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多伦多地图大学分校与ub62c主校温哥华去哪个好

多伦多大学分校与总校是-样吗_百度知道
多伦多大学分校与总校是-样吗
不同的重点。人家也都知道主校和分校有什么不同。就算以后上网查。主校相对好一些。但是毕业的证书完完全全的一样。因为牛的教授大部分在主校。绝对是去主校,但是也难很多。不过看了,读博士,去分校吧。住校和分校的课本用的都不一样。不同的师资。分校简单很多,也未必有几个人知道区别。但是说实话质量都一样。不同的课程;不是是&#47。如果你只是读个毕业证,你想以后读研究生
其他类似问题
多伦多大学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9条回答
分校也一样 分校的同学肯定大都会说一样, 但分校的新生对自己的学校有偏见, 完全可以坐校车去主校修课啊, 或者大一好好学大不了大二转去主校
教学质量不敢说一不一样,但是学习氛围还是差距挺大,毕竟平均收分差了将近10多分。再加上语言班,是个人谁都能进。
平均差了5点几分 有官方数据 真会黑
并且分校没有工程, 平均分肯定上不去。但是至于你说的毕业证问题, 成绩单上会写校区,找工作肯定会过目
回复 a :回国找工作也没人知道区别
国内有些人都把分校黑出翔了,反而老外对分校的认可度蛮好的, 我倒觉得分校毕业在国外更有价值
回复 a :我觉得seneca college跟有价值,出来就有工作。多大都保证不了
报的人越来越多以后肯定要区分的…而且毕业证不一样……
除了校长签名,其他地方,学位都是一样的, 不过肯定能区分出来, 但是毕业证的相似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多大官方对分校的认可度。
回复 a :如果毕业证改了,多大还怎么把国内的坑到分校赚钱
也许你这么说会让你的心理平衡点,&可是本地人不这么认为啊
回复 a :多少国内人过来就是为了那个一模一样的毕业证
回复 a :本地人才知道毕业证有区别,回了国拿个一样的毕业证就能随便装了
回复 a :我教堂里的人都说st George is the best , Scarborough is like a high school
主校中国人多 分校中国人更多。主校不好进 分校很好进
说一样的一般都是分校的,主校的肯定不会承认一样的
话不能这么说= =你这一巴掌打死多少人
回复 Oh我是我 :他说的没错
回复 尐哭孑伤 :大哥,你们都几年级了?两个都上过吗?就能出来这言论?你能把观点用证据证实吗?我说不能一巴掌打死人,多大的人了都说话都稳重点服点责任。 我没上过分校区,所以我不评论这种事
回复 Oh我是我 :自尊心在作怪罢了
很明显是不一样的…资源差很多
这种敏感问题又来了。。
你是分校的吧,才会这么说
回复 尐哭孑伤 :材料工程主主校区。
回复 尐哭孑伤 :我记得你是采矿工程还是工业工程来着?好一个嘲讽呀。怎么,拿到offer就可以居高临下秀优越来嘲讽分校的?你怎么好意思说出来:你是分校的?你TMD有病吧!老子是MSE的
回复 尐哭孑伤 :记住,请看我发帖记录在来回我贴,不要信口开河,你好歹也学工程的,不要呢吗没脑子
回复 BRONTE3 :本来差距就大没什么好争论的。
回复 尐哭孑伤 :哎呦,大哥,你好像是采矿的呀?在安省学采矿很有前途么~
回复 BRONTE3 :明明是不一样的你为什么会说是一样的这很奇怪
回复 尐哭孑伤 :都和你说过了,我是主校区工程的!!
回复 BRONTE3 :呦,挺会嘲讽啊
回复 BRONTE3 :我是没前途,您很有前途,材料工程
回复 尐哭孑伤 :我在和你说一遍,老子是主校的!拿了MP和Eng的offer
回复 BRONTE3 :我发个贴还要看你记录你是什么?材料工程很了不起?采矿是没前途我知道我实在是不如你,你厉害中国人的骄傲!
回复 尐哭孑伤 :采矿要分最低吧,我说,130%录取率,好专业呢
回复 BRONTE3 :我知道你是主校的你没必要强调,我也知道我没前途你也没必要强调了。我只想请你嘲讽别人的时候看看自己,并且我也没有嘲讽任何人
回复 尐哭孑伤 :首先是不是你先嘲讽我的?我有说我是分校的吗?
回复 尐哭孑伤 :黑分校顺便带上我?有意思?
回复 BRONTE3 :我说分校才认为是一样的,因为本身就是不一样的,这个算嘲讽?反倒是你,嘲讽的很厉害嘛材料工程大神,我至少没说分校区没前途
回复 BRONTE3 :你特么什么时候看到我黑分校了?
回复 尐哭孑伤 :你是分校的吧?
回复 尐哭孑伤 :好吧,冷静下来,不要互黑。你呢一句话你也要设身处地转换思维想想,如果别人和你说,你什么反应?难道别人不生气么?
回复 BRONTE3 :我问一句算嘲讽?
你采矿在安省没前途呵呵呵呵你有前途
回复 BRONTE3 :我没有嘲讽的意思
回复 BRONTE3 :因为基于事实的基础上分校跟主校不一样,而且你说一样所以我问一句,这也算嘲讽么?我没说分校不好也没说分校垃圾更没说分校没前途。
回复 尐哭孑伤 :第一反应绝对是看不起人的感觉。所以说发言要考虑对方的感受。我刚才也算是激动发火,也到个歉
回复 BRONTE3 :既然是误会那我也道歉,我说的让别人误会了
回复 BRONTE3 :我重申一下绝没有看不起人
回复 尐哭孑伤 :分校就是主校区建的,一不一样这个话题还是放一边吧,太招误会和喷子这个话题,一不小心说错话就和刚才一样,很容易吵起来
回复 BRONTE3 :这东西这么敏感?我没想到
回复 尐哭孑伤 :你也要设身处地为Sc和M的同学想想,你刚才呢句话和他们说就是造成分校主校隔阂,会招来更大的骂
回复 尐哭孑伤 :非常敏感!
回复 尐哭孑伤 :这算是敏感话题,说话要注意
回复 尐哭孑伤 :说不对一句话,我刚才呢种反应会层出不穷
回复 BRONTE3 :好吧,就算是lakehead 之类的说出来也没人觉得是嘲讽,一说分校就让人觉得是嘲讽呢
回复 尐哭孑伤 :吧主Oh我是我给你的回复说明了两点。一,这个话题不要提。2.这个话题是火药桶,说出来招骂
回复 尐哭孑伤 :说实话、你给我第一感觉是你心里不平衡
回复 BRONTE3 :行吧,我确实不知道,
回复 BRONTE3 :为什么不平衡?
//static./tb/editor/images/client/image_emoticon10.png& &
回复 尐哭孑伤 :“你是分校的吧”这句话可以说是得罪了主校的人又得罪分校的人。你现在在翻过头来看看这句话
回复 BRONTE3 :好吧确实这句话不太合适
我觉得这个就像重点班和普通班差不多吧?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请问多伦多大学有几个校区? - 专家咨询 - 加拿大留学网
位置:>>问题详细
问题搜索:
提问人:廉递惩 提问时间: 15:44:31
请问多伦多大学有几个校区?
我还有疑问需要提问?
[韩楼][舒煤狼][游众狐][牛过寻][孟训]
回复专家:罗智文 回复时间: 18:13:58
  多伦多大学有三个分校,分别是位于多伦多市中心的圣乔治分校St. George (downtown) Campus、以及多伦多以西30公里的密西沙加分校Mississauga Campus和多伦多以东30公里的士嘉堡分校Scarborough Campus。
  多伦多大学这三个分校都是独立运作的,不仅经济上独立,而且,教育资源、学历文凭都是分开的,与其说是主校和分校这样的概念,不如说是三个定位不同的大学。其中圣乔治分校就是多大的代名词,圣乔治强调学术研究,多大之前所有的声誉都源自圣乔治分校,而两外两个分校,更注重学生的职业发展,因此学习课程和就业结合更紧密,以士嘉堡分校为例,多数专业都开设了co-op课程,学生大二起就有4个月带薪实习,毕业前有12个月的带薪实习,这当然对毕业后尽快找到工作极为有利。
  目前密西沙加分校有11700名本科生,500名研究生,740和教职员工在密西沙加学习。而士嘉堡分校有10,000名学生,最大特特点是针对国际生开放的“绿色通道项目Green Path Program”和丰富带薪实习专业。
姓  名:
当前学历:
所在地区:
联系电话:
提交内容:
加拿大热门院校求问主校分校究竟差别大不大啊~~_多伦多大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1,522贴子:
求问主校分校究竟差别大不大啊~~
LZ境遇什么的巨尴尬,本来想着申请语言班就算雅思没过也能上个语言班什么的,结果发现语言班只开放给international的学生(LZ有永居卡)。想着没希望了什么的前几天多大也发邮件说我现在的成绩还不能录取我之类的大概就是拒了的样子,结果昨天给我发了一个分校的CS的offer。感觉有点囧了。想问下分校主校是不是真的差很多?求解答⁄(⁄ ⁄•⁄ω⁄•⁄ ⁄)⁄
相关的贴子103514730相关的图贴
真的超级想进主校,进了分校,成绩达到GPA3.0,还是有很大可能转回主校的,我有很多盆友,都成功的转过来了的, good luck!
话说lz我在佛一吧看到你了
都这地步了还矫情呢?..赶紧接了分校的OFFER吧,大一弄个GPA 3.0以上就能转到主校,不转在分校呆着也挺好
转social science, 根本不需要3.0gpa,然后再转到其他系。 sc有很多人就转的social science, 转过去以后又转的经济
主楼怎么拿到的居民卡?难吗?
学长学姐们 我可能上UTM的传媒,不过还是想转到主校区,想问一下传媒的话转主校区容易咩?然后GPA好不好刷到3.0
内&&容: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加拿大大学介绍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加拿大大学介绍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532.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多伦多大学]在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就读是什么样的体验?_好文章摘抄-牛bb文章网您的位置:&>&&>&&>&[多伦多大学]在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就读是什么样的体验?[多伦多大学]在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就读是什么样的体验?作者:www.niubb.net&&来源:&&时间: 17:57:52阅读:所属专栏:
[多伦多大学]在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就读是什么样的体验?最近看这种问题很火,鄙人即将去U of T art and science 就读,期待major是CS。不知道有没有人愿意分享自己再U of T 的体验啊?优点缺点都好,也不限学院和所读项目~谢谢下面就看看www.niubb.net的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参考答案吧。网友胡涛对[多伦多大学]在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就读是什么样的体验?给出的答复:感谢 @楠爷 的邀请,作为一位毕业多年的UT学长再来回答年轻无极限的各位心情很复杂。仿佛当年的经历就在昨天,同时还是很希望更多的校友来宣传母校的优点和指出不足。。。以下从个人学习经验、学校情况和UT的环境给大家分享一下,可能不具备普遍代表性,仅供娱乐:分享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我进UT的狗血经历,当年高中在国外读了2年,多伦多的大学一向是宽进严出,所以基本上是大学任选。当时选了3个志愿,排序是Waterloo的CS+Finance(量化交易、程序交易、华尔街IT等方向), Universty of Toronto的ECE (Electronic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这个不说了,比doubleE略高一筹,互联网创业主流高端技术人才),还有就是UT的Commerce。全部都拿到offer之后,我选择了奖学金最多的Waterloo,开学办好手续准备上课的时候,学校告诉我说我第一年5节课里有2节课需要暂停,理由是英文一般,没考托福,必须先上半个学期的英语课,当时年轻气盛的就回了一句,你确定吗,我有俩UT的offers,他们可没有任何要求?最后ECE也说太晚不好安排,只能去了UT Rotman Commerce,看来只有商人好说话。最后证明这个机缘巧合的选择是最好的选择,至少现在非常满意。学习体验:UT读完我的感受是30%的知识,20%的学习环境,和50%的自我探索。所以一个毕业生的能力大部分分取决于个人性格,如果不用分数来衡量,我给自己打个分的话,我应该利用了5%的学习环境学到了25%的知识,并且积极的花了40%的精力和想象力创造力去探索,70/100分算是没给全球排名14的母校丢脸了。a知识方面:Commerce本科以前划为Art&Science,07年的时候划去商学院Rotman,并且共享了大部分的教授和资源。教授大多都赫赫有名,教材除了课本之外大部分都是案例教学,Case80%是哈佛的,20%是IVEY和Rotman教授自己做的。学习内容方面确实很扎实,除去3,4个必修的ECO经济课程是1年的之外,其他Rotman的RSM课程都是半年的算半分,毕业所需20个全年课程学分意味着需要上20-4ECO-4选修= 12 * 2 = 24个半分的商科课程。当然根据选修情况不同也有10来个,也有像我这种读了24个学分,上了30多个商科课程的人。每一门课都非常的难,UT有意把平均分控制在C左右,所以要拿高分真的要花很多的时间去学习。在保证量的情况下还得求质,可想而知有多少个熬夜看书写作业复习的场景。 有回答说社交、分数和睡觉一个都得不到,确实不夸张。周围一批同学混不下转去别的地方了,1000多人入学,到最后只剩3、400人毕业了。举几个例子大家参考一下学习的内容: CFA1级考试的内容UT 4年所学的东西全部涵盖而且超标很多。后续有去美国、英国同等或更好的学校继续读Master的同学发现很轻松拿高分而其他学校本科进来学生濒临挂科。还有回国去北大读研的,那更小儿科了,UT本科的内容甩整个北大研究生和MBA课程一条街。关键还很扎实,不是那种学了就忘的,比如国内高中数学物理。。。。此外,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必修选修课程(有点绕,必须选修人文、科学、艺术等各一),能各种拓展兴趣爱好,比如我选修了2节天文学(大型天文望远镜夜观星象),选修了2节CS学的JAVA 和Python(最后作业是独立做个小游戏),觉得也非常有意思,此外有什么心理学、哲学、地理、亚洲人文等,通常很多也成为特别好拿分的鸟课。就算是选修的,至今还记得,能灵活运用,彻底增强了个人的知识面。b学习环境这里说的学习环境包括学习气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周围同学的积极消极影响等等。每个人的性格和学习方式肯定不一样,个人经历肯定大不相同。UT的多元化真的是,中国人非常多,韩国人也特别多,我本人不是学霸,非常贪玩,刚进大学由于没有什么固定的作业,每天出去跟新朋友一块玩儿,临考试或者每年1,2次Assignment才临时抱佛脚,还错过了几次Assignments和考试,差点挂科了。大二处了个学霸对象,每天约会就是去图书馆、咖啡店先看书,再回家做饭,然后散步去图书馆再看书。当然也有大概20%的时间出去玩。感觉生活乐趣还是有的,跟现在工作了的情况差不多一些。大三大四认识了一帮高素质的土豪,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后来的课程基本都是小组案例模式,我永远带着一帮猪一样的队友,提供豪车接送,美食到家等高质量服务,同等的,我不但自己要快速学会所有的内容,教会他们考试能过,还得自己一个人把一个组的作业写完,表现优异有机会获得千元加币红包年终奖。为此我只能结交了几个其他学霸,一同研究讨论。我觉得倒不是金钱利益,确实在国外大家都不容易,共患难的友情提升到了责任心的程度,我的长处是能学好,我就努把力学习,他的长处是能组织一场全是美女的高端Party,提高生活质量,我觉得兄弟门一起过的挺开心,非常合适。有点扯远了,我觉得我的学习环境经历比较特殊也挺有意思,分享了一下。其实大部分的同学都很努力,尤其是大三以后,基本上都是在图书馆里,一群人一起学习,看起来有点像帮派聚会。UT的学习气氛非常好,图书馆、咖啡厅都是爆满的,占座位引发过无数血案。大家都通常自己的学习圈子里会有几个厉害的学霸,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互相提点,互相提高。少数性格孤僻的除外,Rotman的学霸大部分还是性格比较开朗的,也不是特别宅,永远都是跟大家打成一片的,毕竟是学商科的,情商得高。说到学习方法,也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总结的,我也是在大三大四才领悟出来一套很好的学习方式。之前还写了一篇分享给同学该如何学习。由于UT的教授大部分都挺有名的,所以他们只讲2,3小时的课程,有的甚至完全不跟书走,按照自己的方式。所以课后,必须做大量的阅读,跟TA搞好关系,做大量的练习,各种问问题去理解。因为一个课程大概13节课,一整本书,一堆Cases。总结学习经验的能力其实非常重要,这里就不展开了。说到朋友的影响,上面也有提到过,我总结下来,出去留学的同学们,最好是性格要开朗,乐于交友,并且有辨别能力,交好的朋友对自己的学习环境影响还是蛮大的,当然如果能处理更复杂的关系,那不需要考虑这些了。UT“鱼龙混杂”确实是如之前几个回答所说,也确实能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各类伙伴,我之前由于接触了一批爱玩的小伙伴,享受了很多生活乐趣,确忽略了很多学习。也因为后来学习努力了,接触到一批学霸,帮助我提高了很多。C自我探索我觉得自我探索是比较重要的,所以给了一半的分数。下图是我某年的一张课程表:基本每个学期都是这样,有1,2天空闲时间,然后每天也就2,3小时的课程。总体课余时间非常丰富,该怎么利用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当然Engineering Science等课程比较满,内容不一样,暂且不谈。我从学习探索、生活探索等方面分享一下经历:学习的探索跨度特别大,方方面面,好的老师会引导,差点的老师会逼你自己去思索。因为大部分的商科课程有10%-15%的分数是上课参与回答问题或者对课程的关注程度,最后final assignment 比如占总成绩的35-50%,里面1/3是基础知识,1/3是应用,1/3是创造力。所以闷头苦学最高能得到70来分C-B,综合能力强才能拿A。综合能力就是自我探索所获得的。很多Assignments都是案例的形式,给一篇哈弗出版的商业案例,问几个问题,甚至不问问题,然后自己写一大篇图文并茂的报告。这种东西里面的课堂基础知识顶多能用1/3剩下的靠自己摸索了,需要自己非常灵活的去收集很多其他的信息,结合自己的知识、论证自己的观点、巧妙的应用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等等。很多东西学了背了,其实还得问个为什么,有什么用,完了通过参与一些课外活动,搜索一些社会上的工作案例等等去求证。举几个例子:有个教授要求学生每天都阅读新闻,然后每次上课一开始都会分享几篇新闻,然后让大家讨论。这玩意儿关注度不够,或者阅读量不够的话,也只能靠瞎扯功夫了。所以要么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要么知识面广、要么嘴皮子好,这些技能都是得探索去锻炼的。另外有一门需要读case写报告外加演讲的作业,我们跑出去加油站商场等地方做了一堆调查,回来整理了一堆信息加上一些各类报告,我们的最终结论是跟理论知识推导出来背道而驰的,老师也很淡定说没啥对错,只要是证据证明了观点就行,看证据多强,逻辑性多严密了。参加学校社团的体验跟国内也差不多,收获很大,不细说了。生活上的探索:这个我觉得挺有意思,我业余时间先后做了好几份兼职工作,有BurgerKing,Pizza店,日本寿司店,奶茶店等工作。辛苦是挺辛苦,也能赚挺多钱的,多的时候一个月1千多吧,少的时候几百加币,赚钱事小,锻炼事大。接触到了白人、日本人和台湾同胞经营餐厅的情况,了解了很多他们的文化,也能跟各国伙伴打成一片。这些锻炼总结下来包括商业流程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适应能力、协调能力等等。举个例子吧,面对不讲理的客人或者烦人的老板,总不能一句擦老子不干了然后一走了之。有一次送pizza遇到个不讲理的人故意说点的不是这个,要求退货,要么半价送他。作为小喽喽我确实不知所措,回去又怕被老板骂,好几十刀呢。好说歹说不行,结果灵机一动说这次不好操作,在发票上签个名下次半价,或者要么签个5次八五折的。回去拿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市场营销什么的东西一顿跟老板算账觉得这客人未来还得来5次确实是最佳方案,获得表扬,当晚晚餐比平时多了一坨Cheese。此外就是一些生活技能的培养,这个我觉得也是大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照顾自己生活不说了,怎么的也得培养一些技能,比如配个电脑,装个Ikea的家具,或者去Chinatown买个菜回家看菜谱做出来等,都是我经常干的事情,个人感觉还是积累了很多生活经验,尤其是培养喜欢钻研的热情和习惯,不会的东西肯动手去学习尝试,另外就是更加独立了。总体来讲,从学习生活和个人能力上各个维度都把自己锻炼了一番。UT的情况介绍:学校的基本信息就不多说了,维基百科各类留学资讯都有详细介绍,最新USNews排名全球第14,某些细项还是第1第2的。教学设施什么的还算可以,部分确实太旧了。可惜很多自己拍的照片丢在移动硬盘里暂时找不到了无法分享。说些有意思的经历吧:学校地理位置真的特别好,西南角就是唐人街的起点,西北角就是韩国城的起点。北边界限就是类似长安街这种路Bloor St.,经常电影节看到些好莱坞明星从酒店出来啊什么的。好吃的东西真的很多,每次在图书馆挑灯夜读的时候,总是可以去吃点正宗的韩国料理。当然Robarts图书馆门口的餐车也是很不错的,还有SS门口的poutine薯条+Cheese+Gravy,再就是满街的Hotdog了,学累了来一份是特别爽的事情,凌晨以后在图书馆还可以叫唐人街的快餐外卖,Tim Hortons 24小时的咖啡和甜甜圈,一群人学累了,在图书馆围着吃也是很有气氛。学校的同学:个人感觉UT学生的整体素质还是挺高的,几年下来确实个人修养都渐渐提升了许多。有一次新买了一个手机,正好去SS学生中心办理业务,手机放在填表窗口旁边忘记拿了,回去图书馆看了一小时书才想起来,回去拿还在窗口,当时还有10几人在排队填表。UT的美女也很多,尤其在Commerce,而且普遍比较有气质。还有个奇观就是不管多冷,零下30度也有一片的韩国MM穿着超短露着腿儿,真是赏心悦目。学校的工作人员:UT是学院制的,学生都跟自己的学院,每个College都有自己的行政部门,规则制度略有不同。我是New College的,行政部门的人简直都是活雷锋。已经开学了我才姗姗来迟,给我硬挤进去一些课程,给了我很多很好的建议。以至于以后我没事就去找他们帮忙。还有很多钻空子的同学考试没复习好就去开医生证明然后去找他们Defer考试啊之类的,夸张的同学大一的课Defer到大三了才去考试,真是智力都提升了2年很不公平啊。遇到各种麻烦可以约专门的辅导人员一对一咨询,挺贴心的。UT的教授:关于UT的教授,很多地方甚至微信公众号都有分享和介绍,不展开说了。当年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好几个商学院的教授都是课本的作者,有些课本是整个北美甚至全世界都在用的,顿时觉得很牛。大部分教授都非常的幽默,很有才,有幸跟他们交流有时候真的觉得是晚辈再跟高手过招一样。当然还有些中国人教授,私交好点还会用中文聊聊他们读博士时候的经历。另外听朋友说ECE的教授还是智能穿戴设备之父,不明觉厉啊。最后说说加拿大的天气:基本上从10月开始到3月底4月初路上都永远覆盖着雪,剩下的5678就是夏天,春秋很短暂就4月和9月吧。有一半时间冬天是特别冷的,但是夏天真的非常好,不像温哥华那么多雨,整体很干燥,跟北京差不多。夏天最积极的活动就是去BBQ了,公园里,门口的草地上随处都是烧烤。图1是我家窗外夏天的傍晚,安大略湖上还有很多帆船图2是同一角度的冬天,湖水都结冰了图3是下雪后准备出门的情形网友Hzhe Xu对[多伦多大学]在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就读是什么样的体验?给出的答复:谢邀。先占坑晚上开始写,感谢多大同学的照顾。个人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本科三年级学生,预备役码农,国家公派赴多伦多大学交换一学期,在ECE(电子工程与计算机工程)。 对于本科教育来说一学期的体验实在太短,所以我会注重自己的个人体验而不是整体评价来对比一下清华大学和多伦多大学downtown校区。――――――――――――――――待更新――――――――――――――――――――1. 官方评价当然engineer排名UT是32,清华是2,而我向来不信这些排名,不过大概能体会到西方媒体的态度。2. 课程体验先来晒一下多大的课表(这是我的课表,多大本科生的课表要比我多一门课左右,我是四门课,因为我选课有大三课,大四课,研究生课所以时间实在排不开):清华课表(因为自己本学期没有选课,所以 网络学堂上没有课,在网上转载一张08级的必修课课表,因通识课个人选择不同,个人选修管理学双学位,所以每个学期可能还有两到三门(会计学,经济学原理等...)的双学位课程未放入)清华课表(因为自己本学期没有选课,所以 网络学堂上没有课,在网上转载一张08级的必修课课表,因通识课个人选择不同,个人选修管理学双学位,所以每个学期可能还有两到三门(会计学,经济学原理等...)的双学位课程未放入)说说我的体会:说说我的体会:多大: 学东西扎实,教授会耐心地解决每个人的问题,大家好意思提问,教授也总是在说“There is no stupid question.” 上课生动有趣,特别的image understanding课程会把世界上著名的paper拿来让我们复现或者带着我们复现,或者看看科研界的最新的成果这些都是我在清华不曾看到的(不曾看到是指课堂上,不是自己加入的科研组里,也可能是因为这是大四课)。 但是总体来说多大ECE的课程设置有点偏简单,大多数人都能学会,也都能学懂,期中期末考试也都中规中矩,可能因为外国人普遍不会像国内同学那么刷书刷题,所以显得难度和挑战不足。个人情况:期中考试虽然都不算特别理想,不过应该每门课都是班上前五吧(两门是确认的,一门是猜测的,还有一门是大作业课,每次project会把做得好的po在课程网站上或者以比赛的形式出现,目前出的三次里面有两次上榜CSC420: Introduction to Image Understanding)清华:大三的课程我没上过,但是大一大二课程的特点是“知识量特别大!!!”比如数据与算法就把数值分析也学了,比如电子电路就把数电模电给了解了,比如“信号与系统”基本把我这学期在多大一学期的通信系统的一大半给cover了。(虽然是粗糙地cover)这样就造成:自学能力强但是不扎实的问题。(大神很扎实,我不扎实,我笨嘛!你咬我呀!)个人情况:多数专业课程90+,不透露gpa了,排名上游。总体感受:在多大,我的第一感受是惬意,把动漫该看的都看了,每天可以去gym锻炼,也可以出去转转。总体来说在多大感觉是比清华竞争小的,而且就我观察同学努力程度应该也没有清华那么丧心病狂。多大还是有很多大神学霸,土豪二代,里面人很多很厉害而且丰富性大,不像某个除了学霸就没啥的学校...在多大有一种学的东西很细,学的很清晰的感觉,而我承认在清华有些课程我没学明白。(哼,学不明白哪些我才不会告诉你呢)这里插播一下几个有过国内经历的同学的感受,z君复旦大学转学多伦多大学,J君浙江大学转学多伦多大学,L君山东大学转学多大。他们都是arts and science的大一同学。Z君的感受是“所有课都前几名,打算下学期转学美国”,J君也是天文学跪了,其他接近满分。科研感受:我是本科生,所以科研不是全职的,但是也都有做过。多大:这个我必须得好好说说,来多大之前,通过师兄联系到了多大的教授,在machine learning group一个做computer vision,一个做computing linguistics. 多大这里确实有很多大神,比如实验室的印度phd,基本是问啥答啥眼睛不眨... professors 都很好,很把你一个小本科生当回事,会想办法给你提供资源,而且我作为交换学生,教授竟然自己掏腰包找amazon mechanical turk做label,我真的很感动,而且每个星期去他的办公室一次单独meeting问进展,提想法,给我很多帮助,不管科研能否有成果,这段经历让我觉得我是一个人在做一个“我自己的project”而不是给教授当小弟,让我更近距离地接触科研。而且本科生一般idea都很不靠谱,她就引导我啊,让我想自己喜欢的东西做,但是如果这个做不了她会告诉我。我不知道我是运气好碰到超好的教授,还是国外的教授都这样,不过就这点我就觉得多大世界排14不是没道理的。(顺便说多大科研实力似乎很强,但是我的切身感受只有这些)清华:多多少少参加过一些项目,教授一般是以大组的形式,方向也是世界前沿的东西,教授人都很好,会说如果你们发paper费用实验室出,提供各种各样实习机会和各种资源。但是我的总体感受是,大组的形式导致了“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最强壮的孩子吃的最多”,这样当然是没错,但是让本来就对科研无从下手的低年级本科生无法加入工作,每周提供点paper读读,自己试着写仿真,也不知道对不对。(然后组会的时候膜拜一下韩神恩...)教授很nice,但是因为很繁忙没有很push。同时我自己的原因是在清华又学生会,艺术团,学业压力大,所以科研自然就做不动。总体感受:多大让我科研做的很有幸福感,让我觉得教授把我当个“科研工作者”看,虽然是本科生,但是他们很认真地对待我,我也很认真地干活。在清华,教授其实也是很看重本科生的,但是可能我一直做得有点慢,也不会单独问问你卡在哪里了,然后就默默让你解决,而解决不了,就永远卡在那里了。(口胡,明明自己太弱,你别骗人了。我承认。)生活:多大食堂是人吃的?那个芝士黑料大乱炖是啥?清华食堂简直...美味= =但是多大附近spadina 中国城,日本料理,越南菜,西餐厅,龙虾都超级多超级棒,堪比五道口。清华一顿饭15人民币左右,多大15刀左右。(我比较喜欢吃,所以可能花的可能比平均值高一点)环境:清华超级美!多大也超级美!楼上贴了那么多图&&简直了! 不过北京不是人呆的地方...谁不想天天看到小松鼠,小鸟没有雾霾呢?写得好累,顺带一提,多大大三的同学都能轻松地找到一份工作或者实习,但是清华得话估计会很困难吧,偏学术导向和就业导向的区别。多大似乎认为engineer应该去工作中学习,而清华是不管你学啥,请滚去做科研。(偏激了点)以上。网友蒙面大侠对[多伦多大学]在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就读是什么样的体验?给出的答复:哎呀母校题。谢邀。分享一下我在多大的回忆吧。和最高票的那位朋友一样我也是在加拿大上了两年高中然后申请大学的。当时啥也不懂根本不知道申请什么好,但是因为多伦多大学离得近,不用搬家离开父母,基本就是打定主意上多大了。由于申请的时候最少要交$100,可以申请三个学校,所以基于不选白不选的理由还是选了两个别的。话说,多大的三个校区(密西沙加、St George和士嘉堡)是按三个选择来的哦,所以理论上可以三个全都申多大,但是我没那么干。我申了滑铁卢、麦马和多大St George。滑铁卢很蛋疼地要求我一年内的托福成绩。麦马和多大都说两年内就可以了并给了offer和入学奖学金。懒得再去考托福的我就把滑铁卢利索地排除了。麦马我申的是工程师专业(迫于我妈的压力...她是工程师)而滑铁卢申的好像是偏金融的数学(迫于我爸的压力,他是会计师),多大我申的是life science(其实就是Art&Sci)。处于地理位置的便利还是选择了多大,也免于屈从于我爸妈任何一方,最后我选了一个他俩都不了解的专业。另外关于多大的门槛。初入学他的确是比较低。滑铁卢就感觉事儿特别多,分也高。但是教学质量多大是很好的,而且一点也不畏惧拔高难度,只不过最后考试还是会比较温柔,要不就bell curve。年级低的时候确实学霸学渣混合,后期才会层层解析出来。不过滑铁卢的厉害之处是coop。多大的士嘉堡校区也是coop但是还是不如滑铁卢声名远扬。还有,各位如果你要考多大的医学院什么的,最好别在多大读本科!多大的本科属于比较难的,我觉得倒也不是压分数,就是生源好,要挑,所以在别的学校能拿高分的在多大也不一定拿的了好分数,而医学院招生的时候是看你GPA的。你是母校的拿个破GPA他也不要你。我上完了药学院拿了honour拿到个3.7的GPA(已经不错了,进了药学院只要毕业就可以所以很多人都及格就好),一看刚刚够申请医学院的分数线。也就是说GPA低于3.7你就不用申请了,根本别费那个劲了。所以很多多大本科生苦逼地再去读研往上拉分数才能考上。当初我选life science也有考医学院的梦想,但是一入学带我们逛校园的师姐就告诉了我以上残酷的事实:想考医学院来多大读本科那是掉坑里了。后来又认识了几个life sci师姐,她们一致推荐我赶紧转系说lifesci没有前途。于是一年后我就申请了药学院,顺利考入还拿了入学奖学金。事实证明还是很正确的决定。上完了之后我觉得还蛮喜欢药学这方面的再加上资金方面的考虑于是就没再去考医学院(我觉得如果药学院毕业分数低一点他们还是会给予考虑的,毕竟有药剂师背景的医生会非常handy)。跑题了。总之多大第一年life sci的生活还不错,没有具体专业,都是基础课,课程相对轻松,而且由于都是大课,讲师非常优秀,一个比一个好,学到了很多很多,打下了良好基础。依然记得生物课讲科学方法、null hypothesis的时候,很有醍醐灌顶之感。同时为了满足学分要求还修了一门希腊雕塑艺术分析...汗。这辈子文艺的顶点。然后考药学院,感觉稀里糊涂就考上了...这一段具体的不表了因为现在的流程都改了。进入药学院之后基本没有选课一说了。课程都是固定的。新的大楼就在Queens Park地铁站门口,看着倒是很美,就是门超级沉,地下的演讲厅特别冷。常常还有建筑系学生来参观。多大的图书馆系统非常好。Robarts还有东亚图书馆,我去过几次,里面藏有很多中文冷门书,包括各县县志。借书还书都是跟别的书分开的超级麻烦,所以我后来就不去了。Robarts外表像个火鸡,里面又大又绕我差点走丢好几次。多大St George的地点很方便,就在多伦多市中心,东边边界紧挨唐人街,西边到Queens Park,离最大的购物中心Eaton不远,附近还有安大略美术馆AGO,皇家博物馆ROM等地。饭馆更是星罗棋布哪国口味都有。外面都市生活繁华似锦,多大内部依然有很多幽静美丽的角落,很多非常古老的建筑。我上学时兼职打工贴海报,几乎走遍了多大各个角落,所以这一点我还是有点经验的。还有那个,Victoria college的大厅,哎。别提了。看起来确实很有感觉。但是那里的饭菜太...单一了,完全外国人口味。我有一朋友住在那怎么也吃不完她买的饭票,于是老叫我去吃。我吃了好几次就有点受不了了...所以不能光看表面好看。除了第一年非要住校不可的,还是赶紧搬出来吧。多伦多那么多饭馆等着你呢,何必吃又贵又难吃的食堂。对了我还去过多大密西沙加校区。那里主要是文科专业。非常安静漂亮的校园。至于排名啊科研水平啊这些我没考虑过也就不提了。CS专业唯一感受是中国人非常多。楼挨着多大书店,我很喜欢的地方。网友Spark对[多伦多大学]在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就读是什么样的体验?给出的答复:图赏多大~秋天Victoria College后面的树秋天Victoria College后面的树丛物理系楼顶天文台看向CN Tower丛物理系楼顶天文台看向CN Tower丛物理系楼顶天文台看向Robarts图书馆丛物理系楼顶天文台看向Robarts图书馆Robarts图书馆Study Room的风景Robarts图书馆Study Room的风景标志性的University College标志性的University College现代的Rotman商学院现代的Rotman商学院University College里面的楼梯University College里面的楼梯Trinity College Chapel,值得一去Trinity College Chapel,值得一去多伦多大学艺术中心 University of Toronto Art Centre多伦多大学艺术中心 University of Toronto Art CentreInstagram @sparksiqiwang原创图片,如需转载请先联系。网友李佳儒对[多伦多大学]在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就读是什么样的体验?给出的答复:作为UT的野鸡分校的学生,可能在题主看来我并没有什么发言权。如果我说所谓的学习体验,除了学校,更在于自己,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觉得这不过是一个UTSC学生的自我安慰。大学大学,真心给我一种大的感觉。不必说downtown校区,即便是我在的士嘉堡校区也是一个需要我花不只四年去体验的地方。然而踏入校园的一刹那,学校并不会把自己的一切传统和气质加之于你,体会多少,吸收多少,要看自己保持何种态度。大学很大,大到充满机遇,也大到容易迷失;同学很多,多到你能时刻发现人外有人,也多到能轻而易举的随波逐流。我们每个人,都要时刻在这个大的学校里看清自己的位置,在这个有个各种人生规划的学生群体中看懂自己的内心。有名的大学并不能确保一个人的成功和他幸福的学习体验,无名的大学也不代表一个人会在校园里无所事事,关键是自己的态度。一年前刚到加拿大的时候有主校区的前辈斩钉截铁地和我说想转主校的工程系是不可能的,主校的学生都几乎进不了,何况分校?一年之后我靠自己的成绩收到了先前有人提到的工程系Engineering Science专业的转校Offer,而我却决定留在士嘉堡校区继续读一个人很少不好找工作但又相对喜欢的专业。可能一段时间之后我会觉得这是我大学里最撒比的决定,但至少现在的我相信有比名声什么的更重要的东西:热情。我和伙伴常抱怨自己作死才出国,但对我而言,这个死既然做了,干脆不做的再大一点。我们千里迢迢突破了空间上的限制来到国外,难道还要再受自己内心态度的禁锢?唯有自己积极的对待在多大的时光,才能不把原本偌大的多大缩小为自己固有的观念和圈子。如果你愿意相信一个来自在士嘉堡校区的人的话,我会说:多大远比一个人所能体验到的大得多,她不会成为任何人头顶的上限阻碍任何人发展自我,只是但愿谁都不要自己限制了自己。最后,恭喜你加入多大。网友子浩对[多伦多大学]在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就读是什么样的体验?给出的答复:----------------------更新之后多图预警,爪机党慎入--------------等了好久没人答题,我来回答一下吧。(UT本校Mathematical and physical science准大一新生,高中经常去UT好几趟,加上基友在读,所以了解比较多。)1. 气候昨天看到 “在明尼苏达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体验” 这个回答最高票答案里吐槽明尼苏达冷,我心里“呵呵”一笑,心想:明尼苏达你个战5渣还好意思说自己冷。要记住,去多伦多大学读书,是不需要带过冬衣服的,因为国内的羽绒服根本防不住多伦多冬天体感温度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比哈尔滨还靠北的纬度,加上北方是千里平原,冬天北极的风是呼呼地。多伦多冬天从10月持续到4月,我今年3月底去多伦多竟然还有雪,可见这漫长的冬天持续到什么时候。同时,多伦多夏天温度很高,30摄氏度以上是正常温度,所以不少人吐槽多伦多没有春天和秋天。2. 学生如同楼上提到的,多大学生的特点是鱼龙混杂,竞争激烈。 多大的国际生只有6.2%,剩下的都是本地学生。而加拿大本地升学制度很坑爹,造成了同样在多大,学生的水平差距可能相当大。而且,作为加拿大最好的学校之一,学校里有一群具有常春藤水准的学生,因为没考虑过去别的国家,所以来了多大(他们要是想去,常春藤真的没什么问题)。比如在工程系,大一你可能遇见有同学觉得求个导数就很难了(是的,工程系),也有同学已经把大学四年数学学得差不多了。总体来说(可能有偏颇),大一学生的靠谱程度为: 工程=医学(本科无医学院,但有医学科学专业)&其他理科=商学院&文科艺科&两个分校的学生。--------------------------补充--------------------------------请大家不要误会,无论是文科还是分校的学生,都有非常出色的学生。不靠谱的意思是分校入学标准可能比较低,所以漏网之鱼比较多,“鱼”多了并不能妨碍它们也有很多优秀的学生。尤其是UTSC的CO-OP,照样是淘汰率高的热门项目。多大的分校也是多大,毕业生的学术水平大多有保障的。我之所以黑他们,是因为我的学长们大多是工程或者生命科学商科等热门学科的学生,他们平时以黑分校和文科为乐。而我写的是我的见闻,所以难免受他们的影响。一名毕业多年的学长说过,“选课时要记住,多大无水课,所谓的水课只是相对容易一点,但是不努力的话照样会挂” 。 所以校区和专业也一样,我说某些专业的学生水,只是相对于工程里那些变态学神而言,但是和一般学校比,他们也是足够出色的学生。---------------------补充完的分割线---------------------------3.学习压力为了消除在(2)中的鱼龙混杂的情况,多大拥有令人瞠目结舌的高淘汰率。理工类专业的平均毕业率只有40%-50%,其中如机械,土木之类的专业,淘汰率可能更高。部分专业还会每学期按比例刷掉全班一定比例的学生,所以四年下来,“鱼”基本上剩不下了。那刷下来的人去哪里了呢?答案是除了少数极品,大多去了冷门专业或者比较水的专业。所以虽然多大的总体毕业率为98%,但是在工程,理科,以及题主的CS,可完全不适用这个数字。尤其是一个叫工程科学(Engineering science)的专业,是有名的“暗部”,学习强度到了非人的级别。他们的学生自嘲说,社交,睡眠,学习成绩里面,他们一个都得不到,因为每天不吃不喝学习,也不一定能拿到一个好的GPA。但是以此为代价,他们往往能获得极其丰富的科研经验,参与学校最前沿的研究。据学校称,坚持下来的大多数人之后都去了哈佛,MIT等世界名校(注意这个“等”,要是有人读完了没考上MIT,千万不要来找答主)学校读研/博了。但是要清楚,无论什么专业,只要不学习,都会被T。没有任何专业可以玩四年DOTA,考前一天晚上突击一下就能毕业。毕业难度没有简单这个等级,只有 ①难 ②非常难 ③变态级的难。----------------------------------------------------------------------------------------------------看话题关注人数不多,暂时先写这些,要是有人看的时候叫我一下,我回来多谢一些。-----------------------------------------Jul 8 2014 UPDATE---------------------------------------------------------------这几天发现竟然有在看,真是感动啊(°?°)?,再此写过点赞,感谢和评论的大家啦。4. 学院制度多大里面,文理(Art & science)学院是学校的主体,包括了所有的理科,文科,商科以及法律专业。基本上除了理疗,工程,音乐外,其他专业都在A&S里面。A&S有一项非常有趣的制度,叫做独立书院(Independent colleges)全校分为12个学院,其中7个为独立学院,本科生可以入读的学院分别为:大学书院(University College)三一书院(Trinity College)圣米迦勒书院(St. Michael's College)维多利亚书院(Victoria College)新书院(New College)因尼斯书院(Innis College)伍兹沃书院(Woodsworth College)这七个学院。这七个学院拥有自己的财政收入,宗教背景,法人地位。同时,还有自己的宿舍,图书馆,食堂等各种设施以及独立的学生会,俱乐部,体育队等学生组织。这个制度就是就是《哈利波特》里面的学院制度。霍格沃兹分为,斯莱特林,拉文克劳,格兰芬多,赫奇帕奇四个学院,里面没有高低之分,但是四个学院互相独立,互相竞争。各个学院各有特点,也有冷热之分,学生们会申请适合自己的学校。UT也是一样,比如New的地理位置位置最适合理工科学生,而且饭菜比较好吃;Woodsworth商学院学生多,有很多高富帅和白富美( ̄3 ̄);Innis的宿舍是非常现代的公寓式建筑;Victoria最有钱所以奖学金给的足;Trinity周六有穿着哈利波特式长袍的晚餐(°?°)?(个人最感兴趣,但是没进去啊啊啊(s°口°)s(┴―┴);St. Michael据说是西人美女的聚集地…………每个学院里什么专业的学生都有,但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可能各专业人数比例不一样(比如new多理,St. Michael多文,Woodsworth多商)。5.学校建筑和景观(本环节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部分自己拍摄,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UT算是一个有一定历史的学校了,所以一些高“逼格”的古典建筑那是肯定有的。尤其是University College 和 Trinity College,是电影《哈利波特》的取景地哦( ̄ ̄)。学校里的古典建筑非常漂亮,比如:这是学校正面建筑,属于University College,也是UT历史最悠久的一栋建筑。这是学校正面建筑,属于University College,也是UT历史最悠久的一栋建筑。再放一张建筑背面的(答主照照片的时候是三月底,刚下完雪)University College的宿舍。别看那么漂亮,但其实是UT条件最差的宿舍了学霸云集的Trinity College这是Trinity的食堂,想象一下周六晚上,同学们穿着哈利波特里面的黑色长袍鱼贯而入的场景吧这是Trinity的食堂,想象一下周六晚上,同学们穿着哈利波特里面的黑色长袍鱼贯而入的场景吧UT法学院的建筑,未来的精英帅哥就在里面哦当然,UT也有现代建筑,比如物理系的楼(不知怎么回事图片横过来了。。。。。。)地球科学系的楼比较有趣(楼顶的据说是温室,不过地球科学要温室作甚?)土木工程系的楼这栋楼外表很文静,里面很狂野。里面是这样子的:(?Д?≡?д?)!? 确定这不是某个工厂的生产车间吗?从土木的楼边上看加拿大的地标性建筑---CN Tower(图片又莫名其妙的横过来了。。。。)下面这是我没有提到的学院,诺克斯书院(Knox College),这里是多大的神学院(没错,是神学院)建筑很漂亮,但里面有一门更牛的课:基督教传统的巫术与魔法,我感觉学完了这门课我就不用上大学了,我要去征服世界。吃我大火球术啦ε=ε=(ノR?Q)ノ基督教传统的巫术与魔法,我感觉学完了这门课我就不用上大学了,我要去征服世界。吃我大火球术啦ε=ε=(ノR?Q)ノ下面这是多大的生命科学楼,也是未来的医学院学生经常出没的地方然后就是UT的骄傲-----罗伯特图书馆,据说这里的存书量仅次于哈佛和耶鲁哦还有就是答主所在的New College,里面亚裔妹纸多多哦ε=ε=(ノR?Q)ノ(说是“新”,但也50年了,而且据说供暖不太好.........)当然,还有新旧结合的混搭建筑,比如:额。。。。教练!!!隔壁和我的画风好像不对哎!!!额。。。。教练!!!隔壁和我的画风好像不对哎!!!----------------------------------------------------------分割线-------------------------------------------------------------------今天先更新到这里,还望各位老爷给点个赞或者感谢,有兴趣的话答主会再更的网友山古对[多伦多大学]在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就读是什么样的体验?给出的答复:University of Tuition.网友h音对[多伦多大学]在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就读是什么样的体验?给出的答复:谢邀在多大st george校区呆的第五年了 经历了本科mjajor in engineering science现在M.ASc electroinics在读中。对自己的学校有太多感情。如果说体验的话,个人觉得不同的专业之间的体验应该大相径庭。在多大的生活可以丰富多彩,各种社交活动也可以是像我们那时候一周四十小时苦逼上课和图书馆为伴的日子。有一点个人感觉是相通的,就是这个学校好进不好出。入学后一定要打足精神,玩的一过火probation啥的也是经常发生的。我们系大一一年的淘汰率就将近百分之三十吧。另外最感慨的就是多大的景致和学习氛围。夏秋季front campus非常美。树荫下总能看到有人靠着树看书,操场上也总是一片生机勃勃。貌似已经有很多人上图了。利用好学校设施也可以使自己在校园的生活更愉悦舒心。atheletic center和hart house都有很健全的健身设施,gerstein和robarts都是不错的图书馆。前者书桌精致,有台灯网快,后者是最大的图书馆藏书多。个人还很喜欢靠北的E.J Pratt Library, 很小但是很安静舒服。总的来说多大有个可爱的校园,学习氛围也很好,在保持学习效率和时间的情况下建议还是多参加点有趣的活动和运动,像我这样的大学的时光都留给图书馆了回想起来还是相当苦逼的。。网友NlightxiaoQ对[多伦多大学]在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就读是什么样的体验?给出的答复:欢迎大一新生,现在才看到这个问题其实有点晚啦,估计这周你已经是被你的midterm环绕住了吧,135, 108, 223。也真是美好的回忆呢。虽然不太想传递任何的负能量,但是我想你短短进校的一个月时间,你已经能感受到这所学校特有的氛围。我记得我在大二时候,在s1上看到一个校园这么说多大:“离开多大以后你会迎来你人生的巅峰,因为这四年注定是你人生的低潮。”现在我大四,总算是能够理解这番话的含义。这四年,是会对你人生影响非常重要的四年,尤其是身处在computer science这个专业。无尽无穷的code, debug。从开学到期末考试这4个月的全力专注。每天都不得不忍受学校周边恶略的饮食供给。一起嘻嘻哈哈的小伙伴都有自己不同的时间安排,如何对待这份寂寞是必修课程。在这个学校读书,你的成功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信息收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任何一些小的错误,将会直接耽误你大学的进度,任何一个失败的作业,都有可能将你的毕业计划推迟半年。这种压力,可想而知。希望你能够在多大这个庞大的,对与我个人来说大的已经完全不能用学校形容的小社会里,激流勇进。学校是很美很美,只可惜你这四年基本上大部分时间只能在BA 的lab里面度过,如果你已经决定全力以赴以功课为主的话,只有你cdf的那个界面,是你的最亲密的之友。加油,one step ahead ur studying, ur career planning. 网友蒙面大侠对[多伦多大学]在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就读是什么样的体验?给出的答复:回答都是UTSG的,我在UTSG和UTM都各呆了两年,说说UTM。UTM全称University of Toronto at Mississauga. 是个规模不算大的校园。在多伦多downtown的27公里以西。开车到downtown半小时,没有直达公共交通。学校里有往返St.George campus的shuttle bus (UTM学生免费,St.George的学生6、7刀左右。校园建在一个Mississauga路上的小树林子里。风景非常美。整体风格和UTSG迥异,没有恢宏的气势和古老的建筑,但是胜在亲近自然(校园里有鹿出没,这个UTSG没有),空间开阔不局促,而且最近这两年不断有新建筑落成,都是目前北美流行的玻璃、金属为主风格,很有现代感。去往Erindale Hall和North Building的路。秋天很美。去往Erindale Hall和North Building的路。秋天很美。冬天雪后在OPH宿舍后面小树林里拍到的鹿。经常到宿舍窗口前晃。冬天雪后在OPH宿舍后面小树林里拍到的鹿。经常到宿舍窗口前晃。CCIT和图书馆之间长走廊。每天都会在这个走廊上遇见同学。这是走廊外面。这是走廊外面。图书馆,座位真的好有限...(图来自wiki)图书馆,座位真的好有限...(图来自wiki)2012年建成的Instructional Building。2012年建成的Instructional Building。Instructional Building内部。Instructional Building内部。最后,大家都懂的,屠宰场。最后,大家都懂的,屠宰场。另外想说的就是UTM的就读体验。因为多大的主要faculty都在St.George的缘故, UTM的课程相对UTSG来说课程开得比较少,没有想上的课的时候只有到St.George去选。以数学系为例,UTM大三大四的数学系开的课里,除了一门偏微分方程是应用数学,其他都是很粗略的纯数学课, abstract algebra, combinatorial, complex variable, real analysis等。种类也很少。而UTSG的数学系单单是应用数学就有pde, quantum mech, relativity, asymptotic method, nonlinear optimization, financial math等等,纯数的课就更多了。UTSG集中了主要的graduate program,因此师资比UTM强很多,相对而言,课程的难度UTSG的略高,更不容易拿到高GPA。另一方面,UTM的入学门槛比UTSG还是低了不少(虽然UTSG已经被楼上各种回答黑成最容易上的北美名校),由于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学校对学生的辅导还是比UTSG稍多,比如UTM几乎所有数学课都是有TA带tutorial的,这就保证了强制性的课后巩固温习时间。还有一些低年级的大型课,有很多学生的peer facilitated study group。在UTSG数学系,往往一个大课,人数众多,老师大牛,上完走人,不会的问题请去老师office hour, 要是学生有课或者有事错过了,对不起,下次请早。UTM每周一次的tutorial保证学生能有向TA问问题的机会,即使不问问题,上完课后一周内抽一个小时强制性温习,也比上完课把笔记丢在一边,做作业时才翻出来效果更好(UTSG学渣模式)。另外UTM小型的校园规模降低了student/prof ratio,老师和学生接触机会比UTSG到大三还是100多人的课多很多,要推荐信更方便(虽然UTM大牛老师不多。。。)同学更相熟,学得更愉快。抄作业更方便(学渣)。在UTM度过的两年非常开心,以致于之后在UTSG的两年时常怀念,不过UTSG出门左拐Koreantown和Chinatown,右拐Bloor和Yonge,吃喝玩乐一条龙,这点赢大了。反观UTM,富人区的小树林子里什么好吃的也没有。第一年没有车的时候我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Dundas和Hurontario交叉路口对面的地下黑暗料理韩国大妈猪骨汤。每次去一趟多伦多,就和乡下农民周末赶集进城逛庙会一样兴奋。总的来讲,UTM更有在北美大学求学的感觉,而UTSG更中国大学...――――――――――――漂在美帝的UT毕业生含泪怀念母校(主要是母校的吃)。在美国饿的时候常常想来一盒Robarts外红餐车的滑蛋虾仁,或者白餐车的干炒牛河。网友Norah对[多伦多大学]在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就读是什么样的体验?给出的答复:过去的四年里没有一天不想把这个学校炸了拉倒……毕业的半年里没有一天不想让这学校把我炸了拉倒……留念一下每天都和汽车斗智斗勇谨防迟到的路口……网友易涵对[多伦多大学]在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就读是什么样的体验?给出的答复:cs大二生不邀自答。先占坑电脑答==================1.地理环境:很冷,妖风很大,一百斤以下打个伞在街上走会体验到飞翔的快感。10月一直冷到4月。哦对,昨天刚下过雪。周边治安还可以。中国城附近流浪汉会比较多,毒品味道很重。购物还算方便,没车的话别想着去大统华了。中国城离高档住宅区30分钟,离学校20分钟步行。2.学习环境:图书馆很多,不用担心没位置。华人圈学习氛围很浓厚。但是老师给分非常低。刚考完一门平均分四十多的课。大二以后会有很多linux上的编程课,没有虚拟机或者苹果的话就得天天泡机房。机房位置还是有限的,特别是assignment deadline前,那酸爽(;′??Д??`) 3.就业环境:不如水loo,不如水loo,不如水loo!从课程设置上很明显的看出老师根本不care你找得到工作需要学会什么。毕竟ut是科研导向的学校而非就业导向。所有人都assume你毕业就会读研然后一心扑在科学上。哦,你说你要找工作?――那你为什么不去水loo呢亲~总之我已经决定毕业后去滑铁卢或者bcit读个deploma之类的再去找工作,不然真的都是要gg。4.. 社团活动:答主死宅,不答。5..有趣事实:cs每年都会有game night,cs, video game, lol,dota2,还有桌游和free food,很不错heap是个很可怕的教授,讲话自带催眠效果。不过教的课太多,很少有人能无伤闪避他来到大二。engineer和我们art and science是死敌但是却和他们share一栋楼一个机房6.美图秀秀:从我家能直接看到学校全景图!亲手拍照,童叟无欺。cs主楼(对,我拍照就是这么黑乎乎的一团)冬天的多伦多(呵呵)网友蒙面大侠对[多伦多大学]在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就读是什么样的体验?给出的答复:有句话比较万金油,但是你的体验是要靠你自己创造的,你不积极创造,天天窝家里,体验就好不了。多大是个不错的学校,努力创造个美好的体验吧。网友刘隽含对[多伦多大学]在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就读是什么样的体验?给出的答复:我知道已经很多人回答了,也知道肯定很多人都会比我回答得好,所以我想要着重说一说UTSC 和UTSG 的不同,如有分歧,我也没辙 :)自我介绍先来一发: 答主大二,pharmacology life science,大一UTSC GP 学生, 大二转到st george首先大家最想知道的一定是学习的体验很负责的说UTSC 和 UTSG教授都是一样的牛逼,教的东西,授课方法,负责程度,个人发展经过对比之后感觉都差不多,甚至UTSC 也有很厉害的教授比如psych的steve joordens就上过TED talk。目前我上的课中有很多教授也都是bachlor,master,phd清一色ivy league出来的,只是看简历就觉得他们都好拧 最不同的是学生,上课氛围,资源1. 学生UTSG的学生牛逼的人更多一些,注意这里说的是更多,而不是说UTSC都是渣渣。 可能是因为不同的校区毕业后的目标不一样。据我了解UTSG面向的更多是grad school,PhD,以后走的是研究路线,UTSC面向的是工作路线,不要觉得听起来像是什么职业大学,其实UTSC就是给你一个实践的平台,比如众所周知的CO-OP(当然COOP对于life science来说还是比较坑爹的,你选择了学science,就注定了是科研狗,而COOP都是从大二暑假大三就开始了,想做hardcore科研,你觉得自己两年的大学知识够么?)。UTSG 的大部分life science的,想要大三申请med school的 随手一抓一大把,所以成绩自然要求很高(很高的意思是3.9-4.0)所以在UTSG 上课会觉得每个人都聪明得不得了,好像我用来睡觉的时间他们都在学习。举个例子,目前在上BIOCHEM,第一次midterm,平均分75(raw)90分以上的200+人。 而之前在UTSC从来没见过平均分超过65,甚至有过平均分55,至于上90分的,真没怎么见过。2.上课氛围因为学生不一样,所以上课的时候自然也很不一样。在UTSC上课的时候,一个小时的lecture下来,真的只能听到prof的声音,好在prof都还比较有趣,不然可能会死掉。而在UTSG,每一堂lecture教授都会被无数次提问,而且问题的质量都很高 (之前在UTSC有的问题比较傻),所以总觉得神经紧张,上课的节奏也很快,更多的是interactive learning。3.资源资源其实对于两个校区的小伙伴们是差不多的,因为很多活动都是学校发邮件就群发给所有学生了,但是因为UTSG在DT,大部分活动也都在dt,所以UTSG 会更方便一些。比如med sci building就常常有活动,但是如果在UTSG的话随时去吃饭或者买一杯starbucks就能路过,如果在我亲爱的Scarborough大农村,就不怎么方便了。。。下面说一说work load。答主5门4门6门都试过,其实说实话没觉得差别很大,只是上六门课的时候就是midterm从9月底就开始一直到11月中旬,然后会经常有一周两个midterm,几个due的情况,导致各种不调你们懂得。但是我们毕竟在大学,慢慢要学会time management和prioritize,还是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只是六门课不好的是,毕竟在university不仅仅是让你来学习的,还要有social,无论你social社团,social学校的各种seminar,networking events,一定要有除了学习以外的活动,因为在申请grad school和毕业找工作,谁都不会想要一个只会学习的机器。所以答主推荐除非发神经想要三年毕业省省钱(像我一样,毕竟dt收program fee,hiahiahia~)最后一年了想要赶着毕业,否则不要上六门课。 题外话:答主本来想三年毕业,六门课一直上到明年包括暑假,但是后来苦逼的发现暑假没有我要修的课,所以乖乖drop了明年多选的一门课,跑去医院做volunteer了。再说一说你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体验?其实话说回来,学校,环境,周围的人可以随便怎么不一样,你想要做什么样的人,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都是由你来决定的。你可以做一个学霸日日泡图书馆,你可以做一个social姐天天泡夜店,当然你也可以做一个social姐+学霸白天泡图书馆晚上泡夜店,都是你自己的选择,做不到了你是痴心妄想,做到了你就是牛逼。选择了出国就选择了不一样的路,但是不一样的路太多,你想要走哪一条?哦对了,毕竟比较了两个campus,个人主观意见站大多数,想让UTSC的小伙伴们知道我没有黑UTSC的意思,因为答主所有的基友都还在Scarborough,那里才是我的家!每周都要回去撸一发你们懂得!毕竟大二才转到这边来,UTSG小伙伴们都有了自己的圈子,想插一脚进去还是挺难得。嗯就这样,回答完毕要去赶paper了。拜拜网友凯西西西西西对[多伦多大学]在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就读是什么样的体验?给出的答复:刚看到这个问题,被虐的滚来滚去的我也忍不住来分享我的处女答了(大雾===================请叫我分割线==========================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不要学精算!!!!千万不要学精算!!!!!!如果思考能力还正常就不要学精算!!!!落在vicki手里我也是醉了!!!!现在连看到有家长带孩子来参观UT都忍不住想去拉着人家咆哮不要学精算!!!从听说UT到各种朋友哥们都上了UT再到我自己进了UT读到大二,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平均分14%,半个班0分的状况!!!没错就是我们的精算必修课!!言归正传,进了UT总是个让家长比较高兴的事情,无论是国内来的,还是在多伦多上的高中的,UT会是你全新的开始。(我已经不知道有多久没有好好地出去玩了TATUT并不难进,其实也没有很难毕业,但想要一个好的GPA绝对不是易事特别是像CS,Engineer,ACT SCI或者LIFE SCI等等这类专业性比较强的科目绝对会让你体验一下什么叫酸爽难以忍受无限的due date(那天还和朋友讨论,UT应该改名叫多due才比较贴切各种让你无从下手的assignment, paper, report, project铺天盖地占比重特别大的term test(好像从开学开始只有这周我才终于没有考试了,不过下周final就要来了可能有时候会发现复习了几周的考试还不如只看了一下午的考试分数高可能花费无数心思写的paper被老师看做一团糟可能熬了几个晚上debug但还是不能run出一个正确的结果可能明明看着别人总在朋友圈po出去玩的照片却还是考的比你高可能,不,也许是经常萌生智商被碾压一万次的感觉,有一百种理由让你想放弃但UT并不在意你的想法,你的选择once u give up, u never get back你能做的就是挣扎在这里期盼着也许四年后能得到等量的回报哦, btw,先写到这吧,我要去做problem set了网友蒙面大侠对[多伦多大学]在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就读是什么样的体验?给出的答复:UTSG和UTM不了解,就说说UTSC吧。因为GP项目(Green Path Program)的存在,国内留学生非常多。如果碰巧又是读的Management这种热门major,上课的时候简直有种回国了的即视感。不过好处就是大家普遍比较团结友爱,只要不是太自闭的人都是朋友众多,所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小弟初来贵宝地。。。(跑题了啊喂!)多年以后回忆起来,我还是会想起,每个final季在图书馆并肩奋斗的夜晚,每次社团活动开心的笑容,基友小伙伴愉悦日常的互黑。是的,这些都是我的朋友们。有人会说了,你看你出了国还是跟中国人混你出去干嘛?答:人各有志。事实上也尝试过和local一起做volunteer,但是由于文化背景差异确实讲不到一块去。而且干嘛非要融入?融入了又怎样呢。君不见最不受待见的CBC,local当他们中国人,他们很多人又看不起留学生,所以最后只能和另外一群CBC聚在一起找存在感。还有,就是自由。没有人会要求你应该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迟到翘课什么的简直是家常便饭,只要你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能保证最后的成绩,就算是一两场考试不来都不会有人管你。我上学期的统计大概就去了两节课,最后还是拿了4.0。平心而论,UTSC课业压力不算轻松。paper,case,assignment,midterm,final...不说了懂的人都懂。但即使课业繁重,你依然有选择的自由。翘课不代表不努力(否则你凭什么4.0),它只是提供给你一种选择,让你有大把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来做你真正觉得有意义的事情。每天8小时图书馆,喝酒飙车泡妹子,足不出户打游戏,不来上课去找各种实习。没有什么不被允许。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对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来说,还有比这里更好的地方么?有自由,有朋友,有梦想,去努力去疯狂去爱去迷茫去浪费人生,这TM不就是20岁的人该干的事儿吗!总的来说,在这里呆了两年,还是很喜欢这个能让一群年轻人聚在一起做梦并且为之奋斗的地方。以上。网友匿名用户对[多伦多大学]在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就读是什么样的体验?给出的答复:多图 慎点几个月前去旅游了一下 发点图吧 别人的大学当时看到有人在uc门口草地上冰桶挑战,感觉特别青春,特别美好网友匿名用户对[多伦多大学]在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就读是什么样的体验?给出的答复:来了多大,也不一定能毕业;能毕业,也不一定能gpa 3.5;能gpa 3.5, 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找的到工作,也不一定能留的下来。三年下来,毕不了业的都转走了。剩下来的有能混日子的都在混日子。还有一部分学神从来见首不见尾。中国人都喜欢抱团。多大毕业的加拿大学生每年都要面对残酷的就业升学压力,几乎只有最顶尖的部分人才能占据为数原本就不多的医学法学学位,自己商科工程工作。在国内竞争不下去的都在努力往国外跑。客观的说多大的留学生在理工科的水平是略强于本地学生的,但每年最后毕业能有好的就业升学选择的更寥寥可数。由此可见一斑。分割线此答案来自一正在准备期末的苦逼生物科学本科生。网友蒙面大侠对[多伦多大学]在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就读是什么样的体验?给出的答复:我是来刷存在感的.....感觉坐落在多大西南角的赫赫有名的建筑景观与设计学院(John H. Daniels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Landscape, and Design)已经和多大这个体系完全分离了....因为我们7/24都沉浸在破旧的studio或lab里蓬头垢面地画图做模型,有种两耳不闻多大事,一心只在死丢丢的状态。网友匿名用户对[多伦多大学]在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就读是什么样的体验?给出的答复:前两年生活基本就是学习大一的课表大二的课表大三周围人好像一下子都开始为毕业后做打算,有的找工作,有的准备读grad。学业相比前两年轻松不少,经常和狐朋狗友们谈天论地,见识大增,对自己的未来有了初步规划。大四不断听到同学们的好消息。同班有去BMO做IB的,有去Yale读PhD的,也有去Google做SE的。有空再更。欢迎您转载分享:推荐:相关好文章摘抄热点好文章摘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拿大多伦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