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cocam怎么用设置快门无声

【最摄影】“FUJIFILM不黑,VSCOcam不毒”——富士X海洋馆外拍活动回顾
这,是一篇非主流的回顾POST,没有高大上的妹子妹子大片,也没有特定主题的活动回顾,只是一堆无定向重口味调整的“假菲林”试片,以一个不同于别人的视觉,在动物园中游玩.....试图用这些照片在这一本“时光手帖”上阐述着当天的故事—————————————————————————————————————————————————————————
首先嘛,很荣幸能够被抽中参加这次富士相机的体验活动!之前就很希望能够摸摸富士的X系列的了,知道最数码有此好活动,就必须妥妥报名参加啦!谁知,作为”迟到星星人“的毛病又犯了,当天竟然看错了时间,结果变成了最后一个到步.....到场时已经看到各位大大再积极滴讨论着机子和各种拍照教程的相互交流啦,小弟我赶紧签到领机子去!
背着这么多的设备,星哥你可好?....
签到签到!依旧是那几位熟悉的面孔!.....咦,发现妹子?额,重点不是这个,我的X-T1!(这么大喊肯定会被主办方抽飞的!.....光速逃!
迟来先上岸率先签到的孩子GET到了FUJIFILM&X-T1+XF&35mm&F1.4一枚!在折算后等效于52.5mm的等效焦距,接近标头,扫街还是妥妥滴OK。而且之前无论是胶带固定法还是自己新入的30mm定焦的长期习惯后,对于35mm这个焦段,还是能够应付的,而且首次尝试F1.4的光圈,希望会有不错的体验啦!
由于之前就很喜欢X-T1这款机子,所以一激动下,多扫了几张定妆照
复古的机身外表,而且配上这种设置,的确和平时用的相机有着颇大的区别的啊,看来适应需要时间QAQ!
不管了,拿起相机,扫起!
拿着机器的N叔各种霸气的存在!
F1.4大光圈当然要这样玩一下!暴暴大人一枚参上!
星哥还有小新新哥哥....
而笨熊拿到体验的是FUJIFILM&X-20
好的,票来了,赶紧进场!
好人的N叔辛苦滴帮我们背水,辛苦了!
35mm拿来随意滴扫街的确很舒服,配合上F1.4,妥妥全程A档压力不大,只是在X-T1的EVF上显示有些纠结,很多的时候显示的测光是不准的,哎呀,比较麻烦,毕竟有些时候不是靠多拍几张就能解决的!(难道是我的打开方式不对?)
进园!依旧看到的是这只大大的淤泥.....(误!今年显然是变形金刚看多了....)
这个是一个很久之前的梗了:”You&are&always&being&twitted&when&you&are&twitting“当你在拍照发微博的时候,别人也拍你......当大家以为星空酱在拍照的时候,
其实他在为我们展示着X-T1&+&XF&50mm&F1.2的组合,然后我们都再拍他.....
由于动物园这种拍摄场景较为特殊的关系,咱们N叔妥妥的把镜头转换成了XF&55-200mm&F3.5-5.6,打鸟拍动物妥妥的方便!
虽然今天动物园不是咱们的重点,不过小伙伴们还是积极地拿起相机拍了起来!
没有长焦的孩子只能够将就着拍了!打开方式为重口味黑白VSCOcam的后期,想做出满满的监狱风云的风格.....“一對簡單鳥兒&飛過山水萬里&那同林年代&會自信長留原地”
为了适应更多的拍摄环境还有有更多的体验,小伙伴们在游园的过程中做出了惊险的动作————&行走换镜,各位小朋友千万不要乱学啊
动物园内活捉B社带电老鼠一枚!GET
由于接下来的活动才是重点而且更加经常,所以站长大人也敦促我们加快了脚步!
在弱光环境下,大光圈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而且这里,也体现出富士在噪点控制、画面纯净度这一方面还是不错的
小伙伴们都在很积极地围着麻豆姐姐在拍照!额,我还是挤不进去,35mm的孩子到这个时候,那”进一步人文退一步广角“的定律啥都没用了,反正我也不会拍人像,那妥妥的Snap两张就走!(依旧,本文不设妹子隐藏属性,因为本来就那么多了)
OK,就这样了!
HENNSHI!Lock&ON!
挂在背包上的Lock&Seed
3D场馆内的星辉酱!X&-&Man&With&Fujifilm&X&Series!
海洋馆里面人太多了,还是走出来吧!
接下来表演的部分,35mm依旧无力啊,还是小小拍一下,专心看表演了!
相机还附带WIFI功能,拍照结束之后,WIFI传输,手机后期、发微博发微信朋友圈、instagram&&Weico+.....手机分享达人走起。
暴暴大人此时也拿出了眼镜布细心清洁着镜头
最后,活动结束,归还相机,请轻放!—————————————————————————————————————————————————————————最後
最后来一张不要脸的自拍.....FUJIFILM&X-T1这次活动里面算是体验过了,至于解毒与否嘛,依旧不清楚啊。对于我这种完全没有品牌忠诚度的人而言,这的确没有像我的死党那样有必须黑的理由,这次的接触只是为我多增加了一个纠结的选项和烦恼而已啦。当然仅仅凭着那几次乃至十几次无心的快门是不可能明白FUJIFILM还有”流浪摄“带出的信息和魅力的,但是FUJIFILM&X&VSCOcam的确对我有着一种不知为何的吸引力,那怎么办?期待之后能够有机会再次尝试啦(无节操模式打开!)最后,鲜花留给认真读完而且留下Comment的朋友,谢谢!而最后一张合照,留给咱们爱卖萌的最数码帅帅站长木杉大人啦!
自己GET個沙發,光速逃
好文艺~哈哈。。。。NEO好似黑社会
引用&&发表于&23:08:24&好文艺~哈哈。。。。NEO好似黑社会
N叔是最数码这个堂口的坐馆啊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星辉那张帅爆了,镭射眼
KO大神将哥影得如此文艺深感圣恩啊。。。(*^__^*)&嘻嘻……不过LOMO滤镜玩得多。。。感觉好似末世回忆录咁了。。。⊙﹏⊙b汗
这个滤镜的口味略微重了点,浅一些好看,····XT-1真大啊,我也不考虑了,富士的小机器到是蛮喜欢
引用&&发表于&23:19:55&星辉那张帅爆了,镭射眼
X-Man的打开方式!
引用&&发表于&02:48:46&KO大神将哥影得如此文艺深感圣恩啊。。。(*^__^*)&嘻嘻……不过LOMO滤镜玩得多。。。感觉好似末世回忆录咁了。。。⊙﹏⊙b汗[em...
其实VSCO也不一定是LOMO滴!有些是单纯的胶卷模拟而已啦谢谢N叔支持!
引用&&发表于&08:48:05&这个滤镜的口味略微重了点,浅一些好看,····XT-1真大啊,我也不考虑了,富士的小机器到是蛮喜欢
谢谢小安哥支持!下次会注意把握那个度了!X-T1的操控也很难适应啊,下次想摸摸X-E2去(光速逃
请您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您先登录后再进行操作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10:39 上传
夏至走到了大暑,
由实习的尾声,走到了最后那暑假的开始。
“我要拍一卷胶卷!”
这个美好的愿望,渴望在这数十天中实现,
于是便拿起尘封已久的美能达和疏远的索尼,
约上小伙伴,
开始这一个盛夏的胶卷之旅。
但却因为一些小小的插曲,
让这个实现的组合,
起了细微的变化......
10:40 上传
10:40 上传
一个久仰的名字,一个“意淫”颇久的地方,
在好基友的带领下,终于有机会去接触。
开门敲钟的瞬间,有着一种莫名的激动。
门前的我,可能都无法理解,
门后的他们的种对胶卷的执着,迷恋,以及背后的意义,
也不知道胶卷,因何而毒
对于肤浅的我而言,
只因简单的那几个标签而爱上 ———— “全画幅”、“让人欲罢不能的色彩”
10:42 上传
因为眼睛的过敏,而要带上“维多利亚圈”的喵喵,
不能随意乱抓乱蹦,
也只好安逸地趴在前台的设备上了。
也因为怕受到我那“对焦灯”的打扰,
而闭上了眼睛,
10:42 上传
10:42 上传
GZNOW不仅是一个菲林的集中地,
而且应该是喵喵集中居住的地方,
说不定,菲林,应该和慢条斯理的喵能够很合得来的.....
“别再做情人,做只喵做只够,不做情人”......
10:42 上传
原本只是上来拿底片的小伙伴,
看着这些小萌货,
也忍不住,拍上几张。
10:43 上传
从GZ NOW出来,
自己的MINOLTA不运转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机身电路老化还有其他的问题,
基本上拿来当胶卷随身机也没戏了。
那也没办法,毕竟这也是和我一样老的机器了,奋战了22个春秋,也该好好休息了,
说到这里,
我也打算回家之后,在模型展示柜上为他留一个位置,让他安详的在在那里,走完之后的时间。
由于最近没有购置新机的想法,那把玩胶卷的希望基本上泡汤了,
迷恋那颜色、那质感的我,将关注的点转移到了一个使用依旧的应用——VSCOcam?
通过具有WIFI传输能力的NEX-6,加上标头焦段的SIGMA 30mm F2.8 DN,还有iOs的后期能力和VSCOcam,
算是给我这个小小愿望的一个曲线补完吧。
10:43 上传
10:43 上传
街角的小随拍,
贴上胶卷的朦胧,
封印起数码那份锐度,
看出一种与平时不同的味道。
10:43 上传
对于女生而言,
夏天一般会化比较淡的妆,上街也会选择更加清凉的装备;
而对于搞机的男生而言,
夏天,特别是像是“大暑”这样的气节,
褪去原来全包裹的保护壳,
换上简洁清热的金属保护边框,省去系统中不需要的应用,刷上一个精简省电的ROM,
也算是咱们自有独特的消暑方式吧。
10:43 上传
在为生活奋斗的人们,
也抗不过热浪的冲击,
稍微躲进了空调满载的餐厅,
补充个能量,小个息。
10:44 上传
One Piece的小玩偶,虽然对海贼王没有多大的兴趣,
可是看见这样精致的小Figure,还是有些收藏的冲动的!
10:43 上传
10:44 上传
大暑,这样的节令,
显然就是为雪糕、冰饮所打造的!
“老板来两杯摩卡麦炫酷!”
“第二杯半价!”
10:44 上传
刚刚提到了Minolta,
虽然不可用了,但是还是在这个时候拿出来晒晒。
都22年的机器了,再不晒晒就发霉了!
10:42 上传
10:42 上传
可能是习(zhi )惯(ye)吧(bing),
拍完相机之后,总也要拍下手机,
然后各种调色,Pinco添加贴纸、标签、上传、同步到新浪微博,
然后两个好基友在嘚瑟这和那的,
现在看来,
3年前,在校道上某次因为对搞机此类话题的调侃而拉上的联系,甚至发展到今天的基情,
10:44 上传
小伙伴的Nikon D7000,加上20mm的镜头,
没有粘滞感、干脆利落的气按式快门,
在夏天,也有着不一样的感受,
干脆得,让人迷恋。
10:41 上传
10:42 上传
看着,急速走过的路人,
喝着搁在冰块下的汽水,
两人,由数码谈到了实习的经过和离职的艰辛,
又看似像两个逗比听着白开水式的播放器,高谈着民牌的音质如何如何,
又是实习才刚刚结束的两个屌丝,在讨论着今后的路和自己的理想,
好笑却并不可笑,
那些确实我们这个年代才有的特质。
10:41 上传
看看时间,不早了,
大暑,由于天气太热的关系,所以选择了提早回家,
而小伙伴也因为要赶下场的活动而需离开了,
这几个小时的会面,对于两个因实习而久未见面的挚友而言,
能谈到很多,却远远不够。
10:43 上传
可是,却没办法.....
时间,却不能因为某个人停下,
而我们,也必须跟着这个时代巨轮,
永不止步地往前走。
10:56 上传
这次,图片比较小的原因是,iOs上的VSCOcam的压缩太厉害了,导致输出有些乏力。
至于这次的出行,有没有为我自己的自己的快门留下一些沉淀,
答案的话,我也不清楚,
但是VSCOcam加上NEX-6 SIGMA 30mm F2.8DN的这个三剑客组合,
的确玩味多了不少啦!
期待自己之后有更好的表现!谢谢大家的支持!
10:44 上传
10:58 上传
希望自己不要再当被锁在框离的云雀,
10:42 上传
最后还要谢谢好基友 ,这么热的天气还特意从家里跑出来,陪我跑这跑那的,谢谢啦!
10:44 上传
然而作为一名宅男,每次暑假的标记,
只是在通行证上多盖了几个印章而已,
然而面对着这个更新期比较频密的暑假,
我的确该改变之前的状态,好好加油才行!
Work By Ko_moro
Machine SONY NEX-6 | SIGMA 30mm F2.8 DN
Tuning Using VSCOcam in iOs
看见麦当劳,必须来夸夸你好勇敢
不用啊,这头本来就是适马专门For E口的,自动对焦有时候还很果断的!基本够用啦扫街的话,我目前是这个挂机的,只是在拍静物的时候不习惯而已!还有一个套头!
北京+12元就送海贼的玩偶……
喵!这!!!
在尾巴发现喵星人一枚!
不怕,咱们各种渣渣都尝过
海贼王,早餐的时候12块钱,已经收了8个了,还有两款没出来
接这个头要转接环么?自动对焦还能用么?还有,博主就配这么一个头么?够用?
买了全套的VSCOCAM滤镜,但是滤镜太多反而苦恼,选择强迫症啊!!!
咋我今天看到有一套卖的
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
我当初也想入一个
喵!那!!!
还没下决心去买
目前最常用的就是Hyperbeast的那两个HB1-2 C1 A5-A6 G3
送朋友和图片一样的三款公仔 路费 艾斯 罗 商量店员买一份套餐 买了三个 哈哈
其实图片小是因为你用wifi传图的时候就已经压缩了,不关VSCO的事
广州部分地方也是!置换政策也挺乱的~
喵~喵~喵~喵~喵~
五小虎 发表于
喵~喵~喵~喵~喵~
喵!这!!!
Ko_moro 发表于
喵!这!!!
喵!那!!!& && && && &
喵!那!!!在尾巴发现喵星人一枚!
看见麦当劳,必须来夸夸你好勇敢
其实图片小是因为你用wifi传图的时候就已经压缩了,不关VSCO的事
其实图片小是因为你用wifi传图的时候就已经压缩了,不关VSCO的事不是啦York老大,我用PMM的时候传输是原图的,可是导入iOS的VSCOcam的时候就提醒图片已经压缩
看见麦当劳,必须来夸夸你好勇敢&img style=&vertical-align:text- width:20 height:20& src=&file:///var/mobile/Applications/C26E9CD9-FB23-49AC-A4D0-89A/Dgtle.app/EmoKeyboard.bundle/Contents/Resources/1_103@2x.png&&不怕,咱们各种渣渣都尝过
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北京+12元就送海贼的玩偶……
接这个头要转接环么?自动对焦还能用么?还有,博主就配这么一个头么?够用?
送朋友和图片一样的三款公仔 路费 艾斯 罗 商量店员买一份套餐 买了三个 哈哈
那时的天空 蔚蓝的让人火大
gushuwen7568 发表于
接这个头要转接环么?自动对焦还能用么?还有,博主就配这么一个头么?够用? ...
不用啊,这头本来就是适马专门For E口的,自动对焦有时候还很果断的!基本够用啦扫街的话,我目前是这个挂机的,只是在拍静物的时候不习惯而已!还有一个套头!
Zachkhun 发表于
送朋友和图片一样的三款公仔 路费 艾斯 罗 商量店员买一份套餐 买了三个 哈哈&&...
我当初也想入一个
蓝之F 发表于
北京+12元就送海贼的玩偶……
广州部分地方也是!置换政策也挺乱的~
海贼王,早餐的时候12块钱,已经收了8个了,还有两款没出来
&-sina_sign,,8e958b8d,7-&
买了全套的VSCOCAM滤镜,但是滤镜太多反而苦恼,选择强迫症啊!!!
&-sina_sign,,ef05663d,1-&
珏珏的五阿哥 发表于
海贼王,早餐的时候12块钱,已经收了8个了,还有两款没出来
咋我今天看到有一套卖的
郑要靠谱 发表于
买了全套的VSCOCAM滤镜,但是滤镜太多反而苦恼,选择强迫症啊!!!
还没下决心去买
目前最常用的就是Hyperbeast的那两个HB1-2 C1 A5-A6 G3
感谢分享,进来看看风格
好赞好赞的,我也常用VSCOcam的哈哈
胶卷风格的叶子就不敢恭维了,但是拍摄其他的东西还是很好看的
Lonely_CC 发表于
好赞好赞的,我也常用VSCOcam的哈哈
我也是尾巴上多了才开始尝试VSCOcam的
justez 发表于
胶卷风格的叶子就不敢恭维了,但是拍摄其他的东西还是很好看的
是的!望指教,小弟我还在尝试学习阶段&br /&
一集航海王都没看过 纯粹因为做工不错收了一整套
其实没懂风格是胶卷还是菲林?求讲解渴望学习
珂卟琪诺 发表于
其实没懂风格是胶卷还是菲林?求讲解渴望学习
菲林,Film,就是胶卷的意思啊
Percy。 发表于
一集航海王都没看过 纯粹因为做工不错收了一整套
对于我来说Figure的魅力大于原著
前几天刚搞全了所有滤镜,结果发现多了以后,选择起来真是纠结谁要全套88个滤镜的,我可以分享
漫漫漫步 发表于
前几天刚搞全了所有滤镜,结果发现多了以后,选择起来真是纠结谁要全套88个滤镜的,我可以分享 ...
好多重复么还是?
普宁?潮汕人?
adjclubyb 发表于
普宁?潮汕人?
不,这里拍的是广州
Ko_moro 发表于
好多重复么还是?
太多了,都不知道用哪个好了
为什么我就是不喜欢那种灰蒙蒙的图片呢?
麦当劳的,我也有一个
冲着三个帽子男来得
额。。那个喵 好像是叫伊丽莎白圈吧-。-
不管楼主的情绪啊感受啊这些主观方面的种种元素。
单说照片。
数码也好,胶片也罢,构图这一块是楼主需要沉下心来做些功课的。
不管楼主的情绪啊感受啊这些主观方面的种种元素。
单说照片。
数码也好,胶片也罢,构图这一块是楼主需要沉下心来做些功课的。i明白!构图是我修不好的功课
漫漫漫步 发表于
前几天刚搞全了所有滤镜,结果发现多了以后,选择起来真是纠结谁要全套88个滤镜的,我可以分享 ...
求分享。谢谢!
走马观花看一遭
能时常和基友一起玩爽。& && &
请不要一稿多投,谢谢
死关蕉Questions 发表于
请不要一稿多投,谢谢
那边我已经不想回去了我会乱说?
Ko_moro 发表于
那边我已经不想回去了我会乱说?
你就乱说~~~~
死关蕉Questions 发表于
你就乱说~~~~
我真的不想回去了......快帮我支持音箱那个去!
作者其他文章
DGtle Admin Team
数字尾巴-分享美好数字生活
Share Pretty Digital Life, Starting from Here热门推荐:
  引子:
  这又是一次突发奇想,我总是想写点什么,内容当然还是关于拍照的事儿。于是我决定今天写一写自己已经用了将近两年的VSCO Cam这款手机摄影App。至于为什么钟爱,还请跟着往下看,我慢慢写来。
  几天前和Madder兄在微信聊天,他分享给我一个公众号里面他做的手机如何处理照片的教程,我对他说,你们都喜欢Snapseed,我还是比较喜欢使用VSCO Cam来处理照片。至于原因,我想这软件勾引起了我内心深处对于胶片的那种莫名喜爱,以及所谓“文艺青年”的称谓吧。
  有人问我,VSCO Cam有那么多滤镜,在处理图片时候有没有自己特别喜爱的?对于这个问题,我想答案很简单。VSCO Cam提供了你丰富的胶片色调,让你可以随意选择,根据你拍摄时的想法,究竟这张照片出来要做黑白色,还是为了突出色彩对比,所以一切都是因片而定。对于很多选择恐惧症的人来说,VSCO Cam确实会加重病情,谁让滤镜功能太丰富了呢!
  说了这么多,还是言归正传吧!
  正文:
  VSCO Cam的开发者Visual Supply Co是一家专门给Adobe Photoshop以及Lightroom开发模拟真实胶片色彩插件的公司,著名的VSCO Film也就是这家公司开发的产品,而VSCO Film也从01开发到了06,真实的为数码照片带来了久违的胶片色彩。VSCO Cam则是Visual Supply Co开发的一款用于移动设备的照片拍摄以及处理软件(更多的是照片处理),支持苹果iOS以及谷歌的Android双系统平台。
  好吧,关于VSCO Cam的开发者以及一些简单的介绍已经说过无数次了,也就不再过多的去介绍Visual Supply Co了,因为本文的主角是VSCO Cam。
  在2012年,Visual Supply Co正式在苹果App Store发售了第一代VSCO Cam。虽然当时很多国外媒体都对这款App进行了介绍,我通过App Store购买了VSCO Cam1.0这款App。但是碍于语言的问题对于国外媒体对于VSCO Cam的报道属于一知半解, VSCO Cam虽然下载安装到了我的iPhone里,但并没有太多印象。
  VSCO Cam 1.0时代的界面也算作是一款Instagram Like,操作方式与Instagram相似,但也没有任何社区功能,仅仅包含了大约十款滤镜(如今VSCO Cam中的01-10滤镜即为最初VSCO Cam 1.0时代的经典滤镜的延续)。由于当时的iPhone屏幕也仅仅为3.5寸,真正使用VSCO Cam的感觉反而不如看到展示样片以及宣传中的效果出色(那时候比较笨),虽然VSCO Cam是那时候我的iPhone4S的常驻软件之一,但并未对这款软件进行太过深入的了解,原因总是在使用这款软件时对着01、02的这些数字标示的滤镜感觉很怪异,并不知道那些样片所展示的效果如何使用这款软件制作出来,那时候的VSCO Cam也没有所谓的VSCO Store,也无法扩展更多的滤镜。
  在2013年6月,VSCO Cam2.0正式推出,VSCO Cam1.0也结束了历史使命正式下架。VSCO Cam2.0最大的变化便是这款软件的滤镜可以通过内购获扩展,所以VSCO Cam 2.0正式开启了免费+内购的形式。在VSCO Cam2.0正式发布之前,我在LifeinLofi看到了这款软件的宣传视频后,开始了对新版VSCO Cam无限期待。看来VSCO Cam 2.0的改变是正确的,随着Andorid版本的VSCO Cam 2.0在2013年12月正式推出后,终于让iPhone和数以万计的Android手机有了一款功能上完全相同的照片编辑软件了(都可以保存无损压缩的JPEG照片)。
  从2013年至今,我已经习惯于将相机拍摄的照片通过Wi-Fi方式传输到手机里,然后使用VSCO Cam对照片进行处理,而后一键随时分享自己的拍摄成果。从此,VSCO Cam成为了我的最喜欢的软件之一。
  接下来,现从VSCO Cam自身的拍摄功能说起。VSCO Cam主打照片处理,所以VSCO Cam对于手机拍照这一项一直比较弱化,并且Android版本的VSCO Cam和iOS版本VSCO Cam在拍摄功能上有着很大的差别。
  在最新的VSCO Cam 4.0中(目前仅仅支持苹果iOS设备),VSCO Cam的拍摄功能终于变得专业起来。除了此前一直保留的对焦与测光分离方式之外,VSCO Cam 4.0的拍摄界面加入了白平衡、曝光补偿、快门速度、感光度等项,并且除了Auto模式外,全部加入了手动操控方式。而Android版本的VSCO Cam的版本依然定格在3.1.4,所以拍摄界面以及功能上与iOS版本的VSCO Cam 4.0相差巨大,依然保持了VSCO Cam最初功能并不太强的拍摄操控方式。
  所以,使用VSCO Cam最好的方式还是使用这款App的照片处理功能吧,毕竟拍摄不是这款软件的强项,即使VSCO Cam 4.0加强了拍摄功能,增加了操控方式,但依然不如使用手机自带的拍照软件拍摄之后,在VSCO Cam里处理来的实在。当然,这也是每个人依据使用习惯而定了。
  VSCO Cam的界面整体采用了时下流行的扁平化设计,界面操作方式从左向右滑动是VSCO Cam的菜单栏,里面可以登陆自己的VSCO Grid,查看VSCO Journal,进入VSCO Store购买滤镜以及在Library浏览自己的图库;从上往下滑动界面则可以添加照片进入到VSCO Cam的图库;右下向上滑动则可以进入VSCO Cam的所有的照片编辑工具。说好话这种操作方式充分利用的手机触控屏的操控边界,最大化的扩展了VSCO Cam的操控性,这也是目前很多VSCO Like软件争相模仿的界面形式。
  对于初次接触VSCO Cam是人来说比较“懵”。之所以“懵”是因为VSCO Cam内建了自己的一套图库系统,与很多软件会自动打开手机内置相册选择照片不同,VSCO Cam需要使用者现将照片载入到自己的图库中,然后在进行后续的处理。这也带来了另一个相对麻烦的操作,便是使用VSCO Cam处理完成的照片则需要通过“Save to Gallery”将照片导出保存在手机的相册中。VSCO Cam支持完成保存高画质的JPEG照片,并且不会对照片的分辨率进行压缩,这也让VSCO Cam成为了我首选手机照片处理的软件的理由之一。
  也有朋友对我说,VSCO Cam的界面英文的,特别是操作完全不认识。其实英文不好也无妨。这并不妨碍你使用好这款软件。请你记下以下一些单词的意思,不仅在VSCO Cam中,在其他软件中也会有这些单词出现,而这些单词在摄影软件中出现的频率最高。
  Exposure曝光、Contrast对比度、Straighten拉直照片、Crop裁切、Sharpen锐化、Saturation饱和度、Highlights Save高光修饰、Shadows Save阴影修饰、Temperature色温、Tint色调、Skin Tone皮肤色调、Vignette暗角、Grain胶片颗粒、Fade褪色、Shadows Tint阴影色调、Highlights Tint高光色调
  只要你记住以上词汇的含义,再稍加操作尝试之后,便会对VSCO Cam的照片基础处理功能完全掌握了。
  说完了VSCO Cam的基础操作,接下来就要说VSCO Cam的精华了,那些色彩诱人的胶片滤镜。
  VSCO Cam的滤镜数量可以说是非常的丰富,从软件的Store中的各种Collection既可以一探究竟。我本来想数一数目前VSCO Cam究竟包含了多少个滤镜,可惜数来数去都数糊涂了,所以这项工作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尝试下。
  在VSCO Cam的Store中,目前有售的滤镜包大都以组合的形式出现,售价从1.99美元到5.99美元之间,大部分Collection包含了一个系列的多款滤镜或者多个系列的滤镜,这些滤镜以“字母+数字”,如A01来命名,只有VSCO Cam的经典滤镜以完全数字的方式命名。
  曾经有朋友问我,这么多滤镜,每次你都怎么选择?有没有自己钟爱的滤镜?
  答案:当然有,每个人都会有钟爱自己的滤镜,但是对于照片使用什么滤镜,还需要根据照片拍摄时的光线色彩以及环境来决定。
  我们从我最为钟爱的C系列开始说起吧。
  C系列滤镜从C1到C9是分别在两个滤镜包里呈现的,分别是Limited Edition Collection和The Contemporary Collection中。C系列给人的感觉色彩很安静,特别是C7-C9,逐渐增加蓝色,让照片多了许多古典的味道。
  起先我很钟爱的是C2和C3,如今随着C4-C9的加入,我对于C系列滤镜更是情有独钟,很多照片都是使用这个系列的C2、C3以及C7、C8和C9来处理的。当然,如果直接使用滤镜处理会让照片显得有些生硬,所以配合VSCO Cam的照片色彩编辑工具,可以得到自己满意的效果。
  说完C系列之后,接下来说E系列。在官方对于E系列的描述中使用了Essence和Archetype两个单词,表示E系列代表的是本质和最初的那种形态。
  与C系列一样,E系列也是我经常使用的一个系列胶片滤镜。E系列整体的色彩十分通透,色彩十分丰富但并不会给人以过多修饰的浮躁感。E系列的实用性和适用性非常高,几乎你拍摄所有的照片可以使用E系列滤镜进行处理,效果很出色。E系列的色彩也可以配合VSCO Cam丰富的照片处理功能,例如Shadows Tint或者Highlights Tint的色彩添加之后,经过处理可以得到更为让人欣喜的色彩。
  对于钟爱宝丽来复古色调的人来说,P系列则是必须需要关注的。P系列的所有注释中都包含了Instant(宝丽来),所以P系列9款滤镜用来展现的都是真实的宝丽来色彩。
  在VSCO Cam官方的注解中,P系列是Instant Classic Warm & Cool。P1至P3采用了暖色调,展现出了年代感很强的宝丽来胶片味道;P4至P6则有冷色调组成,与P1至P3行程了鲜明的对比,照片整体偏蓝,充满一种忧郁的味道,很适合阴天或者雨天来使用。P系列剩下的三款滤镜则很“万能”,可以提升照片中黄色或者蓝色掉,类似将P系列前六款滤镜进行了融合,得到一个十分复古的效果。
  K系列滤镜仅包含了K1、K2、K3三款滤镜,数量不多但十分的经典。K系列色彩基于柯达经典彩色交卷而来,色彩明亮又有些偏红,适用性非常强。
  2013年随着VSCO Cam2.0发布的The Contemporary Collection系列滤镜。该滤镜包含了A1至A3、N1至N3、H1至H6。A1至A3主打模拟胶片风格,色彩十分柔和,同时提升了中间色调的曝光。N1至N3则充满了文艺气息,色彩十分明亮;H1至H6则是两款季节性十足的滤镜,H1至H3代表了夏日,三款滤镜偏黄、偏粉盒偏紫色的色彩充满了夏日美好时光;H4至H6的色彩则很如同初冬般给人以清冷的感觉。通过冷色调的展现,让照片多了几份宁静之感。
  后续A系列补充了A4至A6属于美学系列,色彩依然来自经典的胶片色彩。A4是色彩整体偏暖色、A5则是十足的冷色调,A6则是二者的结合,色彩十分鲜明。
  A7至A10则是属于The Minimalist Collection,主打极致简约。A7到A10一软模仿胶片,自然饱和度色彩会更高。同系列的J1-J6依然强调静之美,让安静的场景通过色彩变得更为喜人,但并不会因此带来色彩上的慌乱感,依然让你很享受这份安静的氛围。所以这个系列非常适合拍摄题材十分安静的场景使用,例如静物和小景致的风景。
  说完了彩色滤镜,该说一说VSCO Cam的黑白胶片滤镜了。黑白照片是绝对不会错过的,对于黑白VSCO Cam也有独特的B系列和经典的01至03以及X系列则是专门用于处理照片的黑白色调。
  经典系列的01至03三款黑白滤镜是VSCO Cam 1.0时代便有的经典经典黑白滤镜,提供三种不同的黑白色调模式。当然有B系列黑白滤镜之后,01至03三款黑白滤镜的使用频率并不高。B系列的6款滤镜则是完全两种方式来演绎经典的黑白色。B1至B3则是经典的黑白色调,照片色彩对比度,细节呈现以及时代感表现的非常优秀,适合大部分照片使用。
  B4至B6的黑白色彩则有很多忧郁的成分在其中,同时照片的对比度也更高,在特定的光线以及场景中使用B4至B6滤镜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大部分时间,由于这三款滤镜的对比度过高,所以不如B1至B3的通用性更强。
  X系列的三款滤镜则是对黑白色调B系列的完美补充。X系列滤镜被官方定义为有强烈褪色效果,所以三款滤镜的黑白对比度奇高,同时会有很强的褪色感。X系列滤镜会使得照片画面变得粗糙,充满了年代味道,可以将照片做旧,合理使用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除了以上介绍的滤镜,VSCO Cam还包含了S系列、G系列、M系列等等,这里就不再做过多的介绍了,在使用VSCO Cam处理照片时,可以尝试着各种不同风格的滤镜对自己的照片进行处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钟爱的滤镜,包括我在内也是如此。对于刚刚接触VSCO Cam的人来说,VSCO Cam似乎不那么友好,毕竟全英文界面对于习惯于汉字的我们来说总是显得生疏。掌握VSCO Cam其实并不难,尝试几次便可发现这款软件的神奇之处,久而久之便有了自己处理照片的风格和习惯,这也是为什么VSCO Cam会如此流行的原因。
  至于使用VSCO Cam的小窍门,除了熟悉自己常用的滤镜之外,最主要的一点便是当你在拍摄照片时,根据拍摄场景的需要,在自己的脑海中已经对这些场景在色彩上有了一个规划,哪些是要用黑白展现更有视觉冲击力,哪些用彩色展现更能吸引人。拍照并不仅仅是按快那么简单,要想真的让照片打动人、深入人心,真正需要的则是用一颗心去感悟你拍摄的场景。
  接下来说说关于VSCO Cam的安装问题。
  对于iOS用户,安装VSCO Cam的途径很简单,只需要去苹果App Store直接下载即可,内置滤镜也可以通过App Store直接付费购买,并不复杂。
  对于Android用户,使用VSCO Cam需要手机具备完整的谷歌服务框架才能使用,对于国内很多Android手机而言,这确实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儿。除了部分手机可以直接通过官方提供的GMS安装器下载安装谷歌服务之外,大部分手机都需要Root后再安装谷歌服务,这也是使用VSCO Cam的唯一途径。
  对于Android用户购买内置的滤镜包,除非你是iOS和Android双修,通过在VSCO Cam中登录自己的VSCO Grid账户,可以顺利在Android手机中下载已经购买的滤镜包。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便是Android手机需要安装Google Play商店。
  对于只有Android手机用户来说,购买滤镜则要麻烦一些。首先需要手机包含谷歌服务框架以及Google Play商店,还需要登录你的谷歌账户,而且这个账户所在地为中国以外的国家(大多数时候设置为所在地美国最为可靠);其次是在Google Play中绑定一张VISA或者Master Card签名的信用卡(银联是不行的),这样便可以顺利购买VSCO Cam的滤镜了。
  结束语:
  到这里这篇文章也要到一个结尾了。对于VSCO Cam,我已经使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对于这款软件的钟爱始终有增无减,VSCO Cam也是我继Instagram、Hipstamatic之后,必备的手机修图软件之一。当然,VSCO Cam也很好的做到了软件内的分享,比如一键分享到Instagram,以及与时俱进到如今可以一键分享到新浪微博。VSCO Cam一直在进步,每次自己的邮箱,看到VSCO发来的邮件,告知我照片又被VSCO官方选入了某日的精选摄影作品里时,心中有一份巨大的荣耀感,这也是其他软件分享平台不能给与的荣耀。
  接下来,我要继续使用VSCO Cam处理照片了。对了,如今手机已经成为了我必备的照片处理工具,至于拍摄装置,当然来自相机了。
  感谢你又看我劳力唠叨的说了这么多
蜂鸟网轻摄影频道主管、《爱上iPhone摄影》系列图书作者...
我是猫哥,专注探索全球最新科技与硬件。
连续创业者,TMT自媒体人,搜狐IT《超声波沙龙》发起人兼主持人。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立足终端领域,静观科技变化。深入思考,简单陈述。
智能硬件领域第一自媒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vscocam电脑版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