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银铜铁的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 将其中两种金属放入什么中

将两支洁净的铁丝、铜丝分别插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中,探究铜、银、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如右图所示).[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生成;称量反应后铁丝的质量较反应前增大(填“增大”、“变小’’或“不变”).[评价反思]上述实验能否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若能,说明原因;若不能,还需补做什么实验?【考点】.【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进行分析,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铁能置换出硝酸银溶液中的银,使铁丝的质量减少,生成的银附着在铁丝上,使铁丝的质量增加;要分析铁丝质量的变化,对比分析参加反应的铁与生成的银之间的质量关系;(2)通过上述实验,铁和铜都能置换出硝酸银溶液中的银,铁和铜的活泼性都比银强,但是,铁和铜的活泼性无法比较;若要比较铁和铜的活泼性的大小,可将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解答】解:[实验现象]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排在银的前面,铜能置换出硝酸银溶液中的银,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生成;根据铁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质量关系可知,铁丝质量每减少56份质量,同时会增加216份质量的银,随着反应的进行,铁丝的质量逐渐增加,所以,反应后铁丝的质量较反应前增大.[评价反思]铁和铜都能置换出硝酸银溶液中的银,铁和铜的活泼性都比银强,但是,铁和铜的活泼性无法比较;要比较铁和铜的活泼性的大小,还要增加实验:将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故答为:有银白色物质生成,增大,不能,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通过金属能否与酸反应或反应的速率,金属与盐溶液能否反应的方法,会比较金属的活动性的强弱.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sdlypyhcl老师 难度:0.70真题:3组卷:1
解析质量好中差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否合理,可根据“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分析方案所能得到的结论,确定是否能得出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解答:解:①将Fe、Ag分别加入到CuSO4溶液中,铁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铁>铜;银与Cu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铜>银;由此可得的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该方案合理.②将Fe、Ag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Ag与Fe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铁>银;无法比较出铁、银与铜的活动性顺序,故该方案不合理.③将Fe分别加入到CuSO4、AgNO3溶液中,铁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铁>铜;铁与AgNO3溶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活动性铁>银;无法比较出银与铜的活动性顺序,故该方案不合理.④将Cu分别加入到FeSO4、AgNO3溶液中,Cu与Fe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铁>铜;铜与AgNO3溶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活动性铜>银;由此可得的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该方案合理.故①、④方案合理.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化学
化学实验时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1)图1装置中,当出现现象时,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图2 装置中的错误是,如果这样操作,造成的后果是.(3)图3装置中的错误是,如果这样操作,造成的后果是.(4)图4是进行操作.(5)图5为振荡液体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填A或B).(6)小明要称取质量为23.1g的固体药品,在托盘天平右盘上已放20g的砝码,则天平上的游码位置应是图6中的(填字母).
科目:初中化学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备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安装该仪器的一个注意事项是(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药品是,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下同)反应方程式为(3)若用A装置制备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实验室收集氧气可以选用的装置有:.
科目:初中化学
溶液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20℃时,向两只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10g水,使其充分溶解,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图2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图2中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②若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将甲升温至固体全部溶解,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科目:初中化学
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某实验室的废液中含有大量的FeSO4、CuSO4,小刚同学欲从上述废液中回收Cu,并得到副产品FeSO4,设计实验流程如图所示,回答问题:①操作I的名称是.②固体B是.③写出上述流程中所涉及的一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科目:初中化学
据媒体报道,日我外交部发言人就法国佳士得公司拍卖我圆明园兔首和鼠首两件文物(如图1),发表严正声明:中国对其拥有不可置疑的所有权.这两件文物均为青铜器,其表面呈绿色,小芳查阅资料得知,这是铜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生成了铜绿[Cu2(OH)2CO3],铜绿不稳定,受热后可生成三种氧化物.(1)根据铜绿的化学式,你认识铜绿的形成是铜与、&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2)为探究铜绿的组成,小芳同学从其它铜器上取下适量的铜绿,放入图2所示装置中,加热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根据实验现象说明,铜绿加热后可生成、&和水.&(3)为验证铜绿的组成中含有铜元素,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吗?写出简要的操作步骤、可能的现象及结论.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科目:初中化学
化学实验室有2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稀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请你至少用3种不同方法将这2种溶液区别开来.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方法一取2种无色溶液少许分别置于2支试管中,分别滴加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原溶液是.方法二取2种无色溶液少许分别置于2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则原溶液是.方法三
科目:初中化学
一家大型化工厂处理回收含铜废料的生产流程如图:第一步得到的残留物不溶于水和稀硫酸;第二步是黑色固体与稀硫酸加热生成硫酸铜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三步和第五步具有相同的操作,操作名称是(2)写出第一步的化学方程式,基本反应类型是;(3)写出第四步的化学方程式,基本反应类型是.
科目:初中化学
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以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B、干冰升华C、铜器生锈D、菠萝榨汁(2011o淄博)金属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是因为其物理性能优良,还与它们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下面是小明同学设计测定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的探究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请你一起探究.
【实验记录】测定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强弱【所用试剂】稀硫酸、硝酸银溶液、光亮的薄铁片、薄铜片、薄镁片
【实验过程】步骤Ⅰ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在空气中点燃片刻,观察燃烧现象;
步骤Ⅱ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放入三只盛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相同的稀硫酸的试管中;
步骤Ⅲ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放入三只盛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相同的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
【实验记录】用“√”表示能观察到实验现象,用“-”表示观察不到实验现象(见右表).
实验现象记录表
硝酸银溶液
(1)通过步骤Ⅰ可以得出三种金属中镁的金属活动性最强,判断依据是在空气中,镁能和氧气反应的最剧烈
(2)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步骤Ⅱ和步骤Ⅲ中,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除了金属的体积、溶液的体积、溶质质量分数以外,还需要控制的条件是溶液的种类.写出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H2SO4=MgSO4+H2↑,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实验结论】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Mg Fe Cu(用元素符号表示)
【反思交流】若利用上述试剂制取氢气,小明认为应该选择金属铁和稀硫酸反应,而不选择金属镁和稀硫酸反应,他的理由是Mg和H2SO4反应速度太快,不易控制.
解:(1)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可以判断出金属活动性的强弱,与氧气反应越剧烈该气体金属活动性越强;
&&& (2)化学实验中注意控制变量,对于步骤Ⅱ和步骤Ⅲ还必须是同种溶液;镁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和镁盐,属于置换反应;根据实验现象和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可知镁活动性最强,铁次之,铜最弱;对于制取氢气所选择的反应原料,有一定的要求,首先要科学可行,反应速率适中,易于收集等,而镁金属活动性太强,反应太快,不易控制.
故正确答案:(1)在空气中,镁能和氧气反应的最剧烈;(2)溶液的种类;Mg+H2SO4=MgSO4+H2↑;置换反应;Mg、Fe、Cu;Mg和H2SO4反应速度太快,不易控制
根据以下方法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的: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背出来,排在前面的金属的活动性比后面的要强.②和同种酸反应的速度快慢,反应越快的活动性越强③在空气中反应的难易程度.例如铁不能在氧气中燃烧而钠可以在氧气中燃烧,说明钠的活动性大于铁④利用书本最后一页的元素周期表,具体利用遵循下面的原则:横向,从左到右,金属的活动性在减弱;从上到下,金属的活动性在增强.在化学实验设计中,要注意在同一个实验中变量只能是一个;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大都和酸反应生成氢气,属于置换反应;根据实验的现象可以判断出Mg、Fe、Cu金属活动性强弱.锌的金属性强于铁,故锌先转变为溶质,先有硝酸锌,后有硝酸亚铁.根据过滤后的滤液的颜色判断反应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因硝酸锌和硝酸银溶液都是无色的.因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银的前面,加入铜的目的是检验是否有多余的硝酸银.
解:由于金属锌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因此把锌和铁的混合物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金属锌应首先和硝酸银反应,因此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由于铜的化学性质比银活泼,因此在滤液中放入铜,是为了验证滤液中是否含有硝酸银,如果铜表面有新的物质生成说明滤液中有硝酸银;若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滤液中没有硝酸银;利用三者的活动性顺序是铁铜银,以及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的特点进行设计.故答案为:;因为锌的金属活泼性比铁活泼,所以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检验滤液中是否有硝酸银存在;
;实验步骤:在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的氯化亚铁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将铜丝分别插入两只试管中,一会取出,观察:
实验现象:放入氯化亚铁溶液中的铜丝无变化,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的铜丝表面附着一层银白色固体
结论和化学方程式: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判断反应是否发生,根据反应是否发生从而判断物质的存在,设计实验证明金属的活动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51@@3@@@@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103@@Chemistry@@Junior@@$103@@2@@@@金属与金属矿物@@@@@@14@@Chemistry@@Junior@@$14@@1@@@@身边的化学物质@@@@@@2@@Chemistry@@Junior@@$2@@0@@@@初中化学@@@@@@-1@@Chemistry@@Junior@@
求解答 学习搜索引擎 |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处理含有硝酸银的废液时,他们利用金属和盐溶液反应的知识回收银,将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加入到废液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一定量的固体和浅绿色溶液(所含其他杂质不考虑).为了探究浅绿色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他们提出下列猜想:\textcircled{1}溶质为硝酸亚铁
\textcircled{2}溶质为硝酸亚铁和硝酸银\textcircled{3}溶质为硝酸锌和硝酸亚铁
\textcircled{4}溶质为硝酸锌,硝酸亚铁和硝酸银.(1)上述猜想中,错误的是___,其原因是___.(2)某同学将一铜片放入滤液中,其实验目的是___,一段时间后铜片没有发生变化,上述猜想中可以排除的是(填序号)___.(3)实验小组同学又对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所提供的药品有:铁钉,铜丝,盐酸,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亚铁溶液和用到的实验仪器,请你完成该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分析:根据以下方法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的: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背出来,排在前面的金属的活动性比后面的要强.②和同种酸反应的速度快慢,反应越快的活动性越强③在空气中反应的难易程度.例如铁不能在氧气中燃烧而钠可以在氧气中燃烧,说明钠的活动性大于铁④利用书本最后一页的元素周期表,具体利用遵循下面的原则:横向,从左到右,金属的活动性在减弱;从上到下,金属的活动性在增强.在化学实验设计中,要注意在同一个实验中变量只能是一个;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大都和酸反应生成氢气,属于置换反应;根据实验的现象可以判断出Mg、Fe、Cu金属活动性强弱.解答:解:(1)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可以判断出金属活动性的强弱,与氧气反应越剧烈该气体金属活动性越强;&&& (2)化学实验中注意控制变量,对于步骤Ⅱ和步骤Ⅲ还必须是同种溶液;镁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和镁盐,属于置换反应;根据实验现象和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可知镁活动性最强,铁次之,铜最弱;对于制取氢气所选择的反应原料,有一定的要求,首先要科学可行,反应速率适中,易于收集等,而镁金属活动性太强,反应太快,不易控制.故正确答案:(1)在空气中,镁能和氧气反应的最剧烈;(2)溶液的种类;Mg+H2SO4=MgSO4+H2↑;置换反应;Mg、Fe、Cu;Mg和H2SO4反应速度太快,不易控制点评:该题以学生设计探究M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过程为题设,相对难度降低,旨在考查了学生的实验步骤、过程、结果的分析和总结能力和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同时化学方程式也是一个考查的热点.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化学
(2011?南通)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是人类使用的三大类基础材料,它们以各自的特点满足着人类多方面的需要.(1)金属材料中,有一类贮氢合金能够结合氢气形成金属化合物,并在一定条件下分解释放出氢气,该贮运原理属于化学变化.钢铁是制造轮船的主要金属材料,船身外通常装上一定数目比铁更活泼的金属块以防止腐蚀,该金属块可以选择锌块(选填“铜块”、“锌块”、“铅块”).(2)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用于电子工业的高纯碳酸钙、高纯氧化钙生产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①硝酸钙与碳酸铵在溶液中反应,其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②实验室常采用过滤操作进行沉淀分离.③生产高纯碳酸钙时,选择“220℃恒温干燥”而不选择“灼烧”的原因是在灼烧的条件下高纯碳酸钙会分解.④高纯氧化钙生产过程中,“干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CaO+H2O═Ca(OH)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有机高分子材料“玉米塑料”,因其可降解被广泛用来替代一次性泡沫塑料,“玉米塑料”的使用可减少白色污染.20世纪30年代,尼龙因其抽成细丝极像蚕丝而被推向世界,生活中可采用点燃方法区分尼龙和蚕丝.
科目:初中化学
(2011?淄博)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发布《2010年山东省环境状况公报》.全省城市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固体颗粒物,占污染负荷的42.4%;其次为二氧化硫(36.9%)和二氧化氮(20.7%).大气中产生SO2的主要途径是大量化石燃料的使用,SO2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与空气中的水发生反应,形成酸雨.资料显示,当空气受SO2污染严重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粉末,以降低SO2的污染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X+2SO2+O2=2CaSO4+2CO2,由此推断X的化学式是CaCO3,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4.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2011?淄博)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和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学会气体物质的制备方法是研究气体、利用气体的基础.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在常温下实验室欲制取氧气所选用的装置是①②或①⑥(填序号),为了便于调控反应的进行,可以对发生装置进行改进,请简要说明你的改进措施用⑤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2)从上述仪器中选择一种你比较熟悉的仪器,写出它的名称试管,简要写出它的用途作为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3)同学们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探究.经讨论分析、查阅资料后设计了A、B两套实验装置,并在实验过程中做到操作规范、准确称量和细致观察.实验完毕后,使用A装置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而使用B装置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不相等.请你分析导致出现两种不同结果的原因是A中的两种物质反应产生了沉淀没有脱离体系,所以质量不变,而B中产生了CO2散失,使剩余物质的质量比原物质质量减小.写出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1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11?淄博)金属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是因为其物理性能优良,还与它们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下面是小明同学设计测定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的探究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请你一起探究.【实验记录】测定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强弱【所用试剂】稀硫酸、硝酸银溶液、光亮的薄铁片、薄铜片、薄镁片【实验过程】步骤Ⅰ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在空气中点燃片刻,观察燃烧现象;步骤Ⅱ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放入三只盛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相同的稀硫酸的试管中;步骤Ⅲ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放入三只盛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相同的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实验记录】用“√”表示能观察到实验现象,用“-”表示观察不到实验现象(见右表).实验现象记录表金属空气稀硫酸硝酸银溶液铁-√√铜--√镁√√√(1)通过步骤Ⅰ可以得出三种金属中镁的金属活动性最强,判断依据是______(2)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步骤Ⅱ和步骤Ⅲ中,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除了金属的体积、溶液的体积、溶质质量分数以外,还需要控制的条件是______.写出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实验结论】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反思交流】若利用上述试剂制取氢气,小明认为应该选择金属铁和稀硫酸反应,而不选择金属镁和稀硫酸反应,他的理由是______.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某同学为探究镁锌铜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