨天吃了巷子里的鸡排,哇靠难吃死了!」  「靠,真的假的?」  对了,“靠”还有非常多兄弟姊妹。“靠腰、靠杯、哇靠”都是,但这些其实女生不宜,因为真的比较不雅。所以女性同胞到了台湾如果想当一个台湾妹子,请用“靠”。这样可以达到多方效果又不会太失礼。  一来这样人家就不会知道你是笨蛋观光客,到士林夜市买水果也不会被坑,又可以满足痛快骂脏话的欲望,一举数得!  到了北京读书之后我总是嘴唇发痒,觉得这地方的人怎么回事!连个通用一点的“口头禅”都没有!  后来学了一个我以为很可爱的词——「傻叉」,很开心地四处讲,然后被朋友骂,才知道这是个很难听的脏话。  再后来,我终于学了一个男女通用四季皆宜的「你妹」,又很开心地四处“妹”来“妹”去,但始终觉得用不习惯。  到北京后,总觉得耳朵痒痒很不自在,怎么骂脏话的人这么少呢?年轻人不是应该见到面后互相撞对方一下,然后「靠,最近死哪去了?」  相较于台湾校园里,年轻人用“靠”或”干”来打招呼(而且还是要够铁的哥们儿才有这种待遇喔),大陆年轻人似乎不流行用“你妹”来招呼亲朋好友。  「哪有少?男生也常骂啊!」这是大陆女同学给我的答覆。  「我很少听到啊!」我怀疑大陆同学“常常”的定义和台湾人不同,“常常”在台湾的定义可能是一天十次!  另一位台湾男同学给我答案。「因为在女生面前吧,私底下大陆男生也常说的,男生都爱骂脏话的!」我真不好意思说自己同胞阴险,自己爱骂还硬把全世界男人拖下水。  「所以你多学学人家大陆同学,哪像你们台湾男生在女生面前完全不避讳。」  「靠,君子坦荡荡啊!」  荡你妹!  原来,不是台湾人比较会骂脏话,而是我们太坦荡荡了!
  无非就是你穷你落后之类的酸话  没意思  你不知道打人不打脸这句古话?  不知道这句话什么意思的人素质能高的了?鬼才信
  文章还是比较客观真实的,顶一下
  这不是豆瓣上的文章嘛,写的还蛮有意思的
  @马修李奇微 哈哈,真实的弯弯情感,弯弯所提的大陆奇葩事,其实在现在的内地陆陆也感到奇葩,只是陆陆们身在其中,且日: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种包容各地的差异不足为奇,但陆陆有一点是需要承认的就是,大多数陆陆不管政见如何,确容不了国家分裂,国家动乱,这用不着共党洗脑,大陆的历史过程自然就清晰这一切,所以弯弯牵连台独分裂,自然必受各种攻击,冷眼,讥讽也不足为奇,还是锅台办一句:两岸一家亲,多交流,少对抗。难道不是弯弯之大幸吗?
  看看  
  支持楼主写下去  另外,问问那个日本女校友,家在何处,住在何方啊  很想和这个有洁癖的日本女女交个“碰友”
  对台湾人真的很无语……  
  有空我也去台湾看看,不知道怎么带辆自行车过去
  比较客观,顶一下
  节目效果全民埋单 讲的很好
  好看,偶喜欢
  不错,写的朴实,,,鼓掌,加油↖(^ω^)↗
  看完了,不错
  不错。顶楼主。
  一个强大的弯弯女孩!  
  挺有趣的
  写的很好!!!实际上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人的素质、眼界都有高低之分的,差别真的没那么大的。真正的那些井底之蛙,湾湾有,陆陆也有。在中国的许多城市,那些典型的小市民,往往都会以为自己的生活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呵呵。
  也许我井底蛙了,刚来台版真的超讨厌弯弯的,最近平和很多了。  尤其觉得楼主前几楼里,写文的那个女生真是超可爱,如果弯弯多来些这种朋友就好了,分享心情和讨论事情,而不是说“我是弯弯,有什么问我”==  
  继续啊,挺客观的
  政治立场很重要,是继续交流的前提。锁岛立国没人在乎,但要在国际上说就不行了,以为这分裂领土,中国人不能接受,这是思想封闭?两岸实力差距太大,台湾已不可能反攻大陆当然愿意平起平坐,而大陆怎么可能接受?  就像原子弹只有少数国家可以合法拥有,非法造核武器就会被打压,为什么没人抗议?什么平等,民主思想在国际政治上根本没用,还好当初不是蒋光头统治中国,不然中国到今天都不一定造得出原子弹,还是美国的跟屁虫,那条腿永远站不直!
  和其他几乎所有的台湾人游记一样,都是被台湾学校教育和媒体洗脑后见到真实的大陆产生的各种不解和落差  所有问题的根源、冲突和不解,最终根源就是在台湾的学校和媒体那里。谁是台湾学校和媒体背后的老板,谁才是两岸对立的罪魁祸首。  台湾人不承认自己被洗脑,特别是来到大陆后仍然拒绝承认的,这才是最可怕的。
  湾湾说我们思想封闭,我们说湾湾井底之蛙,哈哈,这是什么情况!
  @马修李奇微
11:58:00  (十二)弯弯与"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   最近茶叶蛋话题又莫名其妙冒出头,前几天在优酷上看到有人整理出一系列台湾综艺节目很"雷"的话题,包括吃不起茶叶蛋、大陆女孩是小三等等情节....   这是真的吗?台湾人真是这样看的?   今天先谈谈茶叶蛋,茶叶蛋话题是我加入豆瓣后,第一个跟人打笔战的议题。   弯弯就是指台湾人,这是我在大陆的论坛上学到的第一个知识。作为对应,我自己把大陆人叫陆陆。这样称呼感觉很像姊妹,也的确如此,弯弯和陆陆爱吵架的程度绝对不亚于我和我姐姐。   在天涯和豆瓣都混过一段时间,我已经可以整理出常见的争吵内容。通常战争爆发源自于弯弯批评陆陆没素质,或是陆陆批评湾湾的楼房又小又破又穷。   弯弯会说,楼房高就先进了?把上海盖得像曼哈顿一样就是曼哈顿了?哟路上的人吐痰插队抢出租车,地铁还有小孩撒尿,真进步!   陆陆就会反击,哎哟你们弯弯除了素质还  —————————————————  還真符合台灣民情  
  顶  
  写的不错啊
  楼主写的很客观也很幽默,不管过对于你所说的外省人(败退台湾的国军老兵)那段,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首先,申明我是土生土长的陆陆,我的曾祖父曾是一名国军军官,于1949年败退台湾,可能那些老一辈的人确实爱吐痰或有些不文明的举动,但是如果考虑到他们在抗战时期为整个民族做出的贡献,那些所谓不文明的举动,是否可以一笑了之,是否可以可他们更多的包容,更客观的历史定位。我本人虽然没见过曾祖父(家中有他的戎装),但是却一直把他当做自己的楷模,因为他是为中华民族奉献过自己青春与热血的,因为他是盼望两岸一统的。还记得他曾经写的一首诗叫做《清明祭祖》清明时节雨纷纷,大陆子孙拜祖坟。我愧三十羁海外,隔江遥祭祖前坟。四年前的清明我有感而发也写了一首,算是答复吧。《回清明祭祖》烟笼青纱梦掩空,孤魂野祭愿州同。三十羁旅心犹在,寂灭思遥一岛中。白驹掠甲仙游去,愚孙未敢遗旧宗。待遇炎黄齐聚日,家祭无忘告家翁。所以,我一直不赞成众多网友的武统,那可能是逼不得已的做法(台湾独立)。毕竟台湾那边也有我们的亲人,其实大陆这边也没多少人愿意打仗,所以保持现状可能更好。但是,我始终认为两岸终会统一,但这个过程可能很漫长,可能要等到大陆超越老美成为名副其实的巨无霸。虽然漫长,但就我本人来说,最好这个过程是水到渠成没有胁迫,弯弯们最好是心悦而成,否则强扭的瓜让双方伤害都大,毕竟双方都是亲人。呵呵,一不小心就回了这么多,见笑了。愿楼主天天快乐,愿湾湾陆陆早日真真合成一家!  
  看起来以前也混过台版
  赞一个,最近我在聊天室认识的几个湾妹也很不错。  
  不可否认的是,你们的内心总是现在民主的高地上俯视我们……中国人口太多……即使再极端的言论,必定有中和的声音出现!即使反日那么严重的时候!依然有大片的理性的声音来中和这种极端!这是地域大的好处!而且我相信,小的地域一旦民意发生偏颇,很容易引发大面积的民粹主义(反服贸就是一例),我大胆预测一下,未来你们这代的子孙将会像现在的你们喜欢美日一般的喜欢我们……不可思议是吗?当年好多国家从苏联崇拜到民主向往,也不过区区几十年!我们的文化是后来者,我们吸收民主的普世价值,同时将避免你们所谓的民主的诸多弊病……不想说这么多了,总得来说,庆幸我们跟你们同文同种吧!如果没有这层关系,你们又没有在中国崛起的时候适时的调整好心态!你们今天或许跟菲律宾差不多!别不服!
  写得很好啊。所以胡总习总的战略是对的,就是尽力扩大交流交往
  @马修李奇微   论述MS很接地气,但是还是改不了台湾的。。。不,是中国人迂回辩论死不认错的精神。  这点两岸确实差不多。
  写的很幽默啊,哈哈,很有画面感。
  @马修李奇微
12:02:00  (十五)两岸脏话大不同   这篇讨论一下两岸脏话之大不同。个人认为要了解一地方的文化必须先了解该地方的脏话,比如全世界乃至非洲部落都知道日本是最有礼貌的(做作)民族,因此日语里是没有脏话的,骂人不过就是“八嘎”(笨蛋)!   至于在同样很有礼貌但一点也不做作的台湾,脏话可说是融入我们的生活,几天没听到还会有点想念。   曾经有在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写过一篇“被大陆改变的台湾学生们”。来大陆一阵子后,我才惊觉我也被改变了。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以往“靠”来“靠”去的口头渐渐遗忘了。直到上回坐火车,头砰咚地撞上门板,很自然地超大一声“靠!”   果然牛牵到北京还是牛!   在此科普一下什么是“靠”。如果有大陆朋友去台湾玩,我估计这是你会听到最多的一个字,“靠”就是台湾年轻人最普及的脏话,男女皆宜。其实发展到现在,靠已经不算是真的脏话,而是一种口头禅和语助词。男生之间用来  —————————————————  纠正下,靠大陆是10年前就流行,现多被“艹”,“去”等代替。还有,君子坦荡荡怎么说?  
  为啥子你们台湾人一写文章我就在脑海一直回响两个字,武统,必须武统,谁特么武统我给谁卖命。  
  哎呀呀,我正看得过瘾呢!!! 还有没有啦???不要太监了!速度更新阿!!!楼主
  好几年前就看过了,还在转。。。那台北女孩什么东东呀,不知从哪来的优越感,一句话,不喜欢就别来,那倭女,还有那棒女,装,想吐。
  牛!  这样的妹纸我喜欢!
  @马修李奇微 真是遇到一个湾湾好女孩了,关键是这种女孩到大陆才出井。
  写得蛮好的么,继续啊!
  不愧是在大陆留学的,文风生动,条理清晰
  没有了么? 楼主继续转一下呀~~   挺有趣的,写的。
16:56:00  @马修李奇微
12:02:00  (十五)两岸脏话大不同  这篇讨论一下两岸脏话之大不同。个人认为要了解一地方的文化必须先了解该地方的脏话,比如全世界乃至非洲部落都知道日本是最有礼貌的(做作)民族,因此日语里是没有脏话的,骂人不过就是“八嘎”(笨蛋)!  至于在同样很有礼貌但一点也不做作的台湾,脏话可说是融入我们的生活,几天没听到还会有点想念。  曾经有在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写过一篇......  -----------------------------  我们这边比较喜欢说“戳”和“擦”,我玩的网游里的人的口头禅也是这个。
  (三)第一次听到傻逼  第一次听到傻逼是在公车上听到一个男人骂插队的人,然后我就爱上这个字了。天真的我以为傻逼等於傻子,好可爱!大陆同胞骂人太可爱了!!  学起来后,还会反覆运用这个词。到现在还很庆幸,同学朋友都骂过了,竟然没被打!直到一次,我朋友剪了一个超傻的发型,我说”你看起来好傻逼”,他脸绿了一半。我才知道,原来这是很严重的骂人的词啊!  所幸后来学会了我更爱的一句话——你妹!学到后成天跟人妹来妹去,到现在还是觉得大陆骂人挺可爱的。  看到这里笑道肚子抽筋 ,就和我到广州学会的第一句脏话“丢啦吗”一样 开始以为是问候语 。
写得很精彩 请继续
  @马修李奇微
11:40:00  在此特别鸣谢 豆瓣网友 爱台北 文章转自她的豆瓣日记   放了上一篇后有人私信我——台北女孩你说太多好话了!!其实我一直有一种心态,我们来这里是客人,北京是主人。客人总不好一直抱怨主人家种种不是~对吧?不过既然写了,我会将真实的话写出来,不管好坏。   我身旁的台湾朋友,对于大陆的印象不外是:经济实力强、贫富差距大、环境那个脏呀等大家都知道的印象,不多赘述。   至于外国朋友对大陆的印象就比较有创意了。在此出卖一下身旁的外国朋友,这些人有的是我在学校的朋友、有的是在学中文、有的是本人长年混迹五道口酒吧搭讪来的、更有的是朋友的男朋友和我自己的约会对象(!!!!!)。大家可以抱着轻松的心态看一下这些”老外”眼里的”拆那”。   以下开始爱马尼女孩不负责任的访谈整理,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1.对中国的整体印象?   「学生很勤劳,不过思想封闭。有一次我说”台湾国名叫中华  —————————————————  楼主对大陆的认识很深刻,写得很好。你的文字风格很符合我心目中台湾女性的形象。大陆女性现在女汉子比较多,性格趋向中性化。  
  fuck  艹  你麻痹  滚  呆湾  
  并不是  
  可否介绍个台湾美眉给我啊!我想娶个好女孩永远爱,我喜欢台湾女孩,有热情,说话好听  
  楼主,后边的请继续贴好吗?谢了
  @马修李奇微 17楼
12:00:00  (十四)台湾腔与大陆腔  大陆各省口音都不同,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家乡话。  很抱歉,这样简单的道理我直到2009年,去贵州后才明白。  在我小时候,分辨台湾人和大陆人的方法就是听那个人有没有「儿」音。因为那些外省老伯伯讲话,动不动就卷起舌儿,因此我直接分析出「儿=大陆腔」这个理论。  如同我的大陆朋友会学我的台湾腔一样,2008年开放陆客来台时,偶尔看见那些成群的陆客,我和朋友也会学大陆腔,还很自......  -----------------------------  北京话也不是什么话后边都要加儿的................ 会不会加儿化音是看你是不是北京人的重要标准
  额,也不是都喜欢骂人啊。有些地方更喜欢直接动手。。。
  @马修李奇微  「人民没有自由,在印度我们畅所欲言。」 (印度,女)  --------------------------------------------  阿三确实挺自由的,看上哪个妞,邀几个人当大街就轮了,还要吊死挂树上……
  回复第4楼,@马修李奇微  (六)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最近旺报&大陆人在台湾&刊登了一篇引发正反双方交战的文章,是ㄧ位陆配写的在台经历,关于台湾人的优越感。以下附上文章连结:   (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article/.html)   我已经看过太多次关于优越感的说法,似乎太多人都把优越感当台湾人专利,更常有说法说台湾人是井底之蛙云云。   何谓井底之蛙?我身旁的台湾朋友,对于日本了如指掌,去美国澳洲打工度假,放假时也会背包包自助东南亚。但他们对大陆的确不甚了解,知道的多半是陆客、经济等刻板印象。我相信这是台湾年轻人的普遍现象。难道这样就算井底之蛙吗?太多大陆朋友把不了解大陆与井底之蛙画上等号。   许多大陆人也不了解台湾,这样难道就不算井底之蛙?我也被问过各式怪问题——「你是台湾人,普通话怎么这么好?」、「台湾现在很惨吧?人民生活是...  --------------------------  这姐姐说的不错,挺好看  
  我们大陆的女生,女汉子类别的才会爆粗,而男生也是直性子或者素质比较差的才会在女生面前爆粗。这个是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相关的我所在的南方基本是这样一个情况。
  @马修李奇微
11:40:23  在此特别鸣谢 豆瓣网友 爱台北 文章转自她的豆瓣日记   放了上一篇后有人私信我——台北女孩你说太多好话了!!其实我一直有一种心态,我们来这里是客人,北京是主人。客人总不好一直抱怨主人家种种不是~对吧?不过既然写了,我会将真实的话写出来,不管好坏。   我身旁的台湾朋友,对于大陆的印象不外是:经济实力强、贫富差距大、环境那个脏呀等大家都知道的印象,不多赘述。   至于外国朋友对大......  —————————————  很好很真切  
  @马修李奇微
11:40:23  在此特别鸣谢 豆瓣网友 爱台北 文章转自她的豆瓣日记   放了上一篇后有人私信我——台北女孩你说太多好话了!!其实我一直有一种心态,我们来这里是客人,北京是主人。客人总不好一直抱怨主人家种种不是~对吧?不过既然写了,我会将真实的话写出来,不管好坏。   我身旁的台湾朋友,对于大陆的印象不外是:经济实力强、贫富差距大、环境那个脏呀等大家都知道的印象,不多赘述。   至于外国朋友对大......  —————————————  也同意楼主的观点交流太少  
  写得很好,我喜欢看!
  我居然看完了!!!  
  有大陆女汉纸的潜质
  我居然看完了。楼主继续更新啊。两岸交流确实需要更多正能量。  
  写得好,顶楼主  
  顶。。。
  顶  
  看到思想封闭我就笑了,呵呵。这位弯弯妹子对大陆的知识是看台湾电视上的得来的吧。就说地铁吧,能和北上广地铁比肩的,也就美国个别城市,日本东京,欧洲的很多城市地铁老化严重,北上广地铁甩他们几条街好不好,现在内地很多城市都在新建地铁,设备设施都是最新最现代化的。说到卫生,呵呵这位妹子应该去北美,欧洲的地铁看看什么叫脏乱差?我就说过弯弯要么别发言,要么就做足功课再来发言,不要人云亦云,看你们台湾那种洗脑,无知,的电视节目来获取无知可笑的知识。总说内地网友叫你们井蛙,智商低,你们自己看看自己的发言,让人反驳都觉得是降低自己的水平。自己再不改变,台湾就越来越像个笑话了。这位妹子翻字典查查什么叫跳梁小丑,我觉得台版90%的弯弯都是。
  妹子好
  中国应该建立一套素质评价体系,没达到一定分的,不让来中国。现在太多人来中国的外国人都是垃圾。
  听湾湾说话真费劲  
  说的还算客观,不知道为什么弯弯总是喜欢盯着陆陆的厕所,那边风景独好吗?
  这个“靠”字大概流行了十年,本世纪初十年,后来随着“我去”“我勒个去”之类的词兴起,大陆人觉得这个两个没有什么脏话色彩,但是又有语气助词的作用所以比较流行。然后,北方人早前是多用“cao去声”的,像是我天津人。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3网络流行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