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北京大学生招聘会有多少学生

北大最有名的校长是谁
北大最有名的校长是谁
09-11-18 &匿名提问 发布
许智宏, 汉族,1942年10月出生,江苏.无锡人,1976年2月入党,1965年9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北京大学校长,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学习经历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植物学专业;随后考上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后留在该所长期工作。1979年至1981年,先后在英国约翰依奈斯研究所和诺丁汉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83年起,历任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兼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2年10月至2003年2月任中科院副院长;1999年11月起任北京大学校长。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7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工作经历1965年9月-1970年2月,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激素室研究实习员1965年9月-1966年2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外语1966年2月-1969年9月,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1968年8月--1970年2月,天津4701部队军垦农场劳动锻炼1970年2月--1973年3月,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激素室课题组长1973年3月--1983年12月,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细胞生理室课题组长、室领导小组成员1979年8月--1980年9月,英国约翰.依奈斯研究所访问学者1980年9月--1981年10月,英国诺丁汉大学植物系访问学者1983年12月-1988年10月,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副所长1988年11月-1991年2月,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兼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8年-1996年)1989年-1992年,国立新加坡大学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访问教授(每年3个月)1991年2月-1994年10月,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1992年10月-2003年2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99年11月至今,北京大学校长主要著作1988年 《经济植物组织培养》   罗士韦、许智宏主编,科学出版社 1996年《植物基因工程》,田波、许智宏、叶寅主编,山东科技出版社 1997年,《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及遗传转化》,许智宏、卫志明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8年,《植物发育的分子机理》,许智宏、刘春明主编,科学出版社 1998年,《植物生物技术》,许智宏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   现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理事长,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现任国际植物组织培养和生物技术协会主席,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   许智宏教授长期从事植物发育生物学、植物细胞培养及其遗传操作、植物生物工程的研究。在植物发育、组织和细胞培养以及生物工程领域,已发表论文、综述、专著共200多篇(册)。 奖励  许智宏教授曾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等奖项,1988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1年被评为全国做出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并先后获香港大学荣誉教授、 英国De Montfort大学和诺丁汉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和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历任北大校长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巴金以101岁高龄辞世,悼念的文章真是以千百计。说到巴金的遗愿大多提到他晚年倡议建立文革博物馆和现代文学馆二事。这两件事固然是巴金晚年的主要关怀,但还有一项遗愿很少有人提及,就是终其一生,他对“世界语”的憧憬和向往。巴金对“世界语”的一往情深,带有相当宗教性的虔诚。他相信“世界语”终必为全人类所接受,这和教徒们相信死后必能进入天堂,相去并不太远。而那些为巴金“世界语”梦想喝彩的人,大多分不清宗教性虔诚的背后,往往是惊人的无知。巴金从17岁(1921)起,就对“世界语”产生了兴趣,一直到年近八十(1980),依旧相信“世界语一定会成为全体人类公用的语言”,这反映了他缺乏语言学的基本常识,和他对世界语文发展趋势的蒙昧。有些支持“世界语”的人,对巴老一生信仰“世界语”的执著,大致其仰慕之意,而丝毫不提“世界语”从来不曾有过,将来也不会有,任何全人类共同语的功能———它只能是极少数人的“隐语”和“癖好”。这些人往往混淆了使命、道德和语言这三个范畴。似乎只要是怀着道德使命感去做的事,一定是崇高的,纯洁的,伟大的。这种只论动机,而不论结果的态度往往能为最激进的行为和言论,找到最美丽的借口。    日,巴金为上海世界语协会成立,发表了《我的祝愿》贺词,其中有如下一段:一个真正的世界语者的确是来不得半点口是心非和利己主义的。为图私利而学世界语,无论学得多么好,都是同世界语者这光辉称号不相称的。(许善述编,《巴金与世界语》,北京:世界语出版社,1995。页335)世界语是怎么回事下面详细介绍。何谓世界语    世界语是由波兰眼科医生柴门霍夫博士 (L. L. Zamenhof) 1887年在印欧语系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国际辅助语,旨在消除国际交往的语言障碍,被誉为“国际普通话”。后人根据柴门霍夫公布这种语言方案时所用笔名“Doktoro Esperanto”(意为“希望者博士”)称这种语言为“Esperanto”。20世纪初,当世界语刚传入中国时,有人曾把它音译为“爱斯不难读”语,也有叫“万国新语”。 后来有人借用日本人的意译名称“世界语”,并一直沿用至今。
   世界语是在印欧语系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人造语,共有二十八个字母,书写形式采用拉丁字母,一个字母只发一个音,每个字母的音值始终不变,也没有不发音的字母,语音和书写完全一致。每个词的重音固定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学会了二十八个字母和掌握了拼音规则就可以读出和写出任何一个单词。    世界语基本词汇的词根大部分来自印欧语系的各自然语言,其中大部分来自拉丁语族,少部分来自日耳曼语族和斯拉夫语族。由于世界语的语法是在印欧语系的基础上加以提炼的,其基本语法规则有十六条,因此比较容易掌握。    世界语诞生后,主要在欧洲国家传播,如法国、英国、荷兰、德国、匈牙利、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在亚洲,日本的世界语基础最为雄厚。二十世纪初,世界语由俄罗斯商人、日本和西欧的中国留学生传入中国,得到蔡元培、鲁迅、胡愈之、巴金、陈独秀等人的赞同和支持,并在其后为进步文化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做出了贡献。    现在世界语已传播到120多个国家。约有1千多万人掌握和使用这种语言。它被应用于政治、经济、文教、科技、出版、交通、邮电、广播、旅游和互联网等各个领域。在很多国家有很多热心的世界语者积极宣传、推广并使用世界语,国际上也建立了各种专业性组织。    1950年,新中国最早的世界语杂志《中国报道》创刊。次年,中国全国世界语协会成立。1964年开播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世界语广播至今仍有每天1小时的广播时间,拥有广泛的世界语听众。除官方和半官方刊物和网站,中国各地的世界语者也有自己的刊物和网站。其中,纯文学刊物《三色堇》曾获得国际世界语协会的文化奖。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有活跃的世界语者约1万人,曾学习过世界语的40万人。1986,第71届国际世界语大会在中国召开,这是其发源地欧洲以外参加人数最多和最成功的一次大会。2004年7月24日至31日,第89届国际世界语大会 在北京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是“国际关系中的语言平等”。世界语在中国一百年    世界语大概是在清朝末年传入我国的,至今已经100年。由于它能入乡随俗,同我国的进步文化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相结合,很快在我国扎下了根,新中国建立后它又服务于对外宣传事业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取得的成绩超过旧中国任何一个时期。由于得到党和政府的支持,加上改革开放的良好环境,世界语在中国能够不断发展。
   三个渠道传入我国
   大约在二十世纪初,世界语便由俄国、日本和西欧三个渠道传入我国。经商的俄国人首先把它带到哈尔滨,又由哈尔滨带到上海,陆式楷等人参加了学习。以后陆式楷在上海开办夜校,使世界语逐步从上海传到全国。    在日本学习的中国留学生刘师培、张继等人向无政府主义者大杉荣先生学习世界语,他们回国后,一面鼓吹无政府主义,一面在上海创办世界语传习所,推广世界语。    留学法国的华南圭、吴稚晖、褚民谊、许论博等人,以及留学英国的杨曾诰先生,也学习了世界语,并创办《世界语科学文学》杂志和《新世纪》周刊,宣传、推广世界语。这批人回国后也热心世界语的传播。刘师复除用世界语宣传无政府主义外,还把推翻满清建立中华作为自己的目标,至死不渝。    一批知名人士倡导世界语
   上世纪初,一批进步的知识分子也学习了世界语,如蔡元培、鲁迅、周作人、胡愈之、巴金、恽代英等人。有的虽然未学习过世界语,但对世界语的世界大同、人类一家的理想,也表示赞同,如孙中山、陈独秀、钱玄同等人。由于有上述两部分人的提倡,使世界语在中国逐步传播开来。上海、北京、广州、汉口是上世纪30年代前世界语运动最活跃的城市。在这些城市里,建立了世界语的组织,办起了世界语的刊物,创建了世界语的学校,甚至包括北京大学、上海大学、中山大学在内的数十所大学还开设了世界语课程。一批苏联、东欧的文学作品,也通过世界语介绍到中国来,中国的部分文学作品也通过世界语传播到世界各地,显示了世界语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这一点特别受到我国文化界的重视。    与进步运动相结合
   日,日本军国主义者在沈阳制造事端,并很快占领东北。次年1月28日,又在上海发动战争,使上海世界语学会毁于炮火。日本侵略者的枪声,打破了一部分世界语者中立主义的美梦,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感召下投入了民族救亡运动,走上了以世界语为中国的解放服务的道路。他们建立中国普罗世界语者同盟和外围组织上海世界语者协会,在国际上加入普罗世界语者国际,在国内加入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致力于进步文化运动。    他们办刊物,报道中国工农红军和抗日救亡运动的消息,介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使许多青年人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抗战爆发后,他们创办《中国在怒吼》、《远东使者》、《中国报导》等世界语刊物,揭露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暴行,报道中国军民英勇抗战的事迹以及中国人民的苦难生活,在国际上取得了各国的同情和支持。与此同时,他们还将中国知名作家鲁迅、郭沫若、艾燕的著作和一批抗战文学作品译成世界语出版,介绍到国外去,又把一批通过世界语翻译的苏联和东欧文学作品介绍到中国来,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此外,他们还积极提倡汉字拉化运动和大众语运动,使世界语为我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服务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世界语运动的复兴
   在旧中国世界语运动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和连绵的国内战争,使之屡遭打击,有一段时间几乎完全停顿。人民政权的建立为世界语在我国的传播创造了从未有过的好条件。以胡愈之、叶籁士为首的一批世界语者首先在北京和上海恢复了世界语活动,在他们的倡导下,于1950年5月创办了世界语对外宣传刊物《中国报道》,次年3 月,建立了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上海、成都、重庆、武汉也相继成立了世界语组织。中国人民大学由于校长吴玉章的提倡还开设了世界语班。1963年7月,“世界语对外宣传工作汇报展览”在北京开幕,陈毅副总理和各界知名人士参观了这个展览,一致肯定世界语在宣传新中国,促进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方面的价值。在随后召开的全国第一次世界语工作座谈会上,陈毅副总理赞扬了世界语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政府今后将要更加重视世界语工作,他还倡议在北京召开一次国际世界语大会,这对全国世界语者是一个很大的鼓舞。    在陈毅副总理的关怀和支持下,高教部批准在北京举办世界语教师培训班,为11所大学培养了教师,使这些大学开设了世界语课。高教部还从全国几所大学调来一批学生学习世界语,培养了一批世界语的专职干部。1964年12月,中国对外广播开辟世界语节目,受到各国世界语者的欢迎。    值得一提的是高教部还下达文件,规定凡具备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世界语选修课,世界语可以作为第二外语科目。    在我国政府的支持下,一批大中城市,北自哈尔滨,南到广州,东自上海,西到成都,都纷纷建立了世界语组织,并定期开展活动,至此,我国世界语运动获得了全面的复兴。    改革开放促进世运大发展
   同一切进步文化活动一样,世界语活动在十年“文革”动乱中也受到重创。但在七十年代末期,特别改革开放后,我国世界语运动的航船又鼓起风帆,破浪前进。    1979年秋天,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世界语座谈会。会议肯定了建国以来我国世界语工作取得的成绩,总结了经验教训,确定了新时期世界语工作的任务。以世界语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世界和平服务,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促进我国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成为我国世界语者奋斗的目标。从此,我国世运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1981年12月,楚图南、胡愈之、巴金、谢冰心、白寿彝、叶圣陶、夏衍等知名人士发起的中国世界语之友会成立,130多位各界知名人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加入这个赞助世界语的组织,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各省、市、自治区除贵州和西藏外都相继成立了世界语协会,包括大部分省的省会和主要中心城市在内的140多个城市也建立了世界语组织,全国性的科技、医学、铁路、教师、集邮、围棋等专业性的世界语组织也陆续出现。这些组织成立后,积极开展世界语的宣传、推广工作,他们或者办刊办报,举办世界语班和开展函授教学,或者举办世界语学术研讨会、世界语展览、世界语夏令周,在全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种形势在中国世界语运动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对外宣传成绩卓著
   《中国报道》是我国用世界语进行对外报道的图文并茂的刊物,在它存在的50年间,它用生动的形式全面介绍了中国的历史、经济建设、传统文化、文学艺术和人民生活,特别报道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受到国际世界语界的赞誉。2000年创办的《中国报道》网络版继承了印刷版的好传统,并发挥了网络的优势,全面报道了中国。《中国网》的世界语版则及时报道了在中国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它们对于各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以及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都发挥了其它语言不可替代的作用。于1982年成立的中国世界语出版社用世界语出版了许多有价值的书,这对于各国世界语者全面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历史,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它出版的近200种图书中,下列图书尤其受到读者的称赞:《中华五千年》、《中国近代史题话》、《中国小百科》、《中国四十景》、《中国医药史话》、《中国陶瓷史话》、《中国古代科学家》、《中国少数民族婚俗》、《周恩来传略》、《中国古代诗歌选译》、《中国古代短篇小说选》、《中国文学作品选集》()、《中国民间文学》丛书、《鲁迅小说集》、《红楼梦》、《聊斋志异》、《论语》、《家》、《寒夜》、《日出》、《雷雨》、《虎符》、《骆驼祥子》、《山村》以及部分商业、科技英世汉对照词典。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世界语广播,在及时报道中国的时事、政治、经济建设、文化科技、人民生活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就播送时间之长和覆盖面之广方面,在各国世界语广播中也名列前茅,一直受到国际世界语界的关注。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中共第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十七届、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年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兼全国青联副主席(其间:1991年9月&11月中央党校学习)
年 北京大学团委书记
年 安徽省凤阳县大庙公社大庙大队党支部书记
【浙江海宁一餐厅发生砍人事件】中国网络资讯台浙江海宁9月8日电,今天晚上20点30分左右,海宁银泰对面野象谷餐厅发生砍人事件,记者获悉该店是明天即将开业。现场已被警方封锁,救护车已到,一名男子倒在地上,具体原因不明。
小琳18岁就来到厦门谋生。她一边打工一边坚持读书,准备参加自考。
“代表应诉的是沙坪坝区征地办。”唐贵书告诉澎湃新闻,庭审中,征地办找了几份文件,称村民们要求获取的政府信息内容,在补偿安置款发放之前就进行了公告。更多精彩: http://www.xichu.net/baike/kunming/
上一条: 下一条:北大来了新书记 学生呼吁给宿舍装空调-空调,1983年,北大BBS,北大中文系,学生宿舍,北大哲学系-教育
电话:029-
招考直通车:
微信:sxxykb
教育热点:
北大来了新书记 学生呼吁给宿舍装空调
晨报&& 09:20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定制,3元/月!
  核心提示:
昨天北大官网正式发布消息,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朱善璐同志调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网友们欢迎这位北大老学长回归的同时,也略带调侃地为新书记支招——给学生宿舍装空调。
  昨天北大官网正式发布消息,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朱善璐同志调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同志不再担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职务,另有任用。记者发现,这一消息很快成为北大BBS全站热门话题,网友们欢迎这位北大老学长回归的同时,也略带调侃地为新书记支招——给学生宿舍装空调。
  北大新书记朱善璐和北大以及教育界的渊源非同一般。他1983年7月毕业于北大哲学系,毕业后留校工作到1996年。离开北大15年期间,朱善璐先后在北京和江苏工作,曾经作为北京市委常委、教工委书记长期主持北京教育工作。后调任南京市委书记,今年3月升任江苏省委副书记,不到半年回到北大出任党委书记。
  据北大官方网站介绍,中组部有关负责人指出,朱善璐政治立场坚定,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熟悉北京大学情况和高等教育规律,善于做知识分子工作,对于北大感情深厚,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开拓创新意识,党的工作经验丰富,在北京市和江苏省工作期间,始终高度关注高等教育工作,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积极支持高校改革发展,努力为高校提供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环境,深受高校同志的欢迎和信赖。
  新任书记朱善璐(左)和前任书记闵维方握手。北大官网
  据了解,在22日的全校教师干部大会上,首度亮相的朱善璐表示,自己决心从五个方面身体力行,做好表率:一是高举旗帜,把握大局;二是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三是发扬民主,团结协作;四是努力学习,加强修养;五是联系群众,廉洁自律。
  “朱书记对北大很熟悉,为人很有亲和力,属于实干派。”北大一位资深教授昨天表示。在北大BBS上,不少网友特别关注朱善璐的“老北大”身份,一位网友称“他可在北大呆了好多年”。当然也有一些网友以略带调侃的方式表达对“学长”书记的期待。有网友说,以后北大的就业面会更加宽广了。还有网友借用今年高校的热点话题,给新书记支了一招“给宿舍装空调”。
  北大中文系孔庆东教授昨天在某视频网站点评“朱善璐出任北大党委书记”一事时表示,希望朱善璐同志回到北大,能够带领北大再创辉煌。作为北大的教师,希望北大能够进一步改善教学科研环境,少给老师增加负担,减少把大学办成公司或企业等非学术化的走向。
 编辑:杭娜 来源:晨报
分享到微博:
&&& <font size="-2" color="#-08-08 10:06
&&& <font size="-2" color="#-07-15 15:20
&&& <font size="-2" color="#-07-13 09:49
一、原创内容页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 ()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北大数学学院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admin1@&&&&&&&&&&&&&&&&最年轻正部级官员 团中央第一书记曾是北大舞林高手_河南省教育网
字号:  
最年轻正部级官员 团中央第一书记曾是北大舞林高手
河南省教育网   时间:
浏览次数:
  仅仅41岁就成为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步入目前最年轻的正部级官员之列,陆昊因此备受瞩目。4日,提起这位曾经的学生、同窗,当年的老师、同学依旧印象深刻: 他在中学期间学习特别勤奋,每天都是读着英语走到学校,是当时西安唯一的中学生党员;他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的学生;他在北大组织过校园集体舞比赛,曾编过一套迪斯科舞蹈动作。
  老师说 他太辛苦了,头发比以前少了
  虽然已经离开西安多年,但只要回到西安有时间,陆昊还会拜访自己的老师。每年春节,陆昊还会给顾老师寄上一份贺卡。
  4日,在85中的会议室中,当年的班主任顾铭琴(左)和排球队教练郑九峰仔细端详着学生的照片(如图),没有得意,更多的是心疼。&我经常在电视里看到他。头发似乎比以前少了些,实在是太辛苦了。我希望他今后在忙工作的同时,也能照顾好自己,健健康康、平平安安。&顾老师说。
  父亲说 他平时太忙了,顾不上照顾自己
  陆昊父亲陆鸿生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老教授,该校党委宣传部部长王继武是陆鸿生的学生。有一次,王继武在学校里散步时碰到退休的陆鸿生,他表示自己经常去北京照料儿子陆昊,陆昊平时太忙了,顾不上照顾自己。
  &陆昊每天要从早晨忙到晚上很晚,晚上的工作量几乎和白天一样大。&王继武说。
  成长故事之多彩高中
  每天读着英语进学校
  &不管什么时候去他家,你总会看到他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学习。&回忆起陆昊的学习成绩,他高中一、二年级的班主任、市85中退休教师顾铭琴用&名列前茅&四个字来形容。&他的成绩始终在班上是前三名。&学校所保留的成绩单证明了这一点: 体育100分,其余各科平均93分。
  &他家住在冶院(今建筑科技大学),距离学校有四五站路。每天他都是一边读英语一边走到学校。&顾老师对于陆昊的刻苦至今记忆犹新。也正是因为成绩优异,高三第一学期刚刚分班到文科班不久,他就被保送到北京大学。&其实,他即使上理科,也会被保送的,各门功课都不错。&
  给同学们当&小老师&
  陆昊在高中时是班长。从那时起,他就已经显示出了一定的组织才能。
  &那时我身体不太好,只要把事交给陆昊,我就很放心。&顾老师说那时每年春游都是陆昊来联系组织。虽然没有老师参加,但每次同学们都快快乐乐、平平安安返回。此外,因为高中没有设置音乐课,陆昊就主动联系音乐老师来给大家课余教唱歌,以此调剂略显枯燥的学习生活。
  在高中毕业前的这段时间里,摆脱了升学压力的陆昊,除了保证自己学习不放松外,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为同学服务中去。同学张飒爽这样回忆: &那时很多试卷等学习资料都是手工油印的,于是陆昊就主动承担起这份工作,从刻模版到一张张印刷,他都做得仔仔细细。&此外,他还给同学们当起了&小老师&。每当上自习的时候,他就会主动给大家辅导语文、英语等。
  当时西安唯一的中学生党员
  因为突出的组织能力,陆昊除了被评为省市两级优秀学生干部之外,还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当时西安市唯一的中学生党员,同时也是西安市团委唯一的中学生委员。
  备受老师器重的陆昊,并未引起同学们的嫉妒,更多的是大家的折服。有一次打扫化学实验室卫生,检查的老师认为不够彻底,于是陆昊就号召大家重新来干。一呼百应,大家又重新拿起了抹布、笤帚。&其实,他在中学时代已经显示出了非凡的组织才能。那时候我们都开玩笑说,他一定会有所成就。&曾经跟陆昊4年中学同窗的雷震这样回忆他的老同学。
  不仅是本班同学,曾经在高中时期与陆昊进过同一个夏令营、共同相处过15天的高根宏也有这样的感觉: &我对他印象很深,他总是忙忙碌碌,给大家照集体照,帮助老师组织营院,非常老练,但实际上他只比我大一岁而已。&
  曾是校排球队的灵魂人物
  &作为老师,我都很纳闷,陆昊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时间&4日,曾经担任过西安市85中排球队教练的郑九峰这样说。
  原来,除了学习、做好各种事务性的工作外,陆昊兴趣还十分广泛,比如他就曾经担任过校排球队的主力二传手。
  这是一个需要针对对方战术变化调整自己进攻策略的位置。虽然本身个子不高,但聪明的陆昊却完成得很出色。
  那时,每个星期都会有三四次训练,陆昊从未缺席过,并从最初训练时的普通队员,发展到了队里的灵魂人物。
  成长故事之激情大学
  求学北大是厉以宁得意门生
  1985年,陆昊被西安市85中保送入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师从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后来又跟随厉以宁教授读研究生,获得了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和高级经济师职称。
  在北大就读后,陆昊一直与自己中学时代的老朋友保持通信往来。在他大学时的信件中,陆昊表现出对经济管理方面的浓厚兴趣,认为祖国富强需要抓好经济建设,同时从具体问题入手,扎扎实实做事情。
  在北大读二年级时,陆昊成为校学生会主席,北京市学生联合会副主席,北京市人大代表。1989年临近本科毕业时,他明确主张青年人应该务实,应埋头参与经济建设,从具体问题入手参与改革和国有企业振兴。
  在大学里,陆昊的学习也一直非常刻苦,深得厉以宁教授的信赖,经常帮厉以宁教授做一些经济课题,整理资料、翻译文章。
  专注学业婉拒社会工作
  在北京大学读书时,陆昊不注重吃穿,只注重学习和内在提高。他衣着很朴素,夏天常常穿条牛仔短裤,背着书包,骑着自行车从宿舍赶往图书馆。
  日,陆昊刚被保送入北京大学不久,给西安的一个朋友写了一封信,信中详细描述了自己的大学生活。陆昊在信中说: &我们班总共40名学生,素质都很高。其中,16个同学的高考分数超过了陕西省的高考状元,不少同学是当地的状元,在中学时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有18人。&
  &一些同学进入大学后想从事社会工作,对学习有些放松,这显然是不全面的。学校学生会招学生干事,反复找我,我都婉言推辞了。&陆昊在信中表示,目前他想打好基础,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至于什么时间从事学生会工作,要听领导安排。
  广泛接触各种学术观点
  1985年底,陆昊在给西安友人的信中表示,北京大学学术氛围很浓,厉以宁教授要求学生除了学好经济管理课程,还要对社会学、伦理学、人口学、政治学都有所了解,所以,学校里的很多讲座他都去听过。陆昊说: &我想广泛听听各种学术观点和思想观点,然后通过自己的反复思考,最后形成自己的思路。&
  当年11月23日,陆昊参加了一次纪念&12.9&运动的座谈会,他在会上联系1983年陕西安康发生的水灾,表示要横向看一些问题,要看到国家的某些贫穷现象,并激发自己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报效祖国的激情。
  1986年,陆昊担任北京大学学生会干部后,在忙于学习的同时,曾组织过北京大学第一次团员之家大型活动,办得很成功。陆昊还在学校团委组织过校园集体舞比赛,曾编过一套迪斯科舞蹈动作。他说: &这些动作在北大还没被大家看到过,可惜教会50个同学有些困难。&
  1989年初,陆昊被保送读厉以宁教授的研究生,是当时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3个系里唯一被保送读研究生的学生。后来,陆昊还为恩师撰写了《中国当代经济学家学术评传》中的厉以宁卷。据说,厉以宁教授&钦点&陆昊为此书的撰稿人,显示了这位当代中国经济学界巨人对陆昊的偏爱。
  屡创&最年轻&纪录
  18岁,&文革&后西安市第一名中学生共产党员
  20岁,&文革&后北京大学第一位直选产生的学生会主席
  27岁,任北京制呢厂厂长,北京最年轻的国有大型企业&一把手&
  32岁,北京最年轻正厅级干部
  35岁,北京最年轻副市长
  41岁,目前最年轻正部级官员
来源:郑州晚报
责任编辑:双瑞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河南省教育厅及下属单位或河南省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河南省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5
赞助商链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大学生招聘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