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无锡灵山大佛附近景点景点阶梯多少

峨眉山万年寺|峨嵋山生太猴区|峨眉山青音阁、一线天景点,峨眉山中山风景区介绍,峨眉山八大寺庙之一:万年寺|
◎ 峨眉乐山之旅-峨眉山景区(清音阁、万年寺)
  万年寺是四川峨嵋山历史最久的古刹之一,据传为代采药老人蒲公礼佛处。晋隆五年(401)创建时名普贤寺。唐乾符三年(876)慧通重建,易名白水寺。宋称白水普贤寺;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重修时,神宗又赐名“圣寿万年寺”,是以沿称至今。
  仙山灵猴
  猴山---一个位于洪椿坪下、清音阁上的“一线天”附近且集自然生态观光、科学研究、人猴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野生猴区。景区范围约10万M2,山上建有400多米长的栈道,还有观景亭台和若干廊桥、索桥。常常有数十只猴子出没在这里,或拦路向游客索取食物,或互相嬉戏追逐。游客想要顺利的通过猴区可在进入猴区前向当地出售猴食的小贩购买花生米等小食品。
  对于较为胆小的游客,进入猴区之前可以准备一跟竹棍,给自己壮壮胆,但游客千万不可主动攻击猴子。
  清音阁
  清音阁,又称卧云寺,以晋人左思诗句:“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的诗意而取名“清音阁”。它位于峨眉山牛心岭下黑白二水汇流处,海拔为710米。该处是唐僖宗年间慧通禅师修建,供有释迦牟尼、文殊、普贤大师之像。
  从洪椿坪经白云峡下行,沿途清流潺潺,一派石灰岩地区典型的溪峡风光。在到清音阁前,游客要途经“一线天”。峨眉&一线天&与北方许多景区由山岩崩裂而形成的“一线天”不同,白云峡“一线天”由流水溶蚀石灰岩而形成,峡谷所在的位置正是下二叠统(距今约220万年以前)形成的石灰岩石经过上千百万年的流水侵蚀而形成的一条狭窄的山谷。峡中只有一条栈道可通,是拍照留影的好地点。“一线天”以及附近的山溪涧,水质极清,点点岩石散布于水中,波光粼粼,格外迷人。据说当年药王孙思邈曾在溪间淘米为餐。使其具有传奇色彩。
  清音阁是峨眉山的交通枢纽,上可经洪椿坪等处直达至金顶,左行可经白龙洞达至万年寺,右行可达中峰寺、玉液泉等处。这里的夜空条件也较好,除几大寺庙外,附近还有不少农家旅舍来点缀。
  万年寺
  万年寺为峨眉山八大寺庙之一,它与金顶一样建有观光索道,很多游客都把万年寺作为正式登山的起点;另外一些游客则把这里作游山的结束。
   万年寺是四川峨嵋山历史最久的古刹之一,相传为汉代采药老人蒲公礼佛处。东晋隆安五年(401)创建时名普贤寺。唐乾符三年(876)慧通重建,易名白水寺。宋称白水普贤寺;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重修时,神宗赐额“圣寿万年寺”,沿称至今。
  此寺原有殿宇七重,规模宏大,几经兴废,现今只剩一座明代无梁砖殿。明代重修时,仿印度、缅甸建庙技术和风格,主殿长宽均为16米,四壁全部用砖砌,砌到7.7米处,逐渐内收,建成穹窿形拱顶,上面绘有手持琵琶、箜篌、笛子仙琚飘拂的四天女。全殿无梁无柱,不用一木,故称“无梁殿”,殿墙上装饰圆拱、垂柱、窗棂等仿木结构的图案。圆顶上建有无梁殿五座白塔和四只吉祥兽物;殿内顶壁四周佛像密布,原供铁佛三千尊、金人十二、罗汉五百,造型古朴,称为“千佛朝普贤”,现只穹窿下正中供奉着高7.35米、重62吨,铸于宋太平兴国五年(980)的骑白象的普贤菩萨铜像。菩萨神态安详,趺坐于莲花宝座上,头戴五佛金冠,手执如意,体态丰满,神情肃穆;莲花花瓣怒绽,重叠四层。座下的六牙白象姿态浑雄,大耳下垂,鼻几触地,四足立于莲台之上。普贤又称“通吉”、“三曼多陀罗”,代表德行。传说此菩萨有延命之德,发过十大弘愿,因而成为主理德、行德者,尊号“大行普贤”。而行之谨审静重莫若象,故普贤常骑六牙白象。
  寺内右侧有一长方形水池,相传唐代僧人广浚曾在池边为李白弹琴,遂有李白千古传颂的《听蜀僧浚弹琴》诗,诗日:“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著名的“行愿楼”在无梁砖殿后侧,内供万年寺三宝:佛牙、贝叶经和御印。贝叶经为明代暹罗(今泰国)国王所赠,上书梵文(古印度文)《法华经》。御印为明神宗朱翊爻赐建无梁砖殿时所赐。佛牙为明代国外友人所赠,据科学家鉴定,为古代剑齿象化石。
  峨眉山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藏有大量的宝贵文物,,还有“佛门三宝”供奉在普贤行愿楼。仅就全山有史可稽的第一座佛寺万年寺来说,除了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代普贤骑象铜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无梁砖殿。还有其它大量特色景区。所在位置: >
> 四川旅游峨乐、西环线
一大佛一峨一线。是宗教文化与山水文化结合极佳的一条经典路线。这里的青山秀水与历史文化,匹配之得体,陪衬之自然,甚于他地。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是对峨眉山与乐山的最好注解。峨眉山于平畴沃野之盆地平原惊人突起,孑然独立,得天地之精华,,集雄、秀、幽、奇、险、灵于一身。嘉木垂覆于上,清溪湍流于下,山重水复,乌啭蝉鸣,山寂人空,佛道集聚,魅力不凡。乐山“山川秀发,商贾喧阗”,文化繁盛,更以雄踞三江汇合之地的乐山大佛而蜚声天下。峨眉山聚天地之灵秀乐山大佛悟人间之真善。
行程安排:
二日游行程及线路:第一天成都至乐山,游乐山大佛、、,晚宿峨眉山脚。第二天乘车游览峨眉山,当日返蓉。
三日游行程及线路:第一天成都至乐山,途中可游览,然后游乐山大佛、凌云寺、乌尤寺,晚宿峨眉山脚。第二天游峨。眉山,晚宿。第三天游峨眉山,返回成都。
沿线主要景区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盆地峨眉山市西南7千米。因山势逶迤,“如螓首峨眉,细而长,美而艳”而得名,山体南北延伸,绵延23千米,面积约115平方千米。山坡西缓东陡,东坡为逆向坡,另有断层崖,山势险峻。主峰海拔3099米,高出东麓峨眉平原2600米。
峨眉山形成于新第三纪末。山体主要由碳酸盐岩、花岗岩、玄岩和砂页岩等构成,地层主要包括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三叠系沉积相当典型,被称为天然地质,已建有多个标准地质剖面。山上动植物种类繁多,计有动物2000余种,植物3000余种,且多为珍稀种类,动物中如枯叶蝶、凤蝶、弹琴蛙、树蛙、大蚯蚓等为峨眉山所特有。植物中有第三纪子遗植物珙桐、银杏、洪椿、桫椤等,是全省动、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
峨眉山位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整个山区云雾多,少,雨量充沛,与西边的小等地区构成名扬四方的“华西雨屏”。同时使气候要素的分配亦呈现出显著差别,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风景特色,从而也使峨眉山形成了景点多变的特点――移步景殊,山动,变幻无穷。
峨眉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有“峨眉天下秀”之誉。巍峨磅礴,重峦叠嶂,沟深壑暗,绿阴繁茂,云雾缭绕,形成了罗峰晴云、、、洪椿晓雨、白水秋风、九老仙府、象池月夜、、大坪霁雪、金顶祥光十大胜景,更有佛光、云海、日出、圣灯四大自然奇观。主要景点有报国寺、、、、、、、金顶等。1997年2月,峨眉山和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目录》。
在峨眉山麓,是峨眉山最大的一座寺庙,又是登山的大门,是游峨眉山的起点。该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报国寺”匾额为康熙帝亲书。报国寺中有三件珍宝,一是七佛殿内的巨型瓷佛二是高7米的14层紫铜“华严塔”(现已迂至伏虎寺);三是高2.3米,质量为25吨的大铜钟。
报国寺左行1千米,过虎溪三桥即为伏虎寺。由于寺内殿宇隐于丛林之中,故有“密林隐伏虎”之称。伏虎寺始建于唐,相传“林中多虎,常出为害,始建尊胜幢于无量殿前以镇之,其患遂绝,故名伏虎寺”。伏虎寺虽在密林之中,屋顶却一尘不染,堪称一绝,康熙题有“离垢园”匾额一方。
这里离报国寺约15千米,地处牛心岭下的山坳中。阁后有黑、白二水汇于清音阁下,汇合处有一大石,状如牛心,故名”牛心石”。二水上分别建有石桥一座,水穿桥而出,撞击牛心石后,浪花飞溅,恰如飞花碎玉。深峡的阵阵涛声,弹奏出甜美的琴韵,名日“双桥清音”,“且任客心洗流水,不劳挥手听清音”。
沿着白云峡蜿蜒直上,上行5千米即为洪椿坪。洪椿坪又称“千佛禅院“,因寺前有洪椿古树,故名。洪椿坪群山环抱,林木苍翠葱茏,空气清新,是山中最佳的避暑胜地。山间林岚漂浮,炎夏清晨雨霏霏,素称“洪椿晓雨”。“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描写的就是这一景象。
由洪椿坪上行,经扁担岩,登九十九道拐即到仙峰寺。仙峰寺创建于明万历年间。寺前古木参天,茂密浓郁,寺后长寿岩高插入云。迎面宛如翠玉屏风,时有朵朵白云飘绕,恰似一幅爽心悦目的山水画。寺后菁竹林中有一古洞,相传轩辕黄帝曾在此遇见九皇仙人,故名。九老洞一带盛产世界稀有的珙桐,春末夏初,繁花似锦。
过龙凤桥,经即到洗象池。相传古时佛教始祖释迦牟尼的大弟子普贤菩萨每次路过此地必在池中洗象。“象池夜月”即是这里的著名景色,入夜,皓月当空,月光映入池中,水天一色,景色幽美。这一带常有猴群出没。
建有铜殿一座,殿侧睹光台可观金顶四大奇观――日出、云海、佛光、神灯。每当清晨,自金顶下望,只见云雾似海,时如波涛翻滚,时又风平浪静,真是变幻无穷,奇妙无比。在没有月光的晴天夜晚,有时还出现荧荧火光,一明一暗,大小不一,这就是峨眉奇观――神灯。而最为神奇的是“佛光”,每当风静日朗,上午九十点钟或下午二三点钟以后,在金顶舍身岩上俯身下望,有时会看到五彩光环浮于云际,自己的身影置于光环之中,影随人移,互不相失。无论多少人,人们所见的始终是自己的身影,人称”金顶祥光”。
从金顶下山,经华严顶、、即到“白水秋风”的万年寺。万年寺始建于晋代,寺内有无梁砖殿,殿内有3米多高的铜铸普贤骑象座像,为峨眉山的镇山之宝。由万年寺即可下山返回峨眉山市区。
交通:去峨眉山游玩可先由成都到乐山。乐山境内公路交通网十分完善,乐山到峨眉山之间常年均为旅游热线,平均每10分钟就有一班汽车发出,单边车程不足l小时。乐山至五通桥、沙湾、犍为罗城等地的车程也在2小时以内。从成都市前往,车辆班次最多的车站是新南门的旅游汽车客运中心。乐山的公路交通枢纽是城区中西部的汽车中心客运站(当地人简称“中心站”)。从乐山到成都,车费一般每人30元(空调大巴每人约36元);乐山到峨眉山,车资一般每人10元(中巴车每人5元)。从成都乘车只需1.5小时就可到达,路况极佳。门票:120元。电话:
特产:峨眉山的中低部是著名绿茶“竹叶青”和“峨蕊”的主产区。
景区常年均有中药材出售,品种繁多,令人目不暇接。除茶叶和药材之外,山间还有一种特别的风味食品一一雪魔芋,这是当年寺庙僧人的常备食品。
峨眉山是四川最好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旅游开发的时间早,旅游线路成熟,交通状况极好,接待设施齐备完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都属四川的佼佼者,游客尽可放心前往。
世界上最大的坐佛――乐山大佛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乐山大佛凿塑于岷江南岸栖鸾峰临江一面的崖壁上,和乐山城隔江相望。佛像头与山齐,脚踏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可谓“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坐山”。
这尊雄伟的佛像高71米,几千米外都可以看到。它的头长14.7米,宽10米。头顶上每一个螺髻都可以放入一张大圆桌。他的耳朵长7米,耳朵眼里可以钻进两个人。它的脚背宽8.5米,可以围坐一百多人。它比云岗石窟最高的大佛要高出3倍。过去认为世界上最大的是阿富汗帕米昂大立佛(已毁)才高53米,而乐山大佛则比它要高出18米,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之最。
这座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713年)。由凌云寺的海通和尚发起造像,工程一度中断,直到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才由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完成,历时90年之久。
与大佛同时修凿的配套工程还有九曲,依佛像右侧绝壁凿成,九折而下达佛脚,沿栈道有摩崖石刻。
在乐山大佛外围,发现了一尊全身长达4000余米,有几座山体组成的“”。这尊睡佛四肢齐全,体态匀称,面目清秀,安祥地卧在青衣江山脊线上,仰面朝天,慈祥凝重。著名的乐山大佛不偏不倚正好端坐在巨佛心脏部位。巨佛的头、身、足,分别由、凌云山和龟城山三座山连襟组成。佛头由整个乌尤山构成,山上的石、翠竹、绿阴、山径、亭阁、寺庙,分别呈现为巨佛的发髻、睫毛、鼻梁、双唇和下颚;佛身由凌云山构成,山上九峰相连,犹如巨佛宽广的胸膛、浑圆的腰和健美的腿;脚板翘起的佛足是龟城山的一部分。佛的整个体态十分逼真、自然、和谐、犹如天造地设、毫无人工刀迹斧痕。现观看卧佛的最佳位置就在乐山市滨江路“福全门”。
凌云山并不高,它共有9个山峰,最高峰也不过增地拔起140米。由于它峰峦错落,林木葱茏,俯视浩瀚三江,气势磅礴;远望峨眉三峰,历历在目,再加群峰上建有寺庙,因此,1,000多年前就受到人们的称赞。宋代文人邵博曾赞美说:“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日嘉州,嘉州之胜日凌云。”嘉州就是乐山。凌云山各峰上的寺庙,现在还保存的有栖峦峰的凌云寺和灵宝峰的。
凌云山周围还有、竞秀亭等亭台楼阁。东坡楼也叫东坡读书楼。山上还有很多汉代的崖墓,有的崖墓深达十多米,周围有精细的雕塑,里面还有陶俑之类的陪葬品,这是四川特有的古迹。
和凌云寺毗邻有一座乌尤山,两山之间隔一水,有吊桥相通,和凌云山合成一个完整的风景区。山上有乌尤寺,建筑顺山势设计,曲折高低,玲珑雅致,别具一格。除了佛殿以外,还有旷怡亭、听涛轩、尔雅阁等精巧建筑。
交通:游览乐山大佛和凌云山,可以从成都搭公共汽车或旅游车前往,成都至乐山全长167千米,从乐山至峨眉山只有30多千米,也通公共汽车。因此,游览乐山,观赏大佛,可以和游览峨眉山安排在同一游程。
乐山也通火车和轮船,从方面来的客人,可乘火车经峨眉山到乐山;乐山港客轮直发、等沿江各地。门票:40元。电话:
特产乐山最为有名者分别为西坝豆腐和岷江河鱼。
三苏祠景区位于成都市西南眉山市东坡区西南隅,正好处于成都一乐山旅游热线的中间。这里曾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明代洪武元年改宅为祠。三苏祠占地约5.68公顷,总建筑面积有11500平方米。
三苏祠是一座富有四川特色的古典式的园林建筑,周围红墙环抱,绿水萦绕,荷池相通,小桥频架,曲径通幽,堂馆亭榭掩映在翠竹浓阴之中,错落有致,有“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之称。
祠内主建筑以正门、殿堂、启贤堂、木假山堂、济美堂为中轴线,荷花池岸亭阁徐徐向外展开,显得疏而不散,紧而不促,布局自然流畅。正殿有苏洵、苏轼、苏辙的塑像;东侧由池水将绿洲亭、抱月亭、云屿楼连成一组园林。亭小水阔,树密楼奇;西侧一泓池水为“百坡亭”廊桥横断,向北望,透过“披风榭”可见隐于竹林中的东坡卧塑像。
三苏祠的园林景观极富特色,保持了浓郁的清代四川传统园林自然、古朴、典雅的特点。屋宇堂廊,布局有序,点线呼应,疏密有致,匾额对联,缤纷耀彩。整个祠堂具有历史文化名人故居肃穆典雅气氛,使人赏心悦目,留连忘返,被当代中外文化名人、古典园林专家称誉为“四川古典园林的典范”。
祠内收藏有“丰乐亭记”、“记”、“表忠观碑”和“罗池庙碑”四大名碑的金石碑文或碑拓本,陈列有数以千计的匾联书画等文物。
峨乐线周边旅游线路及景区
峨眉山一乐山大佛一线及其周边地区,几乎集中了四川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的精华。除了最负盛名的世界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以外,在其周边还有许多著名的文化遗址和风景胜地。
乐山――五通桥――罗城古镇―线
行程安排:第一天由乐山出发,驱车25千米直抵五通桥游览,下午前往罗城古镇,夜宿犍为县城;第二天上午游览古镇,下午返回眉山或成都。
五通桥为一古镇,地处茫溪河、涌斯江汇流处,古代这里曾是盐业集散的小镇,距乐山市约25千米。五通桥风景优美,有湖面约20万平方米,外傍浩浩岷江,包括四望关、青龙嘴和竹根滩三个小区,形似三镇的缩影。
五通桥融建筑于山水绿化之中,纳功能与空间环境于一体,是一座独具特色的水乡古镇,被誉为四川“小西湖”。这里依山傍水,山环水绕,五通桥充分利用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地形条件,在河边建有各式码头和休息平台数十处,湖面上横跨着一座座别具特色的桥,有浮桥、吊桥、四望关大桥、茫溪大桥及桥庙结合的,,老桥”等,构成了一个水陆联运的交通网络与一套布局合理的功能分区。
寺庙是五通桥的又一重要景点,场镇内外共有五六十座会馆寺庙,是居民游览聚会之处。每年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这里还要举行盛大的龙舟赛,并且是全国七个号称“游泳之乡”的地方之一。
乐山市犍为县罗城镇初建于明末崇祯年间,成形于清代。古镇坐落在一个椭圆形的山丘顶上,城镇东西长、南北短,很像一把织布的梭子,所以人们称它为“云中一把梭”。从远处看,罗城又像是一只船,中部的戏楼& 是船舱,东端的灵官庙右侧长22米的过街楼(毁后未建)是船舵,因而罗城又被人们叫作“山顶一只船”。
罗城镇中心船形主街长209米,街面最宽处9.5米,最窄处1.8米。这条船形商业街布&& 局妙,建筑造型奇特,十分引人注目。街两侧敞廊就是当地所说的“凉亭子”。两侧建筑均为小青瓦屋面,木穿斗结构,竹编夹泥白灰粉墙,前店后宅,是明清时期四川集镇典型的民居建筑形式。然而它与众不同的是屋面出檐很长,深达5~6米,从东到西连绵长达200多米,长廊屋面有玻璃“亮瓦”采光,廊内地面随地形起伏设踏步而不作坡道,便于各类摊贩摆摊。廊柱础石随地形升高而依次加高,檐口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均呈一条缓缓的曲线,并渐渐向东西两端交汇,与船形格局十分协调,而且这种封闭的船形空间更有商业气氛。
&在船形街中部有一个戏楼,既是全镇建筑的构图中心,又是罗城镇上一座主要的标志性建筑。
眉山一(或丹棱县)一瓦屋山一线
行程安排:
第一天由眉山出发,途经夹江并游览千佛岩(或经丹棱县直抵瓦屋山).下午抵达瓦屋山,夜宿瓦屋山;第二天全
天游览瓦屋山,傍晚返回眉山。
夹江千佛岩
& 地处夹江县城3千米的千佛村、青衣江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青衣江流经此处时河道紧收,两岸山势近逼,形若峡口,千佛岩石刻就分布在青衣江畔的悬崖峭壁上。
夹江千佛岩的岩壁长约1000米,高60米,沿岩凿有佛像270龛,4000余尊。历经浩劫之后,现存佛像162龛.2400多尊,其中以净土变龛、毗沙门天王龛、弥勒坐佛龛、维摩变龛、观音龛等较为精湛。在这些龛窟中,以弥勒坐佛龛最大,高2.7米,造型精美,神态逼真,传为乐山大佛之蓝本。毗沙门天王龛,浮雕及后壁羽人,均具独特风格。左右两壁各有浮雕三层,每层隔云朵,镌刻骑马武士、护法诸天、三头六臂神骑怪兽及骑马射箭等,内容丰富,雕刻精细。净土变龛,在两米见方龛内,镌刻270余尊各种形象人物,华美而又严谨。
据历史记载,夹江干佛岩佛像始凿于唐,延及明初,以唐代的造像为最大。岩下青衣江中有一巨石,形如龙脑,俗称“龙脑石”。千佛岩江畔有古栈道、铁石关遗址,有古今名人题咏石刻六十余处。
瓦屋山国家森林位于四川盆地西缘洪雅县境内,总面积为693.33平方千米,园内最高海拔3522米。由于地质作用,瓦屋山形成了向东西两侧略倾的屋脊状地形,从任何角度望去,此山整体上都状若瓦屋,因此得名“瓦屋山”。山顶平台约有11平方千米,南北长3375米,东西宽3475米,平均海拔2830米,高出“桌子山”681米,被有关地质专家认定为中国最高、最大的“方山”。自唐宋以来,瓦屋山因其神奇秀美与峨眉山并称为“蜀中二绝”,享誉干载。
瓦屋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空气湿度、风向等条件,极易出现云海、日出、佛光、圣灯等神奇的天象景观。山顶象尔岩是观景的最佳位置。岩下有时云海千里,白浪翻涌,远眺峨眉山、贡嘎山,仿佛像两只小船在云浪中沉浮。
瓦屋山植被丰富,有野生植物3500多种,被子植物科数占世界被子植物总科数的60%.被誉为”世界被子植物的摇篮和分化中心”。野生动物达470多种,大熊猫在箭竹林中嬉戏,小熊猫在林间枝头踊跃,野牛成群结队绕着山腰小道行进。
由于瓦屋山地处“华西雨屏”地区,森林植被保存完好,因此山有多高,水就多高。林下80多个泉眼,涌流不竭,汇成72条瀑布,其中以兰溪、鸳鸯、鸯溪为3条最大的瀑布,而兰溪瀑布全长落差1040米,令人叹为观止。
瓦屋山丰富的森林生态群落,造就了瓦屋山秀丽的四季风光。兰溪瀑布在冬季凝结为巨大的冰瀑,蔚蓝剔透,被称为“西南一绝”。琼林之间,各尊雪雕神态备异,仿佛人间仙境。
西环线一一成都一都江堰一卧龙一四姑娘山一小金一丹巴美人谷一康定一海螺沟一一成都,全程近1000千米,需要7~8天时间,并可延伸至雅江、理塘而直抵稻城亚丁风景区。沿该线几乎覆盖了川西的主要景区。以纯正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而享誉中外。
行程安排:
第一天,由成都出发,途中参观都江堰、卧龙,夜宿卧龙。第二天,由卧龙赴四姑娘山游览,夜宿四姑娘山。第三天,全天游览四姑娘山,夜宿四姑娘山。第四天,由四姑娘山出发,途经小金抵达丹巴美人谷,夜宿丹巴。第五天,由丹巴经八美镇、塔公乡、新都桥镇赴康定,夜宿康定。第六天,游,经泸定县抵海螺沟,夜宿海螺沟。第七天,游览海螺沟,下午经泸定、天全抵达碧峰峡,夜宿碧峰峡(若时间宽裕,可顺道游览贡嘎山)。第八天,游览碧峰峡,下午或傍晚返回成都。
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高山生态系统及大熊猫、金丝猴、珙桐等珍稀物种为主的综合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始建于1963年,是中国最早建立的保护区之一,1980年被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同年与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合作建立了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
保护区面积20万公顷。保护区内温暖湿润的自然环境和复杂多样的地形,为众多生物的栖息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物种有:大熊猫、金丝猴、牛羚、白唇鹿、绿尾虹雉、珙桐、水青、连香、红豆杉等。区内分布着100余只野生大熊猫,占全国大熊猫总数的1 0%,因而使卧龙以“熊猫之乡”、“宝贵的生物基因库”享誉中外。
保护区奇妙的自然景观、变化多样的森林植被、幽深的环境以及形形色色的稀有动植物,汇集成一种难于抗拒的诱人魅力,吸引着更多的中外游客和科学工作者前来观赏、考察。
门票.大熊猫苑30元,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20元,英雄沟10元,银厂沟10元。
的阿尔卑斯山――四姑娘山
四姑娘山位于小金县长坪及海子两沟的深处,主峰幺妹峰海拔6,250米,终年积雪,直插蓝天,蔚为壮观。根据当地藏民的传说,四姑娘山为四个美丽的姑娘所化。这里山体陡峭,直指蓝天,冰雪覆盖,银光照人。溪沟呈南北向穿行于深山峡谷之中,纵深十至数十千米。这里有高原特有的洁净蓝天,皑皑白雪,并与奇峰异树、飞瀑流泉、草甸溪流交融成一幅奇异景观。其中双桥沟纵深30余千米,峡谷时宽时窄,宽阔处可达数千米,斜坡上覆以广阔的,溪流婉蜒其间,两岸沙棘树丛生宛似一条绿色长龙绵延长达数千米。而每当金秋时节,树叶转红,又是一番景色。
四姑娘山是一片神奇美丽的土地,气候特殊,垂直高差显著,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的山山水水都是那样的原始、古朴、幽静和神秘。春风中百花盛开:夏日里草木葱茏;金秋时节色彩缤纷;寒冬季节白雪皑皑。四时风姿,备擅其美,朝晖夕阳,气象万千,一派秀美的南欧风光。
四姑娘山风光秀美,四姑娘山的风情更美。这里的历史悠久,景区内居住着藏、回、汉等民族,那古老动人的神话传说、热烈隆重的祭礼庆典,悠扬悦耳的山间民歌,还有那香喷喷的青稞酒、酥油茶,这一切构成了四姑娘山浓郁的风土人情画卷。
景区内交通
要想细细品味四姑娘山秀丽、宏伟的自然风光,徙步旅游是最好的方式。但您除了要有吃苦的打算外,您还需要有充分的时间及相应的装备。
――绿色环保观光车(因道路问题此观光车仅能在双桥沟内游览)
为了保护沟内自然环境,这种观光巴士用天然气作燃料,几乎无污染。旅客购票(观光车票价目前为60元)乘车进沟后,可在任何地点下车或上车,汽车招手即停,十分便利。
在四姑娘山的长坪沟、海子沟您都可以亲自体验骑马的乐趣,当然如果你没有骑马的经验,建议最好还是由马夫给您牵马。
门票:旺季(4月至11月底)长坪沟35元,双桥沟40元(另加观光车费60元),海子沟30元,毕棚沟30元。
淡季(12月至次年3月底)长坪沟30元,双桥沟35元(另加观光车费60元),海子沟20元。
四姑娘山主要游览点里程
沟口(日隆镇)一双桥沟,7千米,沟内全长30多千米。沟口(日隆镇)一长坪沟,0.5千米,沟内全长29千米。沟口(日隆镇)一海子沟,0.2千米,沟内全长19.2千米。长坪沟口一毕棚沟口,约70千米。
丹巴美人谷
川西州的丹巴,古称“章谷”,藏语意为岩石上的城镇,是大渡河上第一城,是一个深藏于横断山脉中的世外桃源。因这里古碉楼林立,又称“千碉之国”。这里有五千多年前古人类活动遗址,同时也完整地保留了嘉绒藏族的生活习俗。由于一方山水的孕育,这里自古就多出美女,故又有“美人谷”之称。
据说在很古很古的时候,这里的山寨里有一位聪明能干,美丽善良的姑娘,全村寨的小伙子都想追求她,当时邻近的部落常来侵扰,姑娘便向小伙子们提出一个条件,让小伙子们一夜之间在自已屋后修筑一座碉堡,谁的碉堡修得最高最漂亮她就嫁给谁这一小伙子们来了劲,立即动起手来,一夜之间寨子里家家户户的屋后都耸起了一座碉堡,村寨变成了高碉林。这些高碉至今仍是丹巴的一种象征,我们的康巴美女就住在这些掩藏在绿阴之中的石屋里,透过镶木的窗户,笑得明净而朴实。
过去,每年农作物收获的时节,丹巴备村备寨都要举行盛大的选美和祭祀活动。如今,每年的5月21―23日,丹巴选美节(又叫风情节)都会如期举行,要选出一朵金花,二朵银花,五朵石榴花,还要选出一朵康巴之花,个个美艳群芳。这几天总是能够吸引到世界各地的人们来大饱眼福,尤其是2001年和2002年的康巴之花都出自丹巴,更使得美人谷的名声不胫而走。
康定跑马山
康定旧名打箭炉。相传蜀汉诸葛武侯七擒孟获时,派大将郭达在康炉箭,故名打箭炉,此为一种说法。另一说法是藏语称康定为“打折多”,“打”意经幡,“折”意山峰,“多”意二水交汇处。“打折多”意为经幡下二水交汇之处。元、明朝时,这里仅是小寨,尔后随着川藏间“边茶”贸易的逐步发展,形成“边茶”贸易中心,极盛时期,有48家“锅庄”。锅庄为一种贸易中介,专门接待来往客商和为客商间搭桥等服务,也有作为代理商贸从事商贸的。清雍正年间设打箭炉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设康定府。1913年设康定县,1939年元月西康省成立,设省会于康定。
《康定情歌》是联合国收集的一百首“世界民歌”中唯一一首中国民歌。康定,因《康定情歌》名扬中外。古城康定坐落在跑马山下,折多河奔腾穿城而过,与北来的雅拉河聚汇于下,呈现“三山环抱,二水夹流”的景观。康定周围温泉成群,高山湖泊众多,被人们称为多泉、多桥、多湖泊的地方。
每到”四月八转山会”,跑马山上绿草坪里、青松林中,搭满各色帐篷,人们穿着节日盛装,上& 山游览、朝山拜佛。山歌、弦子、 锅庄交替,整个跑马山像一片沸& 腾的海洋,热闹非凡。
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内距成都市322千米,康定49千米。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以世界同纬度海拔最低、活动性最强、冰川地貌最完整等特点而闻名海内外。海螺沟冰川地质学称其为现代海洋性冰川,它是贡嘎山最大的一条冰川,长14.2千米,末端落入森林带内6千米,又形成冰川与原始森林共生的绝景。
贡嘎山主峰脊线以东为陡峭的高山峡谷,地势起伏明显,大渡河咆哮奔流,谷窄水深,崖陡壁立。在水平距离不足30千米、高差却达6500余米的地带形成举世罕见的。海螺沟景区就位于峡谷之间。这里地形复杂,气& 候类型特殊,山下无夏,郁郁葱葱。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山顶终年积雪,年平均气温在-9℃左右。
在这冰天雪地的冰川世界里,有温泉数十处,游人可在冰川上享受温泉浴。水温介于40~80℃之间,其中更有一股水温高达90℃的沸泉。冷热集于一地,甚为神奇。
置身于冰川之中,你无时不为自然界的鬼斧神工而感叹。古老而神秘的原始森林,种类繁多的“动物王国”,名扬中外的“梅螺杜鹃”,多姿多彩的瀑布、温泉,如梦似幻的人间瑶池,叹为观止的“梅螺树石恋”,泼墨山下的“神话世界”,壮丽无比的“日照金山”,神秘莫测的“碌海冰川”,凌空垂挂的“大冰瀑布”,它是“蜀山之王”贡嘎山捧出的问鼎画卷,它是康巴高原上的旅游瑰宝,一颗闪烁着五彩神光的明珠。
交通:目前国道318线和108线两条公路都可抵达海螺沟,全线为三级水泥和柏油路面。
线路一:从成都经双流、新津、邛崃、名山、雅安高速公路,过天全县,穿二郎山隧道抵海螺沟风景区,全长322千米,行程6~8小时左右。
线路二:由成都经都江堰、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的卧龙自然保护区、小金县、甘孜州丹巴县、泸定全程499千米,行程两天可抵达海螺沟风景区。可先参观卧龙自然保护区和四姑娘山,然后再转道小金县前往康定,再往海螺沟。
贡嘎山位于成都西南约320千米,泸定县城南约55千米处。藏语“贡”是冰雪的意思,“嘎”意为白色。贡嘎山为川西大雪山主峰,海拔7556米,是四川省境内第一高峰,被称作“蜀山之王”。峰顶有约七十平方米的平台,常年为冰雪覆盖。海拔4600米以下才有草地和灌木林。1957中6月 &13日,我国登山队登上顶峰。
贡嘎山高峻挺拔,积雪终年不化,远远望去,浮现在茫茫雪海之上,庄严神秘,令人肃然生敬。特别是晴空万里之时,被朝辉晚霞所染,其日照金山的瑰丽辉煌,非亲身经历无法想象。
贡嘎山雪线以下,因地理位置特殊,还保留了许多珍惜动物资源。在彻寒逼人的冰川附近。存有水温高达90℃的沸泉和热气蒸腾的温泉瀑布,冷热同时,温差悬绝,实为自然界的一大奇观。
到贡嘎山登山旅游的人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仔细研究,认真选择登山季节和登山路线,作好充分的物资准备。
登山一般多在每年5~6月的旱季和雨季交替期,因其既有较高的温度又无太大的雨量。并最好在保障措施严密周到的条件下,沿前人精心选择的西北山脊路线登顶。贡嘎山的高峻挺拔,秀出群山,远非一般内地名山可比。登临其上,那种一览无余,众山皆小的境界极为壮美。但因登顶难度极大,一般不适于业余人员尝试。
泸定县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泸定桥是必须要看的一个景点。公元1705年,清朝康熙皇帝为沟通汉藏文化、经济的交流,为国家统一和解决进藏道路的梗阻问题,下令在大渡河上修建的第一座桥。大桥历时一年建成,康熙取“泸水”(大渡河旧称),“平定”(平藏准噶尔之乱)之意,御笔亲书“泸定桥”三字,泸定县也因此得名。康熙亲书的御碑至今还屹立在桥头。当年红军二十二勇士突破天险,飞夺泸定铁索桥,红军才取得了陕北会师的胜利,故该桥也成为红军长征史上的一座丰碑被载入史册。
碧峰峡位于雅安市北8千米,景区为两条峡谷,左峡长7千米,右峡长6千米,呈V字形,宽30~70米,海拔700~1971米,峡壁相对高度100~200米。植被、峡景和瀑布是碧峰峡景区的鲜明特色。峡内林木葱郁,苍翠欲滴,峰峦叠嶂,崖壑峥嵘。沿1.5米宽的石板路在景区内环绕旅游,可领略险、奇、秀、幽之原始风貌。景区有黄龙峡、天仙桥、天然盆景、千层岩瀑布、白龙潭瀑布、女娲池、滴水栈道等景点60多处。
与碧峰峡相依,峡长4千米,最窄处仅30米,陇盘旋于峡谷之中,蜿蜒湍急。两岸峭崖夹峙,苍岩壁立,山高谷深,林 木蔽日。峡内有龙女峰、虎啸峰、金猫峰、银鼠峰、小西天峰、形状各异,鬼斧神工,形态逼真。悬崖峭壁间,飞瀑垂挂,山泉潺潺。夏秋傍晚,峡谷深壑中,萤火飞纵,似繁星点点。黄龙峡内巍然屹立 着一座山峰,如一尊垂手端坐佛 像,五官清晰,面容慈善,佛态可掬,人称天然黄龙巨佛。
碧峰峡瀑布群
&峡内有瀑布、溪潭50余处,有的似银丝飞珠溅玉,有的如白练凌空下泻,或层层叠落,或一注到底。构成了碧峰峡景区一道独特风景线。
位于右峡旅游栈道处,溪水从10余米高的裸岩上均匀洒落。游人到此,驻足栈道,仰望,水珠飞溅,沁人心脾。
位于景区白龙潭瀑布下,为瀑布多年冲刷而形成的开阔潭池,传说为女娲沐浴之所。长80余米,宽约30米,池周青山绿翠,花香乌语,池水清澈见底,碧蓝如镜。
位于碧峰峡翠巅,又名翠屏寺,海拔1250米,始建于唐,明代重建。寺庙占地1.2公顷,建筑依山就势,围绕中轴线原建有前殿、中殿、大雄殿、会灵阁、后殿等殿堂,但几经兴废,现存观音殿、石牌坊、石狮、香炉等。
碧峰峡野生
这是我国西部第一家依托风景区的山水地势而开发建设的野生动物世界,让三百余种野生动物在山水林间自由生活,而游人则在专用汽车中沿途观赏。全园有猛兽区、食草动物区、鸟禽区等数个动物观赏区,并有动物表演和民族风情表演。碧峰峡野生动物园建有完善的游客接待中心,游客的食、住、行、娱乐、停车等都十分方便。
从碧峰峡北行10余千米,可抵达上里古镇,古称“五家口”。过去,这里地处蜀中重要的临邛古道上,为古南方丝绸之路自邛都(今邛崃县城)出发的第一个重要的站口是联系周围州县的区域干道上的重镇。古镇依山临水,环境清幽,有近10座造型备异&& 的小桥,沿小河大道,长石纵横铺陈,既作河岸护壁,又为民居墙体,做工精细,手艺高超,无裂缝、无陷塌,平整中唯见千百年人迹磨出的光泽。
古镇地势平坦,东西长约三百米,南北纵深一百余米。镇内有4条街道,“井”字路网,交通、商业活动都显得极为方便。路、堤结合的滨河路,空间层次丰富。东侧近一百米的滨河古道十分完整。“井”字路网东端连接一东西向矩形广场,是全镇文化、商贸活动的中心。广场尽端有一座,戏台前是宽大的坝子,为人们聚会共乐之处。戏台左侧有小道接白马河石桥,可直接出入古镇。
镇上还有5处规模可观、雕装精致、布局严谨的富户大院,也有小巧玲珑,古朴典雅的民居建筑,多为明末清初遗存。富户大院多为四合院,曲线形硬山封火墙,穿斗结构,满装木裙板,粉墙黛瓦,镂空木雕,花门窗格扇,雀替,斜撑,石雕柱础,勒脚石围板上的通风花筛蓖子,这些均体现出川西明清建筑风格。民居房屋低矮,街房铺面为前店后宅的连排一二层穿斗结构,部分二重檐,一般均有木栏挑外廊。
古镇及其周围,分布着许多文物古迹,有精致的石牌坊、寺院等,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过去因长期公路不通,交通不便,使得古镇至今古风犹存。今天,很多人到古镇来探古寻幽, 来寻找一段逝去的岁月,来寻找&一份久远的情怀。
稻城亚丁环线
成都至稻城800多千米,稻城至亚丁110多千米。&
第一天,成都乘车经康定到新都桥,宿新都桥。第二天,新都桥至稻城,宿稻城。第三天,稻城至亚丁,游览亚丁景点,宿亚丁。第四天,继续游览亚丁,下午乘车返回稻城,宿稻城。第五天,稻城至康定,宿康定。第六天,由康定返回成都。
亚丁风景区
传说在青藏高原雪山深处的一个隐秘地方,有一个被双层雪山环抱的王国,那里有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金矿及纯净的空气,这个王国就是香巴拉王国。在藏传佛教中,像“香巴拉王国”这样美丽、明朗、宁静、和谐的“净土”,也被称为“香格里拉”。
亚丁风景区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地处著名的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脉中段,东南与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接壤,西邻乡城县并与省中旬县毗邻,北连理塘县,面积7323平方千米。其海拔为3750米,境内最高海拔达6032米;属高原季风气候,绝大多数时间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自然风光优美,尤以古冰体遗迹“稻城古冰帽”著称于世。
稻城,古名“稻坝”。藏语意为山谷沟口开阔之地。《西康图经》记载:“光绪三十三年,因在此地试行种稻,故改名稻成县,预祝其之意”。亚丁藏语意为“向阳之地”。在稻城亚丁极目远眺,天地浩瀚无垠,乱石铺天盖地,憾人心魄被誉为“最后的香巴拉”。
这里的1145个高山湖泊如仙女不经意滴下的眼泪,洒落于嶙岣乱石间,碧蓝如玉,晶莹剔透。湖水寒冷刺骨,湖里却游鱼欢畅穿梭,湖面百乌栖息。湖边石缝不时露出茸茸小草、小花,在接近海拔5000米高的土地上摇曳出生命,惊心动魄的美丽。
这里是许多野生动物的家园,它们在这里出生、生活、死亡。岁月流逝,芳草枯黄,白骨和幼仔,古老与新生,相生相依,永恒不变。
这里还曾是恐龙的家园。1982年,科学家在中部发现恐龙牙齿化石和桉树化石。
这里有夏诺多吉(东峰5,958米)、(南峰5,958米)、(北峰6,032米)三座雪山,“属众生供奉朝神积德之圣地”,分别象征观音、文殊、金刚菩萨,在藏区影响极其深远。
风景绮丽,公路沿线牧场开阔平展,河流平缓如镜,遥望远处,山峦起伏,气象万千。村落、牧人、牛羊散落其间,宁静安详,如人们心中向往的净土。
最新旅游资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乐山大佛景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