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通宝鉴定锑币什么时候

您的位置:| >>>>正文
雍正粉彩与“没骨花”
(阅读:)
&&& 清代雍正粉彩是陶瓷艺苑的一颗明珠,具有胎细釉润、笔意俊秀、色彩明艳、格调清雅的艺术特色。由于色料和彩绘工艺的变化,雍正粉彩不同于现代粉彩。但是,现代研究古陶瓷的部分重要著作对雍正粉彩的工艺特征记述颇值得商榷。另外雍正粉彩花卉的形态相似中国画的&没骨花&,近人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云:&雍正花卉纯属恽派,没骨之妙可以上拟徐熙,草虫尤奕奕有神。&当代论瓷者大多引以为据,著述传播,影响深远。本文就以上相关问题作一简要分析和比照研究。
一、雍正粉彩的彩绘工艺与艺术风格 1.现代几部重要著作记述的雍正粉彩工艺。《中国陶瓷史》&清代的陶瓷&章云:&雍正粉彩的特点是由于在彩绘画面的某些部分采用了以玻璃白粉打底,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没骨画法渲染,突出了阴阳、浓淡的立体感。&&粉彩的彩绘步骤一般是,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勾出图案的轮廓,然后在其内填上一层玻璃白,彩料施于这层玻璃白之上&(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文物出版社,1982年)。《中国陶瓷&景德镇彩绘瓷器》编撰者专论《景德镇彩绘瓷器》云:&粉彩的特点足,在彩绘画面中的人物衣服或花朵等某些部位时,运用一种含有&砷&元素的&玻璃白&,以求达到有不透明的感觉。其彩绘的步骤是,在图案画面的某些特定部位上,先以玻璃白打底,由于它不透明,因此要空出所画的笔痕,等干以后再将所需的色料用乳香油或清水调匀,在画上渲染&(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以上两书论述的关键词:雍正粉彩、画面某些部位、&玻璃白&打底、用色料在画上洗染、突出阴阳、浓淡的立体感。我们现根据史料记载和现代粉彩的彩绘工艺,对照雍正粉彩的直观特征,讨论这些相关的问题。 2.雍正粉彩的色料和彩绘工艺。关于&名称&。雍正十三年(1735年)唐英《陶成纪事碑记》,乾隆八年(1743年)唐英《陶冶图说》和雍正、乾隆年间佚名《南窑笔记》都无粉彩而有洋彩之名。清宫内务府造办处乾隆朝有关瓷器的档案中有&洋彩百鹿双耳尊&,它足传世粉彩名瓷。因此,雍正粉彩就是以上史料中的洋彩。 雍正粉彩的色料。《南窑笔记》&彩色&条:&今之洋色则有胭脂红、羌水红,皆用赤金与水晶料配成,价甚贵。其洋绿、洋黄、洋白、翡翠等色,俱人言硝粉(应是俱&信石、硝粉&)、石末、硼砂各项炼就,其鲜明娇艳迥异常色。使名手仿绘古人,可供洗染、点缀之妙。&信石即砒霜,因产地信州(今江西上饶县一带)得名。含有非金属元素砷。用含有砷元素的信石、硝粉等物质配方掺拌炼制而成的洋绿、洋黄、洋白等色,可供洋彩彩绘时洗染点缀之用,达到色彩鲜艳的艺术效果。
&& &玻璃白&是现代粉彩中的一种白色粉料。清代陶瓷史料有&洋白&,没有&玻璃白&的名称。目前发现最早记录&玻璃白&的足1936年刊行的吴人敬《绘瓷学》。&玻白(即玻璃白),以青铅、牙硝、信石、石英等加玻璃少许制成。&当代的配方是:铅丹、石英、硝酸钾、氧化砷、玻璃粉、铅粉等。可见&玻璃白&中含有铅,洋白不含铅而含硼。&玻璃白&与&洋白&的成分有所不同,并不是更名后的&洋白&。现代科研成果表明,雍正粉彩与康熙珐琅彩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含砷,胭脂红都用金红,黄色着色剂都是氧化锑,珐琅彩含有硼(张福康、张志刚《我国古代釉上彩的研究》)。也印证了《南窑笔记》、《陶冶图说》的&俱信石、硝粉&、&颜料与珐琅色同&云云。 &&&& 现代粉彩的色料分画料和填料两大类:画料主要是珠明料,如同中国画中的墨。用于勾勒景物轮廓,表现明暗、层次,如皴染山石的阴阳、凹凸。矾红,用来描绘人物脸部、手脚,勾勒红花瓣、红蝙蝠、灵芝,也用于直接洗染红花朵。填色分为洗染和平填两种。纯净色纯而不透明,用于洗染,如胭脂红。透明色用于平填,如粉大绿、赭石等。 && 《陶成纪事碑记》中列举仿古创新产品57种,其中有&一洋彩器皿,新仿西洋珐琅画法,人物、山水、花卉、翎毛,无不精细入神。&&西洋珐琅画法&是指有别于传统金属胎画珐琅的瓷胎画珐琅的彩绘技法。&无不精细入神&是瓷胎画珐琅的艺术风格。《陶冶图说&圆琢洋彩》云:&五彩绘画摹仿西洋,故曰洋彩。&粉彩的彩绘工艺分为描绘(画)和填色(填)两步骤。描绘是根据装饰内容和形式的不同粉本,画工笔画(现代有写意)或图案。画完后填色。《陶冶图说&圆琢洋彩》又云:&其调色之法有三:一用芸香油,一用胶水,一用清水。盖油色便于渲染,胶水所调便于榻抹,而清水之色便于堆填也。&粉彩的各种色料性质不同,彩绘的景物不同,艺术要求不同,而用不同的液体调色。 &&& 一用芸香油调色便于渲染。主要用于胶体状的胭脂红彩绘。在画面的轮廓线内,平而匀地填一层洋白色。再将胭脂红填在画面的深色部位,用洗染笔蘸油将色料洗染开来,末端红料渐淡直至消失,露出白底色,达到由深到浅、过渡自然的艺术效果,如雍正粉彩牡丹蜜蜂图碗(图1)。也有在洋白色料上用洋黄色洗染或纯用洋白色的,如雍正粉彩牡丹图瓶(图2)。还有用胭脂红与洋绿在同一景物的两处分别洗染,中间有洋白底色过渡,如雍正粉彩五蝠寿桃图碗(图3)上的桃实。洋白色料中所含的砷有乳浊作用,经750℃烤烧后产生粉润感,烘托胭脂红更为凝厚而柔和。 &&& 一用胶水调色便于抹。主要用于矾红彩绘。用笔将桃胶调成的矾红料直接在瓷胎上洗染彩绘。所谓榻抹&,是指把彩笔笔锋压扁,将矾红料由浓至淡逐渐抹开来。如粉彩牡丹蜜蜂图碗(图4)正面的花,图3的蝙蝠。此法操作较为简便,易表现光洁但难于晶亮。康熙五彩中常用于画花,在雍正粉彩中配合胭脂红画花有争妍斗艳的美感。
下一篇:没有了
评论总数: 0 条 网友评论
专题热门标签
14日14日14日14日14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雍正通宝值多少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