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孩子和我的孩子用的是一个教育技术服务平台上传平台号 如果他孩子档案删除后 可以重新上传吗

你愿意放弃自己的工作,去生孩子和照顾家庭吗?
目前的工作是审计,经常在外地出差,自己的时间很少。我先生的工作也是很忙的,所以我们基本不在家做饭。平常也是各自忙自己的,还好没有小孩,所以我们还能这样忙。现在我们两个也要面临生孩子的事情了,两边家里的老人家也很多事情,各自在老家忙活着,没时间过来帮我们的忙。面对这个情况,似乎我只能在要孩子和要工作之间做出选择,我该如何做出选择?在我内心来说,我不想要成为一个完全的家庭主妇,而是有自己独立的工作和生活。
113 个回答
同样有个医生母亲的人表示,我既支持也反对
的答案。支持是因为,我认为女性自己想回家是可以的,自己不想回家,有事业能力和事业心的话,为了孩子回家是不可取的。反对是因为,鄺哈哈妈妈这样的英雄母亲,不是想学就能学的。说句托大的话,如果我有一个女儿,走到工作/孩子威胁她的身体健康的这一步,我会强烈要求她放弃工作,先养好身体的,万一身体没了岂不是万事皆休。我的母亲也是在做住院医的时候有的我,后来也是教授,研究生导师,以及临床一把刀。我亲爱的老妈一直很辛苦,各种职业病一串串的,但从来没搞到妈妈那样过。答案在我爸爸那儿。我小时候上学放学,是我爸接送,再小一点的时候,因为爸妈送不起我上好的幼儿园,我爸带着我去上课。为此我爸的事业确实被耽误了,作为工科讲师,他有十年不能接项目,只能拿课时费,因此不能升教授,不能担任行政职务,被同事嘲笑没有事业心。那个时候我妈也很郁闷,上夜班什么的,回家累死还要烧饭。我爸妈那个时候经常吵架,因为两人都觉得自己牺牲了事业,很委屈,各种时间排不开,我的家长会没人去开之类的。所以我家那个时候过得不算好。穷,忙,经常吵架。所以我想说,双职工带孩子确实是很苦的,走这条路请做好心理准备。我家的情况是在我六年级的时候好转的。那个时候奥数刚刚兴起,好的奥数班要托关系才能上。我家没关系,我爸自得其乐,把好玩的奥数题抄下来,接送我的时间教我做。同时我爸还教了我很多学习方法,至今我还在用。然后我得了奖,上了全市最好的中学,突然就成了"别人家的孩子"。然后因为早期习惯培养得好,我不需要父母管了。我一直"没出息"的爸妈突然就出息了。我爸评了教授,拿了点小奖,到我念大学的时候,提拔为院长(其实就是系主任)了。我妈评了主任医师,主持了几个临床项目,到我念大学的时候,被特聘为教授。后来我爸他们学校全体青年男教师都有样学样,接送孩子,在家辅导功课,花时间和孩子谈心…也确实培养出一批"别人家的孩子",现在每次回国,都是父母拿着孩子几个全奖offer跟我打听哪所学校好。----不过据说我爸他们校长恨死我家了,囧。说这些我是想说:1) 女性既想要事业又想要家庭不是做不到,但如果丈夫不配合,那将很难很难。2) 丈夫的配合往往意味着他事业发展放缓,包括收入。所以双职工未必比单职工收入多。3) 夫妻在事业家庭上都平衡发展,真正的好处会体现在孩子身上。父亲的参与在子女教育中太重要了。4) 丈夫的事业上进展缓慢几年,未必赶不回来。从未耽误的人也不可能几十年一直前进的。5) 没有任何一种方式能保证成功,所以应该选择你自己最适应的方式。你把一个一心想居家的女性拎出门工作,她也起不到拓展孩子眼界的作用;你把一个有事业心的女性关在家里,她也不能愉快地做家务。孩子需要的不一定是眼界高远的母亲,也不一定是三餐一宿的母亲,而是自信,认可自己的母亲。还有,要找一个接受你想法的丈夫,你想居家他看不起家庭妇女,或者你有事业心他想找保姆的丈夫,都是灾难。夫妻想法能互相接受,不是说就不吵了(你看我爸妈一样会吵),而是吵完了还会在这个方向上想怎么解决问题。
看到楼上很多男性或者未婚女性的回答,我这个奔35,孩子明年就会正式开始上小学的人的大妈,也站在过来人的角度回答一下:1. 工作对你有多重要?对家庭经济上的考虑,还有自己的事业心之类。有的人是“亲妈”派,严格按照育儿书教育孩子,孩子的事情是当妈妈的心里首要大事。有的人是“后妈”派比如我,第一个孩子就当猪养,育儿书在坐月子结束以后再也没摸过。别人只能根据自己的经历给你提建议,最后还是得楼主和家人商量以后做决定。2. 是否可以找到可靠的人帮你看宝宝我是时差党,孩子8个多月送幼儿园。身边有朋友6个月就送的。目前我们的娃都好好的,健康成长,没觉得比妈妈带到3岁的孩子差到哪里去。如果父母或者其他可靠的人帮你带孩子,你和老公能每天晚上下班回家吃饭,在孩子睡前陪孩子,我觉得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联系不会比全职妈妈和孩子的联系差太多。3. 是否可以换工作有了孩子以后,家庭中总有一方,在大部分家庭里是女性,需要做出牺牲。你是否可以换一份不那么频繁出差的工作呢?4. 老公是否给力比如老公能承担多少家务,如果有了孩子他能承担多少带孩子的责任,经济上可以分担多少压力。如果你辞职带孩子,他能够心存感激。这种感激之情能维持多久。老公不给力的家庭,更不能当全职妈妈了...5. 事业中断若干年以后是否可以继续经常在论坛上看到很多女性说,做了三年全职妈妈(带孩子)以后,出来求职毫无障碍。很奇怪我身边没有这样的例子,当然可能是圈子问题。我在美帝,按理来说女性求职环境比国内宽松,而且大环境对全职妈妈的价值也更加认可。身边朋友大部分是美帝的硕士/博士,有的人生了孩子就当全职妈妈,若干年后出来基本上找不到工作,面试的时候必然会被问到为什么简历上好几年没工作。想了半天只想到一个全职3年后,出来读MBA然后找到工作的例子。如果你全职好几年,之后很难找到工作,或者事业大受损失,是否愿意承担这个代价呢?6. 做好吃苦的准备了吗?没有老人帮忙,老公工作很忙,自己不管是上班还是全职妈妈带孩子,都会很苦很苦很苦很苦。带孩子远不是看着别人家孩子胖胖笑脸抱过来亲一亲那么简单。一边工作一边带孩子有多苦呢?推荐最近一本很火的书,facebook COO写的Lean In,不知道国内有没有中文版卖。我印象很深的是她带着两个孩子和ebay总裁一起坐ebay的专机去开会。结果飞机上发现她女儿头发上有虱子。飞机抵达以后她找了个借口没去开会,飞奔去药店买去头虱的洗发水,回旅馆她和俩孩子狂洗头。之后的10天里她一边开会一边摸自己头发上有没有虱子...记得国内入托年龄是3岁。如果没有双方父母帮忙,妈妈要放弃事业,这真是一个很难很难的选择。如果我是楼主,可能会考虑换成一个不那么忙的工作,但是肯定不会放弃工作当全职妈妈。供楼主参考。
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但都没问楼主第一步怎么走。这问题就好比楼主你要建造一个安全的房子,然后我们纷纷告诉你怎么装修才对,但其实第一步,是地基啊,地基。你的地基在哪里呢?在家庭关系里,或者说任何一个社会关系,你先问自己四个问题:你有多少信任的人?你能接受他们多大程度的冷漠?你能帮助别人什么?你敢开口要别人帮助你什么?这看起来和孩子一毛钱关系也没有,但我们带入一下,你就明白有关系了。1、你信任你的丈夫和父母么?如果你要脱产1-3年,你相信你的丈夫会支持你、理解你并鼓励你么?他会回到家尽一个父亲的责任嘛?你的父母愿意过来短期帮助你么,如果你要做短期项目,你父母能够看护孩子几周甚至几个月么?2、你能接受他们多大程度的冷漠?如果你的丈夫不幸被压力击溃,被其他女子诱惑,被繁忙的工作拖的日夜颠倒,你能迅速调整自己的心态,相信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么?仍然能保持乐观并积极的心态觉得生了就是赚了,然后坚持咬牙地抚养一个孩子么。3、你能帮助别人么?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你能帮助别人多少?你有在帮助别人中获得心灵补给的能力嘛?说这个是因为如果脱产,你就要自己寻找其他的集体生活与社会交流了,为了避免陷入婆婆妈妈的琐碎无聊而破坏这个世界的美感,人精神活动的最高境界之一是你能够承受的起的奉献。在帮助别人中得到一种快乐,一种快感,而不是一种委屈,一种计较,有这种天然精神的人是很厉害的。4、你敢开口要别人帮助你什么?去问你的老板,你生了孩子后能不能在家上班兼职打工。你在生意场上有没有不需要你坐班但需要你能力的人?想要孩子,你现在就可以开始去找一个好的阿姨,从现在起努力和他成为一种互相帮助的搭档关系。你有没有同龄的朋友,可以暂时替你看护一下孩子的,起码在生了孩子后,能有一点自由时间放空一下自己的情绪,或者和老公继续单独调调情。总之,不要把抚养一个孩子,就以为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是一种对自己生活的放弃,为家庭的牺牲,抚养一个孩子,往高了说就是人类的繁衍,是基因的延续,更是精神面貌的延续,这不是一种人生的后退,而是人生的新挑战,上天给了我们这种能力,是一种机会,也可以说是一种荣耀。把把自己的地基打好,开始这场光荣的战斗好了。最后PS一下,生完孩子再辞职哦,产假是国家发四个半月的工资哦,千万不要便宜了共产党。
其实也有一部分人是希望能在家当一个全职太太的,可惜普遍现象是,当完全丧失经济能力并且依赖另一半后,社会和另一半均无法给予其足够的安全感和意外生活保障。所以现在有一些观点, 比如自力更生,经济独立,自由生活等等。部分人拥有此观点的原因,其实是因为这个吧。至于题主所说的两难抉择,还是要看个人价值观,如果题主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自己找事情做,并且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工作找到新的满足点,那么放手去做吧,尽量不要因为外在的事情阻挡自己的脚步。
我不愿意!可能是家庭教育的关系,或者从小父母对我的耳濡目染,或者我们整个大家庭都比较偏“母系氏族”的关系,我觉得不管是爸爸还是妈妈都一定要有工作,饭桌上我爸妈互相交流的单位上的奇闻趣事简直就是我从小的下饭菜。我个性比较强势,好强,不喜欢认输,精力又比较旺盛,再加上性格比较外向,喜欢和不同的人交流合作,如果让我放弃工作天天在家对着一个不会说话的小孩,换尿布、冲奶粉、洗衣做饭、打扫房间,我觉得我一定会发疯。话说以前我最喜欢拿“我要当家庭主妇”这句话来逗我前男友了,因为他每次听到都会惊得不行。我完全可以想象如果我辞职在家当家庭主妇之后的样子,刚开始可能会觉得不用天天早起上班了好轻松(我再工作狂再强势,偶尔放个假也不会不开心对不对),接着就会开始觉得自己无所事事是个废人,然后看到老公每天出去上班,每天又接受到自己行业上的新信息我就会嫉妒,虽然持家也是门不简单的技术,但是对于我来说,这门技术我掌握得再好也不能给我带来足够的成就感。我现在已经完全认识我自己是怎样的人了。比如我现在在上班,虽然上班很累,但是我还是天天回家做晚饭。现在的做饭对于我来说是工作之后的放松和休息,就算我男朋友几乎每天饭来张口、不明确表示感恩我也不care,我自己做的饭合我自己的胃口,我吃得开心,还能免去第二天中午冒着依然盘踞在美东的寒风出去买午餐的麻烦和痛苦。但是如果我别的啥也不做,就只是专职在家带孩子做饭,我老公每天回来不给我足够的感谢和奖励什么的,我会觉得心里不平衡,我会觉得尼玛老娘原来又不挣得比你少,我能力又不比你差,我放弃了这些呆在家里带孩子只为了减轻你的负担你还不多感激我一下,是要找死么?其实说白了,我需要“工资”,上班我有“钱”这个工资,如果要我辞掉工作呆在家里当专职太太,老公就要给我发“工资”,让我觉得自己有价值,对这个家庭有贡献,只是看到小孩健康成长神马的,不好意思,实在是满足不了我的胃口。最重要的是,我一直觉得除了我自己之外的任何人都“不可靠”,不管是父母、还是现在的男友、将来的老公、未来的小孩,我必须要有一个可以让我在失去一切可以依靠的人的时候,依然可以让自己优雅地生活的资本,工作让我觉得我一直有在跟社会接触,不会让我有脱离世界的感觉,会让我有安全感,我想,这种安全感,无论是谁都给不了我,哪怕是将来那位我将会非常爱的小孩,因为我希望我的小孩像我一样,长大之后就离开家离开得远远的,追求他/她自己的生活。最后,其实家庭和工作是不矛盾的,我从我父母身上看到了这点,我也相信我可以做好这个平衡。在我现在工作的公司,很多女性挺着大肚子开心地上班,大家对她们也是非常照顾,预产期前几天才请假,生完小孩没多久又回来开开心心地上班。我有时觉得现在很多人觉得不能兼顾,是不是从我们青春期的时候家长一直不断禁止我们早恋的时候说“恋爱会影响学习”那时候就养成的“坏毛病”,我见过恋爱和学习两不误的多了去了,人家高考考得好好的,就像很多自己带小孩的双上班族一样。说一句题外话,如果我以后有小孩,无论如何我一定自己养,绝对不会丢给我的父母或者我老公的父母。======================3.12美东时间8:49am补充===================上周日刚刚宴请过宾客,留下了大批优质的剩菜。昨晚下半回家的时候男友正好跑步回来,表示剩菜所剩无几。他:冰箱还有各种菌菇,得赶紧吃掉。我:要不做菌菇汤?他沉默,作思考状,表情看起来是在说菌菇汤有点麻烦,要等很久。我:那你想怎么吃?他拉着我的手往厨房走:来我教你做。我撒娇:不要,今天不想做饭。他爱怜地说:好好,那就不做了,我们吃剩饭剩菜就好,或者我去下饺子吃,那些菜留给你明天中午带便当。最后他去洗澡的时候我炒了一个青菜,加上剩饭剩菜饱饱地吃了一顿,还有剩,于是今天中午便当也搞定。如果我全职当家庭主妇,我可不敢、不好意思说我今天不想做饭,谁敢在上班的时候跟自己老板说:不好意思,我今天有点累,这个任务我今天不想做了。你敢说,你老板或许也不敢要你了。虽然我男友有时也做饭,并且从来不要求也不期待我做什么,他总是遵从我的意愿——你我都是想做饭就做,不想做就出去买,但是你看,因为我晚饭做得比他多,一说到要做菜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是让我去做。所以,试想,如果我当了家庭主妇,我也不敢保证他会像对待现在要上班的我这样“宽容”,甚至久而久之,他会开始觉得家事应该都由我我来包办了,对于家里的大小事情——无论是打扫还是三餐还是养育小孩,都只是我一个人就应该做好的事情,而之后或许面对有时没做好的家事,他也许会无法控制地会想:“你都不用上班,全职顾家,怎么能做成这样?”而且,作为没有工作的全职主妇,如果我偶尔累了没做好家事,自己也会觉得内疚和愧疚,因为这对我来说就像工作一样,那么对于一些本来没那么严重的事情,也会变得严重了。我能感觉到,当了家庭主妇之后,彼此的心态、对待彼此的期待或许多多少少会变吧。对于你来说,这就像开始把以前的兴趣或者休息当工作或者事业来做,对于你老公来说,这就像开始用审视专业歌唱家的态度来评价中国好声音的海选选手,你体会一下。
--意外获得不少赞,也收到一些疑问与他解,特在原本答案后补充一些insights。(March11)--- -评论太多有点回不过来,看来写这种答案要提及多方面的事,March12再在最后更新- -请大家真的着重看我的原本答案,那里有我的主要观点,后面几乎是背景更新,显得逻辑更加通畅----事迹和故事倒是其次,主要是从中所表现的insights和想传递的信息-------原答案:略微和
的答案有不同的看法。这时候我想说说我妈妈。我妈妈怀我的时候,她刚刚在事业的起步阶段,同时还在读研,她的职业是医生。我想对于一个女性来说,当时的情况无疑对她有着巨大的压力。可是我妈妈居然忍着无比剧烈的妊侲反应, 挺着从小就虚弱的身体完成了毕业论文拿到医学硕士并且进入她事业的新阶段。生下我以后,我特别不老实,妈妈为了照顾我,身体差到了一个境界。同时她那是还不是主任医师,还是需要上夜班。我还经常头痛发烧,她就带我在医院,边照顾我边上夜班。现在我的妈妈是主任医师,带领一大群研究生学生,在国际上都有着一定的知名度,作为专家全国各地讲课,每年还要去不同国家参加她们科系的世界峰会。而我,健健康康的长大,从小读着当地排名第一的学校,直到现在就读于多伦多大学。我想说的是,我妈妈在这之间,从未放弃过她的事业与追求,也从未懈怠过对我的教育。而且医生这个职业所承受的责任与压力是其他任何职业都难以比拟的。我妈妈越做越好,越学越多,二三十厘米的医学词典参悟的滚瓜烂熟,全国各地有名的医院抢着让她去讲课。她在忙碌的同时,也不忘在生活中传递给我做人的品质,以及努力向上的追求,还有任何时候都不觉得比别人差的自信和傲气。她是我的榜样。说了这么多,我想和题主说的是,教育孩子和事业并不冲突,除了最初的贴身照料,更多时候孩子眼中更容易投射出你的影子进而反映在自身成长中。你想想也有很多低文化或者低素质的妇女也不用上班,她们作为全职妈妈,难道毕生心血就能养育出及其上进有出息的孩子?我认为教育是一种言传身教,这恰好与你所从事的事业以及你的品格和眼界息息相关。孩子的独立人格的形成,比被人众星捧月贴身照顾的成长更加重要。我妈妈对我的教育中,更多的是以她自己为例,以自己的工作或者成就为例,引导我的成长以及思考。所以我希望你不要放弃自己的工作,只要有足够的信心与热情,家庭事业完全可以两不误。-----------------------------------------March 11感谢大家对我妈妈的赞赏,同时也有不少人提到个例精英和平常人的对比,还有是否牺牲健康来做到面面俱到等等,所以补充一些来让答案更完整更有帮助。大家可能只是看到我以自己妈妈为例,来阐述“无需辞职,事业家庭可以两不误”的观点,并提出像我妈妈这种精英并不可以代表大多数的情况。事实的确如此,不过我希望传达的意思更多是在于“对于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家庭也好事业也好,只要有足够的信心和热情,你会发现其实无需放弃其中任何一个”。基本上来说,这是一种对生活不同方面的一种信念和热情吧。作为母亲,哪怕工作再忙,相信妈妈们都不会放弃对自己孩子的关爱和教育。作为家庭的支撑者之一,就算有了孩子,也会想着尽自己所能,帮助老公分担,给家里创造更多条件。精英如此,平常人亦是如此。根据每个人家庭条件以及自己能力的不同,力所能及贡献给家庭或者事业,无需面面俱到,只要尽自己所能,完成自己想要付出的,就是成功了。问主问:你愿不愿意?我妈妈就是凭借自己的信念和热情,做她想做的事业,同时培养她的孩子,这都是她愿意的,也从未放弃,她的能力比一般人强,于是她把两件事都做的很好。同时答主也愿意兼顾家庭事业,那么既然愿意,尽力去做就好,不要觉得兼顾就是要把两件事都做的顶尖的好,这样自己会很累,力所能及才是目标。这适用于任何人,以及任何的选择。再说说健康的问题。我妈妈是生了我才越发的身体差的(真是来讨债的我),在上夜班的日子就差到顶点并留下了病根。但是这么多年,她依然坚持下来并且也终于要熬到我可以自力更生了,就是因为她极其重视自己的身体,她的信念就是:健康永远是第一的,没有健康只会给家人添麻烦,也没有好的事业。所以多年来她都坚持锻炼,以素食为主,从不大吃大喝,作息规律。我想如果不是她对于健康的重视,她也无法顶住这么多年的高强度工作。而且在她不舒服的时候,是拒绝逼迫自己工作的,因为那是对病人的一种不负责。另一方面,我妈妈是真心热爱她的事业,她可以从中得到极大的满足感,成就感以及人生奉献的意义,所以她的坚持,并非只为了支撑家庭为了我的前途,也有自己对于工作的真心热爱。这样的人,再辛苦也只是身体的。活到老学到老,她当真是楷模啊。又及,我出生不久我妈妈就跑到别的城市开拓事业了,我是跟着外婆长大的,儿时记忆很少有妈妈的存在,后来和妈妈生活在一起,也是保姆在照看我多点。但是很明显,我不需要她每天苦口婆心陪着我教育我,我从小看着她的背影,踩着她的足迹,为她开心为她流泪为她自豪,尽力达到她的期望。还是那句话,她的信念和热情,引领着我的成长,虽不及她万一,我也希望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March 12评论太多,虽然对于自己家里的事情不想说的太多,但还是提及一些好像才比较符合逻辑。有知友提出:从小和外婆长大,顺便也有保姆照看的事情,是不是才是我妈妈放心工作的原因。答曰:完全不是的。所谓外婆带大,也就带到了两岁不到,我妈妈就接我走了。这个年龄的小孩刚刚有了点自己的意识,但是却又什么都不懂其实是最难搞的。上幼儿园以前,我每天在家不用做任何事,我妈妈不放心我白天一个人在家,所以请了保姆负责我的饮食。但是这种情况在上幼儿园以后就结束了。我妈妈教育我:什么事能自己做就自己做,不会没关系,妈妈会教你。于是我从此就学会自己在家自娱自乐,用微波炉ding饭,从小就是一个人在家等妈妈下班。上学以后的假期都是如此。我之所以可以自己照顾自己,是我妈妈从小灌输我独立自理的概念,让她放心工作。这种意识让我受益匪浅。还有人问:你爸爸呢?怎么通篇没提及?之前觉得爸爸并不是这个问题的重点,但现在想想还是很有关联的。我爸爸是博士,同时也有自己的事业,算是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其实就算我妈妈不上班,也完全没有任何问题。我爸爸虽然在这方面比较酷炫,但是他和我妈妈的性格非常不一样,这也反映在对我的教育上。从小在家就几乎没见过爸爸,因为他太忙太忙了,所以我的童年就基本上就我和我妈妈两个人。就是因为爸爸的大量缺席,才显得我妈妈兼顾事业与家庭更为难得。我妈妈不光管着我的学习和生活,也要照顾我爸爸的一切后勤,还要兼顾自己的事业。我爸平时几乎就不管我,但是他很宠我,我们却经常讨论哲学,社会,经济,心理等等比较有精神滋补的东西。他性格也很老小孩,所以很能和我聊得来。我妈妈就更为实际以及操心点。他们两个对我来说,给的东西完全不一样,但是却什么都不缺。最后想说,其实大家真的不要把这个当成鸡汤或者励志故事,我想以妈妈为例,传达一种“所以我希望你不要放弃自己的工作,只要有足够的信心与热情,家庭事业完全可以两不误。”的态度。如果真的想做,就不要放弃。我爸在我还小的时候一年就在家呆一两个月,我妈妈依然把家庭打理的游刃有余。一个家庭不光有孩子,还有丈夫,还有其他亲戚,我妈一个都没落下过。真正有力量,有信念的人,无论男女,可以做到很多,但是在做之前,可能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可以做到。责任心显得及其重要。基本上要说的就这么多,再说多就完全偏题了。补充了很多background,但是我的核心观念还是在原本答案的最后两段。如果大家有质疑的,可以先看看原答案,再和我讨论。谢谢关注。又
如果看到请私信我,我非常喜欢你的观点,想和你讨论讨论但是却reach不到你,谢谢。
谢邀……我的回答是不愿意。这个是没什么公理正义好讲的。原本就是我乐意和我不乐意的事情。就我本人来说,我根本就不相信婚姻不相信爱情,我享受我能享受到的,付出我能付出的。如果我的伴侣和情人不能接受这样的我————请走开!我也曾爱过一个人,爱到愿意为他生下孩子。但是当我做这个决定时候,我就真正的开始思考我将要面临怎样的压力和艰辛————结果综合考虑下来,我愿意生的本能屈服于我不愿意养以及我没有信心给予下一代保障的推论在中国,女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一定程度上还是要靠经济来说话的。如果男方没有能力保障你全职家里照顾小孩,那么生的结果就是将一个小生命放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以及以后很多年家庭关系,夫妻关系的不稳定中。顶楼的安雅回答是很讨巧的。因为你问的是她愿不愿意————她对自己老公和家庭很有信心,她不缺钱。她短时间不工作,生完孩子认为自己找工作也很容易。总之对你来说的所有问题对她来说都不是问题,简直就是在向你show她有多么的幸运,对生活游刃有余……可是现实生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命运,不是自己有多么聪明多么努力就一定能驾驭自己的命运的。站在你自身的角度来说,你的家庭肯定是希望你来做牺牲的——因为女人对家庭的牺牲是中国整个社会的理所当然————可你不愿意。你也有能力不愿意。你可以说:为什么你不能呢?为什么你丈夫不能呢?其实他也是可以的。只要你能给予他一定的生活保障。你们共同达成一个共识,就是在家里做主妇或者煮夫,都是一份事业。谁也不要因为对方是在家里带孩子,就看低对方……你们可以么?我不知道有多少夫妻可以。我看到的都是:一开始还好,没多久丈夫就彻底把老婆当作了佣人……更不要说男人在家带孩子了……甚至10年后丈夫离婚,分家产的时候前妻和孩子得净身出户,说自己的事业成功完全取决于自己的睿智,没有和女人的半毛钱关系。要给赡养也可以,按照佣人的价钱结……所以倒回来讲……为什么要生孩子?为什么一定要生孩子?女人的人生价值只是生孩子么?人类动物的部分是繁衍,但是人类仅仅是动物么?不能驾驭本能原始冲动的人如今都进监狱了!女人还要被孩子拴在锅灶旁边么?难道婚姻就是单纯的为了培育下一代么?而不是相爱的人彼此缔结的共同生活的契约而已?有人说:既然你结了婚就是默认了要生孩子的……如果不生孩子,你结什么婚?我就奇怪了,为什么婚姻就一定要和生孩子勾连上关系……别说这世上大有丁克家庭,就是要生也是夫妻双方的共同意愿,而不是——我喜欢孩子我想要传宗接代不生人家以为我不能生是人不是在这个年纪都要有孩子么那些到处打着旗号讨论生育权的人们,难道其实不是在灌输一种概念,女人的天赋职能和生存意义就是生育?事实上这难道不是在争论着男人的繁殖权?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男性对于女人生育权利的尊重?在这上面所有以“自私”的名义向你指责的人,其实都是出于自己的自私!他们从来不会为你的生活和感受以及幸福负责!我没有在这里鼓励女人不要孩子,我反对的是人们(男人甚至女人自身)强迫女人接受这样一个观念————没有生过孩子的女人就不是完整的……以及,是女人就应该要生一个孩子。或者人就应该有孩子……(所以在这里我也是反对菠菜的说法的。无论她说的多么美好,实际还是在讲你应该生一个!不知道为什么,我发现自己生了孩子的女人更加热衷于鼓捣别人没生的也生一个。看上去好像是为了跟你分享生孩子的快乐,但是我怎么就有种其实她是也想你们尝尝养孩子的艰苦的意思……我对这件事的看法,就像是————很多人都跟我说,某样东西很好吃,然后我忍不住吃了,再然后就是各种滋味在心头,不接受也只能接受了,接着就是斯德哥尔摩似的,我越看越喜欢,然后到处跟人说,这个好了……)实际是:生了孩子的女人就不是自己的了,就完全变成孩子的母亲了……这不是完整了,而是结束了。身为一个女人世界结束了。身为一个母亲的世界开始了……这本质是没有对错的,但是当一个女人不愿意接受这样一个选择时候,强迫她接受,就是错误的。(请不要在这里扯,孩子有多可爱,是上天赐福的礼物,有人就是喜欢孩子,有人生孩子不过就是为了完成使命,还有人根本就不喜欢孩子……人性之多变莫过如此。但一个鲜活的生命生了下来,就好比你拿了这笔钱,你会说这钱不好么?)活着,要为自己而活!现代女性是时候更多的为自己考虑了。不愿意就是不愿意,在一切都不是最佳的时候,在自己根本没有准备好放下一切去做母亲的时候,因为压力和众人的各种洗脑,而生下的孩子,你在爱他之余,难道不会有一丝怨恨?怨恨他给你带来的枷锁,恨他让你的生活从此变成了别人的辅助?如果想的更加深远,难道这不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不公正和不负责?所以,最终我要说,题主,你今日的顾虑其实就是明日的矛盾。我个人的选择,就是直接跳出这个矛盾的中心。而你身在其中,在众人以爱的名义,期盼和压力中,你不可能彻底放下,你只能挣扎求生。任何的选择都会要付出代价,让别人失望,你自己伤心。让别人满意,你自己失落抑郁……或许人生的路本身就是这样。没有大的信念和坚定的意志永远不能成就一事。我愿意为自己选择的路承担一切的后果……你若生或者不生,决定后也千万别回头……勇敢的走下去。绝不要去想没有被选中的那一条路……这不是某人所谓的伟大的道路……这是人最无奈的抉择!这就是人!(
的回答,我觉得纯粹在颂扬ta有那样一位伟大的母亲,可是他还是太年轻了,他根本没有想过,如果他在成长中若是发生了点什么事,所有的责任都是她母亲没有照顾好他,接着大帽子下来就是这女人为了自己的事业不要孩子。又或者他母亲没有支撑住倒下了,那么他现在是不是要换一种想法,怨恨自己的父亲或者自己给自己的母亲带来了那么多压力和烦扰,结果导致了不幸?做人就是这样的艰难,做女人更难,就是因为这个社会给女人太多太多的定义……)PS:不要相信自己老公的承诺,一开始都是好的,当他有压力的时候,当你每天问他要钱的时候,即使他会给,你也要开始本能的学会看他的脸色了……请保姆是个方法,但是如果你是白领,你只要生,就意味着你失去了在公司的前程,等你生完了回去,你的事业也完了……虽然最终你能有个饭碗。可你还是等于一辈子就这样了。PSS:其实我觉得知乎不是一个合适女性探讨自己人生的地方……整体来说,知乎的用户,男性要大大超过女性,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在知乎你会发现所有答案,只要近似于那种————女人回答会自己搞定不会麻烦男人,and,女人的回答表示出特别主动,易推倒,一并喜欢推到男人的,都能得到高票赞同。所以,可想而知,知乎是在一定程度上有倾向的社区(在生孩子这件事上,就全都一面倒的劝你要生——你保存了卵子,40岁再生也根本没问题好吧),在这里提问相关女性问题,意义真心不大……另最恶心就是下面一个劲show小孩子照片的……这种变相的我为你好,其实都是满满的恶意……你生出来他们又不负责……
男人爱女人是有条件的。在家不工作是非常错误的选择。
作为一个过来人,也作为一个男性。我想说的是:做你认为正确的选择。而后坚持做下去。
如果选择工作。那就彻底把工作做到最佳,造就最好的财富环境。如果选择留守,亦然。切忌不要在这其中摇摆。
我和我妻子两个人,各种做了两个不同的选择。她选择前者,我选择后者。那就全力以赴的去做好。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互相的信与爱。如果你在摇摆,势必导致另一半也会不宁,这个家庭的基础就不是稳定的。这种不稳定就是最糟糕的养育孩子的环境。
作为留守一方,我想说的是,如果觉得失去工作和收入就是等同于失去自我这个逻辑其实有问题的。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就是完整的去了解一个人思想行为构成的过程。这里面可以给出的启发是巨大的。另外,简单化家务。不要以为全职了就每天买洗烧。其实这是很多女性自我角色的固化。在不断的忙碌中求得一种心理充实的安慰。把家务尽可能的简化。压缩出时间来阅读,学习和思考(全职的确会有时间碎片化的倾向,做好统筹很重要。其实孩子的生活,只要你规律了。她就跟着你规律了。)那在养育孩子中要学习什么呢?首先,是科学和理性的养育知识
我常常会和身边的妈妈们说。摆脱出来自家庭、社区和文化的影响。原因很简单,这些内容都不是出自理性的,而是出自惯性。就像我听过的一个笑话,一个人说蒸鱼要去头去尾,老公问为什么。她去问她妈,她妈妈说是因为姥姥这么做,也许是去了头尾不腥气更好吃吧。她又去问姥姥,姥姥说因为以前家里锅小,不去头尾放不下。这样的问题有很多很多。特别是在我育儿的过程。我遇到了太多的奇怪的方法和论调。(女孩头要睡扁一点;鞋不要买太大,包小一点;不要老是抱孩子,小孩要学坏的。)我都只能自己去想办法一一核实。这里就说明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们把养孩子这件事情看得太简单。所以这门学科一直就没人去推进。这里男性涉足太少。教育观念感性一边倒。市面上绝大多数的育儿书都是鸡汤加煽情。我要找足够深度的专业书很困难,要找人指导那就难上难。我这里不是否定妈妈们。我是觉得教育方面不单要有爱,也要有冷的逻辑和理性。没有理性的降温,纯感性是会捂坏孩子的。这里我可以稍微抖一些料以证明我不是光会喊口号。第一,养育孩子的目标。
这个课题几乎是我一直在思考的。现实的有培养孩子基本的赚钱能力、到基本的道德感、各种如何优雅的XXX。进而,造福他人,造福社会的能力。(不开玩笑,比如和ZF机关用法律武器讨价还价的能力,要知道,会“找麻烦”的人越多,我们社会才会越来越好。又如,在思想上感染他人的能力。等等)。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还能感悟到更多。
但是在这里面又有很多的细节。比如说,我很重要的一个观念:孩子不是缩小版的成人。不是奔着变成成人这个目标笔直而去的。不是现在我教什么,她未来就必定必须成为什么。孩子的成长就是消耗和浪费各种资源(包括大人的各种精力,感情,当然,还有钱)。发展各种可能性在这些可能性里面慢慢的成长,最后去形成她的模式。
另外一个。内在(身体和精神意识)的成长和外在(家庭,社区和文化)的影响。妈妈可能更注重前者。以至于改变后者去迎合前者。我的观点是,孩子的前期成长的确需要一定特定的外在环境才可以生存和成长。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环境应该慢慢还原到真实状态。该遇到的还是要放手遇到。要知道,这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互相成就的。如果没有真实生活的影响,孩子也就不会知道自己身体和精神意识的能力边界在哪里。最终就会导致孩子对于自己身体和精神意识的控制能力的丧失或者不健全。(举极端一点的例子,就是各种大学杀人案件。这就是对于环境认知的不准确造成的,对于各种社会行为规则的边界的不明确,一般都是由于儿时教育时监护人或者孩子成长环境没有给孩子足够的真实准确的感受造成的。)第二,家庭环境的构建。
这是我一开始回答的时候就说明的。但是这往往是很多家庭会陷入的问题。夫妻的感情是需要像养育孩子一样,需要专业的去构建的。说得简单直白一点。就是两个人的情感是需要互相温润的。如果没有这个,夫妻就会一直走向破裂的状态。什么是互相温润?其向对面就是互相索取。这会表现在情绪,言语和物质上。这里我又要回到之前说的摆脱来自家庭、社区和文化的影响。什么样的影响?角色的固化,比如说:男性来说:女的总是怎样怎样(唠叨、算计、磨叽等等),女性来说:男的应该对女的怎样怎样,女的就该要求男的怎样怎样。这其实这些来自家庭、社区和文化的影响源自很多的误解、商家的炒作需求、过时的利益和逻辑关系。 大家其实不脱出来就会被纠缠。想想,夫妻两个人的不和的背后往往是来自老一辈的利益不和,商家营销的目的。然后这种还会一直遗传给孩子。
在脱出这些之后。然后就是想,去怎么做才是合理的?这里就回到一个问题。爱是什么?我的答案是:在知道自己有受伤害可能的情况下,选择相信对方在这个基础上。对对方所需求的给予满足。(这个定义我们回头还会用到。)双方经常去试着做到这点。我相信你的家庭不会不稳定。也就不会有所谓的七年之痒。(注意,七年之痒。这又是一个来自家庭、社区和文化的影响)
家庭环境构建的另一方面就是家庭的独立性。这个在欧美没这么严重。但是在国内几乎遍地老人带孩子的状态下。这个矛盾特别凸显。就像之前说的,夫妻的不和往往来自于双方老人的不和,以及夫妻双方对于双方老人的交叉或者直接不满。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环境里面,老一辈夫妻几乎大多数是不能互相温润的。更不用说四老二少这么复杂的关系了。基本的信任都会有问题。第三,对孩子了解。
在这基础上就是对于自己孩子的了解了。你可以对着育儿书来分年龄段的喂食,但不能分年龄段的去教育。特别是那种给你N条方法养出好孩子的书籍。原因很简单。孩子的成长进度不是按照时间划分的。要知道。孩子什么年纪能做什么事情是个平均值。在婴儿期还很接近。越是大。这个偏离值其实会越大。特别是男孩。你在书上看到的是一个平滑的平均值曲线。殊不知自己的孩子却是一个不停波动的波状图。何时以及如何应对波峰波谷。这除了亲近孩子的人,其他人都没法对症下药。但如果亲近孩子的人缺乏基本的儿童心理学知识。结果在我眼里看起来是可怕的。这里就又要说到之前爱的定义了。什么是爱孩子?很多人做得到前半句,但是能够做到后半句的寥寥无几。其次,培养自己的爱好和个性。
我在育儿期间,自己修车,自己做木工,学习游泳(我是个旱鸭子),养鱼,养花,学英语,学书法(刚刚开始学),看公开课自学等等。一方面是我自己喜欢,另一方面也涉及到我的一个育儿观点:最能影响孩子的不是看你对她说什么,而是你在无意识的时候在做些什么。而如何改善无意识?那就是要有意识的去培养自己的性格和质地。把自己尽可能的变成自己理想中的你。孩子的性格会自然像你靠拢的。这个你挡也挡不住的。再次,让别人知道你在干什么。
没办法,没有把身边的人侃晕掉的能力的话。全职工作的开展就会有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我作为男性特别如此。要让人觉得你在做的事情不亚于工作(其实我觉得是已经远胜过上班了。如果只是上班混日子的话,不是我老婆那种。这么说要让老婆看见了,又要说我对标太低了。我感觉我老婆直接是奔着克莱尔为目标去的,我和安德伍德实在不是一根道上。)这个和工作一个道理。时不时还是要出绩效的。但是,育儿又是一个长线投资。处理好这个矛盾也是一个问题。(在我观念里面我是做好了给我女儿打长期掩护的准备的。虽然姑娘一直表现很稳定。真的就是一个平滑的成长曲线。但是我还是随时准备好给她未来可能出现的低潮期让出空间。)比较好的一个办法就是各种记录和读书笔记。另外就是上各种论坛或者聚会做分享和报告。这一方面是一种展示。另外一方面,也有助于你整理思路,调整育儿的理论和方向。我这里也有几个小贴士:a.录像很有用的方法。把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录下来。特别是孩子大了以后。你就会发现你自己的各种问题了。当时不觉得。回过头离开了那个场景。离开了当下的情绪以后。以一种抽离的状态来看会客观得多。这样就更容易知道自己在育儿上各种“无意识”的状态是怎样的了。b.evernote做记录。记住,写在这里的内容不要晒。晒的心态和写给自己的是完全不同的。你要的是客观理性的内容。自己过一段时间来看自己过去的状态。会更心平气和。也有助于自我的长期的调整和管理。c.脑图。勾画一个未来的远景。时时更新,看看孩子和自己完成度多少。有了那些可能性。可预见的发展是什么。这会比较像一个技能树。一方面预测一下。如果发现一项技能不能发展成下一步。看看中间还缺了那些?然后看看孩子现在的能力能不能做到?是暂搁还是加强?给自己和孩子的未来,画一张地图,不容易迷路。
最后,我想说,做全职,如果真的全心全意投入下去。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获得的心灵上的滋养和成长是和工作完全不同的。这是两条路一条是内在的,一条是外在的。古人云:格物致知。何况是个大活人从小婴儿出生到活蹦乱跳呢。
我现在的状态就是暂时放弃工作,去生孩子和照顾家庭。结婚后我并非一个人,而是家庭一员。家庭是一个整体,做选择的时候我认为应当以家庭利益最大化、家庭损失最小化为出发点。现在生孩子和早期教育需要我有一段时间的全身心投入,我只能做出这样的选择。工作么可以等孩子上幼儿园了再出来找,这段时间利用碎片时间自修一些辅助课程,还能捡起以前因为工作繁忙放下的技能,我不觉得暂时回归家庭对职业生涯是毁灭性打击。也许因为悉心照顾孩子得到经验,将来还能在母婴、幼儿服务方面开辟新的职业道路呢。
作为一个2岁的孩子的爸爸,我觉得,是否全职,必须得考虑两个因素:1. 女方全职后,男方的收入是否能负担得起全家的开支,全家的生活水平是否会因此下降?2. 女方必须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全职那段时间,难免会有空落期,如何调节?如果只是全职两三年,小孩上幼儿园后,是否能顺利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是否会影响自己职业生涯的连贯性?
你这种情况如果不想成为全职太太,我给你的建议是: 1、你怀孕后就跟公司调岗位,做不出差按点下班的工作。 2、等你休完产假,在你家附近最好非常近找一个人家给你白天带孩子。
晚上你俩人辛苦点自己带孩子,跟你老公约法三章 ,孩子上幼儿园前尽量都不出差,晚上也不应酬。我不建议你找住家保姆以及要你们晚上一起带孩子的是有原因的。
住家保姆自己一个人在家带孩子你没法监控。找个住家给你带孩子是因为是一家人在给你带孩子不是一个人带。
我们这里有个小夫妻离婚,奶奶做生意没空带就在前后楼找了个人家带孩子,这家女儿20岁了,老婆退休闲的没事带孩子玩,对小孩非常好又尽心,时间长有感情了,全家都照顾小孩,妈妈做饭的时候,爸爸和女儿就一齐陪孩子玩。很有家庭氛围对孩子身心健康很好。但是一定要晚上跟你老公一起带孩子,就是要让孩子知道谁是自己的父母,那个小孩就叫带孩子的一家大爸爸大妈妈。 一个男人有了孩子但是内心并没有做好父亲准备的人太多了,一定要提前讲好沟通好,看你老公到底有没有做好思想准备,有了孩子绝不是女人单方面牺牲,男人要放弃的也很多,你就问他,在你累了、病了的时候能不能照顾孩子,能不能晚上直接回家不跟朋友应酬,接孩子回来之后能不能不上电脑玩跟你共同带孩子?一周每个人单独带孩子一天,给对方放松一下。能不能接受以后个人时间减少,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家庭中的现实。
他做不到你就不要生,因为你不是甘愿为家庭做牺牲的女人,如果你老公是那种觉得生孩子是女人的事 ,我一个男人把钱赚回家了就好了嘛的人,而你又是不想放弃事业、生活享受的人 ,我劝你丁克吧。 其实作为女人我真心还是建议你生孩子,因为女人的生育期是有限的,即便男人往往在养育孩子方面多半是一个猪一样的队友,但是我敢保证多数情况下,孩子带给你的成长、幸福感、满足感是抵得过养孩子的艰辛的。
假如妻子在生育和事业之间选择, 我会支持其继续工作,我来带孩子。大不了我不工作。先声明下我的状况,小弟我目前在广州收入凑合,工作3年多差点够首付,不算吃软饭那种(自以为吧,^_^)。我女友是希望有自己的事业。她不愿意生孩子, 而我很喜欢小孩。PS:她收入大概是我的一半,但她希望工作的话我支持。其实我觉得, 男孩子要顶起一片天,无论在外还是在内。
的答案在我看来简直就是一个反面教材,或者说是主流价值观的一个典型声音,它又一次地暗示女人:一名伟大的女性是可以用极大的包容和惊人的毅力来撑起一个家庭三个人的生活和工作的,而你,应该学着成为这种伟大的女人。看到@Sada Haru说出在目睹了她妈妈的一切付出后仍然说出“教育孩子和事业并不冲突”这样的话,我目瞪口呆。S君,难道你看不出并不是不存在这种冲突,而是你母亲用非凡的智慧和惊人的毅力成功地化解了这种冲突吗?你母亲是很棒的,她棒就棒在她的牺牲精神,这是一种人性的伟大。如果这是一个关于人性而不是两性/婚姻生活的话题,你的故事将只会发出强烈的光彩,而不会令我忧郁地注视它光彩下的阴影。你可看过Hours(《时时刻刻》)?明白受过教育、工作过后的女性被半洗脑半逼迫进入全职太太生活后的真实感受?当然,我们都可以说是因为她们心态不够强大、意志不够坚韧,才没有像你的母亲一样做到两全。可为什么,是女人该被置于这样的考验中?为什么当一个家庭面临养育孩子的难题时,不是男性来挺身而出?除了母乳哺育,有什么事是女性做得到而男性做不到的吗?假如把男性安置于这样的角色下,他们的平均表现会达到你母亲的水准吗?在我看过的有限的那么几期《非诚勿扰》里,我还是时常能看到男嘉宾在最后一关问女人,你愿意做我的全职太太吗?如果站在上面的是我,我一定会反问,现在我的工资比你高,我想要孩子,我向你保证你和孩子的生活,你愿意在家洗衣做饭带孩子吗?男人们,你们愿意吗?你们会说,不,身为男人,怎么可以这样,男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事业。那么女人呢?女人就理所当然地应该放弃自己的事业,自动沦为奉献的那方吗?身为一个女人,我想做SadaHaru爸爸这样的角色,把生活中最能消磨人精神和意志的碎屑都交给另一半来做,全力追求自己事业,兼得另一半的后勤支持,得闲时和你聊上两句精神世界,你便觉得我已是个好母亲。(开玩笑的,己所不欲,我不会施予人。)题主,我看到的明明是你和你先生都很忙,为何事到临头,却是“似乎我只能在要孩子和要工作之间做出选择”?你们都有事业,你先生为何却不用选择?是因为你赚的没有他多?还是你已经接受了社会的洗脑,觉得只有女人理所当然地具有这个责任?如果是前者,我想非常明确的告诉你,不,这不能作为使你屈服的理由。你穷,你看上一件衣服的华美却又无力负担它,别人不会告诉你应该去借钱把它带回家,他们会鼓励你努力工作,好好赚钱才是正经事。无关自己利益的时候,人很容易说出公道话;有了立场,话语的导向就变了。男人和一部分没有能力也不想费力的女人会说,那是因为你赚的没有你丈夫多,所以就该是你,可我要问,凭什么?我努力,我有上进心,我不笨,即使我现在赚的没有他多,你怎么知道我将来就没有他赚的多?你如何知道,我将来不会一倍、十倍、百倍地富于他?退一万步说,就算我始终是贫穷的那方,我就应该放弃通过工作获得自我价值实现和社会认可的权利么?因为我是弱势,我就该更弱势,干脆退回家门内吗?也许这正是真相,因为女人仍在客观上处于弱势,而那些软弱的,要把她最后一分钱都拿走。只有在一个情况下你需要为此全权付出,即你没有能力兼顾工作和养育孩子,又特别想要孩子,由于这是你自己的要求,不管你的丈夫是否和你一致,你需要首先做好自己承担的准备。可我又分明看到你的内心是不想的,所以这个假设不存在。这个问题你问我愿不愿意,我的态度都在上面了,基本和
一致。如果你问我建议,我建议在生孩子这件事上,宜过虑估计而不宜乐观,和你的丈夫一起充分估量工作的艰巨性后(根据我的经验,大多数男性由于缺乏带孩子的直接间接经验,根本意识不到这其实是一件多么艰巨的事),再明确表示你的真实想法和基本态度,此时再看他的反应。如果他不打算拿出起码承担50%的心理准备(一定要观察他是否是深思熟虑后才做出了这样的考量,口头随便一说,日后做起来千难万难就麻烦大了),那么这件事现在是不宜做的,等待时机成熟的那一天吧。
觉得答案都说得很好,但觉得都有点过于乐观了。从劳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看,女性有在劳动力市场上与大概有这么几个与题主所问的问题相关的特点:1,对于家务付出时间要比男性多,我看的参考书的数据是每周平均多2.3小时(没有否认有和丈夫对半分甚至他去承担的女性,只是平均数值)。2,由于生育孩子和哺乳,获得公司提供的技能培训(基本指对只能用于特定公司的技能的培训,至于是为啥以这个为标准有点长爪机党觉得没必要解释)的可能性比较低。3,工资上涨幅度比较小,同样也是因为生产与哺乳及照顾家庭,公司认为你能付出在工作上的时间会比较少,所以倾向于给比较低的工资。所以我认为现状是:这个问题大多数女性轮不到讨论愿不愿意放弃,因为自己已经做出了牺牲和放弃。如果对家庭生活有比较偏好的话,会放弃得更多。而且题主这个情况,看来双方父母无法帮忙,那么所有事情只能夫妻共同解决,虽然有保姆,有家务机器,但很多事情都还是无法用钱来解决,比如生孩子,比如教育孩子。所以我的答案是不但要愿意放弃,而且是必须放弃。这个时候估计会有女性觉得你怎么可以这样自轻自贱安于社会给女性制造的桎梏!你造女性有多努力吗!虽然我们必须放弃一部分工作,但是,放弃到什么地步,可以如何努力弥补损失,这都是我们可以再花心思去研究的问题。只有认清了自己所面临的局限,才能最大限度地突破局限不是吗?女儿当自强,但也没必要逞强。
我妻子在临产前辞去了工作,之后一直在家带小孩并照顾家庭,至今已两年有余,对于她对家庭无条件的付出,我心存感激。
我想,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情况,比如谁充当经济支柱的地位,家务分工多寡,是如有老人家帮忙,甚至夫妻之间的强弱势等等,这些因素的差异导致家家对于谁来主责育儿都有影响,所以没有谁能为别人安排好分工,自己家的事夫妻俩能协调一致是最好的。
上面的话是正确的废话,因为不管是哪一方,脱离工作来带小孩肯定是牺牲的一方。比方说我妻子,虽然辞掉的是一份薪酬不高的工作,但毕竟丧失了经济独立和社会人际交往,这是比经济帐更大的牺牲。好在我们有共同的终极目的,那就是一外一内,培养健康聪明的下一代。想通了这一点,没有什么事情是障碍。
甚至妻子的付出,我没有什么能补偿的,惟有更爱她,更努力赚钱提高生活质量,仅此。
我当初也很不愿意放弃,最后不得不放弃了。在没有帮手的情况下,生产照顾孩子本来就是很难的,这个时候还要兼顾事业更难,如果没有人帮你照顾孩子,楼主只能暂时放弃事业,但是其实想想,这并不是坏事,可以利用空闲的时间去考证啊,像 cma 、cia、中级审计、cpa等,那么多的证可以考, 早早买好相关的书,利用余闲时间复习,到时候考过了出去找工作的时候也好找些啊,在单位看来你有孩子不用休产假,在家几年也没歇着,还努力考那么难考的证,很优秀的哎!
我现在照顾孩子,都逼得我把网瘾给戒了,原来我基本每天花十几小时上网的说,现在,哼哼,我在电脑房里看工程书,可以每天看十几小时都不碰鼠标一下的完全无感了
照顾孩子有一个好处,会让自己整个人都静下来,没那么浮躁了。
我愿意,超级愿意。当一个好妈妈有一个温暖的家是我的梦想好么~虽然无数次认为女人该有事业~但是为了做一个好妈妈不想我的孩子和我有一样的童年事业完全可以放一放。小时候上学突然下暴雨,因为没有人接,我就一个人回家,然后看到我家里没有人,拿了伞跑去接我妈,到现在为止我下雨从不打伞。还有无数次忘记带钥匙一个人在楼下等妈妈爸爸下班回家。再说我堂弟吧,小时候经常一个人在家,习惯了一个人玩,某年过节他就直接说了他很孤独。我深深理解到放学回家,家里空空荡荡的孤独感。所以我一点都不希望我的孩子有这样的童年。对我来说我的孩子以我为自豪,比事业有成重要得多。至于有没有地位。你以为的真的是钱么?我觉得真的不是~
所以应该趁着自己的事业还没起步的时候赶紧生小孩,养到上幼儿园你就可以爱工作工作了。所以结婚生小孩要趁早。
愿意啊~很正常啊就当工作的gap嘛~题主你是做审计的,咱们也算同行真心不用怕辞职之后再想工作找不到工作什么的吧~又不是让你一辈子做家庭主妇,审计这么辛苦连周末都没有TAT
好不容易有个休息的借口我是一定会把握的=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没追求?)我的人生规划有一部分就是到生孩子的时候了 辞职什么的在家呆半年,把会计审计的那时候有资格考的证(那时还没拿下来的)都考一遍~题主你要是三证都考完了可以去报个司法考试嘛~~~想想还有点小兴奋呢!!!
来知乎,参与讨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育技术服务平台上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