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什么方法可以分离获得能高效光催化降解苯酚的微生物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第七单元 第46讲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第七单元 第46讲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0:26:3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第七单元 第46讲生物的生殖和发育.DOC
官方公共微信当前位置:
>>>氯苯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因其不易降解,会污染环境。某..
氯苯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因其不易降解,会污染环境。某研究小组依照下列实验方案(如图1)筛选出能高效降解氯苯的微生物SP1菌。培养基配方如下表。
(1)配制Ⅱ号固体培养基时,除添加Ⅱ号液体培养基成分外,还应添加1%的_____________。(2)培养基配制时,灭菌与调pH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3)从用途上来说,Ⅰ号培养基和Ⅱ号培养基分别属于__________培养基和___________培养基。在Ⅱ号培养基中,为SP1菌提供氮源的成分是___________。(4)在营养缺乏或环境恶劣时,SP1的菌体会变成一个圆形的休眠体,这种休眠体被称为____。
(5)将SP1菌接种在含不同浓度氯苯的Ⅲ号培养液中培养,得到生长曲线(如图2)。从图2可知,SP1菌在______培养条件下最早停止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
题型:读图填空题难度:偏难来源:同步题
(1)琼脂(2)先调pH、后灭菌(3)通用选择硝酸铵(4)芽孢(5)20mg/L氯苯&&&&& 碳源最早耗尽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氯苯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因其不易降解,会污染环境。某..”主要考查你对&&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1.分离菌株的思路 (1)自然界中目的菌株的筛选①依据:根据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②实例:PCR技术过程中用到的耐高温的Taq DNA聚合酶,就是从热泉中筛选出来的Taq细菌中提取出来的。 (2)实验室中目的菌株的筛选 ①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培养基选择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原理:培养基的氮源为尿素,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以尿素作为氮源。缺乏脲酶的微生物由于不能分解尿素,缺乏氮源而不能生长发育繁殖,而受到抑制,所以用此培养基就能够选择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②方法: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才能分解尿素。配制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能够生长的细菌就是能分解尿素的细菌。2.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1)稀释涂布平板法(间接)①当样品的稀释庋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②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来推测样品中大约含有的活菌数。 (2)利用显微镜直接计数3.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若指示剂变红,可确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4.实验流程土壤取样→样品的稀释→将稀释液涂布到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挑选能生长的菌落→鉴定知识拓展:1、Taq细菌是耐高温的微生物。2、培养基对微生物具有选择作用。配置培养基时根据某一种或某一类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加入某些物质或出去某些营养物质,一直其他微生物的生长,也可以根据某些微生物对一些物理、化学因素的抗性,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从而筛选出待定的微生物。这种培养基叫做选择培养基。3、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①直接计数法:常用显微镜直接技术法,一般适用于纯培养悬浮液中各种单细胞菌体的计数。②间接计数法:常用稀释平板计数法,平板培养基上长出一个菌落就代表原待测样品中一个微生物个体。4、通常用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的是菌落。
发现相似题
与“氯苯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因其不易降解,会污染环境。某..”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9533896051805071056449255280650(2011o安徽模拟)氯苯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但因不易降解,会污染环境,某研究小组依照下列实验方案(如图所示)筛选出能高效降解氯苯的微生物SP1菌,培养基配方如表1.(1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2011o安徽模拟)氯苯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但因不易降解,会污染环境,某研究小组依照下列实验方案(如图所示)筛选出能高效降解氯苯的微生物SP1菌,培养基配方如表1.(1
(2011o安徽模拟)氯苯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但因不易降解,会污染环境,某研究小组依照下列实验方案(如图所示)筛选出能高效降解氯苯的微生物SP1菌,培养基配方如表1.(1)配制Ⅱ号固体培养基时,除添加Ⅱ号液体培养基成分外,还应添加1%的______.培养基配制时,灭菌与调pH的先后顺序是______.(2)从用途上来说,Ⅱ号培养基分别属于______培养基和.在Ⅱ号培养基中,为SP1菌提供氮源的成分是______.(3)将SP1菌接种在含不同浓度氯苯的Ⅲ号培养液中培养,得到生长曲线(如图2).从图2可知SP1菌在______培养条件下最早停止生长,其原因是______.(4)某同学为测定一瓶培养SP1菌的样品中的种群密度,在稀释倍数为105的培养基中取0.2mL稀释涂布平板上,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3.4,那么每毫升样品中的菌落数是______.但是,用这种方法测定密度,实际活菌数量要比测得的数量多,因为______.
(1)固体培养基需要添加凝固剂,常用的凝固剂是琼脂,为了防止杂菌污染,配置培养基时,应该先调节pH,然后灭菌.(2)Ⅰ号培养基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菌株,属于通用培养基,选择的作用不是很强,因为在培养基中含有蛋白胨和牛肉膏;Ⅱ号培养基是为选择出SP1菌株,属于选择培养基,因为碳源只能利用氯苯,不能利用氯苯的不能生存,Ⅱ号培养基成分中含氮物质为硝酸铵,可以为SP1菌株提供氮源.(3)SP1菌株是以氯苯为碳源,当氯苯消耗尽时,菌株因缺少碳源而不能继续生存,故氯苯含量越少,SP1菌株越早停止生长.(4)由于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3.4,稀释倍数是105,所取稀释液的体积为0.2mL,故每毫升样品中的菌落数是23.4÷0.2×105=1.17×107,但实际活菌数量要比测得的数量多,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的是一个菌落故答案为:(1)琼脂  先调pH,后灭菌  (2)选择  硝酸铵  (3)20mg/L氯苯   氯苯最早耗尽  (4)1.17×107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的是一个菌落
本题考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问题解析:
(1)培养基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和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归纳为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根据化学成分分为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等根据用途分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根据性质分为液体、半固体和固体培养基.(2)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计算、称量、溶化、调整PH、灭菌、倒平板.2013优化方案中图版生物选修1课件:1.2 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2013优化方案中图版生物选修1课件:1.2 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49该会员上传的其它文档:8 p.12 p.12 p.7 p.8 p.8 p.6 p.7 p.10 p.5 p.4 p.7 p.7 p.5 p.5 p.9 p.14 p.10 p.6 p.4 p.7 p.7 p.7 p.6 p.④当培养基的某种营养成分为特定化学成分时,也具有分离效果。例如,石油是唯一碳..④当培养基的某种营养成分为特定化学成分时,也具有分离效果。例如,石油是唯一碳源时,可以抑制不能利用石油的微生物的生长,使能够利用石油的微生物生存,达到分离出能消除石油污染的微生物的目的。⑤改变微生物...2013优化方案中图版生物选修1课件:1.2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相关文档专题docdocdocdocdocdocdocpptdoc关于我们常见问题关注我们官方公共微信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2015版高考生物+考点分类汇编:专题17+微生物的利用.doc1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2015版高考生物+考点分类汇编:专题17+微生物的利用.doc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第9单元 生物技术实践
专题17 微生物的利用
考点五十三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1. 2013年江苏单科,T18,2分,★★☆ 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
B.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
C.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
D.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
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流程和培养条件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知识运用能力和实验操作处理能力。
解析:微生物分离中培养基的制备应是先灭菌再倒平板,A项错误;每一次划线前都要灼烧接种环,以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B项正确;接种后的培养皿应在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光照会影响温度等条件,C项错误;培养过程中观察的间隔时间不能太长,适宜条件下一般不超过24 h,D项错误。
2. 2013年广东理综,T6,4分,★★★ 以下为某兴趣小组获得的实验结果及其分析,正确的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微生物的培养,有丝分裂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应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析:Ⅲ为叶绿素a 蓝绿色 ,Ⅳ为叶绿素b 黄绿色 ,Ⅱ为叶黄素 黄色 ,Ⅰ为胡萝卜素 橙黄色 ,A错误;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当纤维素被纤维素分解菌分解后,会形成一个透明圈,透明圈越大,细菌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越强,B正确;C中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为分裂中期,C错误;D图示目的是验证酶的高效性和酶具有催化作用等,D错误。
3. 2012年山东基本能力测试,T55,1分,★☆☆ 除了高温加热以外,其他灭菌方法还有   
A.紫外线照射
B.真空包装
C.用保鲜膜密闭 D.添加防腐剂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聚苯乙烯降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