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潭中学2015分数线早上放什么歌

浙江省第三批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获奖名单公示
项目负责人
主题读写大练场
海盐元级高级中学
绍兴市第一中学
刘明玉、陈美琴、吴巍巍、范玲玲
歌词的欣赏与创作
富阳市场口中学
包增军、裘惠珍、赵海峰、方小静
向电影学写作
海盐元济高级中学
走进红楼世界
沈亚玲、陆伶俐
生命的写实――形象散文创意写作
建德市新安江中学
邱亚俊、朱忠平、吕莉芳、汪小明
陈如意、卢军菊、林海霞、余军
摄影与写作
浙江省衢州高级中学
金雪峰、陶秋玲、金艳、林宛
对联写作与欣赏
林晓滨、郑伟荣、张莹、江永夫
杭高人文涵养
杭州高级中学
趣味文言文欣赏
诸暨市牌头中学
龙游县第二高级中学
余孝忠、蓝爱青
谭佛周、陈杰蕾、江正
吴时月、刘旭飞、金长林、陈相友
中学数学建模
浙江省萧山中学
周海军、莫芬利、朱寒杰、张义斌
生活中的数学视角
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郑姿姿、党少斌、赵晓洁、应鲁嘉
“矩阵”实验室
李芳、邵达、潘克亮、王聪聪
数学视界下的3D模型
神奇的概率
嘉兴第一中学
冯霄、周赛君
高中数学进阶
宁波市北仑中学
马洪炎、吴文尧、安凤吉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实验
嘉兴市第一中学
李晓峰、计振明、沈新权
螺旋的数学模型
数学创新与能力拓展
刘建永、何贤兄、李子隆⑿煅
英语戏剧表演
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
江晔雯、孙纯红
初级财经英语之理财
蔡美莲、钭继慧、徐军、叶碧玲
希腊神话赏读
孙浙微、卢建立、黄秀珠
A Dip into Chinese Culture(中国文化掠影)
浙江省义乌中学
圣经小故事 做人大道理
金华第一中学
生活中的英文翻译
金丽奈、张文平、Nathaniel
英语习(谚)语选学
张东升、翁琦琳、阮旦君、陈青青
英语影视戏剧表演
浙江省富阳中学
郭杰、郭林锴
Resources for Life 人生资源
杭州外国语学院
英美诗歌欣赏
衢州第二中学
十八岁学点成功学
肖利、付丽雁
赏漫画 学政治
西方哲学智慧18讲
王梁、刘灿、臧衍杰
读典故?悟哲理?品人生
简明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
浙江省浦江中学
中国企业风云
方军、韦恩标、乐艳
公民养成教育
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
道德经心释
朱建红、陈丽、单长松、朱加丰
国际文化交流礼仪
嘉兴高级中学
朱德飞、叶世斌
中国古代女子服饰赏析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刘海婴、陈亚利
乐清市民营企业发展研究
陈春丽、张旭建、周启梅、戴天亮
大国兴衰启示录
余杭第二高级中学
王晓荣、吕准能、王强、王中文
中外杰出女性评说
鄞州区姜山中学
戚雯洁、史庭祺、章文博、史文磊
萧山南片文化研究
吴金炉、杜伟东、金伟国
中国古钱币
温岭市新河中学
历史漫画赏析
浙江省义乌中学
主题探究式区域地理
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耿夫相、赵兴利、袁启木、何灵飞
走进临海国家地质公园
临海市回浦中学
周贤满、陈玲玲、程莉芳、杨明
高中地理新课程创意实验
临海市回浦中学
王卫兴、陈玲玲、金巧莉、杨明
地图及其应用
安吉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张凯、汪继荣、付宗泽
趣味军事地理
湖州市第五中学
朱燕、邱宏菊、郎婷婷、张姝婧
换个视野看地球
王琴慧、邹慧、张强男、周园园
校园气象观测与物候
温州第二高级中学
李文影、谢芳、黄晓芸、金胜春
湖州市第五中学
沈彬、张建华、邱红菊、郎婷婷
最美丽的物理实验
叶建勇、张潆尹
水火箭原理与创新设计
浙江省上虞中学
物理视角中的电影
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
李鸣、姚建峰、梁恒
古希腊文明
“绿色”科技活动技能入门
台州市第一中学
吴章法、张敏
创意电磁学实验
邓明富、梁桢慧、丁占涛、王鹤鸣
学懂悟会之物理篇
诸暨市第二高级中学
从趣味实验走进高中物理
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学
林燕、岳丽志、李军豪
化学思想观念纵横
杭州第二中学
章哲承、陈燕、朱文博
化学数字化实验
台州市教研室、椒江区洪家中学
郭君瑞、郑益强
中国古代的化学应用
化学技术视角下的黄岩柑橘
台州市第一中学
刘丽红、陆文妹
见证生活处处皆化学
苏香妹、金岳、郑崇波、林正富
舌尖上的化学
郭君瑞、林瑞蔡、徐玲玲、许修明
化学智慧与化学史
张克龙、叶琼、占舟、白洪海
基础实验化学
温州第二高级中学
徐丹青、周家钻、彭斯斯、张孟文
化学数字化实验
桐乡高级中学
金国林、谢曙初
化学与烘焙
杭州第二中学(河东校区)
家庭食品与健康
温州第二高级中学
陈素平、黄秀娟、彭斯斯、薛杏勇
微生物与发酵食品制作
张庆勉、吴晓云、马素梅
高中生物实验与探究
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
金燕、范凯、张黎龙、林玲玲
食品的营养、安全与健康
嘉兴教育学院
周炳渠、何明祥
赵其刚、王甫荣、丁一璐
绿色果蔬空中生态种植
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
张庆勉、叶丽平
海洋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
徐凌嫣、孔婵、李静静、董小明
植物显微实验拓展
林永、唐云忠、王敏、包日存
生物显微摄影
温岭市第二中学
陈彩燕、江海燕、郭敏剑、陈小慧
慧眼识植物
杭州十四中
韦红、卓芳芳、汪祝兵、方淳
作物生理与栽培
杭州十四中
赵正瑜、方淳、章婷婷、韦红
观赏植物水培技术基础
浙江省衢州第三中学
动物行为初探
绍兴第一中学
安卓应用程序开发
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
何杭广、孔丽亚、周少品、张鹏
PHOTOSHOP图像处理与平面设计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三维地理建模
浙江省黄岩中学
范诚、范跃群、黄辉、王艳丽
摄像与影视制作
杭州第七中学
Excel在投资理财中的应用
绍兴市柯桥区柯桥中学
数字音频DIY
浙江省黄岩中学
范诚、沈海波、黄辉、王艳丽
设计与草图
台州市教研室
梁财兵、廖根仁、张宏辉
汽车知识系列课程
潘新强、孔聪超、徐剑威、金建明
古老而时尚的手工艺术――扎染
象山县第三中学
Arduino创意机器人
温州中学新疆部
张禄、张丽芳、刘正云
智能机器人与创新
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
微单片机控制与应用
王姝英、柯林、吴红伟、刘龙
机器人程序设计、搭建与电子制作
传媒实验中学
曹村花灯欣赏与制作
瑞安市第六中学
杨立升、许丽双
北仑区泰河中学
家庭网络组网与应用
翻簧竹雕艺术
罗启松、贾红丽、袁丹晔
高中生自我管理与开发
王焕轶、臧燕红、胡蓉、任靖
我来做新闻
李蜜、郑琼、郑可菜
集邮――从小方寸中见大世界
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学
女生健康课堂
张克龙、潘年丽、戴恩美、陈淑珍
高中生生涯规划与发展管理
嘉兴教育学院
屈丹、沈志宏、孙凌燕、胡日武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与指导(全一册)
浙江大学附属中学
健康心理,阳光生活
西方经典建筑的文化解读
江丽君、石国华
谢艳林、阮华清、陈桂花
健康身心,幸福一生-高中女生健康教育读本
浙江省淳安中学
洪建军、吴利平、王云
人生有选择
宁波市鄞州中学
心理学技能与运用
杭州绿城育华学校
季丽萍、麻旭新、杨旭琴、叶俊福
绽放人性的光辉
新昌县澄潭中学
单晓、李泳伶
健康成长 幸福生活――高中生团体辅导
淳安县汾口中学
汪丽美、洪之来、章祥红
高中生涯规划辅导――体验式学习
苍南县灵溪中学
黄华金、陈小峰、吴海蓉、蔡巍然
指间艺术――衍纸
乘着歌声的翅膀
杭州市萧山区第十高级中学
人声极致“阿卡贝拉”
宁波市鄞州中学
高中音乐鉴赏与创作综合课程
宁波市鄞州区同济中学
邱展峰、黄伟平
我爱编歌词
瑞安第二中学
陈洁洁、任远、陈婷婷、黄伟峰
指尖上的芭蕾
李惠利中学
宁波市第四中学
卢中磊、傅敏敏、梁玲玲、马皓
中学生运动膳食烹饪指导
温州第二高级中学
温州第二高级中学
郑世芳、蔡劲松
篮球精英课程
宁波市第四中学
傅敏敏、卢中磊、马皓、梁玲玲
快乐气排球
温岭市新河中学
徐敏、陶夏富、江庭、陶腾超
太极剑学与练
玉环县楚门中学
巩运河、王海平、金鹃、周圆
走进数字美术
杭州第十一中学
温州市艺术学校(第七中学)
林晓洁、连乐乐、陈小燕
图案与装饰
杭州第七中学
象山竹根雕欣赏与入门
象山县西周中学
卡布丁创意彩泥
奉化市江口中学
邱积钏、赵燕、邬丽丽
美学文化讲坛
朱建仁、王武、潘宣怀、朱向明
嘉兴著名工商企业兴衰启示录
嘉兴市南湖高级中学
徐锡英、许骄
温州方言――“古汉语活化石”探究之旅
瓯海第二高级中学
项洪文、何旦旭、郑丽优、林琼
历史地理视野下的海宁
浙江省海宁中学
潘仁吉、夏云熙、徐超、方林峰
吴学锦、徐晓莲、庄平悌、胡荣敏
嵊州方言的传承
嵊州市马寅初中学
张秋达、陈浩、史晓中、郑江
新昌县教体局教研室
卢八妹、潘致远、许彩仙
衢州历史文化遗产探秘
浙江省衢州高级中学
王增山、王玉云、姜建业
-各省教育网站—
-----江苏教育网------
-----四川教育网------
-----湖南教育网------
-----湖北教育网------
-----安徽教育网------
-----河南教育网------
-----河北教育网------
-----辽宁教育网------
-----黑龙江教育网------
-----吉林教育网------
-----广东教育网------
-----山东教育网------
-----陕西教育网------
-----福建教育黄页------
-----内蒙古教育网------
-----贵州教育网------
-----甘肃教育网------
-----新疆教育网------
-----宁夏教育网------
-----天津教育网------
-----上海教育网------
-----重庆教育网------
-浙江省教育网—
-----台州教育网------
-----绍兴教育网------
-----宁波教育网------
-----金华教育网------
-----舟山教育网------
-----衢州教育网------
-----丽水教育网------
-----湖州教育网------
-----浙江职成教网------
-县市区教育网—
-----鹿城教育网------
-----瓯海区教育网------
-----龙湾区教育网------
-----乐清市教育网------
-----瑞安市教育网------
-----苍南县教育网------
-----永嘉县教育网------
-----平阳县教育网------
-----文成县教育网------
-----泰顺县教育网------
-----洞头县教育网------
-市局直属单位—
-----教育教学研究院------
-----教育局考试中心------
-----市电化教育馆------
-----教学仪器供应站------
-----市教师教育院------
-----温州市教育工会------
兄弟学校主页
瑞安市第十中学
瑞安市第三中学
瑞安市第四中学
瑞安市第五中学
瑞安市第六中学
瑞安市第七中学
瑞安市第八中学
瑞安市第九中学
浙江电大瑞安分校
瑞安市实验小学
瑞安安阳实验小学
瑞安市中心幼儿园
-在温高校网站—
-----温州大学------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浙工贸学院------
-----东方学院------
-----温州广播电视大学------
-----温州医学院------
-教育专题网站—
-----温州教科研网------
-----温州考试中心------
-----温州教育信息化------
-----温州教育信息化------
-----教育网站精选------
-----温州民办教育网------
-----温州市图书馆------
-----浙江禁毒网------
-远程教育—
-----重大网络教育学院------
-----浙大远程教育学院------
-----汇海远教管理平台------
-----浙江教育资源网------
| 校长信箱 | 网站首页 | 联系站长 |
校址:瑞安市马屿镇江心路1号 电话:18 邮编:325208
校名:瑞安市第六中学 校长:
学校信箱:
你是第 750694 位访问者
网址: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号 技术支持:转:《一位教师的死》(绍兴市新昌县澄潭中学一位教师的文章)
一位教师的死
&布爾喬亞人间世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鲁迅)
&&&&&&&&&&&&&&
&&&&&&&&&&&&&&&&&&&&&&&&&&&&&&&&&&&&&&&&
&&&&&&&&&&&&&&&&&&&&&&&&&&&&&&&&&&&&&&&&&&&&&&&&&&&&&&&&&&&&&&&&&&&&&&&&&&&&&&&&&&&&&&&&&&&&&&&&&&&&&&&&&
8月1日是章军老师出殡的日子,这一天,久旱不止的浙东小城终于飘起了雨。送别的人群,有其生前的同事,学生,亲人,乃至有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纷纷从杭州,绍兴各地涌来,来见上这位命局仓促的教师的最后一面。4点,追悼会正式开始,6点,遗体被送入火化,7点正式出殡,队伍行进在这座熟悉而陌生的城市的曲曲折折的巷弄径陌中,漫天飘雨里,生与死阴阳相隔,中国人所创造的这种独特的仪式更像是还原了灵魂的一段天路历程,走走停停,渐渐地从这块给予其痛苦与快乐的土地羽化飞升,一切又再度进入静止,驶入无声。就如章老师的妻子所写的那样:
终于告一段落了。你应该可以安息了。
这位普通教师的死所带来的风波与一轮又一轮的思考也渐渐进入平息,愿逝者安去,生者珍贵,毕竟天堂没有压抑,也没有狂热。
时间再回到一个月前的6月30日,新县的C中。上午九点,是学生们出去课间锻炼的时间,人群还没完全走出教学楼,就听到后面传来了惊呼与尖叫:“有人跳楼了!”终于,人们将目光聚焦在了教学楼下的水泥地上。“章老师整个人趴在了地上,肾这个地方一直在流血,地上一滩的血。”王博宇后来回忆说,他是这所中学的高一学生。
当我了解到这起事件,已经是半个月后的7月12日了,这时我所能看到的,已经是学校与县政府合作后的成果了,新闻是没有的,消息是封锁的,有的只是网络中所谓的“跳楼真相”,说章老师是擦玻璃意外坠楼,这条“真相”写得漏洞百出,它笔下的章老师,一个当时已经血肉模糊的人,竟反复地对扶他的老师说,对急救的医生说,对每个在场的人说自己是擦玻璃不小心掉下来的,似乎怕别人误解。这样有悖于常理的告示后来查明是C中的网络管理员所发,那么这样一想,倒变成是合乎逻辑的了,正如韩寒所说,这个世界上有两种逻辑,一种是逻辑,另一种是中国逻辑。
中国的民众是不需要真相的,因为大体真正的生活本身已经是恐怖地令人压抑了,这样的恐惧所带来的无声与顺从因而渐渐地蔓延开来。在章军妻子的微博里,记载了章出事后30天的点点滴滴,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里面经常会出现“感谢领导”“感谢学校的关心”这样的句子,甚至是当其丈夫还在进行抢救手术的过程中,都不忘加一句“谢谢校长的慰问”。而对于其丈夫的死因,是跳楼还是坠楼,只字未提。只有在7月2日,在其微博中,章的妻子面对外面的传闻,写下了“流言止于智者。”
7月15日,章军转院到了南京军医院,开始了生命的博弈。由于血库缺血,章的妻子只有在微博和报纸上发布求血通知,微博在几日内转载上千次,并且不少公知也进行了广播,《金陵晚报》用大版面进行了报道,新城南京同乡会进行了动员,最终筹集到了足够的血源。7月17日,章军接受了手术,术后不久就伤口发生感染,章进入了重度的昏迷。7月27日晚,医院进行了最终的抢救,抢救一直坚持到了凌晨,终于,7点,等候已久的章的朋友亲人收到了章的妻子的消息:再见,南京……一切,尘埃落定。
我曾经想象过,如果换做我是一位丈夫,我的妻子选择了自我了结,我会怎么做?当面对自己亲爱的她耽搁了白首到老,毅然以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时,肯定会思索这背后的种种原因。去思索,那一跃到底为的是什么。但是至少,章的妻子的表面没有去顾及这些,或许是悲恸地顾不上这些,但是这场悲剧背后的推手永远是神秘而又堂皇。据悉,章军的治疗费用,治疗方案乃至是进行治疗的专家全部是由学校负责的,去南京进行治疗也是学校的意见,有了这些,或许银行账号里汇款的选择都值得玩味了。那这样再一想,一切的沉默似乎都又合乎逻辑了。
悲剧是屡见不鲜的,这些都是毫不带感情地,不考虑人类地使用逻辑推理,将论证的理性界限推向极端的例证。
街市依旧喧嚣,人群依然嘈杂,车马照走,川流不息。学校,至始至终没有表过态,发过像样的告示,做过正式的关注。这是一个没有新闻的城市,也是一个不需要新闻的城市,因为悲剧年复一日地发生,沉默夜夜日日地上演,已经没有任何新的价值了。或许他们自己也都清楚明白,这样的一切,都是一则合乎逻辑的废话。
这里有一个插曲,转自章的妻子的微博:今天查完房去问医生,医生说现在就像拔河,重点还在危险那边,他们也在努力往好的方向拉,急是急不来的,那我说家属能做点什么吗?他说:把钱交足了就行。丝毫不提病情。
7月28日晚上6点,C中的学生自发地组织起来,在滨江公园举行了追悼会。章生前的同事与学生,乃至素不相识的人都参与了其中。现场播放了章军的生前影像,这位30出头的年轻教师,担任了高一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同时也是高一的年段长,应该说在青年教师里有这样的成绩已经实属不易,在那些斑斓的影像中,被学生称为“军哥”的章军永远的是微笑,微笑地在田径场上奔跑,微笑着在文艺晚会上唱歌,微笑着在讲台上打哈哈。
这样一个人,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结局?
也许能够解释这个悲剧的,只能是处在相同环境与体制下的人吧。
参加这场追悼会的,有位老师,姓黄,两个月前刚刚从C中辞职。当他听到了章军的噩耗时,奇怪的是他并没有太多惊愕,应该说惊愕是有,但是恐怕这一切都是情有可原。
你体会不到老师的处境,自然也就不会理解这样的平静。
奇怪的是,我们都对这种处境司空见惯,直至选择了视而不见。
章军执教的班级在学年中大都处在年段垫底,更加令人尴尬的,他本人还是本年段的年段长。也许从这里,我们能够溯回源头来重新思考一切的缘由。
史兰斌到现在还是难以接受班主任去世的现实,她是章所执教的11班的学生,在她的讲述中,这是一位真性情的老师,喜欢在上课中间突然来一曲,元旦汇演时曾经个人独唱引起了轰动。
在班级成绩连续垫底后,章的压力似乎与日俱增,“章老师再也不唱歌了。”她说。
就在事情发生的前几天,有人目击了他在校长办公室被斥责的过程,校长与其发生了冲突,校长甚至放话:“下次不改善拿你是问。”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压垮章军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可以预见的是,章在当时已经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学生的成绩完全由老师一人扛住,这就是领导脑中的逻辑。
&&&&&&&&&&
也许你会说,很多老师都会把成绩说成是学生努力程度决定的,但他不会对上级说,在一个官僚体制中,由上至下希望看到的是一针见血的指令传达和卓有成效的机械增长,你的所作所为已经和结果脱离,更多的是成为表现结果的一些简单数据。
这个社会对于教育的期望从千年前即已成形,弟子送入师父手中,那就意味着双方的相当一部分权利可以以教育为借口剥夺。学生的行为将被规训,而教师成为这种教育期望的直接承担者,宛若打入尘世的导师,以自身的肉体来完全承担体制内的压力。
于是我们整个的教育体系就诞生了一种畸形的信仰体系,学生要求无条件相信服从教师,教师要求无条件地为学校卖力乃至付出一切。而连接两者与学校的是制度内部强大的目的性,不论什么情况,不论处理什么事情,比如是学生中的恋爱、旷课问题还是教师的休息时间问题等等,学校都可以熟练地将话题转到高考上面去,一切为高考着想。在崔卫平看来,我们这个社会本身很可能从遥远年代的战争中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动不动就以一种准战争的方式处理事情,将牺牲无辜看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以说后患无穷。但是这种牺牲不是无故消失的,它像个幽灵一样地游荡在人的潜意识中,会在一定的时间重新出现,甚至是产生扭曲变态爆发出复仇的烈焰。
可能再用一个例子,更可以证明这种想法的现实性。2013年的5月,章军班上的女生与另一个班的一个男生谈恋爱,结果被那个男生的班主任发现了,两个学生并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按照一般的逻辑,是两位老师交涉后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就可以。问题是那个老师却把这件事捅给了校长,学校态度很强硬,立即要求进行处分严惩,章军的意见是从轻处理,让两个学生快点恢复正常学习。这下问题落到了章军的身上,学生恋爱和老师教育不佳还包庇学生错误自动划勾。章军被迫地失声,眼睁睁看着两位学生当众泪如雨下的检讨和政教主任咆哮着强调校规。
这就是“拿老师是问”这句话值得玩味的地方,你既阻止错误,同时你也是错误的造就者,因为天性是这个制度的敌人。而在一个高度的理性环境里,一切因为天性带来的恋爱懒惰都是不被允许的。福柯说历史以解放和启蒙为名义,试图发现并消灭疯狂。启蒙的特点并非是使理性和自由增长,而是产生了复杂的“理性”控制和规训过程。教师既是这种过程的操作者也是接受者,在互相的铸造中。老师的身份也在主子和奴才中时刻转换。
信仰体系的腐化,代表的是教育这座象牙塔,再也难以抵挡世俗功利的冲击。教师的尊严与道义上的优越感轰然倒塌,沦为了制度的傀儡。
偌大的校园里,挂满了各种“信仰的力量”,信仰你的学校,信仰你的老师。这似乎成了整个宇宙间亘古不变的真理,正如整个体制需要靠蛊惑人心的宣传来掩饰罪恶一样,教育利用信仰来给每个人套上枷锁。
我忘不了高考动员会上声嘶力竭的宣誓人,抱头痛哭的老师和学生,四周挂满“一年搏一生”,“不拼不搏,高三白活”的挂语。领导就像是神婆祭司一样,手舞足蹈地古怪地喊叫着,下面是学生激情四射地对吼,整个会场充斥着汗臭与汲汲功利的亢奋。有学生,在地上爬行,说这是通往高考的成功路;有学生,拿着本红宝书,在整个会场狂奔,喊着“我要上北大,我要上北大。”人人就像是中了鬼神怪力一般,或许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吧。
把一个个高考状元的照片擦拭一新,放进透明的玻璃罩里,像是放在神龛里供奉的神佛一般,供人膜拜。有个叫瑞恩的美国留学生问我这些是什么,我笑着说:”They
are our Jesus and Blessed Mary.”
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摆脱愚昧无知的状态,而我们的教育带来的却是宗教般的灵光和进入死循环的个人追求。
我且认为这也是图腾崇拜吧。
鲁迅在《这样的战士》里有一段话:他走进无物之阵,所遇见的都对他一式点头。他知道这点头就是敌人的武器,是杀人不见血的武器,许多战士都在此灭亡,正如炮弹一般,使猛士无所用其力。
无物之阵是一种尴尬的状态,分明有一种敌对势力包围,却找不到明确的敌人,当然就分不清友和仇,也形不成明确的战线。
这其实也是中国千百年来的写照,在亿万人中,我们始终需要踏着别人的头跃过龙门,那种“万人过独木桥”的论调每时每刻都在强调,让每个人都局促不安,都在战栗不止,但可悲的是这种恐怖究竟来自何处,是敌人吗?敌人又是谁呢?他确乎存在吗?
以此推论到我们的教育体制,它很好地诠释了“无物之阵”。宁可让你在莫名的焦虑中兢兢业业,也不让你在具体的清醒中自强不息,为你制造恐惧和迷惘,可以理所当然地指使老师们去“默默奉献”,“不断牺牲”,学生们看起来比较消极,比较漫不经心,他们遇到的更多是阿尔都塞表述的令其“屈从”的处境,消耗和磨平年轻人的个性和意志,让他们变得乖顺。但同时,大家又拥有一颗狂热的对于整个制度的追求和崇拜的心。
那当大家都是狂热疯子的时候,唯一的醒着的人也就神志不清了。
这时候,这个人除了装疯,别无他法,或许就是像章军一样,从那高高的象征我们神圣不可侵的教育体制的教学楼上跃下。
有次我路过,听到几个大树下乘凉的大叔大妈在讨论,他们哈哈大笑的,似乎很是愉悦,末了我听到一个大爷说:
那个老师脑子肯定有问题。
群众的概括是多么的精辟。
当我们遇到一个生命终结的时候,本能的反应应该是悲恸地哀悼,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却去思考一些和死亡无关的无聊的话题,毫无恻隐?没必要思考国民为何冷漠,这一切,本身确乎沉重些了。
要么沉默,要么聒噪。
如果死就是悄无声息的话,那么活着又如何?
这个悄无声息的国度。
今日是这位普通教师的“头七”,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这一天,死去的亡魂会回家一次,然后就顺着天梯上天了。
一切终会有个结果的,生无所息的灵魂,在死后获得的安宁,也许是章的妻子唯一有的一点小小的幸运吧。
8月4日,这位妻子写道:希望下辈子别做老师了,做个平凡人快乐的过一生。
做个平凡快乐的人,摆脱一切的鬼神怪力,放声歌唱,诚如章的学生在追忆先师时写的那样:我相信我的洞察力,但还是要说,不管他的生命的消逝与否,我一想起他,不会是教学楼上的一跃,也不会是遍体的鳞伤。我只会想起那时的运动会,他像风一样冲上看台,像风一样跳上领奖台。那年夏天很热,我也还年轻,命运充满了各种的可能。我不知道为什么会突然写出这段话。我哭了。
&&&&&&&&&&&&&&&&&&&&&&&&&&&&&&&&&&&&&&
2013.8写于绍兴
&&&&&&&&&&&&&&&&&&&&&&&&&&&&&&&&&&&&&&
2014.6改于杭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早上起来听什么歌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