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道台府饭店古玩城什么时间开市

哈尔滨道台府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哈尔滨道台府
关道也叫关道,俗称道台府。是哈尔滨当时最高级别行政机构,是中国建立的最后一个传统式衙门,初期它职能非常小仅限铁路交涉事宜和督征,没有具体的管辖。后期,改为“吉林省西北路分巡兵备道”,管辖四府、一厅、两县,开始成为清政府最北方的一个权利中心,掌管哈尔滨及周边府、县的设施、运作等事宜。第一任道员是杜学瀛,据有关资料记载杜学瀛之后还有萨荫图。其后有施肇基、于驷兴、郭宗熙、李家鳌等清政府道员,他们先后在这里办公。滨江道署位于哈尔滨道外区北十八道街和北十九道街之间。建成于1907年农历8月12日,耗资30万贯。[1]别&&&&名关道建成日期于1907年农历8月12日耗&&&&资30万贯
哈尔滨关道是中国传统式建筑于北方地方建筑的混合体,他规模庞大,气势巍然,占地面积两万八千余平方米,遵循封建礼仪,呈对称布局,左文右武,前衙后寝。他南北轴线长七十丈,东西宽四十五丈。中轴线上由外至内依次为照壁、大门、仪门、大堂、二堂、宅门、三堂;东侧线上有衙神庙、书房、厨房、戈什房、杂项人房。西侧线上有冰窖、督捕厅、洪善驿、会华官厅、会洋官厅。院墙内有车棚、马厩、茶房、粮仓等。整个建筑群体错落有致,结构合理。
照壁是一道传统的遮蔽物,设置于衙署对面,是根据汉族的道教习俗修建的,主要是用于辟邪。我国传统照壁有两种,一种是设于门内的,用来遮挡人们的视线,避免门内的事物被外界一览无余,另一种就是我们眼前的这种照壁,古代的告示、宣谕一般就张贴在这里。
哈尔滨关道的大门是道台府中最为雄伟的一座门,立于两层三级台阶之上,清墙灰瓦,乌梁朱门,门两侧各设石狮一尊,足以显示威严庄重。大门两侧有东西两个角门,东角门叫入门,也叫喜门,是供道台平时出入的,西角门叫鬼门,也叫做绝门,通常是关闭不开的,只有在提审犯人是才打开,死囚也必须走鬼门。
哈尔滨关道的仪门顾名思义,仪门既礼仪之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等级森严,必须上下有级,贵贱有差。仪门通常是关闭不开的,只有在道台上任、恭迎上宾、或有重大庆典活动时才可以打开。而且每任道台上任第一天都有拜仪门的仪式。
位于左右两侧的被称为“六房”,吏、户、礼、兵、刑、工,清一色的清砖灰瓦,六个职能部门在中央叫做六部,在地方叫做六房,依旧是左文右武,吏、户、礼局东,兵、刑、工局西,吏房管理所有吏员的升迁调任,也就是现在的人事局;户房又称户粮房,主管征粮纳税,上缴国库,遇灾荒之年还办理赈灾放粮事宜,相当于粮食局;礼房主要掌管儒学、教育、庆典、祭祀等;兵房主要管理征集兵丁、马匹、训练兵卒,向上级输送兵员等;工房掌管养蚕、织造、兴修水利、铸造银两等。
不过,清朝末年,也就是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在派出五大臣出国考察各国宪政后,实行维新,各部都有变化,吏部直属内阁,户部改为民政部与度支部(相当于财政部),礼部取消,改设典礼院,兵部改为陆军部。刑部改为法部(相当于检察院)。工部改为农、工、商部。所以道台府的六房功能、名称也有所调整,在道署建成之前,1905年11月接印刚半年的塞黑龙江将军程德全就下令道、府、洲、县各署不设六科,不用门签、另选司书,分股承办,设一名委员负责。所以道署虽有六房,名称职能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日,在工程修复现场,几个月前的破败荒凉的景象如今彻底改观。
从“衙门”入口进入,两侧各有一栋四方建筑,分别是班房和营房。穿过这道门,就是一个四方的院落,正对的是大堂,两侧为六部的办公房。这些房屋都是典型的古代官式建筑,屋顶铺设着灰瓦,瓦当上雕刻着兽面花纹,墙壁是厚厚的青砖。大堂两端的屋脊各有一个吻兽,四个檐角也各有三只精雕细刻的小型走兽。大堂内还未装修,也没有任何摆设,只有屋顶上木质的粗大的横梁,使人感到肃穆空旷。[2]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木之容饰馆微信集赞活动开始了。_道台府古玩城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0贴子:
木之容饰馆微信集赞活动开始了。
母爱绵延 美丽继续 。母亲节活动后【木之容饰馆】又一重磅活动开启啦。集58赞并达到条件即可获得价值220元的黄花梨手把件一只。共17种样式,大家可随意挑选。先到先得哦。我们的微信号/电话:活动时间:~活动条件:添加我们微信好友,转发此状态并获得58个赞.(缺一不可哦)领取地址:道台府古玩城一楼1-158【木之容饰馆】随时恭候大家的光临。
相关的贴子283819349254相关的图贴
内&&容: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关于[原创]逛逛新开张的道台府古玩城的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共有0人参与&评论有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精彩图集推荐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哈尔滨道台府名吃背后的故事
订东北网彩信手机报,移动发KTDBW到,联通发DBWY到,电信发DBWY到。
东北网手机版
  在龙菜系列中,有一道地道的北方菜叫&猪头糕&,俗称&猪头焖子&,是郑兴文在道台府事厨无意中留下的。而清朝哈尔滨道台府传世名吃背后,还有许多传奇故事。
  第一代&名厨&&败家求艺&
  在第四代名厨郑树国的口中,他的祖爷爷郑兴文学厨过程甚至有些悲壮。
  郑家是旗人,郑兴文的父亲郑明泉家住辽宁,奔走在北京做茶叶生意,由于应酬和交际,经常出入高档酒楼,口味很刁,被朋友戏称为&美食家&。郑兴文经常跟父亲走南闯北,渐渐对厨艺产生了兴趣,每遇新的菜式都细心讨教,回家之后自己实践,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
  郑明泉对于儿子的爱好痛心疾首,满族人继承了很多儒家的思想,认为&君子远庖厨&,操锅下厨终究是下九流的事情,是给旗人丢脸。然而郑兴文立志坚定,郑明泉只好满足他的想法,同时提出一条要求:学习炒菜只能自娱自乐,不能当成职业伺候人。学厨也不能到外面的酒楼向汉人学,应该找个高雅的地方。郑明泉托人,把郑兴文送到恭亲王府,学习厨艺。恭王府的夜夜笙歌,锦衣玉食,让郑兴文开了眼界也长了见识。24岁的时候,郑兴文满艺出师,可是家人不让他出去上灶,英雄无用武之地,郑兴文在北京东华门大街开了个&真味居&饭馆,给自己当老板。&真味居&客源不错,郑兴文身上的&八旗作风&显现出来,只顾菜品的优劣,却不顾及成本开销,结果饭店越红火越亏本,干了3年零2个月,只好关门歇业。
  1907年,郑兴文的本家&&&黑龙江中外交涉局总办郑国华举荐,郑兴文带着14个厨子,举家来到哈尔滨,进入当时的滨江关道衙门,当上官厨。
  传世名吃背后的传奇故事
  从郑兴文开始,郑家四代事厨,在他们的记忆中,有些哈尔滨独创的名吃,来自他们的亲身经历,背后都有一个传奇故事。
  &鳇鱼圈&的来历
  在今天的道外工人体育场旁,有一个独特的地名&鳇鱼圈&,据郑树国介绍,这个地名与道台府的&鳇鱼宴&有关。
  郑树国的爷爷告诉他,道台府迎接各路官员、各国使节,要举办各种宴席,京城的官员等重要客人到道台府,一般都用&鳇鱼宴&招待。鳇鱼体长可达5米,重逾千斤,夏季到松花江产卵,然后回游到海洋生活。鳇鱼是滨江道必备的贡品。捕捞鳇鱼非常不易,必须使用特制的大网。鳇鱼性情温顺,不惹恼它不会乱冲乱撞。捕到鳇鱼之后,官府要登记备案。为了不使鳇鱼死掉,渔民在松花江沿岸建造长约1000米,宽500米的&鳇鱼圈&,这就是&鳇鱼圈&地名的来历。
  &鳇鱼圈&在江边有入水口,设有栅栏。&鳇鱼圈&旁盖有房屋,派人专门把守照料。入冬时破冰取鱼,将鳇鱼慢慢冻死,抬到平板牛车上,先送到关道衙门,然后按指定时间、地点送到京城。运鳇鱼的车子插上一面黄色绣花旗,表示是送给皇帝的。沿途官员迎送,车辆一律给鳇鱼车让道,任何人不可碰掉一块鳞片。除夕之前送到皇宫,不能误了皇帝正月初一的祭祀。只有鳇鱼安全送到,才算完成了一年的鳇鱼差。一直到清政府垮台,哈尔滨网场的贡鱼才终止。
  因为近水楼台,高官到哈尔滨吃&鳇鱼宴&也就顺理成章。现在,鳇鱼本身已经成为一种遥远的回忆,名吃&鳇鱼宴&只能在传说中享受了。
  &锅包肉&的&国际关系&
  &锅包肉&是现在很寻常的一道菜肴,兼有北方菜系的咸,还有点西洋风味的甜酸。说起来,这道菜的口味还与&国际关系&有关。
  当时作为北方重要官方机构的关道衙门,经常需要宴请国外的客人,尤其是俄罗斯客人。俄罗斯人喜欢甜酸口味,北方菜的咸浓口味让他们很不适应。为了讨好大鼻子外国人,道台下指令,让厨师们改变口味。郑兴文冥思苦索,把原来鲜咸口味的&焦烧肉片&,改为甜酸口味的菜肴。这道菜让俄罗斯客人非常喜欢,每次来吃饭都要点这道菜。郑兴文根据菜肴的烹饪程序,给这道菜起名为&锅爆肉&,俄罗斯人点菜总发不准音,时间一长,衍化成今天的&锅包肉&。
  一次失误传下的&名吃&
  在龙菜系列中,有一道地道的北方菜叫&猪头糕&,俗称&猪头焖子&,是郑兴文在道台府事厨无意中留下的。
  有一年腊月,府内厨房杀了几头猪,以备过年之用。厨役们忙了一天,还剩猪头没有烀,第二天道台请客吃&杀猪菜&,现做又来不及,只能连夜把猪头烀好。郑兴文嘱咐一个厨师,记得晚上把猪头烀好。厨师满口答应,可是过于劳累,烀猪头时不小心睡着了。第二天早晨郑兴文来到厨房,看到烀得一塌糊涂的猪头,又生气又害怕。为了补救,郑兴文试着将猪头肉和少量烀猪头的汤放在一起冷却,凝固后切成块,又调了两种蘸汁,提心吊胆地端到道台面前。没想到这位道台吃后连连称赞,说这道菜清凉爽口,郑兴文悬着的心才落了地。道台问这道菜的名字,郑兴文随口回答:猪头焖子。这道菜自此成了道台府厨房的保留菜,后来觉得名称不雅,改为&猪头糕&,民间依旧称&猪头焖子&。
  拔丝&冰溜子&到&拔丝冰棍&
  道外六道街曾经有个远近闻名的&厚得福&饭庄,1922年前后,郑兴文的儿子郑义林在这里掌勺。&厚得福&是挂四个幌的大饭店,按照行业的潜规则,四个幌的饭店就是客人点什么菜,饭店就得有什么菜。
  有一年冬天,店内来了一个客人,进屋说:给我来一盘&拔丝冰溜子&。堂头(前台经理)一听,这是踢场子的来了。但是还不能说没有,没有你挂四个幌,干脆摘幌吧!堂头给客人倒上茶水,赶紧来到灶房,把过程跟郑义林说了。郑义林想了想说:让他等一会儿,我给他做。郑义林来到屋外,把挂在房檐上的冰溜子敲下半盆,掰成小块,用面粉把冰块埋上,放到屋外。然后郑义林双手操作,一个勺烧油,一个勺熬糖,糖快熬好时把冰块从面粉中取出,迅速挂上提前熬好的糖浆,掂匀上桌。堂头亲自给客人奉上&拔丝冰溜子&,客人夹起&拔丝冰溜子&往嘴里一放,外面糖丝均匀,里面果然没有融化。客人当时傻了眼,连说名店果然有高人,放下几块大洋转身离去。
  郑义林因为这次成功的启示,把此菜演变为&拔丝冰棍&。那个点食&拔丝冰溜子&的客人成为常客,是一个伪满警察。
  四代大厨见证时代变迁
  一个人就是一段历史,郑家四代为厨,经历了不同的时代,也见证了不同时代的风云变幻,他们眼中的历史有一番独特的景象。
  郑兴文见证残忍虐食
  郑兴文在道台府为厨,尽管当时的清政府已成强弩之末,但是各种奢华依旧是少不了的,甚至有些变态的口味,作为郑兴文记忆中的片段,传给了后人。
  郑树国听老辈人讲,有一年府内治理水道的经费比较多,贪赃比较方便,官员们在吃喝上大肆挥霍,菜肴更为讲究。当时,不知谁发明一种&跑松猪肉&,他们吃小猪肉,先把猪放进室内,屠夫用木棒用力打它,让它奔跑嚎叫,据说这样猪肉运动充分,肉质就会变得鲜嫩。小猪力竭倒毙时,急速割其脊背上的肉,做出的菜肴嫩美无比。做这样一席菜,需要十几头小猪。
  有一次,道台不知从那学到一种食驴肉方法,叫手下的厨师照猫画虎。他叫郑兴文派人把一头活驴绑在架子上,让驴动弹不得。叫厨师准备个火炉,放上油烧得滚烫,说是请人吃&生浇驴肉&。道台吩咐一名厨师把驴屁股的皮剥开一块,露出里面鲜红的肉,然后让厨师用勺舀沸油浇那块肉,最后用刀把烫得发白已经熟了的一层驴肉薄薄地片下,装盘&&客人们离驴不远,开始在驴的痛苦鸣叫中,享受虐食的乐趣。过后,那名浇驴的厨师经常做噩梦,梦见驴痛苦地嚎叫,并因此大病了一场。
  郑义林见证日本侵华
  1922年,郑义林在俄国街(现道里区西十道街)挂牌开业,饭店取名&老厨家&。&老厨家&每天最多不超过4桌,需要提前3天预定。到&老厨家&订餐的,需要开列客人名单,写明客人的年龄、籍贯、口味喜好&&郑义林根据客人的情况来分别安排菜肴的口味。当时的&老厨家&很有名气。
  1932年2月日本侵占哈尔滨,日本人涌进哈尔滨,&老厨家&有过一段短暂的繁荣。日本扩大侵华战争,物资严重匮乏,1938年开始实行粮油米面的配给制度,取消了私人粮栈。虽然对饭店每家供应30斤面,但是起不了多大作用。日本人为了便于统治,把各行业规划成官方控制的&组合&,&老厨家&划归到&饭店组合&。&老厨家&把几年的积蓄都搭了进去,到了实在无法坚持的地步。1938年,第一代&老厨家&关门。77岁的一代名厨郑兴文,急火攻心撒手人寰。
  郑学章见证&文革&
  郑学章是郑树国的父亲,郑家第三代大厨。郑学章跟着郑义林学徒,很快就能独立上灶。
  郑学章是个聪明人,偏偏生不逢时。郑家上两代总结的吉祥菜名,很快成为&封资修&,被修改得面目全非。比如&二龙戏珠&改为&鱼头两尾&、&掌上明珠&改为&鸭掌虾球&、&龙峰呈祥&改为&炸两样&、&凤凰戏牡丹&改为&酿扒蛰头&&&
  1967年秋,对郑学章来说是灾难的一年。郑学章用带有毛主席照片的报纸为顾客包食品,被人举报,打成&现行反革命&,被关押起来,几个徒弟都和他划清了界限。让他痛心的是,几个他用心教出来的徒弟,在批斗会上高呼口号,要打倒他这个狗师傅。这一年灾难接踵而来,郑学章的儿子因为&猩红热&无钱医治夭折,他的妻子由于太多的打击精神出了问题&&
  1978年郑学章被平反,让他回原单位上班。郑学章到饭店一看,造反的徒弟已经当上饭店主任,他转身拂袖而去。
  郑树国见证改革开放
  1984年,郑学章带着长子郑树国到了靖宇十四道街的一家饭店,&老厨家&第四代传人郑树国开始走上厨艺之路。如今已是全国最年轻的烹饪大师的郑树国感言,当时并不喜欢厨艺,是父亲把自己逼上这条道的。
  郑树国开始从洗碗干起,郑学章约束郑树国,在工作的时候不能叫爸爸,只能叫师傅。洗碗工作很苦,还要捎带洗很多&下水&,一天没有停下手的时候。他说,当时他甚至怀疑,自己不是父亲亲生的。经过多年的锻炼,郑树国开始爱上厨艺这一行。1996年,郑树国到黑龙江商学院旅游烹饪系深造,更系统地掌握了烹饪知识,重新竖起了&老厨家&的牌子。
  随着复建&哈尔滨关道&的进程,&老厨家&再度引起大家的注意,随着媒体的报道,&道台第一厨&的后人也引起各方关注。省饮食文化研究会等相关部门,系统研究了道台府的招牌菜肴,认为官府菜是一个体系,应该进行开发与利用,作为百年道台府的迎宾菜。
  一个人可以是一段历史,一个家族可以见证一段历史。哈尔滨百年,道台府的厨艺传承百年,道台府大厨的家事春秋,从另一个角度见证了哈尔滨的缤纷风云、百年变迁,是一段活着的历史传奇。
   来源:
  编辑:
相 关 新 闻: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亿元珠宝名品汇聚一堂
第五届哈尔滨珠宝展22日华彩绽放(4)
市民现场挑选未打磨的蜜蜡。(姚以斌 摄)
博览天下文化 荟萃艺术精华
此次珠宝展在B厅同期举办的书画、红木、工艺礼品展将汇聚中外艺术家的经典作品。俄罗斯展团带来的俄罗斯油画,在艺术风格上兼有东西方文化特色,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俄罗斯油画近10年的价格翻了10到50倍。伴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复苏,兼具东西方文化魅力的俄罗斯油画越来越被收藏家看好,俄罗斯油画价格一路攀升。俄罗斯油画曾对中国的美术发展产生过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情结。随着中国收藏市场的日益火爆,俄罗斯油画在中国市场将会掀起一股风暴。俄罗斯的多位画家将在现场作画,为此次展会增添了异国文化符号。
红木家具因其独特的造型和工艺被称为人文家具、艺术家具,具有极大的收藏价值。喜欢红木的您不用跑遍全国即能在家门口亲眼见到包揽全国各种材质、工艺、风格的红木精品。来自国内外的红木集群地的知名红木厂家将为您打造红木选购一站式平台,喜欢红木的您可以出厂价购得爱物。
古玩交易展区品种齐全、展品新颖,极具收藏价值。 喜爱古玩、文玩的观众一定不要错过此次的大好机会!本届珠宝展将在哈尔滨道台府古玩城设分会场,展会期间,大巴车免费接送观众参观选购。此外还有国内外的精美工艺礼品、景德镇瓷器、瓷画也将在本次展会精彩亮相!
展会期间,组委会还推出好礼天天送活动。现场扫二维码换礼品:专业观众在观众登记处拿手机扫一扫微信二维码即可换取精美礼品一份;微信群集赞赠好礼:观众在微信群里只要集全18个赞,就能得到价值58元精致礼品一个;集全 30个赞,得到价值288元精美茶具一套。
频道·精选新闻生活综艺
评价: -->
新闻24小时点击排行榜
本网原创本月点击排行
黑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黑ICP备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805077本网法律顾问:黑龙江孟繁旭律师事务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哈尔滨道台府锅包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