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宫村电影(迫在眉睫 石宫村)什么看不了?

  ■本报驻浙记者
刘海波  这几天,浙江省金华市沙畈乡的农民像过节般兴高采烈:“我们的电影在全国影院上映了”。连日来,金华市各大影院最火爆的电影不是好莱坞大片《速度与激情7》,而是当地农民自拍的这部《迫在眉睫》环保励志电影。  “大水缸”的艰难抉择  沙畈乡地处金华西南山区,自古交通闭塞,经济相对落后。  沙畈乡境内的沙金兰水库为饮用水源水域一级保护区,被金华人称为“大水缸”,直接供应金华市区百万人口的生活饮用水。为了护好“大水缸”,金华市政府早年就规定,水库库区附近禁止发展工业,限制养殖业,甚至连观光旅游业也不能发展。俗话说“靠山吃山,近水吃水”,沙畈乡人依山傍水,却只能守着绿水青山过着“讨饭吃”的生活。  2005年前后,沙畈乡和金华地区其他乡镇相比经济已远远落后,当地政府因此放开了百姓的养殖业。于是,村民纷纷办起了养猪、养牛场。几年后,沙畈乡几乎是家家养猪,规模以上养猪企业达89家,养猪成为当地百姓主要的经济来源。但随之而来的是环境急剧恶化。到了夏季,家家户户散发出阵阵猪粪的恶臭,有的猪粪污水直接流入小河沟,沙金兰水库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到2013年7月,政府决定集中整治,2个月内清理掉沙畈乡库区内所有养猪场和养猪散户,关停22家锯板厂,4家采砂场。刚刚致富的库区百姓再次陷入困境。  小山村“蜕变”孕育灵感  郑泽杰,今年45岁,曾在上海和杭州等地创办过多家公司,在当地算得上是“跳出农门”的成功人士。不过,他一直称自己是地道的“老农民”,因为他经营的大多是农产品。  郑泽杰告诉记者,厌倦了城市的喧嚣,他决定回到农村发展。2013年8月,沙畈乡所有养猪企业关停后,周围环境得到大幅改善,当年,郑泽杰投入1000万元,成立了浙江石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沙畈乡石宫村和黄坛村流转1300多亩土地,打造猕猴桃产业基地。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新模式,村民拿土地入股按股分红,公司向农户提供树种和技术,果子按照市场价统一回收,村民一亩地收入超过5000元。另外,村集体占10%资源股,收益用于村庄发展。“我们搞农业种植,优质的水源就是优质农产品的保障。”郑泽杰感慨,他亲眼看到基地附近的垃圾河不见了,溪水变清澈了,百姓也渐渐富了起来。  有感于沙畈乡的巨大变化,郑泽杰和乡党委副书记吴向阳、石宫村党支部书记罗根红商量,想以此为蓝本拍一部反映环境治理的电影,唤起百姓对治理环境的重视。吴向阳自任编剧,电影如何取名?“保护环境迫在眉睫,干脆电影的名字就叫《迫在眉睫》吧。”公司副总经理李展望的建议得到大家认可。  “本没想通过影片挣钱”  2014年11月,经过大半年的前期准备,《迫在眉睫》在石宫村开拍,几个门外汉凑在一起开始了他们的电影梦。  《迫在眉睫》是一部以反映乡村环境污染和治理为题材的故事片,影片中的女主角菲儿为了孩子的健康,放弃事业,带孩子来到水源涵养地石宫村疗养,正遇上村支书拆猪场工作受阻。她和村支书一起带领村民发展林业生态绿色经济,为村民脱贫致富寻找新门路。“导演、编剧、制片人……具体做什么我们也不清楚,反正什么事都是一起商量着办,剧本改了多少遍也数不清了。我们都是‘出品人’,也都是‘演员’,电影完全是自编自导自演。”郑泽杰说,影片内容八成以上是根据当地真实事件改编。除了女主角是杭州某电视台的主持人,其他角色都由当地人担任。电影里共有20个角色,结果来了1200多人试镜。  电影设备和摄像人员则是每天花三四万元从横店租来的,从去年11月1日开机,到当月20日就杀青了。“20天杀青,时间很短,因为影片前期做足了‘功课’,哪场戏在哪拍怎么拍,我们早已胸有成竹,在脑子里想了N遍。另外拍摄场地大部分就在本村和村民家,这也节省了很多时间。”郑泽杰说,800万元的投资,大部分资金花在后期制作,比如影片中一段电脑特技每秒花费就要5000元。  该片由中影集团在全国发行,4月22日在全国4860家影院上映,公映四天收入票房100多万元。虽然票房还远未能收回投资,投资人兼导演郑泽杰并不气馁,他笑着说:“本也没有想通过影片去挣钱,只要能唤起观众环保意识也值了。农民的本职工作还是种好地。”  (本报金华5月4日专电)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动作/剧情/战争
惊悚/动作/剧情
剧情/动作/惊悚
纪录片/剧情
动作/剧情/惊悚/警匪
剧情/惊悚/动作/科幻/悬疑
动作/剧情/惊悚
动作/悬疑/剧情/爱情
动作/剧情/惊悚/警匪
热门动作电影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金华农民掏800万拍环保电影票房惨淡 却惊动了市长
华西都市报
记者 罗道海
农民环保电影四位策划人。
农民环保电影拍摄现场。
  郑泽杰,浙江金华的农民,也是当地略有小成的农民企业家。最近半年,郑泽杰领着一帮农民干了一件惊天大事&一件让婺城乃至于金华人人称赞的事&花800万元拍摄了一部环保电影,还上了全国影院。
  他投拍的电影《迫在眉睫》中,为了保护水源地而拆除猪舍,再种植猕猴桃为村民致富,这是他在石宫村干的事。他很自豪,他干了件农民不敢想的事,让一群农民圆了电影梦。
  归根结底,他说他还是个农民。
  3月28日上午,《迫在眉睫》首映式在石宫村进行,金华市委副书记陶诚华、市政协副主席朱恒钱到场祝贺。
  仅有246人的石宫村,突然有1000多人涌入。上午10点,通往石宫村的道路就开始交通管制。郑泽杰租的6米长、4米宽的LED大电视,将电影播放了一遍,村民觉得不过瘾,郑泽杰又放了一遍。
  票房108万&包场电影才赚了12.5元&
  4月22日,电影正式在全国4860家影院上映,1000多家影院排片放映。
  影片时长1:36,&郑泽杰导演电影作品&异常醒目,冯小刚、张艺谋也就这个范儿。
  这也是今年以来,唯一一部以环保为主题的电影。
  郑泽杰为了电影走进全国影院,与中影集团商谈,专此投入上百万元,包括发盘和海报、展架的费用。
  不过,《迫在眉睫》的票房有点惨淡,4月22日首映后不到两三天,很多影院就下架了,票房总计108万元多,这也是他们早有预料的,原本他们也没有想通过影片挣钱。
  108万的票房,并不是影院史上最低票房,他们还分得了40万元,算是意外收获。郑泽杰说,全国每年有600多部国产片报批,最终进入影院的也只有200多部,他们已是幸运儿。
  他们根据一些渠道的了解,票房自然在浙江最高,在金华有人包场观看,其次是上海、四川,票房最低的北京,票房为零。
  郑泽杰说,还有多家影院收入仅20元的,更有一家只卖了12.5元,&我们最低票价是20元,几乎都是一个人包场的,而12.5元的包场电影,我们了解到是影院与银行做活动,银行支付了剩下的7.5元。&
  &我们运气不好,档期与《速7》相冲,不然,票房还应该有上浮的。&制片人李展望说。
  惊动市长&农民也能拍出大电影&
  票房惨淡,可在金华却已家喻户晓,还惊动了金华市长。
  影片还得到了金华市长暨军民的批示,并被抄送各个政府机关:这是诠释金华全民治水的最好故事,这是演绎金华&两山&之路变迁的最好典型,这是宣传金华&两美&建设的最新成果。
  拍电影前,郑泽杰也曾想邀请明星。他还找一位知名演员,对方开价100万元,把他吓了一跳,&这还怎么谈,这些明星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难道少了名导明星,就拍不成电影了吗?
  郑泽杰非不信邪,&我还是一个农民呢&,他决定拍一部有关环保的主旋律电影,就靠他们这一群农民。
  &我们不是为了好玩。&郑泽杰说,拍这部电影,他们有两个目的。
  一是,2014年时,娱乐圈吸毒嫖娼的明星们,被抓了一批又一批,看守所里的&监狱风云&,普通老百姓都知道,这些明星们&前赴后继、毫无底线&,他想通过一群农民拍电影这件事,告诉娱乐圈的名导明星们,&别太自以为是,拍电影没这么难,农民也能拍出大电影&,明星还是应该多读些书,多明白些道理。
  二是,他们的影片有80%真实性,几乎是纪实电影,地名都没有改,想通过此呼吁大家关注环保。
  最大败笔请了一个女主持来演女一号
  拍电影之初,不仅需要导演、演员、编剧,还得有制片人、出品人、摄像、录音、灯光等,如何分工,这都需要谋划。
  编剧是现成的:吴向阳,沙畈乡乡党委副书记(现任琅琊镇党委副书记),影片的主旋律&拆除村民的猪舍,就是吴向阳2013年亲身经历。
  掏钱的郑泽杰,自封导演和总策划,客串影片中的&上级领导&;得知制片人主要就是管钱后,56岁的公司常务副总李展望,成了不二人选。他客串群众演员,影片中露过一次脸;出品人就难选了,他们理解不透,总该有点身份才好,于是村支书罗根洪就成了出品人,影片中本色出演&上级领导&。
  正是这四人经过反复一年的商讨,吴向阳开始写剧本。他不懂什么叫剧本,也从未写过,就通过百度学习,反复折腾,写下了88场戏。
  海选演员时,通过网络的号召,来了1200多人,都想当演员。郑泽杰说,他与编剧、制片人挨个面试,他们也不知道如何选演员,但晓得演啥得像啥的道理,于是就给应聘者出题,如扮演养猪户或是村姑,最后在他们的精挑细选下,留下了20多位。
  唯一的科班出身,是杭州来的一位主持人,扮演女一号,而其他大部分角色由金华本地农民担任,全部&零片酬&。
  现在总结,&两分半&的角色演得最好,大家评价最高,都说叫&真情流露&;而最大的败笔,是&用了一个不是农民的人&。
  郑泽杰说,&两分半&的扮演者蔡美兰,原本就养过猪,这次也是本色出演,她是城里一家化妆品公司的销售员,因拍摄电影丢了工作,现在在他们农业公司。
  20天杀青横店摄像成唯一的专业人士
  电影拍摄前后,最专业的是摄像,唯一的专业人士。开始,他们自己花了70多万元买了一套摄像设备,自己拍,可就是达不到要求,他们不得不花大价钱从90公里外的横店影视城请来摄像。
  去年11月1日开机后,20天就杀青,拍摄完了。800万元的投资,郑泽杰称大部分资金花在了后期制作上。
  郑泽杰说,后期制作找了一家上海的专业公司,如果不专业的话,就达不到在影院上映的标准,包括每一秒2000元的特效、配音和音乐等。
  制片人李展望说,拍电影真的是花钱如流水,而且花的都看不见,心里没有底,一次性支付四五十万元都有好几次,手都抖了好几次。
  其实,郑泽杰是2012年开始从事农业的,并在石宫与村民一起栽种猕猴桃树,投资800万元拍电影,纯属看不见回报的投入。
  &我们公司年没有挣到钱,去年也没挣到800万元。&郑泽杰说,唯一的私心,是影片中拆除猪舍保护水源地,栽种猕猴桃让村民致富。
凡注有"浙江在线·浙商网消息"的稿件,均为浙商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浙商网消息",并保留"浙江在线·浙商网消息"的电头。联系电话:7、
又一次反弹夭折。从大跌284点、直逼3600点关口,到盘中上涨14...…
昨日,万达文化集团战略投资同程旅游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万...…
24小时热点新闻
近期,韩国受MERS疫情影响,赴韩旅游人数骤减,韩国旅游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流”。据相关部门统计,上个月杭州赴韩人数只有4000多人。
进入7月份,四川、内蒙古均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据中新网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至少已有14个地区上调了2015年最低工资标准。其中,上海、深圳两地最低工资水平超过2千元大关。
浙江的西瓜产业在全国算是数一数二的。据浙江省农业厅统计,2014年,全省西瓜面积约130万亩,产值近50亿元,宁波、台州、温州、金华、杭州、绍兴、嘉兴等7个主产市,西瓜栽培总面积超过80万亩,占全省西瓜总面积的约80%,其中全省大棚西瓜面积40多万亩,是全国优质设施西瓜大省。《梦想秀》金领辞职为做义工 非洲建小学献爱心
来源:搜狐娱乐
金领非洲建小学献爱心
  搜狐娱乐讯 浙江卫视第九季《中国梦想秀》,呈现了诸多追梦人的追梦、圆梦之旅,激励国人“将梦想变成现实”,所传递出的正能量也得到了广泛赞誉。节目稳居省级卫视930时段的收视第一。本周登上《梦想秀》的几组追梦人,“80后”大男孩张洋用铁皮玩具唤醒了久违的童心,金华市婺城区沙畈乡石宫村的村民则用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展现同心同力的力量。
  今晚又将有两组追梦人登上《梦想秀》的舞台。来自少林寺山脚下的功夫小子将上演一出“葫芦娃智斗绿巨人”的功夫情景剧。追梦人黎海森将讲述他穷游十几国做义工、在肯尼亚搭建小学的故事。这个曾在新加坡留学、毕业后成为金领的小伙子,缘何选择了义工之路?一切精彩,尽在6月4日(周四)晚21:30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
  石宫村村民忆苦思甜,自制电影展现“五水共治”之路
  本周,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沙畈乡石宫村的村民带着自制电影《迫在眉睫》登上《梦想秀》的舞台。石宫村作为金华市的水源地,每年要为市区一百多万市民供应水。但由于当地养猪户较多,水质遭到了严重污染,甚至引发当地女性怀病胎、毒胎甚至不孕的情况,整治水源刻不容缓。浙江省自2014年起力推“五水共治”政策,但在政策的落地与实施过程中,遭到了不少石宫村本地养猪大户的强烈反对。见此情况,村干部集思广益,整治环境与开源创新并举,成立石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让每位村民都成为了公司股东,依靠种植猕猴桃赚钱。顺利拆除猪场之后,村里的山青了,水绿了,村民依靠销售绿色农副产品所得的收入也更高了。
  石宫村村民不想忘记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惨痛教训,因此自编自导自演了《迫在眉睫》这部电影,用影像来记录与还原“五水共治”之路。虽然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村民们用前所未有的团结面貌来一一克服。电影特地选在4月22日“地球日”上映,希望能够警示世人环境保护迫在眉睫。作为“五水共治”政策的宣传大使,“梦想大使”周立波也感叹道:“普普通通的村民愿意出800万拍一部与水有关的电影,有境界!”
  村民们来到《梦想秀》,不仅是为了推广这部凝聚心血的电影,更是为了一个梦想而来:大家希望将石宫村打造成集乡村旅游、乡村文化与绿色农副产品为一体的新农村。为了改造美好家园,石宫村村民同心同力、不畏艰难的精神感动了梦想助力团的爱心企业代表和观察团成员。已拥有全产业链农村旅游所有条件的石宫村,成为新农村示范点指日可待。
  金领穷游十几国做义工,在非洲建爱心小学
  今晚21:30《梦想秀》继续呈现精彩与感动。身怀绝技的功夫小子将上演“葫芦娃智斗绿巨人”的戏码,另一位追梦人黎海森也将讲述他非同一般的人生经历。28岁的黎海森,曾在新加坡留学,毕业之后成为了一名金领,拥有令大多数人羡慕的薪酬待遇。但他却毅然放弃优渥的生活,穷游十几个国家做义工,还在肯尼亚建起一所爱心小学。
  登上《梦想秀》的舞台,黎海森希望能够筹集资金,为仍在建设中的小学盖一个屋顶。“梦想大使”周立波虽然也感动于黎海森无私助人的爱心,但却认为他应该回家好好工作、孝敬父母,放弃这个梦想。观察团的成员听了黎海森的故事,又会持什么态度?黎海森的梦想是否可以顺利实现? 6月4日(周四)晚21:30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为您揭晓。
(责任编辑:刘书兰)
社区热帖推荐
会哭也是一门手艺……[]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您好,分享的企鹅
金华农民掏800万拍环保电影惊动了市长
农民环保电影四位策划人。农民环保电影拍摄现场。郑泽杰,浙江金华的农民,也是当地略有小成的农民企业家。最近半年,郑泽杰领着一帮农民干了一件惊天大事—一件让婺城乃至于金华人人称赞的事—花800万元拍摄了一部环保电影,还上了全国影院。他投拍的电影《迫在眉睫》中,为了保护水源地而拆除猪舍,再种植猕猴桃为村民致富,这是他在石宫村干的事。他很自豪,他干了件农民不敢想的事,让一群农民圆了电影梦。归根结底,他说他还是个农民。3月28日上午,《迫在眉睫》首映式在石宫村进行,金华市委副书记陶诚华、市政协副主席朱恒钱到场祝贺。仅有246人的石宫村,突然有1000多人涌入。上午10点,通往石宫村的道路就开始交通管制。郑泽杰租的6米长、4米宽的LED大电视,将电影播放了一遍,村民觉得不过瘾,郑泽杰又放了一遍。票房108万“包场电影才赚了12.5元”4月22日,电影正式在全国4860家影院上映,1000多家影院排片放映。影片时长1:36,“郑泽杰导演电影作品”异常醒目,冯小刚、张艺谋也就这个范儿。这也是今年以来,唯一一部以环保为主题的电影。郑泽杰为了电影走进全国影院,与中影集团商谈,专此投入上百万元,包括发盘和海报、展架的费用。不过,《迫在眉睫》的票房有点惨淡,4月22日首映后不到两三天,很多影院就下架了,票房总计108万元多,这也是他们早有预料的,原本他们也没有想通过影片挣钱。108万的票房,并不是影院史上最低票房,他们还分得了40万元,算是意外收获。郑泽杰说,全国每年有600多部国产片报批,最终进入影院的也只有200多部,他们已是幸运儿。他们根据一些渠道的了解,票房自然在浙江最高,在金华有人包场观看,其次是上海、四川,票房最低的北京,票房为零。郑泽杰说,还有多家影院收入仅20元的,更有一家只卖了12.5元,“我们最低票价是20元,几乎都是一个人包场的,而12.5元的包场电影,我们了解到是影院与银行做活动,银行支付了剩下的7.5元。”“我们运气不好,档期与《速7》相冲,不然,票房还应该有上浮的。”制片人李展望说。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wyeaglechan]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华石宫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