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40°C时的硝酸钾溶液逐渐降温至0°C.若以溶液的质量分数数为纵坐标,以溶液温度为横坐标,

氯化钠和硝酸钾部分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所示:0℃10℃20℃30℃40℃100℃KNO3/g18.820.931.645.863.924nNaCl/g35.735.836.0l6.l36.639.x(1)欲使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之一是加入硝酸钾(或降温、蒸发水).(2)从海水中提取食盐通常采取夏天晾晒海水的方法,这是因为随温度升高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化不大.(3)30℃时,在两个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氯化钠和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其结果如图所示.①加入的甲物质是氯化钠.②有关两种溶液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升高温度一定能将剩余的甲物质全部溶解;B.所加入的质量一定大于36.3g、小于45.8g;C.得到的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D.将得到的乙溶液降温至f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解:(1)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加入溶质或蒸发溶剂,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降温也能变为饱和溶液;(2)由图表中数据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不大;(5)5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钾的溶解度,所以氯化钠溶解的少,所以有晶体析出的是氯化钠;A、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不大,升高温度不一定能将剩余的甲物质全部溶解;B、因为氯化钠有不溶解的,所以所加入的质量一定大于56.5g,但硝酸钾全部溶解,一定小于或等于45.8g;C、因为乙溶液没有不溶物,可能刚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故C正确;D、将得到的乙溶液降温至10℃时,会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少.故答案为:(1)加入硝酸钾(或降温、蒸发水);(2)变化不大;(3)①氯化钠;②C.(1)根据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考虑;(2)根据图表中数据变化规律分析回答;(3)根据30℃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大小考虑加入的物质是什么;A、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与温度关系考虑;B、根据溶解情况考虑;C、根据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考虑;D、根据降温后的现象考虑.(1)氯化钠 (或NaCl)&(2)ABCE&(3)① 17 : 50(或34 :100)② D&&&& B与E、C与D(0或2分,少答、错答不得分)试题分析:(1)医疗上常用0.9%NaCl溶液作生理盐水,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氯化钠;(2)配制500 g生理盐水,需要的仪器为烧杯、天平、量筒、玻璃棒;(3)根据题中的叙述可知① B所得溶液中为过饱和溶液,只能溶解34g的溶质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4 :100;② A~E所得溶液中,没有固体剩余的饱和溶液是D,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的是B与E、C与D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3℃时,将20g固体乙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70g溶液C.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将t1℃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50℃的某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20℃时,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溶液的质量B.溶质的质量C.溶剂的质量D.溶质的质量分数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有80℃时两者的饱和溶液各半烧杯,且烧杯中均含有少量甲和乙固体.现将温度从80℃降到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溶液质量变小,乙溶液质量变大,且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B.甲、乙溶液中溶质量分数都减少C.20℃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烧杯中甲固体增加,乙固体质量减少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4分) 下图是A、B、C三种固体溶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1℃时,将质量为a g的A、B、C三种溶质分别加入100 g水中,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⑴三种物质中,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的物质是&&&&&&&&;⑵t1℃时,所得三种物质的溶液中为不饱和溶液的是&&&&&&;⑶若使这三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则温度应由t1℃升至&&&℃;⑷若将温度由t1℃升至t4℃时,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下图为氯化钠、碳酸钠(俗称纯碱)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1)当温度为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当温度为&&&&&&&&&&&&&&时,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相等;(3)图中P点所表示的碳酸钠溶液是&&&&&&&&&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4)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请解释原因: “夏天晒盐”&&&&&&&&&&&&&&&&&&&&&&;“冬天捞碱”&&&&&&&&&&&&&&&&&&&&&&。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硝酸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一种物质。请按要求填空:(1)质量分数为4.04%的硝酸钾(KNO3)溶液可作为无土栽培的营养液。该营养液&&&&&(填“属于”或“不属于”)复合肥;(2)在硝酸钾溶液中,共有三种微粒,它们是K+、NO3-和&&&&&&&&(用符号表示);(3)黑火药爆炸的反应原理是:2KNO3+S+3CK2S+3CO2↑+N2↑,此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没有涉及到下列物质类别中的&&&&&&&(填序号) A.单质B.氧化物C.酸D.碱 E.盐(4)如右图,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50℃时,硝酸钾和氯化钠饱和溶液降温至20℃后,硝酸钾的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填“﹥”、“﹦”或“﹤”),欲将接近饱和的 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列举一种)。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请根据下列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已知水的密度约为1g/cm3)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取100mL水,加入25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0℃全部溶解,得溶液①再加w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0℃恰好饱和,得溶液②再加25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0℃得溶液③加热全部溶解,得溶液④冷却至20℃析出晶体,得溶液⑤&(1)③中溶液的质量为&&&&&&&&&&g;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下同)(2)析出晶体的质量为&&&&&&&&&&&&&&&&&。A.25g&&&&&B.(w+25)g&&&&&& C.(w+50)g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操作能增强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是(2013o大兴区二模)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小红同学利用如图1装置对学校附近某河水的水质进行净化,经过此装置后,所得水为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溶液的温度/℃][75][65][50][35][20][析出固体M的质量/g][0][0][2.0][4.5][8.4]}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①65℃时,该溶液是____(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或“无法判断”).②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能达到目的:有____(填字母序号).A.升温B.降温C.加固体MD.恒温蒸发水(3)如图2实验,将水加入到试管中,观察到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饱和石灰水变浑浊,则X固体可能为____(写出两种不同物质的化学式),由此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____.-乐乐题库
& 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知识点 & “(2013o大兴区二模)水和溶液在生命活...”习题详情
117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3.2%
(2013o大兴区二模)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小红同学利用如图1装置对学校附近某河水的水质进行净化,经过此装置后,所得水为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溶液的温度/℃&75&65&50&35&20&析出固体M的质量/g&0&0&2.0&4.5&8.4&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①65℃时,该溶液是无法判断&(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或“无法判断”).②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能达到目的:有BCD&(填字母序号).A.升温&&&&&B.降温&&&&&&&C.加固体M&&&&&&&D.恒温蒸发水(3)如图2实验,将水加入到试管中,观察到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饱和石灰水变浑浊,则X固体可能为NaOH 和CaO&(写出两种不同&物质的化学式),由此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X固体遇水放热;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13-大兴区二模
分析与解答
习题“(2013o大兴区二模)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小红同学利用如图1装置对学校附近某河水的水质进行净化,经过此装置后,所得水为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烧杯中盛...”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通过过滤、吸附等方法不能除去可溶性的物质;(2)①饱和溶液比较明确的表象是溶质与溶液共存,65℃无晶体析出,因此无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②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加入溶质和改变温度等三种方式完成;(3)根据观察到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说明试管内的气压增大;饱和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石灰水的温度升高综合分析.
解:(1)将浑浊的河水通过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用此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中仍然含有一些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2)①饱和溶液比较明确的表象是溶质与溶液共存,温度降到65℃时无晶体析出,因此无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②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加入溶质的方法完成,观察图表可知:M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故也可采用降温的方法使其变为饱和溶液;故答案为:无法判断;BCD;(3)观察到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饱和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试管内的气压增大,溶液的温度升高,因此加入的物质应该是溶于水的放热变化,使瓶内压强大于大气压,a端液面会下降,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变小,故符合条件的可以是氧化钙、氢氧化钠固体;由此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X固体遇水放热;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故答案为:NaOH 和CaO;X固体遇水放热;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本题考查了水的净化(活性炭、明矾的作用是常考的知识点),溶液的转换、判断,氢氧化钠、生石灰等的有关性质,并与物理知识向结合,难度不大,依据各相关知识点逐一完成即可.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2013o大兴区二模)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小红同学利用如图1装置对学校附近某河水的水质进行净化,经过此装置后,所得水为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2013o大兴区二模)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小红同学利用如图1装置对学校附近某河水的水质进行净化,经过此装置后,所得水为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烧杯中盛...”主要考察你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知识点的认识】晶体是指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结晶是指把固态溶质的水溶液加热蒸发(或慢慢挥发),溶液达到饱和后,如果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以晶体的形式而析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析出晶体的现象就称为结晶现象.【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相关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等相关问题的分析、推断、表达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并且,经常将其与“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变化的规律”等关联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和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变化的规律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结晶的概念、现象、方法及其选用和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变化的规律的综合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结晶的方法、原理等,以及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变化的规律等相关知识;然后,结合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联系溶解度曲线及其变化的规律等,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与“(2013o大兴区二模)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小红同学利用如图1装置对学校附近某河水的水质进行净化,经过此装置后,所得水为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烧杯中盛...”相似的题目:
在20℃时,甲、乙两烧杯中分别放入200克和500克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若各蒸发10克水,再恢复到20℃后,两杯中析出晶体的质量为&&&&甲多乙多一样多无法比较
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70溶解度/gKNO313.320.931.645.863.985.5110138KCl27.631.034.037.040.042.645.548.3(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KNO3和K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范围是:&&&&.(3)10℃时,131g&饱和KCl溶液,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10℃,可析出KCl晶体的质量为&&&&.(4)欲将60℃时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可能减少&&&&&&&&&&&&&&&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可能增加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如下:温度物质0℃20℃30℃50℃80℃甲13.331.636.285.8169乙35.736.036.236.537.1根据表中的数据进行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升高温度可使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C.使乙物质从它的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析出,一般采用冷却的方法D.30℃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相等&&&&
“(2013o大兴区二模)水和溶液在生命活...”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在80℃时,物质A的溶解度比B小.分别取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析出A、B晶体的质量分别为mg和ng(A、B均不含结晶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2把一定量5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30℃时,肯定不变的是(  )
330℃时,烧杯甲中盛有80g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烧杯乙中盛有40g氯化钠饱和溶液.各自加热蒸发掉20g水后,再冷却到30℃时,烧杯甲中析出m1(g)氯化钠晶体,烧杯乙中析出m2(g)氯化钠晶体,则m1与m2的关系是(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夏天,实验员在实验室里配制了一瓶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并密封放置,到了冬天发现瓶底有大量的晶体析出.这是因为(  )
2下表给出了化合物X和Y于两种温度下,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某一样品中含60gX和10gY,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X时,得到&X晶体最多的溶剂是.(  )
溶剂&10°C时的溶解度&80°C时的溶解度&化合物X&化合物Y&化合物X&化合物Y&A&5&2&70&50&B&14&18&70&70&C&10&14&80&65&D&10&4&85&75&
3t℃时,将一定量KNO3的不饱和溶液平均分为三份,分别恒温蒸发出水的质量为5g、10g、15g,析出KNO3晶体的质量依次为1g、2.5g、4g,则KNO3溶解度为(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2013o大兴区二模)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小红同学利用如图1装置对学校附近某河水的水质进行净化,经过此装置后,所得水为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溶液的温度/℃][75][65][50][35][20][析出固体M的质量/g][0][0][2.0][4.5][8.4]}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①65℃时,该溶液是____(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或“无法判断”).②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能达到目的:有____(填字母序号).A.升温B.降温C.加固体MD.恒温蒸发水(3)如图2实验,将水加入到试管中,观察到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饱和石灰水变浑浊,则X固体可能为____(写出两种不同物质的化学式),由此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2013o大兴区二模)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小红同学利用如图1装置对学校附近某河水的水质进行净化,经过此装置后,所得水为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溶液的温度/℃][75][65][50][35][20][析出固体M的质量/g][0][0][2.0][4.5][8.4]}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①65℃时,该溶液是____(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或“无法判断”).②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能达到目的:有____(填字母序号).A.升温B.降温C.加固体MD.恒温蒸发水(3)如图2实验,将水加入到试管中,观察到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饱和石灰水变浑浊,则X固体可能为____(写出两种不同物质的化学式),由此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____.”相似的习题。将4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20℃,温度变化前后,保持不变的是(  )
A.溶质质量
B.溶液质量
C.溶剂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
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将4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20℃,温度变化前后,保持不变的是(  )
A.溶质质量
B.溶液质量
C.溶剂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
将4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20℃,温度变化前后,保持不变的是(  )
A.溶质质量
B.溶液质量
C.溶剂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
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降低温度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会析出晶体,即溶质质量减少了,但溶剂不变,所以溶液质量会随溶质的质量减少而减少.所以保持不变的是溶剂的质量.故选C.教师讲解错误
错误详细描述:
已知2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在该温度下将20g硝酸钾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则所得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A.24.0%B.28.6%C.31.6%D.40.0%
【思路分析】
根据溶解度的概念:每100克水中最多溶解溶质的量.已知2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那么可以推知20℃时50克水可以溶解硝酸钾是质量是31.6g的一半,即15.8克.现在将20g硝酸钾放入50g水中,显然不可能完全溶解,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析过程】
解:已知2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那么可以推知20℃时50克水可以溶解硝酸钾是质量是31.6g的一半,即15.8克.现在将20g硝酸钾放入50g水中,显然不可能完全溶解,所以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00%=24.0%;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溶解度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及应用,并能灵活应用于解题.
电话:01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28号B座6层601
COPYRIGHT (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题谷教育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溶液的质量分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