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烟苗的辣椒苗叶子黑斑出现象熟来一样是怎么回事

烟叶生产过程中12个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
  近年来,烤烟烟区通过大力推广烤烟种植标准化技术,烟农的整体种植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确保了烟叶的产量和质量,烟农的种烟收入得到提高。但是笔者在生产管理过程时也还发现,由于烟农的文化程度、种烟水平的关系,部分烟农在种植烘烤环节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以下的一些问题:   1.育苗场所选择不当。选好场所是育苗成功的关键环节,要求选择避风向阳、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地下水位低、有洁净水源(井水、自来水、山泉水)、无建筑物及高大树木遮阴的场地建棚,且禁止在菜地建棚。相当一部份育苗户为便宜行事,将育苗场所选在靠近离房屋的地方,而忽略了前茬作物类型、周边交通是否便利、有无洁净水源以及土地平整与否等情况。更有甚者在前茬种有茄科作物且带有严重的病毒病的田块,稍微溶田后就直接作为苗床,极易诱发病虫害。   2.消毒意识薄弱。部分烟农尤其是种植大户,为节省用工成本及时间,所用的育苗盘几乎都未经过消毒,有的育苗盘中还带有往年的基质、烟根就直接装填基质。在间苗时,有的把育苗盘直接放于地上,剪叶器具也不消毒,剪叶时也只有少数几户器具有消毒。通常使用过的苗盘应用洁净水冲洗干净后进行消毒,可采用直接喷洒、浸湿或者浸泡(20分钟以上)的方法,对育苗盘、池膜、剪叶器等选用2%二氧化氯150倍稀释液、30%有效氯漂白粉20倍液或0.05%―0.1%高锰酸钾进行消毒处理;同时喷施25%敌杀死3000倍液、功夫3000倍液防治场地周围及育苗池地下害虫,消毒后的苗盘用清水清洗晾干,防止残留药液影响出苗率。且不同苗棚间不共用剪叶工具,防止交叉传染,且每次剪叶前后都必须对剪叶工具进行一次彻底消毒。   3.炼苗时间不足。一般情况下,在移栽前7-10天必须控水、控肥,进行炼苗。基本上所有的育苗户都有断水炼苗的意识,但大部分在时间的掌控上火候不够,往往大打折扣,时间过于短暂,有的连育苗池的水尚未完全排尽,达不到炼苗的要求,根系不够发达,影响移栽质量。   4.壮苗未达标准。通常壮苗的标准要求苗龄 65~80天,真叶7~9片,茎杆高度6cm左右,茎直径≥5mm,生长强壮,根系发达,侧根数多,活性强。而相当一部分烟农培育的烟苗都达不到高茎壮苗的标准,由于部分烟农普遍喜欢矮苗,认为这样的烟苗比较容易移栽存活。因此育苗户下意识的通过控制施肥量和多次剪叶来调节烟苗高度,造成烟苗长势、茎高不达标。由于烟苗高度不够,使得移栽欠缺足够的深度,抗寒能力差,抗病毒能力也差,根系也欠发达,影响烟叶的产质量。   5.未进行平衡施肥。平衡施肥实质是根据品种、土壤肥力、栽培方式、气候条件确定施肥总量及施肥方法,即合理施用氮肥,适当控制磷肥,增施有机肥、钾肥和镁肥,补充硼肥。一般采用“基肥+水肥+追肥”的办法,各次施肥的比例约按50%+20%+30%的总肥量比例分配。实际生产中,有些烟农往往将烟叶所需的肥料一次性并作条沟肥施用,遇到极端天气(长期干旱或连续阴雨),易造成伤苗或者肥料流失;种植大户或者部分烟农为省工省时,只进行一次追肥且大多烟农不重视磷肥的施用,施肥量控制不合理,尤其是氮磷钾比例不均衡,导致烟叶减产或者品质下降。   6.小培土意识薄弱。由于长年的种植惯性,部分烟农未进行小培土,造成浇水施肥后烟茎裸露在外,时间长易形成木质化,易产生早花,有效叶明显减少,中下部叶型较窄长,单叶重也轻,影响烟叶产质量。   7.水分管理不当。一些烟农对水分管理意识较差,没有真正做到以水调肥。有的畦干裂了也未及时进行补灌水;有的大雨过后也不进行排水排涝。土壤水分不足,烟株根系发育较差,生长缓慢,不易落黄,烤后烟叶等级质量差。土壤水分过多,根系活力降低,易发生生理性叶斑病,烟叶难烤,烤后烟叶色泽暗淡,叶肉组织疏松,叶片薄,油分少,弹性差,烟叶质量下降。   8.重虫害轻病害。由于虫害的防治较为容易,而病害治理相对困难,且有些烟农对发病类型辨别不清,易混淆,防治成本较高,因此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虫害轻病害的防治失衡状况。在这种意识的驱使下,一般田块虫害都相对较轻,而对烟草花叶病、烟草青枯病、缺乏很好的应急防治措施,普遍存在成片的田块出现病害现象,严重降低烟叶产质量,减少收入。因此,要加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的宣传,指导烟农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工作:适时早栽避病、高度重视田间卫生、规范农药管理及使用、提倡生态控制措施;真正树立全过程病虫害综合防治意识,长期稳定地把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保障优质烟叶的生产。   9.采摘时机把握不好。大部分烟农对烟叶成熟采摘的时机把握不当,普遍存在“不现黄不成熟”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而且这种意识根深蒂固,对脚叶适熟采收的概念有抵触情绪,有的要等到株黄至半株黄方可采摘开烤,使得烘烤后低次等烟偏高,严重影响效益。因此,要改变烟农采摘观念,加强技术培训,认真落实下部叶适时早采、中部叶成熟采、上部叶4-6片一次性成熟采收带杆烘烤技术。   10.烘烤质量参差不齐。烟农在同一烤烤出的烟叶既有身份厚,结构疏松,油分充足的优质烟叶,也有整体素质较差的烤坏烟。烤坏的烟叶种类主要有青黄烟、挂灰烟、蒸片、烤红等。总体来说,烤坏烟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鲜烟叶素质较差,烤房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特殊烟叶烘烤不合理以及技术员的烘烤技术掌握不当、责任心不强。   11.烘烤后烟叶保管不当。在烘烤收购期间,烟农较忙或者种植大户由于烟叶量较大,而忽视了烟叶贮存保管工作,在贮存过程中保管不善,导致烟叶颜色变深、变暗或褪色,品质下降,同时很容易发生霉变、生虫,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指导烟农正确选择烟叶贮存保管场所,尽量做到及时进行烟叶初分,对初分后的烟叶用麻绳进行烟叶打捆,并进行合理的堆垛,要按烤次进行堆放,用塑料纸遮盖严实。   12.田间卫生环境差。烟叶生产期间对田间卫生环境管理不够重视,有的烟田杂草丛生,生产中所产生的脚叶、烟杈、烟花、地膜不进行集中处理,直接扔在田间,且烟杆随意乱丢,造成烟区污染严重,给来年烤烟生产带来隐患。在生产中要加强烟农的卫生管理意识,清除烟田片区内杂草,做到烟田、水沟、山边无杂草,特别要注意清除上年遗留下的烟杆残体,做到烟田卫生“四面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综上所述,烟叶产质量的提高有赖于烟农的自觉性和生产技术的提高,只有不断加强烤烟生产技术的宣传培训,让烟农更好的掌握烤烟生产技术,才能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失误,生产中品质优良、可用性强的烟叶,提高烟农的效益和烟叶的市场竞争力。   
&(福建省烟草专卖局
福建烟草网)&... 摘要:为探明高海拔地区适宜的烤烟移栽期,进行了烤烟小苗膜下早..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高海拔烟区烤烟小苗膜下早栽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烤烟新品种烟株生长发育特点及烟叶化学成分分析--《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烤烟新品种烟株生长发育特点及烟叶化学成分分析
【摘要】:品种是烟叶产质量的遗传基础,优良的品种是烟叶生产的前提条件,它不仅要求有适宜的生态环境,同时对栽培措施等均具有一定的限制条件。基于此,本文以主栽品种K326为对照,较系统的研究了8个烤烟新生长发育特点及烟叶化学成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烟苗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南江3号最高;转化酶活性以湘烟3号最高;根系活力以C4288和湘烟3号较高。不同品种对苗期氮肥的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
2.移栽后55天内,各品种对氮素的吸收积累差别较小;至移栽后75天,云烟97、湘烟3号、K326对氮肥的吸收积累依然较强,至移栽后95天,中烟201、云烟97、南江3号、C4288四个品种对氮素需求量依然在增加。钾素吸收积累方面,至移栽后55-75天多数品种出现一个吸钾平缓期,但南江3号和K326表现为移栽后55-95天一直增加。
3.硝酸还原酶活性在移栽后35天整体表现为降低的趋势。蔗糖转化酶活性变化在不同品种间差异性较大,移栽后35-50天,仅中烟201和云烟202两个品种表现为上升,至移栽后65天,中烟201、云烟202、南江3号、贵烟4号、K326五个品种表现为下降趋势,其余表现为上升。至移栽后80天,蔗糖转化酶开始大幅度提高,至移栽后95天,蔗糖转化酶开始出现下降。
4.至移栽后45天,除南江3号外,其他品种生长较快;至移栽后80天,南江3号株高已达109.4cm,其他品种株高基本在110.0-120.0cm,K326较矮,为95.8cm。烤后烟叶产量以粤烟97最高,其次为贵烟4号和南江3号;产值以粤烟97最高,中烟201最低。
5.化学成分综合评价,下部叶和上部叶均以C4288最高,其次表现较好的品种有K326和湘烟3号,但湘烟3号和云烟97上部叶化学成分欠协调,大分子化合物含量较高,降解较为缓慢,烘烤中需适当拉长变黄期,使其充分变黄。表现较差的品种有南江3号和粤烟97。表现中等的有中烟201、云烟202、贵烟4号。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S572【目录】:
摘要4-5Abstract5-11第一章 绪论与文献综述11-20 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1 2 国内外研究进展11-18
2.1 烟叶质量的内涵11-12
2.2 影响烟叶质量形成的因素12-16
2.2.1 土壤12-13
2.2.2 水分13-14
2.2.3 光照14-15
2.2.4 温度15
2.2.5 农艺措施15-16
2.3 烟叶质量的形成特点16-18
2.3.1 大田干物质积累规律16-17
2.3.2 碳氮代谢的有效平衡17
2.3.3 烘烤过程中有机物的降解与合成17-18 3 本项目研究内容与目标18-20
3.1 烤烟新品种成苗期烟苗素质的差异18
3.2 烤烟新品种干物质形成和养分吸收分配的差异18
3.3 烤烟新品种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差异18-19
3.4 烤烟新品种农艺性状、经济指标的差异19
3.5 烤烟新品种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差异19-20第二章 不同品种烤烟成苗期烟苗素质的差异20-31 1 材料与方法20-24
1.1 供试材料20-21
1.2 试验设计21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21-24
1.3.1 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21
1.3.2 蔗糖转化酶活性的测定21-22
1.3.3 色素含量的测定22
1.3.4 根系活力的测定22
1.3.5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22-23
1.3.6 根、茎、叶鲜干重的测定23
1.3.7 烟苗叶片中碳水化合物、烟碱、氯含量的测定23
1.3.8 烟苗叶片中氮、磷、钾含量的测定23-24
1.4 数据分析24 2 结果与分析24-28
2.1 不同品种烤烟烟苗成苗期生理指标间的差异24-27
2.2 不同品种烤烟烟苗成苗期生物学性状间的差异27
2.3 不同品种烤烟烟苗成苗期矿质元素含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间的差异27-28 3 结论与讨论28-31第三章 烤烟新品种干物质积累、养分输送分配规律及碳氮代谢酶活性间的差异31-56 1 材料和方法31-33
1.1 供试品种31
1.2 试验设计31-32
1.3 取样及测定32-33
1.3.1 取样时间及方法32
1.3.2 测定项目与方法32-33
1.4 数据分析33 2 结果与分析33-53
2.1 不同烤烟品种大田期干物质在根、茎、叶中的分配规律33-37
2.2 不同烤烟品种大田期氮、磷、钾素在根、茎、叶中的分配规律37-47
2.2.1 不同烤烟品种大田期氮素在根、茎、叶中的分配规律37-41
2.2.2 不同烤烟品种大田期磷素在根、茎、叶中的分配规律41-42
2.2.3 不同烤烟品种大田期钾素在根、茎、叶中的分配规律42-47
2.3 不同品种烤烟干物质积累与营养元素吸收间的关系47-49
2.4 不同品种烤烟干物质积累与烟叶化学成分间的变化关系49-52
2.5 不同品种烤烟生育期内碳氮代谢酶活性间的差异52-53 3 结论与讨论53-56
3.1 烤烟大田干物质积累差异53-54
3.2 烤烟大田营养元素吸收差异54
3.3 烤烟烟叶化学成分积累特点54-55
3.4 烤烟大田碳氮代谢酶活性差异55-56第四章 烤烟新品种农艺性状与经济指标间的差异56-63 1 材料与方法56-57
1.1 供试材料56
1.2 测定方法56-57
1.2.1 测定时间56
1.2.2 烟株农艺性状的测定56-57
1.2.3 烟叶经济性状的测定57
1.3 统计分析57 2 结果与分析57-61
2.1 农艺性状的比较57-58
2.2 经济性状的比较58-61 3 结论与讨论61-63第五章 烤烟新品种烟叶化学成分差异及综合评价63-75 1 材料与方法63-64
1.1 供试材料63-64
1.2 测定指标及方法64
1.3 数据分析64 2 结果与分析64-73
2.1 品种及部位间总糖含量的差异64-65
2.2 品种及部位间还原糖含量的差异65
2.3 品种及部位间淀粉含量的差异65-66
2.4 品种及部位间总氮含量的差异66
2.5 品种及部位间烟碱含量的差异66-67
2.6 品种及部位间钾含量的差异67-68
2.7 品种及部位间氯含量的差异68
2.8 品种及部位间糖碱比的差异68
2.9 品种及部位间氮碱比的差异68-69
2.10 品种及部位间双糖差的差异69
2.11 品种及部位间钾氯比的差异69-70
2.12 不同品种烤烟烟叶化学成分综合评价70-73 3 结论与讨论73-75参考文献75-84致谢84-85作者简介85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峰;刘文涛;王玉军;;[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7期
刘华山;王方;韩锦峰;黄元炯;孟凡庭;;[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9期
李东亮;沈笑天;许自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金亚波;韦建玉;屈冉;李天福;;[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4期
杜丛中;吴克松;姚忠达;周初跃;成军平;杨永峰;;[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6期
范才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8期
翟立普;刘巍巍;曹国军;;[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0期
钱时祥,陈学平,郭家明;[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刘敏;李荣贵;范海;杜桂彩;;[J];西北植物学报;2007年02期
吴彩霞;傅华;裴世芳;秦燕;;[J];干旱区研究;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克占;孙伟奇;王玉军;;[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李仁政;杜传印;孟庆宏;王跃进;周建;王术科;;[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马爱国;宋德伟;孙在明;李勇;赵维庆;刘田军;钟兆林;王法懿;;[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5期
贾峰;魏庆华;杜铮;王彩霞;黄晓书;刘卫群;;[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杨尚明;王向阳;王一星;;[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10期
李彦东;温亮;陈秀斋;罗成刚;刘勇;赵勇;牛波;李满秀;;[J];山东农业科学;2012年04期
刘文涛;;[J];山东农业科学;2012年04期
刘民杰;杨虹琦;殷俊丽;周冀衡;郜秀峰;;[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1期
宋云华;;[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23期
钟波;朱列书;谢慧玲;贺鹏;林跃平;;[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帅;张燕;吴鸣建;;[A];河南省化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张燕;李帅;吴鸣建;;[A];河南省化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吕泉渠;方文熙;张德晖;唐莉娜;蔡树检;;[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齐连东;刘世琦;;[A];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王岚;王璐;廖臻;蒋次清;李忠;;[A];2008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张婷;汪宏毅;王国宏;;[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李锡宏;周如群;谭毛彦;许树银;黎妍妍;郭利;;[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李锡宏;李进平;黎妍妍;林国平;秦兴成;;[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曹仕明;李进平;周英惠;许树银;周如群;汪明;郭力;范敬修;陈良存;;[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黎妍妍;李进平;李锡宏;;[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耿小丽;[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焦婷;[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刘谋盛;[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王玉宝;[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王洪涛;[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耿爱军;[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王兴翠;[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吕长文;[D];西南大学;2011年
徐立军;[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张阳武;[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亚艺;[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邢瑞婷;[D];郑州大学;2010年
王文杰;[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张立伟;[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张纪利;[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唐大为;[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靳兰;[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殷秀敏;[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林建麒;[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胡筱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力,于淑芳,宋国菡,张民,丁光国;[J];山东农业科学;2000年01期
张多姝;[J];安徽农学通报;1996年04期
刘领;王艳芳;张骏;;[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2期
余学祥;吴锦松;;[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2期
徐增汉,王能如,王书茂,郭昌友,尹乐;[J];安徽农业科学;2001年05期
崔权仁,王世济,刘小平,赵第锟,武家美;[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1期
毕淑峰;[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2期
张永安,周冀衡,黄义德,杨述元;[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4期
汪耀富,孙德梅,叶红潮;[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1期
王世济;李桐;赵第锟;韩永镜;崔权仁;刘小平;武家美;;[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文卿;陈顺辉;江荣风;张福锁;张仁椒;李春英;李春俭;巨晓棠;林祖斌;;[A];中国烟草学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丽琢;[D];甘肃农业大学;2001年
袁仕豪;[D];河南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康利平;[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年
蓟红霞;[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焦学梅;[D];贵州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婷;俞飞;肖少红;;[J];中国烟草学报;2010年03期
颜侃;谢丽华;王毅;宋鹏飞;陈宗瑜;;[J];中国烟草学报;2012年01期
李佳颖;于建军;叶协锋;史双双;王龙;马君红;王伟宁;;[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年11期
杨云芳;叶协锋;史双双;胡建新;曾宗梁;于建军;;[J];西北农业学报;2012年08期
耿召良;张婕;杨明明;周淑平;葛永辉;张敏敏;冯小飞;艾明雄;尚文斌;陈菲;杨靖华;汪云松;;[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宋宏志;邓小华;周米良;田峰;戴文进;杨丽丽;;[J];中国农学通报;2013年19期
严浩然;;[J];烟草科技;1981年03期
J.F.CG.S.M骆启章;;[J];中国烟草;1983年01期
陈伟,肖强,陆永恒,周忠仁,郝宏伟;[J];耕作与栽培;2002年05期
王成才,李现道,梁洪波,杨旭亮,赵金升,李光业,孟庆宏,刘俊平,胡强;[J];中国烟草科学;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婷;汪宏毅;王国宏;;[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王成才;李现道;梁洪波;杨旭亮;李光业;;[A];中国烟草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叶琦 通讯员
李洪润;[N];蚌埠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田涛;[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卢志伟;[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彭清;[D];西南大学;2013年
冯连军;[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范杰;[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烤烟苗期管理
         来源:农广在线-农事网
  1 池水管理
  播种后30天内池中的水深应该控制在5厘米左右,随着气温的升高,水的蒸发量增大,要把水加深到10-15厘米。
  2 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育苗过程中棚内温度应控制在25-28度范围内,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就要通过开启或盖紧棚膜来调整。阴天时要打开遮阳网增加光照。棚内湿度以棚壁上不出现水滴为宜。如果棚壁上有水滴,就说明湿度太大了,需要揭开部分棚膜排湿。揭棚膜时,要先小后大逐步开启。
  3 剪叶和剪根
  剪叶和剪根是培育壮苗的一项重要措施,其目的是抑制大苗生长,促进小苗快长,实现烟苗生长整齐一致。而且还可以增强烟苗抗逆性,提高成活率。
  第一次剪叶是在烟苗叶子基本封盘,苗高10厘米左右,茎高1-2厘米左右时进行。要求减去最大叶片面积的60%。这次剪叶的同时还要剪根,方法是,用削薄的竹片在盘的底面上反复刮动,将漏在盘外的根须剪除。
  第一次剪叶后,每隔5-8天就应进行一次剪叶,每次减去最大叶片面积的50%-60%。育苗期要进行5-6次剪叶。
  剪叶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①剪叶应在下午进行,这时叶面干燥无水滴,剪叶后不易造成病害感染。
  ②最后一次剪叶应在移栽期的前一周左右结束,否则会降低烟苗抗逆性,影响移栽后成活率。
  ③在剪叶操作前和每剪完一盘后都要对所用工具进行消毒,可用75%浓度的酒精或10%-30%的漂白粉溶液浸泡或擦拭器械。
  ④剪掉的残叶和根要收拾干净,要带出育苗场地,保持育苗场地的清洁卫生,是育出壮苗的保证。
  4 炼苗
  在移栽前一周左右要揭掉小棚的塑料膜,让阳光直接照射烟苗,这称为“炼苗”。这样可增强烟苗的抗逆性,使其适应移栽后大田的生长环境。
  5 壮苗的标准
  我们常说的壮苗应具备什么条件呢?壮苗的标准应该是:苗龄60-70天,茎干高12-15厘米,茎围大于2.2厘米,侧根发达,根色洁白,无散根和断根现象,茎干富有韧性,绕指不断,叶色正绿,清秀无病虫,这样的烟苗就可以进行大田移栽了。
编辑:孙淑红&&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农广在线”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农广在线,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农广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农广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公益性服务、传递更多信息。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农广在线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烤烟育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