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更多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更好的享有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平,请你出谋划策

C试题分析:受教育是法律赋予我们的基本权利,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基础。我国法律保护公民享有的受教育权。题文中政府工作报告,使更多农家子弟有升学机会,说明国家能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促进教育公民的重要举措,所以答案选C。③④说法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政治
来源:不详
题型:判断题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是相对的
科目:初中政治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下列措施能够直接体现社会公平的是 ①国家建立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②国家严厉查处“地沟油”&&&&&&&&&&&③国家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费提供字典&④某班开展学雷峰活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科目:初中政治
来源:不详
题型:开放性试题
日人民日报刊文称:获得公平感比财富增加更重要。幸福,源于个人感受,更系于国家发展。在旧有发展模式下,GDP上去了,个人财富增加了,许多人的幸福感可能并没有提升。“幸福”的字样写入多省“十二五”规划,百余城市提出建设“幸福城市”的目标,“人民”在十八大报告中出现145次。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令人备受鼓舞。公平正义只有与现代化建设相向而行,才能使百姓更温暖、更幸福。为什么说获得公平感比财富增加更重要?(4分)(2)请写出一条你的幸福期盼。(1分)
科目:初中政治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公平”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之一。这个决策部署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会议,之所以频频强调公平,是因为①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② 公平是相对的,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③有了公平就能解决所有的社会矛盾&&④公平有利于社会持续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④D.①②
科目:初中政治
来源:不详
题型:简答题
(7分)今年中央财政安排下拨20亿元支持改善连片特困地区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提升其办学水平。自2011年财政部和教育部启动实施“普通高中改造计划”以来,中央财政已累计安排50亿元,重点支持连片特困地区普通高中校舍改扩建、配置图书和教学仪器设备以及体育运动场等附属设施建设,提高连片特困地区普通高中普及率。请运用八、九年级思想品德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国为什么对教育如此重视?
科目:初中政治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013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系统将全国联网并试运行。届时,系统将为每名中小学生建立全国唯一的、跟随一生的学籍编号。这套系统完成后,每个学生拥有各自唯一的学籍号。实行学籍制度改革A.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维护教育公平B.能从根本上解决“控辍保学”、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等问题C.能保障所有的入学学生都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D.有利于学生在校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科目:初中政治
来源:不详
题型:开放性试题
(12分)材料一: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文中,“公平”一词共出现了20次,引人瞩目。“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频繁出现的“公平”,清晰勾画出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走向,让人们期待。材料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据报道,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总体稳步增长的同时,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在拉大。特别是由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过低,“干得多,挣得少”,制约着百姓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真正让人们“劳有所得”、“干有所值”,是一件鼓腰包、顺民心的要紧事。(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文中,为什么反复强调“公平”?请举例说明。 (2)你认为应怎样进行收入分配,才能更公平?
科目:初中政治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漫画中的规定表明 (  )A.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B.在社会生活中,不平等的现象依然存在C.制度的正义在于保障少数社会成员的利益D.我们要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最全事业单位考试及面试真题附答案解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最全事业单位考试及面试真题附答案解析
这​个​估​计​是​最​全​的​事​业​单​位​考​试​面​试​的​技​巧​和​试​题​解​答​了​,​非​常​有​用​!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以下是某市教育局制定的两项措施,其目的在于控制农村中小学生的..
以下是某市教育局制定的两项措施,其目的在于控制农村中小学生的辍学与流失。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回答问题。措施一:学生辍学时向家长送达由乡(镇)政府盖章的《限期复学通知书》;家长不送学生返校时送达《处罚决定书》。措施二:设立义务教育扶贫助学专项资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使扶贫助学活动做到经常化、制度化。(1)上述两项措施分别体现了义务教育的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两项措施符合我国哪部法律的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为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我们应当怎样履行自己受教育的义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材料分析题难度:中档来源:四川省期末题
(1)措施一体现了强制性;措施二体现了公益性。(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3)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义务;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以下是某市教育局制定的两项措施,其目的在于控制农村中小学生的..”主要考查你对&&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传承活动和催化活动,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中介。教育能为人们未来的生活奠基。要让短暂的生命发光,有尊严有意义地渡过一生,必须接受教育。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知识迅速增加,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社会竞争空前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接受教育,唤醒潜力,发展才智,才能摆脱愚昧,增长才干,丰富人生,享受现代文明,在职业活动和其它活动中获得成功。教育对于个人一生的成败至为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对于民族、国家来说,教育成就未来。 受教育是一项基本的人权依据法律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受教育权的内容: ①学龄前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②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③符合一定条件的公民接受高级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④成年人接受成人教育。 ⑤从社会其他合法教育机构、教育途径接受教育。在我国,凡是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非法限制公民的受教育权,不得歧视任何人的受教育的要求。 对于我们的努力,国家和社会将会以一定的方式予以承认。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受教育者应该享有的权利之一。 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公益性是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义务教育不同于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其它教育,它具有自己的显著特征:具有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具有普遍性,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都要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免收学费。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一般而言,对同一个人来说,权利就是权利,义务就是义务,一项权利不能同时又是义务。但教育是个例外。权利使我们可以放弃的合法利益。对青少年的教育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命运,受教育的权利任何人都不可以放弃。教育的这个特点决定了我们不能将受教育仅仅作为权利,而必须把它同时作为义务。 ①就我们个人来说,只有受教育,才能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受教育使我们更有可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在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的同时,自己也能获得相应的报酬,从而更好地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因此,从公民自身的发展来说,受教育是我国公民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②从国家的角度讲,要实现现代化和推进民主化进程,提高公民的文化和科学素质是关键。这就要求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道德水平和文化水平,掌握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力争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多作贡献。因此,从国家的发展对公民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公民对国家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义务教育误区:1、义务教育就是免费教育。点拨: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义务教育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是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无条件的接受,而要求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其顺利实施.其本质意义在于你必须接受教育,而不是在于是否免费。而且义务教育的免费性是有条件范围的:首先它的适用人群是适龄儿童和青少年,所以说高中,大学的学校教育是不包括在内的,这就是它也叫九年义务教育的原因了. 其次,对于义务教育有一个特性是"免费性",在义务教育法上的诠释是"不收学杂费".然而在学校学习中可能还会有其他的费用,这些就不包括在"免费"的范围内了.而且对于免除学杂费,这还是一个过程,仍有不少城市中还未能达到这样,所以"义务教育就是免费的学校教育"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2、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是我自己的事,我愿意学就学,不愿意学就不学,别人管不着。点拨: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受教育既是公民享有的权利,又是公民应尽的义务。所谓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这里的“义务”,是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适龄儿童少年都要遵守并应尽的义务;这里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应承担的最基本的义务主要有三项。(1)应当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2)应当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凡己入学的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按照当地学制的规定,学习到毕业,而不能中途辍学。(3)应当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如何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受教育是法律赋予我们的基本权利,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基础。我国法律保护公民享有的受教育权。当我们的受教育权受到他人剥夺或侵犯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方式或诉讼方式予以维护。 当父母亲侵犯自己受教育权利的时应当:①与父母沟通,向其宣传法律知识,要求父母送自己上学接受义务教育。②求助于学校老师。③向有关部门寻求帮助。④求助法律,如直接向法院起诉,依法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作为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履行教育的义务,最主要的有三项:其一,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其二,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其三,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现代社会应具备终身受教育的观念。
发现相似题
与“以下是某市教育局制定的两项措施,其目的在于控制农村中小学生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8153346715179444839888730014624D【解析】试题分析:教育涉及千家万户,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教育可以使每个公民获得平等发展机会,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这些措施是维护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①③④符合题意;②过于绝对,夸大了这些措施的作用,是错误的;正确的答案为D考点:本题考查对维护教育公平的认识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政治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达州卷)政治(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治理污染】(12分)材料一:雾霾笼罩的日子里,网络搞笑段子悄然流行:“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北京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沁园春﹒雾:北京风光,千里朦胧,万里尘飘,望三环内外,浓雾莽莽,鸟巢上下,阴霾滔滔!”“厚德载雾,自强不吸,霾头苦干,再创灰黄!”材料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强调: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我们要象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材料三:(1)网友的调侃针对的是我国环境的什么问题?(1分)这与我国实行的什么战略相违背?(2分)(2)请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向“污染宣战”的现实意义。(至少请回答出3点意义, 3分)(3)如果我们连彼此都“看不见”,还怎能看见未来?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出谋划策。(从政府、企业和公民的角度分别阐述,每个角度至少两点建议,6分) 
科目:初中政治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成都卷)政治(解析版)
题型:单选题
网上互动交流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微博和微信的出现,让普通网民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享受到畅所欲言的自由表达的快感。与此同时,大量违反社会公德和法律的低俗内容也在网上传播,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公民应该 A.放松自我约束,维护言论自由
B.自由浏览信息,自由表达观点 C.自觉遵守规则,权利义务统一
D.加强网络监督,惩治违法行为 
科目:初中政治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巴中卷)政治(解析版)
题型:单选题
“代表代表,权利不小,依法履职,各方叫好”。这句顺口溜形象说明了:
)A.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C.人大代表只对人民负责,不接受人民监督D.所有的人大代表都能依法履行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 
科目:初中政治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宜宾卷)政治(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对此,某班组织同学们收集材料,进行探究。[国情认识]材料一 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9万亿元,2009年-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近8.9%。材料二 我国一些自然资源总量排名和人均占有量世界排名分别如下:耕地面积第4名和126名,森林面积第6名和107名,淡水资源第6名和121名,矿产资源第3名和80名。  材料三 洪涝、干旱、地震等各种灾害,侵袭着我国1/3的国土。我国每年因水质污染、大气污染、生态破坏和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巨大。(1)请描述上述框内材料反映的经济和资源环境情况。(4分)[政策解读](2)针对上述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同学们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其中。请在下列备选理论中选择最准确的一项,并将其数字番号对应填写在下面表格空白处。(4分) 备选理论:①保护资源、改善环境,社会人人参与。②树立生态文明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③依法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④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力度。⑤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和教育手段保护资源和环境。 资 料概括政府的措施A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有史以来最严格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2014年3月22日,世界水日各地举行各种宣传教育活动。 B树立一种新的观念,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C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保“舌尖上的安全”;重点以治理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突破口;推进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实施土壤修复工程。 D重点推行以土地、水、矿产的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从严控制城乡建设占用耕地,确保耕地红线;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严格矿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实践行动]你倡导在家庭生活中怎样践行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至少答两条)(2分) 
科目:初中政治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宜宾卷)政治(解析版)
题型:单选题
1979年—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只有2.8%。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仅位居世界第十位;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上述成就的原因有(
)①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②坚持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③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现代化④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①②④
D.①②③ 
科目:初中政治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内江卷)政治(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民族团结(12分)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疆考察时指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性。 
科目:初中政治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卷)政治(解析版)
题型:判断题
在我国现阶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科目:初中政治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云南卷)政治(解析版)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公民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说法,正确的是(   )A、言论自由是我的权利,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B、受教育是我的权利,我想上学我就上,不想上学就不上C、国家鼓励植树造林,我应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D、纳税是公民的义务,我们未成年人可以暂不纳税 当前位置:
>>>在全国义务教育中,对农村学生义务阶段就读期间要实现“两免一补”..
在全国义务教育中,对农村学生义务阶段就读期间要实现“两免一补”政策,即免除书本费、学杂费,并补助寄宿生的生活费,使广大农村中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完整地接受到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这样做是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②帮助弱势群体,促进教育公平③政府行使经济职能的表现④为了彻底解决“三农”问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A试题分析:对于有符合选项的选择题,我们可以用筛选法来做,先来看一下④为了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说法,这犯了绝对化的错误,因此不能入选,由此就能选出正确答案了。点评:这个知识点是对三农问题的一个缩影,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可以这样考查:实现教育公平就能实现社会公平。(价值判断)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在全国义务教育中,对农村学生义务阶段就读期间要实现“两免一补”..”主要考查你对&&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传承活动和催化活动,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中介。教育能为人们未来的生活奠基。要让短暂的生命发光,有尊严有意义地渡过一生,必须接受教育。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知识迅速增加,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社会竞争空前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接受教育,唤醒潜力,发展才智,才能摆脱愚昧,增长才干,丰富人生,享受现代文明,在职业活动和其它活动中获得成功。教育对于个人一生的成败至为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对于民族、国家来说,教育成就未来。 受教育是一项基本的人权依据法律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受教育权的内容: ①学龄前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②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③符合一定条件的公民接受高级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④成年人接受成人教育。 ⑤从社会其他合法教育机构、教育途径接受教育。在我国,凡是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非法限制公民的受教育权,不得歧视任何人的受教育的要求。 对于我们的努力,国家和社会将会以一定的方式予以承认。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受教育者应该享有的权利之一。 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公益性是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义务教育不同于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其它教育,它具有自己的显著特征:具有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具有普遍性,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都要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免收学费。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一般而言,对同一个人来说,权利就是权利,义务就是义务,一项权利不能同时又是义务。但教育是个例外。权利使我们可以放弃的合法利益。对青少年的教育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命运,受教育的权利任何人都不可以放弃。教育的这个特点决定了我们不能将受教育仅仅作为权利,而必须把它同时作为义务。 ①就我们个人来说,只有受教育,才能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受教育使我们更有可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在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的同时,自己也能获得相应的报酬,从而更好地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因此,从公民自身的发展来说,受教育是我国公民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②从国家的角度讲,要实现现代化和推进民主化进程,提高公民的文化和科学素质是关键。这就要求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道德水平和文化水平,掌握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力争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多作贡献。因此,从国家的发展对公民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公民对国家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义务教育误区:1、义务教育就是免费教育。点拨: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义务教育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是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无条件的接受,而要求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其顺利实施.其本质意义在于你必须接受教育,而不是在于是否免费。而且义务教育的免费性是有条件范围的:首先它的适用人群是适龄儿童和青少年,所以说高中,大学的学校教育是不包括在内的,这就是它也叫九年义务教育的原因了. 其次,对于义务教育有一个特性是"免费性",在义务教育法上的诠释是"不收学杂费".然而在学校学习中可能还会有其他的费用,这些就不包括在"免费"的范围内了.而且对于免除学杂费,这还是一个过程,仍有不少城市中还未能达到这样,所以"义务教育就是免费的学校教育"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2、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是我自己的事,我愿意学就学,不愿意学就不学,别人管不着。点拨: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受教育既是公民享有的权利,又是公民应尽的义务。所谓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这里的“义务”,是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适龄儿童少年都要遵守并应尽的义务;这里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应承担的最基本的义务主要有三项。(1)应当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2)应当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凡己入学的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按照当地学制的规定,学习到毕业,而不能中途辍学。(3)应当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如何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受教育是法律赋予我们的基本权利,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基础。我国法律保护公民享有的受教育权。当我们的受教育权受到他人剥夺或侵犯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方式或诉讼方式予以维护。 当父母亲侵犯自己受教育权利的时应当:①与父母沟通,向其宣传法律知识,要求父母送自己上学接受义务教育。②求助于学校老师。③向有关部门寻求帮助。④求助法律,如直接向法院起诉,依法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作为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履行教育的义务,最主要的有三项:其一,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其二,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其三,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现代社会应具备终身受教育的观念。
发现相似题
与“在全国义务教育中,对农村学生义务阶段就读期间要实现“两免一补”..”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96272035158300373477704346024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了促进教育公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