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复调音乐写作基础教程?为什么要学复调音乐写作基础教程

&&&&&&陕西省教育厅网站(域名:)属于政府网站,未经我厅许可,任何商业性网站不得建立与本网站及其内容的链接。未经网站所有者的授权,任何人不得建立本网站的镜像(包括全部和局部镜像)。&&&&&&任何媒体或互联网站转载本网站内容,须注明信息来源。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复制、抄袭,或为任何未经允许的商业目的使用本网站及其内容。如果本网站所有者确定用户行为违法或有损网站利益,则将保留采取相关法律行为的权利.......[]
中央人民政府
陕西省政府
中国教育新闻网
教育部网站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教育出版信息网
中国语言文字网
中国信息技术远程培训
中国院校后勤信息网
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中国学术会议在线
中国职业成人教育网
中国留学网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中国基础教育网
国家留学网
中国教育电视台
各省教育门户网站
河北省教育厅
河南省教育厅
湖南省教育厅
江西省教育厅
江苏省教育厅
辽宁省教育厅
青海省教育厅
云南省教育厅
海南省教育厅
湖北省教育厅
福建省教育厅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陕西教育网站
陕西省学生体育网
陕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研发中心网站
陕西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网站
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网
陕西教育网
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
陕西职成教育网
陕西语言文字网
陕西留学网
陕西校外教育网
市级教育局网站
西安市教育局
宝鸡市教育局
咸阳市教育局
铜川市教育局
渭南市教育局
延安市教育局
榆林市教育局
汉中市教育局
安康市教育局
商洛市教育局
杨凌区科教局
韩城市教育局
县级教育局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
如果您在本页面发现错误,请先用鼠标选择出错的内容片断,然后同时按下“CTRL”与“ENTER”键,以便将错误及时通知我们,谢谢您对我们网站的大力支持。
陕西省教育厅地址:西安市长安南路563号
邮编:710061
值班电话:029- 门户网站编辑室电话:029-
邮箱:mhwz@
本网站由陕西省教育厅主办   陕西教育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日常维护   浅论学习复调音乐的重要性_休闲阅读-牛bb文章网您的位置:&>&&>&浅论学习复调音乐的重要性浅论学习复调音乐的重要性(原作者:戴文桢)摘要:这篇文章从复调音乐的声部层次,曲调特点,练习方法几个方面概述了学习复调音乐的重要性。并通过列举复调大师巴赫的作品,强调在钢琴演奏中复调音乐的练习必不可少,只有重视复调音乐的练习才能加强双手演奏的独立性。关键词:复调音乐 声部层次 独立性 创意曲 平均律复调音乐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各自具有独立旋律线的声部同时进行的音乐。或者说是由不同旋律线组成的一个纵向层次或者横向立体结构的手部运动。由于纵向结合的方式不同,所以复调音乐的类型也有多种,例如有二声部,三声部,或者四声部等等。在巴洛克时期,复调音乐占主导地位,是那一时期的主要音乐形式,即使后来主调音乐占据主流,复调音乐仍然渗入其中。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也经常结合在一起使用,它们的基本区别在于,主调由一条主要旋律线加上各种和声背景的陪衬和协调构成,尽管其中也包含有对位线,但是仍然有主次之分。而复调音乐则是由几个平行的线条构成,几乎每一条线都是重要的,即使需要突出其中某一个声部,也要保持别的声部同时独立进行,毕竟复调是由多线条多层次构成的。所以说学习复调音乐不仅可以提高演奏技能,也能增强音色辨别和乐感的培养。演奏复调作品时,双手必须具有高度的独立性,耳朵也要能清晰的分辨出同时进行的几个声部的旋律。演奏中要学会用耳朵听辨自己弹出的声音,并用大脑对手指进行严密的控制,使双手可以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声部的旋律线清楚演奏出来。所以练习复调作品不只是训练手指,同时也训练耳朵和大脑的运用。由于复调音乐每个声部都好似在唱歌,所以说高质量的完成一首复调作品相对于主调音乐的演奏来说要稍微困难一些。因为你必须把所有声部同时控制在自己的手指之下,要让双手分别将不同声部的旋律独立又有表情的弹清楚,所以手指与声部之间都要相互独立进行,不能产生依赖,听觉上也要兼顾好复合的旋律线条。比如开始阶段我们都是练习两声部,如果一个声部是跳音,另一个声部是连奏,那么双手要各自按要求去演奏,使两个声部的旋律各自独立,不能互相影响。再比如练习三个声部时候就会发现,其中有一只手要同时弹出两个声部,那么就要将各个手指分配好,可能一指二指是连奏,三指四指却是跳音,这就要求每个手指各自独立,准确的去演奏连奏或者断奏。复调练习就是调动手,心,脑的高强度协作运动,各个声部之间既要各自独立进行也要相互配合协调,毕竟每首复调乐曲都是一首完整的作品,是一个整体。所以在钢琴学习中,我们要重视并且持续的进行复调作品的练习,它也是提高钢琴演奏技巧的重要基础。练习复调作品也讲究一定的练习方法。首先一定要先分声部进行练习,因为分手分声部练习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一个声部。每首复调作品在练习的开始阶段,就着重于对声部层次的掌握,有助于将每一声部的旋律,表情,语气尤其是其中的细节部分准确的把握住。如果一开始就几个声部同时进行,往往会忽略每条旋律线的细微之处,就会破坏声部线条的完美,所以说分声部练习可以为后面几个声部同时进行奠定基础,做好准备。如果是三声部或者四声部的练习,不仅要分单声部练习,最好将一支手同时进行的两个声部也单独练习一段时间,直至对声部的层次有把握再最后将几个声部合起来同时进行。其次,不同声部合起来演奏时有几点要求需要特别注意。首先就是指法,复调音乐对手的驾驭能力要求特别高,常常一支手要同时进行两个声部的演奏,若是指法不合理,那么声部进行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一个声部该保持连贯的时候,却因为要进行另一个声部,手指无法转换时就会中断该保持连贯的声部而迁就另一个声部的演奏,这样就会造成一个声部的中断,打破声部的完整性。所以指法运用特别讲究,在演奏中我们应该科学合理的运用适当的指法,正确的演奏多声部旋律,做到既可以充分保持长音的时值,又能使演奏变得方便。第二点要强调下注意力。分声部练习时我们只专注于一个声部,而多个声部合起来时我们就要一心二用甚至三用,四用,难度可想而知。比如一首复调作品的主题句会在几个声部中交错出现,为了将每一个声部中的主题句都准确的表现出来,我们就要积极调动自己的注意力去配合。随着声部的变化,注意力也要跟着转移,只有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将每个声部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清楚的演奏出来。所以在多声部演奏中,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在钢琴学习中,复调音乐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而运用正确的方法练习才能高效率的提高演奏技能。 复调作品中最伟大的音乐家当属巴赫,在钢琴演奏中运用的复调训练教材,主要就是巴赫的作品。从它的初级钢琴曲集开始,到最具代表性的平均律曲集,他的作品基本是贯穿我们整个钢琴学习过程中的。巴赫的键盘作品众多,在钢琴学习中我们练习最多最普及的是二部三部创意曲集以及平均律。二部三部创意曲集是复调中非常实用的练习教材,也是每个钢琴学生必备的基础教材。创意曲是巴赫为儿子练习所创作的键盘作品,多采取以和声为主的对位方式,同时加强了其歌唱性并用各种装饰音丰富了它的趣味性。二部创意曲较为浅显,15首乐曲各具特色,内容丰富,节奏变化繁多,比如第13首,主题只有一小节,所有八分音符在双手间轮流进行,而所有十六音符又以反方向在双手之间穿插交错,很有规律;再比如第14首,算是二部中结构最复杂的一首乐曲,其中包含多种基本节奏型,演奏时要求速度稳定均匀,持续,连贯,是对训练节奏非常有帮助的练习。将这15首二部创意曲练习好,会加强对复调作品的理解同时可极大提高音乐表现。三部创意的曲调不像二部那样生动轻快,较之二部在技术难度上也有大幅度增加,而且三部中15首乐曲之间的难度相差也较大。其中,12,14,9,5难度较高,可放在最后练习。三部创意曲既每首作品都有三个声部,不可避免的其中有一只手会同时进行两个声部的演奏,中间声部还需要两只手轮流配合演奏。在三部中,乐曲类型可分好几种,比如第13,15首是由三个不同音型构成的乐曲,演奏时双手需要在三个不同的音型中独立完成三个声部的旋律;再比如第1,第8首都是由一个音型构成的乐曲,这就要求在演奏中要将这一个音型从各个声部中都清晰的表现出来。而像第12首,或者第5首这种由三个以上音型构成的乐曲难度就比较高,最好在演奏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再来练习,否则很难把握准确。巴赫的创意曲多是由几个乐音组成一个小动机,然后再形成一个主题,而每个主题基本都使用了各种对位技巧来进行变化和展开,所以说巴赫的创意曲不是简单的对比复调,每一部分都被精雕细琢的很均衡,很有特色,再行成一个完美的整体。要将这些特点细节完美的体现在钢琴演奏上,那么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歌唱,用手指感觉,都是弹好创意曲必不可少的条件。《平均律钢琴曲集》可是说是复调音乐作品的百科全书,这部作品结构严谨,无论在技术创造上还是音乐表现上都是其它作品无可比拟的。平均律共两卷,每卷24首,共48首。每首都是由前奏曲和赋格两部分组成。两卷创作时间相隔十几年,第一卷写于1722年科滕时期,与创意曲集差不多同一时间段,而第二卷直到年莱比锡时期才完成。第二卷各曲之间的规模,以及对比因素都比第一卷加强了,在赋格主题的设计上也比第一卷创新突出,半音的运用更为广泛,所以两卷在风格上有很大差异。但是总的来说,平均律两卷48首乐曲中,每一首都有其独特的形式和特征。而每一首乐曲中的前奏曲和赋格之间也是有很多变化,多数乐曲中,两者采用了不同的主题材料,几乎是各自独立的乐曲结构。在前奏曲中,巴赫大部分都使用一个短小的主题或者一个乐句,一个有特点的织体,甚至一种音型,一种节奏模式来作为乐曲的主题,比如第一卷中第一首C大调前奏曲采用分解和弦的模式;而第二首c小调前奏曲却变成练习曲风格;第二卷第九首E大调前奏曲又类似舞曲中库朗特的风格等等。每首作品巴赫都采用一种鲜明的素材做主题,并贯穿始终,形成短小而又高度统一的乐曲,而且每首乐曲又能清晰体现其自身特点及性格。在赋格中,音型节奏变化明显丰富于前奏曲,而且巴赫同样将主题特征表现鲜明,每一首作品都具有典型特征来识别主要主题,比如第一卷中第九首E大调的赋格在节奏变化上可找到规律,有时是一种有原则的节奏,有时又是不断推动前进的节奏。另外,巴赫的赋格在情感表达上也是异常丰富,几乎每首作品都描绘了一种情绪,有忧虑有欢快。比如第一卷中第八首降e小调,赋格具有婉转浓郁的歌唱性,而第三首就比较欢快活跃。平均律是巴赫复调音乐创作的巅峰之作,在此之前几乎没有任何为教学而创作的作品能有这样高的艺术价值。可以说平均律不仅对钢琴演奏技术的训练至关重要,在曲式分析及作曲研究方面也是极大的财富。复调是多声部有层次感的音乐,因为它是建立在多条旋律线结合基础上的织体结构,十分注重各声部自身的进行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形成一系列的逻辑思维和格律,加强这种格律和逻辑思维的训练,有助于我们培养自己对声部的层次感,提高对作品中抽象概念的想象。所以说如果想要提高钢琴演奏水平,那么学习复调音乐尤其是学习巴赫的复调音乐非常重要,可增强我们的和声思维或者说是我们薄弱的多声部音乐思维,只有将多声部音乐中的层次整理清楚并能清晰的在键盘上表现出来,我们才能真正的学会演奏钢琴。参考书目:林华.《我爱巴赫――巴赫钢琴弹奏导读》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怎样提高钢琴演奏水品》.华乐出版社,2003年版罗萨琳*图雷克.《巴赫演奏指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欢迎您转载分享:热门休闲阅读好评休闲阅读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您现在的位置:
《复调音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时间: 09:44:21作
者:音乐系
《复调音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课程性质:
学科专业必修课程
教学对象:&
音乐学专业本科学生
学时学分:&
48学时&3学分
编写单位:&
编&写&人:
审&定&人:
编写时间:&
2012年06月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融复调音乐的写作理论与创作实践为一体的课程。主要内容有二声部对比复调、二声部模仿复调、复对位、复调写作手法的应用以及对复调作品的理论分析,适用于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的学生。
&&&&2、教学目的要求&
《复调音乐基础》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的一门理论必修课。本课程融复调音乐的写作理论与创作实践为一体,旨在培养学生对于复调音乐作品的理论分析能力以及复调写作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全面的音乐素质,以便将来能够较好的分析中学课本上音乐作品的复调现象,同时也能胜任中小型歌曲、器乐曲的多声部编配。
3、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部分在于理解复调的写作技法,掌握复调的创作手法。难点部分在于培养学生对于复调音乐作品的理论分析能力,能够较好的分析中学课本上音乐作品的复调现象。
4、考核方式&
本课程是考试课,考试的形式是闭卷,考试方法是书面笔答形式。成绩的合成及评分标准是:平时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80%。
5、学时分配表
本课程的教学包括如下环节:课堂讲授、课堂欣赏课、辅导课、课外作业等。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学时48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课程学时分配表
实验(实践)课学时数
复调音乐概论
二声部对比复调
二声部模仿复调
赋格曲(一)呈示部&&
赋格曲(二)间插段&&中部&&再现部
二、各部分教学纲要
第一章&&复调音乐概论(2学时)
1、掌握复调的基本概念
2、了解复调的历史及风格演变
3、介绍复调的类型
复调的基本概念以及复调的类型。
本章难点&&&
掌握复调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复调音乐概念(1学时)
1.复调音乐概念
1.1复调音乐:
1.3主调音乐:
1.4支声音乐:
2.复调音乐的历史及风格演变&&&
2.1中世纪:公元9世纪&奥尔加农
2.2古艺术:13世纪
2.3&新艺术:14世纪
2.4&文艺复兴时期:15、16世纪
2.5&巴罗克时期:16世纪
2.6&古典主义时期:18世纪下半叶
2.7&浪漫主义时期:19世纪
2.8&20世纪
2.9&中国复调音乐的发展
第二节&&复调音乐的类型(1学时)
1.对比式复调
2.模仿式复调
&&&&1、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的主要区别。
&&&&2、举出欧洲16-18世纪复调音乐的重要作曲家,及各时期的风格特点。
&&&&3、为什么说中国民族音乐中自然形态的复调音乐,以及20世纪以来中国作曲家的音乐创作实践,与欧洲复调音乐体系一道,共同成为我们今天学习复调音乐的主要内容?
&&&&4、复调音乐可以分为哪三种基本类型?
第二章&&二声部对比复调(10学时)
1、为复调写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2、对于横向旋律与纵向音程的要求与禁忌要有原则性把握
&&&3、初步了解不同类型的对比复调
&&&&1、掌握一音对一音、一音对二音、一音对四音的写作手法。
&&&&2、对于横向旋律与纵向音程的要求与禁忌的把握
掌握一音对切分音、一音对混合节奏、混合节奏对混合节奏的写作手法。
第一节&&一音对一音(2学时)
1.声部纵向结合规则
1.1两个声部结合时,只可运用大、小三度,大、小六度,纯五度,纯八度。
1.2大、小二度,大、小七度以及增、减音程不用。
1.3纯八度主要用于开始与终止,中间虽然可以运用,但不可多用。
1.4要避免同向进入纯八度、纯五度(隐伏八、五度)。
1.5第1小节必须用完全协和音程。固定调在下方,上方可用同度、纯八度、纯五度。
1.6声部进行可多用反向和斜向,平行三度或平行六度最多只可使用两次(三个)。声部间暂不要相互超越。
2.声部横向运动规则
2.1旋律进行可采用大、小二度,大、小三度,纯四度,纯五度,大、小六度及纯八度。
2.2旋律进行多呈波浪形。以级进为主,跳进相间。
2.3在同向进行的旋律片段的两端,须避免三全音的使用。
2.4旋律过多的级进,缺乏跳进的调剂,会显得平淡。
2.5旋律进行方向要明确,发展要有层次。
3.习题示范
第二节&&一音对二音(2学时)
1.写作规则
1.1强拍必须用协和音程(不包括纯四度)。
1.2弱拍上可以使用经过、辅助性质的不协和音。
1.3开始和结束小节的音程要求与上一节相同。
1.4开始小节二分音符声部先休止一个二分音符后,从弱拍协和音程起。
1.5弱拍上可用同度音。.
1.6隐含的四六和弦不可用,即使在弱拍上也不可用。
1.7结束前一小节,根据旋律和终止的需要,允许使用两个和弦。
1.8为求得终止的变化及缓解写作的困难,结束前一小节允许使用导音上方的二度延留音。
1.9同一小节内,不可在同一个音上做自然调式与和声或旋律调式的变化。
1.10直接出现的平行五、八度和隐伏五、八度要避免。
1.11间接出现的平行八度无论是强拍对强拍,还是弱拍对弱拍均不可用。
1.12间接出现的平行五度,强拍对强拍不用。
1.13结束时,旋律中的减五度如合理解决可以使用。
1.14前一类有关旋律横向运动的写作规则适用于本节。
2.习题示范
第三节&&一音对四音(1学时)
1.写作规则
1.1强拍必须运用协和音程,其余各拍可用协和音,也可以用经过、辅助性质的不协和音。
.一般来说,一小节只用一个和弦。
.四度音程间可用两个经过音。
.同度音可用在弱拍,但二度到同度的进行不可用。
.在小节第一个弱位拍子上,允许使用很快回到原位上的不确定的四六和弦
.直接的平行八、五度不可用。
.间接的平行八度,必须间隔四个四分音符才可用。
.间接平行五度,原则上也必须间隔四个四分音符才可用。
.开始小节,四分音符声部休止一个音符后,从弱拍进。
2.习题示范
&第四节&&一音对切分音(2学时)
1.写作规则
1.1与固定调形成协和关系的强拍切分音可以级进或跳进进行,但必须与固定调形成新的协和关系。
1.2当固定调在上声部时,有时会发生类似四六和弦的现象,我们可将其看做是两个和弦。
1.3与固定调形成不协和关系的强拍切分音&&即延留音,必须由协和音程做准备,并下行二度解决。作为导音,一般也做下行二度解决,偶尔可做上行小二度解决。
1.4二度延留音不可放在上声部,以防造成2度一1度的进行。
1.5平行八度不可出现在连续两小节的弱拍或强拍上。
1.6写作进行中,如继续使用延留音会发生技术困难或影响完满的终止时,切分可中断,但每题最多可中断两次。
1.7切分音声部开始休止一个二分音符,从弱拍起。
2.习题示范
第五节&&混合节奏对混合节奏(3学时)
1.写作规则
1.1两个声部的旋律均要注意保持严格对位风格。
1.2以二分音符为基本节奏单位。
1.3在五类对位中,不协和音只出现在一个声部。
1.4两个声部纵向音程结合时的写作原则与前几类基本相同。
2.习题示范
&&&&1、各分类对位的写作规则。
&&&&2、各作曲家在作品中是怎样运用的这些规则?
&&&&3、每节都有谱例分析和习题训练。
第三章&&二声部模仿复调(9学时)
1、掌握二声部模仿复调的两种类型:简单模仿、卡农式模仿
2、重点掌握以八度模仿为条件的写作技术要点
3、了解非八度模仿的各种旋律变形
4、介绍变化模仿的几种手法
&&&&1、模仿的概念
&&&&2、二声部模仿复调的两种类型:简单模仿、卡农式模仿
&&&&写作以八度模仿为条件的二声部模仿复调旋律
第一节&&简单模仿(3学时)
1.构成规律
2.写作方法
2.1写作开始声部的一个乐句或乐汇,这是起句。
2.2将起句按自己设定的时间、音程、位置抄写在另一个声部,即得出应句。
2.3为应句写作对句。
2.4写作小结尾。
3.习题示范
第二节&&卡农式模仿(3学时)
1.构成规律
2.写作方法
采用分段的写作方法。
3.习题示范
第三节&&变化模仿(3学时)
1.1倒影模仿
1.2紧缩模仿
1.3扩大模仿
1.4联合模仿
1.5逆行模仿
2.习题示范
&&&&1、模仿式对位写作规则
2、各作曲家在作品中是怎样运用的这些规则?
3、每节都有谱例分析和习题训练
第四章&&复对位(6学时)
1、讲解复对位原形与变形的关系
2、八度、十二度、十度复对位
3、讲解模仿式二声部复对位
掌握八度复对位写法
对作曲家的作品进行分析
第一节&&对比式二声部复对位(3学时)
1.1纵向可动对位
1.2横向可动对位与纵横可动对位
1.3倒影对位
2.习题示范
第二节&&模仿式二声部复对位(3学时)
1.1转位卡农
1.2紧接模仿
2.习题示范
&&&&1、对比式二声部复对位的主要形式的注意事项
&&&&2、各作曲家在作品中是怎样运用的这些规则?
&&&&3、每节都有谱例分析和习题训练
第五章&&创意曲(6学时)
、创意曲与赋格曲之异同
、认真分析典型的作品
创意曲的特点
分析典型的创意曲作品
第一节创意曲概述(1学时)
1.创意曲发展史
2.创意曲概念
3.创意曲的特点
第二节&&巴赫二部创意曲范例分析(一)&(2学时)
1.巴赫的生平
2.巴赫二部创意曲范例分析
第三节&&巴赫二部创意曲范例分析(二)(1学时)
1.巴赫二部创意曲的特点及其写作规律
2.巴赫二部创意曲范例分析
第四节&&巴赫三部创意曲范例分析(2学时)
1.巴赫三部创意曲的特点及其写作规律
2.巴赫三部创意曲范例分析
&&&&1、简述巴赫的生平
&&&&2、对部分巴赫创意曲进行分析,写出分析摘要和结构图示
第六章&&赋格曲(一)呈示部分(6学时)
、创意曲与赋格曲之异同
、认真分析典型的作品
1、赋格曲概念
2、赋格曲的特点
分析典型的赋格曲作品
第一节&&赋格曲概述(3学时)
1.赋格曲发展史
2.赋格曲概念
3.赋格曲的特点
第二节&&赋格曲的主题(1学时)
1.主题的概念
2.主题在音乐中的地位
3.赋格主题的特点及其写作
4.写作范例分析
第三节&&赋格曲的答题(1学时)
1.答题的特点及其写作要求
2.写作范例分析
第四节&&赋格曲的对题(1学时)
1.对题的特点及其写作要求
2.写作范例分析
&&&&1、论述创意曲与赋格曲的异同
&&&&2、简述赋格曲的发展史
&&&&3、赋格曲呈示部的特点
&&&&4、分析部分赋格曲的呈示部分
第七章&&赋格曲(二)间插段、中部、再现部(9学时)
、创意曲与赋格曲之异同
、认真分析典型的作品
掌握间插段、中部及再现部的特点
分析典型的赋格曲作品
第一节&&间插段(3学时)
1.间插段的特点及其写作要求
2.写作范例分析
第二节&&赋格曲的中部(3学时)
1.赋格曲的中部的特点及其写作要求
2.写作范例分析
第三节&&赋格曲的再现部&&(3学时)
1.赋格曲的再现部的特点及其写作要求
2.写作范例分析
&&&&1、简述赋格曲中间部与再现部的特点及写作要求
&&&&2、分析部分赋格曲的中间部与再现部
&&&&3、分析典型的赋格曲作品并写出分析图示和文字说明
三、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使用教材:王安国编著,王安国教复调(第一版),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
[1]&孙云鹰主编,对位法&复调音乐基础教程(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张韵璇著,复调音乐初级教程(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3]孙云鹰编著,复调音乐基础教程(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4]张韵璇著,复调音乐分析教程(第一版),&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主办单位:唐山师范学院音乐系
通信地址:唐山市建设北路156号 邮政编码:063000
联系电话: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复调音乐的概念和特点
下载积分:1300
内容提示:(一)一对一的概念 一对一 是指固定调由全音符构成,另..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32|
上传日期: 08:30:3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复调音乐的概念和特点.PDF
道客巴巴认证
机构认证专区
加  展示
享受成长特权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复调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