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电视剧国外的竞技比赛娱乐节目,应该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转播的,当时的地方

及旗下全部分类
打开微信扫一扫,关注圣才:
sc100xuexi
认证官方微博
认证官方微博
论当今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当今电视娱乐节目的流行已经成为世界电视节目中的一个潮流,活跃在千家万户的生活之中。然而,由于一些娱乐节目忽视了电视的文化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又给人们带来了众多遗憾。在它的发展中产生了一些弊端,甚至有些电视娱乐节目走进了&娱乐至上&的怪圈,对&快感&的追求替代了对&美感&的追求。娱乐节目文化内涵的缺乏以及创新能力的不足使得娱乐节目传播陷入困境。中国电视娱乐节目传播只有坚守文化品格,建立受众本位的传播观念,通过创新传播策略,打造健康向上的&绿色娱乐&空间,方能走出困境。
  中国电视节目的发展与欧美和日本相比起步较晚,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到现在短短的十几年里,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曾有过辉煌,为广大受众所喜爱,原因是一方面电视娱乐节目带来了新的理念,丰富了节目样式;另一方面是当时的娱乐节目少,对于广大观众来说是一件新鲜事,所以满足了广大观众的娱乐需求,这样就为电视娱乐节目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近几年有些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已经呈落潮之势,很难再风采无限了,这表现在节目的收视率开始下降,节目总量开始减少,娱乐节目占所有电视节目的份额从2000年的5.4%下降到2002年的4.5%(胡波,2003)。 就是一些名牌电视娱乐节目也很难提高收视率。日,湖北电视台的《今夜情缘》宣告结束。此前北京电视台的《今晚我们相识》、广州卫视的《屏中缘》已悄然&退出江湖&;2003年9月,开风气之先的中国大陆版的&爱情速配& 节目《玫瑰之约》也宣布停播整改。荧屏上撤出了一支又一支的&迎亲队伍&,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今天,越来越多的电视观众对娱乐节目质量表示不满。可以说,当下的电视娱乐节目已陷入困境,&快乐&难再,短短十年,已表现出&未老先衰&的症候。
  一、当今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问题
  (一)缺乏丰富的人文内涵
  &人文内涵&指的是电视的精神面貌、文化品位及审美价值。电视娱乐节目的困境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来自娱乐节目过分追求形而下的&快感&,而忽视了形而上的&美感&,导致节目&人文内涵&缺乏。在当下的电视娱乐节目中,文化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甚至审美功能都受到了抑制,而强化和突出的是它的感观刺激功能和游戏功能。文化被&娱乐化&了,而&娱乐&又被&商业化&了。由于对电视娱乐节目没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导致了中国电视娱乐节目人文内涵的匮乏。&电视大众文化在物质话语僭越的当代中国社会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以大众文化的商业性稀释、消解着高雅文化的艺术性,具体表现为那些具有大众文化倾向的电视文本以商业目的的直接功利性替代着高雅文化的无功利性;以程式化、复制化、平面化、无深度感对抗着高雅文化的个性、独创性、典型性;以情感策划的虚假性拆解着高雅文化的情感判断的真实性和深沉感;以享乐性、消遣性置换着高雅文化的启蒙性、先驱性。& 这一论断可以说戳破了娱乐泡沬的美丽光环,让人看到了电视娱乐的软肋与流弊所在。
  (二)低俗的传播表达
  &如今的电视一味追求娱乐效果,有人还主张电视就是娱乐,当娱乐成了全部目的后,电视就开始失去它的价值。& 杨滨先生在《评电视文艺娱乐节目的庸俗化倾向》一文中说:&目前的所谓电视娱乐节目,已经是艺术之树上的病枝,享乐的麻醉剂,刺激收视以谋取金钱的商品。它们垄断着荧屏,逐斥着真正的艺术,它们以娱乐来以偏概全地冒充艺术在历史与现实中的多元化功能与性质&&丰满鲜活的艺术传统正在枯萎,尸骸标本式的华丽&艺术&将成为我们后代子孙的精神食粮。& 杨滨先生恰当评论正确地点出了当今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要害,同时人们也看到娱乐传播的低俗品位的确将艺术沦为商品的附庸,文化的内涵也被稀释消解。作为大众传播的电视,已成为快餐文化的生产者与推销者。爱德华&希尔斯在《大众社会和它的文化》一文中曾将文化划分为三个层次:高雅文化或精致文化(Refined Culture)、平庸文化(Mediocre Culture)和粗俗文化(Brutal Culture)。高雅文化的特点是它所处理的问题的重要性、知性(Perception)上的穿透力和一致性,感情表达上的丰富和细腻。当下的电视娱乐文化既使不至沦于&粗俗文化&,充其量也只在&粗俗文化&与&庸俗文化&之间,很少能到达&精致文化&的高度。唯收视率,唯广告效益的逻辑,使得一些娱乐节目降低品位,一味地迎合大众以满足人性中隐秘的体验刺激和快感的欲望,对物质的狂热贪恋、对他人的偷窥欲望等阴暗心理,在节目中模仿戏谑、恶意抵毁,实际上将传播真、善、美的电视,变成了张扬&恶&的载体。商业逻辑下的&娱乐至死&,&消费一切&的做法,已使娱乐节目的&负效应&不断放大,丧失了观众,也背离了电视这一大众传播媒体应负的社会责任和电视从业人员职业操守的底线。 [FS:PAGE]
  任何行业寻求发展都要遵守这样一条原则,这就是&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电视娱乐节目的内容贫乏、形式单一,恶意模仿与相互克隆也是导致娱乐节目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1998年湖南电视台《玫瑰之约》一炮走红,各电视台&群起而效之&。除北京电视台的《今晚我们相识》外,还有海南电视台的《男女当婚》、陕西电视台的《好男好女》,重庆电视台的《缘分天空》,福建有线电视台的《真情相约》,上海东方卫视的《相约星期六》,武汉有线电视台的《相思树下》,辽宁电视台的《一见倾心》,河北电视台的《心心广场》,河南电视台的《谁让你心动》,北京有线台的《浪漫久久》等等。而《快乐大本营》面世后,除了在观众中,也在同行中刮起了一股&快乐旋风&。日,北京有线电视台《欢乐总动员》在一片&欢乐&气氛中亮相。江苏卫视推出《非常周末》,福建东南台推出《开心一百》,各大媒体竞相抢滩这个刚刚开发出来的&娱乐市场&。这些节目不但名称大同小异,连节目内容,环节上的&起承转合&也都基本雷同,&你有我有全都有&的节目现状,使得观众打开电视,映入眼帘的东西大同小异,观众的收视心理就在这样&千人一面&的娱乐轰炸中达到了饱和,产生了严重的&审美疲劳&。
  (三)&弱智化&与&审丑化&的传播现象
  传播内容的好坏直接决定其传播效果的好坏。纵观电视娱乐传播的内容,&弱智&、&幼稚&、&空洞&、&无聊&甚至&恶心&彰显殆尽。&一套莫名其妙的问题,二个巅三倒四的主持,几个七拼八凑的嘉宾,满座憨头憨脑的观众&,&娱乐&几成&愚乐&,&益智&实为&抑智&。无需思考的&思考&,无需品味的&品味&,充分暴露出了娱乐节目的肤浅、媚俗与平庸。正如哈特莱所说:&对电视业来说,电视是一个儿童政权。受众被想象成具有儿童般品德和特性。当然,这个政权并不是每时每刻都控制着对方的所有电视,但是可能存在这样一个&规律&,即目标受众群越大,他们被儿童化的程度就越高。&观众在这种&儿童化&娱乐节目的&熏陶&之下,智商不是得到了提高,反而降低了。&弱智&的娱乐传播培养起来的是人们&弱智&的判断能力和鉴赏能力,而这正是他们所希望看到的。霍克海默说,&大众性从来不被大众所决定&&大众性包含着无限制地把人们调节成娱乐工业所期望成为的那一类人。&为了吸引眼球,追求收视率,&隐私& 、&金钱&和&女色&等也成为电视娱乐节目中的巨大卖点。&拿人隐私做秀,是电视&真人秀&的原罪。&实际上,&以丑为美&,拿嘉宾的隐私开涮,一度成为娱乐节目的&亮点&。电视娱乐一定程度上成了满足人们窥视欲望的替代品。&大众以电视为桥梁能够接触到以前无法接近的秘密。这个&秘密&往往被作为人的弱点的社会性暴露而提示在大众面前。&而用高额奖金作诱惑制造更多的&精彩&,更是娱乐节目的&拿手好戏&。有的娱乐节目竟以金钱为诱饵,鼓励节目参与者吃虫子。为了节目别开生面,儿童也不妨拿来&涮一把&。&在一所幼儿园里,主持人饶有兴致地问孩子们:&什么叫老公&、&什么叫老婆&、&你想找谁做你的男朋友?&当得到孩子们的回答后,主持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还不时为孩子们指点迷津,告诉男孩子&要长得更强壮,要敢于英雄救美,这样才会赢得女孩子们的喜欢。&有一个4岁的孩子被特邀上台表演,一首《单身情歌》让现场观众掌声如潮,主持更是以港台式的尖叫声&耶!&以示鼓励。&这样的镜头电视娱乐传播屡见不鲜。在电视与商业合谋制造的娱乐语境中,观众得到了满足,广告得到了市场,电台则得到了利益,各有所需,各取所得。&掌声、笑声、搏彩声,声声入耳;私事、家事、无聊事,事事开涮&勾勒出的是一幅现代娱乐狂欢图景。
  二、针对当今中国电视娱乐节目问题的解决对策
  娱乐节目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尽管当下有些电视娱乐节目差强人意,但电视的娱乐的功能却必不可少,因为娱乐有释放功能、宣泄功能,减压功能,这是其他电视节目无法代替的。&电视娱乐节目是电视文化的四大功能之一,通过收看电视娱乐节目获得休息和消遣,这是人民群众非常普遍的一种生活方式。电视给人们带来娱乐的这种广泛性,决定了电视文艺节目必须从满足观众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出发,努力做到丰富多彩,雅俗共赏。& 当下人们对娱乐节目的既骂且爱的矛盾心理,恰恰说明一方面我们不能缺少娱乐,另一方面目前的娱乐节目的确还不尽人意。中国电视娱乐传播如何走出困境,又将何去何从呢?致力于健康积极,趣味盎然又没有视觉污染的&绿色娱乐&或许正是其出路所在。
  (一)准确把握电视娱乐节目定位
  人们往往狭义地理解&娱乐&二字,总是把它简单的与影星、歌星联系起来。而《现代汉语词典》里对娱乐一词的解释是:使人快乐;快乐的活动。游戏娱乐是人的天性。人们需要一种轻松和娱乐,以形成对工作劳动的调剂和补偿,早有艺术产生于游戏(娱乐活动)一说。而电视的出现,为娱乐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最好的载体;它以人自身作为传播符号,实现了对感官的全方位调动;它在交流互动中还原了人最初时的人性化娱乐状态,并且以这种人际秘密的放松状态舒展了人的天性,与人的生命状态相和谐。可见,电视原本就是一项以人为本的愉悦身心的方式。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娱乐节目:就是用令人愉悦的方式使人受到启迪的节目,能让人在娱乐中学到东西,才能成为一台真正为大众所喜爱的优秀娱乐节目。就算是比较严肃的节目,它能让你懂得人生哲理,为你点亮心中明灯,使你豁然开朗,难道你能不高兴吗?中国的电视人,是不是也应该用一种新的眼光重新定义一下娱乐节目,使我们的娱乐节目更有可品味性,更有嚼头,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娱乐精神?
  在这方面,央视的《艺术人生》节目做得比较好。这台节目十分艺术化,虽然请来的都是些影视界的名人大腕,但节目旨在挖掘这些影视歌名人成功背后的感人故事。使喜爱他们表演的观众在赏心悦目的同时,也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做人做事的方式和态度,从中受到启迪。
  目前我国资讯类娱乐节目,如《中国娱乐报道》、《娱乐无极限》等节目采用娱乐化新闻、全球化视角,创新的风格及市场化运作这几大元素来经营,以渐显成熟;真实类娱乐节目也在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模式,成功推出类似美国《生存者游戏》和《学徒》这样的节目;但我们看到国内的一种益智类娱乐节目的场面往往是一个表情严肃的主持人加上一排神色紧张的选手对决,有时候看得叫人喘不过气来。这样的节目,显得有些知识性有余,而娱乐性不足,加之节目模式单一,没有太多创造的成分,定位于娱乐节目而又不能让大多数观众得到身心的释放和相应的轻松、愉悦、满足感,已渐渐导致受众市场的流失。可见,娱乐节目既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娱乐精神又要尽量避免庸俗化,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做出好看的节目。
  想要筹办一台好的节目不仅要求节目本身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丰富的内容和轻松互动的氛围,而且还必须具备独特创意的策划。而国内娱乐节目最大的问题却恰恰在于缺乏创新,内容贫乏,形式单一,从而失去了观众。前面我们提到过,国内的很多电视娱乐节目都以风光姿态上阵开始,而又因为这一问题失败下台告终。娱乐节目《欢乐总动员》的策划魏永刚认为:&如今国内综艺节目的制作和改版都面临着盗版的问题,一个综艺节目的优秀创意一产生,很多人就会不假思考地模仿,而不是学习、创新。但其实只有动脑筋的综艺节目才能生存,简单模仿,观众并不买账。&  的确,&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只有在竞争中不断创新,才有生存的可能。&立体化&、&本土化&与&分众化& 是节目创新的三种比较可行的传播策略。所谓&立体化传播&,也即&跨媒体传播&,电视娱乐节目要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除了借助电视媒介本身外,还应该联合纸质媒介和网络媒介,并积极利用手机等现代传播工具,整合相关媒体资源。实际上,今天已鲜有不借助其他媒介进行传播的电视娱乐节目了。如由北京维汉文化传播公司发起,四川电视台,湖南经视等全国20多家广播电视单位参与制作的电视真人秀节目《走入香格里拉》,推出之时就联合了全国150家强势纸质媒体和120家知名网站。借助于电视、报纸和网络形成了多媒体、大规模的立体传播,观众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和图像等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并通过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等多种传播方式分享信息。&在这个巨大的互动网络中,观众不仅是节目的接受者,而且是节目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他们投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甚至可以改变节目的整个进程。& [FS:PAGE]
  娱乐节目要发展,也应致力实现&本土化&传播。娱乐节目起源于欧美电视游戏类节目。我国的娱乐节目是从模仿境外节目开始的,很多节目还存在着明显的模仿痕迹。那种不顾中国国情和老百姓的接受心理,生搬硬套、机械模仿的做法只会将娱乐节目带入死胡同。随着境外娱乐节目开始入主中国,中国电视娱乐必需面对竞争,多多挖掘中国的传统资源和民间资源,加快娱乐节目的本土化进程。中国电视娱乐传播只有立足于中国文化,充分研究中国人的审美趣味和接受心理,致力于推出适合中国百姓的所喜闻乐见的节目,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曾经获得巨大成功的《玖瑰之约》是在一档由台湾人摄制、在香港凤凰卫视播放的&恋爱速配节目&《非常男女》的基础上改装而成的;《幸运52》、《开心辞典》则来自国外博彩节目的本土化。《幸运52》的原版是英国的《GOBINGO》,《开心辞典》从美国的《百万富翁》、《21》、《猜词游戏》等借鉴而来,两档节目在引入中国后,都结合中国的国情做了很大改动:淡化了金钱色彩,强化了人情味道。&虽然在奖品设置上体现了浓浓的商业色彩,但这种色彩被精心设计的&家庭梦想&、&公益热情&的合理诉求冲淡,在节目导向上向主流意识靠近。事实证明这种转移策略是成功的。&另一个&本土化&做得更好的例子是湖南卫视2004年推出的《超级女声》,该节目开播仅两个月即创下极高的收视率,被《新周刊》推出的&2004生活方式创意榜&评为&创意TV秀大奖&。《超级女声》的成功与其对娱乐模式的借鉴与创新是分不开的。&平民路线&、&零距离&、&低门槛&、&演播室前移&,&观众投票定胜负&等方式,既借鉴了《美国偶像》的做法,又结合本土作了创新,取得了显著的传播效果。事实再次证明,娱乐传播要在中国的取得成功,就离不开&本土化&的这一过程。
  此外,电视娱乐节目也可以进行&分众化&的尝试,对娱乐节目重新定位。目前的娱乐传播把所有社会阶层,年龄阶层的观众都作为自己的受众,而众口难调的现状反使得娱乐节目吃力而不讨好。故必须针对不同的年龄层次、职业层次、教育层次的人群,实行娱乐节目&专业化&、&小众化&的&窄播&,在细分市场中赢得市场。这方面最具探索精神的是央视的推出的《绝对挑战》。媒介专家靳智伟认为,这是一档&不同于传统的中国教科书分类和具有强烈欧美等海外色彩的译介分类束缚,通过调配电视艺术要素手段比例构成而创建的新的节目类型&,《绝对挑战》&可以概括为以白领人士向管理者转化事件为依托全面展示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主题的主持人版块式大型演播室真人秀话题节目。& 该档节目将自己明确定位于知识白领阶层,受众构成清晰,忠诚度高,收视率逐节攀升,创造了电视娱乐传播&小众化&、&高端化&和&专业化&的先河。
  (二)坚守&品质、品味与品格&的传播内涵
  &如果说,没有传播的文化是死文化的话,那么,没有文化的传播就是死传播。& 事实证明,娱乐传播也需要文化内涵的支撑,电视绝不能从&只讲政治&这一极端走向&只讲娱乐&另一极端,在当下&传媒文化的消费特性、市场价值、娱乐功能等得到了充分的强调,尤其在新兴媒体方兴未艾之际,异质的、感官化的、更具炫惑魅力的&意象形态&价值被高度张扬,而传媒文化本该拥有的审美品格追求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漠视& 的语境下,电视娱乐节目更要坚守电视的文化品格,坚守娱乐底线,致力于提升电视娱乐节目的品质和品位,做到&不肤浅、不流俗,有深度,有品位&,或说&通俗而不庸俗,用情而不滥情、娱乐而不愚乐,平凡但不平庸&。&媒介文化不只是媒介的文明化,而且是媒介的脱俗化。媒介对人格的培养是在加速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实现的,媒介文化作为动态系统,对人和社会的影响是并行的。人格一旦被&文化&,就包括加速其社会化的概念,社会将出现崭新的面貌。& 在电视将文化经验简约成一种符码系统的今天,我们实际是生活在一个大众媒介为我们营造起来的&仿像世界&中,人们经历的影像世界比经经历的现实世界还要多,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一个良好的传媒环境。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有责任为我们构建一个良好的媒介文化氛围,而不是制造大量的&精神麻醉剂&,用&娱乐鸦片&来麻醉大众。电视娱乐传播没有理由不考虑其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提供众多的娱乐产品,这是当代社会文化方面的一个现实。由于大众传播的特征之一即大规模大批量地复制信息,通过大众传播渠道提供的娱乐,在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因此,大众传播者负有提供健康有益的娱乐产品,倡导精神文明的社会使命。一旦大众传播者忘却这一使命,媒介提供的娱乐产品就可能内容失当,产生消极的社会影响。& 作为大众精神产品的制造者,电视娱乐传播者们实在有必要担负起提供&健康有益&产品的历史使命。应该看到,有些电视娱乐节目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如凤凰卫视的《娱乐串串SHOW》,就把娱乐和人文内涵结合得很好。主持人梁冬认为娱乐是一种态度,他试图在用这档娱乐节目来说明娱乐并不像人们看得那样浅薄,它也是有深度的。&《娱乐串串烧》是做给&年轻的成年人&看的。就是要透过对娱乐的解读,从侧面反映社会矛盾,反映社会力量的变化。在这个梁冬自创的《串串烧》中,&娱乐&的疆界得到了空前的拓展&。 中央电视台的《幸运52》、《开心辞典》等则将知识与娱乐结合起来,通过设置&家庭梦想&、&场外求助&等形式,将&知识就是财富&、&竞争与合作&、&亲情与爱心&等正面理念贯注到节目中,虽然仍难掩商业化色彩,但毕竟为娱乐节目提升文化品格开辟了一条新路。
  (三)实现受众本位,内涵丰富的互动传播
  众所周知,电视娱乐节目曾一度&目中无人&、&自娱自乐&,没有顾及观众的感受以及调动观众的参与情绪。和任何大众传播一样,电视娱乐传播要赢得观众的喜爱,必须以建立&受众本位&的传播观。&受众本位与传播者本位不同,传播者在参与传播过程中主要根据受众的需要来确定传播的目的、步骤以及传播的内容和方式,并以受众受传的实际状况作为评价传播得失的标准。在以受众为本位的传播关系中,受众是传播者服务的对象&。 电视娱乐传播亟须建立对受众的&服务意识&,在娱乐节目中&以人为本&,真正尊重受众,为受众着想,致力于满足受众的心理和审美需求。纵观一些成功的娱乐节目,明星已退居二线,&平民化&与&生活化&已成为其重要的传播策略。中央电视台推出的《非常6+1》、《星光大道》等节目走的就是平民主义路线,节目为平民百姓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打造了众多&草根英雄&和&民间偶像&,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积极参与。和其他电视节目形式相比,电视娱乐&更强调的是&参与&与&唤起&,包括亲身&参与&或&想像性&参与,从而&唤起&愉快的情绪&。 为了最大限度地让受众参与节目,在娱乐节目中应当加强人际传播,真正与观众交流,把电视媒介的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传播、多向传播。央视《开心辞典》推出的&全民互动版&,是将题目打在电视屏幕上,让场外的观众通过发送手机短信的方式参与现场答题,公布答案后,再在答对的观众中进行抽奖,电话连线获奖观众。这一节目的传播形式打破了现场内外的界线,所有电视机前的观众都被纳入了节目现场,任何人坐在电视前就可以参与节目,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电视与受众的互动传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尼尔&波兹曼在谈到美国的电视娱乐时说:&娱乐不仅仅在电视上成为所有话语的象征,在电视下这种象征仍然统治着一切。就像印刷术曾统治控制着政治、宗教、商业、教育、法律和其他重要社会事务的运行方式一样,现在电视决定着一切,在法庭、教室、手术室、会议室和教堂里,甚至在飞机上,美国人不再彼此交谈,他们彼此娱乐。他们不交流思想,而是交流图像。& 实际上不只在美国,在中国,娱乐传播同样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当下消费主义盛行、电视庸俗化日趋严重的语境中,电视娱乐传播只有不断创新传播策略,从追求 &快感&迈向 追求&美感&,致力打造富有品格内涵的&绿色娱乐&,才能开拓新的生存发展空间。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e书题库免费下载您现在的位置:&&>>&&>>&&>>&文章正文
首届客家广播节目(贺州)外宣研讨会
&&&热&&&&&★★★
【字体: 】
首届客家广播节目(贺州)外宣研讨会
作者:夏日飘雪&&&&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185&&&&更新时间:&&&&
2007年4月下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首届客家广播节目(贺州)外宣研讨会”在贺州召开。广东省中山客家联谊会代表丘济君应邀参加。
携手中国客语广播电台& 共创广播外宣新局面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台长& 田玉红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副台长 范韩生
很高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与广西贺州市委、市政府联合举办的“全国客语广播电台外宣协作会”成功举办,这次来参加会议,首先是向同行学习,而后是希望与同行交流,希望我们携手共创广播外宣新局面。这里,我要向为这次会议付出劳动的全体同志表示敬意,对贺州市委、市政府领导表示感谢。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点我的看法:
一、做好“大外宣”,需要与地方媒体加强横向合作
国际台在长期的外宣活动中,对横向合作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际台与人民日报海外版合作,在华语的05:00--06:00、06:00--07:00的新闻时段大量使用海外版凌晨出的样稿;方言部门与侨乡地方宣传部门合作,大量采用地方主流媒体的信息;国际台发稿部门租用中新社线路;外语节目使用新华社或国外通讯社的电讯等,取得可喜成果,已逐步形成了以国际台为龙头,以其他媒体为配合,全国各地方电台为依托的全国广播大外宣的格局。其中国际台每年与人民日报联合推出的“十大国际新闻评选”影响甚广,国际台与地方省级电台合作的《中国之窗》已成为名牌节目。但是,随着国际广播事业的壮大,业已形成的合作规模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国际广播体系的需要,为此,需要开辟新的合作领域,如将地方媒体发展成为我们的“记者站”,每年除开驻外和驻内记者站会议外,还需召开地方新闻媒体供稿业务研讨会,带着内宣媒体搞外宣。
今天,华语与广西贺州市委宣传部正试图以华语开辟对台湾地区的在线广播“海峡飞虹”为契机,联合大陆所有有客家话广播的电台,形成以国际台客家话广播为龙头的“客语广播协作网”,做大外宣产业。
二、从对外广播到对外传播的转变,需要地方媒体的加入
过去,中国的对外广播只有单一的广播手段,且只是使用短波,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陆续发展了调频、中波、电视等业务,目前,传统意义上的由本土发射的对外广播已经发展到赴海外兴办电台,从短波广播发展到调频广播,从远距离传输发展到近距离发射,从短波爱好者普及到所在国普通民众,而且,与广播产业相关的电视、出版、互联网等超常规发展,海外受众可以从中国所有对外广播手段中获得中国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主业”与“副业”界限的模糊,成就了从对外广播到对外传播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台华语广播需要地方媒体的加盟。
三、外宣管理要创新,需要地方媒体的配合
“宣传管理”并不是新概念,但怎样管理得好却是新的课题。今天的对外广播已经跨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广播”,而是全媒体,过去“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双重领导体制,已经不太适合现代国际广播体系的发展,所以,管理创新是面临的课题。
管理创新首先要在观念上创新,即宣传政策公开透明,掌握“精神”不能成为领导的政治待遇,要充分保障广播从业者的知情权,层层传达要到位,领导与群众的“信用环境”要建立,让“领导”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服务”;
其次,管理手段上要创新,要充分运用法律、市场、经济等手段对管理环节、目标进行调节,用法律的手段界定“可为”与“不可为”的界线,而不是用“告之”的形式来引导,减少管理环节上的“枝枝叶叶”;
其三,管理模式要创新,管理模式要随着高新技术和业务的发展而发展,过去,广播业务单一,管理相对简单,现在广播、电视、网络、出版全面发展,国际传播手段多样,数字化带来主体多元化、内容多样化、运营市场化,原来建立在资源短缺基础上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的要求,特别是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外来文化产品与民族文化产品不断融合,海外电台的建立,无形中加大了管理成本,所以,广播的管理要在重点做好宣传调控的前提下,引进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地方媒体成功的配合。
四、外宣艺术要巧妙,需要借鉴地方媒体的经验
外宣艺术还讲究“需求”,即外宣五要素排第一位的应该是需求。举个例子,家里来了个长期生活在海外的亲戚,我们请吃饭,上鲍鱼,上鱼翅,上龙虾,场面很壮观,花钱不少,我们认为够给面子了,但客人吃得兴味全无,为什么,一了解,原来这位亲戚有痛风病,海产品不宜多吃,这就是不讲“需求”的典型代表,如果我们一味给美国人讲“中国怎么在农村抓计划生育”,倒不如换个角度讲“中国怎样加快社会保障建设,农民怎么改变观念”,角度一变,效果绝不一样;外宣艺术还要求抓质量、懂包装、会推销才行。
讲一个典型的外宣例子,中国申办第28届奥运会时,做了个宣传片,场面有北京雄伟的长城、宏伟的故宫、宽阔的天安门广场、安静的胡同小巷,北京的老人生活安逸,溜鸟、喝茶,打太极拳,片子质量不错,可到申办委员会一放,效果极差,为什么?原因出在“溜鸟”,全世界都在讲环保,保护野生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中国偏偏将野生鸟类关进笼子供人取乐”,“剥夺野生动物生存权”,进而被引申到“人权”的高度,这样的城市怎么有资格申办奥运会?到申办第29届奥运会时,删除了会引起争议或会被人“引申”的内容,增加了许多环保、和谐的内容,如迎着朝阳骑车上班取代车水马龙的场面,放飞鸽子取代“溜鸟”等,效果很好,一个小镜头,不同的外宣效果。
我们在读一本外国名著的时候,一般不会想到这是外国人对我们在做“外宣”,但实际的结果正是他们的外宣成功之处。外宣艺术,不能因我们一味地只宣传中华民族两千年的古老文明,而使中华民族变得“很不年轻”,更不能单一地宣传政治内容而使中国变得枯燥无味,外宣就需要将“硬”的内容写得“软”一点,将“软”的内容写得“柔”一点,要把人类共通的高尚情操提炼出来,让“中国”这个概念真正融入对方的心灵,即便是严肃的政治问题,也可以通过艺术的手段使对方欣然接受。做外宣,地方媒体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广东、广西、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等省市(区),外宣经验丰富,我们需要借鉴大家的经验,将国际台这个外宣龙头做好。
五、构建现代国际广播体系,需要所有媒体的支持
&&&& 国际台台长王庚年在多个场合的讲话中都提到,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和思考,对构建现代国际广播体系的战略构想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这里面有四个关键词需要把握:一是“现代”,即传播理念上的现代,传播内容上的现代,传播手段上的现代;二是“国际”,即具有国际级水准,具有国际影响力,能够对国际舆论产生重要引领作用;三是“广播”,即相对人际传播而言的“广为传播”或“广泛传播”,它不仅指短波、中波、调频和卫星的音频播出,还应当包括电视、网络、报刊、新媒体业务等,是一切能够向国际受众传播信息的媒体集合;四是“体系”,即整体性,一切有利于国际广播的媒体形态,都应当纳入现代国际广播体系之中。2000多人的国际台要完全由自己来建立现代体系有难度,我们需要所有媒体的支持,也包括在座的所有同志的支持。
六、对外宣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防止正面宣传出现负面效果
比如,在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时,经常会有这类稿件,谈一个老人收养了十多个被遗弃的孩子,从正面看,这是中华民族优秀美德,但外国听众会反问:“为什么中国会有这么多人遗弃孩子?中国不是自我标榜有五千年文明吗?”另外,外国人还会问:“收养孩子是政府民政部门的事,为什么政府不养,要由一个没有收入的老人来养?”这就是典型的正面宣传的负面效果。
2、不引用民间机构的调查数据和观点
有些媒体在证明自己的观点时引用民间调查机构的材料,特别是对经济评估,这种做法不妥。有些民间机构调查数据不准,片面。比较典型的是一年前松花江污染事故,有媒体引用民间的观点,谈污染程度、损失情况,还谈俄方准备怎么索赔等,不合适。
3、防止学术界利用媒体炒作与政府不同的言论
最近有些媒体登载了很多学术界文章,其口径与政府政策不符,中宣部提醒,要引起
重视;有些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某个研究员的话,被说成“国务院官员说”,还有政府机构下属的研究所某个人说,被说成“国家税务总局某官员透露”,这都不符合事实,也是不允许的。研究员不等于官员。
举个例:对某件事情、某个人的评价要客观,不要说得太偏激,也不要说得太满。中宣
部批评了某媒体,请个评论员,评价米洛什维奇,说他是军阀,口径存在严重问题。
4、报道最好不要报利润、出口、GDP产值的数字
要防止因我们的报道给政府造成被动,特别是出口数字,防止中国威胁论抬头。过去说“数字出干部”,现在有些地方还存在,报利润与实际不符,夸大产值。过去西方国家对中国是“棒杀”,现在是“捧杀”。我们广播的数字,经常引起西方国家的注意,他们会给我们算,一个小小的县或乡就有这样的产值,那中国是不是隐瞒经济总量了。一年前,日本入常问题受阻,日本就要求包括中国在内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预算2007年到2009年三年会费分摊比例中增加经费。其实“中国的2004至2006年会费比例也比上一个3年期上涨了35%。”按照目前的联合国预算经费来源协议,日本目前承担的会费占联合国总体预算的19.5%,仅次于美国22%的会费比例。中国和俄罗斯对联合国预算经费的分摊额分别只有2.1%及1.1%。另外两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英国和法国分别承担了联合国会费的6.1%和6%。
5、不要用军事术语
如:就篇文章说:“从21点到第二天凌晨6点,市内五处变压器被烧坏,何长生指挥班员冒着酷暑一场赶一场地投入战斗,创下了一夜更换五台变压器的记录。”“这一夜,他们硬是用辛勤的汗水和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为上千户百姓送去了炎夏的缕缕清凉。”这就不合适。再如新疆电台的一篇稿件,说海关抓走私犯,文章用“经过一夜的战斗,终于抓住了走私犯”,将战斗改成蹲守,效果会更好。
&& &6、与外国记者打交道要注意
西方人对东方人认识远远不够,西方公众很注意信息的平衡,什么事说得越好,越容易引起怀疑和反感。所以我们在对外宣传成就时要坚持二分法,不要避谈困难和问题。
前驻法国使馆新闻参赞李蓓芬在讲课时谈到这样一个例子:“我在法国当新闻参赞时,有朋友建议我介绍中国时可以先从存在的问题谈起,这样效果好。后来我与记者交谈时,就先简单介绍中国在深化改革中出现的工人下岗、环境污染、一些干部腐败等问题。还没有等我把话说完,记者就说这些问题是在经济体制转轨中出现的正常现象。然后就讲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成绩是主要的、惊人的。他自己就详细说了他所见所闻的中国的发展变化。” 西方人逆反心理很强,普遍同情弱者,又有较强的优越感。
与外国记者打交道要注意,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周恩来亲自主持研究了对外国记者的工作方针,并做了以下五项规定:1.来者不拒,区别对待;2.谨慎而不拘谨,保密而不神秘,主动而不被动;3.回答记者提问,不要滥用“无可奉告”。凡是已决定的、已公布的、经过授权的事,都可以讲,但要言简意赅,一时回答不了的,记下来,研究后再回答;4.对于挑衅,要据理反驳,但不要疾言厉色;5.接待中要有问有答,有意识地了解情况,有选择有重点地结交朋友。
下面,我向朋友们介绍一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及其华语广播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1941年12月3日傍晚,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延安的窑洞里,传出了虽然微弱但十分清晰的日语广播的声音:"这里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由此开创了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当时广播的对象是在华的日本军人,告诉他们战争的真实性质和真相。第一位走到话筒前的是一位名叫原清志的日本反战女士。原清志告诉日本人战争的真相,哪边是真理,许多日本兵受了影响,自己投诚过来,后来电台工作的好多日本专家,都是当过日本兵的。当时的节目只有每天15分钟新闻。抗战胜利后,美国支持国民党打内战,民不聊生。共产党必须把真相告诉世人,于是,1947年9月11日,位于太行山麓河北省涉县的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即原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正式播出英语节目。这是中国人民对外广播的第二种外语节目。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女学生魏琳走到了话筒前。
由于设备非常简陋,连扇门都没有。播音室就挂上一条土制的羊毛毡子门帘,有时把室外的羊叫和吆喝声都一起传了出去。当时没有录音机,播送歌曲就把文工团请来,在话筒前当场演唱。
1949年3月25日,陕北新华广播电台迁至北平,改称"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同年9月27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同年12月,北京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包括对内广播和对外广播(对外广播称“中央台对外部”)。到1965年,国际台的播出语种、播音时间等指标,都已跃居世界前列,一些大功率的发射台也相继建立。到70年代中期,国际台对外开播语种已经达到43种,成为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重要纽带和桥梁。
从1980年起,国际台开始陆续在国外建立记者站。截止目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伦敦、巴黎、莫斯科、开罗、内罗毕、华盛顿、纽约、东京、曼谷、首尔、新加坡、新德里、等近30个城市建有驻外记者站,并在中国内地各省、市、自治区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建有记者站,拥有庞大的信息网。
目前国际台使用43种语言(38种外语和汉语普通话及4种方言)向全世界广播。截至2006年12月,国际台每天对外广播节目总时数近1100小时(其中,本土发射448.5小时,境外发射240多小时,境外卫星、有线播出157.5小时,在线广播221.5小时),创历史新高。其中,华语广播使用普通话及广州话、客家话、闽南话和潮州话等四种侨乡方言广播,累计每天广播超过100小时。广播覆盖东南亚、南亚、东亚、东北亚、西亚、东南非、北非、南太平洋、欧洲、北美东西部、中南美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国台湾等地区,基本上覆盖全球。华语广播诞生于1949年6月20日的北京,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使用母语向世界各地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及其他人士传递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网站“国际在线”,发展成有简体中文网、繁体中文网和英语、西班牙语、德语、葡萄牙语、法语、俄语、朝鲜语、日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世界语、罗马尼亚语、保加利亚语、印尼语和越南语等30多个外语子网站、43种文字、48种语言音频节目组成的、中国语种最多的网站,每天发布音频节目200多小时,在全球20万家网站的综合排名中进入前700名。 2005年初,根据美国Alexa网站统计,以最具知名度指标排序,“国际在线”网站已居全球国际电台网站首位。
2006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全年共收到来自五大洲、160个国家和地区的听众来信、电子邮件等200多万件,创境外受众反馈历史新高。
从1987年起,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陆续同英国、法国、瑞士、俄罗斯、西班牙、加拿大、马里、巴西、古巴、美国、英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台建立了互转或租机业务,分别转播我台对北美、拉美、欧洲、非洲、西亚广播的20种语言节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还与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电台、电视台建立了传送和寄送节目的合作关系。
2006年1月28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肯尼亚内罗毕建立了中国在海外的首家调频台;2006年11月19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老挝万象建立了中国在海外的第二家、也是亚洲首家调频台,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老挝国家主席朱马里出席开播仪式,并共同启动开播按钮,胡锦涛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老挝万象调频台的开播,为增进中老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与友谊架起了一座桥梁”。今后5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全球范围内力争建设100个左右海外调频广播电台。目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境外落地总时数已达370小时。截止2006年底,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完成美国、肯尼亚、日本、香港、台湾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落地项目;节目境外落地的国家达60个,语种34个。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办有“轻松调频(EASY FM)”、“国际资讯”、“外语教学”、“Hit FM”等多套对国内广播的节目,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播出,向听众提供最新时事新闻、国际资讯和流行音乐,深受听众喜爱。2005年9月28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创办的对内调频“环球资讯广播”(FM90.5)开播,现已初步形成“第一资讯”的品牌效应;2006年8月8日,国际台的“多语种奥运频率”(AM900)开播,为中外听众打造了一个服务北京2008年奥运会为目标的多语种全天候信息资讯平台。加上“英语综合广播”(FM91.5)、“欧美流行音乐广播”(FM88.7),四个频率优势互补、形成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新阵地。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从1999年10月开始制作并通过亚洲二号卫星向中国内地传送国际新闻电视节目。现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电视中心每天制作和传送上星的电视节目已达5个多小时,用户遍及全国300多个频道、台。2006年5月8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数字付费电视频道“环球奇观”正式开播,视频媒体播出业务全面展开。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的《世界新闻报》,以报道国际新闻为主,内容涉及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体育、教育、科技、社会等方面,面向全国发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还办有英文《信使报》、德文《信息与回声》、西班牙文《友谊花坛》、乌尔都文《友谊之声》等近30个文种的外文报刊。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还办有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和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多年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目前,共有38种外语干部近1000人,编辑、记者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等近600人,外籍工作人员100余人。经过65年的发展,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正努力实现由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转变,由单一媒体向综合媒体转变,由对外广播向国际传播转变。从单一的对外广播媒体,转变成集音频、视频、网络、报刊、杂志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传媒。
华语广播情况介绍
华语广播开播于1949年6月20日,当时使用广州话、闽南话和潮州话三种侨乡方言在当时的北平(现为首都北京)正式广播,主要是针对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当时尚未解放的国民党控制区广播,兼顾东南亚华侨听众;1950年4月10日,对东南亚广播的客家话节目正式开播,从此,华语广播正式宣布为对华侨广播;1955年12月25日,对华侨广播正式开办对东南亚的普通话节目,每天06:30―07:00,21:00―22:00播音两次。到此,用汉语普通话及四种侨乡方言对华侨广播的华语广播构架正式形成,并一直沿用至今。此间,曾于1957年6月1日对北美开播汉语台山话节目,后因技术原因及台山籍侨胞都懂广州话而于1959年9月停播。
早在1981年,根据中国驻毛里求斯大使馆文化处的意见,华语广播与毛里求斯国家电台建立了业务联系,不定期地向他们寄送客家山歌、名歌及介绍中国的稿件、录音带,这项合作至今还在进行;1983年,华语广播开始给澳门电台传送广州话节目,1984年开始,每周向澳门电台传送6分钟的《一周新闻综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华语广播还给美国华人麦理谦夫妇的电台“汉声”广播电台和菲律宾“大东广播社”陆续寄送过民歌、民乐、长篇小说连播和介绍中国的文字稿件;为保证节目质量,1985年下半年,当时的华侨部专门成立了“对外合作部”。1986年3月,华语广播开始每天给纽约华语广播电台传送广州话的《中国新闻和时事报道》;1987年1月1日起,每天向加拿大温哥华华侨之声传送《中国新闻》;到1999年,华语广播与18家境外、海外华文电台有业务联系。其中1986年3月---1997年12月30日与美加华语广播网、1992年1月---1997年12月30日与美国中国广播网及1988年4月与巴黎华人之声电台合作都扩大了华语在北美、欧洲地区的影响。截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包括洛杉矶中华之声电台、旧金山华语广播电台、香港电台、香港商业电台、英国曼彻斯特东方地平线电台、澳洲广播电台、美国圣荷塞东方传播公司、休斯敦华夏之声、多伦多加国华声、新加坡广播电台在内的海外、境外十多家电台定期或不定期播出华语广播提供的节目。
本世纪初,特别是从2002年到2006年下半年的4年多时间里,华语广播开始在海外通过租机、买时段等形式,迅速扩大了海外落地节目整时段播出的语种和落地范围,播出语种由最初的仅有普通话一种语言,发展到目前包括客家话、广州话、闽南话和潮州话等所有5种语言,节目落地点发展到澳大利亚墨尔本、悉尼,英国的伦敦,加拿大的蒙特利尔、温哥华、多伦多、渥太华、卡尔加里,巴拿马的巴拿马城及南部非洲地区、波罗的海地区、以阿尔巴尼亚为中心的中欧和东欧地区,还在日本、肯尼亚、蒙古国、老挝以及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中国台湾地区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有落地节目。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华语广播开始发展到整频率落地,从当年的10月1日起,CRI华语广播节目通过香港有线电视有限公司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整频率落地,每天播出24个小时的普通话、闽南话、潮州话和客家话节目;10月3日起,华语广播又通过日本有线电台(USEN)在日本整频率落地,每天播出24个小时的普通话、广州话、闽南话和客家话节目。
&2004年10月1日和2005年6月1日普通话节目、客家话节目和闽南话节目通过合作伙伴开始在美国的镜像站点面向我国台湾地区在线播出。
2006年1月,中国在境外建立的第一个调频电台肯尼亚调频台(FM91.9)开始广播,华语广播通过这个电台开始播出节目。2006年1月28日,华语台的普通话广播每天在肯尼亚调频台(FM91.9)播出3个小时节目。同年的3月1日,普通话广播每天在CRI建在蒙古国达尔罕的调频台(FM103.7)播出3个小时节目。2006年11月19日,华语节目还通过我国在亚洲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境外调频电台、中国在境外建立的第二个电台老挝万象调频电台播出。
文章链接:《
贺州是桂东的边城,建市的时间不长,对很多人来说是陌生的,但没有到过贺州的人都想到贺州走一走,因为贺州太令人神往了。虽然很多人还不了解贺州,然而,在粤、港、澳,人们对贺州一点也不陌生。从上个世纪70年代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欢腾的小凉河》,到2004年大牌明星刘晓庆加盟上海和香港两地联合在贺州拍摄的《欢乐桑田》等几十部影视剧,贺州确实火了一把。翻开这几年粤港澳的报纸,哪一天没有推介贺州旅游的免费宣传?贺州的人境游客已经连续多年位居广西前列。
& 贺州市的驻地叫八步镇,公元前111年,汉元鼎在贺街始设临贺县,而早在隋开皇九年(589年)就有了贺州的称谓,后来改称为贺县,1952年,县城驻地从贺街搬迁到八步镇1997年,国务院批准改县设市,2002年又批准改贺州地区为地级贺州市。
& 八步虽然在新石器时代始有人类繁衍生息,但八步的称谓始于清咸丰年间,是从八户人家、八间店铺、八个盐埠码头,八处风景宝地逐渐演绎而成。贺州古时属粤西,这“户、铺、埠、宝”几个字,读广东白话与“步”字谐音,故取名为八步。1934年,八步成为建制镇。& 八步的驰名始于抗战后期,那是因为八步没有被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所蹂躏。1944年,桂林沦陷,从全国各地到桂林躲避战乱的一大批文化界知名人士疏散到了八步,同时成千上万的难民一起涌来,使八步这个只有几千人口的小镇一下子增加到了四五万人,八步始有“小广州”之美称。
& 贺州是多语种流行的桂东边城,境内多民族聚居,各族群都有各自的语种境内流行普通话、广东白话、客家话和桂柳话,民间则有几十种方言土语。八步区南乡镇,是两广汉民族包围中的一个壮族孤岛.全镇人都习壮语。鹅塘镇的芦岗村,是汉民族包围中的一个壮族自然村,只有这个村庄的人习壮语。贺街人讲的桂柳话,拖着长长的尾音,听起来别有一番风味。一些目不识丁的农家老人,都会习几种方言土语,有专家戏称,贺州是一座语言的博物馆。
&&& 贺州是秦始皇开辟浦贺古道的咽喉要塞,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从全国各地到贺州任职的官员数以千计,他们为官一任,也带来了各地的饮食风味,最著名的传世之作应该是贺州的百菜酿。在贺州。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各式美昧可口的菜酿,豆腐酿、瓜花酿、白莱酿、大蒜酿、葱花酿、冬菇酿、竹笋酿、猪大肠酿、猪小肠酿、猪血红酿、猪网油酿.总共有108种之多。贺州莱酿将儒家文化提倡的食不厌精和粗粮细做的文化精髓溶进了菜酿的制作过程中,农家的大锅煮豆腐酿、瓜花酿最纯正,令人垂涎欲滴。将莱酿融人爱情文化.也许是贺州人的独创。客家人定亲宴上吃的豆腐酿,将青年男女的爱情称之为“豆腐酿――放心”。双方日后尽可以放心白头到老。瑶族姑娘为心上人特制的生葱酿,寄寓着对有隋人的一种情感祝福.希望心上人聪明伶俐。千百年来,贺州人的百菜酿酿着生活中的甜蜜,酿着一个民族不老的歌谣。
&&& 灵峰山,是耸立于贺州市中心的一座石山.是大自然恩赐给这座城市的地域标志.清朝中叶之前,灵峰山是麻风病人聚集的场所,故称为麻风岩。清末至民国期间,灵峰山是乞丐和流浪者栖身的居所,被改称为马峰岩。抗战期间,何香凝,李济深、柳亚子,梁漱溟、陈此生,张铁生,肖敏颂、千家驹、欧阳予倩等一大批全国著名的民主文化人士来到八步,他们在灵峰山举办文苑草地会和进行抗日演说。抗战胜利前夕。著名民主人士李济深先生题写了“灵峰岩”摩崖石刻三个大字,灵峰山因此施名。一个朝代,改换一个名称,灵蜂山可谓绝无仅有。
& 贺州,吸引人眼球的地方有很多很多。&
北宋文豪,我国理学开山祖周敦颐,其父周辅成是北宋进士,湖南道州人,时任桂岭县令。周敦颐出生在贺州桂岭,读书长大在桂岭,他从桂岭荷塘中获得灵感,以莲花咏志、喻人、自喻,在桂岭应科举考试循级至进士而成为一代伟大的理学开山祖。写就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爱莲说),其中“出瘀泥而不染”成为了世人传诵的至理名言。那一口生瘀泥种莲藕的荷塘至今还在!
& 明孝穆皇太后李唐妹出生于贺州桂岭,明成化二年被掳人京城,生下皇子孝宗,是广西惟一的皇太后。
& 贺州是南岭瑶族的故乡,境内至今仍完整地保存有二十几座瑶旗风雨桥和古戏台,住在深山中的贺州土瑶是全世界唯一的一支瑶族支系,每两年举行一次的湘粤桂三省区十县市“中国南岭瑶族盘王节”,是世界最大的瑶族盘王节。
& 贺州是客家人十分向往的地方,贺州客家围屋是广西最大的围屋,贺州音乐家曾龙城以客家歌谣为基调创作的客家歌曲《月光光》,风糜了全世界所有客家人的地方,一批批台湾客家人循着《月光光》的歌声来到贺州,为的是听一回贺州客家少男少女们朗朗的客家乡音.那如泣如诉的歌谣无不让客人们眼沮涟涟。
& 贺州有桂东最美的乡村风景,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贺故城,有梦境家园千年古镇黄姚,有天人合一的状元及第秀水村,有读你千遍也不厌倦的福溪、凤溪古瑶寨和龙井古民居,有小姿天堂般美妙的贺州小凉河风光滑水冲古森林和临江冲原生态森林是深藏在贺州大地上的一块翡翠。
& 贺州有距离城市最近的森林公园姑婆山,有广西最大的喀斯特地面龙宫贺州石林,如果说贺州的紫云洞是城市中的一块碧玉,那么贺州温泉就是这城市的一壶玉液琼浆。
文章录入:qwhsxyx&&&&责任编辑:zsyglc100&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下一篇文章:
【】【】【】【】【】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康华西路西二直街6号首层 传真/电话:2
QQ: 邮箱:
中山客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九十年代的忧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