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固定化酶技术与固定原生质体有哪些异同点

酶工程习题(1-10章、模拟试题1、2)36-第3页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酶工程习题(1-10章、模拟试题1、2)36-3
3、酶分子的物理修饰是通过物理方法改变酶分子的(;A、组成单位;B、侧链基团;C、空间构象;D、空间构型;4、氨基酸修饰()的分子修饰;A、只能用于核酸类酶;B、只能用于蛋白类酶;C、可以用于蛋白类酶和核酸类酶;D、不能用于蛋白类酶和核酸类酶;1、A2、D3、C4、C;四、判断题;()1、只有以金属离子为激活剂的酶,才可以进行金;()2、通过改变酶分子的空间
3、酶分子的物理修饰是通过物理方法改变酶分子的(
)而改变酶的催化特性A、组成单位B、侧链基团C、空间构象D、空间构型4、氨基酸修饰(
)的分子修饰A、只能用于核酸类酶B、只能用于蛋白类酶C、可以用于蛋白类酶和核酸类酶D、不能用于蛋白类酶和核酸类酶1、A
4、C四、判断题(
)1、只有以金属离子为激活剂的酶,才可以进行金属离子置换修饰。(
)2、通过改变酶分子的空间构象而改变酶的催化特性的修饰方法称为物理修饰法。(
)3、定点突变技术是氨基酸置换修饰和核苷酸置换修饰的主要方法。(
)4、某些RNA分子,经过核苷酸剪切修饰,可以成为核酸类酶。1、(×)2、(×)3、(√)4(√)五、简答题1、试述酶分子修饰的概念和作用。1、答:通过各种方法使酶分子的结构发生某些改变,从而改变酶的催化特性和功能的技术过程称为酶分子修饰。
通过酶分子修饰,可以使酶分子结构发生某些合理的改变,就有可能提高酶的催化效率,增强酶的稳定性,降低或消除酶的抗原性,改变酶的底物专一性等,同时通过酶分子修饰,可以进一步探讨其结构与催化特性之间的关系。2、何谓金属离子置换修饰?简述其主要修饰过程和作用。2、答:将酶分子中的金属离子用另一种金属离子置换,使酶的特性和功能发生改变的修饰方法称为金属离子置换修饰。金属离子置换修饰的过程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酶的分离纯化:首先将欲进行修饰的酶经过分离纯化,除去杂质,获得具有一定纯度的酶液。(2)除去原有的金属离子:在经过纯化的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螯合剂,如乙二胺四乙酸(EDTA)等,使酶分子中的金属离子与EDTA等形成螯合物,通过透析、超滤、分子筛层析等方法,将EDTA-金属螯合物从酶液中除去,此时,酶将往往成为无活性状态。(3)加入置换离子:于去离子的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另一种金属离子,酶蛋白与新加入的金属离子结合,除去多余的置换离子,就可以得到经过金属离子置换后的酶。通过金属离子置换修饰可以阐明金属离子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提高酶的催化效率,增强酶的稳定性,改变酶的动力学特性等。 3、何谓大分子结合修饰?有何作用?3、答:采用水溶性大分子与酶的侧链基团共价结合,使酶分子的空间构象发生改变,从而改变酶的特性与功能的方法称为大分子结合修饰。通过大分子结合修饰,可以提高酶活力,增强酶的稳定性,降低或消除酶的抗原性等。 4、举例说明肽链有限水解修饰的作用。4、答:在肽链的限定位点进行水解,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某些精细的改变,从而改变酶的特性和功能的方法称为肽链有限水解修饰。通过肽链有限水解修饰可以使酶原显示出酶的催化活性。例如,胰蛋白酶原本来没有催化活性,当受到胰蛋白酶或肠激酶的修饰作用,从N-末端去一个六肽(Val-Asp-Asp-Asp-Asp-Lys)后,就显示胰蛋白酶的催化功能。通过肽链有限水解修饰可以提高酶的催化活性。例如,天冬氨酸酶通过胰蛋白酶修饰,从其羧基末端切除10个氨基酸残基的肽段,可以使天冬氨酸酶的催化效率提高5倍左右。通过肽链有限水解修饰可以降低或消除酶的抗原性,例如酵母的烯醇化酶经肽链有限水解,除去由1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段后,酶活性仍然可以保持,抗原性却显著降低。 5、何谓氨基酸置换修饰?有何作用?5、答:将酶分子肽链上的某一个氨基酸用另一个氨基酸置换,从而改变酶的催化特性和功能的修饰方法,称为氨基酸置换修饰。酶分子经过氨基酸置换修饰后,可以提高酶活力、增加酶的稳定性或改变酶催化的专一性等。 6、何谓核苷酸置换修饰?有何作用?6、答:将酶分子核苷酸链上的某一个核苷酸换成另一个核苷酸的修饰方法,称为核苷酸置换修饰。核苷酸置换修饰通常采用定位突变技术进行,只要将核苷酸链中的一个几个核苷酸置换,就可以使核酸类酶的特性和功能发生改变。例如L-19 IVS活性中心由第22~27位的六个核苷酸残基组成,只要将其中的碱基置换一个,就可以使其底物专一性发生。7、简述定点突变技术的主要技术过程及其在酶分子修饰中的应用。7、答:定点突变是在DNA序列中的某一特定位点上进行碱基的改变从而获得突变基因的操作技术。定位突变技术用于酶分子修饰的主要过程如下:(1)、新的酶分子结构的设计根据已知的酶RNA或酶蛋白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及其特性,特别是根据酶在催化活性、稳定性、抗原性和底物专一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合理设计新的酶RNA的核苷酸排列次序或酶蛋白的氨基酸排列次序,确定欲置换的核苷酸或氨基酸及其位置。(2)、突变基因碱基序列的确定对于核酸类酶,根据欲获得的酶RNA的核苷酸排列次序,依照互补原则,确定其对应的突变基因上的碱基序列,确定需要置换的碱基及其位置。对于蛋白类酶,首先根据欲获得的酶蛋白的氨基酸排列次序,对照遗传密码,确定其对应的mRAN上的核苷酸序列,再依据碱基互补原则,确定突变基因上的碱基序列,并确定需要置换的碱基及其位置。(3)、突变基因的获得根据欲获得的突变基因的碱基序列及其需要置换的碱基位置,首先用DNA合成仪合成含有被置换了碱基的寡核苷酶,再用此寡核苷酶为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技术获得所需的大量突变基因。(4)、新酶的获得将上述定位突变获得的突变基因进行体外重组,插入到适宜的基因载体中,然后通过转化、转导、介导、基因枪、显微注射等技术,转入到适宜的宿主细胞,再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表达,就可获得经过修饰的新酶。定点突变技术在酶分子修饰中试一种行之有效的常用方法,定点突变技术为氨基酸置换修饰和核苷酸置换修饰提供了先进、可靠的手段。 8、酶分子的物理修饰有何特点?8、答:酶分子物理修饰的特点在于不改变酶的组成单位及其基团,酶分子中的共价键不发生改变,只是在物理因素的作用下,副键发生某些变化和重排,使酶分子的空间构象发生某些改变,从而改变酶的某些催化特性。第六章
酶、细胞、原生质体固定化一、名词解释1、固定化酶2、固定化细胞3、固定化原生质体4、吸附法:是酶分子吸附于水不溶性的载体上,有物理吸附法及离子交换剂吸附法。5、包埋法:是将酶物理包埋在高聚物内的方法。6、结合法:将酶通过花些反应以共价结合与载体的固定化方法。7、交联法:用多功能试剂与酶蛋白分子进行交联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酶分子中有力的氨基、酚基及咪唑基均可与多功能试剂之间形成共价键,得到三相的交联网状结构。二、填空题1、固定化酶是固定在载体上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的
酶。2、固定化细胞是固定在载体上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的
细胞。3、固定化原生质体是固定在载体上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的
原生质体。4、用带负电荷的载体制备的固定化酶,其最适pH比游离酶的最适pH
,用带正电荷的载体制备的固定化酶,其最适pH比游离酶的最适pH
,用不带电荷的载体制备的固定化酶,其最适pH与游离酶的最适pH
。5、酶催化反应的产物为酸性时,固定化酶最适pH比游离酶的最适pH
,产物为碱性时,固定化酶的最适pH比游离酶的最适pH
,产物为中性时,最适pH
。6、酶电极是由
密切结合的传感装置。1、催化反应2、生命活动3、新陈代谢4、高,低,相同5、高,低,不改变6、固定化酶,各种电极三、选择题1、用带负电荷的载体制备的固定化酶后,酶的最适pH(
)。A、向碱性一侧移动B、向酸性一侧移动C、不改变D、不确定2、氨基酰化酶可以催化(
)。A、D,L-氨基酸生成D-氨基酸和L-氨基酸B、D,L-乙酰氨基酸水解生成D,L-氨基酸C、L-乙酰氨基酸水解生成L-氨基酸D、D-乙酰氨基酸水解生成D-氨基酸3、酶催化反应的产物为碱性时,固定化酶的最适pH(
)A、比游离酶的最适pH高一些B、比游离酶的最适pH低一些C、与游离酶的最适pH相同D、随机变化4、制备酵母原生质体时主要采用(
)A、溶菌酶B、果胶酶C、B-1,4葡聚糖酶D、 B-1,3葡聚糖酶1、A
4、D四、判断题(
)1、包埋法可以用于酶、细胞和原生质体的固定化。(
)2、固定化原生质体由于细胞内的结构完整,可以保持细胞原有的生命活动能力。(
)3、延胡索酸是催化延胡索酸水合反应的酶。(
)4、采用共价结合法制备得到的固定化细胞具有很好的稳定性。1、(√)2、(×)3、(√)4(×)五、简答题1、简述常用的固定方法及其应用范围。1、答:固定化方法主要有吸附法、包埋法、结合法、交联法和热处理法等。(1) 吸附法利用各种固体吸附剂将酶或细胞吸附在其表面上,而使酶或者细胞固定化的方法称为物理吸附法,简称吸附法。 吸附法常用的固定吸附剂有活性炭、氧化铝、硅藻土、多孔陶瓷、多孔玻璃、硅胶、羟基磷灰石等。吸附法具有操作简便,条件温和,载体廉价易得,而且可以反复使用,但由于靠物理吸附作用,结合力较弱,酶或与载体结合不牢固而容易脱落,所以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吸附法可以用于制备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2)、包埋法将酶、细胞或原生质体包埋在各种多孔载体中,制备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或者固定化原生质体的方法称为包埋法。包埋法可分为凝胶包埋法和半透膜包埋法两大类。?凝胶包埋法:凝胶包埋法是将酶、细胞或原生质体包埋在各种凝胶内部的微孔中,制成一定形状的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或固定化原生质体的方法。常用的凝胶由琼脂凝胶、海藻酸钙凝胶、角叉菜胶、明胶等天然凝胶以及聚丙烯酰胺凝胶、光交联树脂等合成凝胶。天然凝胶在包埋时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对酶、细胞或原生质体的影响甚少,但强度较差。而合成凝胶的强度高,对温度,pH变化的耐受性强,但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才能把酶、细胞或原生质体包埋起来,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好条件。?半透膜包埋法:半透膜包埋法是将酶包埋在由各种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小球内,制成固定化酶的方法。常用于制备固定化酶的半透膜有聚酰胺膜、火棉胶膜等。半透膜的孔径为几埃至几十埃,比一般酶分子的直径小些,固定化酶不会从小球中漏出来,但只有小于半透膜孔径的小分子底物和小分子产物可以自由通过半透膜,而大于半透膜孔径的大分子底物或大分子产物却无法进出,故此,半透膜包埋法适用于底物和产物都是小分子物质的酶的固定化。包埋法可以用于制备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和固定化原生质体。(3)结合法选择适宜的载体,使之通过共价键或离子键与酶结合在一起的固定化方法称为结合法。根据酶与载体结合的化学键不同,结合法可分为离子键结合法和共价键结合法。?离子键结合法:通过离子键使酶与载体结合的固定化方法称为离子键结合法。离子键结合法所使用的载体是某些不溶于水的离子交换剂。常用的有DEAE-纤维素、TEAE-纤维素、DEAE-葡聚糖凝胶等。用离子键结合法进行酶固定化,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只需在一定的pH、温度和离子强度等条件下,将酶液与载体混合搅拌几个小时,或者将酶液缓慢地流过处理好的离子交换柱就可使酶结合在离子交换剂上,制备得到固定化酶。?共价键结合法:通过共价键将酶与载体结合的固定化方法称为共价键结合法。共价键结合法所采用的载体主要有:纤维素、琼脂糖凝胶、葡聚糖凝胶、甲壳质、氨基酸共聚物、甲基丙烯醇共聚物等。要使载体与酶形成共价键必须首先使载体活化,即借助于某种方法,在载体上引进一活泼基团。然后此活泼基团再与酶分子上的某一基团反应,形成共价键。用共价键结合法制备的固定化酶,结合很牢固,酶不会脱落,可以连续使用较长时间,但载体活化的操作复杂比较麻烦,同时由于共价结合时可能影响酶的空间构象而影响酶的催化活性。现在已有活化载体的商品出售,如溴化氰活化的琼脂糖凝胶4B,活化羧基琼脂糖凝胶4B等,在实际应用时可免去载体活化的步骤而很简单地制备固定化酶。结合法只适用于固定化酶(包括固定化菌体)的制备。(4)交联法借助双功能试剂使酶分子之间发生交联作用,制成网状结构的固定化酶的方法称为交联法。交联法常用的双功能试剂有戊二醛、己二胺、顺丁烯二酸酐、双偶氮苯等。交联法制备的固定化酶或固定化菌体结合牢固,可以长时间使用,但由于交联反应条件较激烈,酶分子的多个基团被交联,致使酶活力损失较大,而且制备成的固定化酶或固定化菌体颗粒较小,给使用带来不便。交联法只适用于固定化酶(包括固定化菌体)的制备。(5)、热处理法将含酶细胞在一定温度下加热处理一段时间,使酶固定在菌体内,而制备得到固定化含酶菌体。热处理法只适用于那些热稳定性较好的酶的固定化,在加热处理时,要严格控制好加热温度和时间,以免引起酶的变性失活,热处理也可与交联法或其他固定化法联合使用,进行双重固定化。热处理法只适用于固定化含酶菌体的制备。 2、何谓固定化酶?固定化酶的特性与游离酶的比较有哪些改变?2、答:固定化酶是指固定在一定载体上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催化反应的酶。固定化酶既保持了酶的催化功能,又克服了游离酶的不足之处,具有提高酶的催化效率,增强稳定性,可反复或连续使用以及易于和反应产物分开等显著优点。固定化酶与游离酶比较,其催化特性主要有下列变化:(1)固定化酶的稳定性一般比游离酶的稳定性好,主要表现在:对热稳定性提高,可以耐受较高的温度;保存稳定性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保存较长时间;对蛋白酶的抵抗性增强,不易被蛋白酶水解;对变性剂耐受性提高,在尿素、有机溶剂和盐酸胍等蛋白质变性剂 的作用下,仍可保留较高的酶活力等。(2)固定化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一般与游离酶差不多,活化能也变化不大,但也有些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与游离酶比较会有较明显的变化。(3)酶经过固定化后,其作用的最适pH往往会发生一些变化。(4)固定化酶的底物特异性与游离酶比较可能有些不同,其变化与底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有一定关系。对于那些作用于低分子底物的酶,固定化前后的底物特异性没有明显改变。而对于那些可作用于大分子底物,又可作用于小分子底物的酶而言,固定化酶的底物特异性往往会发生变化。 3、举例说明固定化酶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3、答:固定化酶已在工业化生产中广泛应用,例如,氨基酰化酶是世界上第一种用于工业生产的固定化酶。1969年,日本田边制药公司将从米曲霉中提取分离得到的氨基酰化酶,用DEAE-葡聚糖凝胶为载体通过离子键结合法制成固定化酶,将L-乙酰氨基酸水解生成L-氨基酸,用来拆分DL-乙酰氨基酸,连续生产L-氨基酸。 4、何为固定化细胞?固定化细胞有何特点及应用?4、答:固定在载体上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生命活动的细胞称为固定化细胞。固定化细胞能进行正常的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所以又称为固定化细胞或固定化增殖细胞。微生物细胞、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可以制成固定化细胞。(1)固定化微生物细胞具有下列显著特点:①固定化微生物细胞保持了细胞的完整结构和天然状态,稳定性好。②固定化微生物细胞保持了细胞内原有的酶系、辅酶系和代谢调控体系,可以按照原来的代谢途径进行新陈代谢,并进行有效的代谢调节控制。③发酵稳定性好,可以反复使用或者连续是使用较长的一段时间。例如,用海藻酸钙凝胶包埋法制备的黑曲霉细胞,用于生产糖化酶可以连续使用一个月。④固定化微生物细胞密度提高,可以提高产率。如海藻酸钙凝胶固定化黑曲霉细胞生产糖化酶,产率提高30%以上。用中空纤维固定化大肠杆菌生产β-酰胺酶。,产率提高20倍。⑤提高工程菌的质粒稳定性。(2)、固定化微生物细胞主要用于发酵生产各种胞外产物和制造微生物电极,现简介如下:①利用固定化微生物生产各种产物:固定化微生物细胞能进行正常的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所以利用固定化细胞可以如同游离细胞那样发酵生产酒精酒类、氨基酸、有机酸、酶、辅酶、有机酸和抗生素各种代谢物。②利用固定化微生物细胞制造为生物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是由固定化微生物细胞与各种能量转换器密切结合而成的传感装置。微生物传感器已成功地用于测定可发酵性糖、葡萄糖、甲酸、乙酸、头孢霉素、谷氨酸、氨、硝酸盐、生化需氧量(BOD)、细胞数量等。 5、简述固定化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与特点。5、简述固定化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与特点。答:固定在载体上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生命活动的原生质体称为固定化原生质体。(1)固定化原生质体的制备包括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原生质体固定化两个阶段。①原生质体的制备:一般来说,原生质体的制备过程是首先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收集起来,悬浮在含有渗透压稳定剂的高渗缓冲液中;然后加入适宜的细胞壁水解酶,在一定的条件下作用一段时间,使细胞壁破坏;分离除去细胞壁碎片、未破坏的细胞以及细胞壁水解酶,而得到球状原生质体。②原生质体固定化:原生质体固定化:原生质体制备好后,把离心收集到的原生质体重新悬浮在含有渗透压稳定剂的缓冲液中,配成一定浓度的原生质体悬浮液,然后采用凝胶包埋法制成固定化原生质体。(2)、固定化原生质体具有下列显著特点:①由于没有细胞壁,细胞结构不完整,失去增殖能力,但是由于细胞膜内的结构完整,保持了细胞原有的新陈代谢特性。②固定化原生质体由于解除了细胞壁这一扩散屏障,可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有利于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传递和吸收,也有利于胞内物质的分泌,可显著提高产率。③固定化原生质体由于有载体的保护作用,具有较好的操作稳定性和保存稳定性,可反复使用和连续使用较长时间,利于连续化生产,在4?C保存较长时间后仍能保持其生产能力。④固定化原生质体易于何发酵产物分开,有利于产物的分离纯化,提高产品质量。⑤固定化原生质体发酵的培养基中需要添加渗透压稳定剂,以保存原生质体的稳定性。这些渗透压稳定剂在发酵结束后,可用层析或膜分离技术等方法与产物分离。 六、综合分析题1、试分析固定化酶与固定原生质体有哪些异同点?1、答: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有下列相同点:(1)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由载体固定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2)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都可以通过包埋法和吸附法进行固定化。(3)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都由于有载体的保护作用,稳定性显著提高。(4)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都可以反复使用或连续使用一段很长的时间。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有下列不同之处:(一) 目的不同:固定化酶用于催化各种生物化学反应,而固定化细胞用于胞外酶等胞外产物的生产。(二) 固定化方法有所差别:固定化酶可以采用结合法和交联法进行固定化,而固定化细胞不能采用结合法和交联法进行固定化。(三) 变化情况不同:固定化细胞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生长繁殖,细胞越来越多,而固定化酶却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步失活,酶活力越来越低。2、答:固定化细胞与固定化原生质体有下列相同点:(1)固定化细胞与固定化原生质体由载体固定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2)固定化细胞与固定化原生质体都可以通过包埋法进行固定化。(3)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都由于有载体的保护作用,稳定性显著提高。(4)固定化细胞与固定化原生质体都可以反复使用或连续使用一段较长的时间。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有下列不同之处:(1)固定化细胞可以进行正常的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而固定化原生质体不能增殖,但可以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2)固定化细胞用于胞外酶等保外产物的生产,而固定化原生质体用于胞内酶等保内物质的生产。(3)变化情况不同:固定化原生质体只能采用包埋法进行固定化,而固定化细胞除了包埋法,还可以采用吸附法进行固定化。(4)固定化原生质体由于没有细胞壁,培养基中需要添加渗透压稳定剂,而固定化细胞不用添加。(5)固定化原生质体在发酵过程中共,需要添加青霉素等物质以抑制细胞壁的再生,而固定化细胞不用添加。第七章 酶非水相催化一、名词解释1、 酶非水相催化:酶在非水介质中进行的催化作用称为酶的非水相催化。2、 有机介质中的酶催化:酶在含有一定量水的有机溶剂中进行的催化反应。 适用于底物、产物两者或其中之一为疏水性物质的酶催 化作用。酶在有机介质中由于能够基本保持其完整的结 构和活性中心的空间构象,所以能够发挥其催化功能。3、 微水介质体系:是由有机溶剂和微量的水组成的反应体系,是在有机介质酶催化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反应体系。4、 水活度:水在代谢过程中的可用性。5、 对映体选择性6、 手性化合物:是指那些化学组成相同,但是立体结构不同而成为恰如人的左右手一样互成对映体的化合物,也称为光学活性化合物二、填空题1、与在水介质中相比,酶在有机介质中的稳定性
,催化活性
。2、非水介质主要包括有机介质,气相介质,超临界流体介质,
。3、有机溶剂的极性系数lgP越小,表明其极性
,对酶活性的影响
。4、化学组成相同,立体结构互为对映体的两种异构体化合物称为
。5、脂肪酶可以催化油脂与甲醇进行
反应,生成生物柴油。1、提高,降低
2、离子液介质
3、越强,越大
4、手性化合物
5、转脂三、选择题1、必需水是指(
)A、维持酶催化反应速度所必需的水量B、酶催化反应速度达到最大时所需的水量C、与酶分子紧密结合的水量D、维持酶分子完整的空间构象所必需的最低水量2、有机介质中酶催化的最适水含量是(
)A、酶溶解度达到最大时的含水量B、底物溶解度最大时的含水量C、酶催化反应速度达到最大时的含水量D、酶活力到最大时的含水量3、有机溶剂极性的强弱可以用极性系数lgP表示,极性系数越大,(
)。A、表明其极性越强,对酶活性的影响就越大B、表明其极性越强,对酶活性的影响就越小C、表明其极性越弱,对酶活性的影响就越大D、表明其极性越弱,对酶活性的影响就越小4、天苯肽是由(
)缩合而成。A、L-天冬氨酸的a-羧基与L-苯丙氨酸甲酯的氨基B、L-天冬氨酸的B-羧基与L-苯丙氨酸甲酯的氨基C、L-天冬氨酸的氨基与L-苯丙氨酸的a-羧基D、L-天冬氨酸的a-羧基与L-苯丙氨酸的氨基1、D
4、A四、判断题(
)1、有机溶剂的极性系数是指某种溶剂在正辛烷与水两相中的分配系数(
)2、在有机介质反应体系中,水活度越大,酶催化反应速度也越大。(
)3、酶在水溶液中催化的立体选择性通常比在有机介质中催化的立体选择性强。(
)4、酶在有机介质中催化的最适pH与在水溶液中催化的最适pH有较大差别。1、( √ )
2、 ( × )
)五、简答题1、酶在非水相中有哪些特点?1、答:酶在非水介质中催化与在水相中催化相比,具有下列显著特点:(1)酶的热稳定性提高。(2)酶的催化活性有所降低。(3)水解酶可以在非水介质中催化水解反应的逆反应。(4)非极性底物或者产物的溶解度增加。(5)酶的底物特异性和选择性有所改变。 2、酶在有机溶剂介质中与在水溶液中的催化特性有哪些改变?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各类资格考试、专业论文、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文学作品欣赏、中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行业资料、酶工程习题(1-10章、模拟试题1、2)36等内容。 
 酶工程习题(1-10章、模拟试题1、2)_交规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第一章 绪论 试题精选 一、名词解释 1、酶 2、酶工程 3、核酸类酶 4、蛋白类酶 5...  年第一学期酶工... 2页 免费 酶工程习题(1-10章、模拟... 暂无...酶工程试题(A) 一 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计 30 分) 1. 酶工程:又叫酶...  酶工程试题(A) 一 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计 30 分) 1. 酶工程:又叫酶技术,是酶制剂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的技术。 2.自杀性底物:底物经过酶的催化后其潜在...  第一章 习题: 1、根据分子中起催化作用的主要组分的不同,酶可以分为___和_...( ) A、丙二醛 B、丁二酮 C、戊二醛 D、1,2-环己二酮 8、下列那类侧...  22页 1下载券 酶工程习题(1-10章、模拟... 暂无评价 24页 4下载券喜欢...事故 C.概率 D.机率 2、在保险理论与实务中,风险是指保险标的损失发生的(B)...  8页 1下载券 酶工程复习题 7页 2下载券酶...4)转移酶、抗体酶、人工酶、模拟酶。5)酶传感器...10、什么是蛋白质的稳定性,蛋白质稳定性的分子原因...  酶工程习题库(下) 5页 1下载券 华农酶工程习题down...1,仅能利用胞内酶; 2,细胞膜、细胞壁和载体都...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模拟试题 1028988份文档
教学总结...  第一章 绪论 【内容提要】 1. 重点介绍酶和酶工程的研究简史和发展概况; 2. 简要回顾酶催化特点、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测定酶活力方法以及酶反应动力学。 【习题...  数据结构1-10章习题_财会/金融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第 3章 栈和队列 1.选择题 (1)若让元素 1,2...① 求这个工程最早可能在什么时间结束; ② 求每个...专用型介质
亲和层析介质
活化偶联介质
诊断试剂用微载体
聚乙二醇(PEG)衍生物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固定化酶纳米载体
为满足蛋白分子固定化的需要,本实验室初步建立了纳米、亚微米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和纯化工艺。能够分别制备出50-800nm多种尺寸、多种表面基团的聚合物微载体,实现了克级的制备规模,相比市场上同类产品,我们自主开发的产品真正实现了&表面活性剂零残留&,在后期纯化过程中首次实现了&零絮凝&,达到了更高的质量标准。相比文献中报道的制备工艺,自主研发工艺将生产效率提高了3-5倍,并且更有利于实现规模化生产。在多种纳米球成功制备的基础上,本会实验室将多种纳米载体用于蛋白分子的固载。
1.可分为氨基载体和羧基载体。
羧基载体:使用水溶性碳二亚胺(EDC
&&&&&&&&&&&&&&&&&&&&&
&&&&&&&&&&&&&&&&
图A&& 羧基载体的交联途径
图&B &氨基载体的交联途径
固定化酶纳米载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原生质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