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旅游行业经验可以包桌加盟么

在成都包桌子做旅游,能不能提供可以联系的渠道。小妹儿先在这儿谢谢了。请有经验的前辈指教一下。_百度知道
在成都包桌子做旅游,能不能提供可以联系的渠道。小妹儿先在这儿谢谢了。请有经验的前辈指教一下。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但你的问题还不够具体,是否能说明白些,等待你的补充成都却实有做旅游的朋友
很感谢你的热情回复, 其实是这个意思 。我自己想去包个桌子做旅游就是有些地方不太懂,具体问题如下:1.包桌子的费用,可以提供这些旅游社的联系方式吗。2.一般收人的途径有哪些,比如:做百度推广,印传单,还有其它的吗,各种效果如何。
包桌子做旅游是啥子意思嘛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北京环游天下国际旅行社特价包桌 - 旅行社/旅游公司
- 久久信息网
&&&&&&&&&&
北京环游天下国际旅行社特价包桌
进入空间>>:
编号:451603
发布人:huanyoutianxia &&
电子邮件:
电话:&&010-
公司名称:北京环游天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1层
联系人:赵林
发布时间: 15:18:38
发布人IP:124.207.50.249
所在地区:北京 北京市
分享信息:
一、旅行社加盟对比
1、某些旅行社打着免费加盟的幌子骗取加盟商,在加盟后收取旅行社责任险、财务管理费、代办执照费、品牌使用费、广告费、人头费等高额费用,而我社只收取加盟费,其他费用一概全免!
2、还有些旅行社打着免费加盟费的幌子,强行让加盟商在加盟后使用其总社提供的供应商,提高报价赚取高额的流水,而我社绝不强行要求加盟商使用总社的供应商,不赚取流水,使您的经营利润最大化,并且在市场的竞争中有着独具的优势;
3、我社是全北京唯一可以派工作人员到外阜指导经营培训并且全程免费代办分社所需证照的国际旅行社,而其他旅行社并没有此项服务;
4、一般旅行社在门市部加盟后不提供公章等印签,只提供业务章或确认章等法律不承认的印章,而我社在门市部加盟办理完工商执照后提供门市部在公安局备案的带有十三位防伪标码的公章,让您更自主的与游客签订协议;
5、一般的旅行社在您加盟后强行让您把团款打入总社公账再赚取手续费等,而我社可根据您的需要为您开设对公一般账户,以后您的进出帐可独立掌控,更加方便快捷;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久久信息网看到的,这样我会给你较大的优惠!
信息由用户自行发布,采用请谨慎,我们鼓励您当面交易。 久久信息网只为传递信息,我们不做任何双方证明,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信息转载,请标明来源于。
内&&&&容:&&&旅游中国会第十期赖润星:旅行社网络营销八问[实录]
 来源:劲旅网 
  主题:旅行社网络营销八问
  嘉宾:欣欣旅游网联合创始人、CEO赖润星
  时间:日晚7:30-9:00
  地点:中青旅大厦1909会议室
  魏总:
  各位朋友,大家新年好,今天晚上的沙龙马上开始,非常感谢大家在新年伊始来到旅游中国会现场,我是劲旅网魏长仁,感谢大家的到来。旅游中国会在大家的支持和帮助下,今天正式举行第十期,我们劲旅网和搜狐旅游作为主办方,接下来还会邀请更多像赖总一样的旅游知名人士,来跟大家做更多的分享。说起来传统旅行社网络营销这块,对于很多传统旅行社的朋友,可能又爱又恨,爱是因为网络营销的效果越来越好了,恨可能是之前或多或少交过很多学费,在营销中遇到各种问题。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欣欣旅游网的赖总,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旅行社在网络营销中遇到的问题,我不多说了,下面用热烈地掌声有请赖总为大家做精彩的分享。
  赖总:
  大家晚上好,非常感谢劲旅和搜狐旅游、中青旅给我这个机会,在此跟大家交流。在此先给各位旅游同仁拜一个晚年,祝大家在2013年财源广进,心想事成。
  我先自我介绍,我是来自欣欣旅游网的赖润星,我今天从厦门过来,我们的公司和网站一直是在厦门运营,很多人认为我们是北京的公司,觉得厦门这个地方不可能做一个全国性的平台,但是我们还真的就是完全扎根在厦门,用了四年的时间,做到今天的局面。刚刚大家看到PPT的介绍,我再全面介绍一下。
  欣欣旅游是我在2009年2月份开始操作的一个项目,当时项目的起始算起来是8个人,其中2、3个人还做别的事情,外加100万元的现金,没有任何行业经验和旅游资源的基础,就杀进旅游电商的行业,做了差不多四年的时间。从09年2月19号,刚刚满4年,现在做成整个行业入行最晚,投入的人员和资金最少的一个前十名的网站。现在网站每天流量差不多在200万以上,产生的电话量大概在5、6万通,网络订单将近5000单的样子。去年比较保守的估计,整个平台的交易流水在10个亿左右。现在整个平台的人数,内部的员工70多个人,是处于一个正面盈利的状态。然后有一些风投机构、金融机构对我们平台整个估值差不多是在5个亿左右。这个是我和欣欣的一些情况。
  今天沙龙的主题源自于我这几年做欣欣的一个经历。这几年做欣欣,我一直全国各地跑,前前后后见了大概有1000多家旅行社的老总或者现场的操作人员甚至导游,我都有接触过,经常接收他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今天我把这几年累积下来的问题做了一个归集,这些问题比较有代表性,是一个思路的一部分,没有完整的答案,而从我的角度看过去的。
  我们先快速浏览一下。第一,网络的目标如何定;第二,团队如何组建;第三,技术如何落实;第四,产品如何整合;第五,品牌如何定位;第六,流量与转化率哪个更重要;第七,口碑如何打造;第八,如何保持创新并抓住新趋势。
  我们先开始第一个问题。
  第一问:网络目标如何定?
  现场很高兴遇到了杨博士,跟他问了一个数据确定,大概是这样,从我的渠道了解到,去年2012年全国旅游行业全行业的流水是在1.9万亿的规模,在线的旅游比例是在1700多亿的规模,差不多占到10%的比例,2012年的增长比例比2011年的增长比例差不多多了30%。
  也就是说,其实网络营销在线的旅游比例已经非常大。我们可以想想,这么大的一个盘子,你可以考量一下在进行自己业务操作的时候,自己占到在线的比例有多少。所以,网络营销是每个人都想做的事情。网络营销并不是说代表一个现状,而是一个未来,它是会日积月累,越做越大的。所有的研究者、所有行业从业人员都是非常看好网络营销。从我进入这个行业之前到操作这个的时候,就一直在提。大家都非常看好这个东西,但是又一直在头疼这个问题,就是刚才魏总说的&又爱又恨&,落实到现在,可能我们看到了很多成功的或者不成功的案例。
  但是回到我们企业的本身,我觉得第一个问题就是网络营销在你心里面的比重是怎么样的,你的目标怎么来定?你到底是向业务去试水,做一做看看大概能赚多少钱,还是前面去布局,进行一个豪赌。因为我们知道业务试水得到的支持是非常少的,只是试一试,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也不会去重视,但是前面布局的话,会有非常大的风险,因为你全部东西都赌上去了,你所有的业务都投到里面去作为一个赌本。我们会发现很多人犹犹豫豫,又想试,又想赌,在中间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我们很高兴看到了一些变化,现在全行业里面,旅行社大概的表现是什么样的?大社,一般来讲,知道这个事情,接受网络营销的理念概念比较早,但本身体积非常庞大,而且整个资源的组织非常难,就是领导有这个意愿,然后大家也看好这个东西,但是没有得到很好的兑现,所以现在大社里面比较成功的案例不多。中小型的旅行社开始做了一些尝试,也没有什么成功的案例,之后我会说到一些因素,造成它们没有做到非常好的案例。反倒是一些小的包桌包位的旅行社,在网络营销取得一个很好的成绩,但是这些小的旅行社本身的业务规模、接待实力、服务水准都没有办法达到很高的高度,目前也没有很好的案例。然后我们所有旅行社在信息化的基础建设上面都比较薄弱。
  我们现在唯一看到稍显比较成功的,已经火了好几年的途牛,这种纯粹的在线旅行社,它的定位就是通过互联网做旅行社的业务,反倒这种慢慢冒起来。现在像悠哉,各种各样的在线旅行社慢慢诞生,而且越做越多。今年据说途牛的流水已经做到20个亿。我们可以想想,一个(在线)旅行社做到20个亿,如果是传统的话大概是在什么样的层次。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会看到没有什么好的案例,我们怎么去定目标?我的建议是取一个中间值。既不要业务试水,也不要全面去布局,独立成立一个比较重要的部门,然后从自己的本身业务体开始去做,这是我的一个建议。但是很多人去落实的时候,还是只是在业务试水。因为一旦你成为一个目标去落实的时候,有很多要素,这个要素提供给他很多的支持,你给他批了一笔钱,但是财务供给的时候有很多问题,产品供给有很多问题。因此我觉得既然目标确定了以后,一旦定位清楚以后,一定要取一个中间值,一定要给足够的保证。这是第一个问题,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坏的,取一个中间值。可能接下来所有的问题都是这样的答案,但是我会把两极给大家说清楚,因为这两极其实是我目前看到最多的情况。
  第二问:团队如何组建?
  有个情况很有意思,像我们传统做业务的时候,大家都是朝九晚五,但是做网络营销团队的话,他们凌晨2点可能还有人在值班。而且在网络营销的时代,我们会知道每天有很多流量高峰期,比如上午10点、下午3点、晚上8点、凌晨0点,这是每天流量最大的时候,很多QQ的询单、在线的订单都是在那个时候诞生的。但是我们会发现很多传统的旅行社做了网络营销,但是它没有人值班,甚至下了订单以后,这个订单就跑了。因为下了一个订单以后,这个客人会等待你的回复,或者直接付款,但是没有人给他做服务的话,就会造成一个缺失。你想想如果一个客人到了一个柜台里面,等了15分钟还没有人给他做任何的讲解,或者他已经掏钱要买这个东西了,还是没有人理他,那么他肯定就会跑掉。
  所以,我为什么会提到这个问题,就是有一个操作思路的问题。现在大部分的旅行社在组建团队的时候,都是很极端的。一个就是强制原有人员的转型,或者完全不信任自己人,觉得不好,然后是独立的外聘,就是完全拉一个会做技术的,会做运营的团队进来。但是我们会发现,这些外部进来的人,在培养他们的行业习惯,就是说会做电商的人不一定会做旅游,这时候有一个很长时间累积期,要付出很大的成本。这就是两个极端,要么就是原有的人员转型,他有很多互联网上的习惯接受不了,如果外聘的话,他的经验又不足,这个时候我们也同样还是取一个中间值,就是原有的人员可能占到一定的比重,外聘的人员也需要有一定的比重。
  第三问:技术如何落实?
  欣欣本身是一个技术型的公司,我们比较核心的价值也是在于我们的技术,老是被问,我的技术应该是我自己建团队,还是外包给其他的信息公司来做。我举一个例子,我们想打电话,没有必要去建一个手机工厂,做一部手机出来,我们其实只要去买就可以,买苹果、安卓都可以。但是现在很多的旅行社都自己建了一个团队,本身不是做这块业务的,但是它做做就变成这样,很多人跟我说&赖总,我自己下面有个信息公司&,我说&为什么会有信息公司&,他说&我在做平台的时候,请了很多人,然后这些人没有去处,就顺势成为了一个信息公司&,结果做了以后,因为做一个网站,去养一个团队。养技术是一个很吃力的活,因为技术人员都比较贵,像我这种公司,技术人员比较好养,因为我们有持续开发的业务,他会持续去做,但如果一个旅行社建一个技术团队,除了不断要发工资以外,还要不断培养提供题材去做,你今天要摆着什么东西,明天要摆什么,后天要有客户的开发,要不断刺激技术去做。如果一个技术在你公司呆了很久,你又付很高的成本给他的话,他就会瞎想,或者跳槽或者干吗,你之前花的心血全部都白费了。
  所以,这个时候其实很简单,你只要把你的需求给出来,给外包公司就可以了。但给外包公司大家有一个疑问,我的数据、资源都向外部公司开放的话,我的保密性、安全性怎么去保证。这时候有一个建议,你不要去养一个团队,你找一个相对靠谱、懂技术的人帮你去操作这个外包项目,就是所有意见由这个人来提,但是相对来说这个人是比较靠谱的,由他去落实。这个时候又是一个两边极端取一个中间值的答案。所以,技术这边,我还是建议在你有懂得技术人的情况下,有一、两个人,还是用外包,有很多的好处。
  目前在旅行社里边进行网络营销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其实就是跟携程、途牛、跟一些在线的平台签一个产品供给的协议。就是说由这些人去帮你卖产品,你只是做一个产品的提供商。你会发现这个时候没有你的品牌露出的,往外卖的时候,它只会说这是携程、途牛的产品,而不是你旅行社的产品,会有很多压盘问题、竞争问题,利润相对来说比较低。因为这个时候,你只是一个产品的提供商,你没有什么话语权的,客源和所有的宣传渠道是掌握在这些平台上面,它是伪网络营销方式。第二种方式,像欣欣、淘宝旅行这样的网店平台去开一个网店,做初步网络营销尝试。好处是快速地兑现和部署,但它只是一半。如果完全基于欣欣平台或其他网店平台,永远你品牌的价值没有得到很大的宣传,因为它只是一个营销渠道,没有办法完全落实,而且你要参与整个平台的竞争,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有可能你的客户的信息是整个平台要共享的。第三种方式,是我们提到的自建一个网站,然后在百度、去哪儿等投广告。这也有一个问题,它虽然能保障你的品牌独立、客户资源独立,但是你会发现非常难。初期的流量累积是很难的,之后的日常维护也很难,流量成本会很高。
关于"旅游中国会"的新闻
旅游中国会tourism china club
新闻邮件订阅News m s
新闻点击排行Top News
目前只支持以下两种登录方式:
未注册过用户可以点击直接登录哦!先集中回答几个问得较多的问题1.为什么要写得这么跳跃,用这么多类比(段子)和图?类比和图虽不能用来直接论证,但可帮助理解,能让行文生动而且调节节奏。周国平说:“在不影响思想深度的情况下,能尽量叙述生动一些,何乐而不为呢?”当然,部分人会认为这些类比涉及了某些“低级趣味”,那我也没办法,毕竟每个人审美不同,建议可以忽略段子直接看干货。2.为什么有些看似几句话能够说清的问题非要长篇分析?因为我写的初衷,不只是想说明“是什么”,更想探究“为什么”;不仅想看到战术层面,更想一窥战略层面。因为若要改变行业乱象,必须结合经济学和决策理论深入分析,追本溯源找到病灶才行。3.为什么只写旅行社的缺陷?题主的问题就是“旅行社做烂”,扣题而已,光明面可以在另外的问题下写。4.为什么很多人说旅行社也没那么乱?(1)沉默的大多数:能在知乎回答的,平均应该在旅游业5%内的旅行社工作,接触的同行较为正规,那些专做烂团的中小社从业者,很少在知乎上发声,但他们才是行业的大多数。如果我只反映我接触的相对健康那部分,就犯了以偏概全的易得性直觉(),也就不客观了。(2)其实也真没那么乱,只是篇幅不写另一面了。——————————————————正文分割线———————————————————旅游业从业者,涉及行业内幕,慎入!目前旅游业的乱象,让我无限次浮现出这幅画面:“you jump,I jump.”扑通一声,杰克纵身跳入了海中,肉丝却说水冷,我等淡季奥巴马下台后再跳吧,杰克卒。(钱谦益与柳如是的画面感,好一曲南明悲歌)。北京市场,云南6天5晚(双飞机票+景点门票+房+餐+车+导游)跟团游居然才400元/人;广东市场,海南4天3晚(景点门票+房+餐+车+导游)还要倒贴(-50元/人)。以上是部分地接社(提供某些地区专线旅游的供应商)给组团社(游客报名门店的旅行社)的结算价,地接社cosplay杰克,组团社饰演肉丝。真有这么低价?这已不是跳水,都升级为仙人跳了,游客以为已说好了568包钟,868包夜,出团后到了目的地脱了裤子才发现哪有妹子,直接几个彪形大汉贸然闯了进来,欲暴力敲诈,至于大汉夹不夹手就不知道了。科普下:线下旅游的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依次为:酒店(景点or饭店or航空公司)——地接社——地接社(不一定有,但也可能从上到下有多层级)——组团社——游客。扫了下之前的答案,很多只是停留在表象上。真要追本溯源深入分析,旅行社烂到今天的程度,深层原因是产业结构和游戏规则的先天硬伤所致。1.作为中间商,手头的牌(采购的旅游元素)基本都一样,只能对其进行简单的组合,无法真正差异化,竞争到最后只剩下了畸形价格战。旅行社是中间商(地接社)+终端门店(组团社),并无原创产品,只能对各旅游资源进行简单的整合(房、景点门票、餐饮、车、大交通、导游),就像玩积木一样,每个玩家手里的积木基本相同,来来去去不外乎几种组合,你是怎么拼的,我看后依葫芦画瓢马上复制,所以盗版之快之猖獗令人发指。当双方产品雷同时,要如何竞争?在比比谁更无耻地剽窃对方的产品外,就是简单粗暴的开始打价格战呗。业内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当A社刚做出一条热卖的新线路,竞争对手B社看后开始眼红,但根本不去考虑做出更好的产品,而是5分钟内把其中的元素肢解出来核算成本,1小时内就能做出自己相同的线路以更低价反击,然后价格战的潘多拉魔盒打开,陷入了A社反击——B社再反击——A社再再反击……价格战开始启动向下螺旋(当年美苏军备竞赛的即视感有木有!有兴趣者可以带入《第五项修炼》中动态博弈后双输的相关模型)当A社B社终于打到了成本价,然后呢?之前大家都还是为嫖客,不,游客创造正价值的东莞式ISO服务,还是有服务保障的,现在就只能仙人跳入购物点或加点开始宰客了。先打着ISO的旗号用低价吸引游客,进来后直接放彪形大汉仙人跳(前面的云南双飞400+,海南-50)。什么,说好的568,868呢?——你都进房间了,要钱要命?游客:要命,要命。那不就结了?2.被迫追求跟团游的规模效应点后导致的囚徒困境跟团游花在每个游客上的成本跟收上的游客数量存在强负相关,在刚好达到成团人数时有个成本骤降点(一般为10人,成团后每人成本几乎可以减半),而且人越多成本越低,所以呢?达到成团人数降成本成了旅游业兵家必争的战略制高点。那么,各方争夺制高点的优势策略后形成的纳什均衡,是否就是行业的帕累托最优呢?你会为了竞拍一张20美元的钱付出超过20美元的现金吗?没听错,你肯定会!先看一个经典而有趣的经济学实验,引用自巴泽曼的《管理决策中的判断》:我准备拍卖这张20美元的钞票,你可以参与竞拍或旁观别人竞拍。每次报价必须是1美元的倍数,如果没有人继续报价,报出最高竞拍价的人将按自己的报价付给我钱,并赢得这20美元。这次拍卖与传统拍卖唯一的不同,在于报出第二高竞拍价的人也要将自己的报价付钱给我。例如,A报价3美元,B报价4美元并成交,我将给B16美元(20-4),但A依然要付我3美元。结果呢?我与本科生、研究生和公司高管都玩过这游戏,结果成交价一般都在20到70美元之间,最高甚至有204美元,我靠这个游戏总共赚了30000多元。刚开始大家玩命报价,当报价到了12和16元之间,其他人都退出了,只剩下两个报价最高的人,他们被套牢了,A报价16元,B马上报价17元,这时A要么损失16元,要么加价到18元。继续竞拍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一旦对手退出,自己便可获利),但相比退出后的确定损失,这种不确定的赢利似乎更有吸引力,就这样玩家双双轻松突破20元。荒谬吗?但愚蠢的人类真就是这样决策的。在还没达到成团人数时,地接社也在玩着相同的游戏,当他们按照成团时的成本(注:成团时的人均成本要低于不成团时的)加上利润报好价,再收上四五个游客时,就陷入了成不成团的进退两难的处境,游戏也就走到了A社报价16美元,B社加价到17美元的情况,这时,A需要继续跟进报价吗?它是用更低报价跟客户(组团社)把人头争取过来,以达到最低成团人数(20美元现金),还是放弃这承担一个确定性的损失?——结果呢?为了争成团人数制高点,往往双方报价都超过了20美元。事实上,中国第一大岛专线的某家全国市场份额数一数二的地接社就是如此,已连续一年在亏钱收客,公司资金链断裂后只能坑自家导游的钱——连规模最大的公司都在亏钱,为什么?既然亏钱,为啥还要继续?自行对照巴泽曼的实验——而且这种老大亏钱的病态,业界中还并不在少数。3.成团压力导致的贩卖人头与斗鸡博弈若不成团,其实还有几种解决方法:(1)调整日期(把原定9.6出发的2个人推迟到已有8人报名的9.8日出发,拼成一个团),(2)同行间互相倒卖。比如说,A社收了2人,B社收了4人,那么就由AB两社沟通,比如卖一个人头给我我给你50元,然后由一方统一发团,而双方对游客和组团社的说法,还是由两家社分别发团。是不是有点像偷渡中蛇头在卖猪仔?没错,就是这个熟悉的配方,这个熟悉的味道!在互联网中,免费用户也成了产品的一部分,被卖给了网站的目标客户(广告主等)。与此对照,旅游业的无良从业者肯定会露出会心的淫笑,你们IT业真是弱爆了,旅游业才叫用用户的鲜血筑起新的长城(我绝不敢黑国歌,只是想到了孟姜女)。那么,若不同的社行程稍有不同怎么办?跟游客沟通,软磨硬泡啊,先让他先从了再说,游玩归来后的不爽,那是后期擦屁股的事。至于互相倒卖时,是A社收B社的人头还是反过来,有时双方是有单向流入的明确协议的,有时是要看具体的团、机票和相对人数的多少。最过分的是,这种倒卖人头有时还不只一两个层级,它可以逆天地多到四五个层级,从A地接社,经过BCD,一直层层加码卖到E社。(政府工程码层层转包层层加码的即视感有木有!)带来的问题?层级过多,新增了很多无谓的沟通成本。更要命的是,跟政府大桥倒塌类似,一旦出事(行程中写明的服务没到位,游客不满等),追究的责任主体过多而且层层推诿,解决起来根本遥遥无期。有意思的是,某些时期会出现A社B社的斗智斗勇。出团前,是看哪一方能死撑到最后一刻,扛不住的就把自己的人头给对方,这就很像斗鸡博弈()了,也可参考大胃王吃汉堡比赛,双方都吃到撑得快不行了,还要打肿脸死撑,只求对方先倒下)4.渠道混乱(无比混乱的上下游关系)在家电业与快消品中频频出现的窜货,在旅游业中极为普遍。在地接社之间,只有同行,并无所谓绝对的上下游,或者说上下游时时在变,有时你在上面,有时我在上面(你肯定已经想歪了,我要的就是这效果,么么哒)这导致了什么问题?乱伦,不,乱价!——这可是毁灭市场的第一步。渠道不可控,正常销售体系如何建立?一个市场上每家地接社,几乎都有自己优势的酒店和景点,然后开始互相倒卖。正常的扁平化渠道应该是这样的:酒店——地接社——组团社。但目前畸形的业态是:B地接社要采购一家酒店时,不直接向上游采购,而是向跟A酒店关系好的A地接社采购,甚至是跟A地接社关系好的C地接社,这样就变成了A酒店→A地接社→C地接社→B地接社→组团社→游客。这样凭空将产业链给认为拉长了,却比扁平化时采购价更低,OMG,这种反渠道扁平化的反社会行为,真心值得10086个赞哦!而换到B地接社有优势的B酒店,对A地接社来说这个采购链可能又会换过来。总之,每家酒店(景点)基本都有一种地接社之间的上上下下,上下游关系混乱得如此跌宕起伏,勾魂摄魄,整就一《罗马帝国艳情史》嘛,来,向巴拉斯老爷子致敬下。渠道一乱,价格体系就失控了,就失去了先天预防乱价的免疫系统,只能靠事发后救火队员般地差屁股,如同患了艾滋病的身体,一个小感冒都有性命之忧,剩下就只能等死了。在OTA进入旅游业改变规则后,某家不直接跟酒店采购的地接社就可以无视酒店的低价限价协议,直接将低价在携程、艺龙等OTA上满天飞,这样就把行业利润压缩到最低,也摧毁了了整个产业链的生态,遵守规则的玩家被逼出局,怎么办?当违规成本和违规收益发生逆转,逐利的商家也会自行变动自己的道德底线。现在没了免疫系统,酒店销售可忙坏了,整天就盯着各大网站和线下渠道查乱价,跟打地鼠一样,冒出一只打一只,效果不能说没有,但毕竟有限,但看起来还真挺带感的。5.酒店与旅行社间的短期翻牌乱象(上下游间缺乏长期战略合作)。酒店(或景点)与地接社间的合作,根本就谈不上长期战略层面,连半年以上都很少,眼光之短视只想着旅行社这两个月该怎样帮卖房,就像皇帝在后宫里的翻牌,今天临幸下华妃,不爽后明天就试试珍妃,再不爽,再换郑妃,直到爽为止,然后一段时间后,等她容颜不再,再换个更年轻的。好淫乱!所以,想想还是一夫一妻好,还是少生孩子多种树吧。上游的酒店(不只普通小酒店,连三亚某些国际顶级酒店销售都如此)的协议约束力不高,说改就改说取消就取消,契约精神之淡薄简直让人发指。没有长期合作,谈何战略上的双赢经营,都是一锤子买卖,这不是作死吗?——————————————————9.14补充————————————————————6.低准入门槛之殇市面上究竟有多少家旅行社?开一家旅行社只需要极少的注册资金(小几十万),一间出租屋,这还没算那些在大社中包部门包桌和无牌照的小黑社。低门槛导致行业鱼龙混杂,光北上两座城市,有执照的旅行社就各有上千家。那市场容量呢?根本就没那么多需求的游客,严重的产能过剩,供求关系严重失衡,惨烈市场竞争下的各种畸形业态就见怪不怪了。7.人才流失的阿喀琉斯之踵(1)不像IT和金融那种高富帅自带勾引光环,线下旅游这种草根行业天生就是素颜的(很不幸,这还真是个看脸的社会,即使是行业)。(2)旅游产品非需求量很大的刚需,价格战又导致产品的单品毛利低,导致行业整体利润相当有限。(3)旅行社属于服务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员工创造价值的第一生产力是劳动时间而不是能力,基层岗上的员工再优秀为公司创造的价值也十分有限,高能力无法变现。以上三点,决定了旅行社中低层岗位的薪水相较于别的行业偏低。实际上,旅行社的薪酬结构更类似于“T”型,高管层属于高薪的“一”,中(中高也算)低层属于薪水较低的“1”,而且这与一般行业的倒金字塔型还不同,在一般管理结构扁平的地接社中,从基层员工到中层的薪水涨幅都较小。一名员工,在旅行社工作几年后,可能也只是从“1”的下头跑到了“1”的上头而已。这导致什么结果?有潜质的基层人才(处在1段)严重外流——行业整体从业者能力无法提升——单体创造的价值上不去——行业整体利润上不去——对人才吸引力更弱:这样一个恶性循环。8.财务问题——野蛮生长起来的行业的原罪作为中间商,又不存在实体库存,理论上应该是轻资产的健康模式才对。非也!在旅游市场大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地接社必须扩大渠道,需要开拓原来无合作关系的中小组团社,而鱼龙混杂的市场中很多中小社信用极差,一旦合作后长期拖欠账款和赖账就出来了。最坑爹的是,由于不可能有银行那样的系统调查(时间、人员、能力等),除了少数同行间的互通信息,不经过试错,你根本不知道哪家社在赖账的黑名单中。9.OTA对传统旅行社的冲击承接开头的《泰坦尼克号》故事,地接社饰演勇(bei)于(po)冒险(跳水)的杰克,组团社是曾经的白富美肉丝,死守着线下旅游这个即将沉没的大船,始终不敢也不能跃入海中。OTA(Online Travel Agent:在线旅行社):携程、去哪儿、途牛等,还有各种小而美(飞票网等)的旅游网站。这是目前对传统旅行社冲击最大的一次行业变革:互联网带来的信息透明化天生就是以信息不对称起家的旅行社的死敌,扁平化趋势直指一直以来渠道莫名冗长的旅行社的死穴。从产业生态位上说,OTA与组团社相同(酒店——地接社——组团社PK酒店——地接社——OTA),明摆着就是对组团社虎口夺食的(目前自由行中的OTA占比已经相当可观)。那么,地接社呢?表面上不在同一生态位,但受冲击也不小。地接社自行打包的自由行产品,是对(房景餐车)等旅游元素的整合,拥有单纯酒店或景点所没有的整合资源。但是,大部分自由行产品其实较简单,只有一两个元素(房+大交通or景点),这种产品游客自己就能拆分为单一元素进行采购,这样渠道就从(酒店+景点+机票——地接社——OTA游客)变为了(酒店+景点+机票——OTA——游客)。这样一来,酒店或景点在扁平化后终于可以自控渠道,地接社工作也被部分取代了。OTA信息化的好处何在?让原本猫腻丛生的旅游产品相对透明了,算是整个旅游业和游客的福音。那么,线上旅游是否可以完全取代传统方式?不会,可以类比电商与传统渠道的关系,OTA会继续强势抢占旅行社份额,最后出现线上线下并存局面,不展开了。10.经验主义的泛滥旅行社崛起于草莽之中,野蛮生长的痕迹太重,无法避免中国传统行业的通病:决策基本靠经验,或者说拍脑门。具体原因有二:(1)行业内无相关的科学决策理论与模型。旅行社中的决策大多用的都是个人经验的一个个孤例,就像盲人摸象,只有直觉没有系统更不可能看到全貌。举个例子,比如要设计一条新线路:A计调说要加上天涯海角这个景点,因为北京市场某个成功产品就是以此景点为卖点的;B计调说,应该住希尔顿酒店,上海市场以希尔顿酒店为主打打了个爆款;C计调说,压根不应该放高级的景点和酒店,就住玩最便宜的景点,以低价吸引人,江西市场就是这样成功的……当这几人出现矛盾时,你要如何取舍,都是成功案例啊,究竟要听谁的?宛如置身于养鸭厂中,一片“呱呱呱呱”,更可悲的是,你自己也只能“呱呱呱”。如果将商场类比于受控实验,在多因素变量中,如果无法保证单一变量,是无法确定两变量间是否相关的。但相关人员受制于经验的易得性直觉(availability heuristic)产生的偏差,却还在铁口直断。个人经验的小样本根本不具代表性,这就需要经统计学处理后的数据分析,否则真就是盲人摸象。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并无恶意,中医粉请原谅我,么么哒),病人身体忽冷忽热,几大名中医来会诊,A名医说这病去年我诊过,一味柴胡即可;B名医说我曾治好过,一味蝉蜕即可;C名医说一味茯苓便可,D名医说用针灸……现在让我给患者开药方,怎么办?没有理论指导啊!太纠结了,如果我是学西医的,可能还是来点最简单粗暴的好吧,直接注射生理盐水,哄患者说这是包治百病的神仙水,没想到作为安慰剂,居然还真奏效了。这里问题来了:到底谁的方法正确呢?从仅仅一个案例的结果能推出过程的正确性吗?这也可能只是一个结果偏见和幸存者偏见哦,猴子多了总有一只可以打出莎士比亚的作品出来。(具体参见塔勒布的《随机漫步的傻瓜》,他们说我是段子手恶意卖萌,我还是请尊大神来点big来给我镇场吧)无法科学化这点,那能否用A/B测试()来解决呢?好像也不能,因为行业特点,你无法同时推出只有一个变量这么细小差别的两个产品,组团社首先不买账,游客也会被搞蒙。那如果用数据来进行聚合证分析据呢,也不行,因为无数据驱动。(2)基本无数据驱动旅行社中的数据,基本上只有产品销量,人均毛利,营收收入等几项最简单粗暴的,可以用来做账,但若要细细分析市场和产品,根本太粗糙。一是某些数据收集实在不便,另一个是没人会数据分析。以上两点同时缺失,当从业者意见不一时,也就失去了指路的思维灯塔,只能靠几人自己的check and balance来妥协(往往由职位、行业经验和个人强势程度决定的),不仅沟通低效,而且不科学不准确。11.乱世枭雄往往没有善终——满池的鲶鱼,永远的动荡“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旅游之事,如百尺之锤,日分其半,万世不竭——不,是万世皆不复苟合矣。”——《庄子·天下篇》这个行业中,永远都不乏众多价格战的发起者,企图以暂时赔本来抢占市场(花钱赚吆喝),比如某市场原来的领跑者是A社,B社眼红后用几乎同质化的线路用略亏本价发动价格战,部分抢占了A的市场,以为在占有份额后就可以提价了;没想到C社又开始了价格战,然后C把A、B的部分份额给抢了,以后终于可以提价了;没想到D、E、F……Z又进入,永无止尽。为何会出现此现象?在经典的微观经济学模型中,当完全竞争市场(产品完全同质化的市场)达到长期均衡时,成本是与收益将持平的。现实中,不会有哪一个市场符合这个理论上的完全竞争市场,但旅行社在中低端团上的接近同质化的竞争已经很接近了。究其原因:(1)门槛低。(2)产品零成本复制无法形成差异化。(3)成团压力需要适当的规模抢占制高点。这三位一体产生交互作用后,就成为了今天这样的“万世皆不复苟合”的乱象,好吧,有人又要喷我写段子了,我还是把(苟)字偷偷去掉好了。这些主动发起价格战的旅行社,我将其称之为行业鲶鱼(鲶鱼效应)。适当的价格战鲶鱼肯定是好的,可以激活行业活力和打破垄断,但过多的鲶鱼呢?在刘慈欣的《三体》中,三体星是恒纪元(四季、日夜正常播放如地球)与乱纪元(四季、日夜随机播放无法预测)交替存在的。因为乱纪元的存在,根本不适合三体人居住,所以向往着地球这种永远恒纪元的星球。健康的行业,应该是相对的恒纪元与乱纪元的交替(乱纪元绝对占大多数,但恒纪元一定要有),旅游业这种永远乱纪元鸡飞狗跳的行业,就像是反复无常的乱纪元,太浮躁了,连三体人都难以生存,更不用说想要长远经营的地球人了。12.当竞争对手发起低于成本的价格战冒进搅乱市场时,该如何回应?不跟进,等死吗;跟进,那不是找死吗?可是,部分同行对“找死”这点很存疑。业内有个很常见的预设立场:“先跟着对方的价格做,既然他们能做的,那我们做也不会亏,先低价收上客来,成团后在二次购物消费时肯定会有办法赚回来的。”这是个明显误区,就是假设对手的这个价格是有利可图的,但是呢?近几十年,行为经济学(前景理论、心理账户、锚定效应等)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经济学中完全理性人的假设(变为了可预测的非理性)。更何况,由于缺乏相应的数据支持,发起低于成本价格战的旅行社可能只是乱拍脑门,连利润几何心里都没谱,也许根本就是乱来。但是,低于成本价发动价格战的旅行社释放了一个很不好的市场信号,让同行误以为这是盈利价(误以为最近采购成本下降,游客的二次购物消费能力上升),但殊不知,这只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开始。这会导致典型的牛尾效应():当某家社开始开始低价时,传递出的市场信号在产业链中被放大了,无论上下游还是竞争对手,都对整个市场的成本收益比和供求关系进行了错误判断,如果同行这时开始反击,造成新一轮的牛尾乱摆,那整个市场的低价烂团的灾难就开始了。更多可见《第五项修炼》中的啤酒游戏(),由于市场的不透明性和滞后性,摆起来后毁天灭地。(请自行脑补maroon5的《moves like jagger》)王小波说,从一个错误的前提出发,就什么都可以推导出来。假设把(同行这个价钱能赚钱,那我们一定也能)作为思考的起点,终点南辕北辙也就不奇怪了。这里回归到以欧式几何为代表的西方传统理性推倒过程(放在哲学上就是斯宾诺莎的理性主义构建过程):从自明公理出发,经过科学的推导方法后,可以得出正确的推论。但是,一旦公理选错,那就什么牛鬼蛇神都飞出来了。问题是,没有科学的理论和数据驱动作为灯塔进行指导,这个自明公理只存在于直觉与经验中,这才是行业最大的隐患!——————————————————9.14补充————————————————————旅游业这么多病,怎么治?互联网OTA的进入部分改变了行业规则,互联网天生的信息透明基因是由信息不对称发家的旅行社的天敌,这是好事,但也只是一部分,那么剩下的呢?很难!国家再怎么颁布《新旅游法》等硬性法规也没用,上有政策,下有政策,跟那点几可忽略的违规成本比,违规利润实在是大了去了。还是那句话,行业结构和游戏规则的先天不足是硬伤,你要把天生丽质如凤姐的整成林志玲,怕是玻尿酸用量超过王献之的18缸墨也不一定能办到啊。(实在是太多了,一时黑不完,先挖个坑,即使9.14更新了,还是黑不完,有机会再继续补充)
第一名的回答包含很多事实。但是,站位高度不够,表述混乱,有以偏概全之嫌。行文水平嘛,只能呵呵,我就不吐槽了。首先,国内旅行社有烂的,而且还不在少数。但是,国内旅行社行业并没有做烂!如果一个行业都烂掉了,那这个行业会自动调整适应市场,或者就此消失。我对这个问题回答以下几点:一、 国内的旅行社行业并没有做烂二、背景知识:旅行社行业三类公司介绍。三、目前国内旅行社行业“烂”是烂在哪些地方?四、这些问题是怎么产生的?一、 国内旅行社行业并没有做烂。题主,见过世界五百强公司组织客户奖励旅游的服务水平和满意度么?见过曾经ZF的“公务团”服务水平和满意度么?好吧,你说这都是高端的公费团,不算。见过高端个人客户、私人定制客户的服务水平和满意度么?即便是散拼团,也有豪华品质团,整体服务水平和满意度也是很高的。我想说明的是:客户预算给够了,旅行社赚钱了,客户享受到的整体旅行服务水准差不了!不敢说百分百满意,没有这个事!100%满意它就不存在!但是,绝对不会比其他行业比起来差,更不会烂!“烂”的是低价散拼团!二、背景知识:旅行社行业三类公司介绍这里不介绍航空公司、酒店、景点等旅游服务提供者。只介绍旅行社行业从业公司1.
批发商负责设计线路,批量订购航班、酒店、车队、导游等资源,定期发布面向同行收客计划的中大型旅行社。靠量大拿到好成本,靠好成本拿到量大。您问这不是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么?是的。很多批发商当年起家的时候就是亏了一两年以后才起来的。此处不点名。基本和航空公司是按年谈班次的。(有时候是几家一起包飞机)。和常用目的地酒店也是谈批量折扣的。所以,在线路设计差不多的情况下,批发的核心价值有三点:1.价格低 2.价格低 3.价格低。价格不低,组团社为啥从你这里进货啊?(交客人给专线)2.
组团社面向直接客户。可以是大旅行社,可以是门店,可以是写字楼小旅行社,甚至是一个人成立的小旅行社—甚至-----没有办公地点。收客人,找专线,交客人给专线。核心价值就是:有客户资源---秦桧还有三个好朋友呢!注意这一点,后面会提到。3.
地接社实际承接旅行服务执行的公司,一般都在旅行目的地。可能是国内公司,也可能是国外公司,甚至是跨国公司!总之是对旅行目的地很熟悉,提供导游、领队、租车、司机、购票、餐饮等落地执行的服务。有些地接社也提供酒店甚至机票服务。你已经发现了,第一类和第三类有些时候是重合的。是,很多大的批发商都有自己的单独的地接公司。当然,专业化的地接公司也很多。所以,一般的旅行团服务流程是:游客—组团社—批发商—地接。也有:游客—组团社—地接三、大家感觉旅行社行业烂是烂在哪些地方。我随便罗列几条吧:1.
团餐不如自己家宠物吃的好(10元/人餐标,餐厅还要挣钱,想想还真不好做)2.
三星酒店像农家乐。被子好像盖了500年。并且泡了200年的水。3.
住在离市区20公里远的地方就算入住该城市了。4.
下车10分钟拍个照就算来过这个目的地了。5.
除了坐车和10分钟拍照剩下的就是进购物店了。七天里面有一周是要进购物店的。6.
导游不是讲解当地风土人情而是推荐各种自费,不自费就要可能被仍在异国他乡了。7.
东西买少了导游就脸拉的老长。态度就像跟他有仇似的。不一一列举了。基本就是:餐饮、住宿、行程、自费、购物、导游态度,基本上旅游相关的服务就没有一样是好的。李白有一首七绝说的好:上车就睡觉、下车就撒尿、到了景点就拍照,回来一问,啥也不知道!自费一大堆,购物好几包。三、这些问题是怎么产生的?绝大部分这些问题的产生于价格倒挂的低价团。(请注意不是全部,而是绝大部分)这里的低价不是绝对低价,而是相对旅行目的实际成本的相对低价。例如6999的欧洲4国13天之类您还指望能有好的服务?飞机票往返多少钱了?为什么会价格倒挂:1.
产品差异化低导致价格竞争激烈不详细解释,已经有很多答过了。对旅行社来说,目的地景点不是公司独有,酒店、机票、甚至吃饭餐厅都相同,在同一时期,产品的差异化除了路线上略有不同以外基本没有差异。客户一看,出发日期、天数、酒店级别、路线、包含景点都差不多嘛,比价格就好。(呵呵,图样图那义务,太小看旅行社从业人员的智慧了,绝对给你整的不一样!)2.
从业门槛低导致巨大数量的小旅行社以低价生存。(此处爆内幕,阿弥陀佛)从业门槛低是旅行社行业的一个特殊性!这个必须说明。旅行社行业有加盟和挂靠。也就是你看到的市场上成千上万家的G旅,ZQ旅旅行社,都是这家公司的么?呵呵,不是的。是加盟的。有些甚至只是交了一年三千两千块挂个名。更夸张的有一个人在某旅交个两百五十块“包桌子”,算某旅某“部门”,用某旅合同就出去收客户了。谁还没几个好朋友去旅游啊。某旅行社销售或者计调在有一定客户基础以后发现,老板啥也不干,收客交客就把钱给挣了。自己有客户,干嘛拿老板的提成啊?接个电话(客户),再打个电话(专线),钱就到手了。于是,各种各样的X旅就成千上万上几十万了。这门槛低的,不,几乎没有门槛。这些微型旅行社没有任何成本,假设三亚批发价3000元,别人卖3500,我就我也卖。反正毛利比电话费高就好。久而久之,散客团就没有利润了。这是小微型组团社恶性竞争导致的低价循环。3.
批发商销售压力导致的市场价格倒挂。(帮您理解市场上的低价团是怎么出来的!)旅游具有季节性,有些目的地还非常明显。比如冬天的欧洲阴冷潮湿,淡季。78月旺季学生放假,气候适宜,又会人流爆表。但是,航空公司和酒店不可能让批发商只定旺季的机票。飞机必须是按照固定时间每周X般起飞的。甚至可以给某批发商开放一条航线。班次嘛,怎么着也要一年54个往返吧?(每周一班往返)。合情合理啊。好吧,批发商先付3个月机票款,飞机安排起飞。旺季来了,机位不够卖,批发商钱赚爽了。淡季来了,机位卖不完,批发商慌了,坐一个人这飞机也要起飞啊!航空公司是收了钱的,才不管。怎么办?假设,原来泰国游要3500元的成本。卖价3700元给同行,同行卖3999给客户。离出发还有10天了,专线给同行说,2800元/人?落地签,有人去不?离出发还有5天了,专线给同行说,2200元/人?落地签,有人去不?离出发还有3天了,专线给同行说,1600元/人?落地签,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价格是怎么倒挂的您知道了吧?这个是批发商导致的价格倒挂。4.
国内客户对“服务”价值的不认同产生的客户主动杀价。下面说客户导致的价格倒挂推动。一个客户从组团社咨询了8月去泰国游的行程。了解了大概的价位。知道了泰国有普吉岛一地、有曼芭普一线、有清迈一地等都不同的走法。各个不同线路各有什么特色。又问了当地玩法和景点特色。最后问了个价格,我们假设是3999元/人。回头,在其他旅行社问了个价格,靠,别人只报3800啊!你们旅行社价格不好啊。又一看网上,只有3750啊!客户不会觉得组团社提供的航班出行建议、线路介绍建议、目的地玩法建议是有价值的。甚至有些客户在组团社问了不下10个目的地的不下20个行程,最后选定以后,比了个价格就去别的旅行社定了---一样的团嘛。亲爱的客户,组团社提供的旅行资讯服务就不值300块钱每人次么???既然客户不认同,组团社就只报低价了。你问哪里我就给你报哪里价格,更不会提供咨询服务。也不敢高报。散拼团嘛,到团里疑问,还有3700元的,回头一个电话就骂组团社赚黑钱.这是服务价值不被认同导致的客户主动杀价。5.
以上4 个原因导致的超低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格使得各环节从业者收入无法保障,因此出现第三个问题中的现象。各个服务环节层层倾轧,导致最后服务变形。都要生存啊!批发商要亏钱了怎么办?批发商找到地接。地接为了争取客户,也会被压低价格。于是不知道那个高人创造性的发明了自费和购物两项提高收益的方法。(知道旅行社从业者的智慧了吧)羊毛出在羊身上。客户不付合理的团费,那就从其他地方找回来。最后甚至出现了地接社赌购物的情况。有时候赌中了,比正常服务收益好得多。这种类似赌大小一样的购物赌博使得甚至出现负团费情况出现。地接社不仅是降低服务价格,甚至要付钱给批发商才能接到生意!好吧,地接社的实际服务是由导游提供的。地接社的导游也要付钱给公司才有生意!还要自己出钱给客户买门票、付餐费、付车资、司机工资。这种情况下,住宿条件?呵呵餐饮水平?呵呵。要是一旦自费和购物上没有挣回来。哼哼,导游的脾气能好么?回来以后客户说,这旅行社安排的服务真TMD烂啊!问题是,您1999元参加泰国团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连机票成本都不够?您觉得能享受到好的服务么?不,王姐,您不能这么想。您不能假设其他客户都购物你不买就好了,您这么聪明别人也不傻啊。不,王姐,您不能认为低价是合理的。您的确是知道批发商卖不出去才出现低价,但是您也要知道他会想办法从您身上赚回来。不,王姐,您不能拿旅行社人员素质来说事,高服务一定是高价格,他价格倒挂了出现烂服务是大概率事件。不,王姐,你上次可能确实是1600元泰国外的很开心,但是这事不合理,它不长久。好吧,相信大家都已经了解了。总结一下就是:不合理的低价,甚至是倒挂导致了旅行社行业被客户认为“烂”。这个不合理的低价产生的原因有旅行社行业本身的原因:1.同质化竞争2.小微旅行社靠低价生存。3.批发商销售压力导致的价格倒挂。也有目前国内话消费意识的原因:1.不认可咨询服务的价值,只以价格作为选择组团社的标准。2.非理性消费。不考虑实际旅行成本,侥幸认为低于成本的团费也能享受到“应有的服务”。最后,我想说,这些事情确实在发生,而且曾经很严重。但是,新旅游法出来以后确实情况好转很多。并且,由于旅游电商的普及,旅行攻略网站的信息普及,更年轻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转变,整个旅行社行业已经越来越规范。很多客户开始不仅仅要求价格,而是要求服务水平。明确拒绝自费和购物的低价散拼团。还有些年轻的追求性价比的客户干脆穷游了。很多纯靠价格的小旅行社也无法生存被淘汰。整个旅行社行业正在向专业化、个性化、服务高水准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旅行社选择转型做中高端、定制旅行!就是贵,但是贵的有价值!让客户体验更好的服务,做长期的生意!所以,题主,别再说旅行社行业烂了,把预算做够吧!钱给够了,给您私人定制,成不?!谁用谁知道!相关利益说明:旅游业从业者。微信平台:xzy-trip由于爆了太多内幕,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你要回答这个为题就要先了解我们中国的旅游业 跟国外的旅游业发展的起点不是一个层次上的,最早的旅行社是为了专门接待外国人而存在的一个类似半官半商的模式,而且还有一个专门的旅游局来专门管理的,随着经济改革开放和国外对中国的好奇,那个半官半商形式的模式状态和一部分利益集团先旅游起来,和分配式的接待大量的“四种人”和“外国人”,滋长最早一批的旅游社不花什么大力气就轻松都转满了第一桶金。尝到了甜头,许多最早干旅游的非管理的人,脑子活络点会外语就开始了自己搞旅行社和境外办事处或组团社等等模式。国内的管理者慢慢地喜欢了那种什么都不干就有钱拿的那种承包模式(门市的承包和汽车租赁)。
所以老牌的旅行社是依靠政府机关的的旅游消费维持生命的,与国外一开始就依靠个人旅游和产品开饭来维持生命的,这个就是其中一个最大的不同。
当然也有完全依靠个人旅游发家的旅行社,但他也是有地利优势的,人口都是超级大城市才能实现的,人口基数少的2线 3线城市 是不可能的,但其扩张模式无非就是靠低价来圈客人。 由于旅行社管理上遗留下来喜欢层层玻壳的利益分配模式,所以影响到了旅游的所有环节,已经成为了永久不变的潜规则,没有任何一个从事旅游的老板胆敢出来说声不,没人敢当这个另类,因为他们本身就是靠这个发家致富的。圈子外的人也很少能够进入这个行业,尤其是核心利益圈。有点良心那也总不能对自己手里拿的钱说个“不”字。
里面有很多因素,我只说了其中的一些而已,但这些一些足够说明其中的最根本的关键。我不太会说话,能理解就好,不能理解 就随便看看而已。
独行过南北半球几万公里,写过4部小说,本科念过2所大学,初恋前就在憧憬黄昏恋
来知乎,参与讨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旅行社包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