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厂纺织厂厂细纱车头砖子向正手还是向反手调那个方向使成形变细

车友之家→换档技巧及方向盘离合器的使用。■01:方向盘的正确操作方法▲Top。相信..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车友之家→换档技巧及方向盘离合器的使用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纺织厂毕业设计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纺织厂毕业设计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年5万锭纺织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00 &&¥10.00 &&¥10.00 &&¥30.00 &&¥30.00 &&¥30.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年5万锭纺织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名称:XXXXXXXX 公司细纱车间空调系统设计 学院名称: 班 学 级: 号: 能源与环境学院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0 班 200XXXXXXX XXX XXXX20 年 月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编号:XXXXXX摘 要 本次课题是完成 XXXXXXX 纺织公司细纱车间上送风系统设计,设计 的主要任务,就是将车间内的空气保持一定的温湿度、流度和清洁度,使其不受 室内外各种因素变化的影响,以满足职工身体健康和纺织厂生产工艺的需要,保 证产品的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按要求本设计采用上送风空调系统形式,通过计 算该车间的负荷和风量,根据该车间冬夏季的温湿度特点选择一次回风空调系 统,并采用双级喷淋室处理空气进行热湿处理,并通过分析比较选择经济合理的 空调设备和冷源,最后进行车间的运行调节。 关 键 词 : 细纱车间、上送风、多风机系统、间接蒸发、喷淋室1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AbstractThe issue this time is the completion of winding ZhengZhou cotton group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design, designed for important task is to maintaina certain shop in the air's temperature、humidity、flow rate and cleanliness,it is not changes with indoor's influence to meet the health of workers and textile production process, to ensure product quality and increase productivity. As required by the form o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by calculating the Cold load and Bluing rate, according to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features of summer and winter choosing a retur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using spray chamber the air to heat and moisture treatment, and through analysis Select more economical air conditioning, design refrigeration station, finally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wap shop.Key words: load, wind, air supply, air distribution, the system forms, spray rooms,equipment selection2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目录绪 论…………………………………………………………………………… 1工程概况……………………………………………………………… 第一章 工程概况2第二章 室内外参数…………………………………………………………… 室内外参 2.1 2.23参数的选择…………………………………………………………… 3 对生产的影响………………………………………………………… 4负荷计算…………………………………………………………………6 第三章 负荷计算 3.1 3.2 冷负荷计算…………………………………………………………… 7 热负荷计算……………………………………………………………15风量计算……………………………………………………………… 18 第四章 风量计算 4.1 夏季风量的计算和空气处理………………………………………… 18 4.2 冬季风量的计算空气处理过程……………………………………… 20 空调系统的选择……………………………………………………… 22 第五章 空调系统的选择 5.1 气流组织……………………………………………………………… 22 5.2 纺织车间送回风方式………………………………………………… 23 空调设备 选择……………………………………………………… 28 设备的 第六章 空调设备的选择 6.1 纺织风机的选择……………………………………………………… 28 6.2 风道、风口的选择…………………………………………………… 29 6.3 喷淋室的设计………………………………………………………… 31 制冷站的设计…………………………………………………………34 第七章 制冷站的设计 空调系统的消声、防振及保温、防腐……………………………… 40 第八章 空调系统的消声、防振及保温、防腐 8.3 管道保温……………………………………………………………… 40 8.2 减振设计……………………………………………………………… 41 8.1 消声与隔声设计……………………………………………………… 42 运行调节………………………………………………………………45 第九章 运行调节3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绪论在纺织工业生产过程中,空气调节起着重大作用,它提供了工艺需要的温湿 度、清洁度和气流速度等条件,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的同时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也提高了生产效率。随着纺织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工艺新设备对纺织空调工程 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如能源短缺、淡水减少、气候 变暖、 臭氧层破坏、 沙尘暴等, 都给纺织空调提出了新的问题。 面对水资源匮乏, 我们采用新的喷淋方法, 提高热湿交换效率或采用空调用水的一水多用及废水回 用以节省喷淋用水量;面对能源短缺我们采用变风量调节技术和变频变流等设 备,以提高风机和水泵的生产效率;我们采用新的环保制冷剂代替氯氟烃以保护 日益稀薄的臭氧层;使用吸收式制冷机和热泵;深井冬灌夏用,夏灌冬用;采用 冰蓄冷技术、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和天然冷源等,以节约用水和保护环境,使传统 的纺织空调技术,发展成为绿色空调、节能空调和智能空调。本次设计通过对细 纱车间的负荷计算、系统选型、水力计算及经济技术分析,最终确定合理的空气 调节方案。4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第一章工程概况本工程为 XXXXXXX 纺织有限公司搬迁扩规技术改造项目设计工程, 这里主要 是对该公司的部分细纱车间进行空调系统设计。该公司工程位于河南省平顶山 市,即北纬 34′,东经 113.28,大气压力夏季 99480pa,冬季 100163pa,该细 纱车间高度为 6.4m,该车间建筑面积为 2672m ,空调设计(使用)面积 2346m 。2 25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第二章室内外计算参数空调室内空气温湿度设计参数的确定, 除了考虑室内参数综合作用下的舒适 条件外,还应依据工程实际,考虑室外气温,经济条件和节能要求等方面,工艺 性空调主要用于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满足工艺要求的同时应保证员工的身体健 康。空调房间一般应保持正压,正压值保持在 5—10Pa 左右。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 50 小时的干球温度,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 50 小时的湿球温度。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 1 天的日平均温度。冬季空 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2.1 参数的选择细纱车间对温湿度的要求: 温度/°C 夏季 冬季 30—32 24—27 相对湿度/% 55—60 55—60平顶山地区采暖、空气调节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采暖 室外 计算 干球 温度 /°C 空气 调节 通风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夏季日平均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C 室外 计算 相对 湿度/% 最热月 14 时平均 45 最冷月月平均 最热月月平均 -4 1 32 -7 35.5 31.3 28.3 60 786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2.2 空气参数对生产工艺及人体舒适性的影响温湿度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状态参数对人体的影响情况 空气温度直接影响人体舒适度,当人体散热量大于产热量 时,人就会感觉寒冷;空气温度越高,人体向空气散热就越困温度难,当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时,人体不仅不能依靠辐射和对流散 热,还会从周围环境吸收热量,从而感觉到不适。 气温较低时,如果空气湿度大则由于招式空气的导热性能 和吸收辐射散热的能力较强,人会感觉到更阴冷。在温度较高相对湿度时如果这时空气湿度大,汗液更不容易蒸发,人们会感到更闷 热。此时,如果相对湿度过小,会使人感到干燥,皮肤发生干 裂等。纺织车间的相对湿度一般偏高,对热舒适的影响较大。 由于纺织车间特别是细纱车间的空间温度比较高,机器发 热量大,很多车间存在上下部温度不均匀现象。头部周围的温 度比脚踝周围的温度相差越多,感觉不舒适的人就越多。一般 应保证头部与踝部之间的温差小于 2℃。 当工作区的风速过高时气流组织人会产生吹风感,在中性偏冷是,吹风导致寒冷,但对某个处 于“中性偏热”状态下的人来说,吹风是愉快的,但过高的风 速却会给人带来吹风的烦忧感,压力感,粘膜的不适感等。对 于纺织车间来说,由于多数车间夏季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 吹风感课带来较为明显的降温作用。7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温湿度对纤维性能的影响 状态参数 对纤维性能的影响 空气温度升高,使纤维分子运动增强,因而纤维分子间的 结合力减小故纤维强力降低,延伸性、柔软性增加,导电性增 温度 强,摩擦系数减小,回潮率降低。温度太高时,棉纤维的棉蜡 开始融化发粘,纤维浆粘绕胶锟,影响工艺生产。 相对湿度增大时,水分被吸入纤维内部,使纤维膨化,纤 维分子间距离增大,故纤维的柔软性、延伸性均增加,回潮率、 摩擦系数与导电性亦增加,而强力有所降低。对于经过化学作 相对湿度 用在高压下合成的合成纤维,由于它们的亲水性基团较少,甚 至几乎没有,因此,吸湿性就差,甚至没有吸湿性。湿度大小 仅是因为有抗静电油剂的关系。 相对湿度对细纱工序的影响 工序 相对湿度过小 产生静电使纤维不平直, 细纱 相对湿度过大 钢领钢丝圈发涩,摩擦力增加,条干恶化,纤维部能紧密饱和, 断头增多,罗拉胶辊粘附飞花,牵 形成松纱,成纱毛羽增加,飞 伸不良,粗节纱多,条干不匀,胶 花增多,棉纱强力下降,静电 辊发粘,缠结胶辊,影响生产 吸绕胶辊现象增加,断头增多8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第三章负荷计算纺织厂空调一向以高耗能著称,据统计,空调耗电量占纺织厂企业用电成本 的 25%以上,是除工艺主机以外的主要耗能部位。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提出 了节能减排的科学发展观, 而无论怎样的节能措施都是以车间空调负荷为出发点 的,所以准确计算车间的冷热负荷是空调节能的第一步3.1 冷负荷计算: Ⅰ、纺织空调负荷的构成:与民用舒适性空调一样,纺织空调负荷包括维护结构传热形成的负荷(屋顶和 墙体传热,天窗玻璃的太阳辐射传热都和瞬变传热三个部分) 、车间及其设备运 行发热形成的负荷,车间照明形成的负荷,车间人员散热形成的负荷,室内各种 散湿过程形成的潜热负荷。Ⅱ、纺织空调负荷分析(1)维护结构负荷。 与民用建筑相比纺织车间维护结构产生的负荷所占比重较小, 在细纱车间甚 至不到 10%,其大小与不同的气候地区和车间面积大小有关。由于车间高温湿 度的生产要求,为防潮隔汽的需要,一般维护结构保温层厚度较大,而且由于附 房的存在,使得墙体产生的冷负荷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负荷主要集中在屋顶 部分。 (2)设备负荷 与舒适性空调不同,纺织车间的机器排布密集,单台设备能耗高,因此机器 发热量大,设备负荷所占比重高,在细纱车间甚至高达 90%以上。 (3)人体和照明负荷 多数纺织车间是 24 小时运行的,车间内人体和照明负荷较为稳定。人员的 多少与车间机台的数量和管理水平有关,但总体来讲,产生的负荷相对较少;而 车间的照明负荷主要与车间的面积和性质有关,与设备与人员的数量无关,在吊 顶高度一定的条件下,不同地区,不同大小的同类车间,单位面积产生的空调照 明负荷相差不大,在本设计中,细纱车间照明负荷按 8W/㎡计算。 (4)车间湿负荷9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纺织车间湿负荷较小主要集中在有限的人体散湿。 其产生的潜热与较大的机 器发热量相比几乎可忽略不计。因而在传统的上送下回送风方式中,空气处理过 程热湿比线几乎呈垂直状态, 这预示着较大的送风量和换气次数以及较高的风机 能耗。纺织厂空调负荷计算要采用节能措施: 措施内容 1、用空气新鲜程度确定最小新风量 2、夏季不要求过低的车间温度,冬季不要求过高的车间温度 3、根据卫生标准充分利用回风 4、选用较小的建筑传热系数 K,减少维护结构冷热负荷 5、合理处理细纱机尾工艺排风 6、冷热水管道外层包扎隔热层 7、落实生产机台节电措施,减少车间冷负荷 8、按产品种类合理排列生产机台,以便分区控制车间温湿度 纺织车间空调负荷计算有两种方法:稳态传热法和逐时冷负荷计算法。 除维护结构产生的负荷受所在地气候的影响较大外, 其它几项不受室外气象 条件的制约,而维护结构的负荷所占的比重较小。因此,在目前的纺织空调负荷 计算中,特别是方案设计中采用稳态传热法的较多,但由于稳态传热法不考虑负 荷的时间延迟等因素,算出的结果往往偏大,以此选取的系统肯定是不经济的, 为了避免因计算的总冷负荷偏大而导致的“一大三大”后果, 《采暖通风与空气 调节设计规范》以强制性条款规定,应对空气调节冷负荷进行逐项逐时计算,因 此本设计冷负荷计算采用逐时冷负荷计算法: 根据纺织厂负荷计算的经验数据,计算时刻从早 8:00——22:00 即可,计算 内容如下:1.通过维护结构产生的冷负荷 1.通过维护结构产生的冷负荷、 (1) 外墙和屋顶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LQ1110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LQ11= KF(tc,г+ td-tn) 式中: tc,г ——表示外墙和屋顶的冷负荷温度的逐时值,°C; tn K F td ——表示夏季车间内的计算温度,°C; ——表示外墙和屋顶的传热系数,W/(m · C); ——表示外墙和屋顶的计算面积,m2; ——Ⅰ-Ⅳ型结构地点修正值2 °①、外墙产生的负荷 外墙体采用保温墙体,根据建筑图外墙用 240mm 砖墙,内墙涂抹 20mm 白灰, 保温方式为外保温,保温材料是水泥膨胀珍珠岩,维护结构为Ⅱ型,其基本数据 如下:壁厚 240 mm保温层 140 mm导热热阻 1.59 m2·K/W传热系数 0.57 W/( m2·K)热容量 507 kJ/ (m2·K)查《纺织空调除尘节能技术》 ,本细纱车间的只有西向和北向外墙,查《纺 织空调除尘节能技术》得,Ⅱ型西、北朝向的外墙冷负荷计算温度 tc,г和维护结 构各朝向的地点修正值 td,西、北外墙额冷负荷逐时计算如下表: 计算时刻 T() Td Tn δT K F Q11 北 时刻 T() Td Tn δT 8.10 K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32.30 31.80 31.40 31.20 31.30 31.60 2.10 31.00 3.40 2.90 2.50 2.30 2.40 2.70 0.57 326.40 0.63 0.54 0.47 0.43 0.45 0.5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37.80 36.80 35.90 35.20 34.80 34.90 1.30 31.00 6.10 5.20 4.50 4.10 4.20 0.57 20:00 22:00 32.10 32.60北 外 墙3.203.70西 外 墙0.60 0.69 20:00 22:00 35.80 37.305.106.6011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F Q11 西265.92 1.23 0.92 0.79 0.68 0.62 0.64 0.77 1.00②、屋顶产生的负荷 屋顶厚 120mm,采用外保温,保温材料是水泥膨胀珍珠岩,维护结构类型为 Ⅱ型,其相关参数如下表: 屋顶厚度 120 mm 保温层 200 mm 导热热阻 1.95 m2·K/W 传热系数 0.48 W/( m2·K) 热容量 306 kJ/ (m2·K)查《纺织空调除尘节能技术》得Ⅱ型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 tc,г和地点修正值 td ,屋面的冷负荷逐时计算如下表: 时 刻 T() Td Tn δT K F Q11 屋 顶 8:00 38.10 10:00 36.10 12:00 35.60 14:00 16:00 18:00 43.70 20:00 46.70 22:00 47.80屋 顶 冷 负 荷7.805.805.3037.00 40.10 0.70 31.00 6.70 9.80 0.48 .50 12.4313.4016.4017.509.897.356.7216.9920.8022.19、 (2) 通过外窗的逐时传热负荷 LQ12 LQ12=KF(tc,г+ td-tn) 式中: tc,г——外窗的冷负荷计算温度,°C; td——北京地区以外的温度修正值,°C; k——外窗传热系数,W/(m2·°C); F——外窗的有效传热面积,m2; 春秋季节采全新风系统,此时为缓解回风道和空调室的压力,在西侧开设玻12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璃外窗,为减小外窗的冷负荷,选用双层玻璃外窗加活动百叶窗遮阳,传热系数 为 2.9 W/( m ·K),查《纺织空调除尘节能技术》得玻璃窗的冷负荷计算温度 tc,г 和玻璃窗地点修正值 td ,外传逐时传热冷负荷计算如下表: 西 外 窗 逐 时 传 热 计算时刻 T() Td Tn δT K F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226.90 29.00 30.80 31.90 32.20 31.60 29.90 28.40 2.00 31.00 -2.10 0.00 1.80 2.90 3.20 2.60 0.90 -0.60 2.00 25.92 -0.16 0.00 0.14 0.22 0.24 0.20 0.07 -0.05(3) 、窗的日射得热所形成的冷负荷 LQ13 LQ13=FCnCsDj,maxCLQ 式中: F— —窗玻璃的有效传热面积,m2; Cn——玻璃窗的遮阳系数 Cs——玻璃窗的遮挡系数 Dj,max——日射得热因数的最大值,W/ m CLQ——玻璃窗内遮阳逐时冷负荷系数 计算 时刻 F Cn 遮阳 系数 Cs 遮挡 系数 Dj, max Cl LQ13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225.92 0.600.78 570.00 0.16 1.11 0.21 1.45 0.23 1.59 0.60 4.15 0.84 5.81 0.42 2.90 0.10 0.69 0.09 0.6213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2.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2.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LQ2LQ2= n1n2n3NCLQ 式中: N——设备总功率 n1——电动机的容量安装系数,一般取 0.80 不同工艺的纺织设备差别较大, 一般取 0.85~0.99: n2——电动机同时运转系数, 前纺设备取下限,后纺设备取上限 n3——热迁移系数,对于采取的局部电动机排风措施的电动机,一般取 0.65~ 0.90(对于细纱机的排风,当其焓值大于室外空气焓值时,可单独通过地排风排 除) CLQ——设备散热的冷负荷系数,对于连续运行的车间设备可取 1.0 细纱机型号为 FA506 型, 单机功率为 19.42KW, 44 台, 共 总功率为 854.80KW, 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计算如下表: 设 备 散 热 冷 负 荷 LQ2 时 刻 N n1 n2 n3 CLQ LQ2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854.80 854.80 854.80 854.80 854.80 854.80 854.80 854.80 0.80 0.99 0.90 1.00 1.001.001.001.001.001.001.00609.30 609.30 609.30 609.30 609.30 609.30 609.30 609.303.照明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3.照明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LQ3 照明设备散热LQ3= N·F N ——照明设备散热指标 F ——照明面积 车间内照明设备按 8W/㎡进行估算,一直车间照明面积与空调面积相同为 2325.6 ㎡14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则照明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LQ3= 8×04.8 W=1.86 KW4.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LQ4 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包括两部分,其中潜热经过转化变成冷负荷,显热直 接成为冷负荷,这里将两者统一当做冷负荷计算 LQ4=( nqx CLQη+nqq)*103 式中: n ——车间总人数 η——群集系数,纺织厂大多属于中等劳动,取 0.95qq——人体潜热散热量,W qx——不同室温和劳动强度时成年男子的显热散热量,W cLQ——人体显热散热逐时冷负荷系数,车间内共有 44 台细纱机,人员分配为 1 人/2 台,则车间内员工共 22 人, 纺织厂在生产旺季通常是 24 小时生产,员工三班倒,考虑每一班员工在车间内 的工作时间,查《纺织空调除尘节能技术》得人体显热散热逐时冷负荷系数cLQ人 体 散 热 形 成 的 冷 负 荷,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逐时计算如下表: 时 刻 n 8:00 10:00 12:00 14:00 22 190.00 0.95 0.95 0.95 0.95 0.95 0.95 0.95 0.95 16:00 18:00 20:00 22:00qqηqx cLQLQ4 0.84 4.97 0.61 4.75 0.72 4.8645.00 0.80 4.93 0.84 4.97 0.61 4.75 0.72 4.86 0.80 4.935.夏季冷负荷汇总 5.夏季冷负荷汇总根据以上计算,将各项逐时冷负荷进行叠加,可得到纺织车间冷负荷的综合 最大值,即为车间的室内总冷负荷 QL ,各项冷负荷逐时汇总如下表:15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夏 季 细 纱 车 间 冷 负 荷 汇 总计 算 时 刻 屋 顶 北 侧 西 侧 西 窗 传 热 西 窗 辐 射 设 备 照 明 人 体 逐 时 汇 总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2:009.89 0.63 1.237.35 0.54 0.926.72 0.47 0.798.50 0.43 0.6812.43 0.45 0.6216.99 0.50 0.6420.80 0.60 0.7722.19 0.69 1.00-0.160.000.140.220.240.200.07-0.051.111.451.594.155.812.900.690.62609.30 609.30 609.30 609.30 609.30 609.30 609.30 609.30 18.60 4.97 18.60 4.75 18.60 4.86 18.60 4.93 18.60 4.97 18.60 4.75 18.60 4.86 18.60 4.93645.58 642.93 642.46 646.81 652.42 653.89 655.69 657.30由各时刻总的冷负荷可知 22 点时刻达到最大值为 658kW,但主要保证细纱 车间部分的工序生产要求,所以每部分的冷负荷为 450kW。3.2 冬季空调负荷的计算纺织厂冬季热负荷可采用稳态传热计算法,由于车间内保持正压运行,可不 计冷风渗透产生的古河, 为保险起见, 冬季一般不计算太阳辐射得热和人体散热, 查《纺织空调除尘节能技术》 ,总冷负荷 QR 的计算公式如下:16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QR=(1.1~1.2)(Q12+ Q14+ Q2+ Q3) ·式中: Q12------外墙和屋面稳态传热热量,KW Q14------玻璃窗稳态传热热量,KW Q2------机器设备散热量,KW Q3------照明设备散热量,KW 各项计算结果如下表: 传热系数 K 计算面积 F 室外计算温度 Tw 室内计算温度 Tn 维护结构耗热量 机器散热量 照明散热量 冬季负荷汇总 北墙 0.57 326.40 -7.00 26.00 -6.14 西 0.57 265.92 -7.00 26.00 -5.00 -55.47 609.30 18.60 572.44 西窗 2.90 25.92 -7.00 26.00 -2.48 屋顶 0.48 .00 26.00 -41.85则冬季空调负荷 QR=1.1×572.44=630KW,QR 为正值说明车间有多余的热量,即 在冬季细纱车间依然需要供冷17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第四章 空气处理与送风方案在已知车间热湿负荷的基础上,向车间内送风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利用不同 状态点的送风来消除室内余热余湿的过程。 由于细纱车间装是纺织厂空调的关 键部位,研究解决细纱车间空气处理问题,对改善纺织空调的恶劣状况至关重要。 现阶段纺织厂夏季空调处理一般过程如下图: 细纱车间有温度较高的工艺排风,一般高于车间温度 10~20℃,目前纺纱 厂空调对车间工艺排风有两种处理方法, 一种是对工艺排风单独收集处理,然后 经过和新风进行热焓比较后决定回用或排放, 当回风温度的焓值大于新风的焓 值时,直接排放, 用加大新风量的方法保证风量平衡; 另一种方法是排风全部回 用车间, 采用最小新风量。但,在夏季不管是采用工艺排风全部外排还是回用, 均会使回风的焓值大于室内状态 N 点的焓值,致使空调系统需冷量较大。考虑到 这种情况,选用间接蒸发冷却装置对回风进行预处理,降低工艺回风的温度,由 于此处间接蒸发冷却装置使用常温水,有效地节省了系统的制冷量,达到了节能 的效果。 空气处理方案的确定: 纺织厂细纱车间空调夏季主要目的是在保证车间相对湿度的同时, 降低车间 温度,因此应采用最大送风温差,降低车间温度,同时减小送风量,节约能源, 此时应该采用最小新风量的一次回风系统。考虑到二次回风系统的优点,将二次18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回风当做一次回风的补充形式存在,即在空调室仍设二次回风管道,便于在过渡 季节的调节 最小新风量的确定: 最小新风量的确定: 在确定纺织车间最小新风量时,一方面应保证人员每人不少于 30m?/h 的新 风量;另一方面还要考虑纺织车间送风量大,循环空气多,车间人员占有体积大 的因素。既不能简单的按操作人员每人不少于 30m?/h 来提供新风量,这样桌的 结果使工人呼吸空气中新风量太少,影响职工健康,同时也难保证车间正压的结 果;也不必按送风量的 10%来确定新风量,造成新风量过大,能耗增加。应该 综合考操作工人人均占有空间体积中新风的多少和维持室内正压来确定新风量, 这是可以把空气新鲜程度作为最小新风量确定的主要依据。结合纺织车间的特 点,参考民用建筑的情况,纺织车间空调系统的最小新风量课按下式来确定: Vot=df·V·α1·α2·α3·α4 式中: Vot --封闭式车间的最小新风量,m?/h df --空气新鲜度,取 0.5~1.0 V --车间体积,m?α1 –劳动强度系数,取 1.0~1.1,其中劳动强度越大,取值越大; α2 –环境影响系数,取 0.95~1.15 其中车间温度越高,取值越大; α3 –送排风方式影响系数,取 0.9~1.0 α4 –人员密度影响系数,一般取 0.9~1。其中人员密度越大,取值越大。 根据细纱车间的实际情况,计算最小新风量如下表: 空气新鲜度 df 车间体积 V ( m?) 劳动强度系数 α1 环境影响系数 α2 送排风方式影响系数α3 人员密度影响系数α4 最小新风量 Vot(m?/h) 空气处理方案如下图所示: 0.8 1.15 0.9 0.9 727919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空气处理 i-d 图 各状态点参数如下表:状态点 N W O K C P P1 N1干球温度 31 35.5 23 22.6 33 41 36 32.9湿球温度 24.3 27.9 22.1 22 24.8 26.6 25.5 24.7焓 74.1 90.6 65.7 65.2 76.5 33.4 43.7 51.9相对湿度 58 57 92.6 95 52.1 84.4 79.2 76.1状态点描述 室内状态点 室外状态点 送风状态点 喷水室处理终点 新风与回风混合点 工艺排风状态点 工艺排风经间接蒸 发处理 工艺回风与工作区 回风混合点空气处理过程:20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空气处理流程 车间高温的工艺排风经间接蒸发冷却装置处理到 P1 点,而后与车间工作区 回风混合到 N1 点,回风与室外空气按最小新风比混合,经双级喷水室处理到机 器露点 K ,由于使用双级喷水室,空气的相对湿度可处理到 95%,处理完成的空 气经多风机系统送入到车间内吸收车间内的余热余湿。4.2 冬季风量的计算空气处理过程由于冬季细纱车间依然有大量的余热,而相邻的几个车间需要供热,此时采 用热能转移技术将车间内总共 88000m?/h 的工艺排风全部转移到其它车间, N的回风和 W 点的新风混合到 C 点后对空气进行等焓加湿处理至 O 点, 然后送入车 间吸收车间内的余热余湿,保证车间温湿度。处理过程如下:N W o C干球 26 -7 17.9 21.5湿球 20 -8.4 17.4 17.3焓 57.5 -3.9 49.3 49.2相对湿度 58 60 95 66.721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G=QL/(in-io)=572.44/(575-49.3)=69.8kg/s=210000m?/h 工艺排风量第五章5.1 气流组织5.1.1 车间气流组织与生产的关系气流组织纺织车间的热湿环境、室内空气品质、工作区风速等指标均是通过对车间有 组织的通风来保证,依靠气流组织实现,因此气流组织是实现纺织车间空气环境 的必然手段。由于纺织生产中加工的产品均有质量轻、细小的特点,而工作区的 风速又是维持车间正常生产、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车间不同的气流组织直 接影响到车间温湿度的均匀性和车间的空气净化程度。 而且不同的通风换气量又 是直接影响车间能耗的首要因素,因此,纺织车间气流组织对车间生产工艺的影 响和温湿度同等重要。 5.1.2 纺织车间风口的选择纺织厂广泛采用条缝风口形式,由于细纱机呈长条型,常将风道与机台垂直 布置, 风道底面横向安装条缝形送风口, 能将气流直接送入工作区的每个操作面, 获得较好的降温效果,达到工艺和舒适性的要求。 条缝形送风的设计计算步骤如下: ①、确定送风口的形式 ②、布置送风管道及确定送风口的位置和数量 根据负荷计算确定送风量,按照厂房建筑条件及人员工作位置、工艺设 备布置等条件,布置管道在厂房中的位置以及条缝型送风口的位置和数 量。 并且第一个送风口距风道入口不能少于 2m, 否则该风口可能处于涡 流区并出现吸风现象。条缝型风口布置在机台车弄的上方。 ③、计算确定送风口宽度 根据每个风口的送风量,常假定送风口的长度及送风速度,计算并确定 送风口的宽度22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④、计算工作区的平均风速 vx 及最大风速 vmax 精纺车间工作区的平均风速为 0.4——0.7m/s ⑤、条缝送风时的送风管道设计 在同一条送风管道上的条缝形送风口一般要求送风量相等。 所以在设计送风 管道时,应考虑等量送风问题。 5.1.3 车间气流组织的确定① 维持车间热湿平衡 ② 确保工作区的气流稳定,减少飞花 ③ 保证整个车间风量平衡和维持正压 纺织生产过程中,合理的空调气流组织形式,是保证车间温湿度达到工艺过 程的重要条件。纺织车间内气流组织较为复杂,有空调送、回风气流,设备运转 所引起的气流扰动, 操作工人所引起的气流以及各车间之间形成的横向扰动气流 等。5.2 纺织车间送回风方式气流组织形式优点缺点适用场合1 温度场和速度场 1.回风区域受限 上送 侧回 较均匀 1. 便于车间粉尘 的控制 2.回流途中空气的温度 逐渐升高, 相对湿度不 断下降 一般纺 织车间2. 送排风系统简 3.回风窗附近气流速度 单,投资少。 很高,生产受影响1.温度场和速度 1.地沟排风系统设计复 场均匀 上送 下回 杂,投资高2.能降低车间空 2. 地沟内粉尘的清理麻烦 细 纱 等 要 气的含尘量 3. 地沟积尘不利于防火防 求 较 高 的 车间3.可减少车间送 爆23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风量,降低能耗4.地沟回风阻力较大,能 耗高1、工作区温湿度 1、易引起粉尘飞扬 可保证要求 下送 上回织布等车2、操作工人易产生不适 间2、车间送风量大 感,影响健康 大减少,节能效果 3、 车间总的温度场和湿度 显著 3、符合气流运动 规律 1、工作区温湿度 1、 排风系统设计复杂, 织 布 等 车 送、 可保证要求 投资高 间 场不均匀下送 下回2、车间送风量大 2、送、排风管道易受纺织 大减少,节能效果 设备布置影响 显著 3、 车间温度场和速度场不3、可避免粉尘飞 均匀 扬 综合以上各送回风方式的优缺点, 本次细纱车间空调系统设计采用上送下回 的气流组织形式。上送下回式送回风方式是纺织厂应用最多的形式之一,通过车 间上部均匀布置送风口送风,车间地坪上布置回风口的方式回风,整个车间形成 自上而下的主导气流。由于纺织车间多数设备在生产中会有粉尘和飞花产生,这 些粉尘和飞花是造成产品质量下降、车间生产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上送下回式 的气流可以抑制粉尘飞花的飞扬,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和车间环境的改善。同 时,自上而下的送风冷气流和车间自下而上的热气流在车间上部混合,使车间工 作区的温湿度达到工艺生产和人员身体健康的要求,车间温湿度差异小。 送回风系统风速的确定 常用的纺织厂通风,空调工程中管道的风速可按下表选取位置 新风窗常用风速 2.5----5.0最大风速 &6.024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回风窗 主风道 支风道 送风口 回风口 排风口 工作区风速要求: 室内温湿度基数 温度 18--24 24--26 26--30 30--32 ≥322.0----5.0 6.0----9.0 4.0----6.0 2.0----4.0 8.0----10.0 1.5----3.0&6.0 &12.0 &9.0 &5.0 &12.0 &4.0允许风速相对湿度 % 50--60 50--60 55--65 60--70 60--70 0.20 0.25 0.30 0.40 0.50均匀送风设计通风和空调系统往往要求把等量的空气沿风道开设的送风口或短管送出, 即 均匀送风,变截面送风管道是纺织空调应用较多的一种方法。均匀送风所需的等 静压需通过改变管径的大小来实现, 即采用沿管道内气流方向降速法设计管道尺 寸。并计算管道的阻力损失。一般工程上变径段设置在本管段起始流量减少 20%~50%处,以便于施工和减少管道阻力。 选用方法 采用条缝型送风口送风时, 支风道及送风口的数量应根据送风量和车间内工 艺设备的布置情况来确定。宜将风道与机台垂直布置,以使风口与车弄平行。一 般每跨布置一条至两条支风道。支风道布置确定后,每条支风道一般应在车弄中 心位置处布置条缝型送风口,以免吹风直接吹至机台台面,影象工艺生产,保证 工作区的温湿度要求。 为使每条送风支风管的第一个条缝型送风口不处于涡流区 而出现倒吸风现象,距主风道入口处不宜小于 2m。 条缝型送风口的风速因条缝送风口的安装高度不同而异,一般可取 1.5——25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3.0m/s。当车间高度小于 3.8m 时取较小值;大于 3.8m 时取较大值,严防条缝型 送风口的风速过高造成车间气流紊乱。风速确定以后,就可以根据车间应该布置 的条缝型送风口的数量确定出风口的断面尺寸。 条缝型送风口的主要缺点是:由于风口没有采用相应的辅助措施,致使风口 下方的气流流速较大,而且部分区域存在漩涡,整个房间内的气流场及温湿度场 均匀性差。 送风管道的水力计算如下表,具体管段具体尺寸、位置见《细纱车间送风平 面图》环 路 编 号 m /h 1 2 3 4 5 6 7 000 3矩型 流量 风管 尺寸 a mm 00 00 1400矩型 风管 尺寸 b mm 600 800 00 直径 或当 量直 径D mm 800 960 92 M 4.6 5 9.5 17 2.6 0.46 0.97 管长 L实际 断面 积S单位 比摩 阻R实 际 流 速V M/S 1.54 2.31 3.70 4.96 4.96 4.96 8.50 Pa 1.51 3.40 8.71 15.62 15.62 15.62 45.92 3.0 3.5 6.5 10.5 2.0 2.0 1.5 动压 ∑&沿 程 损 失 RL Pa 0.1 0.3 1.0 2.6 0.4 0.1 1.5 Pa 4.5 11.9 56.6 164.1 31.2 31.2 0.4 Pa 4.7 12.2 57.7 166.7 31.7 31.3 68.9 局部 损失 Z 总阻力 损失m2Pa/M 0.029 0.053 0.11 0.154 0.154 0.154 0.3780.720 0.960 1.200 1.680 1.680 1.680 1.960回风口 车间回风量=送风量 – 车间正压排风量 纺织车间根据车间的密封程度,车间正压排风量取送风量的 3%--5%。 所以 回风量=送风量*95%=.95=/h回风设计; 回风设计; 设计为保证纺织车间的气流组织,在正确设计送风系统的同时,也要合理设计车 间的回风,当车间内的空气状态与室外相比,更有利与温湿度控制,更能节约冷26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热能源时,空调系统一般均应以使用回风为主,本设计由于采用最小新风比,新 风只占 3%,为保证车间内风量平衡,这里回风使用率取 97%。车间内的回风包 括两部分:工艺排风和工作区回风,上面已经提到,工艺排风在夏季用间接蒸发 冷却器处理,而在冬季,车间依然存在余热,此时,采用热能专业技术,将部分 工艺排风送入到需要供热的车间,比如细纱车间,达到节能的目的。 回风设计除了合理确定回风量的大小外, 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考虑均匀吸风的 问题,否则再完美的送风设计也达不到车间温湿度均匀的目的。纺织空调的均匀 回风管道按理论计算的结果应该是渐变截面的圆锥型, 但考虑到车间的地沟需要 定期人工清扫,回风量较大,在纺织空调中一般将位于机台下的风道设计成变截 面形状,采取回风沟宽度不变、底边渐变坡度、控制最高风速的方法,所有回风 口的规格大小保持一致,简化了施工、方便制作和维护管理。 风道设计 采用假定流速法选择风道,已知总风量,合理分配各风道风量,假定流速已 知则可求出断面面积,从而进一步求出断面面积。 纺织车间由于设备布置要求和厂房结构形式等因素的影响, 较常应用的是条 缝型送风口、散流器和可调混流送风口。在纺织空调中,条缝型送风口主要用在 细纱和细纱、捻线等车间。因为这些场所一般均具有狭长的车弄,为便于将空气 送入人工操作区,使弄堂内有一定的吹风感,并保持机器上部气流组织均匀、稳 定,一般每条车弄中间均设置一个送风口。 回风口的设置 回风口的设置首先应该考虑到均匀回风,其次是便于安全生产和卫生管理。 回风口采用无格栅条缝型回风口, 该风口的系统阻力 80—180Pa,结构和安装图如 图,这种风口无运动部件,安装与土建配合较好,具有风口不挂花,便于清扫, 风速高可达 12m/s 以上,吸气均匀性好,易于安装等特点,但系统阻力大。回风 口形式确定后,其面积和个数宜按最大回风量、吸口风速及车间工艺设备的布置 情况确定。 (1) 、采用地沟回风; (2)回风口设置在机器下部,在每个细纱、细纱、捻线、布机等长条形机 器的下方并与机器长度方向相平行。 这样做防止机台弄堂间的通道受到影响以及27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行人方便; (3)回风口设置在操作车弄内。在梳并粗等方块行机器的车间,并将回风 口设置在操作车弄内,矩形格栅的回风口一般与地面平齐; (4)经计算采用可调型回风口,尺寸为 600*600。 新的设计一般取回风口风速在 8m/s 以上,虽然风系统流动阻力稍有增加, 但风口的尺寸较小,初投资有所降低,而且运行效果良好。 对回风设计,应尽可能做到均匀吸风,而又兼顾考虑现实的需要,最大限度 缩小理论与实际的差异,所以应注意一下两点。 1、地沟断面设计要求 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当吸风口面积之和与主地沟面积之比不大于 0.4 时,前后吸口的吸风不均匀程度可控制在 15%以内; 2、地沟内风速的设计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由于纺织厂地沟需要进行定期清扫,加之系统风量大、管线平衡及进入除尘室端面往往受到基础梁的限制、 避免飞花在地沟的大量沉降等原因,均造成地沟起点风速较低,末端风速高的现 象。此时需要增加吸风口速度,一般控制在 8m/s 以上,甚至可达 12m/s,并在 风口上设置风量调节装置,力求达到均匀吸风的目的。回风地沟的设计,宜按照 沿气流流动方向降速设计均匀吸风的原理, 确保支沟起始端断面最远回风口处真 空度不小于某值时,方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基于上述原因,起点净沟深不应小于 0.6m,本上次设计的地沟起点-1.100,支地沟终点-1.800,终点-2.200。 为了确保细纱车间的温湿度达到设定的范围, 必须合理地设计送风管道的断 面、条数,并合理分布条缝型出风口。其原则如下: 1、送风道位置 由于采用上送风空调系统,所以风道应设置在屋顶下面机器的上方, 2、送风道断面 送风道风速应满足风道风速 8—10m/s,且不大于 12m/s,为了使车间的条缝型送 风口尺寸规格统一,所以本空调系统风口均采用 800*150 3、送风口形成和位置 根据纺织厂和细纱车间特点,采用条缝型的送风口最好,其位置设置在两台机器 上方的车弄上空,避免设置在机器顶上。 4、送风口数量和尺寸计算,28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根据细纱车间的风量,计算并分配其条缝型送风口的数量和尺寸。其计算方法如 下: (1) 、已知细纱车间工作区的平均风速为 0.5m/s 左右,可以推算送风口送 风速度 v0=3.0m/s 左右。 (2) 、每条风道的每段风道风口数量和风口断面面积见空调平面图。 由于该车间的湿度较大,所以采用喷淋室对空气进行热湿处理。断 面 编 号流量地沟 宽度 a mm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1000地沟 深度 b mm 00 25. 13 01 73 61 49 37 1000管长 L实际 断面 积S m2单位比 摩阻 R实际 流速 V M/S 6.31 5.40 3.60 3.60 3.51 3.42 3.32 3.21 3.10 2.99 2.87 2.75 2.62 2.48 2.36 2.21 2.04 1.87 1.69 1.49 1.28 1.06 0.82 0.57 0.29动压∑&沿 程 损 失 RL Pa 0.5 0.8 0.4 0.2 0.2 0.2 0.2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0 0.0 0.0 0.0 0.0 0.0局部 损失 Z Pa 75.9 55.6 24.7 16.5 15.6 14.8 14.0 13.1 12.2 11.4 10.5 9.6 8.7 7.8 7.1 6.2 5.3 4.4 3.6 2.8 2.1 1.4 0.9 0.4 0.1总阻 力损 失 Pa 76.5 56.4 25.1 16.6 15.8 15.0 14.1 13.3 12.4 11.5 10.6 9.7 8.8 7.9 7.2 6.3 5.4 4.5 3.7 2.9 2.1 1.5 0.9 0.4 0.1m /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4 42 603M 2.0 4.0 4.00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2.60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1.80Pa/) 0.27 0.20 0.10 0.10 0.09 0.09 0.08 0.08 0.08 0.07 0.07 0.06 0.06 0.05 0.05 0.05 0.6 0.8 0.4 0.6 0.0015Pa 25.31 18.53 8.23 8.23 7.82 7.41 6.98 6.55 6.12 5.68 5.24 4.79 4.34 3.90 3.54 3.09 2.65 2.22 1.80 1.41 1.04 0.71 0.43 0.20 0.06 3.0 3.0 3.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3.080 2.400 1.800 1.800 1.763 1.725 1.688 1.651 1.613 1.576 1.539 1.502 1.464 1.427 1.373 1.336 1.298 1.261 1.224 1.187 1.149 1.112 1.075 1.037 1.00029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第六章6.1 纺织风机的选择风机的选择空调设备的选择由于风道阻力小,送风量又很大,因而在选择时应选取低风压、大流量且高 效率的纺织轴流式通风机。 纺织风机的作用:抽吸喷水室的空气,使喷水室内形成均匀的气流,然后把 处理完毕的空气送入车间里。 纺织风机的工作特点: 1、专业性强:纺织风机是根据纺织空调除尘工作所需,设计确定系列规格和性 能范围的,同时根据纺织的特殊要求设计来确定风机的结构和类型。 2、技术先进,效率高:纺织风机系列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研制而成 的,它不仅考虑性能与结构的匹配和适应,同时着重考虑纺织厂常年不间断 运行的特点。 3、能够适应变风量的要求:纺织风机多采用多级的双速电动机或变频器,可根 据季节的不同,进行风量调节,节约能耗。 纺织风机型号的选择 根据风机的全压和流量的关系选择风机: 纺织空调系统由于风量大、 阻力小, 因此在选择时应选用低风压、大流量、高效率的轴流风机; 根据风机的功能进行选择:根据风机所承担的任务和使用场合的不同,对风 机进行选择 风机参数的选择:参数有风机流量和风机压力, 送风机的选型: 系统送风采用多风机系统,每个空调室两个风机“不完全并联” ,每个风机 联通两个风道,车间的总送风量为 240000m?/h,由 4 台风机承担,每台风机的 计算 Q=KQ0=1.1*m?/h 其中,Q0—计算确定的系统流量 K –修正系数,一般取 1.05~1.10 风机的全压 P 按下式计算:30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P=KP0=1.15×373=429 其中 P0—计算确定的系统阻力,pa K –修正系数,一般取 1.05~1.15 工艺排风机,地排风机的选型计算汇总如下表:风机选型计算 送风机 地排回风机 工艺回风机 系统计算流量 m?/h 88000 风机流量 m?/h 96800 风机流量 m?/s 18 21 27 系统阻力 Pa 373 328 236 风机全压 Pa 429 378 271按照所计算的风机全压和流量,考虑工程实际中设备的折旧等问题,分别选 取以下几种风机:风机型号 送风机 地排回风 机 工艺回风 机 FZ40 35) ( -11 FZ40 35) ( -11 FZ40 35) ( -11 机 号 14 16 14 转速 r/min 00 全压 Pa 245-495 流量 m?/s 17.525 功率 KW 15 电机 型号 Y180L-6 台 数 4 2 2284-528284-52819.7229.4419.7227.782218.5Y200L2-6Y200L1-66.3 喷淋室的设计喷水室喷淋空气处理法可根据喷水温度的不同,实现多种空气热湿处理 过程,且具有一定的空气净化能力,加之热湿交换效率高、价格便宜、方便管理 等因素,成为纺织空调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纺织厂使用的喷水室根据空气的流向分卧式和立式, 根据喷淋排管的设置分 为单级和双级,根据通过喷水室的风速分为低速和高速等。下面列表比较这几种 形式的区别。空气自一侧流入,经喷淋装置喷淋后沿水平 方向从另一侧流出。卧式喷水室便于布置喷淋排 卧式 按空气的流向 活布置喷水室,方便风机得安装和运行,有利于 运行管理和维修 立式 占地面积小,空气自下而上,喷水自上而下,因 管、挡水板,可以根据风量和热湿处理的需要灵31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此空气和水的热湿交换效果更好,一般在空调室 位置有限、处理风量较小的场所,辅助加湿时使 用 单级 采用一套喷淋系统 将两套喷水系统串联使用此时空调用水课分别通 过两级喷淋和空气进行热湿交换,因此水的温升 按排管的布置 双级 较高,使用的水量减少,在使空气得到较大的焓 降的同时节约了用水量,特别适合于天然冷源和 要求空气焓降大的场所。 空气流速一般为 2~3m/s,在采用深井水等天然 低速 冷源喷淋时宜采用低速喷水室。 按空气的流速 空气流速可达 3.5~6.5m/s, 若采用冷冻水喷淋可 高速 采用高速喷水室本设计冷源采用深井水,考虑到以上因素,选用卧式双级低速喷水室。双级喷水室的工作原理:32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如右图所示, 双级喷 水室是两个单机喷水室 串联起来的喷水室, 即空 气先进入一级喷水室在 进入二级喷水室, 而冷水 先进入二级喷水室, 然后 再从二级喷水室水池中 抽出, 再进入一级喷水室 喷淋。 空气在两级喷水室 中得到了较大的温降, 同 时水的温升也较大, 提高 了冷 源的使用率。 喷淋室的计算: 喷嘴孔径的选择; 喷嘴做为喷水室的主要部件,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其其口径的大小对喷 水是的热工性能影响很大,采用喷水室处理空气,若以人工冷源作冷媒,实现空气的冷却去湿过程时, 每级喷水室的喷嘴一般采用两排对喷,喷水量达不到要求时,应增加排数。各排 之间的距离,一般应采用 0.6m。各排的喷嘴密度宜采用 18—24 个/m2。喷水室断 面的空气质量流速,一般采用 2.5—3.5kg/ m2·s,冷水温升一般采用 3—5°C。 若以天然冷源作冷媒,其温升值应通过计算确定。 喷水室的补水量一般取总喷水量的 2%—4%。 喷水室的设计计算: 双级喷水室的热工计算暂时没有完整的计算方法,此处根据现有的公式校正 经验数据的方法进行校核计算,具体步骤如下: 假定被处理空气的质量流量为 3 kg/(㎡·s) ,根据每个喷水室回风量计算 断面面积33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F=39.12÷3=13.04 ㎡ 根据空调室的土建条件选取合适的断面尺寸 3.3m×3.8m = 12.54 ㎡, 校核被处理空气的实际流速 vp=39.12÷12.54=3.12 kg/(㎡·s) 根据我国纺织空调的运行经验,在夏季使用双级喷水室四排对喷时,当喷水 室的空气质量流速为 2.5~3.5kg/(㎡·s)时,空调喷水的终温可比处理后空气 的温度高 0.5~1.0℃, 水的温升可达 4~6℃, 由此首先假设冷源水的温升为 5℃ 根据热平衡方程式:i1- i2=μ·c(tw2-tw1) 计算出喷水系数μ μ=(76.9-65.2)/(4.19×5)=0.54 全热交换效率计算公式η=1-(ts2-tw2)/(ts1-tw1) 双级喷水室的η计算经验公式η=0.945(vρ) μ 两式联立可得 tw1=15℃,tw2=20℃, 计算 tw1 的温度过低,冷源采用深井水难以达到要求,因此缩小计算计算冷源水 温升,计算方法同上,分别取冷源水温升 4.9,4.8,4.7··· ···3.0 ,计算结 果汇总如下图:0.1 0.36根据平顶山地区的深井水使用情况,冷源的水温一般为 18℃,查上图可得此时 喷淋水的温升为 3.6℃34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计算风速 kg/(㎡·s) 3.12喷水系数 μ 0.75全热交 换效率 η 0.95tw2-tw1 3.60tw1 18.09tw2 21.69当井水温度为 18℃时,第二级直接采用井水喷淋,此时用水量 W=μ×G=0.75×39.12=29.34kg/s=105.6 t/h 冬季采用回灌技术可适当降低夏季的水温,当井水温度低于 18℃时,采用循环水喷淋,以下分别列出井水出水温为 15,16,17℃时的水量使用情况 15 喷淋室用水量 W t/h 冷源水量 WL t/h 循环水量 Wx t/h 75.97 56.75 19.22 16 79.14 66.72 12.42 17 90.44 80.93 9.51喷淋排管间距 大量的实验表明,在使用双排喷淋时,无论是对喷还是顺喷,加大排管间距 无助于提高热湿交换效果,所以从节约占地面积考虑,纺织空调双排喷淋时排管 间距以取 300~400mm 为宜,本设计取 400mm. 喷水方向; 喷嘴的喷水方向可采用顺喷和逆喷: 顺喷时,气流和喷嘴喷出的雾滴同向运动,空气与水接触时间较长,加湿效 果好。 逆喷时,气流和雾滴逆向运动,换热效率高,除湿效果好。 流体对流热值交换理论研究和实验均表明,采用单排喷嘴进行喷淋时,逆喷 比顺喷的热交换效果好,采用双排喷嘴进行喷淋时,双排对喷使水苗能更好地覆 盖喷水室断面并兼有两种喷水方式的优点 ,因此,纺织厂采用双排喷淋时多采 用对喷的方式,以提高喷水室热湿交换效果。 喷嘴排数: 由于细纱车间负荷高,喷水量大,因此采用双排喷嘴。 喷嘴密度及规格: 查《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得喷嘴适宜的最大喷水压力为 0.25Mpa,根据冷35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源 18℃时的用水量以及空调室的土建条件,查《纺织空调除尘技术》选取 FL 型 喷嘴喷嘴规格与性能如下: 喷嘴孔径 (mm) 4 喷水量 (Kg/h) 290 射程 (m) 1.0 喷水压力 (Mpa) 0.2 喷射锥角 (°) 96由此可知每个喷淋室所需的喷嘴数为 =364 个 根据土建条件喷排的面积选择 (H)型 由于每一级采用双排,喷嘴密度应为 364÷2÷11.87≈16 只/㎡ 对于双级喷水室,每一级的规格相同。 循环水池: 双级喷淋室要使用循环水,为了使循环用水能连续使用,喷水室水池要能容 纳 2~3min 的喷水量。即水池容量为 105.6×3÷60=5.28 ㎡ 。深度一般为 500~ 700mm,此时取 600mm 可达到要求,具体尺寸参看《空调室土建条件图》 ,为 了检修和做清洁工作,水池的宽度可略小于喷水室的宽度,将水池延长到喷水室 的前方,并安装水过滤器。另外,喷水室还不断喷射从冷源来的冷水,所以喷水 室的容量应大于循环水量,并要设置溢水管。 1.溢水管和泄水管 溢水管的入口常做成喇叭形, 出口做成 U 形水封。 溢水管采用直径为 150mm 的钢管每个喷水室各一根。 在清扫和检修水池时,需要将池中的水通过泄水管放掉,泄水管装在有坡度 的池底的最低处, 以利于把水放净。 泄水管可以用阀门开闭, 也可以使用橡皮塞。 2.补水管 为保持池中的水量,必须设有补水管。补水管的补水量一般为设计喷水量的 2~4%,补水管装有浮球阀,以控制水面的高度。 3.水过滤器 纺织厂使用的喷嘴孔径小,当使用循环水时就需要对水进行过滤,以防杂质堵塞 喷嘴孔口。通过设水过滤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喷淋水泵: 查《纺织空调除尘节能技术》 ,空调喷淋水泵的养成 H(m)可用下式求得: H=H1+H2+H3`36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式中” H1—喷嘴所需喷水压力(15~25m) ,本设计喷嘴压力为 0.2MPa,取 20m H2—喷水室上部喷嘴与水池水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H3—管路阻力损失,仅考虑喷水室内部的管路时,一般取 1.8~3m 则所需水泵扬程 H=20+5+3=29m ,考虑到水泵应附加 10%~20%富余量,此处喷淋 水泵的扬程取 32m,跟据冷源温度为 18℃时喷淋室用水量(105.6 t/h) ,选取合 适的水泵如下: 水泵型号 DFW100-160/2/15 流量 m?/h 70 100 130 扬程 m 36.5 32 26 效率 % 70 76 75 转速 r/min 电机功率 KW 2900 15注:水泵出口尺寸 DN100 双级喷淋室,每一级单设水泵,两个空调室共计 4 台。 喷淋室内管道规格详见《空调室喷淋系统图》第七章冷源的选择纺织厂车间特别是细纱车间中机器台数多,分布集中,机器发热量大,全年 都需要供冷。 各种不同性质的冷源, 制冷效率相差很多, 适用场合也有很大差异。 因此,纺织厂空调冷源必须考虑纺织车间的特点,结合工程实际,经过优化选择 才可能为纺织厂节约能量、节省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 一、纺织冷源的特点 1、蓄冷量大 2、冷源温度高 3、获取冷源的方法要经济 二、纺织冷源应用现况第八章 空调系统的消声、防振及保温、防腐8.1 消声与隔声设计8.1.1 消声与隔声设计要点 (1) 设计通风与空调系统时,应通过声学计算,使通风机的噪声频率特37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性与消音器提供的频带衰减量之差,保持小于或等于室内允许的噪声频 率特性; (2) 通风、空调和制冷机房的位置,宜布置在远离对隔振和消声有较严 格要求的房间的位置,机房内部的噪声控制,应以隔振和隔声为主,吸 声为辅; (3) 通风机和空调系统产生的噪音,当自然衰减不能达到允许的标准时, 应设置消声器或采用其他消声措施。系统所需要的消声量,应通过计算 确定; (4) 选择消声器,应根据系统所需消声量、噪声源频率特性和消声器的 声学性能及空气动力特性等因素,经济技术比较,分别采用抗性、阻性 和阻抗复合消声器; (5) 选用机械设备时,要选择效果好、噪声低的产品; (6) 设计风道时要注意风速,考虑风道自然消声,在设计弯头时加设导 流叶片,尽可能的减少空气涡流现象; (7) 在设计送回风处加贴软性吸声材料; (8) 避免外界噪声传入风管内; (9) 机房尽量远离要求安静的房间。安静条件要求不同的房间不要共用 一个系统,以防止他们之间串声。 8.1.2 管道系统消声设计的步骤 (1). 根据噪声声源的频谱、管道系统的噪声衰减量和实际的室内容许噪 声标准,确定消声器所需的消声量。要特别注意,噪声源的声功率级,噪声自然 衰减量,室内容许噪声均应分别按各倍频程确定。 (2). 根据给定的管道空气流量,选择适当的流速从而确定消声的有效流 通截面积。选择流速时应注意兼顾消声器的消声性能,空气动力性能以及气流再 生噪声。一般的说,通过室式消声器的风速不宜大于 5m/s;通过消声弯头的风 速不宜大于 8m/s;通过其他类型的消声器风速不宜大于 10m/s。8.2 减振设计8.2.1 空调系统振动成因 空调系统的噪声除了通过空气传播到室内外, 还可以通过建筑物的结构和基38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础进行传播。例如传动的风机和压缩机所产生的振动可直接传给机组,并以弹性 波的形式从机组沿房屋结构传到室内,并以噪声的形式出现,称为固体声。可以 用非刚性连接来达到削弱由机器传给机组的振动, 即在振源和机组之间设避振构 件(如弹簧减振器、橡皮、软木等) ,使振动得以衰减。 8.2.2 隔振措施 1)管路隔振 水泵、冷水机组、风机、冷却塔等设备跟水管用一小段软管连接,以不使设 备的振动传给管路。软接管有两类:橡胶软接管和不锈钢波纹管。前者不能耐腐 蚀和高温,后者能耐腐蚀和高温,但价格较贵。 2)设备隔振 机房中各种有运动部件的设备都会产生振动,产生噪声。另外,振动还会引 起构件、管道振动、有时会危害安全。因此对振源必须采取隔振措施。在设备和 机组配置弹性的材料和器件,可有效的控制的振动;在设备与管路件采用软连接 实行隔振。采用的机组隔振材料和隔振器有下列几种: 压缩型隔振材料,主要有:橡胶垫,适用于水泵隔振;软木,可用于小型制 冷机和水泵; 剪切型隔振器,主要有:金属弹簧隔振器,适用于风机、冷水机组等隔振; 橡胶剪切隔振器,常用于风机、水泵隔振。 本次设计中选用的水泵配有 KL 型连接板作为柔性连接并加隔振器 JG2-2 安装;水系统采用橡胶接管,并每隔一定距离设置管道减振吊架或减振支座,在 管道穿墙、楼板时也需要采用软接头。制冷剂管路用波纹管接管;风机进出口与 风管间的软管采用帆布材料制作。 1.减振设计原则:在电机、风机、压缩机的设备底座一般要考虑减振, 2.减振主要考虑的地方 ⑴冷水机组的底座; ⑵一般末端设备的机座; ⑶水泵的机座; ⑷冷却塔的机座; ⑸风管的机组出口段、回风段均要减振,水管与设备相连进出口段要考虑减39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振,风管、水管穿墙也要考虑减振。 8.2.3 减振方式 防振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⑴水泵除基础隔振外,泵的进出口接管均应有柔性连接。 ⑵配管得吊卡亦是振动的主要途径, 所以配管得吊卡与楼板之间应设有防振 动橡胶垫等做隔振连接。 ⑶垂直安装在管井中的立管亦应采取方针措施。 ⑷垂直与水平风管的防振: 对于低速风道, 且风出口有良好的防振软接管者, 一般不考虑风管吊卡和支撑的防振。 ⑸出口调节阀应装在软接管之后,以免风机振动使风门产生附加噪声,风门 与风机出口的尺寸和方向应视情况考虑。8.3 管道保温空调用的冷、热水在输送过程中,难免与周围有温差的介质发生热交换,从 而损失不必要的热量,这就要求我们做好管道的保温。 8.3.1 保温措施 保温是为了减少管道和设备向外传递热量而采取的一种工艺措施。 保温的目 的是为了减少管道和设备系统的冷热损失;改善劳动条件,防止烫伤、冻伤,保 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本设计的保温主要是为了防止管道向外传递冷量, 和防结露。 保温结构一般由保温层和保护层组成, 保温层起保冷作用是保温结构的主要 部分。保护层设在保温层或防潮层的外面,主要是保护保温层或防潮层不受机械 损伤。保护层常用的材料有石棉石膏、石棉水泥、金属薄板及玻璃丝布等。防潮 层所用的材料有沥青及沥青油毡、玻璃丝布、聚乙烯薄膜和铝箔等 保温结构应能保证热损失不超过标准值; 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在自重、 风雪、 振动等附加荷载下不致破坏; 在设计寿命内保持完整, 不出现腐烂、 烧坏和剥落; 同时兼顾防水、防火、美观和施工方便。 8.3.2 保温材料的选择原则 保温材料的热工性能主要取决于其导热系数, 导热系数越大, 说明性能越差, 保温效果也越差,因此选择导热系数低的保温材料是首要原则。同时综合考虑保 温材料的吸水率、使用温度范围、使用寿命、抗老化性、机械强度、防火性能、40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造价及经济性。 保温材料的选择要求: 保温材料应根据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选取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保温性 能好、易于施工、耐用的材料。具有以下要求: 1) 热系数小, 价格合理。 空调工程中常用的保温材料, 其导热系数 λ =0.05~ 0.15W/m·℃范围之内。并尽量选用 λ 值小的材料。同时考虑导热系数各 价格时,一般来说,二者的乘积最小的材料较经济,在二者的乘积不大 时,导热系数小的更经济些。 2) 尽量采用密度小的多孔材料。这类材料不但导热系数小,而且保温后和 管道重量轻,便于施工,风管支架的荷重也小。 3) 保温材料的吸水率低且耐水性能好。若吸水率高,则保温材料极易受潮, 导致导热系数增大,保温材料性能恶化。此外,还要求材料即使吸收水 分后,其机械强度不能降低,也不能出现松散或腐烂的现象。 4) 抗水蒸气渗透性能好。如果材料有小孔,则应为封闭型的。目前常用的 材料中,硬质聚氨脂泡沫材料就是抗蒸气渗透较好材料。 5) 保温后不易变形并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最好采用板状或毡状等成型材 料。采用散状材料时,要采取措施防止其由于压缩等原因变形。 6) 温材料不宜采用有机物和易燃物,以免发生虫蛀腐烂、生菌或发生火灾。 本设计冷冻水管保温结构采用保温层、防潮层和保护层三层,保温材料选用 沥青及玻璃棉制品;防潮层采用沥青油毡;保护层采用石棉石膏。 8.3.3 保温管道防结露 下表为各管径下要求的防结露厚度。 保温材料(玻璃丝棉)的防结露厚度表 表 8-1 管径 厚 mm 度 DN15 11 DN20 12 DN25 12.5 DN32 13 DN40 13.5 DN50 14 DN70 14.5 DN80 14.5 DN100 1541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8.3.4 保温材料的经济厚度 从上面可以选出冷介质管道防结露所需的最小保温厚度。计算的保温防 结露厚度通常都不是最经济的厚度而只是满足了最低使用要求的厚度。 关于经 济厚度,要考虑以下一些因素: ⑴保温材料的类型及造价(包括各种施工、管理等费用); ⑵冷(热)损失对系统的影响; ⑶空调系统及冷源形式; ⑷保温层所占的空间对整个建筑投资的影响; ⑸保温材料的使用寿命。 通过对大量工程的实际参考,结合实际情况,因此供回水管及风管的保 温材料可以选用 25mm 厚的采用带有网格线铝箔帖面的防潮离心玻璃棉。8.4 管道防腐空调系统中的管道、容器、设备等常因其腐蚀损坏而引起系统漏水,既对建 筑装修造成破坏又浪费能源。因此对管道、容器、设备的防腐处理就必不可少。 管道与设备的防腐措施很多,通常以防腐涂料或采用硬聚氯乙烯塑料,玻璃 纤维,玻璃钢为主。而采用最广泛的就是涂料工艺。对于明装的管道一般采用油 漆涂料,对于地下敷设的管道多采用沥青涂料。 本设计的管道防腐措施主要采取在管道除污后刷红丹漆, 主要设备的防腐处 理在其外表面涂油漆。第九章运行调节纺织空调系统运行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各地区气候条件的变化和车间工 艺条件对温湿度的要求,及时对空调系统设备进行不断的调节经常性的维护管42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理,使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充分发挥作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由于 冬夏季风量基本一样,所以风机的开启基本保持常年一样。根据冬季的负荷在冬 季的时候只需开启一台制冷机即可满足车间的需要, 但是也需要管理人员的适时 调节,以节约能源和更好的保证车间的温湿度要求,保证车间生产工艺。9.1、 车间温湿度调节的方法车间温湿度调节的方法可以概括为量调节和质调节两种方法。 量调节就是改 变送入车间的风量以此来改变车间的温湿度。 质调节就是改变送入车间空气的状 态参数从而改变车间的温湿度条件。 由于纺织车间温度的控制范围较大,因此保证车间温度的原则是:在满足车 间相对湿度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使车间温度接近人员的舒适范围,从分利用 车间的余热量, 减少对车间的加热, 充分利用新风的冷却作用, 降低车间的温度, 减少冷源的使用时间。 1、车间温度的控制 在车间相对湿度能满足车间生产工艺的要求,但车间温度出现偏高和偏低 时,此时主要的问题是由于车间空调系统送风机器露点温度的偏高或偏低,解 决方法首先是调节空调系统的机器露点,可以改变冷冻水供水条件和调节新回 风比的方法进行调节。 2、车间相对湿度的控制 由于纺织厂冬夏温度相差 7—8 度,而相对湿度要严格控制。出现问题是应 该改变送风量和水泵喷水量进行调整,以达到要求。 3、车间相对湿度和温度同时控制 由于湿空气的特性,温度和相对湿度不是相对独立的,任何一个的改变必 引起另外一个参数的变化。可是还必须同时控制好温度和相对湿度,但是空气 的热湿处理过程不是唯一的,所以需要选择最节能的方式进行热湿处理9.2、 车间空调全年运行调节车间空调系统的全年运行调节任务是:根据不同季节的室外气象参数,制订 不同季节的室内温湿度参数,采用不同的空气热湿处理过程,以最节能的方法, 保证室内温湿度的要求,确保车架正常生产。 本次调节主要针对春秋季节的运行调节, 而春秋季节的室外空气状态处于冬43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季和夏季之间。 春秋季节的空气调节方案:可采用调节新回风比的方式进行运行调节,调整 过程是不断根据室外空气的焓值,改变室内温湿度的设定值在冬夏季之间,采用 全新风喷淋循环水的方法进行空气处理。 春秋季节的空气调节原则: 水温的调节:当室外空气状态在春秋季节之间变化时,从节能的角度讲,可 全部使用室外空气并用循环水喷淋处理空气, 但循环水温要随着室外空气湿球温 度的变化而自然的变化; 送风量的调节:随着室外气温的上升,送风量继续相应增加至设计最大值; 水量的调节:由于喷淋排管的喷嘴不便于更换,空调系统调节水量应采用切 换喷淋排管数量来实现, 并不能单纯依赖对水泵进行调速实现, 因水泵速度太低, 水泵和压力均下降,喷淋排管会失去雾化的效果。降低热湿处理效果,在水量变 化不大时,可将喷嘴供水管路上的阀门开打或关小,以进行水量调节; 新回风比的调节: 新回风比的调节是通过调整新风和回风调节阀的开启程度 来实现的。新回风比的调节要随着室外天气的变化,适时进行调节,在没有实现 自动控制的情况下,很不现实。调节时应注意调节阀的空气量大小与阀门的开启 角度成正比这一特性,但并不成线性关系,在开启角度达到一定数值之后,往往 是开启角度越大,增加风量的比例越小。 这两个季节为了避免使用全新风, 一般运用部分回风并采用循环水进行喷淋 处理空气以使机器露点的变动幅度不是太大,从而使车间的温湿度相对稳定。 关键的是运行管理者应深入了解空调系统节能运行管理的特点, 针对不同车间生 产工艺生产情况,适时制定调节调节方案,运用行之有效的调节方法,在满足 不同车间工艺生产和舒适性要求的情况下,匹配空调系统制冷量和送风量,节 约运行能耗。44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路延魁.《空气调节设计手册》[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黄翔. 《纺织空调除尘技术手册》[S].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13.费承铮.《实用纺织厂除尘设计与计算手册》[S].西安:.陆耀庆.《实用供暖空调设计手册》[S].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 费承铮..《实用纺织厂空调设计与计算手册》[S]. [S].西安:.郁履方.《纺织厂空气调节》[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李先洲.《暖通空调实施手册》[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赵荣义.《简明空气调节设计手册》[S].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赵荣义.《空气调节》[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孙一坚.《通风工程》[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 12.周义德、吴杲等《纺织空调除尘节能技术》 中国纺织出版社. .纺织厂土建、工艺图 1 份. 14.各种空调制冷机组产品样本. 15.各种水泵、风机样本.45 建环专业-纺织厂细纱车间毕业设计说明书——为大家提供各种日常写作指导,同时提供范文参考。主要栏目有:范文大全、个人简历、教案下载、课件中心、 优秀作文、考试辅导、试题库、诗词鉴赏。 相关文档: 下载文档: 搜索更多: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right 。甜梦文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阴毛纺织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