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志愿没报充电宝能带上飞机吗他出门探亲吗?

第05版:党报热线
点击进入官方微博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志愿者替现役军人回家尽孝心
&&□记者&吴思勇&&&&3月14日上午10点,青山湖区湖坊镇“双拥志愿者”一行8人,拿着居民赵发根的体检报告,再次来到丰华社区。3天前,志愿者们陪同赵发根到南大一附院做了全面体检。13日拿到体检报告后,次日志愿者们就陪他去社区医院取药打针。&&赵发根老人今年82岁,是位高位截肢的退伍军人。由于和儿女分开居住,老人几十年来的生活起居都是由老伴赵大妈照顾。然而随着年岁渐长,今年75岁的赵大妈已无法带他出门看病。&“没有这些志愿者,别说去医院,连出门都困难。”赵大妈说,“他们拿我们当亲人,忙前忙后,跟我们自己的孩子一样!”&&日,随着《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出门在外的儿女如何“常回家看看”广受社会热议。青山湖区湖坊镇有100多名现役军人,他们为了祖国的和平安宁,无法回家探视亲人,不能在父母膝下尽孝。为了让广大军人安心服役,无后顾之忧,该镇民政所决定把全镇的村、社区民政干部召集起来,以志愿者的形式定期上门慰问看望,代广大为国尽忠的军人“常回家看看”。&&这一倡议得到了大家广泛的响应。除了全镇范围内的所有民政干部积极参加外,不少社区工作人员也踊跃加入。更让人惊喜的是,许多来自各行各业、素未谋面的爱心人士,通过网络搜索到“双拥志愿者”QQ群号的备注信息后,“强烈要求”加入到了这个团体中来。如今,湖坊镇“双拥志愿者”群已汇聚义工56人,涉及教师、律师、医生、学生等多个行业。&&75岁的刘瑞芳是丰华社区居民,儿子彭辉长年在广西服役,30年来回家探亲的次数“扳着手指头算得清”。与儿子“见见面”,对刘瑞芳来说显得颇为“奢侈”。今年春节前夕,“双拥志愿者”采取视频聊天的形式,别出心裁地给“久未逢面”的母子俩组织了一次“网络团圆”。这次“团聚”,母子俩都很激动,很开心。彭辉说:“我在部队工作多年,一直对妈妈放心不下,可自古忠孝难两全,我也只有一心牵挂两头。家乡的志愿者连这样一个细节都想到了,这让我对妈妈在家的生活完全可以放心。”&&龙家孝家住洪钢社区,儿子在新疆服役,女儿已外嫁成家,自己和老伴住在一起。前不久,老人身体不适,拉了半个月的肚子,由于年老体虚,老人经不住家里、医院来回“折腾”。就给“双拥志愿者”打了个电话,志愿者当天晚上便到他家了解情况,第二天就协助他办好了入院检查手续。在医院检查时,“双拥志愿者”全程陪同,又是排队挂号、又是床前护理,医生护士都以为他们是一家人……&&解决退伍军人家庭的困难、消除现役军人千里之外的牵挂,半年多来的“儿女角色代入”,让“双拥志愿者”与军属成了一家人。在军属看来,除了有需要时打个电话外,志愿者们平时还“常回家看看”,这些走动勤快的志愿者,除了户口本上没名字,已经和他们的子女没差别。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版权所有 南昌日报社 合作伙伴:南昌日报数字报刊平台
第06版:都市广角
志愿者踊跃当“替身”
助军人实现探亲梦
&&□&龚雪&吴怡&记者&张平&&&&&&&常回家看看,对大部分现役军人来说肯定难以如愿。在“八一”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近来有不少志愿者踊跃报名充当现役军人的“替身”,帮助这些最可爱的人实现经常回家看望的梦想。&&事情还要从“子女常回家看看”被写入《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开始。看到这则新闻后,青山湖区湖坊镇民政所所长徐中红就联想起现役军人“常回家看看”的难处来,由此萌生了代替现役军人回家尽孝心的想法。&&徐中红说:“我觉得自己可以当一回“兵姐姐”,带领一批“兵哥哥”、“兵弟弟”、“兵妹妹”去现役军人的家里走访慰问,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让军人们在部队没有后顾之忧。”&&在有着拥军优属传统的南昌,徐中红的想法得到了同事和上级主管部门的一致认可。他们立即动手制定了代替现役军人常回家看看的工作方案,拟定了定期走访慰问、排忧解难的承诺书,设计了军爹、军妈信息档案表和服务联系簿。同时,他们还拉起了一支医疗保健文化娱乐义务劳动的志愿者队伍。&&连日来,冒着高温酷暑,徐中红与志愿者们带着包含了12项内容的问卷调查表,挨家挨户地到现役军人父母家中走访,向军爹、军妈告知他们的承诺,并了解军属们的生活情况和问题诉求。&&该镇洪钢社区居民龙家孝的儿子在新疆服役,老俩口身体都不太好,有病上医院都得让儿子的同学来陪伴,现在这个好心的同学要结婚了,夫妻俩正担心平常有事无人照料。当志愿者来他家告知承诺后,龙家孝夫妇高兴得不得了,连说了三声“太好了”,并立刻打电话到部队告诉儿子这个消息,叮嘱儿子一定要安心服役,保家卫国。&&努力有回报,徐中红也感到很快乐,她表示,通过一家一家的走访,他们进一步了解到了现役军人家属的部分生活困难。比如说军属中有体弱多病的,有下岗在家的,还有家里有残疾人的等,这些情况都让他们意识到了民政服务工作今后要拓展的空间。&&徐中红告诉记者,等到将全镇117户现役军人家属走访一遍后,他们还要主动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四医院和武警江西总队医院联系,并邀请他们的医务人员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尽最大努力为军属们提供更贴心、更优质的服务,让现役军人们充分感受家乡人民真心实意的拥军情怀。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版权所有 南昌日报社 合作伙伴:第一次填报志愿没报,征集志愿可以报吗?_百度知道
第一次填报志愿没报,征集志愿可以报吗?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30(财富值+经验值)第A36版:南京城事·迎亚青&&&&
第A01版第A02版第A03版第A04版第A06版第A07版第A08版第A09版第A10版第A20版第A21版第A22版第A23版第A24版第A25版第A26版第A27版第A28版第A29版第A30版第A31版第A32版第A33版第A34版第A35版第A36版第A37版第A38版第A39版第A40版
外国小伙为做志愿者放弃回家探亲
亚青会1.3万名志愿者中有8名是老外朋友
陈昭昭 李璐欣 薛玲
&&&&来自孟加拉国的外籍志愿者(从左至右)沙卡、默德和尼哈德。
&&&&扫描二维码,观看亚青外籍志愿者视频。&&&&顾婧&&&&视频摄制
&&&&赞比亚的姑娘来了,孟加拉国的小伙子来了……扬子晚报记者昨天采访中了解到,在亚青会的1.3万名志愿者中有8名为外籍志愿者,为了服务好亚青会,这个暑期他们有的放弃了回国探亲的机会,有的则推迟了旅行计划。本报此次采访了其中6名志愿者。&&&&孟加拉国小伙&放弃回家看望父亲&&&&亚青会举办期间,博览中心将承担举重和射箭两项赛事,博览中心的志愿者经理徐卉告诉扬子晚报记者,目前该场馆共有660多名志愿者,其中有三名外籍志愿者的身影,他们分别是来自孟加拉国的默德、沙卡和尼哈德,在亚青会期间,他们将担任举重项目的技术官员服务助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工程专业的默德告诉扬子晚报记者,他已经快两年没有回家了,原本打算这个暑假回国探亲,但现在成为亚青志愿者,这个假期肯定无法回国。更不凑巧的是,默德的父亲不久前身体健康出了点状况,虽然很挂念父亲,但默德依然坚持留在了亚青志愿者的培训现场,“父亲也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这些天我们通电话,他总是在不停地给我鼓劲打气”。&&&&与有些内敛的默德相比,即将升入大三的尼哈德明显“韶”了许多,虽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汉语,但尼哈德的中文却说得很顺溜,他得意地告诉扬子晚报记者,这全靠自己和同学、老师聊天才练出来的。即将升入大二的沙卡是第一次做志愿者,虽然训练很辛苦,但沙卡说起来却乐在其中,最让他觉得难捱的就要数南京的持续高温了,“我们那里虽然气温也很高,但却没有南京干燥,而且连续两天高温后第三天一定会下雨”。&&&&韩国的“姐妹花”&为亚青推迟玩南京&&&&在位于江宁晓庄学院的培训现场,扬子晚报记者则见到了一对来自韩国的“姐妹花”志愿者——林多爱和魏守址。来自韩国又松大学的她们今年3月刚刚来到南京,得知亚青志愿者招募的消息后,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来到中国的第一个暑假,两人原本计划好好游览一番,可现在这个计划只能推迟至国庆长假,“旅行可以推迟,但错过亚青志愿者,可就再没有机会了”。&&&&亚青会期间,林多爱和魏守址都将担任交通运行团队志愿者,采访中,已经通过汉语五级考试的魏守址明显活泼许多,更让扬子晚报记者意外的是,虽然来到中国的时间不长,但魏守址不仅游览过许多南京的风景,还在一个中国朋友姐姐的婚礼中当过伴娘,“和我们韩国人的婚礼一样热闹,唯一不同的是,时间很长,从早晨一直到晚上”。&&&&赞比亚女孩&想为外国人好好介绍南京&&&&看着即将服务亚青会的朱丽,扬子晚报记者很难想象,去年9月刚刚从赞比亚来到南京的她,甚至连买东西都很胆怯。朱丽现在就读于南京晓庄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当班主任把亚青会志愿者的招募消息通过邮件发给每位同学时,热情满满的朱丽第一时间就回复了老师,虽然朱丽的汉语还不太流利,但她借助网上工具一项一项翻译报名表上的内容,生怕弄错任何一个信息。&&&&“我很喜欢中国,也很喜欢南京,我可以利用自己的英语优势,为外国友人好好介绍南京,介绍中国文化。”&&&&通讯员&陈昭昭&实习生&李璐欣&&&&扬子晚报记者&薛玲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C) 版权所有 扬子晚报 合作伙伴:我儿子当年高考不理想,就没有报考志愿,直接学语言打算出国留学,于去年9月顺利的申请到了澳大利亚南澳_百度知道
我儿子当年高考不理想,就没有报考志愿,直接学语言打算出国留学,于去年9月顺利的申请到了澳大利亚南澳
于去年9月顺利的申请到了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学会计专业本科,通过半学期应学四门课程只通过了两门挂了两门,直接学语言打算出国留学,就没有报考志愿,请各位高人指点,我现在不知如何是好,又担心不能毕业,他感觉压力比较大我们父母更加压力大,其结果不知如何,担心他承受不了压力我儿子当年高考不理想
孩子去国外上学是自己提出的么?
在这之前是否到过国外旅游或者说生活过?
孩子平常的独立生活能力如何?
还行吧,不是很好
他提出国外学习是处于什么情况或者想法考虑的?
高考上不了一本,想去出上一个好的学校,恐怕这是他的想法。
他有没有给你们说过他现在的学习是否感觉枯燥无味
没有,只说他加倍努力,下次不能再挂科了
在学校里他的生活状况和个人状态怎么样?你们有没有关注过?
这么远怎么关注呀
他已经到国外了?
唉!我这个缺点总是改不掉
已经去大半年了
他有没有跟你们谈过他的未来?或者他去国外上学为的是什么?
你们这么长时间有没有机会去看看他?
他有没有说过自己对国外的学习方式是否适应?
他是自己去国外上学的么?
他在那里交过朋友么?
如果没有的话你们有时间联系的话可以谈谈这些话题?
和学校或者老师也适当有联系
现在有电话电脑这些东西联系很方便
平常多谈谈身在外地能感觉到温暖
身在外地陌生的环境可能不适应
当然也可以聊聊你们现在的情况
前边我说的可能不合适但上面这条你可以试试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技校也有可以移民的专业,可以考虑下,不会像大学那么累,如果英语沟通没啥大问题的话可以让他念念技校什么的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没别的办法~
出国留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充电宝能带上飞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