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灭论是关于未来的什么的作文什么?

---05月31日 17:32佛教对结婚摆酒的看法-55BBS 我爱购物网
&&佛教对结婚摆酒的看法
佛教对结婚摆酒的看法
1、范缜和《神灭论》 范缜是南朝齐、梁间杰出的无神论者。当时社会上盛行佛教,相信灵魂不灭和因果报应。他针对佛教宣扬的神不灭论,写了《神灭论》。他认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不可分割的,肉体死了,精神就随着消亡,好像刀的锋利不能离开刀刃一样。《神灭论》揭穿了统治阶级利用佛教对人民的欺骗,是我国思想史上宝贵遗产。范缜少年时,家境贫寒,学习条件不好。但他刻苦用功,20多岁忆成为博学多才、很有名气的学者了。齐朝竟陵王萧子良问范缜:“如果没有因果报应,世上为什么会有富贵贫贱?”范缜指着大树上盛开的花朵说:“人生好比树上的花,有的落在厅堂,有的吹进茅坑,完全是偶然。”这个生动的比喻说得萧子良哑口无言。梁武帝发动这贵人60多人,写了70多篇文章反驳范缜,也没能将他驳倒。统治者对范缜硬压不行,就企图以高官厚禄打动范缜。萧子良派人对范缜说:“像你这样的才能,还怕做到中书郎那样的高官,何苦固执已见,阻碍自己的前途?”范缜大笑道:“假如我出卖自己的观点去求个官职,岂止是一个中书郎,早就当宰相了。”2、梁武帝与佛教 南朝佛教发展的高峰是在梁代,梁代历四帝五十六年,以武帝萧衍在位最久,奉佛事迹最为突出。 萧衍(464-549),字叔达,南兰陵中都里(今江苏省武进县)人,他的学问路线,是先习儒,再奉道,后入佛。少年时代是习儒阶段,“少时学周孔,弱冠穷六经”(《述三教诗》,《广弘明集》卷三十一)。二十岁以后,改奉道教,一直到即位为帝后,仍未舍道。《隋书?经籍志》载,“武帝弱年好事,先受道法,及即位,犹自上章”(《经籍志?道经》,《隋书》卷三十五)。称帝后的萧衍和道士陶弘景的关系极善,他每当遇到国家大事,经常要派人到茅山去向陶弘景请教,以致于陶弘景有“山中宰相”之称。不过,在即位后的第二个年头,即天监三年(504),萧衍就颁布了《舍事道法诏》,宣布舍道归佛。而据其《述三教诗》,则称“晚年开释卷,犹月映众星”。到晚年才开始研读佛经。这也许说明,他虽然已经颁布了事佛诏,实际上还未真正彻底放弃道教。但总的来说,颁诏以后,他是以事佛为主的(此诏的真实性,在学术界是存疑的,但无论其真伪,萧衍的奉佛则是事实)。 萧衍对佛教的支持,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是亲身修佛,二是从各方面扶持佛教的发展。 萧衍本人归佛后,逐渐过上了佛教徒的生活,他颁布了《断酒肉文》,禁止僧众吃肉,自己也行素食,到了晚年,他经常日食一餐,所食也只是豆羹粗饭而已。对那些敢于饮酒食肉者,他以世俗的刑法治罪。他又颁布《断杀绝宗庙牺牲诏》,禁止宗庙的牺牲,这是有违儒家礼法的,但他坚持推行。他还正式受戒,据《续高僧传》卷六记载,他于天监十八年(519)“发宏誓心,受菩萨戒”(《慧约传》)。他最突出的奉佛行为之一是多次舍身为寺奴,先后四次舍身同泰寺,每次都是朝廷花了大量的钱财才把他赎出来。他的第四次舍身是在太清元年(547)三月,历时一个月,所花赎钱为“一亿万”,这为同泰寺带来了巨额资金。 萧衍本人是可以划入“义学”一类的,他对佛经很有研究,尤重《般若经》、《涅盘经》、《法华经》等,他常常为大家讲经说法,召开各种法会,开设过千僧会、无遮大会。中大通元年(529)开设的无遮大会,参加者有道俗五万多人。他的佛教撰述,则有《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注解》(现仅存序)、《三慧经义记》(《三慧经》本是《摩诃般若经》中的《三慧品》,萧衍认为此品最重要,因而单独列出)、《制旨大涅盘经讲疏》、《净名经义记》、《制旨大集经讲疏》、《发般若经题论义并问答》(均佚),另著有《立神明成佛义记》、《敕答臣下神灭论》、《为亮法师制涅盘经疏序》、《断酒肉文》、《述三教诗》等,均存。 萧衍在义学上对中国佛学的贡献,突出之处是把中国传统的心性论、灵魂不灭论和佛教的涅盘佛性说结合起来了,他本人是属于涅盘学派的,主张“神明成佛”,所谓“神明”,是指永恒不灭的精神实体,它是众生成佛的内在根据,“神明”也就是佛性。他又提出三教同源论,认为儒、道二教同源于佛教,老子、孔子,都是释迦牟尼的弟子,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三教可以会通,同时,三教的社会作用也是相同的,都是教化人为善。 除了自身奉佛,萧衍还大力扶持佛教事业的发展。他对外国僧人的译经,非常支持,僧伽婆罗被他召入五处译场从事译经,所译经典,又请宝唱等人写疏,他甚至“躬临法座,笔受其文,然后乃付译人”(《僧伽婆罗传》,《续高僧传》卷一)。真谛在萧衍门下也受到礼遇,只是因为侯景之乱,真谛的译事难申。萧衍和国内僧人的关系也很密切,宝亮、智藏、法云、僧F等人,都是萧衍非常器重的。他组织僧人编撰佛教著作,编成的作品至少有十二种。他还广造寺院,所建寺院,有大爱敬寺、智度寺、光宅寺、同泰寺等十一座,各寺铸有佛像,大爱敬寺有金铜像,智度寺的正殿铸有金像,光宅寺有丈九无量寿佛铜像,同泰寺有十方银像。 在萧衍的支持下,梁代佛教达到了南朝佛教的最盛期,萧衍对于佛教,可以说是佞佛了,他最后在侯景之乱时,饥病交加,死于寺中。 萧衍之后,简文帝和元帝也都奉佛
9条其他回答
看来您是把三皈依和受五戒搞混了。受三皈依的意思是皈依佛、法、僧三宝,向他们学习解脱之道,护持佛法,永不信外道。 受了三皈依以后就算正式的佛弟子了。五戒是戒杀、盗、淫、妄、酒。须知戒律是用来保护你而不是约束你的。如果刚开始学佛,定力不够,做不到戒律的要求,可以慢慢来,比如戒酒,不要你一天就戒掉,可以每天少喝一点,直到完全戒掉。受三皈依不一定要受五戒。 再者受戒很重要的一个目的是要提醒你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要做,比如你想说谎的时候,想到自己受了戒,不该妄语这就起到了戒律的作用了,并非要你一日去除久远劫的习气。十善的要求是在五戒之上的,十善是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邪淫、四不妄言、 五不绮语、 六不两、七不恶口、八不悭贪、 九不嗔恚、十不邪见。比如你说开玩笑,如果是为了调节气氛娱乐一下,又不会伤害别人,不会引起不良后果,那是可以的,学佛不是要你学成木头人,书呆子。说谎话是妄语,不管你是善意的谎言还是恶意的谎言最好都不要说,不是万不得已不要说。比如你说善意的谎言,虽然是为了别人好,但很有可能因此造成了别的事情的耽误或者没有使对方认清事情真相从而造成了无形的伤害这都是不应该的。 有这么个故事,说一个猎人去打兔子,猎人问一个僧人兔子往哪边跑了,僧人故意把兔子跑的方向说错,看似这也是妄语,但事实上他是救了兔子也救了猎人,因为他的妄语,兔子幸免于难,而这个猎人虽然有杀生的动机,但毕竟没有实施行为造成杀业,可以不受杀生的果报,这样的妄语就不算犯戒,这叫开戒。没有迫切求解脱是你体验的疾苦不够,也许因缘还不够,现在年轻对社会花花世界充满好奇,等到老了你的看法一定会改变的。炒股票对于散户来说算是一种投资行为,没有触犯法律也没有伤害到别人,因为散户都是跟着庄家做,你一个人很难有什么作为,即使是大户也不是一个人就能控制股票走势的。 而作为庄家机构来说,为了赚钱,必定要作出各种技术假象甚至基本面假象虚空利好来低吸高抛,这就犯戒了
在佛的境界里,心法与色法是圆融无二的。所以佛能将三千大千世界入于一毛端,三千大千世界不会减小,一毛端亦不会增长,宇宙的山河大地以及一切都在佛的心中。 但在凡夫的境界里,心法就是心法,色法就是色法。同时心法会影响色法,色法也会影响心法。譬如一个人生病了,他会感到心烦,而当他感到抑闷,许多东西都会变得不顺眼,连平常最喜欢吃的东西也难以下咽等等。 譬如:一个人生起嗔念,气脉马上起变化;如果他发起了大菩提心,心轮的脉结则很容易打开。等等。同样,气、脉、明点的修持,可以消除修行的障碍以增加定力。 在汉地,有大德曾说:“身安而后道融。”密续的经典也开示:“一个人证悟自性的缘起与四大的调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都是在告诉我们没有证悟以前色法一样不可忽视。 其实在大乘的经典中也讲到:缘起即是性空,性空即是缘起。凡夫以缘起为实有而枉受轮回的种种痛苦。佛菩萨体悟缘起的当下即是性空,并以缘起为妙用广度一切有情,由是不住轮回亦不住涅盘。所以在密乘修行的最高层次,一切法皆是修行的方便,甚至杀、盗、淫、妄、酒等等。当然,我们现在都做不到这一点,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任何一个缘起法你用得好就有功德,用得不好都是业障。 世间关于风水的说法也是一样,看你怎么去用它。 用得不好,去骗取众生的钱财,它就是佛戒的五种邪命之一。用得好,可以成为利益众生的方便。那么风水到底有没有呢? 外在的四大与内在的四大其实一样。都是我们自心所变现的色法,所以都可以直接影响我们的心境。就好比我们到一个吉祥殊胜的道场,就会生欢喜心、身心舒畅;到了那些专门行十恶业的地方,就会感到烦躁一样。有些修气、脉、明点的弟子可能知道,到一个地方,或者和一些业障深重的人接触之后,你的气、脉、明点马上会起相应的反应,有时甚至是呕吐,等等。这也是为什么密行者不应与毁谤上师三宝者为友的原因。 一个人具有大福报,会显现大福报的相。一个地方的吉祥与否也是可以从外相上看出几分。但一般人看风水只能套用一些公式去看到它的外表,而看不到内在的东西。就象他只会看一个人的外相漂亮与否,而看不出他的内心善恶。而大成就者不用什么公式,在自性的明觉中就能知道你里里外外的一切。 佛法对于地理的看法犹如对面相的看法一样,不会象世间人说面相好就一辈子都好,面相差就一辈子都差。都是缘起之法,因此都是无常,可以改变的。正象一个人虽然天生福相,但如果此世专行恶业,面相必然变坏。反过来,一个行大善的人,不仅可以改变不好的命运,连面相都会改变。地理也会因为居住者的善恶业而受影响。其实这个道理很容易明白,就象我们地球的环境为什么一天天恶化呢?因为众生的业障越来越重,人们的向善之心越来越弱的缘故。所以,风水只能是一种辅助,关键还是在于我们的心。 心法与色法无二。所以佛和大成就者,可以用他们本性的不可思议的妙用来调柔内在的四大,甚至外在的四大亦能调柔。所以我们常听说大成就者被扔到火堆里,火堆变成了湖等不可思议之事。佛经中也常记载佛在讲经说法之前,先令大地六种震动,为什么要六种震动呢?就是要先调柔外在的四大,令众生生起向法之心。所以我们如果能到大成就者闭关修行过的道场去修持,自然可以获得加持,成为修持上很好的助缘。 利用风水来选择道场、选择闭关之处,对一位瑜伽行者来说是必要的。但我发觉在汉地,人们往往利用风水为死去的祖先找墓地,这其实是十分愚痴的行为。 在藏地,人死之后,一般都会请活佛或寺院的僧人为他们念经超度,希望他们早日转世投胎,不要再来找自己家人的麻烦。但在汉地,人们却不肯让他们超脱,千方百计为他们找住处(墓地),礼拜供养、求保佑。而他自己还没断烦恼,自身都难保怎么能保佑你呢?
在未讲正题以前,首先对诸位说明,社会人士对佛教有一种误会。这大概是唐朝韩愈引起的,因为他著了一篇《原道》的文章,在那篇文章里发表谬论,攻击佛教说:“臣焉而不君其君,子焉而不父其父。”在他认为,和尚出了家,就是无父无君,大逆不道的罪人,恨不得要“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因此后来那些一知半解的偏见文人,也就以为和尚是大不孝的罪人,并以韩愈的谬 语来大骂佛教,遗毒之深,实深哀痛! 虽然社会上也还不断上演佛教故事“目连救母”等有关佛教报恩孝亲的片子;可是一些无知之徒,仍然丧心病狂的用韩愈的话来讥笑佛教。我也曾有遇见过那些所谓知识分子和我讨论这个问题:“和尚出家,既不孝养父母,又不报效国家,不但对社会无贡献,简直无父无君,难怪韩愈要主张:‘人其人,火其书’。” 社会既有这种错误的认识,所以我今天不能不把这问题加以讨论和说明。佛教是否如他们所说,以及和尚对国家社会如何的贡献,本人过去曾在《人生月刊》上发表一篇“和尚与国家的关系”的文章,已经详细说明过了。现在专门说明佛教报恩孝亲,引证经文,根据事实,加以述明,以解世人对佛教的疑窦。 儒俗的孝亲法 未谈佛教以前,我们先来看看一般世俗人,他们是怎样孝养父母的。在我们中国儒书上所说,最大的孝子,莫过虞舜。孔子在《中庸》、《论语》等书上,也一再提到“舜其大孝也与”。我想大舜任其怎样孝道,也没有能够令父母超凡入圣,了生脱死,这是我可以断言的。再说一句,一本《二十四孝》上的孝子,也还没有一个是能够令其父母跳出三界、永脱轮回的大孝行者! 儒家只知道说:“父母恩重,无法报答。”如《诗经》上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恩,昊天罔极。”至于孔子对他的门人也说了几种孝亲的方法,那全是世俗之情,如对樊迟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对子游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对子夏说:“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都是养口养体的孝道。孔子自己表示他的意见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从这些话上看来,就可以知道儒家孝亲的主张。总之,做父母对儿子的希望是:“积谷防饥,养儿防老。”做儿子对父母所尽的孝养是:“晨昏定省,福禄侍养。”做父母的,对子孙最大的希望是子孙能够做了大官,荣宗耀祖,光前裕后,扬名声,显父母,这就是世俗人最了不起的孝亲报恩了。 假使以佛教徒的眼光看起来,上面这些荣宗耀祖,显亲扬名,还是不足道的,因为这些对父母未必有什么福乐。纵然眼前有一点快乐,那种快乐,还是种的受苦的因。因为快乐享受,奢华,浪费,就是造罪作业,造了恶业,将来就要受苦果,这是不变的定理。 世俗人他们反对佛教最大的理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一点我也顺便说一说,有了儿女固然是好,可是我们也要知道,父子的关系,无非是前世的冤家债主,缘遇会合。传说明朝的方孝儒,他的父亲因为有了官位,移葬祖坟,掘出了八百多条红蛇来。据说事先有人托梦,请求他救它们八百多条生命,不要杀害了它们。可是方孝儒的父亲,不信这一套,把八百多条红蛇,尽焚于火。后来方孝儒出世,为一代名臣,可谓耀祖荣宗了。谁知燕王之叛,孝儒不肯投降,十族尽遭诛戮,刚刚也是杀死了八百多口家亲眷属,这就是说明债主冤家而成父子。如果再遇见逆子贪官,犯了国法,不但家破人亡,而且遗臭万年。不肖子孙把三代之财败光,不善而终,依旧断嗣绝后,那又怎么办呢?所以我说,以无后为不孝,是不一定完全合理的。 佛教的孝亲观 谈到佛教里报恩孝亲的经典和事实,那真是不胜枚举,在佛说的经典中,有关报恩的有《大报恩经》七卷,那上面差不多专门说的都是佛陀在往昔因中报恩孝亲的故事。又有一本《父母恩重难报经》,那上面说尽了做母亲的十月怀胎、三年哺乳、推干就湿、咽苦吐甘的苦处!做儿女的应如何去报答父母养育深恩。过去古德还著了一本《释门真孝录》,大都是依据佛法指示孝养双亲,那才是真正的孝亲。世俗之孝,也不过稍尽人子之心,四时八节,买一点酒肉之类,养其口体罢了。死后用五鼎三牲,祭之以礼就成为大孝了。例如世俗人为父母做寿,就要大开屠场,贺客盈门,座上客满,肉肥酒暖,这就是天经地义的为子孝亲之道,果能如此,家边邻里就会说某人很有孝心。如果以佛教的看法,那不是孝亲,而是在为父母造罪,本来父母所担的罪担子,只有五十斤重,你恐怕这一点罪恶,还不能下地狱,再替他加上五十斤,凑成一百斤重,压得父母透不过气来,那就是大家公认有名的大孝子了,真是如来所谓:“可怜愍者!” 佛教对报恩孝亲的最大目的,是要使父母能够离苦得乐,把父母从罪恶深渊里救出来,脱离生死苦海,这才是大孝呢!莲池大师说:“父母恩重,过于山邱,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换句话说:“没有把父母超生极乐,脱离轮回,子道还没有成就,还不能算是孝子。”舍俗出家,表面看起来,是背井离乡,割爱辞亲,实际上,就是行的一种大孝道,所以佛说:“一子出家,九族生天。”不但报答一世父母的亲恩,而且报答生生世世的亲恩,使九族之亲,皆得离苦,这是多么大的孝道啊! 佛典引证孝亲 有人妄说佛教不讲孝道,这是他与韩愈犯了同样的毛病,记得韩愈贬到潮州的时候,与大颠和尚谈起佛教不孝亲的话,大颠和尚问韩愈说;“你看哪些佛书上载有不讲孝亲的话呢?”他说:“我何暇看此书?”如果当时韩愈真正看过佛经,他也不敢毁谤佛法了!我说这些韩愈之徒也是没有看过佛书之故。可以说三藏十二部都有载明报恩孝亲的经文。 还有我们念经回向文上就有:“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或者是:“四恩总报,三有均资。”等愿文。四恩就是:一、父母养育恩。二、师长教导恩。三、国主水土恩。四、众生护助恩。 佛教徒最大的师长就是佛法僧三宝,《华严经》上说:“如来无量劫,勤苦为众生。云何诸世间,不报大师恩?”因为佛陀是我们法身父母,除去佛法没有其他方法能够了生脱死,我以为众恩当以佛恩为重。 现在我说几个报恩孝亲的故事,来证明佛教徒不是徒托空言,而是以事实行动做出来给大家看的。 我们教主释迦牟尼佛就是第一位躬行实践的孝子,所谓:“大孝释迦尊,累劫报亲恩。”一部《地藏经》就是佛陀为报母恩,在仞利天为他母亲摩耶夫人说的。 懒残和尚养亲 记不得是什么时代,有一个懒残和尚,因为他的母亲就生了他一个独子,所以他责无旁贷的要负起养活他的母亲的责任,不过他奉养他的母亲,不是把十方施主舍于寺庙的财产金钱拿来作养家孝亲之用,而是用他自己省吃减用仅有一点积蓄来养活他的母亲。有时身上穷得一文钱也没有,可是又不能让年老的母亲饿肚皮,只有把自己的袈裟典去,买米回来养亲。我们可以从他怀念慈母的四句诗中看出一片赤忱的孝心。“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寥寥二十八字,道尽怀念悲痛之忱,令人读之,泫然涕出。 虚云朝山报恩 当代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他的母亲生他下来是一个血球。母亲晚年无子,因此一气而终,翌日有卖药翁,破开血球,现出小儿,即虚云和尚,由其庶母抚养成人,十九岁出家,勤修道业,他常常说:“我生不见母,母亲因生我而死,大恩不能忘怀。”后来为报母恩,一心发愿朝拜五台山礼文殊菩萨,以此功德,回向母亲,早脱轮回,三步一拜,不计年月,两次冻卧冰雪中,感文殊菩萨化身为文吉乞者,两度救他脱险,三年而达五台,满其初愿。后来又念未见母亲现身,不知是否离苦得乐,又在阿育王寺拜释迦舍利。每天礼忏若干拜,一心求见母亲一面,又在阿育王寺燃去指头供佛,求见母亲。结果一天在梦中见母现身。梦中有人对他说:“你求见你母亲,这就是你的母亲,要见快看。”老和尚抬头一看,只见空中有一夫人,骑在龙身上,有很多龙神护佑,飘然上升而去。 虚云老和尚为报母恩,吃尽了千辛万苦,冰天雪地、置死不怨,目的是救拔母亲超生极乐,这种伟大的孝心,真是惊天地而泣鬼神。 度父母脱生死 世俗人孝亲以享受俗乐为荣,食以太牢,住以华堂,这就是奉养之厚,人子之孝了。 佛教孝亲的目的是想度父母宗亲远离尘垢,了生脱死,往生净土,不受轮回的痛苦,方是尽了孝道。只要达到此一目的,甚至使父母肉体受罪吃苦都有的。因有迷悟的不同。所以各人所见也就不同了。总之,不依佛教孝亲的方法,都是不究竟的孝亲。愚人颠倒迷惑,以造业为孝亲,以苦因为乐果,我们为他可惜。最后告诉诸位,只有依佛教孝亲的方法,才能真正报答亲恩,孝养父母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姻是人生大事,自古以来,各国各民族都有一些传统的婚俗。在柬埔寨,农村的女子一般在十五六岁、男子则在二十左右就要结婚,其婚俗也十分独特――当今许多国家都有反吸烟的行动,但柬埔寨的少女们却必须学会吸烟。
适婚少女的“禁锢”
柬埔寨人口共约一千多万,以高棉族为主。该国男女成熟较早,而且流行早婚,否则会为世俗所轻视,而传统婚俗对女子的约束也甚为严格。女孩子到了结婚年龄,父母就要把她关在房间里,请僧侣来诵经祝福,到了规定日期才能出门,这期间被称为“蔽日期”,吃饭、睡觉、洗澡都只能在自己的房间里,不能见任何男子,即使是父亲和亲兄弟也不能例外。
蔽日期的长短按照家庭的贫富程度不同而不同,可以是3个月、6个月或者一年。蔽日期结束前父母不会允许女儿找对象结婚,而女儿也不能吃鱼和肉,否则就将遭遇不幸。
柬埔寨人对婚姻的看法和做法都很传统,作主的通常是男女双方的父母。到了结婚年龄,男青年的父母会设法了解自己看中的姑娘的生辰八字,并且要请人计算双方生辰八字是否相宜,合适才会托媒人向女方家求婚。而此时,女方的家长也积极地调查男家的情况,经过仔细权衡和认真考虑后才有可能把亲事答应下来。女方同意后,男方要根据家庭经济情况,由男方亲族的妇女列队前往女家给女方送聘礼。
聘礼按规模的大小分为小礼、中礼、大礼,有衣服、金银首饰、蔬菜、水果、鸡、鸭、鱼、肉、酒等。聘礼一旦被女家接受,就等于是订婚了。由于受传统的约束,男女双方在订婚后还有互不认识的情况。 程序繁杂的婚礼
与中国传统婚礼一样,柬埔寨人的婚礼也很有讲究。举行婚礼前,男女青年还要在双方父母和两个证婚人陪伴下,到街委员会或乡政府进行结婚登记,向登记处官员宣布情愿结为夫妇,领取结婚征书。
在柬埔寨,通常是男子“嫁”到女家,婚礼的全部仪式都在女方家中举行,要连续举行3天。第一天叫“入棚日”, 上午,男方的长辈要到女方家中搭建新郎棚、迎宾棚和炊事棚。稍后男方家请来乐队演奏“送郎曲”,新郎在其父母的陪同下,带着席子、被褥和其他结婚用品,来到女方家中,住进新郎棚。
第二天是“正日”,是婚礼最重要的一天。清晨,男女双方的亲朋好友都欢聚一堂。首先,新娘的父母把长辈们请到堂屋里举行“祭祖仪式”。下午4时举行“理发仪式”。理发仪式结束后,要请四五位僧侣为新郎新娘举行约半小时的“诵御祸经仪式”。接着,举行结婚喜宴。午夜12时,举行“拴线仪式”,新郎新娘双手合十,双方父母和长辈把两三根丝线缠绕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表示把两颗纯真的心和两个家族紧紧地联结在一起。
第三天为“拜堂日”,是婚礼的最后一天。清晨时分,新郎会被“良辰吉日老人”请到摆好祭品的拜堂处,新娘藏在帷幕后面。这时,乐队开始演奏“拜堂曲”。歌手唱起古老歌曲,唱毕,新娘在伴娘的陪同下,由幕后走出,与新郎并肩而坐,一起叩拜。拜堂仪式后,歌手唱起“收席歌”,唱毕,歌手把铺在地上的席子卷起来,走来走去,高声叫卖,新郎新娘用一点钱把席子“买下”,抬进洞房,众宾客则陆续退出,婚礼结束。 吸烟,为了体会生活滋味
柬埔寨婚俗还有一个游人必看的亮点,那就是少女必须学会吸烟。按照传统,当女子长到六七岁时,父母就为她们准备好了烟斗,开始教她们吸烟。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原来,父母们认为,吸烟可以使孩子懂得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苦辣酸甜的滋味,尤其是烈性烟能使人提神,在茫茫的森林中行路不管多远都不会迷路。到十五六岁时,少女如果不会吸烟,就会被认为不漂亮,甚至是伤风败俗。因此,无论多么难受,姑娘们也要横下一条心,努力学会吸烟。 僧人抽烟也疯狂
柬埔寨人喜欢吸烟,以至于卖香烟的摊档随处可见。事实上,除了少女们吸烟外,该国的僧侣们的吸烟状况也很严重。2002年5月,来自泰国、柬埔寨、斯里兰卡的僧侣在金边召开了为期三天的研讨会,会议的主题就是“佛教与烟草控制”,之所以召开这样的研讨会是想让僧侣们成为亚洲反吸烟运动的榜样,他们是社会上关键的人物,受到普遍的尊重。可让人大诧异的是,僧侣们吸烟也疯狂。 据柬埔寨有关部门统计,柬埔寨共有59000名僧侣,但吸烟的比率居然高达36%!在僧侣中吸烟相当流行,以至于佛教会议以及佛教界举行的一些仪式上除了供应饮料和水果外,还有香烟
佛教对于自杀有什么看法?
佛教的杀、盗、淫、妄、酒等戒律,有自作、教作、见作随喜的犯行。自杀在佛法看来,仍然是杀生,因为就佛法的因缘法来看,个人的躯体生命并非个人所有,乃由父母结合而生养,继而从社会接受种种所需以茁壮、成长。故知生命的完成,是社会众缘所成就的,取之于社会大众,就要知恩反哺。所以每个人都有责任使自己活得更幸福,更有意义,没有权利毁灭任何生命。若用暴力强制截断自他的生命,都是违反佛教的不杀生戒,自己仍须背负行为的苦果。
自杀是弱者的行为,是对生命意义无知的表现。世间有许多解决问题的管道,例如生活遇到不如意,可找善知识谘谈,疏导压力。又如佛法中的“忍”是智慧,由“生忍”、“法忍”,一直到“无生法忍”的渐次具足,可以从培养暂时的隐忍,而逐渐达到究竟的解脱烦恼,自然能够放下世间的人情冷暖、是非荣辱,活得踏实、自在。 自杀也是杀生,因为犯了杀业,所以应受杀生业的报应。 参考文献:
陶渊明   《形影神三首》   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   形赠影   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但余平生物,举目情凄。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   影答形   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诚愿游昆华,邈然兹道绝。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   神释   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结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语。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形神问题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特别是老庄哲学中涉及形神关系的论述很多,如《文子?下德》中引老子语曰:“太上养神,其次养形。”《淮南子?原道训》中说:“以神为主者,形从而利;以形为制者,神从而害。”都表示了以神为主,以形为辅,神贵于形的观念。同时也指出了形神一致,不可分割的联系,如《淮南子?原道训》中说:“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即指出了形、气、神三者对于生命虽各有各的功用,然三者互相联系,不可缺一。又如汉初推崇黄老思想的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指》中说:“凡人之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太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更直接地指出了形神合一,这便是老庄哲学中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然而,在佛教兴起之后,佛教徒鼓吹形灭神不灭,灵魂永恒的唯心思想,如与陶渊明同时的沙门慧远曾作《形尽神不灭论》、《佛影铭》以发挥此种理论,《佛影铭》中就说:“廓矣大象,理玄无名,体神入化,落影离形。”意在宣扬神形分离,各自独立的主张,这种对形、影、神三者关系的见解代表了佛教徒对形骸与精神的认识,在当时的知识界曾有过广泛影响。慧远就曾命其弟子道秉远至江东,请深受佛教影响的著名的文学家谢灵运制铭文,以充刻石。陶渊明的这组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慧远本人与渊明也有交谊,如慧远曾于义熙十年(414)在庐山东林寺召集一百二十三人结白莲社,讲习佛教,他曾邀渊明参加,而渊明却“攒眉而去”,可见他们在论学旨趣上并不一致,如对形影神的看法就有很明显的分歧。渊明对此的认识可以说基本上本于道家的自然思想,这在他自己的小序中已加说明,陶渊明以为世间的凡夫俗子,不管贫富智愚,都在拚命地维持生命,其实是十分糊涂的事,因而他极力陈述形影的苦恼,而以神来辨明自然的道理,解除人们的疑惑。他揭出“自然”两字,以明其立论之根本。《老子》上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道家学说也以取法自然为核心,由此可知陶渊明的思想渊薮。此组诗中他让形影神三者的对话来表明自己的看法。   首先是形体对影子说道:天地永恒地存在,山川万古如斯,草木循着自然的规律,受到风霜的侵袭而枯萎,得到雨露的滋润而复荣,然而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却不能如此。人活在世上,就像匆匆的过客,刚才还在,倏忽已去,再也不能回来,而人们从此便忘了他,似乎世上从未有过这样一个人。亲戚朋友也不再思念他,只留下了些生前遗物,令人见了感伤不已。我作为形体又没有飞天成仙的本领,你影子也用不着怀疑我这最终的归宿,但愿听取我的劝告,开怀畅饮,不必推辞,还是在醉乡去寻求暂时的欢乐吧。   接下去是影子回答形体的话:想求长生不老来维持生命是不可靠的,欲保养生命也往往落得苦恼又拙劣的下场。一心一意要去昆仑山修仙学道,却会发现此路的渺茫与不通。自从我影子与你形体相遇以来,一直同甘共苦,忧喜合一。我如憩息在树荫下,你就同我暂时分手;我若停在阳光下,你就和我不分离。这种形影相随的状况也难以永久持续,当我一旦离世,你便也不复存在。人死名也随之而尽,想起此事便令人心忧如焚,五情俱热。因而影劝形道:唯有立善可以立下美名,为何不去努力留名后世呢?虽说酒能消忧,但同立善相比较,岂不等而下之了!   最后是神作的阐释:造化没有偏爱,万物都按着自己的规律成长繁衍,人所以能跻身于“三才”(天地人)之中,岂不就是因为有了我精神的缘故。我与你们形和影虽然不相同,但生来就互相依附,既然我们结合托体于一身,怎么能不坦诚地说说我的看法:上古时的三皇被称作大圣人,而今他们却在何处?活到了八百多岁的彭祖虽力求长生,但也留不住他人间的生命,老的、少的、聪明的、愚笨的都将同样走向坟茔,没有什么回生的运数可以挽救他们。每日沉缅于酒中或能忘忧,然如此岂不是反而促使生命尽快结束吗?立善常常是人们喜欢做的事,可是当你身后,谁会加以称赞呢?极力去思索这些事情难免丧害了自身,还是听其自然,随命运的安排去吧。在宇宙中纵情放浪,人生没有什么可喜,也没有什么可怕,当生命的尽头来临,那么就让生命之火熄灭吧,不必再有什么顾虑了。   在这三首诗中陶渊明表达了他的人生哲学,后人甚至说:“渊明一生之心寓于《形影神》三诗之内,而迄莫有知之者,可叹也。”(马《陶诗本义》卷二)故此三诗对理解陶渊明一生的思想极为重要。据陈寅恪先生《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所述,渊明笃守先世崇奉之天师道信仰,故以道家自然观为立论之本,既不同于魏晋时期的自然崇仰者,以放情山水,服食求仙为尚,如嵇康、阮籍等人,又不同于魏晋时期的尊奉孔孟、标举名教者,如何曾之流,而渊明既接受了老庄的思想,又有感于晋宋之际的社会现实,于是创为一种新的自然说。《形影神》这组诗中就典型地体现了这种思想。故此诗不仅体现了渊明个人之哲学观,而且对理解自曹魏末至东晋时士大夫政治思想、人生观念的演变历程有极重要之意义。按此说法,《形赠影》一首就是拟托旧自然说的观点,并加以批评。其中主旨在于说明人生之短暂,不如自然之永恒,这正是嵇康、阮籍等人对自然所抱的看法。持旧自然说的人又大多求长生,学神仙,而渊明诗中说:“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其抨击长生求仙之术的立场显然可见。同时魏晋之间崇尚自然的人又往往于酒中求得解脱,以求在乱世中苟全性命,如阮籍与刘伶等人,故陶诗中也拟其说而有“得酒莫苟辞”的说法。   《影答形》一首,则是依托主名教者的口吻而对旧自然说进行的非难,并提出了对人生的看法。此诗首先指出长生不可期,神仙不可求,即意在指责主自然说者的虚无荒诞,同时,以为死生无常,形影相随,一旦离世,则形影俱灭,名同身亡。因而,他们主张由立善而留名,始可不朽,希望通过精神上的长生来达到永恒,这种主张显然得力于儒家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的思想,以为人有美名则可流芳百世,万古长存,因而不满于以酒消愁的处世态度,提倡追求身后之名。   《神释》一首即体现了渊明新自然说的主张,借神的话批评了代表旧自然说的形和代表名教说的影。“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及“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等语意在诋主名教者鼓吹的立善可以不朽之说;“彭祖爱永年”以下六句则破除主旧自然说者的长生求仙与沉缅醉乡之论。最后提出纵浪大化,随顺自然,使个人成为自然的一部份,而无须别求腾化升仙之术,如此便可全神,死犹不亡,与天地共存。   陶渊明主张冥契自然,浑同造化的思想显然是取于老庄哲学,如《庄子?天地》中就说:“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神全者圣人之道也。”即充分肯定了神的重要,同时它是建立在德全与形全的基础之上的,即强调了神与形与德(此诗中称之为“影”)的一致。陶诗中对贤愚寿夭的等量齐观也一本于《庄子》思想,故方东树说:“《形影神》三诗,用《庄子》之理,见人生贤愚、贵贱、穷通、寿夭、莫非天定,人当委运任化,无为欣戚喜惧于其中,以作庸人无益之扰,即有意于醉酒立善,皆非达道之然。”(《昭昧詹言》)也说明了陶诗的主旨出于《庄子》。陶渊明在形神的认识上有一个很不同于佛教徒的主张,即他认为形神的相互依赖与一致,《神释》中说“生而相依附”,“结托既喜同”都表达了这种观点,这与稍后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范缜的意见相近,范氏说:“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是则形称其质,神言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神灭论》)又说:“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同上)陶渊明可以说是范缜的先驱者,他对形神问题的看法显然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因素。   此诗在艺术上也是颇有特色的,全诗用了寓言的形式,以形、影、神三者之间的相互问答来展开论述,可谓奇思异想,令这一哲学上的讨论富有生动活泼的意趣,即使在说理之中也时时注意到附合寓言中形象的个性。如形对影的赠言中说:“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正如一位主人请一位朋友来对酌而惟恐其推辞,后来李白《月下独酌》中说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等等,显然也取陶诗之意。又如写影对形的说话云:“诚愿游昆华,邈然兹道绝。”因影子本身没有行动的能力,所以用一“愿”字说明其欲求成仙,可只是一种不可实现的愿望而已。又如“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数语状写形影不离的情景,可谓维妙维肖。   此诗的遣词造句一气流走,自然矫健,无过多的修饰成份,如《神释》中说:“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说明神为形体之主的道理,十分简明有力。至如“纵浪大化中”四句,气势开阔,直出胸臆,而音调高朗,掷地可作金石之声,故陈祚明评此曰:“如此理语,矫健不同宋人,公固从汉调中脱化而出,作理语必琢令健,乃不卑。”(《采菽堂古诗选》)就对此诗能作理语而不落熟套,能寓辨论于刚健明快的诗句之中作了充分的肯定
鲁智深的形象分析在对鲁智深这个人物的看法上,研究者的观点大致相同:行侠仗义,粗中有细,豪放不羁,重情重义等。金圣叹说:“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1]纪德君对鲁智深的评价是“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才大心细,雄猛沉稳;率性而行,粗豪不羁。”他把“禅仗打开生死路,戒刀杀尽不平人”作为鲁智深一生的写照。[2]张县伦认为鲁智深是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中,最能代表梁山精神,真正体现好汉本色的人物。他认为鲁智深的行为很符合大禹,儒家,墨家,基督教,佛教等的价值观。[3]人们对鲁智深的评价大多数是好的,把他评价成人们心中的英雄。鲁智深独特的性格和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血肉饱满而神采飞扬的古代侠义英雄人物形象,其中鲁智深是公认的最成功的一位。聂绀弩先生曾经认为,鲁智深的形象是“人性的极峰,也是对于人性的最高理想”[4]。一.粗卤急躁 蛮横无礼 鲁智深粗卤急躁,蛮横无礼的形象,不仅表现在他的行动上,也表现在其语言上。他和史进去喝酒,遇到史进以前的师父李忠,鲁智深便要拉着李忠一起去喝酒,李忠叫他们等一会儿,鲁智深便道:“谁耐烦等你?去便同去!”(第三回P37)然后却将看李忠卖膏药的人,一推一交,把众人赶散,使李忠被迫与他们喝酒。这里从语言和行为上都显出了他的卤莽性急的性格。强请别人喝酒,却不觉得自己蛮横无礼。又如“鲁达焦躁,便把碟儿盏儿都丢在楼板上。”“鲁达道:‘坐甚么!你去便去,等甚么!’”(第三回P40)等也从行动上和语言上表现了他的急躁的性格。他时常骂人为“腌脏泼才”“直娘贼”“鸟人”“鸟寺”等粗俗不堪的语言,更显其粗卤。还有更厉害的,他本在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可是却抢人酒喝,并在神佛像后屙屎屙尿,不但不守寺院的清规戒律,而且更显得自己没有修养,狂放不羁,粗俗不堪,再显其粗卤的性格。二.粗中有细 有勇有谋鲁智深虽然粗豪,但是也具有精细的特点。金圣叹说他是:“论粗卤处,他也有些粗卤;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1)这一段话,是很切合《水浒传》中对鲁智深的描写的。他在救金家父女时,不是先打郑屠逞一时之快,而是先将他们父女俩安顿好,让他们先逃走,并且担心他们跑得不够远,“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径到状元桥来。”(第三回P40)鲁智深如此性急粗犷之人,在旅店门口无所事事地坐两个时辰,也就是四个小时,这真是太难为他了,此处的鲁智深可谓心细如发。鲁智深之所以能够耐心坐四个小时,完全是因为他内心的责任感,他一定要让金家父女安全离开渭州,而且他也知道一个是老人,一个是女子,他们可没有自己的好脚力,所以一坐就是四个小时。可是就在前一天,他一听说了金家的事就迫不及待地要揍郑屠户,被劝住回家后“晚饭也不吃,就气愤愤的睡了”第二天,“天色微明”,他就早早地来替金家张罗。前面的急躁与此时的耐心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于此更显示其粗中有细的特点。鲁智深的细心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表现,他在桃花村救了刘太公的女儿,用武力逼迫周通不得娶她为妻。打周通之前,他心里便有个计较,怕把刘太公吓住,就不告诉他自己要打周通,架打完了,人也救了,他又考虑到周通、李忠与刘家近在咫尺,自己走了,一旦周通反悔,刘家可真得又倒霉了。所以,周通尽管答应了不再对刘家进行骚扰,但他还是不放心,硬给周通戴顶高帽子让他为难:“大丈夫作事,却休要翻悔。”(第五回P71)周通无奈,只好折箭为誓,本不想做大丈夫,这时也只好稀里糊涂赶鸭子上架地去做了大丈夫,一旦做了大丈夫,就没法做“丈夫”了。这里就体现了鲁智深有勇有谋的形象,“勇”在于他明知道周通是山贼也不惧怕,只身一人前往救人;“谋”在于他救了人后,怕周通反悔,给周通带了个高帽,让周通无法做“丈夫”的计策。鲁智深在救林冲的时候也是知微见著,见到有人找董超和薛霸就开始留心有无异常,在野猪林救了林冲以后,索性一直护送到沧州,深怕途中有变。估计不会再出什么事了,才离开。临分别时,还一禅杖把松树打折,以此来震慑董超和薛霸,免他们又生歹心。鲁智深在这里可谓用心良苦了:如果不这样做就无法震慑董超和薛霸,自己也不会放心的。这又表现了鲁智深重情重义的性格。三.正直勇敢 幽默智慧《水浒传》是一本写英雄好汉的书,而鲁智深算是108好汉中的佼佼者。《水浒传》开篇的重头戏大部分在他身上。鲁智深为人正直,富有同情心,见义勇为。从“拳打镇关西”到“大闹野猪林”,“哪有不平哪有我”,“该出手时就出手”,惩恶扬善、义薄云天。让人不由得为他的行为大声叫好!鲁智深善于审时度势,豁达明快。出了命案后,被官府通缉,他就听从赵员外的安排,出家做了和尚。鲁智深虽然狂放不羁,但知轻重缓急,紧要处能自制。在五台山,他两次闯祸。但长老一到,“那酒就醒了七八分”。还装疯卖傻,让长老“与洒家做主”。长老训话说:“……如何这般所为?” 鲁智深跪下道:“今番不敢了。”(第四回P54)这表明鲁智深有羞愧之心,忏悔之语,也表现了他是个敢做敢当,正直的人。鲁智深也有可爱的一面,这就表现出他的幽默感。大闹桃花村,戏弄山大王,就是十足的恶作剧。看那胖大和尚,脱得赤条条,坐在新娘床上,“恭候”新郎到来。那大王“探一只手去时,摸到鲁智深的肚皮,被鲁智深就势劈头巾带角儿揪住”,按下床来便打,边喝道:“教你认得老婆!”(第五回P67)看到这里,谁能不捧腹大笑?在桃花山上,鲁智深因见不得李忠、周通的悭吝,便卷了他们的金银,从后山“骨碌碌滚到山脚边”,溜之大吉。鲁智深以搞笑的方式,“教育”了吝啬鬼们。鲁智深不是小聪明,他有大智慧。在菊花会上,当宋江提出招安的心愿时,鲁智深立即反对道:“只今满朝文武,多大奸邪,蒙蔽圣聪明,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他“遇(方)腊而执”,立了大功。宋江劝他“还俗为官,荫子封妻,光耀祖宗”,鲁智深却“只愿寻一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他深知仕途凶险肮脏,不愿同流合污。宋江又让他“到京师去主持一个名山大刹,为一僧首”。鲁智深听了直摇头叫道:“都不要,更多也无用!……”像宋江这样痴迷功名的人,当然不可能理解鲁智深的想法。鲁智深名副其实,慧根深不可测。四.嫉恶如仇 见义勇为鲁智深是个行侠仗义、见义勇为的大英雄。在瓦罐寺,鲁智深见崔道成,丘小乙两人强占寺庙,霸占民女,十分愤恨,大开杀戒;在华州府,他得知贺太守霸占民女,贪赃枉法,十分气愤,竟冒险前去行刺,结果被抓,打入死牢,幸亏宋江攻城才救了出来。在听了素不相识的金老父女的悲惨遭遇之后,鲁智深的表现绝对异于常人,他一连问了三句:“你姓甚么?在哪个客店里歇?那个镇关西郑大官人在那里住?”(第三回P39)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并且立刻就要去打死郑屠那厮。被劝住之后,“晚饭也不吃,气愤愤地睡了。”第二天“天色微明”,鲁智深就赶到金老父女住的店里,让店小二叫他们动身出发,等他们走远,便去三拳打死了镇关西,除了心中一口恶气。这一切,在别人眼里也许觉得不值得,也许很可笑,但在鲁达看来却是必然如此,他的嫉恶如仇的本性,他的急公好义的胸怀,都使他必然如此。没有人强迫他去做什么,他完全可以不做这一切,但他自觉自愿地去做了,急不可待地去做了,完全不计可能给自己带来的不利后果,完全出于真诚,完全出于内心的要求。他的这种性格,不属于一般的义气,具有永恒的魅力。五.善良厚实 心胸阔达鲁智深是一个善良、豁达、大度的大丈夫。当他听金老父女哭诉投亲不着,流落异乡被人欺凌讹诈之后,当即就说:“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如何?”(第三回P39)立即凑了十五两银子送与了金老。这突出地表现了鲁智深富有同情心,心地善良,慷慨大方的优良品质和豪爽性格。鲁智深在瓦官寺和老僧抢粥吃,当得知老和尚三天没吃饭了,才化得这些小米熬粥吃,于是便停下不吃了。这些地方表现了鲁智深心地善良,推己及人的仁者之心。在东京相国寺当菜头时,一群偷菜的泼皮曾算计过他。当他制服了这群泼皮之后,又体谅到他们的生活处境,于是便与他们和睦相处。这也表现了鲁智深心地厚道,豁达大度的品格。体格阔大指的是鲁智深的海阔天空,不受拘泥限制的性格。金圣叹多次以“阔”字许鲁智深。如“鲁达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心地厚实,体格阔大”(2)“写鲁智深阔绰,打人亦打得阔绰”, (3)鲁智深自由自在,海阔天空,心胸浩荡,童心烂漫,放荡不羁而合乎人情天理,这也是天性使然
素食与性功能没有关系.如果确如你所说,"自从全素食以来性功能和性欲方面的的确确下降了不少",恐怕不是全素食的问题,更多的可能是精神暗示产生的问题. 实际上,认为和尚素食有控制或减少欲望的作用,完全是对出家人食素的误解. 佛教在印度时期,并没有必须素食的戒律.因为在印度佛教徒是靠施舍生存的,因而对施舍的品质不可能作过多的要求.而当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至少在唐朝中叶以前,佛教徒是不禁止吃肉喝酒的. 一个确实的证据是一份在敦煌发现的唐代寺院的日常食谱,上面就有肉菜和用酒的记载. 实际上佛教对信徒素食的要求应该和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以及出家人太多有关系,而和修行没有关系. 因为出家人是脱离社会生产而需要社会供养的人.而以我国农业生产水平,是无力负担这种太多的供养的.在中国直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仍然是六、七个农业人口,供养一个非农业人口.由此可想而知,在唐朝时代,如果僧人维持一个正常饮食消费,需要多少农业人口供养一个僧人. 因此,唐朝后期朝廷的几次对佛教的限制和打击,应该和社会无力供养这么庞大的非生产人口有直接关系. 我们知道,肉的生产和酒的生产是和粮食有关系,大约五斤到七斤粮食才能生产一斤肉.在社会粮食生产没有太多剩余时,和尚就只能放弃吃肉喝酒 回顾这段历史是要说明,佛教的修行实际和素食没有必然联系.这个素食的传统是和佛教适应中国社会有直接关系,是一种社会平衡的结果.在当时社会生产力条件下,佛教要想生存下去,并为社会所接纳,就必须主动降低自己的消费需求,甚至把自己的消费需求降低到维持生命的水平. 另一个问题是,素食也绝对不会导致性欲下降.否则防止和尚出轨就让他全素岂不简单. 所以,给你的建议是: 第一,消除误解 我觉得有两点是需要消除误解的. 一个是佛教修行方式的规定中对于性欲的看法.其实佛教主张的是"中道",反对纵欲但也不支持禁欲,当然出家人除外.但要求出家人禁欲主要还是僧团管理和寺院正常秩序的需要,跟修行没啥关系. 另一个是全素食导致性功能下降在医学上没有根据. 从你自述的情况看,性功能目前仅仅感觉下降.也就是说并不是丧失功能.所以,精神上的作用可能更大一些. 第二,改变生活习惯 如果你真的认为是素食造成的性功能下降,就不妨改改素食的习惯,吃上一两次肉.实际吃不吃肉对信佛没啥大影响.如果通过吃肉消除了这个不良心理暗示,问题就解决了. 另一个可能是,人的所有器官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不常用就会萎缩和退化.经常用用,也许毛病就自然消失了
佛教的教典之多,乃是众所周知的事,所以到今天为止,尚无法硬性地指定那一部或那几部是代表性的佛经,在中国之所以有许多宗派的出现,大体上是由于所宗经论的立场不同而产生。   不过,佛教的教理,有一个基本原则,那也是释迦世尊对于宇宙人生的特别开悟,悟到一个缘生的道理。   所谓缘生,就是因缘所生,也就是由于各种关系的结合而产生各种的现象。比如一篇文章能够形成为文章,能够达到读者的手里,能够使得读者明白一些有关佛教的问题,这中间的关系(因缘),看来简单,实际则复杂之极;文字的来源及修养,知识的累进及吸收,作者的健康热忱及见解,加上文具的制造及运用,文稿的检字排版及印刷,邮件的寄发及传递,最后还得有读者自己的兴趣知识及精神,才能完成一篇文章从作者到读者之间的任务。这种关系(因缘)的举例,尚是粗浅而明显的,若要更进一步的考察,每一个关系的单元上,也都连带著许多的关系,这种关系连带关系的现象,便是因缘。事物的出现,是由于因缘的聚何合,事物的消失,是由于因缘的分散,这就叫作缘生缘灭。   §佛教的根本教条是甚么?   从原则上说,佛教并没有甚么教条,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戒律。   但是,佛教的戒律,并不像其他的宗教是出于神意的约命,所以也不像其他的宗教含有神秘性。佛教的戒律,是根据伦理的要求而来,所以也是纯理性的。   佛教的基本戒,就是五戒十善,虽然,佛教的教徒由于修持层次的不同而分有在家的五戒十善、八戒,以及出家的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还有大乘的菩萨戒,但其均以五戒十善为基础;也可以说其他各戒都是五戒十善的升格或详细的分科。所以,如能把五戒十善守完善了,其他的戒也就不太困难。   所谓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私通)、不妄语、不饮酒。   所谓十善,乃是五戒的扩大与加深,并且要戒作恶也戒不去行善,现在列表如下:   ┌不杀生――离杀生―救生┐
  │不偷盗――离偷盗―布施├―身三业┐
  │不邪淫――离邪淫―梵行┘
┌离妄语―诚实┐
│离两舌―和诤│
  五戒┤不妄语―┤
├―口四业├―十善业
│离恶口―爱语│
└离绮语―质直┘
┌离贪欲―清净┐
  └不饮酒―┤离嗔恚―慈悲├―意三业┘
  └离邪见―正见┘   总之,佛教对于戒的要求是诸恶莫作与众善奉行,凡是有害于身心、家庭、社会、国家、人类,乃至一切有情众生的事,都要在这五戒十善的范围之内,尽量不作,否则,就要尽量去作。作了恶是犯戒,不作善也是犯戒。   不过,佛教是开明的。如果不知作的是犯戒的行为,虽作了也不算破戒,如果无心犯戒,虽犯了戒,也不成破戒的正罪;如果存心犯戒,结果纵然没有破戒,还是有罪;如果女人遭受了恶人的强暴,只要女的不感受淫欲的快乐,虽被奸污了,也不算犯戒,仍然是清净。犯戒,一定要心、境、事三者的相应相成,才得破戒的正罪。   §信仰佛教必须吃素吗?   不。素食虽是佛教鼓励的事,但却并不要求所有的教徒非得一律吃素不可。素食是大乘佛教的特色,是为慈悲一切有情众生的原故,所以在南传地区的佛教国家乃至出家的比丘,都不坚守素食;西藏的喇嘛,也不守素食。但他们不亲自杀生。   因为,五戒的第一条就是‘不杀生’,信佛之后,如能实行素食,那是最好的事,若因家庭及社交上的困难,不吃素也不要紧,但是不可再去亲自屠杀,也不可指挥他人屠杀了。买了屠死的鱼肉回家,那是无妨的。   §佛教对于烟酒赌博的看法怎样?   佛教的戒律中并无戒烟的规定,甚至为了防止热带性的疾病,佛陀也准许比丘吸烟,但为了风俗及威仪的理由,中国佛教徒一向是不主张吸烟的。不过,有害身心的麻醉品及刺激品,佛教禁止,所以酒是五戒之一,饮酒的本身并非罪恶,酒精的刺激,使人在饮酒之后,却可能引起罪恶的行为。根据这一观点类推,佛教也不容许染上鸦片及海洛英等的不良嗜好。至于赌博,根本是劳神丧财与败家丧志的东西,故在佛经中严格禁止(长阿含善生经),同时,赌博的本身即是一种欺诈的行为,甚至因此而能犯杀人、窃盗、诽谤、恶口等罪,所以佛教是严禁赌博的
扫描下载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未来的什么的作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