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为什么算命的都是瞎子老婆夕我烦

  很久以来就想讲一些关于算命的传奇经历。有一些是我自己的经历,有一些是听别人讲的。因为本版开贴不能随便算命,所以这个帖子不想给谁算八字之类,有算的可以到天涯部落“周易算命”发帖或跟帖。在这里我只讲故事,并且尽我所能的把故事里为什么那么断,算的准的原因和道理尽量讲出来。当然都是我的看法,可能不是很正确,但目的是说明算命的原理是极有逻辑和条理的,并不是胡说八道。      算命这东西,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神奇的传说,其理论源自于《周易》,其方法却跟周易没多大关系。高级的算命人,坐庙堂之上,或大学讲坛,锦衣玉食,侃侃而论,且美其名曰:周易专家、大师。低级的算命人赶集串巷、摆摊于路口,或于家中坐等顾客上门,或租门店曰起名择日馆之类。高级的有高级的理论,低级的也不乏有高级的东西,所以,专家和摆摊的,也不过命运好坏造成,水平不会差距大到哪里的。很多民间的易术高手水平绝对比那些教授专家强很多。我这看法会有不少人不认同,但那只说明你没认识到其中的真相罢了。      闲话少叙,下面进入正题。  
楼主发言:1次 发图:8张
  我读小学的时候,正是八十年代初期,那时农村老家的家族观念还很浓郁,谁家来了客人会叫家族中的长者来陪客人。我记得谁家有婚丧嫁娶都会叫我的一个远房表叔来,他是个算命的。那时不到40岁,个不高,黑脸,很善谈。来时总提着个黑皮包。酒酣耳热之际,大家就说:他叔,该你发挥发挥了。他常常是哈哈笑几笑,干了杯中的酒,然后从黑包里掏出几本老旧书,摆起算盘。然后噼里啪啦打一通,说:“今年某月某日是好日子,用这天没问题”。接着给提出各种问题的人推算,桌子周围挤满了人看着听着。      我有时也凑热闹,挤进去问:叔,我以后怎么样啊?他总是笑眯眯的说:小孩不用算,好好学习就行,哈哈。我就叨咕几句:封建迷信骗人的......    小孩子对算命这类事虽然充满好奇,但老师说了,那是封建迷信,在那个年龄,老师说的就是真理,所以我很多年都没有信过命运,也不认为算命是有用的。表叔在我眼里,就是个骗子,每次来我们这儿,都是骗吃骗喝而已吧。      转眼到了初中毕业,那时农村里,能考上学就感觉很好了,初中毕业最好是能考上中专,好赶紧毕业挣钱,减轻家里的经济压力。我父亲也对我的学业很重视,恰好表叔的一个侄子结婚,父亲去赴喜宴,吃饭后找表叔算了一下我当年考学怎么样。回家后说:你叔说了,你今年考不上,你准备着复习一年吧。实际那年我对自己的学业很有信心,听这话根本没往心里去,家里人也都不太相信,因为都知道我从小学业很好,成绩一向不错,怎么会考不上。结果当年考试的时候,我突发急性阑尾炎住院治疗,考试也耽误了。后来还就真复习了一年,到第二年才考上。从那年起,我对算命开始半信半疑了,感觉这东西可能真有些道理。    某年暑假,我在家闲的没事,就托关系到附近一个棉站看门,挣点学费吧。这个棉站面积挺大,当地农村种棉花都到这里卖,棉站所在的地方叫邵庙。当时看门的共有五六个人,因为有个人家里有事不能来,我就暂时顶了他的缺儿,和一个60多岁的老头合看一个偏门。这活虽不累,但需要吃住都在那里。好在老头有锅有碗,也不让我带什么东西就可以吃饭了。      老头姓王,不是本地人,爱喝酒。他自己说原先当过兵,还在四川呆过,经历挺复杂。晚上没事,就在大门旁边的梧桐树下摆个小桌,一边吃饭一边喝一点酒。他还有个朋友,姓孙,年纪也有六十多岁,晚上常来陪他干几盅。孙老头是本地人,邵庙村的。我那时常常拿一本小说月报在旁边,一边看书一边陪他们闲聊。有次老王问起这个邵庙村怎么没姓邵的啊?孙老头就谈起邵庙村的来历。原来跟宋朝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有关。孙老头说:宋朝有个叫邵康节的算命先生,年轻时游历四方,在我们村经过,说村里有龙气,以后会有有皇帝命的人出现,这人出世后会天下大乱的,要防止必须在村东头建一座庙压制龙气,才能避免未来的兵灾。然后当地乡绅就集资修了庙,因为是邵康节让修的,所以这座庙被人称为邵庙。      供奉佛祖的庙被人用来改善风水,后来基本上成了纪念一个算命的人的东西了,还是算命先生提议修的。真够可笑。这段故事如今看来漏洞百出,北宋理学家邵雍死后谥号康节先生,没去世前怎么会叫邵康节呢。再说,邵雍也不是算命先生啊!而且邵雍先生,一边算命一边看风水,可够忙的,哈哈哈。真是辱没了一代理学大师的威名!但那时我还不知道这些,所以也听得津津有味。      老王听了也笑,说:你不懂了,邵康节先生实有其人,还是我的祖师爷呢。然后他进屋拿出一本很厚的古书和一个算盘,说:“看看,这本书叫“铁板神数”,就是邵康节先生传下来的.”又叫我:“小子,你去拿个笔拿张纸,我给老孙推推命。”老孙惊奇的说“老伙计,咱们聊了半个夏天了,还不知道你还会这玩意!”    我拿过那本书看,见上面竖着写着两行字,右边是:“玉阳真君传”,左边是个竖方框,从上到下写着“铁板神数”四个楷书字,可能是年代久了,字迹有些剥落模糊。老王慢悠悠的说:“邵康节先生是北宋朝的,跟司马光、王安石一个时期,是个前知几千年后知几千年的神人,你说他到过你们村,还让你们村修了个庙,可能是真事。”老孙忙说:“不是真事我能瞎掰吗?!这都是老人们一辈辈传下来的。”老王说:“废话少说,先给你算命试试,看看我水平怎么样吧!”老孙忙不迭地说好好。      老王问了老孙的出生年月日时后,就在算盘上打几下查一下书,然后再打算盘再查书。查到什么字就让我拿笔记着。不一会儿凑成一句话:父命戊戌生方合。老王问:”你爸爸是不是戊戌年生的?”老孙说:“不知道,反正我爹是属狗的,那年是前清朝皇帝变法杀人,接着闹义和团,八国联军进北京之前。”老王哈哈一笑:“那就对了,就是那年,1898年。我是先按这个考一下刻分。只要把刻搞准了,后面都很容易办了”。后面,老王算了很多,如什么:手足三支,寅午戌属,这句是说老孙兄弟三人,分别属虎、马、狗。老孙说祖辈家里穷,父亲结婚比较晚,他是老大属虎,下面两个弟弟,老二属马,老三属狗,是老爹36岁上得的老儿子。还有:“椿萱早丧,俱墓在丑”。老王解释说父母都是牛年去世的,同一年。老孙就说是啊是啊,都是建国那年死的,我爹死时才52岁。还有:“红鸾相结在甲申,天作之合,配妻乃陈”。这句是说老孙结婚在甲申年,也就是1944年,找的老婆姓陈。老孙赶忙说:“是啊。那年还在闹鬼子,我们家都在我姥爷那个村躲着,我老婆算是逃荒到我姥爷那个村的,也没用什么媒人就跟了我了。那时给她口饭吃她就喜的不得了了。我这穷家庭,算是白捡了个老婆。我老婆跟我同岁,那时候虽然十八了,个头还没一米五呢,跟个小孩子一样。她也确实姓陈。”还有:“三虎同堂,必伤长子”。是说老孙头一个儿子属虎,但保不住。老孙听了有些悲伤:“我那头一个孩子确实是男孩,属虎的,人家都说三只老虎不能同在一个窝里,可真是有道理,他生下没一个月就出疹子死了。”      简短截说,老王一边喝酒,一边打算盘,算了二三十条之多,简直是句句应验,算的老孙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也算的我目瞪口呆,心里说:算命有道理,真不是胡吹瞎侃呢!  
  从那晚老王神奇的一算之后,我和老孙都对他刮目相看了。老王特地嘱咐我们别跟外人谈起。也不知什么原因。      我和老王都在大门旁边的那间小屋睡,夏天热,那时也没电扇之类的降温设备,都是晚上一直聊到很晚才睡。时间长了,我才听老王慢慢讲了他学习算命的经历。      原来这位大老王是山东临邑人,后来当兵到了四川,在靠近青城山的某部服役。青城山是道教名山,自然也有道士。老王因为是建国前参军的,在青城山某部当兵时资格算是很老的兵了,因为他没什么文化,所以一直在部队干炊事班。部队在青城山后山有块营地,房子不多,主要是种菜的菜园。老王工作的地点主要在那。自己种菜丰衣足食,连里同志吃菜大多靠这块地。那时刚刚建国不久,山上的道士因为一直兵荒马乱的,也不太多。有一天老王挑水时遇见一个上了年纪的老道,穿着很破的道服,留着很长的胡子,年纪看不出多大,身体摇摇晃晃的走路。到老王身边时,竟然倒了。老王赶紧扶他到菜地旁边的小屋里休息,还给他弄点吃的。这才慢慢看着那老道醒过来。老道面色黄肿,身体极弱。老王心眼好,就让他在这地头上的小屋住了个把月,慢慢调养身体。      时间长了,老王才知道那老道号称虚无子,是个云游道士。他自己说是道家犹龙派的。而那时青城山的道家是龙门派,这位虚无子还不是纯正的青城山道士,老王说他只能算来青城山串门的。后来了解多了,老王才知道,犹龙派也叫隐仙派,是元末张三丰所创。而张三丰的东西最初来自陈抟,陈抟传麻衣道者,麻衣道者传火龙真君,火龙真君传张三丰的。这位张三丰就是金庸《倚天屠龙记》里面的那位了。简短截说,老王救了这老道虚无子一命,老道很感激,就说想教给老王点东西。可老王没读过书,到了部队参加扫盲班学了些字,但文化底子仍然很薄。虚无子精于易术奇门八字紫微等各种法门,但老王学八字紫微奇门等等一概学不会,根本就听的云里雾里,难以接受。最后,虚无子说罢罢罢,教给你个简单东西吧。从怀里掏出一本书,就是这本“铁板神数”。虚无子说这本书最早是北宋的邵康节弄出来的,因为邵康节的儿子比较笨,学不会老子那些玄而又玄的东西,邵康节就搞了这么个东西,只要会加法,一查下去就连成一句话,能算出人的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富贵等多般事情,不用知道原理就能算命。老王的文化程度估计比邵康节的儿子还低,所以学这个东西也费了不少时间,但终于最后还是学会了。最后虚无子师傅送给老王那本书后自己飘然而去。临走告诉老王:这本书是玉阳真君所传,与世上很多版本的“铁板神数”不一样。至于这位玉阳真君是谁,老道要去哪里,都没说。从那以后老王也没再见过。      
  从那晚老王神奇的一算之后,我和老孙都对他刮目相看了。老王特地嘱咐我们别跟外人谈起。也不知什么原因。      我和老王都在大门旁边的那间小屋睡,夏天热,那时也没电扇之类的降温设备,都是晚上一直聊到很晚才睡。时间长了,我才听老王慢慢讲了他学习算命的经历。      原来这个大老王是山东临沂人,后来当兵到了四川,在靠近青城山的某部服役。青城山是道教名山,自然也有道士。老王因为是建国前参军的,在青城山某部当兵时资格算是很老的兵了,因为他没什么文化,所以一直在部队干炊事班。部队在青城山后山有块营地,房子不多,主要是种菜的菜园。老王工作的地点主要在那。自己种菜丰衣足食,连里同志吃菜大多靠这块地。那时刚刚建国不久,山上的道士因为一直兵荒马乱的,也不太多。有一天老王挑水时遇见一个上了年纪的老道,穿着很破的道服,留着很长的胡子,年纪看不出多大,身体摇摇晃晃的走路。到老王身边时,竟然倒了。老王赶紧扶他到菜地旁边的小屋里休息,还给他弄点吃的。这才慢慢看着那老道醒过来。这老道面色浮肿泛黄,身体也很瘦弱,老王心眼好,就安排他在这菜地头上的小屋住了个把月,慢慢调养身体。      时间长了,老王才知道那老道道号称虚无子,是道家犹龙派的。而那时青城山的道家是龙门派,这位虚无子还不是纯正的青城山道士,老王说他只能算来青城山串门的。犹龙派也叫隐仙派,是元末张三丰所创。而张三丰的东西最初来自陈抟,陈抟传麻衣道者,麻衣道者传火龙真君,火龙真君传张三丰的。这位张三丰就是金庸《倚天屠龙记》里面的那位了。简短截说,老王救了这老道虚无子一命,老道很感激,就说想教给老王点东西。可老王没读过书,到了部队参加扫盲班学了些字,但文化底子仍然很薄。虚无子精于易术奇门八字紫微等各种法门,但老王学八字紫微奇门等等一概学不会,根本就听的云里雾里,难以接受。最后,虚无子说罢罢罢,教给你个简单东西吧。从怀里掏出一本书,就是这本“铁板神数”。虚无子说这本书最早是北宋的邵康节弄出来的,因为邵康节的儿子比较笨,学不会老子那些玄而又玄的东西,邵康节就搞了这么个东西,只要会加法,一查下去就连成一句话,能算出人的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富贵等多般事情,不用知道原理就能算命。老王的文化程度估计比邵康节的儿子还低,所以学这个东西也费了不少时间,但终于最后还是学会了。最后虚无子师傅送给老王那本书后自己飘然而去。临走告诉老王:这本书是玉阳真君所传,与世上很多版本的“铁板神数”不一样。至于这位玉阳真君是谁,老道要去哪里,都没说。从那以后老王也没再见过老师虚无子。      我现在再想当年老王说过的话,觉得这位云游老道虚无子师傅,那时估计也没什么病,就是饿的,赶巧在部队的辖区遇见老王,被老王救过来,也是和老王注定一段缘份。虚无子看他山东人本性实在,传了他这么一本书算命书,其实心里并没拿他当弟子,所以辞去后老王再也没见到虚无子。最终老王也不知道这本书的传承来历,更不知道道家更多的知识,只是听明白了老师的派别和师祖。      我问老王:“王大爷,你学了这么高级的算命本事,以后对自己一定很有好处吧?”老王摇摇头说:“我开始学这个东西,根本没想到有什么用。老道说会个手艺没饭吃的时候可以混口饭吃,我觉得有道理,就学了。可我后来的经历,真是成也算命,败也算命!”在后来的一段日子里,我跟老王朝夕相处,逐渐听老王讲了他人生一段段跟算命有关的悲喜事,真是让人叹息!  
  LZ会吗?帮忙看一下,阴历90年3月28日卯时,谢谢啊
  作者:sj189
回复日期: 10:53:00 6#       LZ会吗?帮忙看一下,阴历90年3月28日卯时,谢谢啊  ===========================  原先发了一段,因为也想算几个八字来说明本贴的真实性,但被版主锁了。所以,请看好一楼后再跟。  我可不想被版主再锁了!
  好文啊,楼主加油啊
  写得很精彩。继续!  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马克一把!
  怎么没有下文
  本贴虽然在莲蓬发,但不想涉及任何神鬼之事,凡文中出现的不可思议之事,尽量给出合理解释。若是有喜欢看鬼故事的不要再来。  作者:消遥江南
回复日期: 11:24:00 12#       怎么没有下文    ==============  只要有人气,我会连载更新。故事主要写几个民间算命人的传奇经历。目前出场的老王是第一个。
  盖楼~~~·
  不错。MAKR..
  嘿嘿好吧   难为楼主啦 我一直很信这的   我没见过高人的   支持楼主  鼎
    怎么没了,很好看呀~    快快更新吧~~~
      不过民间算命,真本事的,和糊弄人的不知道如何区分~
  楼主我以前一直不太相信算命这个东西,看了你的帖子后开始有点半信了,呵呵。希望楼主快快继续!辛苦了。。。
  作者:猫老娘
回复日期: 13:43:00 18#               不过民间算命,真本事的,和糊弄人的不知道如何区分~    ===========================  沉住气往下看,这些问题都会解答。
  作者:monicagame
回复日期: 14:11:00 19#       楼主我以前一直不太相信算命这个东西,看了你的帖子后开始有点半信了,呵呵。希望楼主快快继续!辛苦了。。。  ======================  不但要让你半信,如果你有足够聪明,本贴还会让你学会如何算命。
  做个记号  回头接着看
  赞一个
楼主可以站内联系麽
  具体时间不明确 只知早上太阳以升起老高了 可算否
  mark,lz更新啊  
  顶到楼猪出现
  LZ能否帮我算算?
  老王学算命时候的年纪其实不大,二十五岁,那时还不能称他老王,大伙儿都叫他小王。我只是出于叙事的简易,叫他老王了。没过几年,老王从部队转业,因为是南下剿匪功臣,又跟某个部队领导关系很好等原因,所以没让他回祖籍老家,就安排到了四川绵阳一个酒厂上了班。这绵阳在老王所在的某部连队东北方,路途也不算太远。老王很快就到新单位就职了,被厂里安排到保卫科当了门卫。其实老王不愿干保卫,要求到车间干活。但厂里觉得军人实在,特别老王又是山东人,更让人放心,死活让他干保卫。没过几天,还让他当了保卫科的副队长,相当于现在叫的副科长。其实厂里保卫科一共也没几个人,那时的人心理朴实,偷摸的很少。所以保卫科不需要多少人,仅有的不到十个人,也主要是预防“阶级敌人”破坏罢了。  老王在部队没当过官,现在到地方反倒做了“领导”,还被厂里那么重视,简直有些“受宠若惊”,就每天厂里来回转,不管白天夜里。大门更是看的紧,不该他值班他也上班,反正也没老婆没家庭牵扯,基本上就以厂为家了。  保卫这种工作,其实是个磨人的活,老在大门口坐着对于年轻人来说不是个容易坚持下来的事。时间久了,老王也做保卫呆的有些烦,就拿出他那本算命书给同事们算命。老王算的很准,渐渐在单位周围有了些名气,也有人在老王休班的时候邀请他到家里喝酒并算命的。老王虽然是山东大汉,但原来并不喝酒,不过在酒厂上班,又常有人请酒,时间长了也爱上了喝酒。他体格健壮,练的越来越能喝,又有这么个小本事在身,脾气还特别好,没多长时间就和周围打成一片,有了不少朋友。    有天晚上老王不值班,在一个同事家喝酒。席间陪酒的还有个附近小学的田校长。这位田校长50多岁,身穿粗布长袍,戴个眼镜,清清瘦瘦的文人样子。酒至半酣,田校长提出让老王给算算命。老王照例拿出书和算盘。先考刻分,准了后一句一句打算盘算出来写到纸上。不一会儿就写了二三十句,读给田校长听。田校长听了不住点头。其实算出来的言语有很多老王也不知道什么意思,毕竟他文化底子浅,有的字读错了音,田校长还给他纠正。但老王仍然说准了田校长的很多情况。田校长算是个旧知识分子,绵阳本地人,家里五口人,老婆和三个女儿。大女儿和二女儿都出嫁了。只有三女儿小风还没出嫁,就在家种田。  那晚田校长被老王算命算得很服气,一再让老王酒,并且说以后算命算得再有不太懂的话就问他。临了还邀请老王去他家。  老王在绵阳那地面也没什么亲戚,有人请他也不谦让,赶个休班的日子,买上几瓶本厂出的酒就去了田校长家。一来二去的,渐渐就跟田校长一家混熟了。老王原先在老家就是勤快人,在部队一直干炊事班还种菜,庄稼活都会干,还会洗衣做饭样样都行。到田家也不闲着,见有啥活插手就干,从不拿自己当客人。田校长一家越来越喜欢这个山东的“小王”了。田家小凤长的楚楚动人,老王开始还是去田家找校长问算命的条目怎么理解,后来就心里惦记人家姑娘了。
  鼓掌…楼主继续噢,写得真好啊!
  离楼主如此的近,很是鸡冻!
  如是楼主,原来你在这里开帖了啊……  仰望仰望
  仰望楼主····楼主收我为徒吧
  不但要让你半信,如果你有足够聪明,本贴还会让你学会如何算命。    
这个是不是得看缘分的哦!     顶一个.
  很多朋友短信给我要帮算命,因为前面开贴算命已经让版主不悦,锁了帖子。所以我再次告诉大家,本贴不再回复算命要求的帖子。如想算命可到天涯社区周易算命部落发帖或跟帖。
  Mark mark
  哈哈,有点意思,等养肥了再看
  老王 老王
  老王所在的酒厂和田校长所在的小学都在市郊,离田家不远。田校长老婆就是市郊的农民。老王在田家越混越熟,爱上了老田的闺女田小凤。这个小凤姑娘也很喜欢这位浓眉大眼身高体壮的“小王哥哥”。老王在部队混过,见过世面,走南闯北的很会来事儿,一进田家门总是田婶田婶的一副甜嘴,田校长老婆对这个山东小伙也很看重。这样过了半年左右,大家对这俩年轻人互相爱慕都心照不宣,只差有人来捅破这层窗户纸了。  有一天下小雨,老王休班没事就到田家串门。田校长叫老婆炒俩菜,这一老一少就边喝边聊。酒到一定程度了,田校长忽然说:“小王啊,你给我家小凤算算,看她什么时候能找个人家嫁了?”。老王连连答应,掏出算命书,拿了算盘就算起来。小凤20岁,比老王小6岁。算的结果是小凤当年就是红鸾星动结婚之年,而且找的对象就姓王。这结果让老王欣喜非常,田家也都很高兴。田校长高兴的说:“以后小王不要叫我田老师,叫我田叔吧!”老王答应着,心里说:过几个月还得管你叫爹呢!田校长最后问老王:“小王啊,你常给别人算命,算的简直是神乎其神,但你给自己算过吗?”这话真让老王愣住了,还真没给自己算过,不是不想算,是自己的出生时间自己不太清楚。父母过世早,有个姐姐也早出嫁了,自己只大体知道自己的出生年月,至于精确的生日时辰却不知道。田校长一听,说这个不难,你给你姐姐写封信问问不就知道了。老王自己没多少文化,姐姐也没上过学,所以参军在部队这些年从没写过信,也没探过家,只是每年年底给姐姐寄些衣物和钱,里面稍带写上几句话,但姐姐也没回过信。老王这次听了田校长的话后很快就给姐姐写了封信。这些年在部队和田校长的指点下,文化水平进步很大,信居然写了两张纸,字虽然写得差,但仍絮絮叨叨写了不少。但其中主要是问自己的确切生日时辰。  不久就接到了姐姐的回信。姐姐虽然不识字,但找人读了信后又求人给自己回的信。说原先寄的衣物和钱都收到了,从没差过。另外告诉了老王的确切生日时辰。  老王接到姐姐的回信没拆开看就兴冲冲地到田校长家,拿出算盘和算命书来算,叫田校长拿笔记着,不懂的条目让田校长给“翻译”。不料算的结果却大大出乎老王所料,一桩美满姻缘却要黄了。
  啊!自己学会?我要....LZ加油.观注ING
  楼主,加油!很好看
  楼主,加油!很好看
  谢谢以上各位顶贴,本贴将持续更新。
  有意思,马克之
  坐等更新
  很有意思,楼猪继续啊!
  等你肥了再说  
  阿弥陀佛!
  留名等帖,快更新呀快更新
  等着看LZ码字.看着很有兴趣.
  怎么没有了啊?楼主辛苦了,更新啊
  先记号
  楼主快更新啊,好吊胃口    
  强力插入。
  看楼主如何剖析易术
  有意思…
  留个记号
  快更额
  楼主快写,顶一个先
  Mark一下
  话说老王拿到姐姐的回信,就到田校长家给自己算命。恰好田校长一家都在。老王一边打算盘一边查书,田校长帮着记录。还是先考刻分。这一个时辰有8刻,刻与刻之间推出的父母生年迥然不同。由父母生年反推,可以知道命造的真实时刻。只要父母生年和生时刻分对上了,再算别的就铁定准了。可这回推出来的老王自己的婚姻信息着实让田家人和老王都傻了眼。原来老王要三年后才有姻缘,并且找的对象姓刘。前面说了,小凤的命可是当年就结婚的,这只说明一个问题:小凤和老王不是注定的夫妻,无缘!  这个结果真是围坐在桌前的四个人都难以接受的。田校长两口子其实已经快把老王当女婿来看了,小凤更是有几天没见老王就吃不好睡不着的。老王也早对这位田家小妹动了真情。没想到算命却得到这样一个结果。四个人一时不知怎么说话好了。  沉默了一会儿,田校长说可能这次算的错了吧。老王从来话就多,这次却不说话了,从得到这本书算了这么多人来看,还没一次算错过。那一晚也没在田家吃饭,就悻悻的离开了田家。  此后有好几天老王都无精打采精神恍惚。以前自己认为的天作之合要注定黄了,想到这个残酷的事实自己怎么也不能接受。但这几年对于铁板算命的体会可是毫无差错铁板钉钉的。要么怎么叫铁板神数呢。田家自那天起也对他变得与以前有些不同了,田校长见了面跟他打个招呼就走。也不再时常让他去吃饭了。又过了俩月,老王竟然听到了小凤找上了婆家的消息。那天老王心里实在受不了,就买了些东西到田家。  田校长两口子都在家。一见老王来很是客气,从那个态度和口气里象是对不住老王似的。山东人脾气直来直去的,老王就说明了来的原因:“听说小凤妹子找上对象来了,不知道是真的吗?”田校长点了下头,一副歉疚的口气,说:“小王,你也知道,你算的事情从没错过。自那次算命之后,你也知道你和凤不像是夫妻。说实话,我和你婶都对你印象很好,凤儿心里也装着你。可我活这么多年,也知道人挣不过命。你婶有个亲戚会八字算命,我请教过他,他说你比凤大六岁,八字是相冲的,结婚有妨碍的。这不恰好有个老关系来说媒,男方也姓王,是下面一个县的工委书记,家里都是革命家庭,我和你婶一合计,觉得这户过的比我们家强,你妹子过门起码能解决工作上个国家的班。所以就答应了。也没跟你说,你可别生气。”老王听了,心里一股酸苦冲上来,默默的点了点头,说:“只要小凤妹子过的好,我没啥我没啥。”  那年一晃就过去了。年末,小凤就结婚嫁人去了某县。结婚那天老王没去田家,自己在厂里自己宿舍喝的酩酊大醉。从那以后偶尔还去田校长家,也都是去问问关于算命算出来的言语如何理解,却再也不能提小凤的事。田家知道老王心里酸苦,也不跟他提小凤。  又过了一年田校长退休了,在家没事就常到闺女家住,老王更是见不到田校长家的人了。  在此后的两年里。老王成了提拔当了厂里的副厂长,也对如何酿酒如何品酒学的非常精通。这期间不时有人给老王提亲,老王都婉言拒绝,专等第三年上自己红鸾星动才该是结婚之年。而提亲的人所提的都不是姓刘的,老王知道,这些都不能成,也就没去见过。    我听老王讲到这里也很替老王惋惜。这人的命运难道真的是无法更改全是定数么?我的疑惑被老王讲的后面的事给搞的更加疑惑了。
  先回再看,坐好了听楼主讲故事
  自小受家庭影响我对这些东西也确实有些相信不过不是什么都信
最常见的就是有时得病怎么治也治不好母亲说可能是撞克便在镜子上戳鸡蛋鸡蛋真的能立着病也能好了确实挺神的
  楼主快讲
  其实刚开始看帖子的时候,我是没想过回帖的。首先我不是随便回帖的,第二我不想在回帖的时候加好多的特技上去,搞到好亮好闪之类的,结果回帖一出来的时候会员们一定会说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帖子。我想先让我试试看,后来我了解过这个帖子是个百年少见难能可贵的精帖子之后,就顶了。顶过几次之后觉得超棒,就一直在顶。后来我还介绍给其他会员顶。希望大家看过之后也像我一样把楼主的帖子顶上去!
  好看,顶!
  首页留爪
  精彩,自从看了鬼吹灯后第二次被人抓住心!
  楼主说的故事真的假的啊?
  我对算命一直都挺好奇的.坐观~
  因为邵康节的儿子比较笨,学不会老子那些玄而又玄的东西,邵康节就搞了这么个东西.......  ---------------------------  邵康节的独子邵伯温可不是笨蛋,是北宋的大儒啊!上面的传说有误。      邵伯温   [公元一〇五七年至一一三四年]字子文,洛阳人,邵雍之子。生于宋仁宗嘉祐二年,卒于高宗绍兴四年,年七十八岁。元佑中,(公元一〇九〇年左右)因荐特授大名府助教;调潞州长子县尉。绍圣初,(公元一〇九四年)章惇为相。敦曾师雍,欲引用伯温。伯温百计避免。徽宗即位,因日食求言,他上书言事,语极恳至。因此更为小人所忌,出监华州西岳庙。后主管耀州三白渠公事,闻童贯为宣抚,出他州避之。除知果州,擢提点成都路刑狱。卒于利路转运副使。伯温所著书,有易辨惑、河南集、闻见录。皇极系述、皇极经世序、观物内外篇解近百卷,均《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他对北宋的灭亡有很多思考.比如他认为王安石&尽变更祖宗法度,天下纷乱&,以致北宋灭亡和宋廷南迁.
  老王 老王
  我mark!!!!!!!!!!!!
  我晕,接着看!
  命理是真,不过高人太少!
加油 还有么
  后来呢?
使用“←”“→”快捷翻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有的算命很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