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有水的杯子的形状与杯底书对桌面的压力力有关吗

27、将牛奶制成奶粉时,为了保持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能用高温煮沸,为此,人们制造了一种“低压锅”.用这种锅煮牛奶,可以使牛奶里的水不到100℃就沸腾,这种“低压锅”的物理原理是
28、有一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重力为80牛,放在光滑墙脚处(如图),受水平方向力F1=100牛、竖直方向力F2=12牛的作用,这时墙壁所受压强为
帕;地面所受压力为
牛,地面所受压强为
__ 帕。
29、如图,重8N的铅球沿斜面滚下,请用力的图示作出它所受到的重力
30. 如图所示,将同一小球放入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已知在A中小球漂浮,在B中小球悬浮,在C中小球沉底。那么这三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FA_____FB______FC,三种液体密度大小关系为ρA______ρB_____ρC。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0分)
31.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中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使木块做
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填“
下载完整版《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查八年级科学试卷》Word试卷
相关资源搜索
最新同类资源
| 技术支持:QQ
Copyright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号如图,一个装的密封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图甲)若将杯子倒过来(图乙),则水对杯底的压强、压力以及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分别(  )A.变大、不变、变小B.不变、变大、变小C.变小、不变、变小D.变小、变大、变小【考点】;.【专题】应用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杯子倒过来以后,杯子的底面积变大,水的体积不变,所以水的深度变小,根据公式p=ρgh可知水对杯底的压强的变化,水对杯底的压力用F=pS计算比较;杯子和水的重力不变,对桌面的压力不变,但底面积变大,根据公式p=可求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变化.【解答】解:杯子倒过来以后,水的深度变小,根据公式p=ρgh可知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小;图甲密闭杯子正立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对杯底的压力F甲=p甲S小=ρ水ghS小<ρ水gV水=G水;图乙密闭杯子倒立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对杯底的压力F乙=p乙S大=ρ水ghS大>ρ水gV水=G水;所以F甲<F乙;即水对杯底的压力变大;杯子和水对桌面的压力不变,但底面积变大,根据公式p=可知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变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液体压强和压强的大小变化,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要知道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bzlbx老师 难度:0.77真题:1组卷:43
解析质量好中差一平底圆柱状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杯子的底面积是60cm²杯子装上8cm高的水后,杯子和水的总质量是0.6kg则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大小是﹙ ﹚N,杯子对桌面的压强是 ﹙ ﹚ Pa,水对杯底产生的压强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一平底圆柱状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杯子的底面积是60cm²杯子装上8cm高的水后,杯子和水的总质量是0.6kg则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大小是﹙ ﹚N,杯子对桌面的压强是 ﹙ ﹚ Pa,水对杯底产生的压强
一平底圆柱状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杯子的底面积是60cm²杯子装上8cm高的水后,杯子和水的总质量是0.6kg则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大小是﹙ ﹚N,杯子对桌面的压强是 ﹙ ﹚ Pa,水对杯底产生的压强是﹙ ﹚Pa﹙杯壁的厚度忽略不计
杯子和水的总质量是0.6kg则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大小是﹙ 6 ﹚N,杯子对桌面的压强是 ﹙ 1000 ﹚ Pa,水对杯底产生的压强是﹙ 800 ﹚Pa﹙杯壁的厚度忽略不计F=G=0.6kg*10N/kg=6NP=G/S=6N/60cm²=6N/(6*10^-3m^2)=1000Pap水=密度水gH=1*10^3kg/m^3*10N/kg*0.08m=800Pa如图一个密封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内装有1kg水,若把它倒置,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和杯子对桌面的压力的变化是(  )A.压强压力都减小B.压强压力都增大C.压强减小,压力增加D.压强增大,压力不变
分析:(1)倒置后,液体深度增大,由液体压强公式得出容器底受到液体压强的变化情况;(2)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重据此判断.解答:解:由于密封的容器上细下粗,容器中装有质量为1kg的水,没有装满容器,(1)倒置后,液体深度h增大,∵p=ρgh,∴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2)正放和倒放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等,都等于水和容器总重,所以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不变.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压强定义式、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重.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15岁的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某古镇旅游时,发现了一处“酿洒作坊”,还在酿造某种当地特产的白酒.作坊里的一些装置(如图1所示)引起了她的好奇心.导游介绍说这个装置名为“木榨”,将事先经过浸泡、蒸煮、发酵的糯米和水的混合物(称为“酒醪”)装入绢袋,再放入右侧的榨箱内(榨箱下面铺有竹帘),盖上压板和砧木,将横梁的一端卡在右边立架的F点,用E点压住砧木,左端的D点被一根竖直的木条与下面的木架AC的B点连接起来,然后在本架左边的A处木板上放上沉重的石条来施加持续的压力,就可以将酒醪中的液体压榨出来.他站在木榨侧面正对着木榨拍下了此照片,回到家后用刻度尺测量了照片上的一些尺寸,如图1(单位:mm).(1)他当时用自己的手测测了旁边放置的石条,每块宽约1拃(1“柞”为尽力伸开手掌后,拇指尖到中指尖的距离),长约为2拃加一掌宽,厚约为一掌宽,他还查阅了石头的密度,发现各种石头的密度一般不同,就选了其中一种石头密度值ρ=2.7×l03kg/m3;根据这些数据估算每块石条的质量,进而估算当在A处增加5块石条时,砧木受到的压力的增加量.(2)在酒坊另一个角落,有两个用粗管连接的圆柱形容器.如图甲所示,上面分别写着“蒸馏锅”和“冷却池”.将压榨出的酒液放入蒸馏锅内,将上盖密封后,在底部用柴火加热;从冷却池的上方可以看到,池内的水中浸泡着一段螺旋状的管道,外壁分别接有两个水管和一个出酒管,如图乙所示.冷却池里的管道为什么要做成这种形状?(3)试分析冷水应该从冷却池的A、B哪个口进入,为什么?(4)从冷却池出酒口流出的酒液和蒸馏锅内剩下的液体相比,哪个的密度大?为什么?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人教版第十四章 & 压强和浮力&复习提纲&&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G&&&&&&&&&G?&&&&&&F+G&&&&&G – F&&&&&&&&F-G&&&&&&&F&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3.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P=F/S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衣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P=F/S)。&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压强公式:&  ⑴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立理想模型法,这个方法今后还会用到,请认真体会。&  ⑵推导过程:(结合课本)&  液柱体积V=Sh&;质量m=ρV=ρSh。&  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液片受到的压强:p=F/S=ρgh。&  ⑶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  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  C、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D、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5.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F=G & &F&G & & & F&G  6.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  一般方法:㈠首先确定压强P=ρgh;㈡其次确定压力F=PS。  特殊情况: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 用p=F/S  压力:①作图法;②对直柱形容器 F=G。  7.连通器: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三、大气压  1.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有p0表示。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强)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高压锅外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3.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  历史上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小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4.大气压的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结论: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4)说明:  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  B、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m。  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D、若外界大气压为H cmHg,试写出下列各种情况下,被密封气体的压强(管中液体为水银)。& & H cmHg? &(H+h)cmHg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人教版第十四章 & 压强和浮力&复习提纲&&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G&&&&&&&&&G?&&&&&&F+G&&&&&G – F&&&&&&&&F-G&&&&&&&F&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3.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P=F/S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衣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P=F/S)。&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压强公式:&  ⑴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立理想模型法,这个方法今后还会用到,请认真体会。&  ⑵推导过程:(结合课本)&  液柱体积V=Sh&;质量m=ρV=ρSh。&  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液片受到的压强:p=F/S=ρgh。&  ⑶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  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  C、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D、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5.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F=G & &F&G & & & F&G  6.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  一般方法:㈠首先确定压强P=ρgh;㈡其次确定压力F=PS。  特殊情况: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 用p=F/S  压力:①作图法;②对直柱形容器 F=G。  7.连通器: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三、大气压  1.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有p0表示。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强)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高压锅外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3.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  历史上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小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4.大气压的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结论: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4)说明:  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  B、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m。  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D、若外界大气压为H cmHg,试写出下列各种情况下,被密封气体的压强(管中液体为水银)。& & H cmHg? &(H+h)cmHg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力为什么小于水的重力呢?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力为什么小于水的重力呢?
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力为什么小于水的重力呢?
这种情况下,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大于水的重力的.对水进行受力分析:重力向下,两侧杯子壁的压力斜向下,所以,水受杯底的支持力等于重力加上本子壁的压力,也就是说,支持力大于水的重力.而容器底的支持力与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因此,水对杯子底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如果容器的形状是上粗下细的,那么,重力大于压力.
  如图,同样底面积的两个杯子,水的高度一致,所以底面的压力相等。右面的杯底压力等于水的重力,所以左面的杯底压力大于水的重力,并不是题目说的小于水和重力。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压强×面积=hρgs=(hs)ρghs=底面积是s的圆柱体,则hsρ是底面积是s的圆柱体所装的水,这个水量很显然大于现在的容器所能装的水量。所以水对杯底的压力大于水的重量。 但桌面所受的力等于水重+杯重,杯壁受到了向上的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星巴克杯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