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火腿肠会胖吗经过摩擦会变小嘛

来自子话题:
本科985,硕士海归。&br&现工作于航天五院某所,地点北京,尚未离职。&br&的确,大家基本吐槽集中在两点:&br&第一,待遇差、工作忙、加班多;&br&第二,效率低、流程杂、制度烂、进步小。&br&也就是很多人说的,赚不到钱,还一眼看到五十岁,觉得这辈子人生无望了。&br&那么我谈谈自己的感受吧。&br&关于第一点,可以说是掏心窝子的大实话。我入职不到三年,基本前十个月,平均每个月拿到手的钱(此处指&b&&i&&u&刨去&/u&&/i&&/b&税及五险一金后的部分),全部算上(此处指&b&&i&&u&包括各种&/u&&/i&&/b&福利、津贴等所有收入),也就4000出头。这个收入在北京,作为一个也还凑合算是名校的海归硕士,是个什么概念,我相信大家心里也都有数。而截至今天,我粗略算了下,如果能保持住目前我的薪水,不继续降低的话(是的你没看错,我们所就是会莫名的给你降薪),我一年的全部收入,&b&&i&&u&不刨去&/u&&/i&&/b&税金和五险一金等需缴纳部分,所有加一起,刚刚够十万,零头不足四位数。这个薪资水平只代表我们所,不代表五院其他所,各个研究所之间有时差异比较大。&br&至于第二点,先讲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吧。还是和薪水有关,就是截止到今天,我的收入比在国内读硕的同所同批入职的其他同事都要低,而人力给出的解释居然是,我海外的硕士不是211大学,所以就该比那些国内211的硕士低,说这就是制度。看到这里有没有人想呵呵?嗯,但这就是现状。至于效率低、流程杂,其他所我没呆过,不敢乱讲,但我们所这两个特点也算是“有口皆碑”了。&br&接下来谈谈“进步小”这一点。这是我唯一不认同的一点。作为一个刚走出校园,刚刚开始真正意义上工作的年轻人,我认为入职这一年多,我自己的进步还是很明显的。搞科研,干工作,靠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加是大量的实践经验。而这一年多,我所增长的,就是这些在我看来十分宝贵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不真正干上几个型号项目,不踏踏实实做出几件东西,不认真干不细心总结不努力向老员工学,是永远不会有的。而说实话,我看到的绝大部分抱怨进步小的新员工,基本没有几个是认真踏实虚心且勤奋的。老话讲“处处留心皆学问”,在校读书时是这样,在日常生活中是这样,在“枯燥”的工作中其实还是这样。是的,航天这样的国企,有数不完的弊端,但这数十年来的积淀和研发出的成果也都是摆在那里有目共睹的。我诚恳的希望,诸位刚踏出校园的兄弟姐妹们,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自视过高的人,在哪里都进步的小。瓶子本来就不大,自己还给盖上了盖子,那外面的知识自然就再也装不进去了,没什么进步也是再正常不过。我刚上班时也自视甚高,现在看来真是非常可笑,“NASA的实验室我也算见识过,月球/火星项目的团队我也算接触过,JPL的主任也算是我老师给我讲过课,你们这些什么大项目都没干过就会画些个机箱啊天线啊的人,懂什么叫真正的结构设计?”带着这种二逼心态,我入职的前半年真可以说是一点进步也没有。但后来随着做的工作越来越多,人也慢慢踏实下来,能够用心投入到自己所做的事情中去的时候,忽然发现,原来自己和这些“只会画画机箱天线根本不懂结构设计”的前辈们比起来,差的可还真远。于是当我真的开始虚心学习时,最近这一年多,才真的积累和进步了不少。所以说,一个人能不能进步,进步的幅度能有多少,更多的取决于自己。请不要把自己的不踏实和无能,怪罪于体制和大环境。&br&最后说说总结吧,很同意&a href=&/people/ad8ad8fbe1fd0ff8882b1& data-hash=&ad8ad8fbe1fd0ff8882b1&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ad8ad8fbe1fd0ff8882b1&&@中国苏霍伊&/a&的观点:航天现在人才流失越来越严重,优秀的人才很难被留住。从长远看,这会是国家的悲哀。有一句俗话:“混蛋老板才跟员工谈情怀,好老板只谈钱。”虽稍显片面,但却可以很好的映射中国航天的现状。航天人再有情怀,再品质高尚再甘愿奉献,他也还是个人,一个普普通通的,需要生存的人。没钱,谈何生存?的确,福利待遇绝不是留住人才的最好办法,但绝对是赶走一个人才的最快途径。毫不夸张地说,跟我同批入职的200来号同事们,几乎95%已经在找下家和谋划离职了(包括我自己)。至于还没走的原因,比较多方面,大多数或是为了户口吧,细节不展开说了。而我们这一批里有些不在意户口的,都早已很潇洒的辞职走掉,粗略数数也有十好几个了。可悲的是,至今,没有领导反思;更有甚者,某所长还讲出了“给你们这些钱足够对得起你们了,爱干就干,不爱干就滚”的言论,闻之心寒。其实愿意投身航天事业的人,大多不那么看重钱,更多的是为了一种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但,正因如此,这些肯于投身航天的人,才更需要被尊重,更需要替他们解决一些后顾之忧。&br&衷心希望祖国的航天事业能够越来越好。毕竟当初放弃美国的高薪选择回来,为的不过就是尽自己一份力,为大家做一点事。我自己其实依然在犹豫究竟要不要走,讲实话,我真的爱这份事业。但我也要生存…&br&分享自己工作不到两年的亲身感悟,絮絮叨叨,答的不算切题,但希望能给想要投身航天事业的兄弟姐妹们一点参考,也算是不枉手机码了这么多字了。
本科985,硕士海归。现工作于航天五院某所,地点北京,尚未离职。的确,大家基本吐槽集中在两点:第一,待遇差、工作忙、加班多;第二,效率低、流程杂、制度烂、进步小。也就是很多人说的,赚不到钱,还一眼看到五十岁,觉得这辈子人生无望了。那么我谈谈…
来自子话题:
&p&首先,有没有不是一朵一朵的云?&/p&&p&答案是当然,常见的成层的云包括层云、层积云或者高层云,偶尔能见到卷层云。只是当层状云出现时,普通人的第一反应并不是“今天天上有成层的云”,而是“今天是阴天”Orz&/p&&p&&img src=&/d9db1abdcdfac_b.jpg& data-rawheight=&544& data-rawwidth=&36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0&&蔽光高层云&/p&&p&那么我们平时见到的一朵一朵的云是怎么形成的呢?从常见程度来说,我觉得题主看到的一朵一朵的云可能是淡积云。&/p&&img src=&/685f5f52caa9c9ca03f7be_b.jpg& data-rawheight=&305& data-rawwidth=&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685f5f52caa9c9ca03f7be_r.jpg&&&p&淡积云&/p&&p&一般按照平面分布的形态,我们可以把云分为三大类,即积状云、波状云和层状云。积状云和层状云的形态可以参考上文的蔽光高层云和淡积云,波状云长什么样子呢?就像这样:&/p&&p&&img src=&/bdb_b.jpg& data-rawheight=&500& data-rawwidth=&35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1&&透光高积云&/p&&p&关于云的基本形态的科普就到这里。下面解决问题,为什么云彩会聚成一朵一朵的。&/p&&p&首先需要声明,并不是水汽聚集才形成了一朵一朵的云。云的形成简单来说就是水汽的凝结或者凝华,形成云滴,这样我们就能看见它了。那么没有云的地方有没有水汽呢?答案是有的,地球上几乎全部的水蒸气都集中在不到大气总厚度1%的对流层中(当然关于总厚度的数据还有争议),近地面可谓到处都是水蒸气。但是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肉眼不可见,如果不凝结或凝华的话,我们平常的生活中很难感受到它们的存在。所以并不是水汽汇聚之后形成云,而是云所处的位置水蒸气发生了凝结或凝华,而没有云的地方,水蒸气没有发生凝结和凝华。天空中飘着一朵云,就好比大海上飘着一块冰,它只是很显眼罢了。&/p&&img src=&/4d9b631fc86b386d8ef581db2c440af1_b.jpg& data-rawheight=&276& data-rawwidth=&4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0& data-original=&/4d9b631fc86b386d8ef581db2c440af1_r.jpg&&&p&海冰和云,都是水相变的结果&/p&&p&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有些地方产生了云,而有些地方没有呢?这个问题也就是积云的形成问题。&/p&&img src=&/c8ffaf5f074_b.jpg& data-rawheight=&163& data-rawwidth=&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p&积状云的形成总是与不稳定大气中的对流上升运动相联系。对流上升区的水平范围广大,则积状云的水平范围也就愈大。当产生对流运动时,空气会携带其中包含的水汽爬升,当到达凝结高度时,其中的水汽就会凝结生成肉眼可见的云。凝结高度的海拔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气温、水汽压、大气层结这类的,在此不详述。当然有些情况下凝结高度可以在很靠近地面的地方,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会有雾。&/p&&p&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有上升的气流,则必然有下沉的气流,不然大气下层岂不是要被抽干?所以伴随着对流的发展,也会形成诸多下沉气流,从而构成循环。在下沉气流中,(因为饱和水汽压增加的缘故,)水汽难以凝结,因此很难成云,就表现为晴朗无云的天空。这里借用一张波状云的原理图:&/p&&img src=&/addee6fed2c_b.jpg& data-rawheight=&141& data-rawwidth=&28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4&&&p&正是因为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的交替分布,天空中无云的部分和有云的部分才能交替出现,产生“一朵朵”的效果。&/p&&p&当出现大规模的上升运动时,比如锋面,上升区域面积特别广大,云就是成层的而不是一朵一朵的了。&/p&&img src=&/d36cbe1f4cc6a3a_b.jpg& data-rawheight=&422& data-rawwidth=&39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7&&
首先,有没有不是一朵一朵的云?答案是当然,常见的成层的云包括层云、层积云或者高层云,偶尔能见到卷层云。只是当层状云出现时,普通人的第一反应并不是“今天天上有成层的云”,而是“今天是阴天”Orz蔽光高层云那么我们平时见到的一朵一朵的云是怎么形…
实在受不了现在排名第一的&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Kira& data-hash=&7ffed882ad4& href=&/people/7ffed882ad4& data-tip=&p$b$7ffed882ad4&&@Kira&/a& 的答案对大家的误导了,也让我深深感到现在知乎也越来越微博化,大家连一点点思考都不带。作为一个有基本科学素养的人看到那个答案,难道不想一想,为什么一个连续光滑的球面,在一个完全对称的情况下,会产生一种非对称的、周期性重复的画面吗?这个结果中的非对称性,居然找不到任何不对称的原因,这难道不奇怪吗?下面评论中有不少人指出了这个问题,比如&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孙旭东& data-hash=&b2643164cdf9ccdf42a5bcc& href=&/people/b2643164cdf9ccdf42a5bcc& data-tip=&p$b$b2643164cdf9ccdf42a5bcc&&@孙旭东&/a& 同学和 @黄超 同学,但是&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Kira& data-hash=&7ffed882ad4& href=&/people/7ffed882ad4& data-tip=&p$b$7ffed882ad4&&@Kira&/a& 对评论中的质疑也没有很好地回答,更增加了那个答案的误导性。&br&&br&我总结一下那个答案不妥之处:&br&&b&&u&1. 混淆了表面渲染和光学成像的概念。&/u&&/b&根据贴出的图来看,Kira 同学是利用了一款材质渲染的软件进行模拟的(抱歉我对这个软件不熟悉,如有错误还请指出),对球面镜的模拟采用了多边形网格,也就是说在模拟过程中,球面镜并不是球面镜,而是由许许多多的平面镜拼起来的。这里我想可以为上面提出的疑问找到一个可能的解释了:也许这些小平面镜正是这不对称因素的来源。(Kira 补充了答案,那我也说详细一点。后面细分网格的那个例子本身是有不对称性在里面的——摄像机不在球心,这种情况下出现几个影像也是可以理解的,我这里主要针对你第一个场景,也就是原题主关心的,摄像机在球心的场景,这个场景才是完全对称的。关于细分网格插值的讨论,我补充在后面了。)&br&&b&&u&2. 混淆了实像和虚像的概念。&/u&&/b&Kira 贴出的第一个图是个倒立的,很多人觉得奇怪,其实这很好理解。仔细回忆一下中学学过的球面镜成像的知识,就会发现凹球面镜成像,「在其两倍焦距处(也就是球心处)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然这是基于近轴光学的结论,但却实实在在指出一个事实:在球心处的物体成的是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并且像的位置和物体的位置重合。所以,这个实像是不可能被位于同样位置的眼睛或者摄像机给拍摄下来的。换句话说,确实有一个像在这里,但是眼睛或者摄像机是看不到的。&br&&b&&u&3. 人物模型或摄像机位置设置有误。&/u&&/b&基于上面的结论,位于球心的摄像机是不可能拍摄到这个倒立等大的实像的。进一步,由于完全的对称性,任何从球心发出的光线必然原路返回,因此位于球心的摄像机不论向那个方向看去,其视线经过反射后都指向位于球心的一点——所以摄像机视野中应该是完全均匀的一种颜色——就是球心处的那一点的颜色(比如是瞳孔的黑色,或者是眼球的白色)至于为什么出现了人物模型的其他部分,我的猜测是:或者 Kira 没有将人物模型或摄像机位置放对,或者这个渲染的软件不区分实像和虚像(如上一条所分析的,这一点倒是可能性很大。我并非表示那个软件无法模拟虚像,只是想要指出,有时候即使能够成像也不一定能被眼睛或者摄像机看到)&br&&br&(一些个人感受放到后面吧)&br&&br&----------------------------------- 以下是的原答案 ---------------------------------&br&如果考虑人的大小,那还是很复杂的,这个跟球面半径也有一定关系。简单地说的话,就是一片模糊扭曲的奇怪的影像。详细计算也不是不行,不过确实很复杂。&br&正在我写答案过程中发呆的时候,看到 @陈浩 给出了模拟的影像,非常形象。本来我还准备自己写个程序来模拟一下,看来是不用了。非常感谢。&br&如果像 @张泊宁 在题目的评论中指出的&blockquote&题目情况应该是这样吧:一个球面,内壁完全反射。人眼抽象成位于圆心的一个点,不占有任何体积,无任何形状。光源是理想化的点光源,位于圆心,也不占有任何体积?&/blockquote&这种理想而抽象的情况下,问题会变得简单得多了。由于任何从光源发出的光线都完全原路返回(这个稍微想象一下就可以明白的),所以如果在光源位置看的话,将看见&b&完全均匀&/b&的一片&b&光亮的视野&/b&,而且是360°无死角地均匀光亮的视野,真正是“&b&白茫茫一片&/b&”吧,这一定是很奇妙的感觉。&br&&br&----------------------------------- 以下是的更新 ---------------------------------&br&(Kira 更新了答案,把有错的场景拿掉了。下面不针对 Kira 的答案了,而是作为对我原先答案的一个补充)&br&看到&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Kira& data-hash=&7ffed882ad4& href=&/people/7ffed882ad4& data-tip=&p$b$7ffed882ad4&&@Kira&/a& 还在强调自己的模拟是可以代替现实的,我只好搬出现实来看了。是的,你的模拟过程没有问题,但是你的软件是专门为这个场景设计的吗?恐怕不是。对计算机图形学有了解的朋友应该能理解,渲染软件都是采用了近似算法来取得速度和效果的平衡的,在一般情况下这点误差完全可以不必在意,但是在这个场景中,球心位置是一个特殊的位置,近似算法在这里会引起很大的误差,稍有不慎就会得到完全错误的结果。针对特殊场景,往往需要特殊的算法才能正确描述。&br&确实,你的答案里模拟了其他的场景,离球心越远,你的软件模拟得越接近真实,然而原题主所关心的,【在球心】的场景,你的模拟真的是偏离事实了,而且偏离得厉害,请正视这一点。&br&OK 回归正题,对工程光学熟悉的朋友也许知道在手工制造透镜的时候,为保证面型的准确,会使用一种「刀口仪」的简单仪器进行检测,其基本原理就是在球心处放一个点光源,看球面玻璃上反射的光,来判断这个球面是否准确。而对于一个标准球面,其反射的光看起来就是【均匀明亮的视野】。拍摄下来或者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最右边那个图):&br&&img src=&/88a432d1f24efc6b871c51b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88a432d1f24efc6b871c51b_r.jpg&&这里少许的明暗不均匀预示着透镜偏离球面的程度。整个仪器测试的场景大概是这样的:&br&&img src=&/5cd0eddb49d04a1bcbef7a0a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5cd0eddb49d04a1bcbef7a0a_r.jpg&&或者这样的:&br&&img src=&/0d0e776d305bd9f0cc10_b.jpg& data-rawwidth=&2592& data-rawheight=&19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92& data-original=&/0d0e776d305bd9f0cc10_r.jpg&&上面图片均来自网络&br&上面这个明暗不均匀的视野表明这个表面是偏离球面的。但不管如何,都看不到「一个点光源」的像,而是一片明亮均匀的视野。对一个点光源尚且如此,显然不能指望对一个人脸还看到一个清晰的像。&br&下面评论里的几位有疑问的知友,看到这里也该打消疑问了吧?&br&&br&----------------------------------- 以下是的更新 ---------------------------------&br&根据评论中 &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张潇月& data-hash=&6946dac833c72c47f9d662e72c5e79be& href=&/people/6946dac833c72c47f9d662e72c5e79be& data-tip=&p$b$6946dac833c72c47f9d662e72c5e79be&&@张潇月&/a& 的建议,我将评论中与 &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ash=&7ffed882ad4& href=&/people/7ffed882ad4& data-tip=&p$b$7ffed882ad4&&@Kira&/a& 的一段讨论贴上来,再多说几句吧。&br&Kira 指出他用了顶点法线插值的方法来进行渲染,但从数学上来说,对顶点的法向进行插值,相当于是对曲面进行一阶连续假设下进行逼近,这当然比用平面镜拼凑——也就是零阶连续假设下进行逼近效果要好很多,不过实际的球面是二阶连续曲面,在光线反射等问题上,这一点也许会造成很大的差别。NURBS 曲面才能够准确逼近一个二次曲面(包括球面)。&br&法线插值对一般的场景足够了,但是对于涉及到光学成像的一些场景还是有欠缺的——这是材质表面渲染软件和光学计算软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差别。光学系统里面至少要做到二阶近似,否则对成像的性质是会造成本质的影响的。这也是我对 Kira 使用材质渲染软件而非光学设计软件来模拟的结果抱有怀疑态度的主要理由。正如我之前在答案里指出的,材质渲染软件中的光学引擎不能代替真正的光学软件来进行光学成像方面的模拟,尤其在这种特殊/极端的场合下。&br&在对实际物体进行渲染这个方面,每年还是不断有新的论文新的算法出来,计算机图形学领域里这也算是个热点了,现在的软件能进步的地方还是非常多的。&br&&br&----------------------------------- 以下是一些个人感受,带有个人情感 ---------------------------------&br&真的很怀念以前那个 &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陳浩& data-hash=&828da5d68a& href=&/people/828da5d68a& data-tip=&p$b$828da5d68a&&@陳浩&/a& 人肉碾压的时代,每个知乎的用户基于自己的判断和科学素养,对每个回答投下赞同或反对;而不是现在这个觉得新鲜好玩就赞同,不顾是不是正确。这是一种娱乐,正将知乎变得越来越像另一个微博。 &br&这个问题一年前就提出了,当时 陈浩 就给出了正确的答案,甚至还有模拟的视频。在那个视频中,位于球心的那个场景下画面是全黑的,而偏离球心的场景则呈现出各种扭曲模糊的图像来。我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来的这么多人,完全不顾这个正确的答案,转而赞成上面那个有很多根本性错误,却看起来「有趣」的答案。我想这里一定有知乎官微的功劳吧?在推荐之前,能稍稍思考一下吗?而那些慕名而来的观众们,能多看看其他的答案吗?(当时就已经有很多人给出正确的结果了)&br&「如果你不懂就乖乖地闭嘴」这是我从当年的知乎上学到的一条做学问的态度,然而现在的知乎上,还能坚持这样做的人,越来越稀少了。
实在受不了现在排名第一的 的答案对大家的误导了,也让我深深感到现在知乎也越来越微博化,大家连一点点思考都不带。作为一个有基本科学素养的人看到那个答案,难道不想一想,为什么一个连续光滑的球面,在一个完全对称的情况下,会产生一种非对称的、…
同学你太年轻。&br&高质量绘图,特别是理科示意图,主要靠纸笔,软件服务后期。&br&这学期选的无聊的画图课。。。&br&&img src=&/d39bd79badb5a400994c_b.jpg& data-rawwidth=&598& data-rawheight=&4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8& data-original=&/d39bd79badb5a400994c_r.jpg&&&img src=&/8f104b504ff293a936e28beec39c85c8_b.jpg& data-rawwidth=&724& data-rawheight=&4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4& data-original=&/8f104b504ff293a936e28beec39c85c8_r.jpg&&&img src=&/8bdf36d40a914b6ce2f1bcac90eb174d_b.jpg& data-rawwidth=&513& data-rawheight=&5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3& data-original=&/8bdf36d40a914b6ce2f1bcac90eb174d_r.jpg&&&br&&br&&img src=&/9c1adc8c74fc20cf792f5a71383ed15a_b.jpg& data-rawwidth=&881& data-rawheight=&3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1& data-original=&/9c1adc8c74fc20cf792f5a71383ed15a_r.jpg&&&img src=&/ba910c500f945b1b1063d_b.jpg& data-rawwidth=&489& data-rawheight=&1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9& data-original=&/ba910c500f945b1b1063d_r.jpg&&&br&&br&&br&&br&你说电脑也能画?可惜达不到这质感。
同学你太年轻。高质量绘图,特别是理科示意图,主要靠纸笔,软件服务后期。这学期选的无聊的画图课。。。你说电脑也能画?可惜达不到这质感。
其实这个问题的本质是:&b&黑洞视界和内部,一个质量非零的粒子,不管朝向哪个方向运动,都是往内部运动。&/b&(看 &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高顯& data-hash=&c59fe90ef34d81& href=&/people/c59fe90ef34d81& data-tip=&p$b$c59fe90ef34d81&&@髙顯&/a&
这个答案:&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光一直以光速向前传播,可为何光逃离不了黑洞?&/a&)&br&&br&听起来匪夷所思,实际上,无法逃离的根本原因就是黑洞视界和内部的时空结构与我们正常生活的地方的时空结构不同。我们正常生活的地方,如果我们想要逃离地球的束缚,那么不断的给飞船提供推力即可。可是,视界上的逃离速度达到了光速,那么很简单的,我们要求质量非零的实粒子速度小于光速(也就是只能走类时线),自然不能逃离。&br&&br&一般而言,逃逸速度的说法已经足够了,可是如果我们进一步思考,想到广义相对论中讲,引力是可以几何化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可以扔掉引力这种力,而是把一个天体产生的引力的效应看作是这个天体对时空背景的影响。那么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认定实粒子只能走类时线,就可用说一个有很大质量的天体的地方,时空舞台是跟没有天体的地方不同的。&br&而黑洞视界上,时空结构是如此的奇特,以至于任何质量非零的粒子不管怎么运动,不管以多大的速度(只要还是走类时线,也就是不能超过光速)朝哪个方向运动,它的前方都是朝向黑洞内部的。&br&&br&OK,问题来了。好好的一个问题,就说逃逸速度是光速,质量非零的实粒子不能逃出,这样就够了。罗嗦什么时空干嘛呢?&br&原因很简单:那是问题的实质。&br&相对论提供给我们的最有趣的结论是:等时面是可以任取的。不同参考系的等时面不同。进一步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要描述一个运动,时间轴和空间轴在不同的参考系中是不同的。&br&说的再简单些,就是,时间空间这个东西在不同的参考系,不同的地方(有天体和没天体,离天体近离天体远)是不同的。比如,在黑洞表明和黑洞里面,时空就变得很奇特,未来变得遥不可及,粒子的未来全部都在黑洞内部。如果还不明白,那就还回到上面的一句话:一个质量非零的实粒子,不管怎么运动,都是朝向黑洞内部。&br&&br&本回答为当初刚开始学习广义相对论的时候写的,以下内容有些并不严格的地方甚至理解错误的地方,请选择性阅读。&br&&br&【删除开始】&br&&br&&i&&b&然后回答通天塔的问题&/b&。&br&&br&&u&实际的情况可能是,不停的造塔,其实塔却永远不能指向外部,因为光速的限制,使得我们没法向光锥外走,也就是塔只能往黑洞内延伸。&/u& 如果不管这个,那也不太可行。&br&&br&&br&我们没有相应的材料的理论,如果先不管是不是存在可以在黑洞内部这种时空结构中使用的材料,可以考虑下面这几种更加一般的情况的理解。&br&&/i&&ul&&li&&i&存在奇点。这个点是时空不再连续的一个点。例如我们常常说的Schwarzschild黑洞,我们是找不到一个支撑的地方来搭建通天塔的。因为内部的时空结构的原因。&/i&&/li&&li&&i&一些简单的推导就可以知道,在一个范围内的能量(也就是说能量密度)达到一定值之后,这个区域就会形成黑洞。&b&我觉得&/b&,我们在搭建这样的塔的时候,在后来所提供的能量已经太大,塔本身就会保持黑洞的性质。即使通过塔爬出,也不过还是在塔形成的黑洞。事实上,这个跟原来的黑洞是同一个而已……&/i&&/li&&/ul&&i&(我想,从视界的实质应该也可以导出一些结论,暂时还没有想到怎么做。)&br&&br&当然了,有人可能会问:如果只是从黑洞内部远离奇点的地方取材,然后建造在一个绕奇点运动着的物体上呢?这里最大的问题是,我们不知道黑洞内部是什么。物态方程等等各种不知道啊。现在的理论似乎没有办法得到一种可以在黑洞内部存在的块状材料。&br&&br&事实上即使是从黑洞外部进入的物体在靠近视界的时候已经解体。(一个简单的理解是:组成材料的基本成分之间只有存在相互作用才可以聚在一起,相互作用是由媒介子来传递的,在通过黑洞视界的时候,由于这种诡异的时空结构,媒介子已经不能够再在两个基本组成成分之间传递相互作用,所以材料就散了架。这种理解有待确认。)&/i&&br&&br&【结束删除】&br&&br&但是,科学还远源没有发展到尽头,科幻迷们尽情的想象,或许我们将来有了量子引力,或者其他的理论,我们就可以找到一种方法。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恰当理论来描述这么强的引力下物理规律。现在看来,广义相对论极有可能是某一个理论的低能近似。
其实这个问题的本质是:黑洞视界和内部,一个质量非零的粒子,不管朝向哪个方向运动,都是往内部运动。(看
这个答案:)听起来匪夷所思,实际上,无法逃离的根本原因就是黑洞视界和内部的时空结构与我们…
试着回答一下:&br&&br&恒星内部存在两种平衡:其向心的引力和由核心的核聚变所产生的向外的压力可以在恒星内部几乎处处保持平衡;且在核心产生的巨大能量以 γ 射线的形式释放出来,通过辐射和对流等方式将核聚变的能量转移到恒星表面辐射出去,保持恒星内部能量的平衡。&br&&br&在主序带中的恒星,由于存在以上的平衡,恒星以较稳定的速率将氢转变为氦。如果核聚变太快,恒星就会膨胀,反之则会收缩,以保持平衡。&br&&img src=&/a5a35c3b08a7a0f73482a7_b.jpg& data-rawwidth=&206& data-rawheight=&31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6&&&br&&br&只有在超新星爆发的时候,恒星才会 “一下子” 发生核聚变。恒星在把大部分氢转变成氦之后,氢的聚变提供的能量已经不足以维持平衡,就会发生坍缩,坍缩至核心的温度和压力足够高就会引发氦的聚变,将氢聚变的部分 “挤” 到外面。最后形成多个聚变层,像洋葱一样。&br&&img src=&/deab0bdc1fb0c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3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deab0bdc1fb0c_r.jpg&&当核心达到硅聚变形成铁的阶段以后,恒星的温度和压力已经不能继续维持铁的聚变了,失去能量的恒星在引力的作用下就会发生大坍缩,很快达到极高的温度和压力,发生超新星爆发,比铁更重的元素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br&&br&图片来源:&a href=&http://aether.lbl.gov/www/tour/elements/stellar/stellar_a.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ormation of the High Mass Elements&i class=&icon-external&&&/i&&/a&
试着回答一下:恒星内部存在两种平衡:其向心的引力和由核心的核聚变所产生的向外的压力可以在恒星内部几乎处处保持平衡;且在核心产生的巨大能量以 γ 射线的形式释放出来,通过辐射和对流等方式将核聚变的能量转移到恒星表面辐射出去,保持恒星内部能量的…
1、你去考驾照,师傅会教你挂挡,会跟你说上坡用低档,高速用高档。为毛?因为初中的物理书曰:P=FV,保持功率一定的情况下,速度越小,扭力越大。&br&&br&2、你终于可以上路了,师傅坐在副驾驶指导你如何避免把路人撞飞。你大脚踩着油门正爽,眼瞅着就要进入一个弯道,你丫还没减速,师傅一巴掌就扇了过来:这速度TM会翻车的!——为毛?因为高中物理上说过,F=mω^2r. 然后你一秒内回忆了高中和初中物理的知识,立马计算出离心力、动摩擦和静摩擦等等各种物理公式之间的暧昧关系之后——左脚弹离合,右脚掌点了下刹车同时后脚跟马上深踩油门,右手像平时撸管一样神速地把挡退了一位,当车身产生侧移,后轮胎打滑之后左手立马反打方向盘——做完这一系列帅气得可以让拓海回家卖豆腐的漂移动作之后你终于从翻车的事故中醒来。&br&&br&3、作为一名合格的马路杀手毕业以后,你卖了一个肾买了辆奥拓准备去勾搭单纯的小学妹,在英姿飒爽地开往艺术学院的路上你发现车子不动了,在准备投诉4S店卖假货的时候经路边一大妈指点,发现汽车没油了,于是发动机就无法做功了。为毛?因为高中的化学书告诉我们,根据&img src=&/d7da90c2d43da3b5c74bf4ff_b.jpg& data-rawwidth=&273& data-rawheight=&4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3&&再结合初中的物理书,我们知道活塞就可以做功了,然后经过一系列机械转换,车轱辘就动了,妹子就有了。&br&&br&4、刚开汽车几天,你渐渐发现车里味道好像很浓很难闻,渐渐地你发现自己身体开始有些不适,你开始以为是不是勾搭上的妹子让自己太鸡冻了~~~后来发现妹子也同样有这种鸡冻的症状以后,你才知道这是甲醛的影响。SO,甲醛怎么了?高中的生物书上说过,甲醛能与蛋白质中NH2基结合生成甲酰化蛋白,气态甲醛强烈刺激黏膜,甲醛水溶液可使蛋白质变性,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免疫功能异常、中枢神经受影响、还可损伤细胞内的遗传物质。&br&&br&5、甲醛残留的事情让你很生气,同时你患有的“自拍病”驱使你要把这事曝光出来,于是你掏出了你的小米手机准备发条说说,而这个时候你发现手机坏了,老是点不到按钮,同时还会自己乱点一些东西~你正准备像 &a data-hash=&29c46bb90cbd& href=&/people/29c46bb90cbd&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29c46bb90cbd&&@李楠&/a& 一样去黑雷军的时候,经车上的妹子提醒,你刚才干的某些羞羞的事情导致你手上都是某种长得像水的液体,然后高中的物理知识告诉我们水可以导电,并且因为手机的屏幕是电容屏,当你手上都是水的时候,系统会检测到很多个相同电位的点,然后系统就不知道你丫到底有多少根手指,然后手机就疯了。&br&&br&-------------------------------------------羞羞的分割线--------------------------------------------------&br&&br&最初的题目我记得好像是提到高中的,所以一股脑写的都是中学的常识 。但是我的看法很明确:我们学到的自然科学相关的知识都必然是有用的,这其中可以让你拥有基本的常识,也可以培养你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向。虽然这里写的是关于中学的,但是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它道理也是一样的,知识能不能有用,关键在于你有没有认真去学习和思考这份知识。&br&我很喜欢一句话:现在看起来没什么用处的知识,也许会在将来的某个领域给予你莫大的帮助。最经典的就是乔帮主大学的时候旁听的那门书法教育的课程。串起我们生命的都是这些不起眼的点点滴滴,而这些目前看起来可能对你无用处的知识,则构筑了你可以去拥抱更广阔空间的视野。
1、你去考驾照,师傅会教你挂挡,会跟你说上坡用低档,高速用高档。为毛?因为初中的物理书曰:P=FV,保持功率一定的情况下,速度越小,扭力越大。2、你终于可以上路了,师傅坐在副驾驶指导你如何避免把路人撞飞。你大脚踩着油门正爽,眼瞅着就要进入一个弯…
来自子话题:
&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0%9A%E5%8F%A4%E6%96%AF%E5%A4%A7%E7%88%86%E7%82%B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通古斯大爆炸&i class=&icon-external&&&/i&&/a& 估计约万吨TNT当量,相当于上千个广岛原子弹。&br&&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2%99%E7%9A%87%E7%82%B8%E5%BD%8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沙皇炸彈&i class=&icon-external&&&/i&&/a& 大伊万5000万吨TNT当量,相当于三千多个广岛原子弹。&br&&a href=&/v_show/id_XMzM4NDU0NTky.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形象图标全球核试验统计&i class=&icon-external&&&/i&&/a& 地球已经被两千多颗核弹轰炸过了。&br&&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8%87%E5%B0%94%E8%AF%BA%E8%B4%9D%E5%88%A9%E6%A0%B8%E4%BA%8B%E6%95%8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切尔诺贝利核事故&i class=&icon-external&&&/i&&/a& 切尔诺贝利泄露的放射性物质剂量是广岛的400倍以上。&br&&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0%B8%E5%86%AC%E5%A4%A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核冬天&i class=&icon-external&&&/i&&/a& 核冬天假说不大靠谱,应该视为出于反战目的而弄出来吓唬人的。&br&&br&看到了吧,&b&即便数以千计的核弹同时爆炸,但只要位于偏远地区,也不会对人类有较大危害。&/b&&br&&br&&b&当前全球的核弹如果原地爆炸,人类还是安全的&/b&,毕竟核弹大多远离人口稠密地区。但也不会毫无影响,例如,装满核弹头的情况下,美国的一艘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总打击当量接近一亿吨TNT,再加上俄罗斯、英国、法国等国的战略核潜艇,都爆炸且离陆地较近的话,引发的海啸能淹没部分沿海,造成一定伤亡,恰好停泊于港口就更悲剧了。如果正在深海值勤,爆炸就不会有什么影响,冷战期间美国在太平洋爆炸的千万吨级氢弹,只会引起几千公里外沿海地区极为微小的波浪。&br&&br&&b&如果核弹均匀投放于世界各地,少部分人类会被消灭,幸存者因核辐射而降低寿命。&/b&冷战高峰时期地球上有五万颗核弹,200亿吨TNT当量。地球陆地面积约1.5亿平方公里,相当于每3000平方公里摊上一颗4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核弹当量有大有小,这里取个平均值,更利于有效杀伤面积最大化)。4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有效杀伤面积只有82平方公里,仅占3000平方公里的2.73%,只要位于其他97%的区域内就可幸存。但也至少一亿多人即刻伤亡,幸存者的平均寿命也会大幅降低。&br&&br&&b&如果选择人口密集区投放核弹,大部分人类会从地球上消失,但人口相对稀少地区仍有数以亿计的幸存者。&/b&连人类都灭绝不了,更别提毁灭地球了。&br&&br&如果题主所说的毁灭地球是指将地球炸成碎片,那么目前所有核武器还不够给地球挠痒痒的,可以看这里:&a href=&http://jandan.net//blow-up-earth.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无厘头研究:如何炸掉地球?&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v_show/id_XNDUyNTE3MTUy.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毁灭地球10种方式&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补充:核辐射的影响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大。广岛长崎被炸之后,动植物照样生长繁衍;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当地成为野生动植物的乐园。尽管各种动物的畸形发生率有大幅度的增加,但对动植物的数量没什么影响。这也适用于人类,在核爆后的环境中,人类多种疾病的发病率会大幅升高,对于摊上这些疾病的个体来说是悲剧,但做为整体的人类,生长繁衍不成问题。
估计约万吨TNT当量,相当于上千个广岛原子弹。 大伊万5000万吨TNT当量,相当于三千多个广岛原子弹。 地球已经被两千多颗核弹轰炸过了。 切尔诺贝利泄露的放射性物质剂量是…
躲在门或墙后面主要是为了避免被直接瞄准,减少被打中的概率。靠这个挡子弹是没戏的。&br&&br&日常生活中遇到枪战,一定要躲在汽车的发动机和轮胎后面(车门和车体只是层铁皮而已),这样被击中的概率会小一些。因为大部分7.62毫米和5.56 毫米弹都能被发动机和橡胶轮胎挡住。&br&&br& 如果打起仗来??&br&&br&根据美国的《步兵城市战斗技巧》中的说法,5.56 毫米弹的穿透能力取决于目标的距离和质地,M16A2 和M249 的穿透能力好于M16A1,但只是表现在远距离上,近距离上的表现都一样。在近距离上,单发5.56 毫米子弹对建筑结构的穿透效果较差,距离越近,效果越差。&br&&br&1, 对于5.56 毫米子弹,最佳穿透力表现在200 米距离上,25 米内很差效果。在10 米的距离上子弹因为巨大的压力而偏航,偏航的子弹在目标上容易破碎,细小的碎片对于穿透很不利。&br&2, 即使是近距离上较差的穿透效果,在遇到细木镶板的内墙、石膏纸夹板、塑料时也有足够的穿透能力。普通的办公家具如桌椅都挡不住子弹,但是一摞18-24 英寸厚的书却可以。&br&3, 木质结构的建筑和单一灰渣砖墙对于5.56 毫米弹的防护作用很有限。清扫房间时,士兵必须注意战友的火力是否会穿透墙、地板、天花板。&br&4, 穿甲弹在各个距离上的穿透效果都要比普通弹好一些,也更容易跳弹,尤其是目标表面倾角较大时。&br&&br&以下的障碍物可以在50 米内防护5.56 毫米子弹。&br&一层沙带、无钢筋加固的2 英寸厚混凝土墙、装满水或砂子的55 加仑油桶、装满砂子的轻武器弹药箱、填充砂子的煤渣砖块、胶合板砖、汽车车体。&br&&br&.50 口径(12.7mm)机枪咱就不说了,那是大杀器,完全看你运气了。(.50 口径在800米以内都有较好的侵彻力。)
躲在门或墙后面主要是为了避免被直接瞄准,减少被打中的概率。靠这个挡子弹是没戏的。日常生活中遇到枪战,一定要躲在汽车的发动机和轮胎后面(车门和车体只是层铁皮而已),这样被击中的概率会小一些。因为大部分7.62毫米和5.56 毫米弹都能被发动机和橡胶…
这个问题最近又火了,修改一下之前的回答。&br&&br&&b&这个问题,首先是一个物理题,一个力学问题,其次才是一个「汽车」问题。&/b&有的知友对汽车的了解的确很多,但在那边扯一堆没用的汽车专业概念,没有太大意义。&br&&br&所谓「起步时加速太快,重心移至后轮」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只要车子没有什么大的形变,其质心是不会变化的。&br&&br&其原因在于汽车&b&加速&/b&的时候,地面给予车后轮(在赛车中是驱动轮)的&b&摩擦力矩&/b&比汽车的&b&重力力矩大&/b&,汽车便会翘起头来。&br&&br&详细地解释一下:&br&如图:&br&&img src=&/37fd22d423fdbea32adbd9_b.jpg& data-rawwidth=&536& data-rawheight=&1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6& data-original=&/37fd22d423fdbea32adbd9_r.jpg&&这个是在汽车参考系中的分析图,其中ma惯性力所对应的力矩大过重力力矩的时候,车子就会抬起头来。&br&&br&&b&而车头过一会又会落下去&/b&,这是因为汽车的「力量」一般用&b&马力&/b&来表示,即&b&功率&/b&,若是将汽车的功率一直看做最大值不变,近似的:&b&p=f*v&/b&,速度上来了,能提供的牵引力就下去了,自然抬不起车头了。&br&&br&&b&刚才说的是后轮驱动,若是前轮驱动,则不一样&/b&,在加速时,前轮的压力降低,加速度会下降,而后压力再上升,加速度又会上升,人坐在车内可以感受到间断的加速。若轮胎抓地力不足,还会出现前轮打滑的现象。&br&&br&悬挂系统、尾翼,皆末节,非本题之关键。
这个问题最近又火了,修改一下之前的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是一个物理题,一个力学问题,其次才是一个「汽车」问题。有的知友对汽车的了解的确很多,但在那边扯一堆没用的汽车专业概念,没有太大意义。所谓「起步时加速太快,重心移至后轮」的说法是站不住脚…
来自子话题:
“你同她的隔离是海一样得宽广。” &br&&br&&br&“纵使是海一样得宽广&br&我也要日夜搬运着灰色的砖&br&在海上建筑起一座桥梁。” &br&&br&“百万年恐怕这座桥也不能筑起。” &br&&br&“但我愿在几十年内搬运不停——&br&我不能空空地怅望着彼岸的奇彩&br&度过这样长、这样长久的一生。”
“你同她的隔离是海一样得宽广。” “纵使是海一样得宽广我也要日夜搬运着灰色的砖在海上建筑起一座桥梁。” “百万年恐怕这座桥也不能筑起。” “但我愿在几十年内搬运不停——我不能空空地怅望着彼岸的奇彩度过这样长、这样长久的一生。”
目前的答案貌似都没有说到点子上,这是一个关于advection(对流?)和diffusion(扩散)的问题。&br&&br&Advection指流体的宏观流动带来的物质迁移,譬如河水流动,使上游的污染物从x0位置变化到下游的x1位置。迁移速率正比于流体的流速&br&&br&Diffusion(扩散)则包括粒子热运动形成的分子扩散以及流体湍流运动形成的湍流扩散,带来的物质迁移现象,譬如墨汁滴到池子里会把整个池子染黑。扩散速率正比于浓度梯度,通常用Fick扩散定律&img src=&/equation?tex=J%3D-D%5Cfrac%7BdC%7D%7Bdx%7D+& alt=&J=-D\frac{dC}{dx} & eeimg=&1&&来计算,D是扩散系数,dC/dx是浓度梯度。&br&&br&具体到这个问题的话,可以简化为一维传质:&img src=&/0cc3b4f583b271323dbd2b2_b.jpg& data-rawwidth=&301& data-rawheight=&5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1&&&br&右边第一项为diffusion,第二项为advection,u为流速。当然没必要解这个方程(事实上我也不会,只用软件算过数值解),想象一种情况,当某个污染源向河流排污,该污染物扩散得非常快,而河流的流速非常慢,即上面式子中第一项大于第二项,会造成的结果就是下游的污染物会扩散到上游,跟题主提出的这种情况相似,毒药逆流扩散(极限情况就是流速为零,河流静止,只存在扩散,就相当于墨汁滴到静止的池水里,迟早会污染整条河流)。&br&&br&可以用一个Peclet number 来估算advection和diffusion哪个更大:&img src=&/equation?tex=Pe%3D%5Cfrac%7BuL%7D%7BD%7D+& alt=&Pe=\frac{uL}{D} & eeimg=&1&&&br&当Pe&&1(实际计算中取Re&10)时,advection远大于diffusion;Pe&&1(实际计算中Re&0.1)时,diffusion远大于advection;0.1&Pe&10时,二者对于传质都有较大影响。常见化学物质的扩散系数D在&img src=&/equation?tex=10%5E%7B-5%7D+cm%5E%7B2%7D+%2Fs& alt=&10^{-5} cm^{2} /s& eeimg=&1&&的级别,尿尿的路程L在100cm左右,男孩子尿尿的速度u在235至325cm/s,故而Pe在10^9级别,即advection远远大于diffusion,毒药只会顺着尿液流走,而没可能逆流扩散而上。&br&&br&PS,楼上说的高压电的情况,貌似可以理解为电流在尿液中的diffusion大于尿液本身的advection&br&-----------------------&br&另大部分情况下,尿液到最后都会变成不连续的滴状,&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尿液的导电能力有多强? - 唐文韬的回答&/a&,可能的原因个人认为有两个,一是因为尿液做平/斜抛运动,故而前后两滴尿液在水平方向上理论上是相邻的,而竖直方向上会相距越来越远。另一种解释是因为Plateau–Rayleigh instability,即表面张力会使液柱收缩成液滴。当然这跟尿的速度和距离很有关系
目前的答案貌似都没有说到点子上,这是一个关于advection(对流?)和diffusion(扩散)的问题。Advection指流体的宏观流动带来的物质迁移,譬如河水流动,使上游的污染物从x0位置变化到下游的x1位置。迁移速率正比于流体的流速Diffusion(扩散)则包括粒子热…
任何无源场的场线一定是封闭的,这是任何一个学过大学物理的理工科本科生都应该知道的常识。&br&&br&磁场无源,所以在任何时候都是封闭的。&br&在自由空间传播的电磁波,甚至连电场都是封闭的,更何况磁场?&br&&br&那么题主的疑惑在哪里?&br&&img src=&/fa9e2b8fd7fa6a3e13b228dfcb8ac5dd_b.jpg& data-rawwidth=&653& data-rawheight=&2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3& data-original=&/fa9e2b8fd7fa6a3e13b228dfcb8ac5dd_r.jpg&&我想是泛滥于教材的这个图吧?&br&注意,这是平面电磁波的解,注意平面两个字。&br&&br&为什么这个图在教材里面泛滥呢?&br&因为最简单。&br&因为我们拙计的教育只会讲这种最简单的情况。&br&&br&而事实上如果你考虑了所有细节你就会发现:&br&不管电场还是磁场,都会在远处(远到无法继续用平面波近似的地方)绕回来组合一个闭合环。&br&&br&这样说可能还是太抽象了。&br&&br&我们不妨来看一个更现实的例子,振荡的电偶极子&br&&img src=&/f8e3c8cab4e6d_b.jpg& data-rawwidth=&317& data-rawheight=&24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7&&&br&刚开始电场线从正电极出发,终止于负电极&br&&img src=&/07aba7572edcc10bc0d430cc5e20cf1f_b.jpg& data-rawwidth=&284& data-rawheight=&20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4&&&br&然后电磁场继续传播,电场线重联成一个封闭的环。&br&黄线即电场线,磁场线在哪里?磁场线垂直于图的平面,从两个电场环之间穿进穿出组成封闭环(想象铁链,但形状不太一样,变形的铁链)&br&&img src=&/687fb8c19f648c25eceaa6b300f589d6_b.jpg& data-rawwidth=&299&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9&&&br&整个三维情况是这样的。&br&(图片引用MIT电磁学讲义)
任何无源场的场线一定是封闭的,这是任何一个学过大学物理的理工科本科生都应该知道的常识。磁场无源,所以在任何时候都是封闭的。在自由空间传播的电磁波,甚至连电场都是封闭的,更何况磁场?那么题主的疑惑在哪里?我想是泛滥于教材的这个图吧?注意,这…
有一个理论是在《失控》中提出来的:&br&&br&&b&想要知道真实世界的结果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运行这个世界。&/b&&br&&br&要想完全精确的模拟这个世界运行,那就只有再造一个一模一样的世界了。&br&&br&题主在补充里说道:“&u&为什么真实世界里无论简单还是复杂的物理过程发生得都毫不费力?&/u&”但事实上,&b&真实世界里哪怕看起来再简单不过的物理过程都复杂的不知凡几&/b&。&br&&br&简单如玻璃杯掉在地上摔碎,都有超过亿亿个分子在互相作用。玻璃的裂痕为什么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为什么这次的声音比上一次摔碎的那个要清脆?&br&&br&或许我们会回答:因为那里有一些杂质,比别的地方脆弱,还因为玻璃的着地点在落地的瞬间传递的应力波是那种样子而不是这种样子。你甚至还可以接着解释:影响玻璃杯的着地姿势的包括当时的几万亿个空气里面的分子和微尘……&br&&br&总之,参与的分子太多了,而描述每一个分子都需要比较大的运算量。将这些海量分子一起模拟,这大大超出了所有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在可预见的未来根本就不可能。看,上帝用一个玻璃杯打败了现在的人类。不过,我们根本就不需要这样模拟:&br&&blockquote&“&u&需要复杂计算的情况有什么共性?&/u&”&/blockquote&真实世界是离散的、细致的,不精确到每个原子(甚至更深)是无法准确的复原它们。但人类在模拟现实的时候,其实不需要那么高的精准度。我们只想&b&在视觉上复原&/b&(不需要人类肉眼分辨率以下的细节)。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做呢?&b&近似复原&/b&。&br&&br&最简单的情况,我们如何渲染一个3D的小球呢?一个自然的想法是将之模拟成多面体,然后再通过漫反射的物理规律计算光的照度,然后根据光的照度渲染。如何计算光照度呢?将光线模拟为一个比较小的小球,计算小球的运行路线以及通过的数量……对不起,打住,这种级别的运算量任何电脑都很难 hold 住,尤其是在你要渲染阿凡达的时候。你问我,这不是近似模拟吗?是近似模拟,但几乎没有使用这种算法的渲染器,它们使用的算法是这样的:将小球的边缘的颜色计算好,然后在小球被人看见的这一个面选择几个点,计算这些点的颜色值,再然后对颜色进行插值。你大呼,这不是欺骗吗?或许是吧,但这样可以保证计算的速度。这里的渲染显然利用了一个(心理学、物理)原理,物体不会有锐利的颜色变化,所有的颜色变化都是连续的。&br&&br&现有的商业引擎在渲染一些难以处理的情况(比如水、烟雾)时,更是各显神通,使用各种各样巧妙的算法来计算。所谓&b&巧妙&/b&的含义就是:&b&又快又好的欺骗人眼&/b&。至于这是不是现实世界的运行规律,那并不重要。只要看起来像的,就是好算法。&br&&br&随着硬件的提速,大家可以使用更“慢”的算法(大部分时候,更“慢”意味着更好)。我丝毫不怀疑,20年之后,计算机可以使用算法欺骗人眼。但即使是这时候的算法,依然是近似复原,只不过精度已经超过了人眼分辨率的极限。&br&&blockquote&为什么在虚拟现实技术等用物理和数学规律模拟世界需要耗费大量的计算?&/blockquote&回到最初的问题,这个问题有两个答案:&ol&&li&因为模拟世界很难。&/li&&li&因为我们的技术还不够强大。&/li&&/ol&
有一个理论是在《失控》中提出来的:想要知道真实世界的结果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运行这个世界。要想完全精确的模拟这个世界运行,那就只有再造一个一模一样的世界了。题主在补充里说道:“为什么真实世界里无论简单还是复杂的物理过程发生得都毫不费力?”…
这个前提假设是棍子为绝对刚性。实际上达到30米的时候就没有多少东西能用绝对刚性进行描述了,到了30万公里的尺度上,无论用什么材料,都变成像豆腐了。在这个尺度上,棍子本身是柔软的,就像个30万公里长的弹簧。推动棍子时,这个力和造成的位移有一个传导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机械波,机械波的传播速度远比电磁波慢。也就是说对这根棍子施加一个力,所产生的位移不可能立刻出现在另一端。因此没有超光速。
这个前提假设是棍子为绝对刚性。实际上达到30米的时候就没有多少东西能用绝对刚性进行描述了,到了30万公里的尺度上,无论用什么材料,都变成像豆腐了。在这个尺度上,棍子本身是柔软的,就像个30万公里长的弹簧。推动棍子时,这个力和造成的位移有一个传导…
若原来装水的容器和倒在一起的容器相同,倒在一起后因为水深增加,下面100ml的水相比之前水压会增加,测量时容积应该轻微减少。可以用具体的容器形状计算出差异。&br&&br&如果没有重力,还需考虑水粒子之间的引力,但差异的数量级就低得多。&br&&br&--&br&更新:假设容器是圆柱形的,圆形面积 &img src=&/equation?tex=A+%3D+10%5E%7B-4%7D+%5Cmathrm%7Bm%7D%5E2& alt=&A = 10^{-4} \mathrm{m}^2& eeimg=&1&&(直径约1.1cm,之前的答案设得太大了)。&br&&br&在容器内倒入容积&img src=&/equation?tex=V+%3D+100%5Cmathrm%7Bml%7D+%3D+10%5E%7B-4%7D+%5Cmathrm%7Bm%7D%5E3& alt=&V = 100\mathrm{ml} = 10^{-4} \mathrm{m}^3& eeimg=&1&&的水,会在 A 上施加 &img src=&/equation?tex=F+%3D+ma+%3D+%28V+%5Crho%29+g& alt=&F = ma = (V \rho) g& eeimg=&1&& 的力,当中 &img src=&/equation?tex=%5Crho& alt=&\rho& eeimg=&1&& 是水的密度,&img src=&/equation?tex=g& alt=&g& eeimg=&1&&是引力。&br&&br&水在摄氐20度时,密度&img src=&/equation?tex=%5Crho+%3D+998.C%5Cmathrm%7B%28kg%5C%2Cm%5E%7B-3%7D%29%7D& alt=&\rho = 998.2071 \,\mathrm{(kg\,m^{-3})}& eeimg=&1&&,并设引力&img src=&/equation?tex=g+%3D+9.8%5C%2C%5Cmathrm%7B%28m%5C%2Cs%5E%7B-2%7D%29%7D& alt=&g = 9.8\,\mathrm{(m\,s^{-2})}& eeimg=&1&&,增加的压力为&br&&br&&img src=&/equation?tex=%5CDelta+p+%3D+%5Cfrac%7BF%7D%7BA%7D%3D%5Cfrac%7B10%5E%7B-4%7D+%5Ctimes+998.2071+%5Ctimes+9.8%7D%7B10%5E%7B-4%7D%7D+%5Capprox+9780++%5Cmathrm%7B%28Nm%5E%7B-2%7D%29%7D& alt=&\Delta p = \frac{F}{A}=\frac{10^{-4} \times 998.2071 \times 9.8}{10^{-4}} \approx 9780
\mathrm{(Nm^{-2})}& eeimg=&1&&&br&&br&而密度随压力的变化公式是:&br&&br&&img src=&/equation?tex=%5Crho_1+%3D+%5Cfrac%7B%5Crho_0%7D%7B1+-+%28p_1+-+p_0%29+%2F+E%7D& alt=&\rho_1 = \frac{\rho_0}{1 - (p_1 - p_0) / E}& eeimg=&1&&&br&&br&当中,设水的 Bulk Modulus Fluid Elasticity &img src=&/equation?tex=E%3D2.15+%5Ctimes+10%5E9+%28%5Cmathrm%7BNm%7D%5E%7B-2%7D%29& alt=&E=2.15 \times 10^9 (\mathrm{Nm}^{-2})& eeimg=&1&&,下面100ml水的新密度为:&br&&br&&img src=&/equation?tex=%5Crho_1+%3D+%5Cfrac%7B998.B1+-+9780+%2F+%282.15+%5Ctimes+10%5E9%29%7D%3D998.& alt=&\rho_1 = \frac{998.2071}{1 - 9780 / (2.15 \times 10^9)}=998.& eeimg=&1&&&br&&br&转为体积,下面原100ml水的体积缩小为大约 99.9995ml,总体积大约比原来少了百万分之二。&br&&br&或许这个数量级是实验中难以测量的,但在理论上体积确实会变小。&br&&br&--&br&更新2: 这个答案是我纯粹从物理角度猜想的。刚刚找到一个实际例子:&br&&br&维基百科 &a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Mariana_Trench&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ariana Trench&i class=&icon-external&&&/i&&/a&(马里亚纳海沟)&br&&blockquote&At the bottom of the trench the &a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Water_colum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ater column&i class=&icon-external&&&/i&&/a& above exerts a pressure of 1,086 bars (15,750 psi), over 1000 times the &a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Standard_atmospheric_pressur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tandard atmospheric pressure&i class=&icon-external&&&/i&&/a& at sea level. At this pressure the density of water is increased by 4.96%, making 95 litres of water under the pressure of the Challenger Deep contain the same mass as 100 litres at the surface.&/blockquote&大意是:在 10km 深的海底里,压力超过1000倍标准大气压,水的密度会增加4.96%,所以这里95升的水的质量等同在水面的100升水的质量。&br&&br&这个答案只是尝试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在经典物理下,物质的质量是恒定的,但其体积受温度、压强、引力所影响。
若原来装水的容器和倒在一起的容器相同,倒在一起后因为水深增加,下面100ml的水相比之前水压会增加,测量时容积应该轻微减少。可以用具体的容器形状计算出差异。如果没有重力,还需考虑水粒子之间的引力,但差异的数量级就低得多。--更新:假设容器是圆柱…
来自子话题:
谢邀。 抱歉现在才来回答这个问题。本人专业为斜长岩杂岩体以及层状岩体,水的起源并不是我研究方向所以,如有不全面请多包涵。这里提到的水不仅仅是液态水,而且也包括羟基和氢离子等形式存在的水。个人觉得知乎不是贴吧 实名反对 &a data-hash=&abff3fa252b1c3ab1567169& href=&/people/abff3fa252b1c3ab1567169&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abff3fa252b1c3ab1567169&&@hearts zh&/a& 回答:不懂请多读书,谢谢,科普不是这样做的。&br&&b&首先是为什么说地球的水来自外太空?应该说是,为什么说地球自身不能形成水。&/b&&br&1.(Boss 1998)等认为地球形成的早期发生吸集增生过程由于较高的温度,所以在太阳系内侧无法存在含水的矿物相,因此最初形成的类地行星是无水的(Dry)。水就需要一个外来物体带入。2.(Walter et al.2000)认为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经历了岩浆海事件。(简单来说就是整个星球表面都是岩浆)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效率很高的去气作用,使得挥发份丢失,也就没有水了。&br&地球原来没有水,现在含这么多水,所以要给个理由。含水还能跟地球发生关系的外来物体有哪些呢?彗星,小行星,Phyllosilicates(不太清楚怎么翻译成中文合适),这些东西形成离太阳比较远,不符合1条件,没经历岩浆海过程,不符合2条件,所以呢是含水的,太阳系外行星就是主要由H,He等挥发元素组成。&br&首先来看彗星,(Drake and Righter 2002)认为类地行星上大量的水应该是由于彗星撞击导致,彗星撞击是确实存在的,但是能带入多少水?(Owen and Bar-Nun 2000)通过D/H比值计算讨论,认为大概10%-15%。具体过程在此不讨论。这样讨论有个问题,就是用来计算的彗星的同位素能否代表所有的彗星同位素组成,如果不是,上述计算就不可靠。也有通过其他同位素比值进行计算讨论,认为彗星对水的贡献小于1%(Dauphas and marty 2002)。&br&接下来看小行星。认为小行星是水的来源主要是因为,(Morbidelli et al. 2000)认为地球15%质量的物质来源是小行星撞击,撞击时间可能是4.5Ga左右。这次撞击事件应该是公认的,并且与月球成因相关,但是还是有个老问题,能带入多少水?PHyllosilicates类似,不继续讨论了。&br&&b&这是一个还没定论的科学问题,对于另外一派的观点来看,楼主的问题就是不对的。&/b&&br&上面三种观点都有一个大前提,就是默认太阳系内部不可能存在含水矿物相。(Michael J. DRAKE 2005)提出一个观点。1.认为类地行星吸集增生的过程中,并非是一个无水体系,在距离太阳3AU的范围内,大概有2-3个地球质量这么多的水存在(water vapor)。2.地球吸集增生过程中,由于吸附作用,矿物相的吸附会带入水,也就是地球的水多数是自生的。外界带来的水应该有,但是并没有那么重要。初始的地球含水,之后演化的过程中,水在表面富集也就不奇怪了。如果要具体解释,又要牵扯到壳幔演化过程,问题太大,先不说了。&br&&b&最后引入一个概念&/b&&br&名义无水矿物(NAMs):Nominal anhydrous minerals。即那些分子式中不含氢的矿物。如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石榴子石,长石,石英等。这些矿物构成了地球的主要的硅酸盐成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加州理工George R Rossman教授及其团队对NAMs中的氢进行研究之后,提出了名义无水矿物是地球内部重要水库的概念。虽然名义无水矿物含水量极低(多数研究认为在1%以下,因矿物而异),但是由于其在固体地球中的体积比例太大,所以含水量远远超过地表水,例如仅仅地幔过渡带矿物中的总水量高过地表海水总量的10倍。&br&&b&题外话,楼主的提问没问题,这是一个还在研究的科学问题,没有定论,参考文献不列了,有兴趣的找我要就好。毕竟这不是我的方向,论述不是最新的研究成果,大方向应该没错。&/b&&br&。。。。。。。。。。。。。。。。。。。。。。。。。。。。。。。。。。。。。。。&br&谢邀
周末组会主讲
谢邀。 抱歉现在才来回答这个问题。本人专业为斜长岩杂岩体以及层状岩体,水的起源并不是我研究方向所以,如有不全面请多包涵。这里提到的水不仅仅是液态水,而且也包括羟基和氢离子等形式存在的水。个人觉得知乎不是贴吧 实名反对
回答:不懂请…
谢邀,先提醒一下,下面每一句话都可能是错的...&br&&br&1. 谢耳朵怎么可能做不出来?他的助理mm都能做出来...&br&这是量子场论习题,量子场论是理论物理研究生一年级必修课...&br&每年全世界至少有一万人要上这门课做这道作业题否则不能毕业...&br&这个图是费曼的天才发明,叫做费曼图。因为他觉得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都不够直观,物理意义不够清晰,智商低了看不懂,于是自行发明了这个图,清晰简洁的要命,白痴都能看懂,这样就能把陷进数学泥淖的广大物理系的学生解救出来,去做更有意义的工作。当大家看懂了他的发明之后,就把费曼(lujing)图(jifen)叫做量子力学的第三种表述形式,与前两种表述等价。&br&&br&2. 下面我花两三分钟分钟讲一下这个图。&br&先看右边有一条向上的箭头,表示时间的方向是向上的;&br&那么我们就从下往上看。不妨先看左边。&br&左下角是一个电子e,牠的动量是p1,自旋是s1,按照直线箭头的方向孤独的旅行,直到撞见一个波浪线,名字叫&img src=&/equation?tex=%5Cgamma+& alt=&\gamma & eeimg=&1&&,可见牠是一个光子,动量为q。那么电子撞到光子之后,运动发生了改变,动量变成p3,自旋变成s3,往西北方向去了。&br&再来看右边。右下角是一个胖电子,名叫&img src=&/equation?tex=%5Cmu+& alt=&\mu & eeimg=&1&&。牠的动量是p3,自旋是s3。牠也是孤独的向前走,直到撞上了那个无所事事的光子,于是动量改变成p4,自旋变成s4,向东北方向去了。&br&&br&这个图里面唯一需要知道的是,这个光子不是真的。牠就像一个皮球,在电子和&img src=&/equation?tex=%5Cmu+& alt=&\mu & eeimg=&1&&子之间踢来踢去。(文艺点说,电子和&img src=&/equation?tex=%5Cmu+& alt=&\mu & eeimg=&1&&子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是通过交换一个虚光子实现的)&br&所以这个图要说的意思,其实就是电子撞&img src=&/equation?tex=%5Cmu+& alt=&\mu & eeimg=&1&&子,&b&最简单&/b&的撞法。(文艺说法是一阶近似)&br&其他另有各种奇妙撞法,需要在费曼图上画圈,难度将以几何级数增长,因为圈一多就难免画漏掉几个,结果就会出错。&br&&br&物理系的学生说,好了我们都知道就是这么撞的,可是我们要算反应截(gai)面(lv)啊!你画这个图哄小孩呢?&br&&br&3. 好吧那我再花两三分钟讲下面的式子。&br&其实小学生都学过一门“看图说话”的技艺,那么费曼的天才之处就是,他这个图上的每一条线,每一个顶点,都能按照一定的规则直接翻译成数学语言。比如说看到一个光子,就写&img src=&/equation?tex=ig_%7B%5Cmu%5Cnu++%7D%2Fq%5E2& alt=&ig_{\mu\nu
}/q^2& eeimg=&1&&,看到一个顶点,就写一个积分,比如这里积分因子是&img src=&/equation?tex=%5Csqrt%7B4+%5Cpi+%5Calpha+%7D& alt=&\sqrt{4 \pi \alpha }& eeimg=&1&&,表示这个是电磁相互作用;最后有两个&img src=&/equation?tex=%5Cdelta+& alt=&\delta & eeimg=&1&&函数,表示两个顶点都满足动量守恒。&br&至于怎么算这个积分...&br&大致上要不停的倒腾,因为这里的规矩是ab-ba不等于0,所以要很小心;最后倒腾到积分号和&img src=&/equation?tex=%5Cdelta+& alt=&\delta & eeimg=&1&&函数在一起就好了,因为他们在一起会消失...留下一个常数。&br&所以大部分时候都不用真正去积分。最后消来消去,结果是1/8,小伙伴们都惊呆了...&br&&b&&br&妈呀我实在编不下去了哪位真学过物理的来救救我...&br&&/b&&br&附:名词解释&b&&br&&img src=&/equation?tex=%5Calpha+& alt=&\alpha & eeimg=&1&&:&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http://zh.wikipedia.org/zh/%E7%B2%BE%E7%BB%86%E7%BB%93%E6%9E%84%E5%B8%B8%E6%95%B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精细结构常数&i class=&icon-external&&&/i&&/a&,&/b&大小是1/137,表征电磁相互作用的强度;&b&&br&&img src=&/equation?tex=g_%7B%5Cmu%5Cnu+%7D+& alt=&g_{\mu\nu } & eeimg=&1&&: &/b&&b&&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A%A6%E9%87%8F%E5%BC%A0%E9%87%8F&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度量张量&i class=&icon-external&&&/i&&/a&,&/b&用于描述时空的性质...简单的说是一个4×4矩阵&b&。&/b&&br&&img src=&/equation?tex=%5Cdelta+& alt=&\delta & eeimg=&1&&:&a href=&http://zh.wikipedia.org/zh/%E7%8B%84%E6%8B%89%E5%85%8B%CE%B4%E5%87%BD%E6%95%B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狄拉克δ函数&i class=&icon-external&&&/i&&/a&,括号里的量一定要等于0,不然就死给你看。
谢邀,先提醒一下,下面每一句话都可能是错的...1. 谢耳朵怎么可能做不出来?他的助理mm都能做出来...这是量子场论习题,量子场论是理论物理研究生一年级必修课...每年全世界至少有一万人要上这门课做这道作业题否则不能毕业...这个图是费曼的天才发明,叫…
Update:&br&卢昌海本人指出,文中我引用的话不是他所写,为网友留言后误传为他作。卢先生1月1日发了微博指正(&a href=&//BDznvtBEG?ref=home&rid=1_0_4614060&type=commen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ina Visitor System&i class=&icon-external&&&/i&&/a&),特此道歉。&br&同时,感谢 &a data-hash=&1c9d05dce3db4ef274fd11& href=&/people/1c9d05dce3db4ef274fd11&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1c9d05dce3db4ef274fd11&&@Woody Wang&/a& 和 &a data-hash=&7ac6f4fb3f8ea0010ccbc46a7efd92ed& href=&/people/7ac6f4fb3f8ea0010ccbc46a7efd92ed&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7ac6f4fb3f8ea0010ccbc46a7efd92ed&&@品承&/a& 的通知。再次致歉!&br&============================================&br&&br&首先,先解释一下Ph.D.(来源:&a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Doctor_of_Philosoph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octor of Philosophy&i class=&icon-external&&&/i&&/a&):&br&&blockquote&In the context of academic degrees, the term &philosophy& does not refer solely to the field of &a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Philosoph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hilosophy&i class=&icon-external&&&/i&&/a&, but is used in a broader sense in accordance with its original Greek meaning, which is &love of wisdom&.&/blockquote&简义:Philosophy并非「哲学」,而是古希腊人的「爱智慧」的意思。&br&&br&其次,吐槽一下我的老校长。我个人很尊敬朱校长,他在本专业的学术造诣很高,对高等教育界的思考很多,属于敢言、有风骨的老科学家。但是……&br&&blockquote&2000年之后,朱清时的思想中宗教尤其是佛教的成分日渐增加。其著作《东方科学文化的复兴》[7] 认为“以‘整体论’为指导的东方科学思想将成为第二次科学革命的灵魂”。他主张“复杂性科学观”,认为中医学是“科学性之谜的钥匙”。2003年8月,他在与友人刘正成谈话时提及西藏的达隆活佛可以“(几个月中)……就连这些东西都不吃了。吃石头磨成的粉,闻周围野花的气味,就能够吸收营养。”他认为这种辟谷是“佛教的这种修炼其实是两千多年来人类做的一种实验:心理的活动产生了生理上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在过去的自然科学,包括医学和心理学都无从解释。”[8] 对此新语丝网站专辟了“朱清时迷信事件”专栏[9];中国科大BBS上有不少学生声援朱清时[10]。&br&日,发表《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的宣传佛教演讲,认为当代物理学弦理论就是佛教的缘起性空观点,“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11]&/blockquote&以上引自:&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C%B1%E6%B8%85%E6%97%B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朱清时&i class=&icon-external&&&/i&&/a&&br&恕我直言,他说这些话,不符合一个科学家的职业素养,我更愿意称之为「神棍」。&br&&br&接下来,我引用一个中文网络的老帖,看看20世纪的物理大师们到底怎么看待哲学的(请勿当成严肃史实):&br&&blockquote&物理学家是最有理由鄙视其他学科人但是却很难被其他学科的人鄙视的。他们懂数学,所 &br&以不怕数学家鄙视,反过来可以鄙视纯粹数学家的不务实与应用数学家的琐碎。他们懂哲 &br&学,所以不怕哲学家的鄙视,反过来可以鄙视纯哲学家的夸夸其谈与科学哲学家的马后炮 &br&。 &br&&br&很多物理学家对哲学家不屑。Einstein说Gottingen的数学家似乎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数学 &br&有多么牛,这么说来,他是相当鄙视这些数学家的。 &br&&br&虽然Einstein总被科学哲学爱好者认定为哲学爱好者,但是他在《相对论的意义中》(19 &br&22)就毫不掩饰地认为哲学对科学起的作用基本是有害的,就算有益,也只是让物理学家 &br&避免更加有害的哲学。 &br&&br&Bohr被公认为Copenhagen学派的领袖,以哲学分析见长,但是Dirac说他没有在Bohr的哲学&br&里学到任何有益与有害的东西。倒是Heisenberg说他是从Bohr那里学哲学的,可惜他的哲 &br&学对他没有多少正面影响。 &br&&br&由于物理学家基本上不会说其他行业的人鄙视,所以物理学家就只能被同行鄙视鄙视。&/blockquote&这个帖子是网友在卢昌海的网站上写的(&b&原文写为卢昌海所作,是我的错误,特此致歉&/b&)。&br&但我要再次强调,这一段当个八卦看就好。&br&&br&然后——别急,等我列完所有的东西——这里有三个很好的提问,值得在看我的答案前阅读:&br&&ol&&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物理、数学、化学,生物学等这些科学类的可研究的东西与哲学的关系是什么?&/a&&br&&/li&&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哲学和科学有什么关系吗?&/a&&/li&&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怎么理解“当科学家们爬上一个又一个的山顶的时候,总发现哲学家们早已在那里等着了”?&/a&&br&&/li&&/ol&&br&====================================================================&br&好,开始写答案。&br&我认为题主的问题可以拆解成三个递进的问题:&br&&ol&&li&物理学是哲学吗?&/li&&li&物理学家是哲学家吗?&/li&&li&伟大的物理学家是伟大的哲学家吗?&/li&&/ol&对于第一个问题,「提问1」已经给出了明确的回答:不是。实际上,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学科的细化,现代哲学和现代科学已经是两个不同范畴的学科,处理的问题都不一样。古希腊人的「哲学」的语义,跟现代「哲学」的语义,已经大为不同。应该说,古希腊时候,哲学家往往都是物理&b&思想者&/b&,伟大的哲学家往往都是伟大的物理&b&思想者&/b&,而不是反过来。到了古典哲学时期,已经没有多少哲学家能够掌握当时的科学概念了,更遑论整个学科。哲学和科学的分野,已经很久了。&br&&br&对于第二个问题,「提问2」中有个说法:&i&「每个科学家都是哲学家,他们只是不知道。」&/i&我个人认为,把句中的「科学家」替换为「资深程序员」、「多年经验的公司高管」、「著名导演」等职业,也毫无违和感。也就是说,这句话是一句正确的废话。「正确的废话」的一大特征,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提醒,逆命题不成立,别拍我)。「哲学家」的标准,不应该这么低,不是「懂一点智慧、有一点哲学思维的人」,就可以被称为「哲学家」。&br&&br&对于第三个问题,我引用卢昌海的帖子,应该已经表明了这些物理学大师本人的看法:纯哲学家——夸夸其谈;科学哲学家——马后炮。题主提到的霍金,公然在他的《大设计》中开篇就写:&i&「哲学已死」&/i&。当然,如果按照「提问2」的标准,他们个个都是哲学家。但按照哲学界的标准——恐怕他们都不够格。(但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哲学只有被他们鄙视的份……)&br&&br&最后,我再扯几句自己对物理学的见解。&br&&br&物理学的核心是实验——不是各种炫目的理论,不是各种狂霸酷拽炫的哲学,而是最枯燥、最索然无味、最「没技术含量」的——实验。现代物理学认为,一切理论都是「有效理论」,意指人类智慧不可能发现「绝对真理」,一切人类建立起来的理论,都是「相对真理」,它们的正确性都有适用范围、都是暂时的,都可以被后来人的新发现所修正。科学研究就是不断逼近「绝对真理」但又永远达不到「绝对真理」的过程。这种认识,本身是一种哲学思维,但不是哲学。&br&换句话说,就是物理学追求实证——当理论和客观世界出现偏差时,理论才是需要被修正的对象。所以,实验是物理理论最无情的终极判官,无论理论多么优美,如果最终过不了实验的关,都难逃被放弃的命运。历史上,很多数学上很优美的理论,都这么被毙掉了。很多看起来很丑陋的理论——尽管你很恶心——也不得不接受下来。在这里,什么美学性、哲学性都不能成为辩护——事实,就是事实。&br&相应地,实验物理学家的职业要求,就是要证明「我的实验做对了」——要证明「对」,不仅仅是「符合已知理论」(尤其是这个理论本身待检验时),还包括交叉检验、计算机模拟对比、重复实验、延拓实验、统计显著性等手段,费尽千辛万苦,还往往得到一个看起来像废话的结论(如:在XX极限下,YY不存在,统计显著性为ZZ)。&br&&br&所以,也许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可以迸发出一些闪光的哲学思维,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却一定是个实证主义者。这两者,跟「伟大的哲学家」,应该都是有点距离的。&br&&br&谢谢邀请,愚不敢当。如有谬误,欢迎指正。
Update:卢昌海本人指出,文中我引用的话不是他所写,为网友留言后误传为他作。卢先生1月1日发了微博指正(),特此道歉。同时,感谢
的通知。再次致歉!============================================首先,先解释一…
既然话题里有天文...&br&我觉得应该是这个:&br&&img src=&/c346f3c5ce20e6d5f3afdad3_b.jpg& data-rawwidth=&1519& data-rawheight=&9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19& data-original=&/c346f3c5ce20e6d5f3afdad3_r.jpg&&&br&对,就是左下角那颗恒星。而背景则是一个巨大的星系。有点天文学常识就知道,能够产生这种景观,应该能想象这颗恒星离它的背景星系(可能就是它的母星系)有多远。&br&&br&实际上这颗恒星在这个位置:&br&&img src=&/5a7a20a1d156a28a74b7b6e9cdeb3b2f_b.jpg& data-rawwidth=&913& data-rawheight=&9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3& data-original=&/5a7a20a1d156a28a74b7b6e9cdeb3b2f_r.jpg&&&br&用spaceEngine找到这些恒星的时候,我经常在想,如果这颗恒星旁边的行星上有高等文明,你猜它们会怎么描述自己?&br&&br&“我们的太阳是一颗普通的恒星,它正在以每秒300公里的高速逃离我们曾经的母星系;&br&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在1000光年外,而我们的母星系则距离我们3万光年;&br&&br&换句话说,如果生命存在的概率为每100万颗恒星才有一个有生命,那么即使我们达到了光速,也要走上数万年才能找到它们;&br&而3万光年外这个巨大繁华的大星系,不知道有多少文明已经欣欣向荣;但它们应该看都不会向我们这里看一眼,因为这里太荒凉了。&br&&br&更加可悲的是,经过计算,随着我们的逐渐远离,我们会永远飞入深邃的宇宙,成为一个孤独的流浪的行星系。&br&我们如同茫茫大海中的一只小舟,远离任何一个陆地,任何一座城市,举目四望皆是无尽的海平面。&br&&br&不出意外的话,我们的太阳会在7亿年后近距离飞过一个矮星系,但不会被它捕获,而是会调转方向后飞向一个巨大的星系群。到达那里需要30亿年。&br&&br&但愿我们能繁衍到那个时候。”
既然话题里有天文...我觉得应该是这个:对,就是左下角那颗恒星。而背景则是一个巨大的星系。有点天文学常识就知道,能够产生这种景观,应该能想象这颗恒星离它的背景星系(可能就是它的母星系)有多远。实际上这颗恒星在这个位置:用spaceEngine找到这些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瓜炒火腿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