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黄梨树苗干枯病情根到主杆枯死

中国梨树苗网
当前位置:&梨树苗扦插技术怎么提高成活率 晚秋黄梨苗
梨树苗扦插技术怎么提高成活率 晚秋黄梨苗
点击数:350 &&发布时间:
梨树苗扦插技术怎么提高成活率,需要哪些条件呢?专家指出梨属于蔷薇科梨属,落叶乔木,具枝刺。芽多圆锥形,先端尖,芽鳞多数覆瓦状排列。先叶开花或花叶同放,伞形总状花絮,白色、稀粉红色。梨果具显著皮孔,果肉多汁,富石细胞,内果皮软骨质。种子黑色或黑褐色。梨约25种,分布于亚洲、欧洲、北非等地,原产我国(有14种),梨果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春花雪白,秋叶红艳,供观赏;木材坚硬细致,材质优良,是我国主要果树之一,除生食外,还可加工罐头、梨酒、梨干、梨脯等,深受群众欢迎。梨树结果早,一般2~3年开始投产,6~7年就能进入盛果期,适应性强,栽培容易,无论山地、田块、滩涂均可种植,丰产性好,基本无大小年现象,盛果期每亩可稳定在2300kg以上,寿命长,一般可达20~30年,最长达80~100年。现将多年来梨树栽培的经验罗列如下,供大家参考。1梨树的栽培1.1梨园建立梨树从苗木落叶后至发芽前都可栽种,根据不同地形、地块确定种植密度,为了早期高产,最好采取计划密植,目前推广的株行距为2m×3m或2.5m×4m。1.2种植技术1.2.1按株行距定点挖穴,一般砂质土,穴宽80cm,深50~60cm。先放入30~40cm左右的稻草、枝条或绿肥枝、杆等,并将表土加入踏紧,再施有机肥(猪、牛粪)50~80kg或鸡粪20kg,并加钙镁磷肥1~2kg(碱性土壤可用过磷酸钙)与土混合填入,做成馒头形。1.2.2种植前需将梨苗粗根剪栽2~3cm,促进新根发生,嫁接处薄膜需解除,以免影响主杆生长。1.2.3种植时嫁接口需露地面5~10cm,踏实根际土壤,立即浇足水。风口地带,需设立支柱,防范倒伏。1.3改土施肥土壤深翻熟化是梨树增产技术中的基本措施,要想果树增产、丰产、优质,必须从改良土壤着手。深翻改土一般在秋季果实采收后,到冬季落叶前进行,其方法有扩穴、全园深翻、隔行或间株深翻。深翻深度一般以30~40cm为宜,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隔年轮翻,1、3、5年在原穴的两侧开深80cm,宽50cm左右的深沟,2、4、6年在另两侧开深沟,结合施入基肥。施入基肥标准,一般是100kg梨果最少需有机肥(猪、羊厩肥)100kg,再混入2.25kg磷肥,有利于产量和品质提高。除基肥外,在生长期还应适时追肥,一般要求施3次追肥,第一次花后肥,时间是4月中下旬,促进枝叶生长,花芽分化和果实膨大;第二次果实膨大肥,时间5月中旬~6月上旬;第三次采后肥,时间8月下旬~9月中旬,增加叶色,延长叶片寿命,恢复树势。根外追肥可结合喷药施入适量氮、磷、钾等肥,常用浓度尿素0.3%~0.5%(高温0.2%~0.3%),过磷酸钙0.5%,硫酸钾0.3%~1%,磷酸二氢钾0.2%~0.3%,此外腐熟人尿5%~10%,草木灰浸出液3%~10%(不能与农药混用)。1.4配备授粉树梨为异花授粉树种,多数品种白花不结实,所以必须在花期基本相遇的授粉品种,主栽与授粉品种配置的比例最好是2∶1或1∶1,最少也需3∶1或4∶1,才能达到丰产稳产。1.5三疏技术1.5.1疏花芽:结合冬季修剪时疏去过多的花芽。冬季疏花芽,应按比例,原则上是花芽∶叶芽=1∶1,大约疏除全树花量的一半,但应注意梨树当年花芽形成多少,生产实际中,骨干枝以每17~20cm距离留一个花芽的密度为宜。注意,只疏花芽,保留叶芽。1.5.2疏花蕾:冬季修剪时若疏花芽工作未进行,可在开花前,疏花蕾进行补救,疏蕾标准一般按20cm左右保留一个花蕾。疏蕾原则:疏弱留强,疏小留大,疏密留疏,疏腋花芽留顶花芽,疏下留上,疏除萌动过迟的花蕾,疏除副花蕾,决定疏除多少,还需随时了解气象预报。1.5.3疏果:应根据品种、树势、花期、气候而定。花量多,树势弱,着果率高的应早疏,花量少的幼树、旺树应迟疏或少疏。天气正常年份宜早疏,反之宜迟疏。原则:每个果实应具备25~30张叶片,正常年份1个果台可留1个果,果形中等大的品种1个果台可留1~2个果。1.6整形修剪梨树的整形,根据品种的不同,立地条件的不同,主要利于结果可采取多种树形,一般有疏散分层形,多主干开心形,多主枝圆头形等。对梨幼树的修剪应少疏枝,多放枝,对初结果树要注意培养结果枝组,主侧枝的延长枝剪留长度逐年缩短。梨树大量结果后,骨干枝易下垂,应抬高延长枝角度,如内膛过密,需将过密的辅养枝疏除或短截,如挂果过多,枝条下垂,可采用在树冠中间竖竹杆,把下垂枝均匀地向四周吊起来。2病虫害防治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展春季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可有效减轻全年病虫害发生,改善梨果的品质,增加农民经济效益。当前,梨树主要病虫害有:梨大食心虫、蚜虫、红蜘蛛、梨木虱、蝽象、潜叶壁虱、黑星病等。防治时间和防治措施分别是:2.1早春至花芽膨大前方法:清洁果园和刮树皮。在树下铺塑料布,然后将主干和大枝上的翘皮、粗皮刮下,但不可伤及新生的表皮。对枝丫处的粗纵皮要细刮。将刮下的树皮及幼虫、虫卵等集中深埋或烧毁。打落树上枯叶和残留干果、并将树下枯枝落叶清理出果园销毁,最后全树喷3~5度石硫合剂1次。开花前半月,灌水1次。2.2花芽膨大至开花前全树喷800倍氧化乐果与1500倍敌杀死混合药液一次,喷雾要均匀,喷至树枝如小雨淋湿。开花前至树盘内撒施土壤菌虫丹100g,施药后浅搂一遍,使农药与土壤充分掺匀。2.3花期始花期,全树喷1000倍主效氯氰菊酯一次,预防金龟子危害梨花(无人工授粉条件的果园不能喷这次农药)。盛花期,全树全花喷0.3%硼砂和0.3%尿素及0.5%白砂糖混合液,可有效促进花朵坐果率。2.4落花后落花10~15d后,全树喷800倍多菌灵与1000倍高效氯氰菊酯混合药液2次,间隔7d。主要预防黑星病,霉心及金龟子、蝽象等。如加喷1500倍吡虫啉,可兼治潜叶壁虱、木虱、和蚜虫。如有天幕毛虫和舞毒蛾,因药液中有菊脂类药,亦有预防作用。2.5梨树周围忌栽树种2.5.1忌栽柏树。柏树和梨树不能同地共处,因为梨树的主要病害梨锈病(赤星病)危害梨树的新梢、叶柄、叶片、果柄和幼果,导致果枝萎缩、果实变形、腐烂和落果;而柏树,尤其是龙柏和桧柏,则是梨锈病菌的越冬场所。到了春暖季节,越冬病菌会随风吹回到梨树上继续繁衍和危害梨树。2.5.2忌栽松树。因为松树的孢子在春、夏季随风飘到果园会严重危害果树,尤其是梨树受害最严重。松孢子可导致梨树叶、果发生黄斑和刺毛丛生,并使果实变畸形,严重降低座果率,降低产量和品质。因此,在栽有梨树的果园周围忌栽各种松树。2.5.3忌栽刺槐(洋槐)。一是刺槐极易招引蝽象(臭屁虫)危害桃、李、梨、苹果等果树。蝽象吸收果树嫩枝、叶柄、叶片、花和果实中的汁液维持生命,常导致叶片干枯凋落,果实变形,不能食用;二是刺槐分泌出的鞣酸类物质对多种果树的生长有较大的抑制作用,尤其以梨、苹果受抑制较为严重,可导致果树大幅度减产或根本不结果;三是刺槐上的落叶性炭疽病菌也能感染梨、苹果等果树,造成大量落叶。2.5.4忌栽泡桐。因为许多果树无论是幼苗、幼树或成年果树,均易患紫纹羽病,果树患病后,导致叶片黄化、干枯,甚至整株死亡。而泡桐则是紫纹羽病菌的越冬场所。3结果期管理3.1促进梨树提早结果运用修剪技术促进梨树提早结果的原则,是先促后缓,促缓结合;先促后缓,就是根据1、2年幼龄梨树,萌芽率普遍较高,但成枝力普遍偏低的特点,对幼龄梨树多短截一些枝条,先增加全树的总枝量。以后再根据情况,有的轻剪,有的缓放。准备培养为骨干枝的枝条,可适当轻剪,而对其余的枝条,则要尽可能多留一些,经缓放后,促其分生中、短枝,增加全树的枝叶量,这是幼龄梨树提早开花结果的物质基础。据河北省果树研究所调查,在4年生鸭梨幼树上缓放长枝,当年的成花比例,可达60%以上;中枝缓放以后,有些品种,如莱阳茌梨、栖霞大香水梨和鸭梨等,可由顶芽继续抽生与母枝长势相似的中枝,下部的侧芽,则可发生较多的短枝;另有一些品种,如莱阳香水梨和部分日本梨品种,顶芽枝和下部的侧芽枝,都可成为短枝。这些短枝,都有利于形成花芽。所以,缓放初结果的树和长势较旺的树上的长枝或中枝,有明显的促进花芽形成和提早结果的作用。但是,如果对长、中枝条,连续数年缓放不剪,往往会出现枝条紊乱、枝组细长和结果部位外移等不良现象,所以,长枝缓放一二年后,要及时采取短截或缩剪等方法加以调整。还应注意利用辅养枝和控制顶端优势。幼龄梨树上强时,可将中干拉倒当作主枝,再利用下面萌发的弱枝,作为中干延长枝,或者重截中干延长枝,剪口下留弱芽,重新抽生弱枝后,作为新的中干延长枝,在采用上述措施,控制顶端优势的同时,对辅养枝可采取开张角度等办法,促其成花结果。只要有生长空间,就要多保留一些辅养枝,用于长树、开花和结果。但对这些缓放的辅养枝,要采取压低角度、多留果和疏剪侧生小枝等措施,控制其过快增粗,以免影响树形和骨干枝的生长。3.2采用套袋技术根据观察,套袋与不套袋果实区别较大,特别是绿色果面有果锈的品种套袋效果更加显著。套袋后的果实颜色发黄、光洁度好,没有果锈、无明显果点。果实套袋不仅可使果皮少锈无腐,色斑缩少,光亮洁净,而且还能减少病虫危害,增加经济效益。套袋时间以盛花后30~40d(果实横径20mm以内,果点尚未发生或很少发生)为宜,套袋前要细致周密的喷一次杀菌杀虫剂。4适时采收适时采收是提高梨果品质量的重要一环。黄皮梨应掌握果皮由暗褐色变为牵黄褐色,青皮梨果皮由暗绿转为浅绿或浅黄色,肉质由粗、硬变细、脆,由酸转为甜味,种子由白转为浅褐色,可作为开始采收的标准。采收要做到分期分批,先采大果,待7~10d小果,会逐渐增大,再行采收。采收时要做到.轻采、轻放,切勿硬拉、硬折,失去商品性,同时要做好保叶、保枝工作。另外,果实的贮藏性与采收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翠冠梨延迟采收则果肉发绵,并易发生黑皮病,贮藏性差;早熟品种贮藏性差,中熟品种贮藏性相对好于早熟品种。所以,梨果贮藏时不但要注意储藏方法,而且还应注意不同品种在不同时期采收才有利于储藏。
梨树苗扦插技术怎么提高成活率 晚秋黄梨苗信息转载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
苏ICP备号-1中国梨树苗网
当前位置:&梨树苗扦插技术怎么提高成活率 晚秋黄梨苗
梨树苗扦插技术怎么提高成活率 晚秋黄梨苗
点击数:291 &&发布时间:
梨树苗扦插技术怎么提高成活率,需要哪些条件呢?专家指出梨属于蔷薇科梨属,落叶乔木,具枝刺。芽多圆锥形,先端尖,芽鳞多数覆瓦状排列。先叶开花或花叶同放,伞形总状花絮,白色、稀粉红色。梨果具显著皮孔,果肉多汁,富石细胞,内果皮软骨质。种子黑色或黑褐色。梨约25种,分布于亚洲、欧洲、北非等地,原产我国(有14种),梨果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春花雪白,秋叶红艳,供观赏;木材坚硬细致,材质优良,是我国主要果树之一,除生食外,还可加工罐头、梨酒、梨干、梨脯等,深受群众欢迎。梨树结果早,一般2~3年开始投产,6~7年就能进入盛果期,适应性强,栽培容易,无论山地、田块、滩涂均可种植,丰产性好,基本无大小年现象,盛果期每亩可稳定在2300kg以上,寿命长,一般可达20~30年,最长达80~100年。现将多年来梨树栽培的经验罗列如下,供大家参考。1梨树的栽培1.1梨园建立梨树从苗木落叶后至发芽前都可栽种,根据不同地形、地块确定种植密度,为了早期高产,最好采取计划密植,目前推广的株行距为2m×3m或2.5m×4m。1.2种植技术1.2.1按株行距定点挖穴,一般砂质土,穴宽80cm,深50~60cm。先放入30~40cm左右的稻草、枝条或绿肥枝、杆等,并将表土加入踏紧,再施有机肥(猪、牛粪)50~80kg或鸡粪20kg,并加钙镁磷肥1~2kg(碱性土壤可用过磷酸钙)与土混合填入,做成馒头形。1.2.2种植前需将梨苗粗根剪栽2~3cm,促进新根发生,嫁接处薄膜需解除,以免影响主杆生长。1.2.3种植时嫁接口需露地面5~10cm,踏实根际土壤,立即浇足水。风口地带,需设立支柱,防范倒伏。1.3改土施肥土壤深翻熟化是梨树增产技术中的基本措施,要想果树增产、丰产、优质,必须从改良土壤着手。深翻改土一般在秋季果实采收后,到冬季落叶前进行,其方法有扩穴、全园深翻、隔行或间株深翻。深翻深度一般以30~40cm为宜,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隔年轮翻,1、3、5年在原穴的两侧开深80cm,宽50cm左右的深沟,2、4、6年在另两侧开深沟,结合施入基肥。施入基肥标准,一般是100kg梨果最少需有机肥(猪、羊厩肥)100kg,再混入2.25kg磷肥,有利于产量和品质提高。除基肥外,在生长期还应适时追肥,一般要求施3次追肥,第一次花后肥,时间是4月中下旬,促进枝叶生长,花芽分化和果实膨大;第二次果实膨大肥,时间5月中旬~6月上旬;第三次采后肥,时间8月下旬~9月中旬,增加叶色,延长叶片寿命,恢复树势。根外追肥可结合喷药施入适量氮、磷、钾等肥,常用浓度尿素0.3%~0.5%(高温0.2%~0.3%),过磷酸钙0.5%,硫酸钾0.3%~1%,磷酸二氢钾0.2%~0.3%,此外腐熟人尿5%~10%,草木灰浸出液3%~10%(不能与农药混用)。1.4配备授粉树梨为异花授粉树种,多数品种白花不结实,所以必须在花期基本相遇的授粉品种,主栽与授粉品种配置的比例最好是2∶1或1∶1,最少也需3∶1或4∶1,才能达到丰产稳产。1.5三疏技术1.5.1疏花芽:结合冬季修剪时疏去过多的花芽。冬季疏花芽,应按比例,原则上是花芽∶叶芽=1∶1,大约疏除全树花量的一半,但应注意梨树当年花芽形成多少,生产实际中,骨干枝以每17~20cm距离留一个花芽的密度为宜。注意,只疏花芽,保留叶芽。1.5.2疏花蕾:冬季修剪时若疏花芽工作未进行,可在开花前,疏花蕾进行补救,疏蕾标准一般按20cm左右保留一个花蕾。疏蕾原则:疏弱留强,疏小留大,疏密留疏,疏腋花芽留顶花芽,疏下留上,疏除萌动过迟的花蕾,疏除副花蕾,决定疏除多少,还需随时了解气象预报。1.5.3疏果:应根据品种、树势、花期、气候而定。花量多,树势弱,着果率高的应早疏,花量少的幼树、旺树应迟疏或少疏。天气正常年份宜早疏,反之宜迟疏。原则:每个果实应具备25~30张叶片,正常年份1个果台可留1个果,果形中等大的品种1个果台可留1~2个果。1.6整形修剪梨树的整形,根据品种的不同,立地条件的不同,主要利于结果可采取多种树形,一般有疏散分层形,多主干开心形,多主枝圆头形等。对梨幼树的修剪应少疏枝,多放枝,对初结果树要注意培养结果枝组,主侧枝的延长枝剪留长度逐年缩短。梨树大量结果后,骨干枝易下垂,应抬高延长枝角度,如内膛过密,需将过密的辅养枝疏除或短截,如挂果过多,枝条下垂,可采用在树冠中间竖竹杆,把下垂枝均匀地向四周吊起来。2病虫害防治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展春季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可有效减轻全年病虫害发生,改善梨果的品质,增加农民经济效益。当前,梨树主要病虫害有:梨大食心虫、蚜虫、红蜘蛛、梨木虱、蝽象、潜叶壁虱、黑星病等。防治时间和防治措施分别是:2.1早春至花芽膨大前方法:清洁果园和刮树皮。在树下铺塑料布,然后将主干和大枝上的翘皮、粗皮刮下,但不可伤及新生的表皮。对枝丫处的粗纵皮要细刮。将刮下的树皮及幼虫、虫卵等集中深埋或烧毁。打落树上枯叶和残留干果、并将树下枯枝落叶清理出果园销毁,最后全树喷3~5度石硫合剂1次。开花前半月,灌水1次。2.2花芽膨大至开花前全树喷800倍氧化乐果与1500倍敌杀死混合药液一次,喷雾要均匀,喷至树枝如小雨淋湿。开花前至树盘内撒施土壤菌虫丹100g,施药后浅搂一遍,使农药与土壤充分掺匀。2.3花期始花期,全树喷1000倍主效氯氰菊酯一次,预防金龟子危害梨花(无人工授粉条件的果园不能喷这次农药)。盛花期,全树全花喷0.3%硼砂和0.3%尿素及0.5%白砂糖混合液,可有效促进花朵坐果率。2.4落花后落花10~15d后,全树喷800倍多菌灵与1000倍高效氯氰菊酯混合药液2次,间隔7d。主要预防黑星病,霉心及金龟子、蝽象等。如加喷1500倍吡虫啉,可兼治潜叶壁虱、木虱、和蚜虫。如有天幕毛虫和舞毒蛾,因药液中有菊脂类药,亦有预防作用。2.5梨树周围忌栽树种2.5.1忌栽柏树。柏树和梨树不能同地共处,因为梨树的主要病害梨锈病(赤星病)危害梨树的新梢、叶柄、叶片、果柄和幼果,导致果枝萎缩、果实变形、腐烂和落果;而柏树,尤其是龙柏和桧柏,则是梨锈病菌的越冬场所。到了春暖季节,越冬病菌会随风吹回到梨树上继续繁衍和危害梨树。2.5.2忌栽松树。因为松树的孢子在春、夏季随风飘到果园会严重危害果树,尤其是梨树受害最严重。松孢子可导致梨树叶、果发生黄斑和刺毛丛生,并使果实变畸形,严重降低座果率,降低产量和品质。因此,在栽有梨树的果园周围忌栽各种松树。2.5.3忌栽刺槐(洋槐)。一是刺槐极易招引蝽象(臭屁虫)危害桃、李、梨、苹果等果树。蝽象吸收果树嫩枝、叶柄、叶片、花和果实中的汁液维持生命,常导致叶片干枯凋落,果实变形,不能食用;二是刺槐分泌出的鞣酸类物质对多种果树的生长有较大的抑制作用,尤其以梨、苹果受抑制较为严重,可导致果树大幅度减产或根本不结果;三是刺槐上的落叶性炭疽病菌也能感染梨、苹果等果树,造成大量落叶。2.5.4忌栽泡桐。因为许多果树无论是幼苗、幼树或成年果树,均易患紫纹羽病,果树患病后,导致叶片黄化、干枯,甚至整株死亡。而泡桐则是紫纹羽病菌的越冬场所。3结果期管理3.1促进梨树提早结果运用修剪技术促进梨树提早结果的原则,是先促后缓,促缓结合;先促后缓,就是根据1、2年幼龄梨树,萌芽率普遍较高,但成枝力普遍偏低的特点,对幼龄梨树多短截一些枝条,先增加全树的总枝量。以后再根据情况,有的轻剪,有的缓放。准备培养为骨干枝的枝条,可适当轻剪,而对其余的枝条,则要尽可能多留一些,经缓放后,促其分生中、短枝,增加全树的枝叶量,这是幼龄梨树提早开花结果的物质基础。据河北省果树研究所调查,在4年生鸭梨幼树上缓放长枝,当年的成花比例,可达60%以上;中枝缓放以后,有些品种,如莱阳茌梨、栖霞大香水梨和鸭梨等,可由顶芽继续抽生与母枝长势相似的中枝,下部的侧芽,则可发生较多的短枝;另有一些品种,如莱阳香水梨和部分日本梨品种,顶芽枝和下部的侧芽枝,都可成为短枝。这些短枝,都有利于形成花芽。所以,缓放初结果的树和长势较旺的树上的长枝或中枝,有明显的促进花芽形成和提早结果的作用。但是,如果对长、中枝条,连续数年缓放不剪,往往会出现枝条紊乱、枝组细长和结果部位外移等不良现象,所以,长枝缓放一二年后,要及时采取短截或缩剪等方法加以调整。还应注意利用辅养枝和控制顶端优势。幼龄梨树上强时,可将中干拉倒当作主枝,再利用下面萌发的弱枝,作为中干延长枝,或者重截中干延长枝,剪口下留弱芽,重新抽生弱枝后,作为新的中干延长枝,在采用上述措施,控制顶端优势的同时,对辅养枝可采取开张角度等办法,促其成花结果。只要有生长空间,就要多保留一些辅养枝,用于长树、开花和结果。但对这些缓放的辅养枝,要采取压低角度、多留果和疏剪侧生小枝等措施,控制其过快增粗,以免影响树形和骨干枝的生长。3.2采用套袋技术根据观察,套袋与不套袋果实区别较大,特别是绿色果面有果锈的品种套袋效果更加显著。套袋后的果实颜色发黄、光洁度好,没有果锈、无明显果点。果实套袋不仅可使果皮少锈无腐,色斑缩少,光亮洁净,而且还能减少病虫危害,增加经济效益。套袋时间以盛花后30~40d(果实横径20mm以内,果点尚未发生或很少发生)为宜,套袋前要细致周密的喷一次杀菌杀虫剂。4适时采收适时采收是提高梨果品质量的重要一环。黄皮梨应掌握果皮由暗褐色变为牵黄褐色,青皮梨果皮由暗绿转为浅绿或浅黄色,肉质由粗、硬变细、脆,由酸转为甜味,种子由白转为浅褐色,可作为开始采收的标准。采收要做到分期分批,先采大果,待7~10d小果,会逐渐增大,再行采收。采收时要做到.轻采、轻放,切勿硬拉、硬折,失去商品性,同时要做好保叶、保枝工作。另外,果实的贮藏性与采收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翠冠梨延迟采收则果肉发绵,并易发生黑皮病,贮藏性差;早熟品种贮藏性差,中熟品种贮藏性相对好于早熟品种。所以,梨果贮藏时不但要注意储藏方法,而且还应注意不同品种在不同时期采收才有利于储藏。
梨树苗扦插技术怎么提高成活率 晚秋黄梨苗信息转载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
苏ICP备号-1&&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热门图文资讯
& 查看内容
源汇区空冢郭村大量成熟黄梨卖不出
摘要: 果农“鸭梨”大了 获奖的黄梨咋就“嫁”不出去? 文/图 记者 王海防 郭 威 王 辉 实习生 林亚会 前不久,在全市首届晚秋黄梨鉴评会上,来自源汇区空冢郭乡空冢郭村的潘兴鸣种植的晚秋黄梨,在众多参赛的品种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这让潘兴鸣高兴了好几天。不过,高兴过后,潘兴鸣却又愁眉不展:9亩成熟的晚秋黄梨销路不畅,大部分黄梨积压,找不到买主,只能堆在地里。
黄梨熟了 果农&鸭梨&大了&&&&& &&& 获奖的黄梨咋就&嫁&不出去?&&& &&& 文/图 记者 王海防 郭 威 王 辉 实习生 林亚会&&& &&& 前不久,在全市首届晚秋黄梨鉴评会上,来自源汇区空冢郭乡空冢郭村的潘兴鸣种植的晚秋黄梨,在众多参赛的品种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这让潘兴鸣高兴了好几天。不过,高兴过后,潘兴鸣却又愁眉不展:9亩成熟的晚秋黄梨销路不畅,大部分黄梨积压,找不到买主,只能堆在地里。&这荣获&一等奖&的晚秋黄梨,咋就&嫁&不出去呢?&昨日,站在自家的果树林中,潘兴鸣发愁地说。&&& && 黄梨熟了 果农愁了&&& &&&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了空冢郭村潘兴鸣家的梨园,9亩梨园连成一片,蔚为壮观。已到初冬,梨树上的叶子开始枯萎脱落,已经收获的晚秋黄梨被塑料薄膜盖着堆在地里。&&& &&& 记者掀开塑料薄膜看到,每个黄梨身上都穿着&外套&,潘兴鸣告诉记者,为了防止鸟对梨树造成破坏,潘家人在树林上方罩了一层细网。五月份时,又给黄梨套上了具有防虫功能的纸袋。&&& &&& 潘兴鸣给记者拿了一个黄梨,虽然外观看去不是多么地黄灿灿,但吃上去水多、味甜。&&&&& &&& &去年因为天气干燥产量较少,今年气候适宜,产量比去年增加了不少。&潘兴鸣给记者算到,今年亩产能达到1万斤左右,产量提高了,可是销路一直不畅,截至目前一共才卖了1万多斤黄梨。&&& &&& &再过几天,天气变冷,黄梨要是冻坏就更卖不上价了。&潘兴鸣揪心地说,他们也没有储存晚秋黄梨的条件,急切地需要把黄梨销售出去。&&&&&&&& &&& &一等奖&的黄梨 为啥销路不畅?&&& &&& 为了销售黄梨,潘家人就在梨园地头上开辟了个临时销售点,在销售点前,一张荣誉证书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荣誉证书上写着:&您所种植的晚秋黄梨在市第一届晚秋黄梨鉴评会上荣获一等奖&。&&& &&& 潘兴鸣家人给记者说,在前几天漯河市林学会举办的全市首届晚秋黄梨鉴评会上,潘家的晚秋黄梨荣获一等奖。既然黄梨这么好,为何遭遇销售难的问题呢?&&& &&&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见到有收购商前来看梨,双方谈了半天,还是没有谈好。&&& &&& 收购商说,他们收购的黄梨大部分都运往南方销售了,潘家的黄梨品相不是太好,颜色不是金黄色的。&&& &&& &其实,他还是想压低价钱哩!&对于收购商的品评,潘兴鸣的弟媳不是很认同。她说,他们家种植黄梨已经9年,黄梨的味道一直不错,去年销路还可以,今年不知道为何销路遇到了问题。&&& &&& 当记者问道为何不去水果批发市场拓宽销路,潘家人说,以前他们这样做过,但是卖出的数量不多。&&&&&&& &&& 全家收入靠梨园&&& &&& 昨日下午,记者联系了市林业和园林局林学会。工作人员说,前不久举行的全市首届晚秋黄梨鉴评会上,20多位园林专家、工程师对55户果农的晚秋黄梨进行了鉴评。&&& &&& &对各户果农提供的晚秋黄梨都进行了编号,投票结束后才揭晓结果。&该工作人员说,潘家的黄梨因种植年限长,含糖量高,才被评为一等奖。&&&& &&& 潘兴鸣说,这9亩地的梨园是他们弟兄三人共同种植的,种植梨树是全家人的心血和指望,九年前经全家商议,从河北买进了1500棵树苗,成本就达到了1万多元。为了更好的照顾梨园,他们在梨园的南北两边盖了房子,祖孙三代都住在这里。家里要供养两个大学生和一个高中生,日常开销和学生的学费都要靠种梨的收入。现在丰收的黄梨卖不出,全家人都在发愁。&&& 如果有需要晚秋黄梨的销售商或者个人,可拨打本报新闻热线3139148与记者联系。&驻马店驿城区邦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地址:驿城区蚁蜂镇5公里商桐路边
当前位置: >>
>> 浏览文章
晚秋黄梨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树病虫害是梨树生产上严重的生物危害。每年因梨树病虫危害,都会给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正确认识、了解梨树病虫害的发生消长、扩散传播规律及其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虫害的发生,避免或减轻经济损失,以保证梨树生产高产、稳产、品质优良。
  我国梨树病害大约有八十余种,其中发生普遍和为害严重的有黑星病、锈病、轮纹病、腐烂病、黑斑病等。这些病害导致梨树生长衰弱,结果延迟,产量下降及品质变劣,损失很大。下面就这些主要病害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及其防治方法做以详细介绍。&
一、梨黑星病
 梨黑星病又名疮痂病,在我国梨产区发生普遍,是梨树的一种主要病害。
1、症状:黑星病可为害果实、果梗、叶片、叶柄、新梢和芽鳞等部位。梨树受害后,病部形成明显的黑色霉斑,这是该病的主要特征。
果实受害,先出现淡黄色圆形小病斑,病斑逐渐扩大,病部稍凹陷,上长黑霉。被害的幼果,多龟裂并成干疤,易早期落果。
果梗上发病多在幼果期,出现黑色椭圆形凹斑,上长黑霉。
叶片上发病首先在叶背面出现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淡黄色斑,以后病斑稍有扩大,出现煤烟状的黑色霉状物,为害严重时,许多病斑相互连接,在整个叶片的背面布满黑色霉层,其中叶脉上最易着生。
叶柄染病时,首先出现针头大小的黑斑,后不断扩大,绕叶柄一周时,由于影响水分及养料运输,往往引起早期落叶。
新梢染病有二种症状。一种是由越冬芽染病所引起的病芽梢,这种病梢一般是春季在病梢的基部先变成黄褐色,继而变黑坏死,并且病部长满黑霉,终致新梢全部枯死;另一种症状是由夏季感染所致,这种病梢一般是先在新梢上出现黑色或黑褐色病斑,稍隆起如豆粒大,在病斑表面布满黑霉,最后病斑呈疮痂状,并出现龟裂。以后龟裂处,会翘起脱落,仅留疤痕。
越冬芽被侵染,芽片松散,并有黑霉,第二年萌发形成病芽梢。病芽受害严重时,鳞片开裂,全芽枯死。
2、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鳞片内,枝梢病部和落叶上越冬。第二年4月,多在新梢基部先发病并成为病源中心。4月下旬~5月上旬,叶片,幼果出现病斑,病菌借雨水传播,因而降雨是梨黑星病侵染危害的必要条件。5月中旬~6月份华北地区干燥少雨,多数年份发病很轻,6月底~8月中下旬,华北地区一般是雨季,为发病高峰期,秋季雨水多的年份,仍会持续发病。
不同品种对黑星病的抗性不同,一般以中国梨最感病。发病重的品种有鸭梨、京白梨、秋白梨、宝珠梨等。其次为砀山酥梨、莱阳茬梨,而以西洋梨系统的品种抗性最强,日本梨次之。
3、防治方法
(1)秋冬季清园 清除落叶落果,同时结合修剪,剪除病枝,病芽并集中烧毁或深埋。
(2)采取农业措施 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3)药剂防治 发芽前全园喷布3~5度石硫合剂,以铲除树上的越冬病源。5月份以后,根据梨树病情和降雨情况及时喷药。一般第一次喷药在5月中旬(病梢初现期),第二次在6月中旬,第三次在6月末至7月上旬,第四次在8月上旬。可选用的药剂有:1:2:200倍波尔多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40%福星乳油倍液,或62.25%仙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B&二、梨锈病
  梨锈病又叫赤星病,羊胡子病等,以在梨园附近有桧柏栽培的地区发病严重。
1、症状:梨锈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新梢,严重时也能为害幼果。叶片受害时,在叶正面产生有光泽的橙黄色的病斑,病斑边缘淡黄色,中部橙黄色,表面密生橙黄色小粒点,天气潮湿时,其上溢出淡黄色粘液,即性孢子。粘液干燥后,小粒点变为黑色,病斑变厚,叶正面稍凹陷,叶背面稍隆起,此后从叶背病斑处长出淡黄色毛状物,这是识别本病的主要特征。新梢和幼果染病也同样产生毛状物,病斑以后凹陷,幼果脱落。新梢上的病斑处易发生龟裂,并易折断。
2、发病规律:锈病病菌春季从桧柏上随风力传播到梨树上为害,为害的程度与桧柏的多寡及距离远近有关。锈孢子传播的有效距离为5~10千米,但以距梨园1.5~3.5千米以内的桧柏对发病影响最大。另外,病菌一般只能侵害幼嫩的组织。当梨芽萌发,幼叶初展时,如天气多雨,风力较大则发病较重。病菌最适萌发温度为22~24℃,侵入寄主后需潜伏6~10天才出现病斑,20~25 天后可形成羊胡子状的锈孢子器,这种锈孢子不能再为害梨树,转而侵害桧柏嫩叶或新梢,并在桧柏上越夏越冬,翌春形成冬孢子角,冬孢子角又转主寄主为害梨树,如此循环为害。
3、防治方法:砍除梨园附近的桧柏,以断绝病菌来源,或于早春对桧柏喷1~2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以减少或抑制病源。梨树上发现有锈病发生时,应在开花前、谢花末期和幼果期喷药保护。常用药物有: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3%绿得保胶悬剂300~5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800倍液等。
三、梨轮纹病
  梨轮纹病又叫粗皮病、瘤皮病,是我国梨树重要病害之一,特别是90年代以来,梨轮纹病有发展趋势,已成为生产上突出的问题。
1、病症:主要为害枝干和果实,其次是叶片。
枝干受害,通常以皮孔为中心产生褐色凸起的小斑点,后逐渐扩大成为近圆形或不正形的暗褐色病斑,初期病斑隆起呈现瘤状,后病斑周围有时环状下陷。第二年,病斑上出现许多黑色小粒点,即为轮纹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病斑与健部裂缝逐渐加深,病组织翘起,病情严重时,许多病斑连接在一起,使枝干表皮极为粗糙。
果实多在近成熟期或贮藏期发病,以皮孔为中心发生水渍状褐色近圆形的斑点,后逐渐扩大,呈暗红褐色有时有明显的同心轮纹。病斑发展迅速,病果很快腐烂,并流出茶褐色粘液,有些病果最后也会干缩成僵果。
叶片发病,多从叶尖上开始,产生不规则的褐色病斑,后逐渐变为灰白色,严重时,叶片提早脱落。
2、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等形式在枝干病部越冬。翌年早春恢复活动,3月上旬即可捕捉到孢子。分生孢子在下雨时散出,引起初次侵染。因而病菌主要靠雨水传播。相对湿度 75%以上或降雨量达10毫米时,病菌传播最快。老病斑在3月中旬开始扩展,4月上旬至5月上旬扩展速度较快。果实从5月上旬至8月上旬均可感病,病菌侵入后,潜育期长,一般至成熟后才陆续发病表现症状。
3、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提高树势,增强树体抗性。轮纹病是弱寄生菌,树体衰弱则发病严重,树体健壮则发病轻或只感病而不发病。
(2)冬季认真做好清园工作。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并对被害病枝上的病斑及时刮除,而后用5度石硫合剂或腐必清2~3倍液消毒伤口,并将刮掉的组织及清除的枯枝落叶集中烧毁,以减少越冬病源。
(3)喷药保护 果树发芽前喷布40%福美砷100倍液或石硫合剂5波美度。梨树谢花后,视降雨情况并结合防治其它病害及时喷药,可选用的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交替使用,但退菌特在果实采收20天前要停止使用。
四、褐斑病
  梨树褐斑病又称斑枯病、白星病,各地梨区都有少量发生,仅为害叶片,一般不成灾。但南方梨区发病较重,严重发病的果园,引起大量早期落叶造成减产。
1、症状:病叶上有近圆形病斑,以后逐渐扩大。病斑中间为灰白色,其上密生黑色粒点,周围淡褐色至深褐色,最外层为紫褐色至黑色。发病严重的叶片,一片叶上往往有十多个病斑,后互相连接呈不规则大病斑,导致叶片早期落叶。
2、发病规律: 病菌在落叶的病斑上越冬,翌年春天梨树发芽后借风雨传播并沾附在新叶上,待条件适宜时,孢子发芽侵入叶片,引起初次侵染。孢子可进行再侵染。在雨水多的年份和月份发病严重,北方7月上旬进入雨季后,发病盛期,落叶最多。
不同的品种对褐斑病的抵抗力不同,一般来说,以西洋梨品种最易感病,日本梨次之,中国梨大部分品种抗此病能力较强,少数品种也易感该病。
3、防治方法
(1)做好清园工作。秋冬季认真扫除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土中,以减少病源。
(2)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合理整枝修剪,促使树体健壮,提高抗病力。
(3)药剂防治 梨树萌芽前喷1:2:160~200波尔多液,谢花后如遇雨立即喷一遍50%退菌特500倍液及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7~8月结合防治其它病害,每隔20天喷一遍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但采收前20天停用,以免影响果实外观。
五、梨树腐烂病
  梨树腐烂病又叫臭皮病,在我国各梨区都有发生。发病后常引起全株死亡,对生产影响很大。
1、症状:主要为害主干、主枝及侧枝上的向阳面及枝杈部。在大树上,以表皮光滑的3年生以上大枝最易发病;在幼树上,2年以上细枝也能发病。
在发病初期,病斑稍隆起,呈水渍状,红褐色,用手压之下陷,并溢出红褐色汁液,散发出酒糟味,以后病部逐渐凹陷、干缩,在病健部出现龟裂,表面布满黑色小点,当空气潮湿时,从中涌出淡黄色孢子角。在抗病性较强的中国梨上,病部扩展一般比较缓慢,很少环绕整个枝干。一般只是树皮表层腐烂,形成层不致被害,但是在衰弱的树上或遭受冻害的西洋梨上,病部可深达木质部,破坏形成层,病斑会环绕枝干一周,造成梨树死亡或严重削弱树势。
2、发病规律:病原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枝干病部越冬,早春树体萌动时开始产生分生孢子并随雨水传播,多从伤口侵入。病害发生一年有二个高峰,春季盛发,夏季停止扩展,秋季再次活动,但没有春季严重。
发病与土质、树龄、枝干部位、品种有一定关系。土质为砂质土的梨园,一般发病重,有机质含量高的砂壤土中种植梨树发病率低;七、八年以上的结果树及老树较易发病;在光滑的大枝上或树干分叉的向阳面容易发病;西洋梨在遭受冻害后容易发病;树势衰弱发病重,树势强,发病轻。
3、防治方法 
(1)、科学施肥浇水,增施有机肥,控制产量,合理施肥,增强树势是防治的重要环节。
(2)、秋季梨树落叶后对易感病的品种进行枝干涂白,防止冻伤和日灼。
(3)、春季梨树发芽前刮除病斑。刮治时要注意边缘光滑,刮到病斑以外0.5~1厘米处,呈梭形,以便愈合。刮后要对伤口及工具用腐必清2~3倍液或9288等农药进行消毒,有良好防效。
4、春季萌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另外修剪后留下的剪锯口要在发芽前涂抹100倍的高浓度奈乙酸水溶液(奈乙酸原粉先用少量70%酒精溶解后再兑水),既防萌生徒长枝,又促进剪锯口愈合。另外要注意防治枝干害虫,以减少伤口。
六、梨黑斑病
1.症状:主要为害果实,叶片及新梢。
幼嫩的叶片最早发病,开始出现小黑斑,近圆形或不整形,后逐渐扩大,潮湿时出现黑色霉层,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叶片上病斑多时合并为不规则的大斑,引起早期落叶。
幼果受害,在果面上产生漆黑色圆形病斑,病斑逐渐扩大凹陷,并长出黑霉。以后病斑处龟裂,裂缝可深达果心,有时裂口纵横交错,并在裂缝内产生黑霉,病果易脱落。
新梢受害,病斑早期黑色、椭圆形或梭形,以后病斑干枯凹陷,淡褐色,龟裂翘起。
2、发病规律:病菌以分生孢子及菌丝体在被害枝梢、病叶(包括落于地面的病叶)、病果及树皮上越冬。第二年春季,梨树展叶后,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到新叶、新梢上,引起初次侵染。条件适宜时,侵入寄生的病菌1~2天即可出现症状。枝条上的病斑形成的孢子被风雨传出去后,隔2~3天又会形成一批新孢子,如此可重复10次以上,因此,只要条件合适,极易在短期内暴发。
在果树生长季节,一般气温24~28℃,同时连续阴雨时有利于本病发生蔓延;树龄10年以上,树势衰弱者发病严重;日本梨系统一般易感病。
3、防治方法
(1)做好清园工作。清除枯枝落叶、病果,并结合冬剪,剪除有病枝梢,集中烧毁。
(2)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防止梨树座果太多,同时避免偏施N肥、枝稍徒长及园内积水。
(3)果实套袋保护,早期发现病叶、病果及时摘除。
(4)喷药保护,发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与0.3%五氯酚钠混合液,果树生长期喷药次数要多些。套袋前,必须打一遍药,打后立即套袋。喷药在雨前效果好。可选用的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
上一个新闻:
下一个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晚秋黄梨剪枝疏果技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