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庄子的逍遥游思想》中的鲲鹏到底存不存在

  (宿迁高等师范学校,江苏 宿迁 223800)   摘 要: 《逍遥游》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篇目,这篇"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多层次解读鲲鹏形象,促成学生准确把握《逍遥游》的意旨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宿迁高等师范学校,江苏 宿迁 223800) 中国论文网 /9/view-4875094.htm  摘 要: 《逍遥游》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篇目,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集中在引导学生领会《逍遥游》的主旨上,但作者汪洋恣肆的文笔及思想的复杂性给学生的正确把握带来了一定困难。作者结合多年一线教学实践,认为教授本课时,只有先深入解读鲲鹏形象,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水到渠成地把握《逍遥游》的最终意旨。   关键词: 《逍遥游》 鲲鹏 形象 文化意蕴 哲理意味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列于《内篇》之首。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有部分节录。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集中在引导学生领会《逍遥游》的主旨方面,正如马叙伦先生所说:“开宗不了逍遥字,空读南华三十篇。”一般来说,各种参考书都把《逍遥游》的主旨阐释为追求一种不受任何时空限制的超然物外的绝对自由。但是,这种抽象的解说加上庄子“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汪洋恣肆的文笔,给学生正确理解、深入把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认为让学生吃透《逍遥游》的哲学意蕴的关键因素就是让学生通过文中一个光彩夺目的形象——摆脱一切束缚,永远向往高飞远振,神游的“鲲鹏形象”的欣赏和多角度解读,水到渠成地使学生把握住《逍遥游》的最终宗旨。为此,我在教学时,主要设置了三个方面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实践的检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打破行文结构顺序,集中领略鲲鹏形象之美   语文学科是最富形象性的课程,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理解感受这些语言符号表述的形象,让语言符号表述的形象鲜活地呈现在语文课堂上,让课文里的鲜活形象栩栩如生地印在学生的头脑里。《逍遥游》一文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课文伊始作者以神来之笔所描写的鲲鹏。为了坐实这种描写,作者采用了重言的写法,有四处描写。四段文字相互补充印证,从不同侧面和角度极力渲染了大鹏的神奇变化、形体的巨大磅礴及由北冥到南溟起飞时候的宏大场面、翱翔之态的豪壮潇洒。庄子在描绘鲲鹏形象的这几段文字中,以其“汪洋恣肆”的笔法造成文字的跳荡,除了开头两段所写内容相连接之外,后两处文字散落在其他段落中。这不同于人们的常规表述,却分散了学生集中的审美感知和想象。为了加强和突出学生对于鲲鹏形象的审美认识,在教学设计中,有必要打破课文原有的结构顺序,让学生把描写鲲鹏形象的文字加以归拢、集中,然后集中阅读、欣赏、玩味这四段文字,在庄子所开拓的天地奇观中,学生会惊异于鲲鹏恢奇怪诞的变化,感慨于鲲鹏巨大的形体,更会赞叹鲲鹏高飞远举的动人心魄的气势。在这种种情感体验和想象中,鲲鹏的形象自然会深入学生的心灵,成为挥之不去的动人形象。   二、拓展延伸,整合“鲲鹏”的文化意蕴   只看到语文教材的知识性、文学性,看不到文化性,无疑是对教材资源的极大浪费。没有文化的语文课,语文教材的价值将丧失一半。因此,挖掘“鲲鹏”形象所具有的文化意蕴,既可使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濡染,又可为学生最终领会《逍遥游》的主旨做好铺垫。   鲲鹏在中国文化中是个特别引人注目的文学形象,千百年来人们谈及庄子,必然会想到展翅高飞的意气风发的鲲鹏,自此鲲鹏超出了它在《逍遥游》中所具有的含义。在带领学生欣赏完鲲鹏形象之余,教师应该趁热打铁,带领学生领略鲲鹏的文化意蕴。其文化意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们借鲲鹏形象表达情感,赋予鲲鹏丰富的象征意义。如要表现心中的雄才大略、宏图大志时,会联想到鲲鹏的巨大形体,“大鹏不可笼,大椿不可植”。(皮日休《七爱诗李翰林》)当人们要表达理想之豪迈、志向之远大时会想到鲲鹏飞翔的潇洒,“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李白《上李邕》)《史记·陈涉世家》中陈胜讥于乡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其中的“鸿鹄”即指鲲鹏,寓意非凡之人,可代指人杰。   其次,许多成语典故皆从《逍遥游》中化出,如鹏程万里、鹏抟九天、鹏化、鲲化、鹏举等。再次,人们的祝福语、名字当中也常常包含“鲲鹏”二字。   总之,自庄子以充满想象的浪漫之笔创造了鲲鹏这一光照千秋的艺术形象后,在中国文化中,鲲鹏就成了激情、浪漫与抱负的代名词。   三、设置问题,体味“鲲鹏”之游的哲理意味   庄子在描绘鲲鹏形象时倾注了深情,在表达观点时都是通过寓言或形象来说理的。为了突出大鹏的壮游,他特地设置了蜩与学鸠和斥鴳的寓言故事,通过两者的对比显示两者的高下。庄子的褒贬及蕴藏在寓言中的哲理可以通过启发式的问题讨论达成。为此设置的主要问题有:由蜩与学鸠的言论想到什么?作者通过对比有怎样的暗示,让我们获得了哪些启示呢?如何避免小鸟的错误?作者有怎样一种暗示?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讨论,学生自然可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这样的观点:与自大相伴的就是无知。生活范围的狭窄限制了人们的眼界,要克服成见成心,不能以自己的眼光衡量天下。天地广阔,事物众多,以己之见窥天下,无疑是坐井观天。庄子通过大鹏之游与蜩、学鸠和斥鴳之游,暗示人们要抛弃小知小志,图大知大志,追求人生更高远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逍遥游”。   文本研读至此,对于后文中“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逍遥游的最终意旨,学生自然会有正确的把握和领悟,即“追求生命更宏阔、更美妙的大境界”,而不是简单的“无为”人生。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庄子《逍遥游》节选阅读及答案_高中语文阅读_作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庄子《逍遥游》节选阅读及答案
&&&热&&&&&★★★
庄子《逍遥游》节选阅读及答案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 15:47:39
庄子《逍遥游》节选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2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Q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 (节选庄子《逍遥游》)
2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怒而飞          愤怒
B.去以六月息者也      离开 
C.而后乃今培风       凭
D.三飧而反         返
21.下列最能体现庄子逍遥思想的一句是
A.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B.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厄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D.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鲲鹏的形象以其大而逍遥,蜩与学鸠因其小而不逍遥。
B.齐谐中有鹏而无鲲,与第一段相比,相连而不显重复,显示庄子为文的变化多端。
C.第三段中议论紧扣前两段的叙述,读来言而有据,让人不得不叹服庄子的论辩能力。
D.适莽苍者、适百里者、适千里者,因其目标不同而准备有异,庄子并没有厚此薄彼的意思。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20.A怒,奋起的样子
22.A.庄子借鲲鹏、蜩、学鸠设喻,不是说鲲鹏就是逍遥的,蜩与学鸠就不逍遥;更不是说鲲鹏因大逍遥,蜩与学鸠因小就不逍遥。物适其性,无待无求则逍遥。
阅读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阅读: 下一篇阅读:
【字体: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11月18日】陈赟:《庄子o逍遥游》中的鲲鹏寓言与人的自由
信息来源:&&校团委&&日期:日
思索讲坛第186讲
《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寓言与人的自由
主题:《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寓言与人的自由
主讲人:陈赟
时间:11月18日 (周二) 18:00
地点:松江校区图文T220
主讲人简介:
陈赟,1973年12月生,男,安徽怀远人,南京大学哲学硕士,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博士。2001年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2008年晋升教授。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著有《回归真实的存在&王船山哲学的阐释》、《困境中的中国现代性意识》、《天下或天地之间:中国思想的古典视域》、《中庸的思想》、《现时代的精神生活》等。
内容简介:
&&& 北冥之地有条大鱼,名曰鲲。变形成鸟后,名曰鹏。每到六月息风急,鲲鹏借势而起,飞往南冥,天池之地。
&&& 庄子借鲲鹏之双翅,突破物质世界中种种形相的范限,没有陈规的制约,也无戒律的重压,将它们从经验世界中抽离出来。他展开一个无垠的宇宙,并赋予这巨鲲大鹏绝对的自由,可纵横驰骋于其间,破除有形海空的空间系统,而不加任何的限制。它享受的是浩瀚的海洋,是巡天的飞翔,是灵魂突破肉身,是生命充溢宇宙,是思想突破实在,是无穷突破有限,是想象、扩展、尊严与力量突破人微言轻。
&&& 庄子的自由始终是无法想象的。他时而化身鲲鹏,时而化身苍冥,时而化身蝴蝶,时而化身椿树。他用童心修补俗心,用素心修补机心,用诗心修补拙心。他的&道&不在庙堂,不在坟典,而在蝼蚁,在稊稗,在瓦壁,在每况愈下的生活经验里。他的身影总是游离在梦幻和人间,梦似人间,人间似梦。
云开衡岳风雨止,鲲鹏击浪从兹始;沧海横流何足虑,三尺寒江东陵指。11月18日晚六点,思索邀您相约图文T220,听陈赟教授讲庄子的鲲鹏,庄子的逍遥。(崔馨尹)
新闻网联系电话:021—372578
新闻网电子信箱:news@、xcb@
上外校报联系电话:021—
上外校报电子信箱:xmiao@
上海外国语大学网络信息中心创建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b8的生命放歌——解读《庄子·逍遥游》.pdf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b8的生命放歌——解读《庄子·逍遥游》,庄子 逍遥游,庄子逍遥游原文,庄子逍遥游赏析,庄子逍遥游读后感,庄子逍遥游翻译,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庄子的逍遥游思想,庄子逍遥游教案,庄子逍遥游ppt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Page 1------------------------------
MODERNPHILOSOPHY
No.32009/General
2009年第3期(总第104期)/五月号
No.104/May
心灵苦旅中的生命放歌
――解读《庄子?逍遥游》
李振纲胥士元+
【摘要】庄子哲学的主题是放歌生命。位居《庄子>首篇的《逍遥游》是庄子哲学之总纲。对于庄子来说,。逍遥游”
既不是“鲲”在水中的游,也不是“鹏”在空中的游,而是“心”在世间的游,是精神的苦旅:神游!只有神游是游
于“无穷”的逍遥游。“游”即化“形”归“虚”,是“心”对“形”的抗争。
【关键词】庄子;逍遥游;生命哲学;化与虚;心灵的超越
中图分类号:B2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09)03一Oll8一07
篇,旧是难处;诸名贤所可钻味,而不能拔理于
一、何谓“逍遥"之“游"?
郭、向之外。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
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有《庄子音义》,解
义于众贤之外,皆是诸名贤寻味之所不得,后遂
篇名云:内篇,内者,对外立名。“逍遥游者,
用支理。刘孝标注云:向子期、郭子玄逍遥义
篇名,义取闲放不拘,怡适自得。”郭象注:“夫
日:夫大鹏之上九万,尺鹦之起榆枋。小大虽
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
差,各任其性,苟当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读庄子的《逍遥游》38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读庄子的《逍遥游》38
读庄子的《逍遥游》阅读庄子的《逍遥游》,我认为首;《逍遥游》中有两个最重要的概念,即“有待”与“无;庄子开篇描绘了巨大的鲲鹏纵横驰骋的雄奇画卷,展现;值得一说的是,虽然庄子从原则上否定了大鹏,但又义;后文庄子逐次展开了对处于不同思想境界的几种人的描;基于以上的感悟,我认为庄子所追求的“至人”、“神;《逍遥游》除了追求逍遥的境界高远外,其写作手法也;沧海桑田,
读庄子的《逍遥游》 阅读庄子的《逍遥游》,我认为首先要对庄子的思想有所了解。他的思想中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张“自然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现实,否定事物之间的区别,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无所羁绊的精神的绝对自由;他突出“道”的自然属性,多游走在人的精神层面,强调“道”的独立、无所依持的逍遥。《逍遥游》正突出表达了这一思想。《逍遥游》中有两个最重要的概念,即“有待”与“无待”,源于文中“犹有所待”和“恶乎待哉”两句。所谓“有待”,就是有所依赖、有所对待,是指人的某种愿望、要求的实现要受到一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所谓“无待”,即无所依赖、无所对待,是指人的思想、行为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庄子认为,造成人生不能自由的根本原因是“有待”,摆脱有待,达到无待,才能实现自由,从而达到逍遥境界 。庄子开篇描绘了巨大的鲲鹏纵横驰骋的雄奇画卷,展现出充盈于天地之间的大气磅礴,逍遥的境界由此可见一斑。我认为,庄子所谓的逍遥首先是要有一种大气魄。接下来,作者为了说明“有所待”与“无所待”、小与大的区别,以及小与大之间思想境界和见识的悬殊,而运用了一系列的比喻。之中以水与舟的比喻,说明“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正如同“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证明了大鹏翱翔天际,凭借的是九万里的大风,还是“有所待”的,没能做到真正的“逍遥游”。之后,庄子又讲了蜩与学鸠之短见,可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表现了它们的可怜和可笑,从而说明了 “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此为大和小的区别。然而,无论是鲲鹏还是蜩与学鸠,无论是“不知晦朔”的朝菌还是春秋八千的大椿,它们之间虽然有着大小之分,长短之别,但都是“有所待”的,都达不到无所待而至于逍遥的境界。值得一说的是,虽然庄子从原则上否定了大鹏,但又义正辞严地驳斥了蜩与学鸠的嘲笑,强调有“小大之辩”,并且通过描绘了大鹏的雄伟形象,表达自己的赞赏。而庄子的这种感情也是基于自身的经历的。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则表示,他不会为千金之重利和卿相之位而出仕,宁肯做一只游戏于污渎中的龟,也不愿“为有国者所羁”,即便要面对贫穷饥饿也不改变志向。后文庄子逐次展开了对处于不同思想境界的几种人的描写和评论,告诉我们:有些人智慧能胜任一个官职,行动能庇护一乡之众,道德能符合一个国君的要求,才能得到全国的信任,因此他们自感荣幸。然而宋荣子嘲笑这样的人。宋荣子能做到让全社会都赞誉他,却不会因此更加努力;整个社会都批评他,也不会因此而沮丧。能认清自身和外界的区别,明白光荣和耻辱的界限,但这样也不能达至逍遥,因为他执着于功名。御风而行的列子毕竟还要有所依靠和凭借。庄子以为如果能够顺应大自然的规律,而把握好阴阳风雨晦明这“六气”的变化,遨游在无边无际的空间,那么还需要依靠和凭借什么呢?所以他的最后结论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意为修养高的人,会忘掉小我;修养达到神秘莫测境地的人,不再去建功立业;修养达到圣人境界的人,更不再去追求任何名位了。此处,庄子道出了《逍遥游》的主旨与中心,是“道”的精髓所在。阅读此处,我不禁为之感叹,忘我、无为、无所待,如此大彻大悟的境地,人的心灵彻底摆脱了尘世的种种束缚,任精神自由往来于天地自然间,漫游于宇宙无穷中,与天道自然为伴,逍遥自得,泰然自足,无往而不适,这是当今那些追名逐利以至不择手段的庸人们所不及万一的。基于以上的感悟,我认为庄子所追求的“至人”、“神人”、“圣人”的境界在今天仍具有建设性,若我们能广泛学习这种摒弃世俗名利,修身养性,提高理想与追求的信念,我们的社会风气一定会得到净化,人们会相处得更加和谐。《逍遥游》除了追求逍遥的境界高远外,其写作手法也非同一般。文中多引用寓言故事,想象瑰奇,比喻生动,处处闪烁哲理的光芒。文章不拘一格,肆意洒脱,齐崛瑰丽,玄虚漫衍,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颇有地负海涵,异峰突起,鱼龙变幻之势,也正表现了庄子其人飘逸、洒脱的个性。使人读之如饮美酒,酣畅淋漓。沧海桑田,时过境迁,庄子愈行愈远,但时至今日其深邃的思想依然带给我们无限的启迪与憧憬。当我们的心灵备受束缚,不堪疲惫时,不妨走进庄子的世界,让心灵随其进行一番逍遥之旅吧。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行业资料、生活休闲娱乐、外语学习资料、文学作品欣赏、读庄子的《逍遥游》38等内容。
 读《庄子-逍遥游》有感_文学研究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读《庄子?逍遥游》有感 庄子?逍遥游》 初见“逍遥游”三个字,很自然的联想到这样一幅悠然惬意的风 景...  庄子《逍遥游》 庄子《逍遥游》原文及翻译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这些寓言故 事性很强,而且穷形尽相,煞有介事,所以能够深深地吸引和打动读 ...  主要写 《逍遥游》的读后感读庄子的《逍遥游》庄子是战国时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13 庄子《逍遥游》原文及翻译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庄子《逍遥游》原文...这些寓言故 事性很强,而且穷形尽相,煞有介事,所以能够深深地吸引和打动读 ...  庄子《逍遥游》读后感_高中作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我读《逍遥游》 许多人喜欢老庄之学,然后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它似乎派不上什么用场。两千 年的封建历史...  《庄子》――《逍遥游》_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好《内篇?逍遥游第一》 内篇?逍遥游第一》 郭象注: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  ( 《庄子》的版本也很多,也不需我来介绍。 )我特别喜 欢读《庄子》 书的第一篇《逍遥游》 。对“逍遥游”可以有种种不同的理解。也许庄子以“无待”为“...  读《庄子》_其它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读《庄子》 根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庄子...对于如何跨入这一精神 自由之路, 《庄子》一书都在诠释,而在《逍遥游》篇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庄子逍遥游赏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