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远程动态1寸照片多大用多大镜头

Canon EOS 650D 评测:体验新一代 STM 镜头的滑顺对焦性能
在入门级单眼的市场策略上,似乎一直保持着类似 Apple 对于 iPhone 的推出策略,都用隔代大升级做为产品后继机的升级脚步。但这次该公司在
上所端出的升级幅度,相较于以往 500D 升上 550D 感觉上有着相当令人惊艳的规格升级。这部 600D 的后继机种加上了为机型准备好的触控屏幕,以及新一代 Hybrid CMOS AF Sensor,其结合感光组件中央部分提供的相位对焦功能与原本对比对焦的系统,加上新一代的 KIT 镜对焦系统标准 STM 步进式马达,积极地将无反相机上录像所需的宁静对焦还有高速的影片 / Live View 对焦带给消费者抢先体验。
Canon 这次端出的好料还不止如此 -- 这也是让大家普遍感觉到有点惊讶之处(怎么这么有诚意),竟然对这个入门级产品加上了 60D 的 9 点十字对焦点(是否完全相同则是未知),还有新一代的快门设计,带来 5fps 的连拍速度和更悦耳的快门声浪。光从以上这些规格其实已经可以看出,Canon 的确是在入门单眼市场还有各家无反相机对手的挑战之下,准备开始认真应战了呢。小编有机会跟这部他们这部最新單反产品相处几天的时间,还借测到了超薄的饼干镜 40mm f/2.8 测试看看 STM 镜头的能耐。点击继续阅读让我们一起观看我们的评测报告了解一下 Canon EOS 650D 的实战表现吧。
Canon EOS 650D Menu 選單
Canon EOS 650D 機身外觀(With 40mm STM 鏡與 Kit 鏡)
刚拿到 650D 时,看到的就是跟前几代机种依然相同的外盒,大致上与前几代都相同(唯现在已经不附上 AV 线组这点)。如同之前百位数机身的惯例,相差 50 号的版本间其实外观都不会有太多的改变,所以这次的 650D 也与 600D 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要说最大的改变也许是在电源开关的部分吧 -- 变成三段式,推到最底的那段是启动录像预览,搭配观景窗右侧的录像 / 实时预览启动钮即可开始录制影片。多了个小凸点,DISP 钮则是被整合到 INFO 按钮中了,在 CFn 自定选单也可以将 ,这对于不一定想把屏幕给别人看的朋友应该很有帮助。虽说,基本上在 600D / 650D 上你将翻转屏幕,也可以达成相同的效果啦。其余按键部分则是与 600D 没有太多差异(但形状都有点小改就是了)。
看到这,应该很多前代的使用者都蹦出一个疑问「那转盘最尾巴的模式功能改成了啥?」,嘿!这次 650D 则是将原本转盘最最尾端(另一端是 M 模式)的录像,和似乎很多人都搞不清楚是干嘛的 A-Dep 模式拿掉,改为最新的手持夜景还有 Canon 从 EOS 5D Mark III 上首见的 HDR 合成模式 -- 两个模式都会于后段进行更详细地介绍。104 万点的 3 寸屏幕,虽然加入了触控,不过其实并没有太多外观上的改变,反而是为了避免用户在接近屏幕时用脸误触屏幕,而再度加入了接近传感器的设计,但这次则是「高升」到了观景窗的上方呢!
图、位于观景窗上方的接近传感器
650D 的热靴前方则是多了个双声道,值得一提的是,同样位于机身顶部的内闪在功能上,这次 Canon 也加入了,相信这对很多想学习控灯的朋友,这样的功能应该可以带领你慢慢「入门」无限无线多闪的领域。机身侧面的端口方面,则是带来了可支持 USH-I 高速记忆卡规格的 SD 插槽,另一侧则是也保持着与 600D 的相似配置,带来 USB、AV OUT、3.5mm 麦克风输入还有电子快门线的插孔。底部除了脚架孔之外,也能找到装载与 600D 相通电池型号为 LP-E8 的电池仓位置,而电池盖的转轴则依然维持近几代产品的卡笋式拆卸设计,所以需要安装垂直把的朋友就只需对好角度便可直接拆卸了(以前是弹簧式固定拉杆的说)。
使用界面与操作手感
整体外观而言,其实乍看之下都与 600D 并没有做出太多的差别,不过操作部分则因为这次带来的触控屏幕而有着很大的区别。在发表会当时,小编就对于触控屏幕可能在未来 Canon DSLR 产品,所将带来的新一代操控逻辑抱持着很大的好奇。但实际上目前为止所看到的反应,似乎普遍用户都对此功能并不抱太多的期待,甚至根本有人觉得因为容易误触所以完全将触控关闭。关于这点,小编刚开始使用 650D 时的确是有点不太能适应,跟很多人想的一样,觉得既然都已经有了这些独立的操作按钮,似乎触控功能感觉就有点鸡肋了。
但实际上此功能在录像上的确是可以提供很大的帮忙,让静音的操控带入这部机身之上(5DIII 则是用触控式的转盘),不过实际使用 650D 一段时间后也发现,其实这个触控功能也可以在静态拍摄帮上很大的忙。像是夜景拍摄的时候,在忘记带快门线而想用倒数快门来挡一挡的时候,此时只要将触发快门的方式改为触控快门,并且预先手动对焦好,便可在最小震动的状况之下触动快门开始拍摄。而依然相当硬朗的前转盘,也可以在需要极精细的操作时改用触控的方式来减少机身的移动可能。
尽管小编还算满赞许这样功能的,不过总还是认为 Canon 应该可以在触控功能上提出更进阶的操作方式,例如:可以在接近屏幕时切换为触摸板功能,让用户甚至可以将当做中阶机身才拥有的后转盘进行功能调整。而针对可能会造成误触的问题,其实也不难解决 -- 看是要采用多指手势触控,或者是仅开放屏幕的某一个边缘,提供类似笔电滚动页面的功能,这样四个角落就分别可以提供非常多样化的自定选项(还是害怕误触的人除了可以关闭这个选项外,也可以考虑用... 这样总不会再误触了吧 XD)。相信也可以为理应具备更多直觉操控的 DSLR 带来更多有趣的操作逻辑。
让我们回到实体按钮的操控上,其实在 600D 之后 Canon 针对入门机身所加上的新的蒙皮材质,还有也与中高阶机型一样在机身端口那侧加上了更好握持的设计。这方面在这次使用 40mm STM 镜头时真的是帮上了很大的忙。毕竟操作这类镜头时,其实并不方便直接握持着镜身来保持拍摄稳定,所以此时机身两侧的握持手感就变得非常重要,而 650D 也的确提供了相当不错的握持手感 -- 至少,不会像前几代机身一样令人对垂直把有特别需要的悬念了。虽说按钮方面依然跟前代没有什么改进,但其实个人从 600D 时就对机背功能按键的手感有些微词了,总觉得按键键程的手感有点越做越倒退的状况,是不要求按钮要像放大 / 缩小钮这么有 Q 度,但操作习惯了按钮较「紧实」的 500D 后再来使用 600D / 650D 还是会觉得有些不适应。
另外要提到的是快门钮,虽说在入门机这样的配置真的是非常习以为常了,但既然这次都已经把快门的反应改的这么「进阶」了,这种段数太明确的快门手感,还是会让人在听到后续传来的快门声浪后有种强烈的违和感(感觉快门声是中高阶机,但这快门钮...)。另外,不知道各位是否有同感的一点是,个人总觉得这个方便拍摄的翻转式屏幕,在平行完全开启再旋转时其实很容易因为垂下的相机背带而卡卡的,使用起来有些不顺畅,不过还好的是,其实只要在平行翻转角度到垂直于机身时先转好就不会发生了,所以也算是个使用上要稍微注意的地方。
不得不说 Canon 在对焦性能上的确是下了杀手锏,分别为 OVF 光学观景窗的相位对焦与 Live View 实时预览下的对比对焦都进行了强化工作。虽然与前代相同保持 9 点的对焦点总数,但实际上内在已经都换为中阶机上全十字对焦点 -- 甚至中央点还跃升为具备双十字的强大对焦能力;Live View 下的对焦也因应 EOS M 无反相机推出,而研发出了新版的 Hybrid 混合式对焦系统,并将具备宁静对焦的 STM 镜群推出台面(尽管,目前三颗里有两颗是 EF-M 的),提升 KIT 镜群的对焦与录像相关的性能 -- 我们也相信未来 STM 步进式马达的镜头应该会逐渐取代现有 EF-s 系统下的 KIT 镜群。
虽说这次很可惜并没有借到 STM 版本的 18-135mm 来进行比较测试,但还好大家比较期待的 40mm 饼干镜仍然是有在这次的测试范围之中。所以自家镜头对焦测试的短兵相间自然也是不会少的,我们分别测试了 40mm STM、18-55mm KIT 与 Canon 的 APS-C 镜皇 17-55mm f/2.8 IS 在 Live View 下的表现(还外卡了一颗自己偏好使用的副厂镜)。事实上在下面影片的对照之下,这次 Canon 的混合式对焦加上 STM 镜头的表现的确是有不错的进步,但个人还是比较偏向在宁静滑顺这点给予赞许,至于对焦速度,目前虽然看起来的确是有在努力中,但感觉应该还有不少进步空间咯。
Canon 40mm f/2.8 STM 饼干镜
来谈谈这颗看起来十分可口的 Canon 饼干镜吧。具备 40mm 焦段的这颗镜头,厚度仅有 22.8mm 而已,镜头质感方面其实很接近高阶镜头的感觉,重量则只有 130g,实在是非常轻巧。这样的身型其实不论是装在 650D 或甚至是 5D 等较大的机身上,看起来都格外地有意思,总觉得这颗镜头根本就快要隐没在机顶军舰部以内的感觉。其 30cm 的最近对焦距离,虽说不上是最好(跟广受大家爱用的 35mm f/2 相比,放大率还是略逊一筹)但其实拍拍食物或景物的近拍特写也还算是够用了。
坦白讲这颗镜头的焦段装在随之推出的 650D 上并不算特别泛用,不过好在它也意味着其可沿用在 Full-Frame 全片幅机身之上,而无需进行焦段换算,可以用 40mm 这个介于标准与小广角的焦段进行拍摄,而很多人其实早已经看中这点所以早已将此镜配在自己的 FF 机身上开心使用中了。
这颗饼干镜是属于电子式对焦设计的镜头,转动对焦环会驱动马达来对焦,而不是直接连结对焦机构,所以只有在相机电源开启的时候,转动对焦环镜组才会有对焦的动作。而随着对焦行程伸缩的外对焦设计,也使它其实在对焦时会有厚度上的变化 -- 在此要注意的一点是,这颗镜头并不像 Panasonic 一些镜头在关闭电源时有自动缩至最短的设计,所以若是习惯将镜头缩到最小再收进包包的人,可能就得要先记得在「开着电源的状况下」切到 MF 转动才能让镜组正常归位了(是说,以这镜头的薄度来讲,即使是镜头伸到最长也还是很薄啦...XD)
图、Canon 40mm STM 的电子式对焦环
究竟 650D 新增的 Hybrid CMOS AF Sensor 感光组件,所带来主打的全新形态对焦系统的性能表现如何?这也非常值得我们探讨。但在此之外,在 650D 上也拥有中阶机所具备的相位对焦这点,很容易就被大家所忽略。事实上,在 DSLR 上小编最常使用的还是相位对焦的功能 -- 这点我想大家应该都还是这样吧?
在评测期间,小编也发现了在暗处的表现上,650D 的确是有着相当不赖的表现 -- 尤其是中央的对焦点。虽说跟高阶机种比较仍然有段差距,但实际上在反应与速度都还算是跟得上它这次所带来的快门反应速度。至于 Live View 下的表现如何,就让我们透过下面以不同镜头所做的测试来直接展现给各位吧。
对焦性能比较影片
坦白讲由于笔者拿到的测试机器只有一颗电池的关系,所以基本上在评测期间几乎都是每天充电再使用,不过还是有一天有测试到了电池的极限,基本上这颗电池官方所提出的续航力大约在 400 张上下。而在续航力测时期间小编总共拍了约 500 张的照片,期间 Live View 预览功能也还算常用,重点是还录了约十几段短暂的影片内容,所以针对续航力,其实感觉还算相当不错。总之,其实这颗电池的续航力要应付一整天的拍摄应该还算是可以撑得住,当然,虽然它在「红血」的状态下还满能撑的,不过若是有更极端续航力需求的朋友,还是建议再多买个一两颗电池比较保险些才是。
画质方面虽感觉并不是本次 Canon 的主打,但是这次带来的多张合成的 NR 去噪功能,还有 Digic 5 图像处理器带来的全新表现,还是让我们为其画质与感亮度表现有了些期待。本段我们将带来各场合下的几张实拍的裁切比较照片,分别比较缩图后的表现(图集中则可看到更大些的样照)。而既然我们这次有机会一次借到两颗镜头,就让我们先看看这两颗镜头在日常生活的分别表现吧!在更后段还有 650D 各感亮度分别在不同场合下的 100% 裁切比较照片喔!
Canon 18-55mm IS II
ISO 100、f/5.6、1/160 @ 55mm
作为一个用来让人慢慢探索入门这个 DSLR 世界的 KIT 镜,这颗便宜的镜头其实表现已经相当称职了。从上面这张实拍看来,即使是 f/5.6 的小光圈在 55mm 的望远程时,就算拍摄比较远的景物也还是可以制造出一点背景虚化的感觉,另外,这里也看得出来这个相机与 KIT 镜组合,其在高反差下的表现其实也算相当平稳了(自动亮度优化:标准)-- 是说,要是暗部真的没细节,可能还是得借助 650D 机身上的 HDR 合成功能帮忙了。其实这颗 KIT 镜应该很多人都早就经手使用过了,所以在此不太需要赘述,直接看看笔者这次用此镜搭配 650D 所拍出的图集吧。
Canon EOS 650D + 18-55mm KIT 鏡實拍測試(Sample Shot)
Canon EF 40mm f/2.8 STM
ISO 160、f/2.8、1/60 @ 40mm
看看这可口的冰... 啊~我是说饼干镜啦!虽说这棵镜头搭配上裁切率为 1.6x 的 APS-C 相机上,感觉泛用性没这么高。但实际上在记录生活的小随拍上都还算不错用。尤其是拍拍美食时,掏出这个超薄饼干镜也不至于会有一种很突兀的感觉,最近 30cm 的对焦距离也在等效约 60mm 的裁切率下提供了还不赖的放大率表现呢。
其实,这张照片对于 650D 本身也有不小的挑战呢:这是一张感亮度已经达到 ISO2500 微光下的照片。实际看来,感觉这毕竟是颗定焦镜头,其在景物上的描写力真的还不错,在下面我们直接放大检视的照片中,也可以看出 40mm STM 即使是在开放光圈下的表现,也可以直接看到这部全新单眼产品在较高感度上的性能展现,虽然感觉并不算是顶尖,但毕竟这是 100% 裁切下的高感度照片呢。图集中也可以看到这棵镜头的其他实拍照片。
ISO2500、f/2.8、1/80、NR 标准、100% 裁切
Canon EOS 650D + 40mm f/2.8 STM 實拍測試(Sample Shot)
650D 在笔者手上的这段期间中,其实色彩的表现上感觉似乎在自动白平衡时都还是有点偏冷色调,这点可能是由于手上的镜头在颜色表现上,都并不是表现特别突出的关系。不过考量到大部分入门数位单眼的朋友应该都还是会先由这样价位的镜头开始拍起,所以笔者也建议想要入手或已经入手此机的朋友,若是觉得色调不甚满意,其实是可以用机身上的白平衡偏移功能来调整色调,让颜色变得更为讨喜。至于使用 RAW 原始档拍摄或者是善于针对场景直接调整对应白平衡的朋友,应该就比较不用担心自动白平衡偏移的问题才是。
这次 EOS 650D 的感度最高可达 ISO25600(开启扩充感度选项时,而录像则会少一格),实际上应该一堆人很好奇究竟这次合成四张照片的「多重拍摄去噪声」其降除噪功能到底有多大能耐。这次我们也将三者拿来比较看看。在三个不同的场景中,我们分别取了相同的部位,差别则是在于 NR 除噪选项上:分别采 NR 关闭、NR 标准以及多张 NR 合成的模式以相同的拍摄系数进行拍摄。另外针对转盘上新增不给控制曝光值的「手持夜景」功能,我们则是用相同或接近此自动功能的感亮度,放在一起作比较 -- 在此我们也发现其实所谓的手持夜景功能其实会对画面作若干的裁切,但却会对最终图片扩张为同样的图片大小。以下,就请各位透过点击图片下方的感亮度来做比较参考吧。
Part I :ISO
Part II:ISO
/ 手持夜景
在实际的比较后,笔者其实对「多重拍摄去噪」多张合成的降噪功能的可用性感到相当的惊讶,坦白讲在各级的比较下,这个拍摄四张照片后都需耗费约十秒左右进行合成的功能,虽然在便利性上被打了很多折扣,但其实对于噪声抑制的效果是可以轻易看出的(尤其是在 100% 检视之下),某种程度而言也成为 650D 的升级诱因。但麻烦之处也是他必须耗费连拍的拍摄时间加上合成的时间,所以是个相当耗时的功能,看来这功能还是在拍摄比较静态主题时较为实用。
Canon EOS 650D 各感光度比較(ISO Comparsion)
可用 ISO 的部分,其实与前代机身的表现相比并没有太多改进,或可以说真的是差不了多少,约莫在 ISO
间还算是十分好用 -- 虽说 ISO3200 时已经可以开始见到些微色偏还有细节流失,但还算是在可接受的范围之中(NR 标准时)。至于缩图可用的话用 NR 降噪时 ISO6400 还算可以过得去,而如能用「多重拍摄去噪声」的话也许还能用 ISO12800 偶一为之,不过... 真的就是堪用这样了。细节保留的部分其实 ISO3200 与 ISO6400 不知为何感觉似乎在伯仲之间没太多变化,不过在另一组比较偏色块表现的比较中,看起来则还是 ISO 比较 OK;不过,坦白讲对画面细节有要求的朋友,也许还是需要为佳;日常使用则可以放在 ISO3200 / ISO6400 应该都能拍得相当得心应手才是。对 650D 高感亮度表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透过图集观看其实际表现。
Canon EOS 650D 高感度實拍測試照(ISO1600 與 3200)
说到录影功能,其预设的「连续自动对焦」功能刚开始其实有点让小编摸不着头绪,这功能与一般连续 AF 系统的不同之处,是它会自动在录影 / Live View 拍摄之前不断进行对焦 -- 没错,是在你还没半按快门的时候 -- 虽然之后还是给我找到关掉这个功能了,但我还是忘不了那种相机放在旁边就给我自己慢慢伸长镜头的奇异感受。另一点比较困扰之处,是在半按快门完成合焦时,竟然不能直接按下录像钮开始录像,这对于想先固定好焦点再拍摄的人而言实在是有点困扰,虽说在关闭连续自动对焦之后,已经可以在合焦后放开快门时保持焦点固定,但其实个人是有点无法理解这样的限制是为了什么而来,也因为如此,在使用过程中的时候也错失过不少精彩片段(以为已经开始录了...囧)。
Canon EOS 650D 带来了数个短片记录的画质选项,包括 1080/30p 以及在 720p 之下可达 60fps 的记录能力,并且仍然具备手动曝光的功能,而搭配触控屏幕之下,也让 650D 在录像时的操控更宁静不少,但要注意的是,其实用屏幕触控时,手持反而会有太稳定的感觉,所以一个稳定的录像脚架也许在 650D 上会比拍摄平面照片还要更有帮助才是。
Canon EOS 650D 影片实测
图、因需要连拍来合成,所以面对变动较多的景物则可能会造成残影
前段的各 ISO 比较中已经可以看到转盘上新增的其中一个功能「手持夜景」的表现,现在就让我们提一下这个连拍三张照片合成,为了高反差场合而生的「HDR」功能。以防有人还不清楚这样的功能的用处,这个英文为 High Dymanic Range 的拍摄技巧,中文名称为「高动态范围」。顾名思义,其实它是一种透过各种方式来增大相机在动态范围上的不足。简而言之,就是正常曝光的相片中,高光部分流失的死白细节还有因为太暗记录不到的暗部,我们便用另外几张更明或更暗的照片来作为补足细节用的照片,后续再经由计算机即可完成合成的作业。
而这样的功能在最近的相机产品中从提供用户方便的「包围曝光」功能,直到相机的图像处理器也能应付这样的后制需求时,便开始衍生出直接在相机上也能直接拍摄和成 HDR 照片的功能。在 Canon 的单眼相机中首见此功能的则是 5DIII,所以 650D 也算某种程度得到了全幅机身的下放功能。 至于实际上用起来如何?其实总觉得这功能还是比较偏向 High key 的亮色调路线 -- 看起来有点像是直接调高 EV,所以个人并不是非常喜爱,虽然在评测期间试玩了很多次,但感觉应该算是个可以偶一为之的功能。
650D 还可以透过「创意滤镜」的功能,在机身上直接将拍摄完成的照片进行后制的工作,里面提供了很多现在流行的滤镜功能,像是鱼眼、移轴镜还有类似 LOMO 色调的效果。虽说不能在拍摄时便直接产生这类效果 -- 想直出的话可以参考使用「相片风格(Picture Style)」功能 -- 不过此功能用起来倒还算是有一定程度的客制选项供调整,可以让使用者更改效果的强弱、色调等,而移轴效果更是可以直接透过触控改变模糊位置(垂直跟平行方向皆可) ,算是相当有意思的功能。图集中可以看到各功能的示意与实际效果。
Canon EOS 650D 創意濾鏡機身後製功能(Filter)
感觉从影像怪兽 EOS 7D 开始的,Canon 便已经渐渐挥别之前给人的那种高高在上缓慢下放的印象,进而将「升级诚意」烙印在消费者的心中。这点也许是近年来逐渐在高画素上失去优势后,所以才改变的市场策略。而选择不在画素上与对手正面对决,用其余规格的升级诚意打动消费者,感觉已经成为 Canon 近年来在 DSLR 产品在线的发展方针 -- 这点从该公司新一代的「入门」全幅单眼 5D Mark III 上,应该可以完全体认到才是。Canon 全面性地将 DSLR 产品线后继机种的性能予以全面提升,并巧妙避开对手于高像素上的挑战,转而用维持现有像素却应用技术将高感度纯净度向上提升来迎战。
这次在他们所推出的入门机种上,也依旧依循传统让后继机型保持着以下犯上的传统,但似乎这次进步的幅度说真的有点超乎个人预期的高。在对焦性能方面,似乎直接将中阶机型 60D 上的九点十字对焦系统,整套带到 650D 之上 -- 虽说,即便真的是整套移植,这个对焦点数目其实还是并非这么抢眼就是了;而针对快门的机构所作出调整,则让连拍速度扶摇直上到的 5 fps 的规格,但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快门的反应速度(时滞)方面,在评测期间个人最享受的应该就是这点的增进,除了相当爽快(但带一点点空箱子的感觉?!)的快门声外,它的反应的确对于拍摄的节奏有很大的改善,加上适时跟上的对焦性能,个人觉得 650D 在拍摄更偏运动的题材时将比前几代机种都将更得心应手不少。另外,在画质方面则是默默地加入「多重拍摄去早点」等功能来改善现有的画质瓶颈。
总的来说,若是有入门单眼需求的朋友,这次 Canon 所带来的 EOS 650D 的确在各方面都有着相当不错的提升,虽说画素并没有对手
这样的亮眼,但实际上 1,800 万画素对于入门者应该也已经相当够用了才是。更大的重点在于轻巧的机身,却还是拥有不错的蒙皮质感带来更可接受的握感(当然,手大的朋友也可以考虑垂直手把),所以基本上这部原本就已经在市场很热销的系列机种新作,在这些功能的增进之后,看来应该还是能在入门市场中站稳脚步。不过身为 500D 的使用者而言,这次 Canon 的升级倒没想象中的有吸引力就是了,或许对前几代的使用者而言,也许会更期待 Canon 在这部诚意之作后,可能会大改的新一代入门机型吧?不过这个以下犯上很多的 650D,应该会令很多想要升级 60D 的朋友感到更苦恼了呢。
为什么有人会在痰盂和饼干之间纠结呢…… 如果不是全副的话50确实欠点啊但这颗饼干头光圈又。。。 好文艺 总感觉作者的中文水平有相当大的问题 真是抱歉整篇下来给您这样的感觉,我会再努力的。
作者还是很认真写的,错字是有几处,其他的问题大概是台湾的语言习惯和大陆稍有不同吧。倒是建议Ross Wang 可以写得快节奏些,有些太细节和个人使用习惯上的内容(我个人都是欣赏这种细致分享的态度)可以有所取舍。 抱歉啦!错字我再抓一下... 真是对不住另外因为自己使用过好一阵子 500D 的关系感想比較多所以不自觉地就写多了起来,会再调整的,也谢谢鼓励。 Ross Wang,我也是500D用户啦,你的图丽35 2.8 Macro也是我垂涎的一个镜头。支持一下,多出相机镜头的评测哦! gjjoecool 你好啊!Tokina 35 2.8 是颗不错的镜头,虽然对焦真的不快,但它主要就强在“感觉几乎无限制的对焦距离”-- 最近对焦基本上就是贴在被摄物上了,本篇机身照的图集全部都是这颗拍的,是颗生活随拍(50mm 等效)又可以应付微距场合的好镜头呢,个人很爱用。 呵呵,gjjoecool和PapaLychee是同一人啦,不太熟悉Engadget的回复系统,两次的名字不一样。“几乎无限制的对焦距离”——你也看了西平英生的镜头书吧,可惜斯人已去,没法再看到他对新出镜头的独到评价了。 这次升级还是比价有诚意的,威胁到60D倒是不至于。 让人一眼看到就想偷下来给手机做壁纸的漂亮图片上打着 Engadget 的水印,这微妙的违和感是哪来的…… ="= 小痰盂给跪了。。。 诚意机。 相对以前挤牙膏式的升级,佳能这次算是有诚意了。混合AF是最大的亮点,佳能的机器总是可以比较容易的拍视频了。接近传感器也装上了,这个很实用9点十字,中央双十字简直是越级的东东。不错不错摄影教程子分类今日论坛第 1 个签到,每日签到可得财富值+2,连续5天签到后再连续签到则每日可得财富值
+4,记得每天都来签到哦~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查看: 788 | 回复: 2
【Dospy Win 解答组】Lumia 专业拍摄,详细图文教程!很多拍照经验可以参考!
(大家可以叫我小明°□°)
财富值 106962
好评度 448
交易信用 0
原创小红花 3
人气值 1419
分区总版主
Doubt is the key of knowledge.
积分/帖子:40087
连续签到天数:3
全部签到天数:628
注册时间:
手机型号:
来自:――-
状态: 离线
【Dospy Win 解答组】Lumia 专业拍摄,详细图文教程!很多拍照经验可以参考!
首先说明:这个是诺基亚专业拍摄”详细图文教程(版本:4.5.1.5)
虽然是一个旧版本的教程,但是界面的很多拍照的设置等都是一样,
可借鉴参考。
来自论坛会员:
原帖地址:
该版本的最新功能:在运行Lumia Black软件更新的Lumia 上支持DNG拍摄(数字负片格式)
所以此次版本升级没920什么事
―――――――――――――――――――――――――――――――――――――――――――――――――――――――――――――――――
& & 您无需成为专业摄影师,也能拍摄精彩迷人的照片。Nokia 专业拍摄让您通过更加简便直观的控制按钮调整焦距、快门速度以及白平衡等,从而轻松制作令人惊叹的照片。即使是在相机抖动或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您也可以通过拥有蔡斯镜头以及诺基亚纯景 PureView™技术的诺基亚 920T 拍摄清晰的照片及视频。这一切都将归功于其暗光拍摄以及光学防抖功能。
& & 一、诺基亚Lumia920系列相机参数:
主相机传感器: 870 万像素纯景 PureView
相机对焦类型: 拍摄键两段式自动对焦
相机数码变焦: 4 x
蔡司镜头: 支持
主相机光圈系数: f/2.0
相机焦距: 26 毫米
相机图像格式: JPEG/Exif
相机闪光灯类型: 短脉冲高电量双 LED
闪光灯工作范围: 3.0 m
闪光灯模式: 关, 自动, 开
主相机功能
主相机 - 其他功能: 触控对焦, 横向模式, 自动及手动白平衡, 静止图像编辑器, 光学防抖, 滤镜应用程序, 传感器类型:BSI, 16:9 传感器, 像素大小 1.4 μm, 传感器大小 1/3 英寸
滤镜应用: 动态图片, 动态图片, 全景, Bing影像, 诺基亚专业拍摄(取决于您的手机版本,全景和诺基亚专业拍摄有可能需要到应用商店下载)
拍摄模式: 全景, 视频, 照片
场景模式: 自动, 夜间人像, 运动, 夜间, 特写, 背光
白平衡模式: 阴天, 白炽灯, 荧光灯, 日光, 自动
感光度: 自动, ISO 100, ISO 200, ISO 400, ISO 800
照片查看方式: 本机照片, 日期, 日期, 照片编辑器, 收藏夹, 相册, 来自社交网络的照片
辅助相机光圈系数: f/2.4
辅助相机 - 其他功能: 视频录制, 静态图像捕捉, 视频通话
& & 二、纯景 PureView™技术的诺基亚拍照效果一直都是相当不错的,相对于其他手机,它的有些功能非常专业,可能有些朋友还不是很清楚,接下来本人就来详细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将WP8系统内置的相机功能改为默认或者进入“诺基亚专业拍摄”:
& & A方法:打开手机的“设置”,进入到“系统”界面时往左/往右滑动进入到“应用程序”界面,找到“照片+相机”: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 & 打开“照片+相机”,就会出现“按相机按键打开”选项,选择“诺基亚专业拍摄”: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 & B方法:直接打开WP系统内置相机(微软自带的):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 & 点开双箭头,出现您手机上安装的一系列第三方拍摄应用,找到“诺基亚专业拍摄”,进入诺基亚专业拍摄界面: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 & 2.进入到诺基亚专业拍摄界面后,简单介绍一下诺基亚专业拍摄界面菜单的各项功能: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 & 首先介绍切换在普通模式下的一些功能:
& && & a.自动模式: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b.夜间模式: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c.运动模式: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 & 接下来重点介绍一下专业模式:
& & A-1.如何在切换到专业模式时呼出滚轮效果: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 & 就会出现如下图: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 & 拉出滚轮效果之后,可以按住每一个对应拍摄效果的小图标上下滚动,调节到最理想的拍摄效果之后,如果想退出滚轮模式,直接按手机上的返回键。这是一下拉出所有专业模式进行综合式手动调节。
& & A-2.如何单独拉出某个拍摄效果的滚轮: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 & 3.针对上面的专业拍摄界面菜单,简单介绍一下专业模式下的专业术语以每个专业应用所带来的效果: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 & 4.针对上面的专业术语进行实图拍摄介绍:
& & A.白平衡: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 & 效果一(暖色效果):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 & 效果二(冷色效果):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关于白平衡】
白平衡控制,是为了让实际环境中白色的物体在你拍摄的画面中也呈现出“真正”的白色。不同性质的光源会在画面中产生不同的色彩倾向,比如说,蜡烛的光线会使画面偏橘黄色,而黄昏过后的光线则会为景物披上一层蓝色的冷调。而我们的视觉系统会自动对不同的光线作出补偿,所以无论在暖调还是冷调的光线环境下,我们看一张白纸永远还是白色的。但手机则不然,它只会直接记录呈现在它面前的色彩,这就会导致画面色彩偏暖或偏冷。
对于白平衡设置来说,其实只要我们选择的白平衡符合被拍摄场景的色温即可。
环境的色温越高,整个环境就趋向于蓝色;环境色温越低,整个环境就趋向于红色。而正确设置白平衡就是在环境色温高的时候往照片里加黄色来中和环境的蓝色;在色温低的时候往照片里加蓝色来中和环境的红色。
& & B.手动对焦: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 & 效果一(近距离对焦,远.景.模糊):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 & 效果二(远距离对焦,近景模糊):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关于手动对焦】
手动对焦其实就是通过手工转动镜头上的对焦环来调节相机镜头完成清晰对焦的一种对焦方式,手动对焦如果使用的好的话可以得到更出色的对焦效果,不过手动对焦很大程度上依赖人眼对取景器上的图像进行判断,所以对摄影技术有更高的要求。
& & C.灵敏度(ISO):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 & 效果一(ISO值较大时):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 & 效果二(ISO值较小时):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关于ISO】
ISO中文叫做感光度(诺基亚定义为敏感度),是照相机元件对光线的感知程度的设置,低感光度指ISO 100以下的软片,中感光度指ISO200~800,高感光度为ISO 800以上。ISO越高,对于光线的感知力就越强,也就是说,在高感光度(ISO)的情况下,可以在比较黑的环境中拍摄细节更明亮清晰的照片。
但是ISO也不是越高越好,ISO越高,画面的质量就越差,也就是经常有人提到的噪点很高,说通俗点就是画面很粗糙,颗粒感强~ISO越低,画面越细腻,但是在光线不好的情况下,就会曝光不足、快门速度过慢导致画面晃动、发虚。
因此ISO值的设定要根据环境光线的情况而定,光线好的情况下设置低一些,以保证图片的画质;光线差的时候设置高些,以保证照片内元素的完整。
用手机拍摄时,我们可因应拍摄环境的亮度来选购不同感光度(速度)的底片,例如一般阴天的环境可用iso200,黑暗如舞台,演唱会的环境可用iso400或更高,而数码相机内也有类似的功能,它借着改变感光芯片里讯号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来改变iso值,但当提升iso值时,放大器也会把讯号中的噪声放大,产生粗微粒的影像。简单的ISO设定值供参考:
阳光明媚的室外& &100
多云阴雨的室外& &200
自然光或照明光线很好的室内&&200-400
照明效果一般的室内&&400-800
夜间室内、室外&&800或更高
其实ISO的设置更多是影响画质的主要因素,因为画面元素的完整性可以通过其他参数的设定来弥补,比如有三脚架或者支撑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大光圈、慢快门的方式补偿曝光量。
D.快门速度: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 & 效果一(快门值较大):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 & 效果二(快门值最大):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关于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 是指快门开启的时间长度。速度越高,则快门开启的时间越短,影像感应器感光的时间也越短。影像感应器感光的时间越短,则拍出的照片越暗。相反,快门速度越低,则影像感应器感光的时间越长,拍出的照片将更加明亮。
一般拍摄技巧:
& & 1.构图要突出主题 -这就是说,一张照片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内容。取景不能过于杂乱,画面要简洁,主次分明,而且对主题的位置、方向,在画面上要作合理安排。一张照片的主题,一般不能放在正中,可放在井字格两线交叉点上的四个黑点位置上。
& & 2.注意画面上的平衡性 -照片画面不可一头重、一头轻;不要一边大、一边小;一边多、一边少.应当在人们视觉上相对平衡.在拍摄天上飞鸟,地面的羊群,海面的浪花等都需要有一定的回旋余地,使照片给人们有一种舒畅的感觉。 
& & 3.要注意画面的稳定性 -我们必须给画面下一个稳定的感觉。也就是说,在取景时必须将水平线、地平线等安排在水平位置,面对于地面垂直的物体,如建筑物、电线杆等,应该使它们垂直于照片底边,否则照片就会不稳定,这是值得注意的。在注意表现各种物体稳定性的同时,也要避免给人以不活泼、沉闷、呆板的感觉。 
& & 4.直拍还是横拍 -如果你要反映画面的宽度和辽阔感,或拍摄对象的水平线条多于垂直的线条,例如水面、田野、街道等,最好拍横的.如果要强调高度感,或拍摄对象的垂直线条多于水平线,例如:塔、高大建筑物、高山等那么最好拍直的.总之,―表现高大,使用竖的取景,这样可以使景物向上引伸,有时我们把镜头仰起,更能表现高大物的高峻.表现宽广,取景时尽可能使用横拍,这样可使横线条的景物向两方延伸,更表现它宽广的特点.
& & E.亮度(曝光值):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 & 效果一(曝光值较小时):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 & 效果二(曝光值较大时):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关于亮度(曝光值)】
在一般情况下,是否需要运用曝光补偿,摄影者主要需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被摄对象亮度比较高时需作曝光正补偿
比如说在拍摄风光照时,要是蓝天白云等浅色调内容占了较大面积时,就要考虑适当增加曝光量,顺光至少增加半档,侧光加一档左右。
如果是逆光,就要针对太阳的位置高低来处理,同时看你表现什么内容,通常你想将画面中的细节也能相应表现的话,就要适当增加1.5-2档左右曝光量,太阳越处于画面中心,就越要适当增加曝光量(当然也应注意避开有强烈光线的太阳,防止相机图像感应器受到损害。如没有发出强光的太阳,如雾气中的红日,朝日夕阳等,因为它们亮度低,完全不会对测光造成影响,则不必考虑曝光补偿问题)。
此外在拍摄雪景、雾景等特定内容时,都要根据表现对象最后需以高调形式来显示的特点,酌情作曝光补偿。一般拍摄雪景最好补偿1档到1 档半曝光量,不然你最后得到的雪不是白色,而有可能因曝光不足而成为灰色;拍摄雾景最好补偿半档到1档曝光量,不然你得到的雾景影调偏暗,接近夜景一般,显然不理想。
还有像拍摄白色的舞台,成群穿白色服装的人,医院或者环境亮度很高的实验室,大面积以天空为背景的飞机等比较特别的对象时,都要根据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作适当的曝光正补偿。
2、被摄对象亮度较低需作曝光负补偿
比较典型的是在拍摄城市夜景时,除了画面中建筑、街道或其他亮度较高的内容占据画面主要面积外,要防止曝光过度主要依靠两个手段,一个是使用点测光来对主要表现对象测光曝光;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利用曝光补偿来适当减少曝光量。一般在拍摄的画面中(尤其是画面中间测光敏感部位)占据大面积天空时,往往需要减少2档甚至更多的曝光量。
除了拍摄夜景,在拍摄其他风光类题材,如夏季浓密的树阴,逆光状态下的山脉等都要适当借助利用曝光负补偿来减少曝光量。还有拍摄身穿黑色服装的人物,拍摄深色调的纺织品等,都需减少曝光量才有可能获得正常的影调还原。因为手机也是通过测量被摄对象反射光来决定曝光量,在处理明显亮度偏低的对象时摄影者如果不作相应曝光负补偿,最后得到的将是中性灰影调。很显然,将明显为黑色或者深色调的对象最后转化为中性灰为主调的画面是很难令人接受的。
3、被摄对象与背景关系复杂时需灵活处理
这主要有两种情况:
A.背景亮度高,主体亮度低,需作曝光正补偿,增加曝光
这种情况在拍摄会议人物时常常会出现,有时候人物坐在窗前,而窗子的背后有阳光射入,背景显得比较亮而人物则明显偏暗,这时如不采用闪光灯作补光,就需作曝光正补偿,一般经过1档左右的曝光正补偿,人物的脸部层次就会明显改善。还有在拍摄逆光人像时,如果背景包括大面积的天空、水面等亮度较高对象时,也要通过正补偿或者采用其他辅助光等形式来改善反差,不然就会影响到主体人物的反映。即使后期通过图像处理软件来提亮人物,也会因噪点明显而影响照片质量。
B.背景亮度低,主体亮度高,需作曝光负补偿,减少曝光。
这种情况在舞台摄影中常常遇到,一般在舞台上一个或者少量演员演出时,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常常会利用一两个追光灯照在人物上,这时舞台上其他背景因为没有直接受到光线照射,几乎呈现为黑色,所以两者反差极大,除非表演者恰好位于画面中心位置而你又采用了点测光模式,不然务必作曝光负补偿,否则很容易出现曝光过度
4、不宜完全寄希望于图像软件作后期处理
如果你对自己拍摄图像质量有一定要求的话,首先应该考虑在拍摄时就做到曝光准确,恰当利用曝光补偿功能来比较准确地反映被摄对象的原貌。因为即使是数码图像后期可以修改亮度、反差,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只有曝光准确的图像才便于修改,才有可能得到更好的图像质量,在必要的后期处理时才会有更大的回旋余地。因此摄影者要重视前期的拍摄,千万不要因为“数码图像在后期可以修改”的因素而忽视了对曝光补偿的应用。
当然,要是拍摄的是比较重要,自己对曝光也确实难以把握的内容时,还可将相机调节到“包围曝光”模式,多拍摄几张后作比较以积累经验,这样更有把握得到真正意义上曝光准确的数码图像,后期输出也将得到更高质量的照片。
5. 曝光锁定:
& & 点按屏幕上的任意位置,即可实现曝光锁定再拍照: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关于曝光锁定】
曝光锁定是复杂光线条件下获得正确曝光的理想工具,它可以锁定拍摄主体的测光数据,避免重新构图时受到新光线的干扰。曝光锁定常用于拍摄逆光主体,也适用于局部测光和点测光。
& & 6.手动调焦距(类似像用望远镜调远近一样):
& & 通常用户需要两只手才能缩放,一只手握住智能手机,另一只在屏幕上进行操作。而诺基亚专业拍摄则可以让用户单手握住诺基亚手机并进行滑动变焦。更加专注于拍摄。滑动上下也是可以变焦的。在录像界面,也可以实现类似效果: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 & 光学变焦,就是通过镜片移动来放大与缩小需要拍摄的,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能拍摄的景物就越远,对于变焦性能不强的相机来对比,调整焦距的远程拍摄也相对清晰一些。
& & 7. Nokia 智能拍摄:
& & 包括最佳镜头,连拍模式,运动焦点,更改笑脸,和删除移动对象五个功能,让您获得完美的图像效果,体验拍摄之外的乐趣。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 & 重点说明:智能拍照保存在手机里面的格式是“.nar”,此格式实际不是图片格式,是一个压缩格式,像rar一样。但是电脑一样是打不开的,如果要打开,可以把“nar”格式的后缀转换成“zip”格式的后缀名,如Lumia.nar改成Lumia.zip。
& & 8. 照片编辑功能:
& & 在以上模式下拍摄玩照片之后可以打开相机交卷和预览刚拍照片,就会出现如下图所示: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 & 然后可以使用旋转和剪切: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 & 我们可以将照片放大编辑再保存。其实,调整尺寸是为1020设计的,因为1020拍的照片放大后还是很清晰的,所以,920照片不建议放大太严重,毕竟920是8百万像素,放大太严重会有噪点。
& & 最后就是诺基亚专业拍摄的设置:点开诺基亚专业拍摄界面右上角的三个点进入设置界面: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 & 进入界面之后出现一下菜单: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 & ①镜头:可以切换其他第三方拍摄应用
& & ②正面:切换手机正面的镜头
& & ③定时器:延时拍照
& & ④包围曝光:相机的一种高级功能。包围式曝光就是当你按下快门时,相机不是拍摄一张,而是以不同的曝光组合连续拍摄多张,从而保证总能有一张符合摄影者的曝光意图。使用包围式曝光需要先设定为模式,拍摄时象平常一样拍摄就行了。包围式曝光一般使用于静止或慢速移动的拍摄对象,因为要连续拍摄多张,很难捕捉动体的最佳拍摄时机。
& & ⑤设置:进入该设置,可以调整图片、视频和智能相关的其他拍摄效果,如下图: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 & 以上就是目前实用于4.5.1.5版“诺基亚专业拍摄”的教程,祝大家随时锁定精彩瞬间,留下美好的回忆。
评分次数:2 次 &财富值: +15 人气值: +4 &&&&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海量资源任你拥有
若您有好的建议,请到提交
我们也欢迎您加入Win资源/解答组!
What's your story?
(~请叫我熊猫~)
UID 414506
财富值 130997
贡献值 217
好评度 741
交易信用 0
原创小红花 9
人气值 2876
Just 焕 NOKIA
积分/帖子:48418
连续签到天数:30
全部签到天数:867
注册时间:
手机型号:
NOKIA Lumia 1520
状态: 离线
全力支援WIN 解答组的工作,辛苦大家了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违规贴点报告,已解决请分类为【已解决】
想加入WP8 特殊组? 请点击 ↓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UID 2412405
交易信用 0
原创小红花 0
积分/帖子:14
连续签到天数:0
全部签到天数:0
注册时间:
手机型号:
状态: 离线
这个是很好的教程,学习一下.
微信扫一扫关注dosp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5寸照片多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