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树上的臭虫跳果打啥药水??

查看: 3434|回复: 8
种龙眼树的土要怎么配?
种龙眼树的土要怎么配?要怎么施肥?
求大神们指教。。
种龙眼树,看来地方很大啊。
南京小小市民 发表于
先盆栽吧。
南京小小市民 发表于
可能先盆栽阿。。知道土怎么配么?
ile241 发表于
种龙眼树,看来地方很大啊。
地不大,可能先盆栽一段时间。。知道土怎么配么?
不知道,用田地里的普通泥就种的好好的。
园土就行了吧
Powered by广西北流:丰收龙眼缘何再遇滞销_新闻中心_新浪网
广西北流:丰收龙眼缘何再遇滞销
  广西北流:丰收龙眼缘何再遇滞销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流市号称“水果之乡”,今年,当地的龙眼获得了几十年来少有的大丰收,眼看着采收期就要过去了,可是,许多龙眼却仍然挂在树上,果园里更是冷冷清清,这好端端的龙眼到底怎么了?请看记者在当地的调查。
  往年的这个时候,这个地区的龙眼基本上都已经采收完毕,但是现在我们可以看见,这个树上仍然挂满了龙眼。
  在北流市九代村果农罗昭秀的果园里,记者看到,树上挂满了龙眼,而树下则到处是掉落的龙眼。
  果农罗昭秀:干的,掉下去了。这都掉了。
  一些树上的龙眼甚至已经烂掉。
  果农罗昭秀:这个烂了,这一抖就掉了。
  望着压弯了枝头的龙眼却又无法采摘,罗昭秀一脸的愁容。
  果农罗昭秀:没办法,太多了,你摘下去没人要了。
  罗昭秀家有二十几颗龙眼树,今年,一棵龙眼树就比往年多结了100多斤果子,增产超过了30%,可是却卖不出去,对罗昭秀来说,这还是第一次遇到。
  果农罗昭秀:人家收的是七毛,八毛,这样的价钱。
  罗昭秀告诉我们,即便是七八毛钱一斤这样极低的价格,也很少有人来果园里收购。而这样的价格,甚至连本钱也难以收回,那么,像罗昭秀遇到的这样的情况是否普遍存在呢?
  果农蔡盛龙:大概有七百斤。
  记者:那你还准备摘不摘呢?
  果农蔡盛龙:没人要了不摘了。
  许基栋是这片龙眼果园的管理员,果园里龙眼挂满了枝头,有的还低垂到了地上。
  果场管理员许基栋:3000多株。
  记者:大约今年的产量有多少?
  果场管理员许基栋:今年有20万斤。
  龙眼大丰收原本是让人高兴的事,可如今却成了许基栋心头挥之不去的负担。整个果园不仅没有一个采收的工人,出奇地安静,也看不到收购龙眼的客商的影子。
  果场管理员许基栋:今年肯定亏本了。
  今年,北流市不仅像罗昭秀这样有几十棵龙眼树的小户果农遭遇了卖难,一些像许基栋这样管理超过几百亩龙眼树的大果园,也同样很少有收购商光顾,陷入了卖难的窘境。果园里无人前来收购,那么,市场上龙眼的销售情况又如何呢?记者随后来到北流市的龙眼销售市场进行了调查。
  这里是北流市当地自发形成的一个龙眼交易市场,许多果农的龙眼就是在这里销售出去的,那么,今年当地龙眼的价格如何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收购商:一般都有一块到一块二。
  记者:最低的是几毛收的?
  收购商:最低的有8毛。
  在这位收购商的收购记录本上,记者看到,龙眼的收购价格普遍在七八毛钱一斤。
  记者:今年这个价格和往年相比有什么差别?
  收购商:这个差别就大了,天和地差不多了。去年像这个果这个时间,4元到3元5角,今年最便宜了,像我懂事以来,最便宜是今年了,大丰收又便宜。
  这位收购商负责给外地的客户代收龙眼,他告诉我们,去年像石硖这个品种的龙眼,收购价是一斤3元钱,大乌圆在2元左右。但是今年石硖的收购价最高的一斤也只有2元左右,卖相不好的甚至还不到1元,价格之低出乎他的预料。
  收购商:像往年3块多的,我帮人家代收,有2毛多一斤(利润),现在今年就是几分钱一斤。
  记者发现,市场上除了一些代收商外,前来收购龙眼的外地车辆也是寥寥无几。
  市民:昨天应该看到四五辆车,今天就一两辆车。
  记者:您是什么地方的?
  收购商:我是深圳的。
  记者:深圳的,今年来收的龙眼价格是什么样的价格?
  收购商:现在价格还不知道,我们要看一看这个果。如果看到这个果漂亮的果,我们给高一点价钱。
  而这位福建的收购商,今年第一次来此收购龙眼就遇上了这么低的价格。
  收购商:这就几角钱。
  记者:多少钱?7毛8毛。
  收购商告诉记者,今年北流市的龙眼即使像石硖,储良这样的优良品种,收购价格也只有1元5角到2元之间,比去年3元左右的价格低了很多。像这位果农拉了满满一摩托车的龙眼到市场销售,他的龙眼个大饱满,希望卖个好价钱,他能如愿以偿吗?
  果农:一块5角。
  记者:最低不能低于一块5,低于一块5也就不卖了。
  果农:一样得卖。
  在一些村口的收购点,记者发现,这里龙眼的收购价格也不乐观。
  收购商:这个,现在就是一块六。
  北流镇九代村村民蔡国才,今年比去年多收了七千多斤龙眼。
  村民蔡国才:有1万多斤吧。
  记者:去年的产量呢?
  村民蔡国才:去年有三四千斤。
  蔡国才计算着今年可以增加一笔不小的收入,可是,当他把龙眼拿到市场销售时,收购商给的价格让他大失所望。
  村民蔡国才:达到鲜果标准的是一块三四,个头比较小一点的是七毛,八毛钱左右。这个价格比去年下降的太远,离我们预期的价格也相差了一块钱左右。
  蔡国才发现,种植、农药和采摘等成本,每斤的保本价格就接近1元钱,今年的低价让他的增收计划也泡了汤。那么,为什么今年北流市龙眼的价格会如此之低呢?
  市民:今年龙眼太多了,所有的原来是不挂果的树全都挂上了。
  庞海新:今年产量我们估计是2万5千吨左右,今年产量太大。
  庞海新是北流市果业局局长,他告诉记者,年初低温导致了本地龙眼成熟期推迟20天后在8月上市,而这时广东和福建的龙眼也开始上市,几个地方的龙眼形成了“撞市”的情况。
  庞海新:像往年如果这个收获季节错开的话,像广东的高州,茂名化州都收完了,才到我们广西的钦州,钦州收完了才到我们这里,这样就有一个错开的空隙。
  龙眼集中上市,市场饱和,以致于上市后就出现滞销,而滞销又加剧了龙眼价格的下滑。南方龙眼市场价格持续低迷,那么,龙眼在北方的销售又是什么情况呢?这里是北京新发地水果交易市场,市场上集中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水果,记者对这里龙眼的销售情况进行了调查。
  批发商:5元钱一斤。
  记者:和去年价格相比今年是高还是低呀?
  批发商:差不多,每年这时候都这个价钱。
  记者:去年多少钱一斤。
  批发商:去年也5元多。
  和去年相比,今年北京新发地水果市场龙眼的价格没有太大的浮动。南方龙眼价格跳水,这里的销售应该有更大的利润空间,情况是不是这样呢?
  消费者:现在油不是贵嘛,现在车贵,运输。
  这位经销商多年在广东,广西和北京之间贩运龙眼,他告诉我们,今年的油价一升要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元多,光运费一项就增加了很多,同时,人工成本也在上升,这样就抵消了南方龙眼产地下滑的那部分价格,算起来自己挣得并不比去年多。龙眼在北方被叫做桂圆,经销商告诉记者,北方地区主要消费的是龙眼干果,对龙眼鲜果的需求量不是很大。
  消费者:喜欢吃甜的吧,吃梨,苹果,基本上都是水果这一类的。
  记者:龙眼吃吗?
  消费者:龙眼就很少吃吧。
  这位消费者告诉我们,龙眼有时候也会买,但不经常吃。记者看到,新发地市场内只有几家较小的龙眼批发兼零售商,摊位前只有零星的购买者,因为生意清淡,他们靠打牌来消磨时间。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风田认为,今年南方龙眼丰收后遭遇滞销,要因地制宜来解决,打特色牌,地方牌。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风田:城里人来龙眼产地旅游,可以带一二十斤回去。这样一宣传,也可以解决部分销售问题。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运输费用和人工成本的上升,加上受到保鲜技术的限制,龙眼很难像大宗的水果苹果、梨那样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销售,因此,今年南方增产的龙眼鲜果销售仍以产地以及周边地区为主,减轻鲜果销售的压力,出路还是在当地。那么,当地政府和果业主管部门又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销售的难题?
  在北流市,当地一直有将龙眼鲜果加工成干果的传统。这是当地的一家较大的龙眼深加工企业,记者看到,烘干的机器正在开足马力加工龙眼鲜果,不过,机器是摆放在工厂临时搭建的棚房里,生产显得有些仓促,厂区还在建设中。
  某加工企业负责人:七月份这样子才开始动工,到七月底的初步搞好这个东西,初步搞好现在的厂房。到下一步我们还有计划,准备的话我们这个厂,预产量,加工产量起码要达到10万斤这样子。
  记者了解到,由于新上的一些加工厂生产能力在逐步提高,目前,还不能完全消化本地市场上滞销的龙眼。
  某加工企业负责人:我们首先是消化我们自己公司的,如果有能力的话,按照现在我们这个能力,一天两万斤的话,我们的20万斤十多天就搞完了,一搞完的话我们肯定不能够停,一样要向外收购的。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不过在此之前,当地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有没有对今年可能会大量上市的龙眼做过预测和准备工作呢?
  庞海新:还在4月13号,组织召开了广西全区性的荔枝龙眼管理现场会在我们这里召开,大力宣传。
  果业局局长庞海新告诉我们,他们在今年三四月份,就展开了一系列的开拓市场的活动,联系全国各地客商,希望能为果农和客商搭桥。
  庞海新:我们参加了北京新发地广西荔枝龙眼节推介会,我们还去了浙江温州朝阳市场,广州的南北水果批发市难为场。都去考察。
  然而,这样的一些走访和活动,最终还是没能在丰收后,引来更多的外地客商前来收购龙眼,阻止龙眼价格的大幅度下滑。村民蔡盛龙今年也陷入了丰产不丰收的困惑。
  村民蔡盛龙:挂果太多,价格卖不上去。
  不过,让蔡盛龙略显欣慰的是,除了在房前屋后种植了龙眼,他今年年初就新上了养鱼和养猪等养殖项目。
  村民蔡盛龙:这个是香猪。
  记者:香猪养两头。
  蔡盛龙:试养的。
  过去仅仅依靠龙眼的收入养活一家人的局面如今得以改变。受此次滞销的影响,除了帮助果农发展养殖业,北流市果业部门目前也已经开始逐步调整果园结构的尝试。
  庞海新:在龙眼跟其他水果来说,我们也在增加水果品种面积的调整,我们荔枝也是一样,我们现在发动群众种香蕉,发展香蕉基地,还种百香果。
  增产了却难以增收,这是近年来农产品普遍遇到的难题。记者调查发现,地方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尽管出台了解决措施,甚至还做了预测,但是,这些措施总让人有年年岁岁花相似的感觉,以致于解困措施成了“应景”文章,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我们也希望,相关管理部门把解决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途径落实到实处,同时,鼓励农民走多元化生产的路子,抵抗市场的风险。帮助农民增产后能够实现增收。
  编导:郑志鸿 摄像:董原舒
| (编辑:SN001)
电话:010-  眼下正是龙眼大量上市的季节,渔溪镇的果农们也迎来了龙眼的丰收大年。吃过当地龙眼的人,无不称赞其颗粒大、果肉厚、味甜美,但由于价格“大跳水”,果农们却表示,“今年大折本”。
  “一斤只卖三四毛,请人采摘的话,工钱都划不来。”何先生是渔溪镇建新村龙眼种植大户,拥有近百棵龙眼树。今年,他的一棵龙眼树能摘一两百斤龙眼果,但他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在渔溪镇,像何先生这样的果农为数不少。记者在渔溪镇一农贸市场看到,果农们在有条不紊地整理、打包龙眼,排队等待收购商。一旦看到有人来收购,果农们都争先恐后抢着上前洽谈,生怕自家的龙眼没人要。
  渔溪镇建新村、双墩村是生产龙眼的大村,记者了解到,双墩村共有900户村民,每家每户都种有龙眼树,少则几棵,多则上百棵,全村共种植1000多亩龙眼树。由于今年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加上没有特大台风,龙眼产量大增,比去年翻了一倍。今年,仅双墩村就收获龙眼几十万斤。但大产量也导致龙眼身价大跌,果农们叫苦不迭。
  据了解,今年的龙眼收购价每斤在0.4元—0.8元不等。而去年,每斤龙眼的收购价在1.5元—3元左右。不少果农表示,巨大的差价,让他们白忙了一年。
  “卖龙眼的钱还不够付工钱。”果农们说,他们请工人采摘龙眼,每人每天只能摘到100斤左右,由于工钱需要100元,若每斤收购价按平均0.6元来算,100斤龙眼只能卖到60元钱。若再加上化肥等农药成本,每斤龙眼的成本达到1.5元左右。卖100斤龙眼,要亏掉90元钱。没有相关文章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All Rights Reserved. 福清新闻网-福清侨乡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地址:福建省福清市元洪路广电大楼10层 邮编:350300 Email:(#改成@) 联系电话:0  眼下正是龙眼大量上市的季节,渔溪镇的果农们也迎来了龙眼的丰收大年。吃过当地龙眼的人,无不称赞其颗粒大、果肉厚、味甜美,但由于价格“大跳水”,果农们却表示,“今年大折本”。
  “一斤只卖三四毛,请人采摘的话,工钱都划不来。”何先生是渔溪镇建新村龙眼种植大户,拥有近百棵龙眼树。今年,他的一棵龙眼树能摘一两百斤龙眼果,但他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在渔溪镇,像何先生这样的果农为数不少。记者在渔溪镇一农贸市场看到,果农们在有条不紊地整理、打包龙眼,排队等待收购商。一旦看到有人来收购,果农们都争先恐后抢着上前洽谈,生怕自家的龙眼没人要。
  渔溪镇建新村、双墩村是生产龙眼的大村,记者了解到,双墩村共有900户村民,每家每户都种有龙眼树,少则几棵,多则上百棵,全村共种植1000多亩龙眼树。由于今年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加上没有特大台风,龙眼产量大增,比去年翻了一倍。今年,仅双墩村就收获龙眼几十万斤。但大产量也导致龙眼身价大跌,果农们叫苦不迭。
  据了解,今年的龙眼收购价每斤在0.4元—0.8元不等。而去年,每斤龙眼的收购价在1.5元—3元左右。不少果农表示,巨大的差价,让他们白忙了一年。
  “卖龙眼的钱还不够付工钱。”果农们说,他们请工人采摘龙眼,每人每天只能摘到100斤左右,由于工钱需要100元,若每斤收购价按平均0.6元来算,100斤龙眼只能卖到60元钱。若再加上化肥等农药成本,每斤龙眼的成本达到1.5元左右。卖100斤龙眼,要亏掉90元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龙眼树上的臭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