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2曰考试2015理论考试题目10o道题目

您现在的位置: &&
&& 文章正文
2015年教师职称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综合能力测试题及答案一(5月11日)
来源:易考吧 &
& 【易考吧教师职称考试网】
&nbsp&nbsp[导读]:2015年教师职称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综合能力测试题及答案一,更多教师职称考试时间、报名时间、评审条件、考试内容、考试模拟试题及历届真题,请访问易考吧教师职称考试网()
2015年教师职称考试时间请访问:。专家推荐:&2015年教师职称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综合能力测试题及答案一1). 能控制自我,克制与实现目标不一致的思想和情绪,排除外界诱因的干扰,迫使自己执行已经采取的、具有充分根据的决定,这体现的是意志品质中的(
)。A.自觉性B.果断性C.坚韧性D.自制力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意志品质中的自制力主要体现在当遇到与目标不一致的诱惑时能够坚定地执行原有的决定。2).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A.勤奋感对自卑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自主感对羞耻感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埃里克森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1)婴儿时期(O~1岁),即获得信任感而克服不信任感阶段;(2)婴儿后期(2~3岁),即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阶段;(3)幼儿期(4~5岁),即获得主动感受而克服内疚感阶段;(4)儿童期(6~11岁),即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阶段;(5)青年期(12~18岁),这一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立和自我角色的形成;(6)成人前期(18~25岁),即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这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阶段;(7)成人中期(25~60岁),即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阶段;(8)成人后期(60岁以上),即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阶段。所以本题选C。
编辑:[Tom] 【】
  考试资料:
  更多推荐:
  更多动态资讯请关注易考吧
&看了本文的易考吧网友还看了
版权声明 -----------------------------------------------------------------------------------&&&
如果易考吧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内容,请注明出处。
&&&&&&&&&&
&&&&&&&&&&
&&&&&&&&&&
&&&&&&&&&&
&&&&&&&&&&2015年5月安全与文明驾驶理论考试题
您现在的位置:&&>>&&>>&&>>&试题正文
2015年5月安全与文明驾驶理论考试题
更新时间:{$UpdateDate} 来源:
阅读次数:
本套试题为:2015年5月安全与文明驾驶理论考试题
2、 郝某驾驶一辆越有84.84吨货物的重型自卸货车(核载15.58吨),行至滦县境内262省道34公里加623米处,与前方同向行驶的一辆载有45.85吨货物的货车(核载1.71吨)追尾碰撞后,侧翻撞向路边人群,造成192 死亡、17人受伤。双方驾驶人共同的违法行为是什么?
A、 超速行驶
B、 货车超载
C、 疲劳驾驶
D、 酒后驾驶
正确答案:B
3、 周某驾驶一辆轻型厢式货车(搭载22人)行驶对丙察公路79公里加150米处时,坠入道路一侧山崖,造成12人死亡、10人受伤。周某的主要违法行为是什么?
A、 驾驶逾期未检验的机动车
B、 货运机动车载客
C、 超速行驶
D、 疲劳驾驶
正确答案:B
4、 赵某(持有A2驾驶证)驾驶大型卧铺客车,行驶至叶城县境风219国道226公里加215米处转弯路段时,坠入道路一侧山沟,致16人死,26人受伤。赵某的主要违法行为是什么?
A、 客车超员
B、 驾驶逾期未检验的机动车
C、 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
D、 疲劳驾驶
正确答案:C
5、 机动车在紧急制动时ABS系统会起到什么作用?
A、 缩短制动距离
B、 保持转向能力
C、 减轻制动惯性
D、 自动控制方向
正确答案:B
6、 会车中道路一侧有障碍,双方机动车应如何做?
A、 无障碍一方让对向先行
B、 速度慢的让速度快的先行
C、 有障碍的一方让对向先行
D、 速度快的让速度慢的先行
正确答案:C
7、 驾驶机动车遇到这种情况怎样礼让?
A、 迅速加速行驶
B、 紧跟前车行驶
C、 靠右加速行驶
D、 靠右减速让行
正确答案:D
8、 在道路上跟车行驶时,跟车距离不是主要的,只须保持与前车相等的速度,即可防止发生追尾事故。
正确答案:错
9、 驾驶机动车通过这个路口要注意观察左侧情况。
正确答案:错
10、 右侧标志警告前方路段要注意儿童。
正确答案:对
11、 右侧标志提醒前方山口注意横风。
正确答案:对
12、 右侧标志提醒前方路段保持车距。
正确答案:错
13、 左侧标志表示前方路段允许进入。
正确答案:错
14、 这个标志提示该路段已实行交通监控。
正确答案:对
15、 左侧标志警示前方道路右侧不能通行。
正确答案:错
16、 路右侧黄色矩形标线框内表示允许临时停车。
正确答案:错
17、 该车道路面导向箭头指示前方路口仅可右转弯。
正确答案:错
18、 路中心黄色虚实线指示允许暂时越过超车。
正确答案:对
19、 按照下图红框内的标志,机动车应当在B区域内行驶。
正确答案:错
20、 驾驶机动车遇到这种情形要怎办?
A、 迅速从车左侧超越
B、 保持较大跟车距离
C、 连续鸣喇叭告知
D、 迅速从车右侧超越
正确答案:B
21、 驾驶机动车遇到这种行人应该注意什么?
A、 在路中心行驶
B、 持续鸣喇叭
C、 加速超越
D、 注意观察动态
正确答案:D
22、 驾驶机动车在雨天遇到撑雨伞和穿雨衣的行人在路边行走怎样礼让?
A、 以正常速度行驶
B、 临近鸣喇叭示意
C、 加速从左侧绕行
D、 提前减速鸣喇叭
正确答案:D
23、 遇到这种前方拥堵路段通行缓慢时怎样行驶?
A、 依次跟车行驶
B、 从右侧超越
C、 靠边停车等待
D、 从左侧超越
正确答案:A
24、 驾驶机动车在山区道路因故障停车需要注意什么?
A、 选择下坡路段停放
B、 选择上坡路段停放
C、 选择平缓路段停放
D、 选择坡顶位置停放
正确答案:C
25、 因故障在山区上坡路段长时间停车时,要用这种办法塞住车轮。
正确答案:错
26、 驾驶机动车在冰雪路面怎样跟车行驶?
A、 保持较大的安全距离
B、 开启危险报警闪关灯
C、 不断变换前照远近光
D、 适时鸣喇叭提示前车
正确答案:A
27、 雾天公路行车可多使用喇叭引起对向注意,听到对向机动车鸣喇叭,也要鸣喇叭回应。
正确答案:对
28、 在积雪覆盖的冰雪路行车时,可根据路边树木、电杆等参照物判断行驶路线。
正确答案:对
29、 驾驶人发现轮胎漏气,将机动车驶离主车道时,不要采用紧急制动,以免造成翻车或后车采取制动不及时导政追尾事故。
正确答案:对
30、 发动机着火后首先怎样处置?
A、 迅速关闭发动机
B、 用水进行灭火
C、 开启发动机罩灭火
D、 站在下风处灭火
正确答案:A
31、 高速公路行车发生火灾时,要将机动车驶进服务区或停车场灭火。
正确答案:错
32、 机动车落水后,要迅速关闭车窗阻挡车内进水,短暂闭绝空气,可打电话告知救援人员失事地点,等待救援。
正确答案:错
33、 大雨天在高速公路行车时,怎样避免发生“水滑”现象?
A、 安装防没装置
B、 提高车速行驶
C、 降低车速行驶
D、 断续使用制动
正确答案:C
34、 抢救失血伤员时,要先采取什么措施?
正确答案:C
35、 在没有绷带急救伤员的情况下,可用毛巾、手帕、床单、长筒尼龙袜子等代替绷带包扎。
正确答案:对
36、 救助全身燃烧伤员采取哪种应急措施?
A、 用沙土覆盖火焰灭火
B、 向身上喷冷水灭火
C、 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D、 帮助脱掉燃烧的衣服
正确答案:B
37、 易燃液体一旦发生火灾,要及时用水扑救。
正确答案:错
38、 腐蚀品着火时,不能用水柱直接喷射扑救 。
正确答案:对
39、 (本题正式考试时为多选题,本站已处理成单选,将题目选项放置在题目文本中)这种情况下怎样安全行驶?①提前减速行驶 ②观察交汇处车辆 ③提前加速通过 ④谨慎驾驶通过
D、 ① ② ④
正确答案:D
40、 (本题正式考试时为多选题,本站已处理成单选,将题目选项放置在题目文本中)驾驶汽车通过人行横道时要注意下列哪些情况?①突然横穿的儿童 ②急速通过的自行车 ③缓慢通过的行人 ④准备横过的行人
A、 ② ③ ④
D、 ① ② ③ ④
正确答案:D
41、 (本题正式考试时为多选题,本站已处理成单选,将题目选项放置在题目文本中)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遇有雾,雨雪且能见度在100米至200米之间时,应该怎么做?①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 ②车速不超过60公里1小时 ③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 ④从最近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
A、 ② ③ ④
C、 ① ② ③
D、 ① ② ③ ④
正确答案:C
42、 (本题正式考试时为多选题,本站已处理成单选,将题目选项放置在题目文本中)发生交通事故后,防止二次事故的有效措施是什么?①疏散人员 ②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 ③标记伤员的原始位置 ④正确放置危险警告标志
B、 ② ③ ④
C、 ① ② ④
D、 ① ② ③ ④
正确答案:C
43、 科目三道路驾驶技能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满分分别为100分,成绩分别达到80和90分的为合格。
正确答案:错
44、 驾驶机动车驶入高速公路加速车道后,应迅速将车速提高到每小时100公里以上。
正确答案:错
45、 (本题正式考试时为多选题,本站已处理成单选,将题目选项放置在题目文本中)关于超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什么?①提前开启左转向灯 ②夜间交替使用远近光灯 ③鸣喇叭提示 ④加速从右侧超越
B、 ① ② ③
D、 ① ② ③ ④
正确答案:B
46、 如图所示,驾驶机动车在这样的狭窄路段会,驾驶人应当减速靠右并保持安全横向距如车离
正确答案:对
47、 在路口掉头时,为了保证通畅,应加速迅速完成掉头。
正确答案:错
48、 如图所示,在这种情况下要注意右侧的非机动车。
正确答案:对
49、 如图所示,驾驶机动车行驶至此路段时,应当减速靠右侧行驶。
正确答案:对
50、 当你看到前方车辆行驶线路左右摆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什么?
A、 车内驾驶人可能为酒后驾车,应当保持距离
B、 车内驾驶人可能为酒后驾车,可以加速超过
C、 车内驾驶人可能为吸毒后驾车,可以加速超过
D、 此情况较为安全,可以紧密跟随
正确答案:A
更多关于“2015年5月安全与文明驾驶理论考试题”可访问试题中心
上一篇试题:
下一篇试题: 没有了
&&&&&&&&&&
驾驶员试题网:国内领先的学车类网站,专注于驾驶员理论考试,超越驾驶员考试 Beyond DriverExam 学车1000人QQ交流群:
Copyright &驾照2015年5月最新交规科目四理论考试题目
立即参加在线模拟考试:
1、在道路上发生故障,难以移动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什么?
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
开启车上所有灯光
禁止车上人员下车
在车前方设置警告标志
正确答案: & & & &
2、在道路上超车时,应尽量加大横向距离,必要时可越实线超车。
正确答案: & & & &
3、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灭失、丢失或者损毁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向哪个部门申请补领、换领。
住地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
核发地车辆管理所
登记地车辆管理所
当地公安局
正确答案: & & & &
4、山区道路车辆进入弯道前,在对面没有来车的情况下,应怎样做?
可靠弯道外侧行驶
可短时间借用对方的车道
可加速沿弯道切线方向通过
应“减速、鸣喇叭、靠右行”
正确答案: & & & &
5、驾驶人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记分达到12分的,交通警察依法扣留驾驶证。
正确答案: & & & &
6、这种握转向盘的动作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 & & & &
7、初次申领的机动车驾驶证的有效期为多少年?
正确答案: & & & &
8、掉头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车速,仔细观察道路前后方情况,确认安全后方可前进或倒车。
正确答案: & & & &
9、这个标志的含义是提醒车辆驾驶人前方是堤坝路段。
正确答案: & & & &
10、旋转开关这一档控制机动车哪个部位?
左右转向灯
正确答案: & & & &
11、驾驶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可能会受到什么刑罚?
处5年以上徒刑
处3年以下徒刑或者拘役
处3年以上徒刑
处3年以上7年以下徒刑
正确答案: & & & &
12、这个标志的含义是前方即将行驶至Y型交叉路口?
正确答案: & & & &
13、这个标志是何含义?
距无人看守铁路道口100米
距有人看守铁路道口100米
距无人看守铁路道口50米
距有人看守铁路道口50米
正确答案: & & & &
14、图中圈内黄色虚线是什么标线?
非机动车引导线
路口导向线
车道连接线
小型车转弯线
正确答案: & & & &
15、驾驶机动车在路口遇到这种信号灯亮时,不能右转弯。
正确答案: & & & &
16、这个地面标记的含义是预告前方设有交叉路口。
正确答案: & & & &
17、同车道行驶的车辆前方遇到下列哪种车辆不得超车?
大型客货车
执行任务的消防车
正确答案: & & & &
18、驾驶机动车在路口遇到这种信号灯表示什么意思?
正确答案: & & & &
19、这个标志是何含义?
正确答案: & & & &
20、夜间道路环境对安全行车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驾驶人体力下降
驾驶人易产生冲动、幻觉
能见度低、不利于观察道路交通情况
路面复杂多变
正确答案: & & & &
科目一题库
2015小车科目一模拟考试 适合车型:c1 c2照2015货车科目一模拟考试 适合车型:a2 b2照2015客车科目一模拟考试 适合车型:a1 b1照
安全文明(科目四)题库
小车安全文明驾驶模拟考试 适合车型:c1 c2照货车安全文明驾驶模拟考试 适合车型:a2 b2照客车安全文明驾驶模拟考试 适合车型:a1 b1照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400-606-3393
今日:3140套总数:4960543套专访:2593部会员:5136014位
当前位置:
& 2014高考物理最后冲刺经典试题 万有引力定律(必考试题,含2014模拟试题)
2014高考物理最后冲刺经典试题 万有引力定律(必考试题,含2014模拟试题)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156次
资料类型:专题资料
文档大小:1.43M
所属点数: 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2014高考物理三轮冲刺经典试题 万有引力定律(必考试题,含2014模拟试题)
1.(2014重庆杨家坪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2)“嫦娥一号” 于日下午4时13分成功撞月,从发射到撞月历时433天,标志我国一期探月工程圆满结束.其中,卫星发射过程先在近地圆轨道绕行3周,再长途跋涉进入近月圆轨道绕月飞行.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月球半径为地球半径的,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绕月与绕地飞行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6
B.绕月与绕地飞行周期之比为∶
C.绕月与绕地飞行周期之比为∶
D.月球与地球质量之比为1∶96
2.(2014重庆名校联盟高三联合考试物理试题,2)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A.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相等
B.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
C.太阳位于木星运行椭圆轨道的某焦点上
D.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
3.(2014天津蓟县第二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7)地球同步卫星到地心的距离r可由求出,已知式中a的单位是m,b的单位是S,c的单位是m/s2,则(
A、a是地球半径,b是地球自转的周期,c是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
B、a是地球半径,b是同步卫星绕地心运动的周期,c是同步卫星的加速度 C、a是赤道周长,b是地球自转周期,c是同步卫星的加速度
D、a是地球半径,b是同步卫星绕地心运动的周期,c是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
4.(2014天津蓟县邦均中学高三模拟理科综合能力测试,4)美国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发现了可能成为太阳系第十大行星的以女神“塞德娜” 命名的红色天体,如果把该行星的轨道近似看作圆轨道,则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半径的470倍,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离太阳最远的太阳系行星。该天体半径约为1000km,约为地球半径的,由此可以估算出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最接近(
5.(2013四川成都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科综合试题,4)2012年,天文学家首次在太阳系外找到一个和地球尺寸大体相同的系外行星P, 这个行星围绕某恒星Q做勻速圆周运动。测得P的公转周期为T,公转轨道半径为r,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
A.  恒星Q的质量约为
B.  行星P的质量约为
C.  以7.9 km/s的速度从地球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该行星表面
D.  以11.2km/s的速度从地球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该行星表面
6.(2014山西忻州一中、康杰中学、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四校高三第三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17)我国于日凌晨成功发射了“嫦娥三号” 月球探测器,12月10日21时20分,“嫦娥三号” 在环月轨道成功实施变轨控制,从100km×100km的环月圆轨道,降低到近月点15km、远月点100km的椭圆轨道,进入预定的月面着陆准备轨道,并于12月14日21时11分实现卫星携带探测器在月球的软着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不考虑地球大气层的阻力,则“嫦娥三号” 的发射速度可以小于7.9km/s
B.若已知“嫦娥三号” 在100km的环月圆轨道上飞行的周期及万有引力常量,则可求出月球的平均密度
C.若已知“嫦娥三号” 、“嫦娥一号” 各自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高度(高度不同)、周期和万有引力常量,则可求出月球的质量、半径
D.“嫦娥三号” 为着陆准备而实施变轨控制时,需要通过发动机使其加速
7.(2014山东潍坊高三3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16)如图所示,人造卫星A、B在同一平面内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A、B连线与A、O连线间的夹角最大为,则卫星A、B的角速度之比等于(
8.(2014山东青岛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16)日17时47分,在北京飞控中心工作人员的精密控制下,嫦娥三号开始实施近月制动,进入100公里环月轨道Ⅰ,日晚21: 20分左右,嫦娥三号探测器将再次变轨,从10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Ⅰ,降低到近月点(B点)15公里、远月点(A点)100公里的椭圆轨道Ⅱ,为下一步月面软着陆做准备.关于嫦娥三号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Ⅱ上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点的加速度
B.卫星沿轨道Ⅰ运动的过程中,卫星中的科考仪器处于失重状态
C.卫星从轨道Ⅰ变轨到轨道Ⅱ,在A点应加速
D.卫星在轨道Ⅱ经过A点时的动能小于在轨道Ⅱ经过B点时的动能
9.(2013辽宁大连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20)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A和B(可视为质点)用轻绳相连,分别以r和2r为半径围绕一个质量为M的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两个物体与天体中心始终在同一直线上。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运行的角速度
B. AB运行的角速度
C.由于两物体角速度相同,所以轻绳对A和B都有拉力的作用
D.由于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轻绳对A和B没有作用力
10.(2014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16)日4时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玉兔号” 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面。如图所示是嫦娥三号探测器携“玉兔号” 奔月过程中某阶段运动示意图,关闭动力的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引力作用下向月球靠近,并将沿椭圆轨道在P处变轨进入圆轨道,已知探测器绕月做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嫦娥三号探测器在P处由椭圆轨道进入圆轨道前后机械能守恒
B.嫦娥三号携玉兔号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玉兔号所受重力为零
C.嫦娥三号经椭圆轨道到P点时和经圆形轨道到P点时的加速度相等
D.由题中所给条件,可以求出月球的质量和密度
11.(2014江西省红色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17)我国自主研制的“嫦娥三号” ,携带“玉兔” 月球车已于日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落月点有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广寒宫” 。若已知月球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在月球上发射一颗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则最大运行速度为
B.若在月球上发射一颗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则最小周期为2π
C.若在月球上以较小的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个物体,则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D.若在月球上以较小的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个物体,则物体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所用时间为
12.(2014江苏南通高三2月第一次调研测试物理试题,1)关于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卫星离地球越远,角速度越大
B.卫星运行的瞬时速度可以大于7.9km/s
C.同一圆轨道上运行的两颗卫星,线速度大小可能不同
D.地球同步卫星可以经过地球两极上空
13.(2014吉林实验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16)日4时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玉兔号” 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面。如图所示是嫦娥三号探测器携“玉兔号” 奔月过程中某阶段运动示意图,关闭动力的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引力作用下向月球靠近,并将沿椭圆轨道在B处变轨进入圆轨道,已知探测器绕月做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嫦娥三号探测器正减速飞向B处
B.嫦娥三号在B处由椭圆轨道进入圆轨道必须点火减速
C.根据题中条件可以算出月球质量和密度
D.根据题中条件可以算出嫦娥三号受到月球引力的大小
14.(武汉市2014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 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嫦娥三号的飞行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假设嫦娥三号在环月段圆轨道和椭圆轨道上运动时,只受到月球的万有引力。则:
A.若已知嫦娥三号环月段圆轨道的半径、运动周期和引力常量,则可以计算出月球的密度
B.嫦娥三号由环月段圆轨道变轨进入环月段椭圆轨道时,应让发动机点火使其加速
C.嫦娥三号在环月段椭圆轨道上P点的速度大于Q点的速度
D.嫦娥三号在动力下降阶段,其引力势能减小
15.(湖北省八校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如图为嫦娥三号登月轨迹示意图。图中M点为环地球运动的近地点,N为环月球运动的近月点。a为环月运行的圆轨道, b为环月球运动的椭圆轨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嫦娥三号在环地球轨道上的运行速度大于11.2km/s
B.嫦娥三号在M点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时应点火加速
C.设嫦娥三号在圆轨道a上经过N点时的加速度为a1,在椭圆轨道b上经过N点时的加速度为a2,则a1> a2
D.嫦娥三号在圆轨道a上的机械能小于在椭圆轨道b上的机械能
16.(2014年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一次高考模拟试卷) 我国于日成功发射了一颗地球同步卫星,于日又成功发射了“神舟号” 试验飞船,飞船在太空中飞行了21h,环绕地球运动了14圈,又顺利返回地面。假设卫星和飞船都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卫星与飞船在各自轨道上运行时:
A.卫星离地面高度比飞船低 B.卫星运行周期比飞船大
C.卫星运动线速度比飞船大 D.卫星运动的加速度比飞船大
17.(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2014届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四))日,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三号” 探月卫星,如图所示为“嫦娥三号” 飞行轨道示意图。“嫦娥三号” 任务全过程主要经历5个关键飞控阶段,分别是:发射及入轨段;地月转移段;环月段;动力下降段;月面工作段。其中在环月段时要从圆轨道变换到椭圆轨道。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三号” 的发射速度大于11.2 km/s
B.由圆轨道变换到椭圆轨道时,“嫦娥三号” 要加速
C.由圆轨道变换到椭圆轨道时,“嫦娥三号” 绕月球运动的周期减小
D.“嫦娥三号” 在动力下降段处于失重状态
18.(桂林中学2014届三年级2月月考)太阳系的第二大行星土星的卫星很多,其中土卫五和土卫六绕土星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圆周运动,下表是关于土卫五和土卫六两颗卫星的资料。两卫星相比:
卫星 发现者 发现年份 距土星中心距离/km 质量/kg 直径/km
土卫五 卡西尼 1672年 527 000 2.31×
土卫六 惠更斯 1655年 1 222 000 1.35×
A.土卫五绕土星运动的周期较小
B.土卫五绕土星运动的线速度较小
C.土卫六绕土星运动的角速度较大
D.土卫六绕土星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较大
19.(河北省石家庄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二)) 太阳系中某行星A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但科学家在观测中发现,其实际运行的轨道与圆轨道存在一些偏离,且每隔时间t发生一次最大的偏离。天文学家认为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外侧还存在着一颗未知行星B,它对A的万有引力引起A行星轨道的偏离,假设其运动轨道与A在同一平面内,且与A的绕行方向相同,由此可推测未知行星B绕太阳运行的圆轨道半径为
20.(河北衡水中学学年度下学期二调考试) “北斗”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将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 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中有27颗是中轨道卫星,中轨道卫星的高度约为21500Km,同步卫星的高度约为36000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比中轨道卫星向心加速度大
B.同步卫星和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均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中轨道卫星的周期比同步卫星周期小
D.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向心加速度比同步卫星向心加速度大
21.(汕头市2014年普通高考模拟考试试题) “嫦娥三号” 卫星在距月球100公里的圆形轨道上开展科学探测,其飞行的周期为118分钟,若已知月球半径和万有引力常量,由此可推算
A.“嫦娥三号” 卫星绕月运行的速度
B.“嫦娥三号” 卫星的质量  
C.月球对“嫦娥三号” 卫星的吸引力
D.月球的质量
22.(2014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 质量为m的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轨道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地球质量为M。该卫星的动能为
23.(重庆市五区2014届高三学生学业调研抽测) 在赤道平面内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三颗卫星m1、m2、m3,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r3,且,其中m2为同步卫星,若三颗卫星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向心力大小相等,则
A.三颗卫星中,m3的质量最小
B.三颗卫星中,m3的向心加速度最大
C.m1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可以是1小时
D.相同的时间内,m1通过的路程最大
24.(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1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号13时18分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343km的近圆形轨道上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对接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B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C神舟十号飞船运行在离地面较高的近圆形轨道上,然后降低高度与天宫一号对接
D如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天宫一号的动能可能会增加
25.(四川省成都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嫦娥三号” 探月卫星于日1点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将实现“落月” 的新阶段。若已知引力常量G,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1、周期T1“嫦娥三号” 探月卫星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环月轨道(见图) 半径r2、周期T2,不计其他天体的影响,则根据题目条件可以(
A. 求出“嫦娥三号” 探月卫星的质量
B. 求出地球与月球之间的万有引力
C. 求出地球的密度  
26.(四川省成都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运动员“大力扣篮” 过程进行技术分析时,可以把运动员看做质点
B. “和谐号” 动车组行驶313 km从成都抵达重庆,这里的“313 km" 指的是位移大小
C. 高台跳水运动员腾空至最高位置时,处于超重状态
D.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且周期为24 h的卫星,不一定相对于地面静止
27.(山东省济南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日,我国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它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即地球同步卫星),现已与先期发射的15颗北斗导航卫星组网运行并形成区域服务能力。在这16颗北斗导航卫星中,有多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下列关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运行速度都小于7.9km/s
B.它们运行周期的大小可能不同
C.它们离地心的距离可能不同
D.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
28.(山东省济南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漫长而曲折。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定律之一——万有引力定律。对万有引力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行星观测记录表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圆,而不是椭圆
B.太阳与行星之间引力的规律并不适用于行星与它的卫星
C.地球使树上苹果下落的力,与太阳、地球之间的吸引力不是同一种力
D.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较为准确地得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
29.(2014年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一))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和地球自转周期T,不考
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利用以下条件可求出的物理量是
A、地球的质量
B.地球与其同步卫星之间的引力
C.第一宇宙速度
D.地球同步卫星的高度
30. (江西省七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气象卫星是用来拍摄云层照片,观测气象资料和测量气象数据的。我国先后自行成功研制和发射了“风云Ⅰ号” 和“风云Ⅱ号” 两颗气象卫星,“风云Ⅰ号” 卫星轨道与赤道平面垂直并且通过两极,称为“极地圆轨道” ,每12h巡视地球一周。“风云Ⅱ号” 气象卫星轨道平面在赤道平面内,称为“地球同步轨道” ,每24h巡视地球一周,则“风云Ⅰ号” 卫星比“风云Ⅱ号” 卫星
A.发射速度小  
B.线速度大
C.万有引力小  
D.向心加速度大
31.(江苏省苏北四市2014届高三上期末统考) 日,“嫦娥三号” 从距月面高度为100km的环月圆轨道Ⅰ上的P点实施变轨,进入近月点为15km的椭圆轨道Ⅱ,由近月点Q成功落月,如图所示。关于“嫦娥三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沿轨道Ⅰ运动至P时,需制动减速才能进入轨道Ⅱ
B.沿轨道Ⅱ运行的周期火于沿轨道Ⅰ运行的周期
C.沿轨道Ⅱ运行时,在P点的加速度大于在Q点的加速度
D.在轨道Ⅱ上由P点运行到Q点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对其做负功
32.(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日,我国探月卫星“嫦娥三号”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此飞行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地面发射后奔向月球,在P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Q为轨道Ⅱ上的近月点。关于“嫦娥三号” 运动正确的说法是
A.发射速度一定大于7.9km/s
B.在轨道Ⅱ上从P到Q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增大
C.在轨道Ⅱ上经过P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P的速度
D.在轨道Ⅱ上经过P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P的加速度
33.(湖北省黄冈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运动员“大力扣篮” 过程进行技术分析时,可以把运动员看做质点
B.“和谐号” 动车组行驶313 km从成都抵达重庆,这里的“313 km" 指的是位移大小
C.高台跳水运动员腾空至最高位置时,处于超重状态
D.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且周期为24 h的卫星,不一定相对于地面静止
34.(河南省郑州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 一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假如该卫星变轨后仍做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则变轨前后卫星的
A.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 1
B.角速度大小之比为2: 1
C.周期之比为1: 8   D.轨道半径之比为1: 2
35.(广东省广州市2014届高三1月调研测试物理试题)由于通讯和广播等方面的需要,许多国家发射了地球同步卫星,这些卫星的
A.质量可以不同  
B.轨道半径可以不同
C.轨道平面可以不同   D.绕行方向可以不同
36.(安徽省合肥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北斗” 系统中两颗工作卫星1和2在同一轨道上绕地心O沿顺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某时刻它们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位置,如图所示,已知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这两颗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
B、这两颗卫星的角速度大小为
C、卫星1由位置A运动至位置B所需时间为
D、如果使卫星1 加速,它就一定能追上卫星2
37.(2010广东理综,20,易)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B. 太阳系中的行星均受到太阳的引力作用
C. 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所受引力的方向不变
D.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8.(2009上海单科,8,中)牛顿以天体之间普遍存在着引力为依据,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 在创建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牛顿(  )
A. 接受了胡克等科学家关于“吸引力与两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
B. 根据地球上一切物体都以相同加速度下落的事实,得出物体受地球的引力与其质量成正比,即F∝m的结论
C. 根据F∝m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了地、月间的引力关系,进而得出F∝
D. 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得出了比例系数G的大小
39.(2009浙江理综,19,难)在讨论地球潮汐成因时,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与月球绕地球运行轨道可视为圆轨道. 已知太阳质量约为月球质量的2. 7×倍,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约为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径的400倍. 关于太阳和月球对地球上相同质量海水的引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引力远大于月球引力
B. 太阳引力与月球引力相差不大
C. 月球对不同区域海水的吸引力大小相等
D. 月球对不同区域海水的吸引力大小有差异
40.(2012福建理综,16,易)一卫星绕某一行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其线速度大小为v. 假设宇航员在该行星表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质量为m的物体重力,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这颗行星的质量为(  )
A.     B.     C.     D.
41.(2011福建理综,13,中)“嫦娥二号”是我国月球探测第二期工程的先导星. 若测得“嫦娥二号”在月球(可视为密度均匀的球体)表面附近圆形轨道运行的周期T,已知引力常量为G,半径为R的球体体积公式,则可估算月球的(  )
A. 密度    B. 质量    C. 半径    D. 自转周期
42.(2009全国Ⅰ,19 ,中)天文学家新发现了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 这颗行星的体积是地球的4. 7倍,质量是地球的25倍. 已知某一近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约为1. 4小时,引力常量,由此估算该行星的平均密度约为(  )
A.     B.    C. 1. 1×1kg/    D. 2. 9× kg/
43.(2012课标,21,中)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 一矿井深度为d. 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 矿井底部和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
A. 1-    B. 1+    C.     D.
44.(2009江苏单科,3,易)英国《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杂志评选出了2008年度世界8项科学之最,在XTEJ双星系统中发现的最小黑洞位列其中. 若某黑洞的半径R约45 km,质量M和半径R的关系满足=(其中c为光速,G为引力常量),则该黑洞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数量级为(  )
A. m/    B. m/    C. m/    D. m/
45. (2010上海单科,15,中)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 设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在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处由地球引力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则(  )
A. =a    B. =a    C. +=a    D. -=a
46.(2010海南单科,10,中)火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公转半径的1. 5倍. 根据以上数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数值比地球表面小
B. 火星公转的周期比地球的长
C. 火星公转的线速度比地球的大
D. 火星公转的向心加速度比地球的大
47.(2009海南单科,6,中)近地人造卫星1和2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分别为和. 设在卫星1、卫星2各自所在的高度上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则(  )
A. =    B. =    C. =    D. =
48.(2008江苏单科,1,中)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  )
A. 0. 2g    B. 0.4g    C. 2.5g    D. 5g
49.(2010安徽理综,17,难)为了对火星及其周围的空间环境进行探测,我国预计于2011年10月发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 假设探测器在离火星表面高度分别为和的圆轨道上运动时,周期分别为和. 火星可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且忽略火星的自转影响,万有引力常量为G. 仅利用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  )
A. 火星的密度和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 火星的质量和火星对“萤火一号”的引力
C. 火星的半径和“萤火一号”的质量
D. 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火星对“萤火一号”的引力
50.(2012山东理综,15,易)日,“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施了首次交会对接. 任务完成后“天宫一号”经变轨升到更高的轨道,等待与“神舟九号”交会对接. 变轨前和变轨完成后“天宫一号”的运行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对应的轨道半径分别为、,线速度大小分别为、. 则等于(  )
A.     B.     C.     D.
51.(2012浙江理综,15,易)如图所示,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有一小行星带. 假设该带中的小行星只受到太阳的引力,并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对各小行星的引力相同
B. 各小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均小于一年
C. 小行星带内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值大于外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值
D. 小行星带内各小行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值大于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值
52.(2012四川理综,15,易)今年4月30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中圆轨道卫星,其轨道半径为2. 8× m. 它与另一颗同质量的同步轨道卫星(轨道半径为4.2× m)相比(  )
A. 向心力较小    B. 动能较大    C. 发射速度都是第一宇宙速度    D. 角速度较小
53.(2012天津理综,3,易)一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假如该卫星变轨后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动能减小为原来的,不考虑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变轨前后卫星的(  )
A. 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1    
B. 角速度大小之比为2∶1
C. 周期之比为1∶8              
D. 轨道半径之比为1∶2
54.(2012安徽理综,14,易)我国发射的“天宫一号”和“神州八号”在对接前,“天宫一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350 km,“神州八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343 km. 它们的运行轨道均视为圆周,则(  )
A. “天宫一号”比“神州八号”速度大      
B. “天宫一号”比“神州八号”周期长
C. “天宫一号”比“神州八号”角速度大    
D. “天宫一号”比“神州八号”加速度大
55.(2012北京理综,18,易)关于环绕地球运行的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颗卫星,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
B. 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
C. 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有可能不同
D. 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一定会重合
56.(2012广东理综,21,中)如图所示,飞船从轨道1变轨至轨道2. 若飞船在两轨道上都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考虑质量变化,相对于在轨道1上,飞船在轨道2上的(  )
A. 动能大    B. 向心加速度大    C. 运行周期长    D. 角速度小
57.(2011江苏单科,7,易)一行星绕恒星做圆周运动. 由天文观测可得,其运行周期为T,速度为v. 引力常量为G,则(  )
A. 恒星的质量为    B. 行星的质量为    C. 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D. 行星运动的加速度为
58.(2010天津理综,6,易)探测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变轨后在周期较小的轨道上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变轨后与变轨前相比(  )
A. 轨道半径变小    B. 向心加速度变小    C. 线速度变小    D. 角速度变小
59.(2009广东理基,11,易)宇宙飞船在半径为的轨道上运行,变轨后的半径为,>. 宇宙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变轨后宇宙飞船的(  )
A. 线速度变小     B. 角速度变小    C. 周期变大    D. 向心加速度变大
60.(2009福建理综,14,易)“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在环绕月球运行过程中,设探测器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运行速率为v,当探测器在飞越月球上一些环形山中的质量密集区上空时(  )
A. r、v都将略为减小
B. r、v都将保持不变
C. r将略为减小,v将略为增大
D. r将略为增大,v将略为减小
61.(2011天津理综,8,中)质量为m的探月航天器在接近月球表面的轨道上飞行,其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月球质量为M,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则航天器的(  )
A. 线速度v=    B. 角速度ω=    C. 运行周期T=2π    D. 向心加速度a=
62.(2011山东理综,17,中)甲、乙为两颗地球卫星,其中甲为地球同步卫星,乙的运行高度低于甲的运行高度,两卫星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的周期大于乙的周期
B. 乙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 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
D. 甲在运行时能经过北极的正上方
63.(2008北京理综,17,中)据媒体报道,嫦娥一号卫星环月工作轨道为圆轨道,轨道高度200 km,运行周期127分钟. 若还知道引力常量和月球平均半径,仅利用以上条件不能求出的是(  )
A.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 月球对卫星的吸引力    C. 卫星绕月运行的速度    D. 卫星绕月运行的加速度
64.(2008四川非延考区,20,中)日,科学家将哈勃天文望远镜送上距地球表面约600 km的高空,使得人类对宇宙中星体的观测与研究有了极大的进展. 假设哈勃望远镜沿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已知地球半径为6. 4× m,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表面的距离为3. 6× m这一事实可得到哈勃望远镜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以下数据中最接近其运行周期的是(  )
A. 0. 6小时    B. 1. 6小时    C. 4. 0小时    D. 24小时
65.(2011浙江理综,19,难)为了探测X星球,载着登陆舱的探测飞船在以该星球中心为圆心,半径为的圆轨道上运动,周期为,总质量为. 随后登陆舱脱离飞船,变轨到离星球更近的半径为的圆轨道上运动,此时登陆舱的质量为,则(  )
A. X星球的质量为M=
B. X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C. 登陆舱在与轨道上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D. 登陆舱在半径为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66.(2011重庆理综,21,难)某行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均可视为圆. 每过N年,该行星会运行到日地连线的延长线上,如图所示,该行星与地球的公转半径之比为(  )
A.     B.     C.     D.
67.(2011四川理综,17,难)据报道,天文学家近日发现了一颗距地球40光年的“超级地球”,名为“55 Cancri e”,该行星绕母星(中心天体)运行的周期约为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的,母星的体积约为太阳的60倍. 假设母星与太阳密度相同,“55 Cancri e”与地球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则“55 Cancri e”与地球的(  )
A. 轨道半径之比约为
B. 轨道半径之比约为
C. 向心加速度之比约为
D. 向心加速度之比约为
68.(2010福建理综,14,难)火星探测项目是我国继神舟载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之后又一个重大太空探索项目. 假设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附近圆形轨道运行的周期为T1,神舟飞船在地球表面附近的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为T2,火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为p,火星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q,则与之比为(  )
A.     B.     C.     D.
69.(2010北京理综,16,难)一物体静置在平均密度为ρ的球形天体表面的赤道上.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若由于天体自转使物体对天体表面压力恰好为零,则天体自转周期为(  )
A.     B.     C.     D.
70.(2010全国Ⅱ,21,难)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 若某行星的平均密度为地球平均密度的一半,它的同步卫星距其表面的高度是其半径的2. 5倍,则该行星的自转周期约为(  )
A. 6小时    B. 12小时    C. 24小时    D. 36小时
71.(2010课标,20,难)太阳系中的8大行星的轨道均可以近似看成圆轨道. 下列4幅图是用来描述这些行星运动所遵从的某一规律的图像. 图中坐标系的横轴是lg(T/),纵轴是);这里T和R分别是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和分别是水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 下列4幅图中正确的是(  )
72.(2010浙江理综,20,难)宇宙飞船以周期为T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由于地球遮挡阳光,会经历“日全食”过程,如图所示. 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太阳光可看做平行光. 宇航员在A点测出地球的张角为α,则(  )
A. 飞船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为
B. 一天内,飞船经历“日全食”的次数为T/
C. 飞船每次“日全食”过程的时间为α/(2π)
D. 飞船的周期为T=
73.(2009重庆理综,17,难)据报道“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绕月飞行器的圆形工作轨道距月球表面分别约为200 km和100 km,运行速率分别为和. 那么,和的比值为(月球半径取1 700 km)(  )
A.     B.     C.     D.
74.(2009安徽理综,15,难)日,俄罗斯的“宇宙-2251”卫星和美国的“铱-33”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约805 km处发生碰撞. 这是历史上首次发生的完整在轨卫星碰撞事件. 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碎片可能会影响太空环境. 假定有甲、乙两块碎片,绕地球运动的轨道都是圆,甲的运行速率比乙的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的运行周期一定比乙的长    
B. 甲距地面的高度一定比乙的高
C. 甲的向心力一定比乙的小      
D. 甲的加速度一定比乙的大
75. (2009四川理综,15,难)据报道,日,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天文观测机构发现一颗与太阳系其他行星逆向运行的小行星,代号为2009HC82. 该小行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3. 39年,直径2~3千米,其轨道平面与地球轨道平面呈155°倾斜. 假定该小行星与地球均以太阳为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小行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速度大小的比值为(  )
A. 3. 3    B. 3. 3    C. 3. 3    D. 3. 3
76.(2009宁夏理综,15,难)地球和木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可以看做是圆形的. 已知木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轨道半径的5. 2 倍,则木星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之比约为(  )
A. 0. 19    B. 0. 44    C. 2. 3    D. 5. 2
77.(2011北京理综,15,易)由于通讯和广播等方面的需要,许多国家发射了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些卫星的(  )
A. 质量可以不同    B. 轨道半径可以不同    C. 轨道平面可以不同    D. 速率可以不同
78.(2011课标,19,中)卫星电话信号需要通过地球同步卫星传送. 如果你与同学在地面上用卫星电话通话,则从你发出信号至对方接收到信号所需最短时间最接近于(可能用到的数据: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约为3. 8× km,运行周期约为27天,地球半径约为6 400 km,无线电信号的传播速度为3×m/s)(  )
A. 0. 1 s    B. 0. 25 s    C. 0. 5 s    D. 1 s
79.(2011广东理综,20,中)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地球同步卫星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 有关同步卫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
B. 卫星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 卫星运行时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为G
D. 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
80.(2010四川理综,17,中)a是地球赤道上一幢建筑,b是在赤道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距地面9. 6× m的卫星,c是地球同步卫星,某一时刻b、c刚好位于a的正上方(如图甲所示),经48 h,a、b、c的大致位置是图乙中的(取地球半径R=6. 4× m,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0 m/,π=)(  )
81.(2008山东理综,18,中)据报道,我国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于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4次变轨控制后,于5月1日成功定点在东经77°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 关于成功定点后的“天链一号01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行速度大于7.9 km/s
B. 离地面高度一定,相对地面静止
C. 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
D. 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82.(2009广东理基,10,易)关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第一宇宙速度又叫环绕速度
B. 第一宇宙速度又叫脱离速度
C. 第一宇宙速度跟地球的质量无关
D. 第一宇宙速度跟地球的半径无关
83.(2008广东理基,8,易)由于地球的自转,使得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绕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 对于这些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心力都指向地心
B. 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
C. 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D. 周期与地球自转的周期相等
84.(2008广东单科,12,易)下图是“嫦娥一号奔月”示意图. 卫星发射后通过自带的小型火箭多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绕月卫星,并开展对月球的探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射“嫦娥一号”的速度必须达到第三宇宙速度
B. 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周期与卫星质量有关
C. 卫星受月球的引力与它到月球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D. 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受地球的引力大于受月球的引力
85.(2012江苏单科,8,易)2011年8月,“嫦娥二号”成功进入了环绕“日地拉格朗日点”的轨道,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造访该点的国家. 如图所示,该拉格朗日点位于太阳和地球连线的延长线上,一飞行器处于该点,在几乎不消耗燃料的情况下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则此飞行器的(  )
A. 线速度大于地球的线速度
B. 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的向心加速度
C. 向心力仅由太阳的引力提供
D. 向心力仅由地球的引力提供
86.(2011全国,19,中)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后,先在“24小时轨道”上绕地球运行(即绕地球一圈需要24小时);然后,经过两次变轨依次到达“48小时轨道”和“72小时轨道”;最后奔向月球. 如果按圆形轨道计算,并忽略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在每次变轨完成后与变轨前相比,(  )
A. 卫星动能增大,引力势能减小    B. 卫星动能增大,引力势能增大    C. 卫星动能减小,引力势能减小    D. 卫星动能减小,引力势能增大
87.(2010江苏单科,6,中)2009年5月,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A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所示. 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速度小于经过B的速度
B. 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动能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动能
C. 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
D. 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加速度
88.(2009山东理综,18,中)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 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相等
B. 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
C. 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
D. 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
89.(2012重庆理综,18,易)冥王星与其附近的另一星体卡戎可视为双星系统,质量比约为7∶1,同时绕它们连线上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 由此可知,冥王星绕O点运动的(  )
A. 轨道半径约为卡戎的        
B. 角速度大小约为卡戎的
C. 线速度大小约为卡戎的7倍    
D. 向心力大小约为卡戎的7倍
90.(2010重庆理综,16,中)月球与地球质量之比约为1∶80. 有研究者认为月球和地球可视为一个由两质点构成的双星系统,它们都围绕月地连线上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 据此观点,可知月球与地球绕O点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之比约为(  )
A. 1∶6 400    B. 1∶80    C. 80∶1    D. 6 400∶1
91.(2010山东理综,18,中)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 “东方红一号”的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其近地点M和远地点N的高度分别为439 km和2 384 km,则(  )
A. 卫星在M点的势能大于N点的势能
B. 卫星在M点的角速度大于N点的角速度
C. 卫星在M点的加速度大于N点的加速度
D. 卫星在N点的速度大于7.9 km/s
92.(2012山西山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模拟,15)2012年初, 我国宣布北斗导航系统正式商业运行. 北斗导航系统又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 具有导航、定位等功能. “北斗”系统中两颗工作卫星均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 轨道半径为r, 某时刻两颗工作卫星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位置(如图所示). 若卫星均顺时针运行, 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 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这两颗卫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均为
B. 卫星1由位置A运动至位置B所需的时间为
C. 卫星1向后喷气一定能追上卫星2
D. 卫星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正功
93.(2012太原市高三第二次模拟,21)宇航员抵达一半径为R的星球后, 做了如下的实验:取一根细绳穿过光滑的细直管, 细绳的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砝码, 另一端连接在一固定的拉力传感器上, 手捏细直管抡动砝码, 使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若该星球表面没有空气, 不计阻力, 停止抡动细直管, 砝码可继续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 如图所示, 此时拉力传感器显示砝码运动到最低点与最高点两位置时读数差的绝对值为ΔF.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根据题中提供的条件和测量结果, 可知(  )
A. 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B. 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C. 该星球的质量为
D. 该星球的质量为
94.(2012银川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17)我国发射了探月卫星“嫦娥2号”. 假设该卫星的绕月轨道是圆形的, 且贴近月球表面. 已知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81, 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4, 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 9 km/s, 则该探月卫星绕月运行的速率约为(  )
A. 0. 4 km/s    B. 1. 8 km/s    C. 11 km/s    D. 36 km/s
95.(2012衡水高三第三次模拟,15)如果把水星和金星绕太阳的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 从水星与金星在一条直线上开始计时, 若天文学家测得在相同时间内水星转过的角度为θ1;金星转过的角度为θ2(θ1、θ2均为锐角), 则由此条件可求得(  )
A. 水星和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
B. 水星和金星的密度之比
C. 水星和金星到太阳的距离之比
D. 水星和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
96.(2012东北四校第一次高考模拟,17)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我国预计在2015年建成由30多颗卫星组成的“北斗二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此系统由中轨道(离地最近)、高轨道和同步轨道(离地最远)卫星等组成. 现在正在服役的“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统的三颗卫星都定位在距地面36 000 km的地球同步轨道上, 而美国的GPS由24颗卫星组成, 这些卫星距地面的高度均为20 000 km. 设卫星绕地球都做匀速圆周运动,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北斗一号”系统中的三颗卫星的质量一定相等
B. “北斗二号”的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于高轨道卫星的线速度
C. “北斗一号”的卫星比GPS的卫星周期长
D. 若周期为8 h的中轨道卫星某时刻在某同步卫星的正下方, 则经过24 h仍在该同步卫星的正下方
97.(2012大连沈阳高三第二次联考,14)如图所示, 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国际空间站里, 一宇航员手拿一个小球站在朝向地球一侧的“地面”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宇航员相对于地球的速度介于7. 9 km/s与11. 2 km/s之间
B. 若宇航员相对于太空舱无初速度释放小球, 小球将落到“地面”上
C. 宇航员所受地球引力与他在地球表面上所受重力大小相等
D. 宇航员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零
98.(2012陕西五校高三第三次模拟,17)我国研制并成功发射的“嫦娥二号”探测卫星, 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运行的周期为T. 若以R表示月球的半径, 则(  )
A. 卫星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为
B. 物体在月球表面自由下落的加速度为
C. 卫星运行时的线速度为
D. 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99.(2012湖北七市高三联考,15)美国宇航局日宣布, 他们发现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的行星——“开普勒-22b”, 其直径约为地球的2. 4倍, 至今其确切质量和表面成分仍不清楚. 假设该行星的密度和地球相当, 根据以上信息, 估算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等于(  )
A. 3. 3×103 m/s    B. 7. 9×103 m/s    C. 1. 2×104 m/s    D. 1. 9×104 m/s
100.(2012长沙二校联考,16)日“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神舟八号”飞船在入轨后两天, 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进行交会对接. 我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后第三个掌握太空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对接前“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 A代表“天宫一号”, B代表“神舟八号”, 虚线为对接前各自的轨道. 由此可以判定对接前(  )
A. “天宫一号”的运行速率大于“神舟八号”的运行速率
B. “天宫一号”的周期小于“神舟八号”的周期
C. “天宫一号”的向心加速度大于“神舟八号”的向心加速度
D. “神舟八号”适当加速才有可能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
101.(2012南昌高三第二次模拟,17)2011年科学家发现了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开普勒22b”, 它与地球相隔600光年, 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2. 4倍. “开普勒22b”绕恒星“开普勒22”运动的周期为290天,轨道半径为R1, 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2, 测得R1∶R2= 0. 85. 由上述信息可知, 恒星“开普勒22”与太阳的质量之比约为(  )
A. 0. 1    B. 1    C. 10    D. 100
102.(2012湖北武汉四月调研)在地月系统中, 若忽略其他天体的影响, 可将地球和月球看成双星系统, 即地球和月球在彼此引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 科学探测表明, 月球上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物质, 设想人类开发月球, 月球上的矿藏被不断地搬运到地球上. 假设经过长时间开采后, 地球和月球仍可以看做均匀球体, 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则(  )
A. 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引力增大
B. 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引力减小
C. 月球运动的周期增大
D. 月球运动的周期减小
103.(2012湖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日, 我国第一个空间交会对接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并进入预定圆轨道, 11月1日发射的“神舟八号”飞船, 入轨后主动接近目标飞行器完成对接. 关于“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如果测得“天宫一号”的轨道半径和它的周期, 再利用万有引力常量, 就可算出地球质量
B. 如果对接前“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同一轨道上一前一后运行, 则它们的绕行速率和绕行周期就一定是相等的
C. 如果对接前“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同一轨道上一前一后沿着同一方向绕行(“神舟八号”在后), 若要对接, 只需将“神舟八号”速率增大一些即可
D. 飞船对接后, 如果宇航员从飞船组合体舱内慢慢“走”到舱外后, 飞船组合体会因所受万有引力减小而使飞行速度减小
104.(2012东北育才适应性测试)日凌晨1时36分,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 为我国掌握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关键技术, 初步建立长期无人在轨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 开展空间应用、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以及建设载人空间站奠定了基础, 积累了经验. 举国欢庆, 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又一次创举, 代表着中国向空间站时代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假设“空间站”正在地球赤道平面内的圆轨道上运行, 其离地球表面的高度为同步卫星离地球表面高度的十分之一, 且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空间站”运行的加速度等于其所在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
B. “空间站”运行的速度等于同步卫星运行速度的倍
C. 站在地球赤道上的人观察到它向东运动
D. 在“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因受力平衡而在舱中悬浮或静止
105.(2012长春第三次调研)在航天领域中, 悬绳卫星是一种新兴技术, 它要求两颗卫星都在圆轨道上运动, 且两颗卫星与地心连线始终在一条直线上, 如图所示. 已知悬绳的长度为L, 其重力不计, 卫星A、B的线速度分别为v1、v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颗卫星的角速度相同
B. 两颗卫星的线速度满足v1>v2
C. 两颗卫星之间的悬绳一定受到拉力的作用
D. 假设在B卫星轨道上还有一颗卫星C(图中没有画出), 它们在同一平面内同向运动, 运动一段时间后B、C可能相碰
106.(2011安徽皖南八校第三次联考)在四川汶川的抗震救灾中, 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北斗导航系统又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 具有导航、定位等功能. “北斗”系统中两颗工作星均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 轨道半径为r, 某时刻两颗卫星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位置(如图所示). 若卫星均顺时针运动, 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这两颗卫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均为
B. 卫星1向后喷气就一定能追上卫星2
C. 卫星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所需的时间为
D. 卫星1中质量为m的物体的动能为mgr
107.(2012河南第三次质量预测)质量为m的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其轨道半径是地球的2倍. 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则卫星的动能是(  )
A. mgR    B. mgR     C. mgR    D. 2mgR
108.(2012郑州高三第一次质检,18)如图所示,A为静止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为绕地球椭圆轨道运行的卫星,C为地球的同步卫星,P为B、C两卫星轨道的交点。已知B、C绕地心运动的周期相同。相对于地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卫星C的运行速度大于物体A的速度
B. 物体A和卫星C具有相同大小的加速度
C. 在每天的同一时刻卫星B出现在A的正上方
D. 卫星B在P点的加速度与卫星C在P点的加速度相等
109.(2012沈阳高三教学质监,7)“嫦娥二号”卫星发射后通过自带的小型火箭多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于2010年10月ll曰上午11时32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实施第三次近月制动,顺利进入轨道高度为l00公里的圆形环月工作轨道。已知“嫦娥二号”绕月运动的周期约为ll8分钟,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与“嫦娥二号”绕月球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约为220,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30天。利用上述数据,可估算出此时地球对“嫦娥二号”的万有引力与月球对“嫦娥二号”的万有引力的比值约为
A.2     B.0.2     C.    D.
110.(2012武汉毕业生二月调研,18)2011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现了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开普勒22b”,它与地球相隔600光年,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2.4倍。“开普勒22b”绕恒星“开普勒22”运动的周期为290天,轨道半径为,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为,测得:=0.85。由上述信息可知,恒星“开普勒22”与太阳的质量之比约为()
A.0.1     B.1     C.10     D.100
111.(2012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考,17)如图所示,地球球心为O,半径为R,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一宇宙飞船绕地球无动力飞行且做椭圆轨道运动,轨道上P点距地心最远,距离为3R。为研究方便,假设地球不自转且忽略空气阻力,则
A.飞船在P点的加速度一定是
B.飞船经过P的速度一定是
C.飞船经过P点的速度小于
D.飞船经过P点时,对准地心弹射出的物体一定沿P0直线落向地面
112.(2012江西重点中学第二次联考,16)设地球的半径为,质量为m的卫星在距地面2高处做匀速圆周运动,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卫星的线速度为    B.卫星的角速度为
C.卫星的加速度为        D.卫星的周期为2π
113.(2013杭州七校联考,5)关于人造地球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以发射一颗周期为60分钟的人造地球卫星
B.所有的同步卫星的高度和速率都是一定的,且它们可以在地球上空不同的轨道上运行
C.欲使某颗卫星的周期比预计的周期增大到原来的2倍,可使轨道半径变为原来预算的轨道半径的倍
D.欲使卫星的周期比预计的周期增大到原来的2倍,可使原来的轨道半径不变,使速率减小到原来预计的倍
114.(2013杭州七校联考,10)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测出万有引力常量,因此卡文迪许被人们称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若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地球半径为R,地球上一个昼夜的时间为T1(地球自转周期),一年的时间T2(地球公转的周期),地球中心到月球中心的距离L1,地球中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为L2.根据题给的条件,你能计算出
A.地球的质量    B.太阳的质量    C.月球的质量    D.可求月球、地球及太阳的密度
115.(2013潍坊四县一区联考,8)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小于1上的速率
B.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轨道1上的速率
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116.(2013北京朝阳区期中,11)潮汐现象是指海水在天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太阳的质量约为月球质量的2.7×107倍,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约为月球绕地球运行轨道半径的400倍。则太阳和月球对地球上相同质量海水引力的大小之比约
A.102    B.104    C.10-2    D.10-4
117.(2013黄冈中学11月份月考,5)宇航员在地球表面以一定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回原处;若他在某星球表面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同一小球,需经过时间5t小球落回原处,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设该星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空气阻力不计。则(  )
A.    B.    C.    D.
118.(2013无锡市高三期中考试,6)假设发射两颗探月卫星A和B,如图所示,其环月飞行距月球表面的高度分别为200km和100km。若两颗卫星质量相同,环月运行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则( ) 
A.B环月运行时向心加速度比A大
B.B环月运行的速度比A大
C.B环月运行的周期比A大
D.B环月运行时机械能比A小
119.(2013届浙江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摸底测试,15)宇航员站在星球表面上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回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和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若抛出时的速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抛出点到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半径为R,求该星球的质量是
A.    B.     C.      D.
120.(2013届武汉部分学校高三11月联考,2)在地球表面上的物体会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提供物体绕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另一个分力才是物体的重力。关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和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赤道处重力和万有引力相等
B.在地理南、北极重力和万有引力相等
C.在纬度45°处重力和万有引力相等
D.由于地球自转,找不到重力和万有引力相等的地方
121.(2013届河北唐山高三摸底考试,15)A、B两颗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转的周期之比为,则  (    )
A.线速度之比为       B.轨道半径之比为8:1
C.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2     D.质量之比为1:1
122.(广东省中山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试题物理,8) “嫦娥一号”飞船在飞往月球的过程中,经过多次变轨,先后在低空A轨道和高空B轨道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不考虑月球对它的作用力,则“嫦娥一号”在A轨道运行时 ()
A.线速度大于7.9km/szxxk      
B.线速度比在B轨道的大
C.周期比在B轨道的长
D.所需向心力比在B轨道的大
123.(重庆市2013届高三九校模拟,3)日,“神州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施了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完成后“天宫一号”经变轨升到更高的轨道,等待与“神州九号”第二次交会对接.变轨前和变轨完成后“天宫一号”的运行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对应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对应的角速度和向心加速度分别为ω1、ω2和a1、a2,则有(  )
C.变轨后的“天宫一号”比变轨前动能增大了,机械能增加了
D.在正常运行的“天宫一号”内,体重计、弹簧测力计、天平都不能使用了
124.(吉林普通中学2013届高三期末考试,1)关于物理学规律的建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牛顿第一定律是由牛顿通过大量真实实验结论分析归纳后而创造性提出的,此后得到了大量真实实验的直接验证
B.牛顿第二定律是由牛顿通过其他科学前辈们所做大量真实实验结论分析归纳后而创造性提出的,此后得到了大量真实实验的直接验证
C.万有引力定律是由牛顿通过著名的“月—地检验” 将其他科学家精确测定的真实实验结论分析归纳后而天才般大胆提出的,此后其他科学家据此计算及观测发现了海王星和哈雷彗星的“按时回归”
D.安培分子电流假说是由安培直接通过大量关于分子电流真实实验结论分析归纳后而预见性提出的,此后得到了大量真实实验的直接验证
125.(吉林普通中学2013届高三期末考试,4)组成星球的物质是靠万有引力吸引在一起的,这样的星球有一个最大的自转速率。如果超过了该速率,星球的万有引力将不足以维持其赤道附近的物体做圆周运动。由此能得到半径为R、密度为ρ、质量为M且均匀分布的星球的最小自转周期T。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  )
126.(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3届高三摸底考试理科综合试题,4) 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地上的“凡人” 过一年,天上的“神仙” 过一天,如果把看到一次日出就当做一天,那么,近地面轨道(距离地面300——700km)环绕地球飞行的航天员24h内在太空中度过的“天” 数约为(地球半径R=6400km,重力加速度g=10m/s2)( )
A.1      
B.8      
C.16      
127.(湖南省郴州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试卷,2).2011年中俄联合实施探测火星活动计划,由中国负责研制的“萤火一号” 火星探测器将 与俄罗斯研制的“福布斯一土坡” 火星探测器一起由俄罗斯“天顶” 运载火箭发射前往火星。 已知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的1/9,火星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 / 2。下列关于火星探测器的 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射速度只要大于第一宇宙速度即可
B.发射速度只要大于第三宇宙速度才可以
C.发射速度应大于第二宇宙速度、小于第三宇宙速度
D.火星探测器环绕火星运行的最大速度约为人造地球卫星第一宇宙速度的2倍
128.(上海市黄浦区2013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科质量监测物理试卷, 3) 关于万有引力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定了引力常量的数值
(B)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天体之间
(C)万有引力的发现,揭示了自然界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
(D)地球绕太阳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在近日点和远日点受到太阳的万有引力大小是相同的
129.(2013年长春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测试,3)如图所示,曲线1是一颗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卫星轨道的示意图,其半径为R, 曲线 II是一颗绕地球做椭圆运动卫星轨道的示意图,O点为地球球心,AB为椭圆的长轴,两轨道和地心都在同一平面内,己知在两轨道上运动的卫星的周期相等,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质量为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椭圆轨道的长轴长度为R
B.卫星在I轨道的速率为v0,卫星在II轨道B点的速率为 VB,则 V0 1)之间变化,且重力加速度反常的最大值出现在半径为L的范围的中心. 如果这种反常是由于地下存在某一球形空腔造成的,试求此球形空腔球心的深度和空腔的体积.
162.(2012北京海淀适应练习,2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正在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由空间端(卫星)、地面端(中心控制系统)和用户端(导航定位仪]三部分组成,预计2020年形成全球覆盖能力。目前正在试用的“北斗一号”卫星导航试验系统也称“双星定位导航系统”,利用两颗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卫星为用户提供快速定位导航服务。
(1)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求“北斗一号”同步静止轨道卫星距地面的高度。
(2)双星定位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可简化为如下过程(其示意图如图甲所示):中心控制系统首先向卫星发出询问信号,经卫星I转发到达用户端S,用户接收到该信号并同时向两颗卫星发出定位响应信号,分别经卫星I、卫星II传送回中心控制系统,中心控制系统分别记录下从发出询问信号到接收到经卫星I、卫星II传回的两个响应信号的时间。因为控制中心到两颗卫星的距离一定,所以可以利用信号从用户分别传送到卫星I和卫星II的时间,计算出用户所在的位置。在卫星I、卫星II和用户S所在的平面内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乙所示,卫星I、卫星II的坐标分别为(一L,0)和(L,0),已知电磁波的传播速率为c,不计大气层对信号传播的影响。
①若地面控制中心测出电磁信号从用户S传送到卫星I所用的时间为t1,从用户S传送到卫星II所用的时间为t2,求用户S在此平面内的位置;
②实际导航定位过程中,为了确定用户在空间中的位置,你认为中心控制系统还需要测出并提供用户所在位置的哪些信息?
163.(2012福州市高三质量检测,21)在福建省科技馆中,有一个模拟万有引力的装置,在如图1所示的类似锥形漏斗固定的容器中,有两个小球在该容器表面上绕漏斗中心轴做水平圆周运动,其运行能形象地模拟了太阳系中星球围绕太阳的运行。图2为其示意图。图3为其模拟的太阳系行星运动图。图2中球离中心轴的距离相当于行星离太阳的距离。
(1)在图3中,设行星和,离太阳距离分别为,和,求、,运行速度大小之比。
(2)在图2中,若质量为m的A球速度大小v,在距离中心轴为的轨道面上旋转,由于受到微小的摩擦阻力,A球绕轴旋转同时缓慢落向漏斗中心。当其运动到距离中心轴为的轨道面时,两轨道面之间的高度差为H。求此过程中A球克服摩擦阻力所做的功。
164.(2013潍坊四县一区联考,16)如图所示,A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另一卫星B的圆形轨道位于赤道平面内,离地面高度为h.己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自转角速度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为地球中心.求:
(1)卫星B的运行周期;
(2)如卫星B绕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某时刻A、B两卫星相距最近(O、B、A在同一直线),则至少经过多长时间,它们再一次相距最近.
165.(2013届海淀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练习,15)(9分)有一探测卫星在地球赤道正上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探测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T。求:
(1)探测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轨道半径;
(2)探测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速度大小;
(3)在距地球表面高度恰好等于地球半径时,探测卫星上的观测仪器某一时刻能观测到的地球表面赤道的最大弧长。(此探测器观测不受日照影响,不考虑空气对光的折射)
166.(2013届阜宁中学高三期中考试,13)(12分)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发射,共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绕地球飞行45圈后,于9月28日17时37分安全着陆.航天员翟志刚着“飞天”舱外航天服,在刘伯明的配合下,成功完成了空间出舱活动,进行了太空行走.出舱活动结束后,释放了伴飞卫星,并围绕轨道舱进行伴飞试验.神舟七号是由长征—2F运载火箭将其送入近地点为A、远地点为B的椭圆轨道上,实施变轨后,进入预定圆轨道,其简化的模拟轨道如图所示.假设近地点A距地面高度为h,飞船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n圈所用时间为t,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试求:
(1)飞船在近地点A的加速度aA大小;
(2)飞船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速度v的大小.
167.(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3届高三摸底考试理科综合试题,11) “伽利略” 号木星探测器,从1989年10月进入太空起,历经6年,行程37亿千米,终于到达木星周围。此后在t秒内绕木星运行N圈后,对木星及其卫星进行考察,最后坠入木星大气层烧毁。设这N圈都是绕木星在同一个圆周上运行,其运行速率为v ,探测器上的照相机正对木星拍摄到整个木星时的视角为?(如图所示),设木星为一球体。求:
(1)木星探测器在上述圆形轨道上运行时的轨道半径;
(2)若人类能在木星表面着陆,至少以多大的速度将物体从其表面水平抛出,才不至于使物体再落回木星表面。
物理1.2.C  2.2.C  3.7.AD  4.4.A  5.4.A  6.17.C  7.16.C  8.16. ABD  9.20.BC  10.16.C  11.17. C  12.1.B  13.16.B  14.16.D  15.19.BD  16.14.B  17.16.C  18.18.A  19.18.A   20.15.BC  21.19. AD  22.13.B
  23.3.D   24.3.D  25.4. B  26.2. D  27.9.AD  28.1.D  29.9.ACD  30.20.ABD  31.2.A  32.7.ABC  33.14.D  34.7.C  35.13.A  36.5. C  37.BD  38. ABC  39. AD  40. B  41. A  42. D  43.A  44. C  45. B  46.AB  47. B  48. B  49. A  50.B   51. C  52. B  53. C  54.B  55. B  56. CD  57. ACD  58. A  59. D  60. C  61. AC  62. AC  63. B  64. B  65. AD  66. B  67.B  68. D  69. D  70. B  71.B  72. AD   73.C  74. D  75. A  76.B  77.A  78. B  79. BD   80. B  81.BC  82. A  83.D  84. C  85.AB  86. D  87. ABC  88. BC  89. A  90. C  91.BC  92.A   93.C  94.B  95.ACD   96.BCD   97.D   98.D   99.D  100.D  101.B   102.B   103.AB   104.AC   105.ACD   106.C   107.由=m'g、=m及Ek=mv2得Ek=mgR, A正确.  108.ACD  109.C  110. B  111. AC  112. D  113.C  114. AB  115.AD  116. A  117. BD  118.ABD  119.B  120.B   121.A  122.BD  123. B  124.BC  125. AC  126.C  127.C  128.C  129. C  130.BD  131. C   132. D  133.CD  134. B  135.B  136.C  137.B  138.AD  139.B   140.CD  141. D  142.B  143.A  144.A  145. C  146.BC  147.B  148. BD  149.BC  150.增大 增大  151.(1)k=M太 (2)见解析  152.   153.    154.,  155.查看解析  156.查看解析  157.查看解析  158. 见解析  159.   160. (1) (2)17  161.(1) (2)  162.(1) ;(2)①(,),②纬度。  163.(1),(2)  164.(1)(2) 。  165.(1)(2)(3)2?R/3。  166.(1) ,(2)。  167.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客服总机:400-606-99777 业务传真:010- 客服邮箱:Copyright &2006 - 2015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100390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年驾照理论考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