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是唱民歌简谱歌谱大全的一男乐师送给她一首祁隆唱的情歌谱为什么

唐诗选(下)
&&&&&&&&&&&&&&&&
/ 唐诗选(下)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一]中庭地白树栖鸦[二],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三]?[一]“十五夜”,中秋的晚上。“郎内”,官名。[二]“地白”,月光满地。
[三]“秋思(读去声)”,感秋之情。末两句说佳节月色如此,定然有人要起“秋思”,还不 知感秋的人是谁。海人谣[一]海人无家海里住,采珠役象为岁赋[二]。恶波横天山塞路[三],未央宫中常满 库[四]。[一]这诗歌咏当时海人采珠纳税的痛苦,讽刺统治者的贪暴。
[二]“海人”,经常潜入海底劳动的人。“役象”,海南出象,采珠人使象驮珠为纳税的交通 工具。“岁赋”,唐代统治阶级役使广东一带人民采珠贡赋税。[三]“恶波横天”,形容海里采珠之难。“山塞路”,形容陆上运珠之苦。[四]“未央宫”,本是汉代宫殿的名称,此处系借用。元稹  元稹(七七九——八三一),字微之,河南河内(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 人。十五岁明经及第,授校书郎,后来又官监察御史,与宦官及守旧官僚斗 争,遭到贬谪。继起任工部侍郎,拜相。出为同州刺史,改授浙东观察使, 又官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卒于任所。有《元氏长皮集》。  元稹从年轻时起,就和白居易齐名。他的诗有些配成乐曲在宫廷中歌唱, 宫中人称他为“元才子”。他有和李绅的新题乐府十二首,在诗序中称李绅 的新题乐府“雅有所谓,不虚为文”,并“取其病时之尤急者,列而和之”。他重视古代采诗以观风俗的传说,又用杜甫“即事名篇,无复倚旁”[一]的精 神,作为创作乐府的方针。所写诸篇如《西凉伎》、《法曲》、《驯犀》、《立部伎》、《胡旋女》、《阴山道》等,反映当时社会政治的情况以发泄 内心的感愤。他写这些诗的时间较白居易为早,他是新乐府运动的积极提倡 者。  他的诗歌创作和白居易一样,有沿用旧体的,有自创新题的,也有吸收 民间形式的。特别是叙事诗,有所创新,可算是两家共有的特色。例如《连 昌宫词》就是采取《长恨歌》的题材和白氏所作新乐府的体制,讽戒之意显 著,叙事首尾详尽,布局完整,描写细致。可是元稹有一个严重的缺点,他曾经说自己的讽谕诗“词直气粗,罪尤是惧,固不敢陈露于人”[二]。这种态度和白居易自称的“不惧贤豪怒,亦任 亲朋讥。人亦无奈何,呼作狂男儿”[三],一对比就更加清楚:一个是畏葸, 一个是壮直。此外,元稹写新题乐府,喜铺陈缕述,往往一题数意,结构松 而词旨晦,很少能在情节次序上作精心的安排。他自知不能与白居易争胜, 便努力于古题乐府的撰作,“寓意古题,刺美见事”,自《梦上天》至《估 客乐》共十九首,其中如《忆远曲》、《夫远征》、《织妇词》、《田家词》、《估客乐》等,既着重内容的充实,又比较讲究形式的完美。 大致说来,元、白诗风相似,但白不仅比元更有“直气”“壮心”[四],也比元抒情更恳切,说理更明白,叙事更条畅。元稹自己说“不能以过之”[五], 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一]《元氏长庆集》卷二十二《乐府古题序》。[二]《元氏长庆集·集外文章》中《上令狐相公诗启》。[三]《白氏长庆集》卷一《寄唐生》诗。[四]同上卷二《和答诗十首序》。
[五]同注[二]。原文云:“居易雅能为诗,就中爱驱驾文字,穷极声韵,或为千言,或为五百 言律诗以相投寄。小生自审,不能以过之。”宋朝计有功《唐诗纪事》同,末句作“不能有以过之”。田家词[一]牛吒吒,田确确[二],旱块敲牛蹄趵趵[三]。种得官仓珠颗谷[四]。六十年来兵 簇簇,月月食粮车辘辘[五]。一日官军收海服[六],驱牛驾车食牛肉。归来收 得牛两角,重铸锄犁作斤?[七]。姑春妇担去输官,输官不足归卖屋,愿官早 胜仇早复[八]。农死有儿牛有犊,誓不遣官军粮不足[九]。[一]本篇为《乐府吉题》十九首中的第九首。元稹在《乐府古题序》中说:“《田家》止述军输。”当时农民在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下,年年上输军粮,战争老是不停,因此负担更重。农民盼望 早打胜仗,统一国土,所以尽力输粮,不使宫军缺粮。这首诗细微地写出了这种复杂心理。[二]“吒吒(音诧)”,叱牛声。“确确”,坚硬、瘠薄的意思。[三]“趵(音剥)”,牛蹄声。
[四]“珠颗谷”,象珍珠一般的谷粒。这句是说经过千辛万苦种植出来那么美好的谷子都输入 官库了。
[五]“六十年来”,指自天宝十四年(七五五)的安史之乱至元和十二年(八一七)写此诗时。 “兵簇簇”,兵器众多。“辘辘”,车声。“月月”句说每月送军粮的车声不断绝。
[六]“海服”,四海之内的土地。在方千里的京畿之外,每五百里的地方称为一“服”。这句 说有一天官军打了胜仗收复了土地。
[七]这三句是说官军把送粮的人、牛、车一起征用,最后牛被杀掉,农民只好带着两只牛角回 家。没有牛,只好重铸农具,用人力耕种。“斤?(音琢)”,作砍伐之用的工具。[八]“仇早复”,早点复仇,把敌人打退。
[九]末两句是说农人死了还有孩子,牛死了还有小牛,还得继续为官军服务。“不遣”,不让, 不使。一本无“誓”字。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一]残灯无焰影幢幢[二],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一]本篇元和十年(八一五)作。是年三月元稹贬通州(今四川省达县),八月白居易又贬江 州司马。二人同样被排斥离京,远贬异地,在政治上极不得意,心境悲凉。元稹这首诗远寄江州后, 白居易在《与微之书》中说:“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二]“焰”,火苗。“影幢幢(音床)”,阴影摇曳不定的样子。连昌宫词[一]连昌宫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似束[二]。又有墙头千叶桃,风动落花红蔌蔌[三]。宫边老翁为余泣:“小年进食曾因入[四]。上皇正在望仙楼,太真同凭 阑干立。楼上楼前尽珠翠,炫转荧煌照天地[五]。归来如梦复如痴,何暇备言 宫里事。初届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六]。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 定场屋[七]。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八]。须臾觅得又连催,特敕 街中许然烛。春娇满眼睡红绡,掠削云鬟旋装束[九]。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 五郎吹管笛[十]。逡巡大遍凉州彻[十一],色色龟兹轰录续[十二]。李暮擪笛傍 宫墙,偷得新翻数般曲[十三]。平明大驾发行宫,万人歌舞途路中。百官队仗 避岐薛,杨氏诸姨车斗风[十四]。明年十月东都破[十五],御路犹存禄山过。驱 令供顿不敢藏[十六],万姓无声泪潜堕。两京定后六七年[十七],却寻家舍行宫 前。庄园烧尽有枯井,行宫门闭树宛然。尔后相传六皇帝[十八],不到离宫门 久闭。往来年少说长安,玄武楼成花萼废[十九]。去年敕使因斫竹,偶值门开 暂相逐[二十]。荆榛栉比塞池塘,狐兔骄痴缘树木[二十一]。舞榭敧倾基尚在, 文窗窈窕纱犹绿[二十二]。尘埋粉壁旧花钿,乌啄风筝碎珠玉[二十三]。上皇偏 爱临砌花,依然御榻临阶斜。蛇出燕巢盘斗拱,菌生香案正当衙[二十四]。寝 殿相连端正楼[二十五],太真梳洗楼上头。晨光未出帘影动,至今反挂珊瑚钩[二十六]。指似傍人因恸哭[二十七],却出宫门泪相续。自从此后还闭门,夜夜狐 狸上门屋[二十八]。”我闻此语心骨悲,“太平谁致乱者谁?”翁言:“野父 何分别[二十九],耳闻眼见为君说。姚崇宋璟作相公[三十],劝谏上皇言语切。 燮理阴阳禾黍丰[三十一],调和中外无兵戎。长官清平太守好,拣选皆言由至 公[三十二]。开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渐渐由妃子。禄山宫里养作儿[三十三],虢 国门前闹如市[三十四]。弄权宰相不记名,依稀忆得杨与李[三十五]。庙谟颠倒 四海摇[三十六],五十年来作疮痏[三十七]。今皇神圣丞相明,诏书才下吴蜀平[三 十八]。官军又取淮西贼[三十九],此贼亦除天下宁。年年耕种宫前道,今年不 遣子孙耕[四十]。”老翁此意深望幸,努力庙谟休用兵[四十一]。
[一]本篇作子唐宪宗元和十三年(八一八)。时作者正在通州任司马。“连昌宫”,在河南郡 寿安县(今河南省宜阳县境内)。这首诗借宫边老人之口,追叙安史之乱前后政治上兴衰的原因及其 征象,一面表现对所谓盛时的回顾,一面还有恢复旧日景象的殷切愿望,是元稹规讽诗中较有名的一 篇。按之历史事实,唐玄宗和杨贵妃生前并未到过连昌宫,而诗中所谓“望仙楼”和“端正楼”都在 骊山华清宫,不在连昌宫。作者自己也并未到过连昌宫,诗中所写多凭想象。[二]“森似束”,形容竹子长得高而且密,象一捆一捆似的。[三]“千叶桃”,碧桃的别名。“红蔌蔌”,落花纷纷的样子。[四]“小年”,即少年。元稹用“少年”一词,常作“小年”。
[五]这四句写当时进宫所见。“上皇”,唐玄宗传位给肃宗李亨后,称“上皇”。“望仙楼”, 骊山华清宫楼名。“太真”,杨贵妃做女道士时的名字。“珠翠”,指佩带珍珠、翡翠的宫女们。“炫 转荧煌”,光彩闪烁。
[六]“寒食”,冬至节后的一百零六天(一说是一百零五天)为“寒食”节。当时风俗这一天 不许举火,所以说“店舍无烟”。[七]“贺老”,指贺怀智,玄宗时善弹琵琶的乐师。“定场屋”,压场之意。
[八]“念奴”,作者自注中说:念奴,天宝中名娼。每逢年节,宫楼下设宴,接连几天,万人 拥挤喧哗,不能禁止,众乐为之罢奏。明皇叫高力士在楼上大呼:“现在叫念奴唱歌,邠二十五郎吹 小管笛,看人能听否?”立刻得到众人的拥护,悄然听奏。“诸郎”,这里指供奉宫廷的其他年轻艺 人。[九]“掠削”,用手整顿梳理一下头发。“旋妆束”,一会儿就妆扮好了。[十]“九天”,此处借指宫禁。“二十五郎”,邠王李承宁,善吹笛。
[十一]“逡巡”,急奏,迅速之义,与普通之作“迟缓”解者不同。元稹《琵琶歌》:“逡巡 弹得《六幺》彻,霜刀破竹无残节。”从下句的比喻,知为迅速义。“大遍凉州”,是说整套的凉州 曲调。“彻”,从头唱到底的意思。
[十二]“龟(音鸠)兹”,汉时西域国名,故址在今新疆库车、沙雅一带地方。这里是指西域 传来的音乐,唐朝曾设立龟兹乐部。“录续”,即陆续。“轰录续”,意谓接连着热热闹闹地演奏。
[十三]“李暮擪笛”,作者自注:“明皇尝于上阳宫,夜后按新翻一曲,属明夕正月十五日, 潜游灯下。忽闻酒楼上有笛奏前夕新曲,大骇之。明日,密遣捕捉笛者,诘验之。自云:‘其夕窃于 天津桥玩月,闻宫中度曲,遂于桥柱上插谱记之。臣即长安少年善笛者李暮也。’明皇异而遣之。” “擪”,同“擫”,手按。
[十四]“岐薛”,岐王李范、薛王李业,和上面提到的邠王,都是明皇的弟弟。宋洪迈《容斋 随笔·续笔》卷二“开元五王”条说岐王李范在开元十四年就死了,薛王李业在开元廿二年就死了。 没有于天宝十三年到连昌宫的事实。这是作者想象之词。“杨氏诸姨”,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虢 国夫人、秦国夫人。“斗”,比赛。“车斗风”,极言车行迅速。以上为第一段,写安史乱前帝妃在行宫的行乐。
[十五]“十月东都破”,天宝十四年(七五五)十二月东都洛阳被安禄山攻陷。这里说十月, 或是元稹偶误,或是大约言之。[十六]“驱令供顿”,强迫供应食宿的地方。[十七]“两京”,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由郭子仪先后收复。
[十八]“六皇帝”,肃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适、顺宗李诵、宪宗李纯,只有五帝。所以 说六皇帝,有人推测,此诗由宦官崔潭峻抄给穆宗看,改“五”字为“六”字云云,可备一说。
[十九]“玄武楼”,在长安大明宫的北面,德宗时建。“花萼”,楼名,在长安兴庆宫的西南 面,玄宗时建。这里用两楼的兴废来说明长安城中的今昔变迁。[二十]“暂相逐”,暂且跟进去看看。
[二十一]“荆榛栉比”,言杂草丛木,密如梳篦的齿。“栉”,梳篦的总称。“狐兔骄痴”, 是说狐兔胆大不怕人。“缘”,绕。[二十二]“文窗”,雕花的窗子。“窈窕”,幽深貌。“纱”,窗纱。
[二十三]上句是说灰尘堆积在粉壁上悬挂着的女子的装饰品(花钿)上。“风筝”,挂在檐棱 之间的铁马(铃锋)。下句说乌鸦啄着风筝发出碎玉般的声音。《杨升庵全集》第五十六卷:“古人 殿阁檐棱间,有风琴、风筝,皆因风动成音,自谐宫商。”
[二十四]“盘斗栱”,盘据斗栱之上。“斗栱”,斗榫之栱木,即“斗拱”。“栱”,柱上方 木,用以拱持栋柱的。“菌生香案”,快腐朽的香案上已经长着菌类植物了。“当衙”,即当着天子 居住的门庭。《新唐书·仪卫志上》:“天子居日衙。”[二十五]“端正楼”,亦华清宫中的楼名,和前面的“望仙楼”一样都是借用。
[二十六]“帘影动”,风吹帘影在摇动,承上句“梳洗”而言。“珊瑚钩”,珊瑚制成的帘钩, “反扶珊瑚钩”,形容寂寞悽凉无人管理的景象。[二十七]“似”,同“示”。一作“向”。[二十八]“却”,却退,却还之意。与前面“却寻家舍”之“却”表示转折的连词略有不同。 以上为第二段,写乱后行宫的荒凉。[二十九]“翁言”以下又是“宫边老翁”的话。“野父”,乡野老人, 是老翁自谦的称谓。“何分别”,哪能辨别。[三十]“姚崇宋璟”,开元时比较贤明的两宰相。
[三十一]“燮理阴阳”,原是“调和阴阳,顺四时,育万物”封建迷信的词语。这里指宰相帮 助皇帝正常地处理政务。[三十二]“至公”,用人行政至为公正。这是作者对姚、宋奖饰之词。
[三十三]“养作儿”,安禄山本胡人,入朝后,得玄宗及宰相李林甫的信任,被任为平卢、范 阳、河东节度使,官至左仆射(音夜)。自请为杨贵妃养子。杨贵妃在宫中戏以襁褓裹安禄山向玄宗 乞取“洗儿钱”。
[三十四]这句说虢国夫人倚势弄权,到她那儿去钻营的人很多。“闹如市”,是说向前象市上 一样热闹。[三十五]“依稀”,仿佛。“杨与李”,即杨国忠、李林甫,二人都是天宝年间的权奸。[三十六]“庙”,宗庙,这里指朝廷。“庙谟”,宗庙社稷的谋议计划,即朝廷制订的国家大计。[三十七]“疮痏(音毁)”,指毒害人民的坏事以及乱后遗留下来的残破局面。[三十八]“今皇”,指唐宪宗。“丞相”,指裴度。“吴”,指江南东道节度使李锜。“蜀”,指西川节度使刘?。“吴蜀平”,李锜、刘?先后叛乱,都一一平定。
[三十九]“淮西贼”,指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元和十年吴元济叛乱,时裴度为相,协助宪宗征 伐,经过三年战争,终于在元和十二年十一月取得胜利。[四十]这两句大意说以前因经过长期的军阀混乱,洛阳受军事威胁,皇帝不敢东游,现在乱事既平,皇帝有重来连昌宫的可能,所以不让子弟在宫前耕种。
[四十一]“幸”,皇帝亲到某地叫“幸”。“深望幸”,殷切地希望皇帝前来。“休用兵”, 要求朝廷早日结束战争,不再用兵。以上为第三段,写宫边老翁望太平和望幸,望幸也就是皇太平。
行宫[一]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二][一]本篇或作王建诗,题为《古行宫》。“行宫”,皇帝外出所住之处。[二]末两句写白发宫女闲话玄宗旧事,抒发盛衰的感慨。刘禹锡  刘禹锡(七七二——八四二),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 [一], 一作彭城人[二],自称是汉代中山王刘胜的后裔,因此也算河北中山人[三]。 贞元九年(七九三)进士,宫监察御史。王叔文失败,他牵连坐罪,被贬为 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县)司马,后又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州刺史,宫至检 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有《刘宾客集》,又称《刘中山集》、《刘梦得文 集》。  刘禹锡和柳宗元都热心赞助玉叔文的政治革新,参与机要,颇受重用。 他不仅是当时进步的政治家,而且是哲学思想家。他的三篇《天论》意在“尽 天人之际”;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他的见解的确表现了朴素的唯 物主义思想。他那种“人能胜乎天”的思想,使他能积极地参加政治活动。 他的诗歌带有浓烈的政治色彩,特别是那些政治讽刺诗,更显露出斗争锋芒。 被贬后,有机会接触下层人民,也写了一些反映人民生活、关心民间疾苦的 诗篇。  尽管他和韩愈、自居易都有深厚的交情,却能在诗歌的风格上保持独立 自主,不附和、更不附属于韩或白的有势力的流派。他和白居易的唱和诗多少仿效了对方的风格,这是应酬诗里惯有的礼貌[四],不能算数的。韩愈诗奇 崛,白居易诗平浅,但是两人有一点相似:都不收敛而倾向于铺放。刘禹锡 不铺张放纵而比较节制约缩。象《插田歌》、《贾客词》那几篇新乐府,就 接近张籍、王建的简括,而不同于白居易、元稹的繁详。他对诗歌的语言讲 究得很细致,叮咛告诫说:“为诗用僻字,须有来处,??后辈业诗,若非 有据,不可率尔造也”:他甚至在诗里不敢用“糕”字,因为“六经”里没有这个字[五]。他的语言很干净明快,虽然偶而有些自注,并没有多少炫博矜 奇的地方。刘禹锡那样讲究书本上的古老出典,同时又对口头文学的民间歌谣发生了新鲜事物感。他不但学会了唱民歌[六],还受了民歌的启发,写出《竹枝词》、《杨柳枝词》等耐人吟咏的好诗,创造了一种新体裁。元结在湖南时所写的《欸乃曲》,早已是结合当地民歌的先例;相形之下,《欸乃曲》还是书卷 气或文人学士气太浓,远不及刘禹锡这几首的真率和活泼。《竹枝词》这一 体也被归入词类,然而后世诗集里常有《竹枝词》、《柳枝词》、《橘校词》等[七],反在词集里很少出现。下面选了几首《竹枝词》、《柳枝词》,正是 根据这个相传的习惯。[一]《汝州上后谢宰相状》:“籍占洛阳。”[二]白居易《刘白唱和集解》、《旧唐书》本传。[三]《子刘子自传》,亦载《新唐书》本传。
[四]例如韩愈《山南郑相公、樊员外酬答为诗依赋十四韵》就充满了樊宗师所爱用的那种刺眼 棘口的僻字涩句。
[五]韦绚《刘宾客嘉话录》记刘禹锡语;参看宋祁《景文集》卷二四《九日食糕》:“刘郎不 敢题糕字,辜负诗家一代豪!”自注用字来历、用典出处以表示谨严的写作态度,是中唐新兴的风气, 例如李德裕的赋里就很多这类自注,和以前谢灵运《山居赋》、张渊《观象赋》、颜之推《观我生赋》 里偶标出典而主要是申说意义或全部解释本事的自注完全不同。白居易晚年和刘禹锡唱酬愈密,所作 诗歌里这种有关“来处”的自注也大大增多,而且大部分出于“六经”,可能是受了刘禹锡的理论的
影响。[六]白居易《忆梦得》诗自注:“梦得能唱《竹枝》。”[七]例如元代杨维桢的有名的《西湖竹枝歌》,见《铁崖古乐府》卷十。插田歌[一]
连州城下[二],俯接村墟。偶登郡楼[三],适有所感。遂书其事为俚歌,以俟采诗 者[四]。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五],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六], 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七],嘤佇如竹枝[八]。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九]。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水平苗漠漠,烟火生墟落。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路旁谁家郎,乌帽衫袖长。自言上计吏[十],年初离帝乡[十一]。田夫 语计吏:“君家侬定谙[十二]。一来长安道,眼大不相参[十三]。”计吏笑致辞: “长安真大处。省门高轲峨,侬入无度数[十四]。昨来补卫士,唯用筒竹布[十 五]。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一]这首诗前半描写南方稻农插秧的情景,后半记吏人和农民的对话,微露讽刺朝政的意思。[二]“连州”,州治在今广东省连县。作者于元和十年(八一五)任连州刺史。[三]“郡楼”,郡城城楼。
[四]“俚歌”,民间歌谣。“采诗者”,采集风谣的官吏。相传周代有设官采诗的制度,《诗 经·国风》里的民谣就是被采诗者搜集起来的。作者自称本篇是“俚歌”,并说等待朝廷采诗者来搜 集,不仅表示有意仿效民谣,而且表示其中有讽谕,有如《国风》。[五]“田塍”,田埂。[六]“白纻”,白麻布。[七]“郢中歌”,犹言楚歌(郢是春秋时楚国都城)。郢中歌有《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等曲,见宋玉《答楚王问》。[八]这句说歌声如唱《竹枝》。“嘤佇(音婴狞)”,细声。[九]这两句说只听出歌声哀怨,不懂歌词内容。[十]“上计吏”,亦可简称“上计”或“计吏”,地方政府派到中央政府办公事的书吏。[十一]“初”,《全唐诗》作“幼”,误。此据影宋本《刘宾客集》。“帝乡”,指京都。[十二]“谙”,见玉建《新嫁娘词》注[三]。[十三]这两句说自从你到了京都长安,眼界大了,和我们不是一路了。“相参”,犹言相与。
[十四]“省门”,指宫禁或官署的门。汉代人宫中称为省中,宫门称为省闼。省又是宫署名。 唐有尚书、门下、中书、秘书、殿中、内侍六省。“轲峨”,高貌。“无度数”,数不清的次数。这 两句写计吏自夸在长安出入省禁。
[十五]“昨来”,近来。“补卫士”,姓名补进了禁军的缺额。“筒竹布”,筒中布与竹布。 筒中布又名黄润,是蜀中所产的一种细布。竹布是岭南名产(见《唐书·地理志》)。“筒”,也可 能是一筒的意思。左思《蜀都赋》云“黄润比筒”,“比筒”即每筒。近代丝绸有用锡筒装的,或许 古代对于布帛亦有筒装的办法。这两句写计吏自谓补卫士只用了一些布做代价,说明卫士的位置可用 贿赂得来。下文预言二三年后就要去做宫,正因为他估计买个官做,价码也不会很高。客有为余话登天坛遇雨之状因以赋之[一]清晨登天坛,半路逢阴晦。疾行穿雨过,却立视云背[二]。白日照其上,风雷走于内。■■雪海翻,槎牙玉山碎[三]。蛟龙露鬐鬣,神鬼含变态[四]。万状 互生灭,百音以繁会[五]。俯观群动静[六],始觉天宇大[七]。山顶自晶明,人 间已滂霈[八]。豁然重昏敛,涣若春冰溃[九]。反照入松门,瀑流飞缟带。遥 光泛物色,馀韵吟天籁[十]。洞府撞仙钟,村墟起夕雹[十一]。却见山下侣, 已如迷世代。问我何处来,我来云雨外。
[一]“天坛”,山名,在今河南省济源县,即王屋山绝顶。相传这里是古轩辕氏祈天之所,所 以叫天坛山。[二]这两句言疾行上山,穿过雨云,然后转身立定从上而下地看云。
[三]这两句写云的翻涌。“■■(音晃漾)”,波涛动荡貌。“槎牙”,即“磋砑”,互相磨 擦貌。[四]这两句写云的形状奇异多变。“鬐鬣(音耆猎)”,指蛟龙的脊。[五]这两句总括写云雨的形状和声音,与上文“风雷走于内”句相应。[六]这句说高处望下去,一切动的东西似乎都静止了。[七]“天宇”,天空。
[八]这两句说山上晴明,山下雨住。“晶明”,晴朗貌。“滂霈”,或作“滂沛”,雨盛貌。 “已”,止。[九]这两句说阴云收敛、消散,“豁”,开敞。“涣”,流散。
[十]这两句承上两句。“遥光”,指雨后湿润物受夕阳照射的反光。“泛物色”,浮在众物之 上。“馀韵”,指瀑声说。“天籁”,出于天然的音响。[十一]“洞府”,本指神仙的住处,这里借指山寺,“霭”,气氛。秋日送客至潜水驿候吏立沙际[一],田家连竹溪。枫林社日鼓[二],茅屋午时鸡。鹊噪晚禾地, 蝶飞秋草畦。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一]“候吏”,指驿站的管理人。“沙际”,水边。[二]“社日”,祭社神的日子。祭社神分春秋两次,这里指秋社。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二]。
[一]“元和”,唐宪宗年号。“十年”,《全唐诗》作“十一年”,是传写之误,今依《刘梦 得文集》改正。据《旧唐书·刘禹锡传》,禹锡贞元元年(八○五)贬离长安作连州刺史,半途又贬 为朗州司马:从朗州被召回京是在元和十年(八一五),同年又贬往连州。作者在《重至衡阳伤柳仪 曹》诗前小序中追述这次被贬途中和柳宗元作别事,说是在“元和乙未”年,也就是元和十年。本篇 “诗语讥忿”,触怒当枚者,作者因此又遭贬逐。
[二]“玄都观(音贯)”,道教庙宇名。“刘郎”,作者自指。这两句以桃花比朝中某些新贵, 暗示这些人是由于王叔文集团失败,攀附了新当权者才爬上去的。作者因此诗得罪,正如他的朋友柳 宗无所说的“自取之”,就是说作者明知会因此遭到迫害,但是不怕。可见他是富于斗争精神的。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一]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二]。重临事异黄丞相[三],三黜名惭柳土师[四]。归目併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五]。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 有所思[六]。
[一]刘禹锡元和十年(八一五)召回长安,因为做了“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那 首诗,被执政者指为讥刺,又将他外放播州(今贵州省遵义)刺史,由于裴度为他请求,得改为连州 刺史。柳宗元这时又被迫离长安任柳州(治所在今广西柳州市)刺史。两人同路南行,到衡阳分手。 柳宗元在衡阳有几首赠别刘禹锡的诗。刘禹锡写本篇酬答柳的《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那一首。
[二]这两句叙两人离长安十年,同时被召还,又同时贬往南方,渡湘江后分路。“去国”,指 离开京城。“分歧”,指分路。
[三]“黄丞相”,指黄霸。他是西汉宜帝时的丞相,在为相前两度任颖川太守。黄霸两次到颖 川和刘禹锡两次到连州都是重临旧地,情况相似,所不同的是黄霸被汉宣帝所重视,而作者是唐宪宗 有意借故打击的人;颖川是中原大郡,地近长安,连州是南方僻远之处。这句作者将自己和黄霸比较。 “事异”两字暗含牢骚。
[四]“三黜”,三次贬斥。“士师”,狱宫。《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三黜。曰:“直 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柳下惠就是展禽,春秋时鲁国人。他居住的地方叫柳下,死后的谥 号叫惠。这句诗里的“柳士师”是借来指柳宗元,也是将柳宗元比做柳下惠。柳宗元于永贞元年贬邵 州刺史,再贬永州司马,召还后又贬为柳州刺史,正是“三黜”。这里作者暗示宗元被贬斥由于“宜 道事人”。作者也经三黜,和宗元相同,虽然谦虚地表示自己被人和柳宗元并提有所惭愧,实际上却 是把自己包括在“直道事人”之列。
[五]“归目”,向北望的眼光。“回雁”,向北飞的雁群。衡阳有回雁峰,相传北雁南飞到此 为止,逢春北归。“尽”,指视线的尽头,雁影的消失处。“猿”,这里指猿的啼声。“断猿”,指 猿声断续。这两句写两人分手时共同的情绪。上句写雁归人不归。“併随”二字表示两人思归之情相 同。下句写猿啼更添人的愁思。人愁因为贬谪和离别,这也是两人所共同的。
[六]“桂江”,即漓江。“连山”,是连州境内的山,地因山而得名,在柳州之东。这两句说 别后彼此将在两地相望相思。桂江虽然从广西流入广东,却并不经过连山,这里只是借它把两个地名 联系起来。“有所思”,古乐府篇名。这里只是用它的字面。平蔡州[一]                一 蔡州城中众心死,妖星夜落照壕水[二]。汉家飞将下天来,马箠一挥门洞开。贼徒崩腾望旗拜,有若群蛰惊春雷[三]。狂童面缚登槛车,太白天矫垂捷书[四]。相公从容来镇抚,常侍郊迎负文弩[五]。四人归业闾里闲,小儿跳踉健 儿舞[六]。
[一]蔡州(今河南省汝南)是淮西(包括蔡、光、申三州)节度使的驻地。元和九年(八一四) 彰义军(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子吴元济自立。唐宪宗发兵讨伐。元和十二年(八一七)宰相裴度 到郾城(今河南省郾城县)督师,将军李愬得裴度支持,攻入蔡州城,擒获吴元济。平定淮西是唐宪 宗能暂时制服藩镇叛乱的一个转折点。刘禹锡是一向关心国家统一的,这时远谪在外,听到这个消息, 兴奋地写诗三首,叙写了李愬攻下蔡州,吴元济被擒,人民欢庆和献囚等事。
[二]“众心死”,言吴元济统治下的民众痛苦绝望。“妖星”,犹灾星。诗以“妖星落”表示 吴元济灾难临头。
[三]这四句写李愬破城,叛军崩溃。“汉家飞将”,西汉名将李广被匈奴人称为“飞将军”, 这里借指李愬。两《唐书》李愬本传写他破蔡州城是在大风雪的夜里,兵到吴元济外宅,元济还在梦
中。“马箠”,即马策,鞭马的杖。“崩腾”,纷乱。
[四]“狂童”,疯狂昏顽的人,指吴元济。“面缚”,将双手反缚在背后。“槛车”,笼车, 囚车(上有顶,四周有栅栏)。“太白”,旗名。《史记·周本纪》:“以黄钱斩纣头悬太白之旗,” “夭矫”,形容旗帜飘动之词。“垂捷书”,悬挂宣布胜利的文告。
[五]“相公”,称宰相之词,指裴度。“常侍”,指李愬。当时李愬的官职是检校左散骑常侍。 “文弩”,刻有花纹的弩。“负弩”,是尊敬的表示。[六]“四人”,即“四民”,指士、农、工、商。“跳踉(音良)”,跳跃。二[一]汝南晨鸡喔喔鸣,城头鼓角音和平。路旁老人忆旧事,相与感激皆涕零。老 人收位前置辞,官军入城人不知。忽惊元和十二载,重见天宝承平时[二]。[一]这首写战后城中的和平景象,通过老人的回忆,写出百姓的欢欣。
[二]“元和十二载”,即公元八一七年。“天宝”,唐玄宗年号。在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作乱以 前的玄宗朝还算是承平时代。              三 九衢车马浑浑流,使臣来献淮西囚。四夷闻风失匕箸。天子受贺登高楼[一]。妖童擢发不足数,血污城西一抔土[二]。南烽无火楚泽闲,夜行不锁穆陵关。策勋礼毕天下泰,猛士按剑看恒山[三]。
[一]这四句写将帅遣使到京城献俘,皇帝受俘。“九衢”,大街。“浑浑”,水流貌,这里形 容车马众多,进行时连续不断。“匕”,饭匙。“失匕等”,形容震惊。借用刘备闻雷失箸的典故。
[二]这两句写吴元济被定罪处死。“妖童”,犹言凶徒,指吴元济。“摆(音浊)”,拔。“擢 发不足数”,《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范睢曰:‘汝(指须贾)罪有几?’(须贾)曰:‘擢贾 之发以续(数)贾之罪,尚未足。’”这里用以说明吴元济罪恶太多,擢发难数。“一抔(音胚)土”, 一堆土。
[三]这四句说南方已经平定,北方还有叛乱。“南烽无火”,即南无烽火。“楚泽”,泛指因 淮西镇叛乱受害的附近地区。“穆陵关”,即木陵关,在今湖北省麻城县北。“策勋”,纪功。“恒 山”,指恒山郡;唐时已改为恒州,治所在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唐宪宗时是承德军驻地,宪宗 讨伐叛乱藩镇,成德军节度使王承忠是其中之一。淮西平定后,成德渐孤立,但直到刘禹锡写这首诗 的时候,王承忠还在抗拒中央。本篇最后原有注云:“时唯恒山不庭。”松滋渡望峡中[一]渡头轻雨洒寒梅,云际溶溶雪水来[二]。梦渚草长迷楚望,夷陵土黑有秦灰[三]。巴人泪应猿声落,蜀客船从鸟道回[四]。十二碧峰何处所?永安宫外有 荒台[五]。
[一]“松滋”,唐时属江陵府,在今湖北省松滋县西。“峡中”,在秭归县东。这是一首写景 与怀古的诗。[二]“溶溶”,水大貌。[三]这两句因望楚国旧地忆楚国旧事。“梦诸”,云梦泽之诸。“楚望”,犹言楚国的山川。《左传·哀公六年》:“三代命祀,祭不越望。江、汉、睢、章,楚之望也。”江、汉、睢、章都是楚国境内的河流。祭祀国内的山川叫做“望”。“夷陵”,本楚国先王墓名,后为县名,在今湖北省 宜昌境。《史记·白起传》:“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白起是秦国的名将。
[四]这两句写巴蜀道路幽险,旅客哀愁。古《巴东三峡歌》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 泪沾裳。”“鸟道”,参看李白《蜀道难》注[四]。“船从鸟道回”,三峡山水曲折,所以船行迂回。
[五]未两句联想宋玉《高唐赋》所写楚王梦巫山神女的事,因而想望有关的地方。“十二碧峰”, 巫山在今四川省巫山县东南,相传有十二峰。“永安宫”,在今四川省奉节县。宋玉《高唐赋序》写 楚王所梦神女云:“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且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作者 因永安宫外的荒台联想到神女故事中的阳台(山名),因而产生“何处所”的疑问。西塞山怀古[一]王濬楼船下益州[二],金陵王气黯然收[三]。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 头[四]。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五]。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 芦荻秋[六]。[一]“西塞山”,在今湖北省大冶县东。一名道士洑矶。
[二]“王濬”,晋益州刺史。“益州”,晋时郡治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这句写普伐吴事。晋武 帝谍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三]这句说吴国国运告终。“金陵王气”,金陵是吴国的都城。古人迷信望气之术,认为帝王 所在之地有“王气”,国亡则气歇。
[四]这两句说吴君战败出降。“铁锁沉江底”,当时吴人用铁索横绝江面,阻拦晋船,晋人用 火烧熔它。“降幡出石头”,王濬从武昌顺流直向金陵,攻进石头城。吴主孙皓亲到营门投降。[五]这两句说人世屡经兴亡盛衰,而此山依然如旧。
[六]“四海为家”,言四海归于一家,即天下统一。结句说这些江上的营垒都已荒废无用,只 有芦荻萧萧,发出悲凉的秋声。到这里似乎还有意思不曾说出,让读者自己去体味:三国六朝的分裂 局面早已过去了,唐代确实已完成统一大业了,但此时藩镇割据不又成为严重问题了吗?“故垒萧萧” 放在面前,该引起怎样的警惕呢?竹枝词一[一]城西门前滟滪堆[二],年年波浪不能摧。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 西来[三]。
[一]“竹枝”,是巴渝一带的民歌。作者仿作的《竹枝词》现存十一首,分为两组,一组九首, 另一组二首。本篇是《竹枝词九首》之第六首。作者在引言中说明这些歌词是在建平(泛指夔州)听 到儿童歌唱后仿制的。引言中并说明《竹枝》唱时“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同时扬袖而舞。
[二]“城西门”,当指奉节西门。唐时奉节故址在今奉节县东北。“滟滪堆”,原在今四川省 奉节县西南瞿塘峡口江中,是一块大石(今已炸去),亦作“淫预堆”、“犹豫堆”,又有“英武石”、 “燕窝石”等名。
[三]这两句讽刺随风赶浪,行无定向。浪不能摧的巨石则是志节坚定不可动摇的象征。(对于 比喻往往会有不同解释,这里如作为写一般商妇愁怨之词也可以通,因为有东去西来就会有离情别恨。 不过这样解释,诗的意义就缩小了。)二[一]瞿塘嘈嘈十二滩[二],人言道路古来难[三]。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 澜[四]。[一]这是《竹枝词九首》的第七首。[二]“嘈嘈”,流水下滩声。[三]“人言”,一本作“此中”。
[四]“人心”,不是泛指一切人,而是专指那些惯会兴凤作浪的小人。“等闲”,犹无端。俗 语“无事生非”就是这句诗的意思。作者自己被人排挤诬陷,长期贬谪,所以用这样的话来讽世。三[一]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二]。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三]。[一]这是《竹枝词二首》的第一首。由于运用双关隐语的巧妙,它常常被人称引。[二]“唱”,一作“踏”。“踏歌”言唱时以脚踏地为节拍。参看李白《赠汪伦》注[二]。
[三]这两句是双关隐语。“东边日出”是“有晴”,“西边雨”是“无晴”。“晴”与“情” 同音,“有晴”“无晴”是“有情”“无情”的隐语。“东边日出西边雨”表面是“有晴”“无晴” 的说明,实际却是“有情”“无情”的比喻。歌词要表达的意思是听歌者从那江上歌声听出唱者是“有 情”的。末句“有”“无”两字中着重的是“有”。“晴”,一作“情”。作“晴”是仅仅写出谜面, 谜底让读者自己去猜:作“情”是索性把谜底揭出来。在南朝《清商曲辞》中这两种方法是并用的。杨柳枝词[一]城外春风吹酒旗[二],行人挥袂日西时[三]。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 离[四]。
(一)“杨柳枝”,唐教坊曲名。歌词形式就是七言绝句,作者多用此题咏柳。本篇为《杨柳 枝词九首》的第八首。[二]“酒旗”,酒家所用的市招。[三]“挥袂”,挥袖,告别时的动作。
[四]“垂杨管别离”,汉代人就有“折柳赠别”的习俗。大约因为“柳”谐“留”音,折柳表 示留客的意思。《诗经·小雅·采薇》有“杨柳依依”之句,因此折柳也可以表示惜别的意思。请诸 人穫《坚瓠广集》卷四:“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 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也是合理的解释。浪淘沙一[一]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二]。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江中浪底来[三]。[一]“浪淘沙”,唐教坊曲名,亦作词牌名。刘禹锡有《浪淘沙九首》,这是原第六首。[二]“江隈”,江曲处。[三]末两句说富贵人家男女用的黄金都是劳动人民冒险从江中取沙,辛苦淘洗出来的。二[一]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二]。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三]。
[一]这是《浪淘沙九首》的第八首。本篇以淘沙见金比喻被谗言所害遭到放逐的人终于洗清罪 名,得到赦免。作者屡次被谪贬,却保持着乐观精神,从本篇可见。[二]“迁客”,指谪降外调的官。[三]末两句比喻清白正直的人虽然一时被小人诬陷,历尽辛苦之后,他的价值还是会被人发现。堤上行[一]江南江北望烟波,人夜行人相应歌[二]。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三]。[一]作者有《堤上行三首》,是仿民歌的绝句,这是原第二首。[二]“相应歌”,有倡有和地歌唱。
[三]上句说行人唱答的歌词或表爱情或诉怨苦。下句写景,同时也是比喻,流水和月光的无限 正可以比喻歌中的感情无限。“桃叶”,是南朝《吴声歌曲》,《乐府诗集》载歌辞四首,不题作者 姓名,当是江南民歌。《古今乐录》将“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揖”一首作为晋人工献之的作品,并 说桃叶是献之的爱妾。不足信。蜀先主庙[一]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二]。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三]。得相能开国, 生儿不象贤[四]。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五]。[一]这是作者经过蜀先主(刘备)庙吊古的诗。庙在夔州,作者曾在夔州做刺史。
[二]“天下英雄”,曹操曾对刘备说,当时“天下英雄”只有两个人,一是刘备,另一是曹操 自己(《蜀志·先主传》)。这里作者用曹操的话称颂刘备,并点明“先主庙”。“凛然”,肃然, 形容引起别人敬畏的气概。
[三]这两句概括刘备一生的事业。刘备建立蜀汉,和吴、魏三分天下,成“鼎足”的形势。刘 备自称汉中山靖王之后,要兴复汉室。“五铢钱”,是汉武帝以来的钱币,王莽篡汉后废止不用。这 里用“复五铢钱”代指复汉。
[四]上句说刘备能用贤,得诸葛亮为丞相,帮助他开国。下句叹惜后主刘禅不能守父业。“象 贤”,肖象或效法先人的好样子。
[五]“蜀故妓”,公元二六四年,刘禅降魏,东迁到洛阳,被命为安乐县公。魏太尉司马懿在 宴会中使蜀国的女乐表演歌舞给刘禅看,旁人见了都为刘禅慨叹,但他自己却“喜笑自若”(《三国 志·蜀书·后主传》裴注引《汉晋春秋》)。末两句感叹后主亡国。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有赠[一]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二]。怀旧空吟闻笛赋[三],到乡翻似烂柯 人[四]。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 长精神[六]。[一]唐敬宗宝历二年(八二六)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被征还京,和白居易(乐天)在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相遇。白有《醉赠刘二十八(禹锡)使君》诗七律一首,本篇就是答白诗之作。
[二]“二十三年”,刘禹锡从唐宪宗永贞元年(八○五)贬连州刺史出京后,到宝历二年冬, 共历二十二个年头。预计回到京城时,已跨进第二十三个年头。中间迁徙多次,曾在朗州(今湖南省 常德县)住了九年多,在夔州住了二年多。朗州在战国时属楚地,夔州在秦汉时属巴郡,“巴山”、 “楚水”概指这些贬谪的地方。
[三]“闻笛赋”,普人向秀经过亡友嵇康、吕安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感音悲叹,因而写了 一篇《思旧赋》(见《思旧赋序》)。这句感叹朋友中有死去的。
[四]“烂柯人”,指王质。相传晋人王质进山打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他看棋看到终局,手 里的斧头柄(柯)已朽烂了。下山回到村里,才知道过去了一百年,同时的人都己死尽(见《述异记》)。 作者以王质自比,说明被贬离京之久。这句感叹回乡后可能和乡人都不相识了。
[五]白居易赠诗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之语。作者用这两句答他,虽自比为 “沉舟”、“病树”,但指出个人的沉滞算不了什么,世界还是要向前发展,新陈代谢总是要继续下 去的。和白诗比较,显出胸襟的差异。[六]这两句答白诗首联“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长精神”,有抖擞自奋的意思。石头城[一]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二]。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三]。
[一]“石头城”,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即战国时楚国的金陵城,三国时代吴国孙权改为石头城。 这首诗是《金陵五题》的第一首。《金陵五题》咏金陵的古迹,前有序。序中提到白居易最称赏此首, 认为“后之诗人不复措辞矣”。序中又云:“馀四咏虽不及此,亦不孤乐天之言耳。”足见作者自己 很欣赏这几首诗,尤其重视本篇。
[二]这两句写石头城的荒废和城边的山水如旧。“故国”,即旧城。石头城在六朝时代一直是 国都,唐高祖武德九年(六二六)开始废弃,到刘禹锡写此诗时已有二百年,久已成为“空城”了。[三]“淮水”,指秦淮河。“女墙”,指石头城上矮墙。这两句写月照空城,更见“寂寞”。乌衣巷[一]朱雀桥边野草花[二],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三]。
[一]“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从东普以来,王、谢两大世族都住在这里。这首诗是《金 陵五题》的第二首,写乌衣巷的今昔变化。
[二]“朱雀桥”,在乌衣巷附近,是六朝时代都城正南门(名朱雀门)外的大桥,在当时是车 马填咽的交通要道。“野草花”,言野草开花。
[三]这两句说在王,谢等贵族第宅的废墟上早已建起了平常百姓的住宅,燕子仍能来原处做巢, 不过屋舍和主人的身分都不同了。这里写出沧桑变化的事实,自然成为对豪门大族辛辣的讽刺。再游玄都观[一]并引
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团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寻改朗州司马,居 十年,召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旋
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观。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 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时大和二年三月[二]。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三]。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四]。
[一]作者在元和十年写了玄都观看花诗,被贬出京,经过十四年重被召还,又写了本篇,在诗 前的“引”中叙明了原委。十四年中皇帝换过三个,人事有许多变迁,但政治上斗争并未停息。作者 写这首诗有意重提旧事,是不怕高压,继续斗争的表示。
[二]以上是“引”,即序。“贞元”,唐顺宗年号。贞元二十一年即顺宗永贞元年(八○五)。 “出牧连州”,指出京为连州刺史。“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县。“大和”,或作“太和”,唐文宗 年号。“大和二年”,即公元八二八年。[三]这两句喻人事变迁。
[四]“种桃道士”,借指当初打击王叔文集团,贬黜刘禹锡等八人的当权者。到作者写本篇时, 应该对这些事负责的执政者有些已死了,所以说“归何处”。始闻秋风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一]。五夜飕飗枕前觉[二],一年颜状镜中 来[三]。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四]。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 上高台[五]。
[一]前两句代秋风设辞。“君”,是秋风称作者:“我”,是秋风自称。依《礼记·月令》, 季秋(九月)“鞠(菊)有黄华(花)”,孟秋(七月)“寒蝉鸣”。“看黄菊”是在九月秋序已尽, 所以说“别”;“听玄蝉”是在七月,秋之始,所以说“回”。
[二]“五夜”,一夜分为五刻,即甲、乙、丙、丁、戊五夜,也就是五更。“飕飗(音搜留)”, 风声。[三]这句说秋去秋来又经一年,一年中人的容颜也有了变化,在镜中呈现出来。
[四]这两句写秋风使马和雕兴奋起来,借以象征人的精神奋发,想有所作为,和下两句紧密联 系。晋王讚《杂诗》云:“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马思”句似受王诗启发。《春秋元命苞》: “立秋之日鹰鹯击。”“雕眄”句写到雕或与此有联想。(作者在《学阮公体》诗中有句云:“朔风 悲老骥,秋霜动鸷禽。”和这一联相似。又《秋声赋》云:“骥伏枥而已老,鹰在韝而有情。聆朔风 而心动,盼天籁而神惊。”也是将马和鹰并提。)“拳毛”,卷曲的毛(马病则毛拳)。“眄”,斜 视。“睡眼”,《唐诗贯珠》云:“凡笼鹰过夏,金眸困顿。”
[五]末两句是作者对秋风之辞,有感谢秋风使我能克服疾病,精神振作的意思。“天地肃清”, 秋气严肃而清爽。“君”,指秋风。
贾岛  贾岛(七七九——八四三),字阆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曾作过 和尚,法名无本。后以诗投韩愈,和孟郊、张籍、姚合往还酬唱,诗名大著, 因还俗应进士考。由于出身卑微,不被录取,失意之余曾吟诗讥诮,被称为 举场“十恶”。五十九岁时坐罪贬长江(今四川省蓬溪)主簿[一]。后迁普州(今四川省安岳县)司仓参军,死时六十五岁。有《长江集》。 贾岛这位穷愁苦吟的诗人,作品中大多写些闲居情景,或描摹自然风物,生活狭窄,而感情又较平淡,有时令人不免有枯寂之感。贾岛和孟郊从来是 相提并论的,可是他却没有孟郊对生活观察的广度,也没有孟郊诗里感情的 深度。他的诗几乎很少涉及国家政事或关怀民生疾苦的。  韩愈说贾岛的诗“往往造平淡”[二]。“平淡”大约就是贾岛所追求的一 种艺术境界。他的诗用典较少,也不喜欢华丽的词藻,主要是以平常用语, 抒写眼前的实际情景,和当时李贸的浓艳幽奇的诗风比较起来,更显得清淡 朴素。创造这种境界似易而实难,正如梅尧臣所说:“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三]不但晚唐诗人李洞等对他顶礼膜拜[四]。他的诗对南宋的江湖派 也有较大影响[五]。[一]《新唐书·贾岛传》:“文宗时,坐飞谤,贬长江主簿。”[二]韩愈《送无本师归范阳》。[三]梅尧臣《和晏相诗》。
[四]李洞《题晰上人贾岛诗卷》:“贾生诗卷惠休装,百叶莲花万里香。供得年年吟不足,长 须字字顶司仓。”南唐孙晟尝画贾岛像置于屋壁,晨夕事之(见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十八)。[五]南宋永嘉四灵中的赵师秀选贸岛、姚合的诗为《二炒集》。剑客[一]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二]。今日把示君,谁为不平事?[一]题一作《述剑》。[二]“霜刃”,剑锋白光凛凛,似有寒意,故称“霜刃”。戏赠友人[一]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二]。笔砚为辘轳,吟咏作縻绠[三]。朝来重汲引, 依旧得清冷[四]。书赠同怀人,词中多苦辛。[一]这首诗是贾岛苦吟生活的自我写照。[二]首二句言一天不作诗,就觉得心灵如泉源枯竭了的样子。“源”与“井”呼应。[三]这两句以汲水比写诗。“辘轳”,井上所架绞绳汲水的器具。“縻绠”,绳素。[四]“清冷”,指井水,比喻诗中的情意。题李凝幽居闲屠少邻并,草径入荒园[一]。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二]。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三]。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四]。[一]这两句写题中“幽”字。
[二]这两句有个传说,据《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下九引《刘公嘉话》:“岛初赴举京师,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练之未定, 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 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后世遂称斟酌字句、反复考虑为“推 敲”。
[三]“云根”,古人认为云“触石而出”,故称石为云根。《诗经·召南·殷其雷》毛传,“山 出云雨,以润天下。”孔疏:“山出云雨者,《公羊传》曰:‘触石而出,肤寸而合。’”[四]未两句说不久当重来,不负共隐的期约。忆江上吴处土闽国扬帆去,赡蜍亏复团[一]。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二]。此地聚会夕, 当时雷雨寒[三]。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四]。
[一]这两句写吴处上去闽已经一月。“闽国扬帆去”,即“扬帆闽国去”。“蟾蜍”,虾蟆。 此处是月的代称。《后汉书·天文志》注:“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是为蟾蜍。”[二]这两句写吴处士去后的长安已入秋天。[三]这两句回忆夏天与吴处士相聚会的当时正值雷雨。
[四]未两句写吴处上去得很远,归期渺茫,表示思念殷切。“兰桡”,木兰作的楫。“海云端”, 与题中“江上”相应。题兴化寺园亭[一]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亭君自知。
[一]题一本无“寺”字。盂棨《本事诗·怨愤》:“岛《题兴化寺园亭》以刺裴度。”按唐文 宗大和元年,白居易有《题兴化小池诗》,知裴度起兴化园亭在本年稍前。《韩诗外传》卷七:“春 种桃李者夏得阴其下,秋得其实:春种蒺藜者,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是贾岛诗意所本。这 首诗反映了当时权臣的聚敛与骄奢。
刘皂  刘皂,唐德宗时人。据《旅次朔方》诗看,想是咸阳人。《全唐诗》存 其诗五首。旅次朔方[一]客舍并州数十霜[二],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又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一]本篇一作贾岛诗,题作《渡桑乾》。今据令狐楚选《御览集》作刘皂诗。按令狐楚是贾岛 的先辈,与贾岛本有交往,当不至把贾岛的诗当作刘皂的诗选了送给唐宪宗去看。况且贾岛是范阳人, 未在并州久住,又没有去过朔方,诗意与贾岛生乎都不相符。李嘉言《贾岛年谱》对此已作考订,今 从李说。[二]“舍”,居住。“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十霜”,十年。皇甫松  皇甫松,字子奇,散文家皇甫湜的儿子,号檀栾子,睦州新安(今浙江 省建德县)人。《全唐诗》存其诗十三首,其中有几首同时又收在词里。采莲子[一]船动湖光滟滟秋[二],贪看年少信船流[三]。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 羞[四]。[一]本篇写一个采莲少女的爱情。原作二首,此选第二首。
[二]这句写采莲船划破湖面,水波动荡闪光,反映秋色。“滟滟”,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注[三]。[三]“年少”,指采莲女所爱的青年男子。“信船流”,听任船随波漂流。
[四]这两句写采蓬女向少年抛掷莲子,表示爱情,不料给旁人远处看见,害羞了好半天。“无 端”,犹言没来由。作者设想少女心里自悔自责地想:好好地抛什么莲子,惹得一番羞愧。“无端” 表达了这种自悔自责的意味。“莲”和爱怜的“怜”谐音。“抛莲子”,即表示“怜子”(爱你)。浪淘沙                一 滩头细草接疏林,浪恶罾船半欲沉[一]。宿鹭眠鸥飞旧浦,去年沙嘴是江心[二]。
[一]首句写滩草与疏林相接,说明大水冲刷河岸非常厉害。“罾(音增)”,一种用竹竿做支 架的方形鱼网,远望如仰伞。用这种网打渔叫扳罾。涨水时节正好扳罾,所以说浪恶船危。
[二]“浦”,水边,或大水有小口别通的地方。“沙嘴”,沙滩。这里“旧浦”即“去年沙嘴”。 未两句是说洪水暴涨,河床变化,去年的沙嘴已变为今年的江心,所以鸥鹭飞离旧浦,宿于新的岸草 之中。                二 蛮歌豆蔻北人愁,松雨蒲风野艇秋[一]。浪起??眠不得,寒沙细细入江流[二]。
[一]“蛮”,把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或边远的南方人民叫做“蛮”,是封建统治阶级的诬蔑。“豆 蔻”,产于岭南,多年生植物,种子芳香,可供药用。这里当指一种民歌,象当时的《木兰花》、《竹 枝》、《采莲子》一样。这两句写小船停泊在秋风秋雨的野岸,阵阵南方民歌触动了北客的心思。
[二]“??”,水鸟,又叫赤头鹭,头颈赤褐色,全身多白色,胸背羽毛疏松,杂有绿色,喙 长足高,产于我国南方。未两句写浪涌鸟惊,岸沙漫流,表现了诗人细致的观察力。
李绅  李绅(七七二——八四六)[一],字公垂,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市)人, 原籍毫州[二]。曾为宰相,后出任淮南节度使。他在元模、白居易提倡“新乐 府”之前,写有《新题乐府二十首》,可惜没有流传;现存《追昔游诗》三 卷,杂诗一卷。《追昔游》是他在六十多岁时编写的,用各种体裁来追述生 乎的遭遇和经历,既是写景诗,也是宦海升沉录。其中有不少是矜夸才能、 炫耀势位荣宠的[三],思想很庸俗,风格也平常。他早年所作的《古风(一作《悯农》)二首》最为后世传诵。
[一]李绅《墨诏持经大德神异碑铭》:“大历癸丑岁,文忠公颜真卿领郡,余先人主邑乌程, 余生未期岁。”(《全唐文》卷六九四)“大历癸丑”为公元七七三年,可证李绅生年为七七二年。
[二]李绅《过梅里》诗称无锡的惠山是他的“家山”;沈亚之《李绅传》说他“本赵人”(《全 唐文》卷七三八),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四说他是毫州人。[三]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批评《追昔游》说:“读此编见其饰智矜能,夸荣殉势。”古风一[一]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二]。四海无闲田[三],农夫犹饿死。[一]题一作《悯农》。原作二首,这是第一首。[二]“成”,一作“收”。[三]“闲田”,荒废不种的田。二[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二],粒粒皆辛苦。[一]本篇原列第二首。[二]“餐”,一作“飧”。宿扬州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嘹唳塞鸿经楚泽[一],浅深红树见扬州。 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二]。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三]。
[一]“嘹唳(音聊利)”,雁鸣声。“楚泽”,楚国旧有湘、鄂、江、浙、皖一带地。扬州附 近沼泽,亦称“楚泽”。
[二]“星汉”,银河。曹丕《燕歌行》:“星汉西流夜未央。”“水郭”,指城外的河水。“樯”, 帆船上挂风帆的桅杆。“斗牛”,二十八宿中的斗宿、牛宿,这里泛指天上的星斗而言。这两句形容 扬州夜景的繁华灿烂。李绅另有《缩扬州水馆》诗,有“闲凭阑干指星汉,尚疑轩盖在楼船”之句, 境亦近似。
[三]“市朝”,众人会集之所,这里指扬州而言。“市朝风俗变”,言扬州风气已变,不如昔 时繁华。陆机《门有车马客行》:“市朝忽迁易,城阙或丘荒。”“迷楼”,隋炀帝命浙人项昇兴建
起来的宫室。千门万牖,误人者,终日不能出。炀帝选后宫女数千住其中,穷极荒淫。旧有《迷楼记》, 不详撰著人姓氏。一说是韩偓撰,不足信。白居易  白居易(七七二——八四六),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音规,在 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生于河南新郑。少年时期,避乱江南。贞元十六年(八○○)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元和十年李师道、王承宗遣人刺杀 宰相武元衡,居易上书请急捕贼,以雪国耻,为当政者所恶,贬江州司马, 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出任杭州、苏州刺史,又内召任 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太子少傅等职,以刑部尚书致仕。有《白氏长庆集》。 今存白居易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他对当时诗 歌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主要是由于他的理论和实践,使诗歌得以突破 大历十才子“流连光景”的窄狭范围,扩大了境界,能以社会政治重大问题 为内容。他早年写了许多讽谕诗,其中最有名的如《秦中吟》十首,《新乐 府》五十首等,谴责宦宫、藩镇互相勾结,危害人民和国家。他不顾自身的安全,说“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一]。他之所以要写这许多讽谕诗是因 为身居言官,理应将下情上达,希望朝廷采择施行,能调整封建社会的上层 建筑,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生产,有利于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在当时, 他站在封建士大夫的立场,不可能否定唐王朝的统治。但是对黑暗面有所揭 露,客观上对人民是有利的。他写《新乐府》时间在他的朋友李绅、元稹之 后,成就却超过了他们,提倡新乐府运动的影响也远比他们大。在艺术标准 上他又是以通俗平易为世人所称许的,他之所以称得上唐代大诗人之一的原 因主要就在这里。白居易从两个方面继承了前人的传统。他常以陈子昂、杜甫并提,因为陈子昂诗多兴讽,杜甫即事忧时。在二人中,他对杜甫学习得更多。讽谕诗 正是从杜甫《新安吏》、《石壕吏》等作品变化而出。另一类,他自己所谓 “闲适”诗,受陶渊明、韦应物的影响也不小。他在诗中也常表示对于陶、 韦诗风的企慕。这两个方面在他全部生活中并行不悖,既有“兼济天下”的志向,又作“独善其身”的打算。照作者自己的想法,认为“抬情悦性”“流连光景” 乃士大夫的“本等”,他在“兼济”时也决不会不要这种“本等”。同样, 他在所谓“独善”时,也不会完全不关心封建统治。虽然这两种思想是互相 矛盾的。他在前期以写讽谕诗为主,但也有消极性的东西,在后期也写近于讽谕的诗(如寓言及政治讽刺之作)。但前期的闲适和后期近于讽谕的诗在当时 所起的作用不大,只居次要地位。  白居易把叙事诗中《长恨歌》、《琵琶行》等名篇列于“感伤类”。事 实上,这些诗和讽谕诗中《新丰折臂翁》、《卖炭翁》等篇的艺术手法很相 象。刻划人物,形象特别鲜明突出,前后脉络联系,达到叙事诗的空前的熟 练程度,开辟了歌行体的新道路。  白居易诗的风格,深入浅出,以平易通俗著称。尤其是古体诗,意到笔 随,没有雕琢拼凑的痕迹。这种平易自然的诗,并不是摇笔便成的。宋代看 到他的手稿的人早说:“香山诗语乎易,疑若信手而成者,间观遗稿,则窜定甚多。”[二]古代待人少有能象白居易写得那样通俗化,也少有能象他赢得 那样多的读者。元稹赞美白诗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 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自篇章已来,未有如是流传之广者。”[三]这可能有些夸大,但决不会是没有根据的话。[一]《伤唐衢二首》之二。[二]周必大《省斋文稿》卷十六《跋宋景文唐史稿》。[三]元稹《白氏长庆集序》。赋得古原草送别[一]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 接荒城[三]。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四]。
[一]旧传白居易写此诗时,只有十六岁。顾况在长安接待他时,特别欣赏“野火”二句。唐张 固《幽闲鼓吹》云:“白尚书应举,初至京,以诗谒顾著作况。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日:‘米价方 贵,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按即此诗),即嗟赏日:‘道得个语,居即易矣。’
因为之延誉,声名大振。”按白居易十一岁(建中三年)至十八岁(贞元五年)都在江南:贞 元五年以后,顾况即贬官饶州,不久又转至苏州。他二人不大可能在长安相见,这只是一种传说。“赋 得”,见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胃》诗注[一]。[二]“离离”,长貌。“原”,郊野平地。“荣”,茂盛。   [三]“远芳”、“晴翠”,形容草的茂盛,兼言原野的阔远和春日的和煦。“古道”、“荒城”, 扣紧题中“古原”,以人事代谢的现象与自然界光景常新作对照。“侵”和“接”刻画春草蔓延、绿 野广阔的景象。
[四]这两句点出“送别”本意。用《楚辞·招隐》“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意。“王 孙”,贵族,这里借指作者的朋友。“萋萋”,草盛的样子。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 寄上浮梁大兄、放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一]时难年荒世业空[二],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三]。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四]。
[一]本篇大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六年(八○○)的秋天。作者在那年九月到符离(今属安徽省 宿县),有《乱后过流沟寺》诗,流沟寺即在符离。题中所言“弟妹”,很可能和他自己都在符离, 因此合起来共“五处”。贞元十五年(七九九)春宣武节度使董晋死后部下叛乱,接着申、光。蔡等 州节度使吴少诚又叛乱,唐中央政权分遣十六道兵马去攻打,战事大部发生在河南境内。当时南方漕 运主要经过河南输送关内,由于“河南经乱”,交通断绝,使得“关内阻饥”。“关内”,唐时关内 道辖今陕西省中部、北部及甘肃省一部分地区。白居易的大兄,名幼文,于贞元十二年(七九七)始 作浮梁县(令江西省景德镇市)主簿。七兄是於潜县(令浙江省临安县附近)尉,十五兄是乌江(今 安徽省和县)县主簿,都是白居易的堂兄。“下邽”。白氏祖墓所在地(贞元二十年春作者始移家于 此),今陕西省渭南县。[二]“世业”,指祖先世代遗下的产业。
[三]“吊影”,对影感伤。雁群飞时,行列齐整,古人常用“雁行”比喻兄弟。这里说兄弟分 散,有如形单影只的孤雁。“九秋”,秋季三个月,有九旬(九十天),所以叫“九秋”。“蓬”, 草名,即飞蓬,秋天常常被风连根拔起,在空中飞转。旅客行踪无定,常用以比拟。
[四]“乡心”,怀念故乡之情。诗人生长于河南郑州新郑县东郭宅,在他的诗文中每称河南为 故乡,如《伤远行赋》“命余负米而还乡”,《宿荣阳》“生长在荥阳,少小辞乡曲”,《及第后归
觐诸同年》“春日归乡情”等皆是。“五处同”,是说分散在五处的“弟兄”都同样在怀念河南故乡。长恨歌[一]汉皇重色思倾国[二],御宇多年求不得[三]。杨家有女初长成[四],养在深闺人 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 色[五]。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六]。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 恩泽时[七]。云鬓花颜金步摇[八],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 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 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九],可怜光 彩生门户[十]。遂今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十一]。骊宫高处入青云[十 二],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鞞鼓动地来, 惊破霓裳羽衣曲[十三]。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十四]。翠华摇摇行 复止[十五],西出部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十六]。花铀 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十七]。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 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十八]。峨帽山下少人行[十九],旌旗无光日色 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二十]。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 断声[二十一]。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二十二]。马嵬坡下泥土中, 不见玉颜空死处[二十三]。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部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 旧,太液芙蓉未央柳[二十四]。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 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二十五],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 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二十六]。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二 十七]。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二十八]。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 寒谁与共[二十九]。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三十]。临邛道士鸿都客[三十一],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展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 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三十二],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 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三十三]。中 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三十四]。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三 十五]。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三十六]。揽衣推枕起徘回[三十七], 珠箔银屏逦迤开[三十八]。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凤吹仙袂飘颻 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莫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三十九]。含情凝睇 谢君王[四十],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四十一]。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 留一股合一扇[四十二],钗掌黄金合分钿[四十三]。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 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四十四],夜半 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四十五]。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四十六]。
[一]本篇作于元和元年(八○六),当时作者正在盩厔县任县尉。诗成后,陈鸿为作《长恨歌 传》。诗中写流传已久的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玉环)的悲剧故事,一面是揭露和讽刺,在一 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复杂而尖锐的阶级矛盾的某些方面,一面又因作者封建士大夫的立场,对帝 王的悲剧表示了某种程度的同情。
[二]“汉皇”,本指汉武帝(刘彻),这里借指唐玄宗。“倾国”,指美女。《汉书·外戚传》 载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作者的《新乐府》中有《李 夫人》一诗,可以参考。[三]“御宇”,统治全国。
[四]“杨家有女”,杨贵妃是蜀州司户杨玄琰的女儿,幼时养在叔父杨玄珪家,小名玉环。开 元二十三年,册封为寿王(玄宗的儿子李瑁)妃。二十八年玄宗使她为道士,住太真宫,改名太真。 天宝四年册封为贵妃。
[五]“六宫”,后妃的住处。“粉黛”,本是妇女的化妆品,这里用作妇女的代称。“无颜色”, 是说六宫妃嫔和杨贵妃比较之下都显得不美了。
[六]“华清池”,开元十一年建温泉宫于骊山,天宝六年改名华清宫。温泉池也改名“华清池”。 “凝脂”,形容皮肤白嫩而柔滑。《诗经·卫风·硕人》:“肤如凝脂。”[七]“承恩泽”,指得到皇帝的宠遇。
[八]“步摇”,一种首饰的名称,用金银丝宛转屈曲制成花枝形状,上缀珠玉,插在发髻上, 行走时摇动,所以叫“步摇”。
[九]“妹妹弟兄”,指杨氏一家。杨玉环受册封后,她的大姐封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夫人, 八姐封秦国夫人。伯叔兄弟杨铦官鸿胪卿,杨锜官侍御史,杨钊赐名国忠,天宝十一年(七五二)为 右丞相,所以说“皆列士”(分封土地)。[十]“可怜”,可爱。
[十一]“不重生男重生女”,当时有两首歌谣:“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男不封侯女 作妃,看女却为门上楣。”(一作“生男勿喜女勿悲,君今看女作门楣。”)与《史记·外戚世家(褚 少孙补)》所载歌谣相类似:“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以上为第一段,写杨氏得宠,兄弟妹妹高官厚禄,煊赫一时。[十二]“骊宫”,骊山上的宫殿。唐玄宗常和杨贵妃在这里饮酒作乐。
[十三]这两句指安禄山反叛。“渔阳”,天宝元年河北道的蓟州改称渔阳郡,当时所辖之地约 在今北京市东面的地区,包括令蓟县、平谷等县境在内,原属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管 辖。“鞞”,古代军中用的小鼓,骑鼓。“霓裳羽衣曲”,著名舞曲名。作者《霓裳羽衣舞歌》自注: “开元中,西凉府节度杨敬述造。”又刘禹锡《三乡驿楼伏睹玄宗望女几山诗小臣斐然有感》:“开 元天子万事足,惟惜当时光景促。三乡陌上望仙山(指女几山),归作《霓裳羽衣曲》。”由此可见, 这个舞曲是唐玄宗根据杨所献十二遍之曲润色而成(详见《唐戏弄》上册《辨体·弄婆罗门》)。
[十四]“九重城阙”,指京城。“烟尘生”,指发生战祸。“西南行”,天宝十五年(七五六) 六月,安禄山破潼关,杨国忠主张逃向蜀中,唐玄宗命将军陈玄礼率领“六军”出发,他自己和杨玉 环等跟着出延秋门向西南而去。[十五]“翠华”,指皇帝仪仗中用翠鸟羽毛装饰的旗子。[十六]这两句写陈玄礼的部下不肯西行,迫使唐玄宗先杀杨国忠,后命杨妃自尽。“六军”,《周礼》说天子有“六军”,后来诗人用它泛指皇帝的军队。事实上那时候只有左、右龙武,左、右 羽林,合共四军。“蛾眉”,美女的代称,此处指杨妃。
[十七]“翠翘”,翠鸟尾上的长毛叫“翘”。此处指形似“翠翘”的头饰。“金雀”,雀形的 金钗。“玉搔头”,王簪。这句说各种各样的首饰和花钿都丢在地上。
[十八]“云栈”,商人云端的栈道。“萦纡”,回环曲折。“剑阁”,即剑门关,在今四川省 剑阁县北,详见李白《蜀道难》注[十三]。
[十九]“峨嵋山”,在今四川省峨眉县境。唐玄宗到蜀中,不经过峨嵋山,这里只是泛指令四 川的高山而言。[二十]这句写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怀念。[二十一]《明皇杂录》:“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人斜谷,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间铃音,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醉相思 祁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