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 ufo主演追爱十年

《山楂树之恋》---张艺谋黔驴技穷
提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前几天上网,看到有关张艺谋大导演《山楂树之恋》上映的信息,大量的评论说这是“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故事”,是“纯爱片”,“凄美而感人”,是张艺谋“从商业片回归艺术片的里程碑”,每个从电影院出来的人眼睛都是红红的,等等。我心里不禁想到,张艺谋是否导演水平又回升了?恰好学生那里有碟片,就借来看了一下,也想被张大导演感动一下,看看张大导演的成功回归。谁知,看完以后,如果说是“大失所望”,还高抬了这部片子;只能说是“嗤之以鼻”。热泪没有流出来,想挤几滴鳄鱼之泪也挤不出来,倒是因为嗤之以鼻而流出了一些鼻涕。
  一、《山楂树之恋》---张艺谋从江郎才尽到黔驴技穷
  张艺谋以前拍偏远落后农村题材的电影也还算是拍得不错,获得了许多荣誉。以后开始拍商业大片,好评渐息,骂声雀起。
  《三枪拍案惊奇》:观众的评论是:“真没见过这么烂的片子”,“张艺谋这部东西什么也不是”,“愿把一切脏话献给他”。枉费了赵本山、小沈阳、闫妮等“大牌”的表演。龚振觉得这部片子完全不知所云,找一个白痴,找一些胶片随便剪接,大概就是这部片子的水平了。张艺谋拍这种东西简直就是把观众当白痴,以为自己胡乱抛出一个狗屁,大众就会跟着喝彩。
  《英雄》:张艺谋的首部商业大片,将他能够想到的大牌明星全都纳入麾下,放映后“听取骂声一片”。记者在首映式现场睡着了。媒体评论是:“除了明星、风景和打架,还有什么?”“看到了失魂落魄的张艺谋,影片没有人物。”观众的评价是:“张艺谋给几个明星换了几套衣服,整个片子基本上就完了”;“把一个极为简单的故事乏味至极地重复三遍,每一个观众都禁不住从内心深处发出一声最真诚的呐喊:张艺谋,还钱!”
  《十面埋伏》:这部电影的评价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一句话:“我们都中了埋伏了”。
  《满城尽带黄金甲》:主要卖点有三:,一是满场酥胸,二是满场明星,三是满场混战。观众的评价是:看完了《满城尽带黄金甲》,最大的收获是发现了陈凯歌的《无极》不是中国最无聊的片子,《无极》=无聊的平方,《满城尽带黄金甲》等于无聊的n次方。
  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张艺谋2000年以后拍的片子还有《幸福时光》、《千里走单骑》、《有话好好说》等等,基本没有引起什么动静。
  《山楂树之恋》:这部电影是与“纯爱”完全无关的浪荡公子抠女过程大展播;荒谬愚蠢、粗制滥造之处不胜枚举;为了哗众取宠,公然侵犯社会主流文化的价值观与道德观。看完这部部片子,我的对张艺谋的希望彻底破灭了,我的感觉是,张艺谋已经从江郎才尽到彻底黔驴技穷了。如果那些商业片是江郎才尽,这部“山楂树之恋”简直就是黔驴技穷!张艺谋的拍片水平已经令人忍无可忍。我看到一位网友的话,不敢专美,原文摘录,一字一个符号不改:“妈啊, 这是电影嘛,狗屁不通。没内容,韩国用烂的情节。男主角死了。情节单调,没有什么看头,那女主角还没发育呢,那男的也太滑头,一个那个年头的小富二代。人家没有的他可以买,如胶鞋,红布。最可笑的是那棵山楂树,和那个《渴望》里的宋大成一样,只留了个脸,正应了一句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网易安徽马鞍山网友 ip:218.22.*.*
15:01:14 发表)这位老兄的话虽然不那么文雅、也很简单直白,但是一针见血,与我的很多看法非常一致。
  中国影坛两大导演张艺谋与冯小刚风格不同,张艺谋会拍文化片,冯小刚会拍搞笑片。龚振看来,现在两人的发展趋势正好相反,张艺谋的文化片越来越搞笑,冯小刚的搞笑片越来越有文化。张艺谋江河日下,冯小刚蒸蒸日上。
  张艺谋以前拍的那些烂片,本来就是商业片,胡编乱造的,不值得评论。而现在这部片子,明明是浪荡公子抠女过程大展演,却要厚颜无耻地冒名“史上最干净爱情”、“纯爱”,我实在恶心得不行,不能不说几句话。一言以蔽之:纯爱啊,有多少轻薄浪荡假汝之名!
  二、《山楂树之恋》----浪荡公子抠女宝典大揭秘
  在看影片的过程中,我就产生了这种强烈的看法。看来这也并非我一人的看法。后来在网上搜索一下该电影评论,发现许多媒体将老三的追爱过程解读成“官二代泡妞记”,“泡妞范本”,与我的看法不谋而合。
  我并非广东人,不太知道“抠女”的确切含义。为了避免误用,上网查了一下“百度百科”,云:“抠女,一般是指‘拍拖女生’,或者是勾搭女生! 《疯狂的石头》台词:木(没)钱问你老爹要啊,木钱怎么抠女啊?”没错,这部电影就是浪荡公子勾搭女生的全程展播,可以作为有志于抠女人士的学习宝典,我帮它总结了一下。
  抠女宝典之一:搭讪。
  老三经常有事没事朝队长家跑,看到静秋在那里写东西,就凑过去搭讪,却又聊不了什么正事,也不能给她的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只是没话找话而已。
  抠女宝典之二:小恩小惠。
  老三自从认识静秋之后,仗着自己在勘探队工作,工资高,补贴高,其父是军队高干,不断给静秋乃至静秋的弟妹送小恩小惠以引诱拉拢。刚一见面,还不认识,一句话还没说,就把一颗糖放在手心里让静秋来拿。这个动作看似平常,其实是老三精心设计的一个挑逗动作。电影里有个细节:老三抱着队长家的小女孩走了很长时间,没有给她吃糖,走到静秋身边的时候,才赶快从口袋里拿了一块糖给小女孩,又拿了一块给静秋,这样显得比较自然。一般人给糖会送到别人手里,而不是是放在手心里让别人来取。电影用特写镜头表现取糖过程,表示这个动作意义非常。张艺谋是不是有点无聊?他们两人刚见面,还不认识,一个给糖的动作就用特写。是歌颂他们一见钟情吗?老三以后又找借口送钢笔,送钱、送核桃、送白糖、送漂亮的胶鞋、送油条烧饼、送漂亮的运动衣、送漂亮的红衣服、送脸盆……,回绝后继续送,托人送等等。整个电影没有别的事情,基本就是送礼的过程,这个爱情基本是钱买来的。在静秋全家经济困难,糊10个信封赚1分钱的情况下,这些东西还是有诱惑力的。哪个纨绔子弟抠女不是大把花钱呐,老三也不过是故伎重演而已。设想一下,如果这个老三不是那么有钱,这个爱情怎么谈?这个电影还表现什么?把那些送东西的场景去掉,这个电影还剩下什么?
  抠女宝典三:死缠烂打。
  老三自从认识静秋以后,就不务正业,再也不见干什么工作(当然,从头到尾也没有见他做什么工作),无时无刻不在跟踪静秋,跟踪到学校、跟踪到球场、跟踪到建筑工地、跟踪到家里,像鬼魂一样随时随地出现在静秋身边。他们两人并非住得很近,而是一个在城市,一个在农村。从老三那里到静秋那里,要从生产队坐车到县里,从县里坐车到城里。那时交通非常不方便,这样总是泡在城市里,要花费的时间不可想象。真不知老三的工作是如何混的。电影里面也觉得这样太过分,就掩饰性地说了一句:“老三加班以换取调休”。但是我们从没有看到他工作,更没有看到他加班,只看到他无时无刻无所事事地跟踪、跟踪、再跟踪;即便加班,也不可能有这么多调休。
  抠女宝典四:拉人下水。
  这个老三自己不务正业还不说,还要拉静秋下水。如果一方荒废正业,一方积极上进,两方也搞不到一块,所以老三要拉静秋下水。再说,老三从不把自己的工作当回事,当然也不把静秋的工作当回事。在静秋为获得留校资格需要表现的关键时刻,在静秋留校后接受考验的关键时刻,老三不是鼓励她努力工作,争取进步,稳固自己的工作岗位以养家糊口,反而处处拉后腿。一是像鬼魂一样跟踪骚扰,搞得静秋心神不定;二是在静秋努力工作时滥加干扰。比如,静秋在学校建筑工地拉车,是她自己争取到的表现机会。而老三却说什么:“修篮球场又不是修战壕”,把静秋拉去游泳,随后一起躺在岸边闲聊。在那个年代,那个氛围下,擅离岗位去跟小白脸鬼混,万一被发现,轻则严厉警告乃至批判;重则取消转正资格。老三置静秋千辛万苦挣来的前途于不顾,置静秋妈妈与全家对静秋的厚望于不顾,只顾自己玩得痛快,没有一点点责任感、上进心,是地地道道“小混混”一个。
  老三拉人下水,确有成效。静秋很快就从一个有理想、守纪律等女孩,变成了没理想、破坏纪律的人。后来,竟然敢于直接旷教三天,还引以为荣。
  抠女宝典之五:设法得手。
  死缠烂打与拉人下水都是手段,都是为了达到最后的目的----得手。用《山楂树之恋》中的语言说,“得手”就是女方怀孕。如果不是霸王硬上弓,那就要讲点手段,设计和利用看起来自然而然的“情境”,老三一直在设计和利用一切机会。第一次见面时,老三就把糖放在手心里,让静秋来取;静秋乘车到达县城,老三接到后,到农民家买饭吃,又给静秋喂菜,这时老三认识静秋没有几天;在走过河中的石头路时,欲牵静秋手被拒绝,于是以木棍为掩护,施计牵静秋的手;在一次凉亭游玩时,借口天气凉,以一件衣服两人穿之名拥抱静秋;在静秋修建篮球场时,将静秋拉出去游泳,引诱纯洁保守的静秋穿泳衣并来个鸳鸯戏水,随后两人并排躺在岸边;最后,在静秋去县医院看他的时候,安排静秋住在旅店,并且主动提出不回病房住,要住到一间房子里;住到一间房内后又提出睡一张床,睡上一张床后没有丝毫迟疑地做出了“少儿不宜”的动作。这个动作在电影里采用特写,虽然还隔着一层遮羞布,但是已经直接得不能更直接了。我不方便用语言叙述这个动作,否则会被指责为“不雅”乃至淫荡。老三最后没有“得手”,只是没有机会,只是条件尚未成熟。在农村时没有得手,是因为那时还认识不久,静秋在农村又没呆多长时间,没有完成小恩小惠和死缠烂打的过程,且静秋在生产队长家里住着;在静秋回城之后屡次死缠烂打没有得手,是她妈妈看得紧,静秋工作也忙,少有时间;在旅店的床上没有得手,是静秋还有一点纯,坚持了自己的底线,老三也还想欲擒故纵。可惜的是,老天爷没有再给他机会,年纪轻轻便收他西去。如果给他更多的时日,他的劣迹就会充分显现,浪荡公子的嘴脸就会暴露无遗。白居易 “放言”诗云:“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倒霉的老三,就是“向使当初身便死”;幸运的老三,就是“一生真伪复谁知”,因此倒成就了所谓“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最终没有得手,没有表现性的结果,就是性压抑,就是“纯爱”吗?什么逻辑,可笑之极!
  据说,《山楂树之恋》是根据某位女士的亲身经历写成。这位女士之所以对当年情景终生难忘,正是因为那位白马王子“向使当初身便死”。如果活到现在,这位女士可能早就把这些当年甜蜜记录一把火烧掉了。
  抠女宝典之六:自虐威胁。
  以上招数均不凑效时,可以采用这一招。老三送给静秋一双漂亮胶鞋,静秋表示穿这样好的胶鞋去劳动怕别人有看法,老三就威胁说:“你要是不穿,我就把自己的脚也放到石灰里烧坏”;老三要带静秋到医院里去看脚,静秋不去,老三就拿一把刀把自己的胳膊切开一条口。这是“纯爱”的表现吗?无数经验告诉我们,稍有常识的人也都知道,凡是有这种极端倾向或神经质倾向的人,是完全不可靠的,家庭是不稳定的。设想他们结婚后,老三对于不如意的事情会经常性地以自虐相威胁,其家庭存在一天就一天不得安宁。如此这般,还有“纯爱”存在吗?
  结论与评论
  各位看客,从电影的全过程看,老三就是一个专营抠女的浪荡子,无所事事的小混混,与“纯爱”毫不相干。
  各位看客,您可能会问:什么是“史上最干净的爱情”、“纯爱”?这种爱应当展现“爱”的过程,而不是“抠”的过程;展现“爱”的经历,而不是“抠”的场景和“性”的结果。爱的过程是双方自然而然互相倾慕的过程,“抠”的过程是一方玩弄手段死缠烂打的过程。“爱”的经历是引发爱的那些事件,如共同劳动、共同学习、共度难关、共做事业等等,正是这些难忘的经历使双方走到了一起,相濡以沫,忠贞不渝;抠的场景是双方谈情说爱的场景,如游玩、牵手、拥抱、接吻等等,性的结果就是上床及其荧幕表现。按照我的这种说明,《山楂树之恋》有爱的过程吗?全是抠的过程!有爱的经历吗?全是抠的场景以及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性!《山楂树之恋》中的老三,除了不断地给静秋送钱、送物和献小殷勤以外,除了拉静秋下水以外,对静秋的成长有何帮助?整个电影除了不厌其烦地用特写镜头展现取糖、牵手、拥抱、共泳、上床等谈情说爱的细节以外,有何感人的经历?
  各位看客,您可能会说,那你列举几个你所说的“纯爱”片啊?本人看过的电影不多,印象深刻,难以忘怀的有著名导演谢晋执导、1980年发行的《天云山传奇》和日本影片《远山的呼唤》等。
  《天云山传奇》反映的是:1957年,天云山综合考察队政委罗群被区党委打成反党分子,遣送农村劳动改造,成为一名马车夫,贫病交加。他的女朋友与区委领导结了婚。这时,原先就敬佩罗群的天云山考察队队员冯晴岚放弃考察队的工作,放弃自己的政治前程和经济保障来到农村陪伴罗群,共同度过了“反右”与“文化大革命”等最为艰难的岁月。这部电影仅仅描写了他们共同经历的事情,发生的故事,没有双方游玩、拉手、拥抱、接吻、上床的场景,但是令观众深深动容,这才是可歌可泣的“纯爱”!也许有人会说,这个电影太旧了,但是很遗憾,从近年来的新片中我实在想不出来。
  日本电影《远山的呼唤》中,男女主人公没有说过几句话,没有爱情语言,没有卿卿我我,只是各自做自己的事情,但是在劳动中建立了真挚的爱情,朴实无华,令所有观众感动,成为经典影片。
  
  各位看客,您或许会说,没有非凡的经历,没有动人的故事,就不能谈恋爱了吗!当然不是,在现实生活中,老三这种死缠烂打的抠女式爱情是有的,女方“近墨者黑”而死心塌地相从也是有的,甚至可能不在少数,但是与“史上最干净爱情”、“纯爱”还差十万八千里。如果最终没有“得手”就是“史上最干净爱情”、“纯爱”,那这样的影片有千千万万。
  看到有评论说这部影片反映“性压抑”,媒体就此组织讨论。真是莫名其妙!与那个年代的人比较起来,这个老三的表现完全不是性压抑,可谓性亢奋;不是清纯,可谓浪荡。关于泡妞,这部影片通篇都是;关于性,国内没有哪部影片像这部片子一样表现得这么清楚。还要怎样表现才不是“性压抑”?是否要像国外电影那样赤裸裸地直接展现才不是“性压抑”?才能让那些说“性压抑”的人过瘾?
  那个年代确有这种纨绔子弟,但是不可能作为“纯爱”加以歌颂。即便现在,像老三那样无所事事、专营泡妞的人,也是不多的。设想现实生活中有老三这样一个人,他单位的同事与领导会称赞他吗?主流社会会歌颂他吗?
  各位看客,恕我直言,所谓“史上最干净的爱情”、“纯爱”只是利益相关者设计出来的宣传语,然后雇用媒体加以传播而已。这是一种营销伎俩,这种伎俩叫“定位”,用简短的语言表述影片“特色”,以便与其他影片有明显的区别,并给人造成深刻印象;至于“性压抑”之说及其讨论,同样是营销伎俩,这种伎俩叫做“争议”或“争议营销”,具体做法就是挑起事端,引发争议。一个信息就怕没人注意,不怕有人争议,越争议越有名。湖南卫视是最善于采用这种伎俩的,屡试不爽。2005年在超级女声大赛中把一个“中性”歌手李某某捧到冠军宝座;2009年故伎重演,在快乐女声大赛中强奸民意,构造了一个“绵羊音”的说法,在一片骂声中把实为“公鸭音”的曾某某捧到了全国十强。湖南卫视就是在这争议中赚到了收视率、知名度和广告费。本人是市场营销专业教授,这点小把戏还是看得出来滴。如果有看官真的认为这部《山楂树之恋》就是“史上最干净的爱情”,那么还是恕我直言,您或者无知,或者上当,或者兼而有之。本人建议你去看看类似《天云山传奇》、《远山的呼唤》这样的电影之后,再来评价。
  三、《山楂树之恋》----公然挑战主流文化的价值观与道德观
  本片投资方老总张伟平说:《山楂树之恋》“是大众主流文化的体现”(张伟平谈《山楂树》:现在预测票房全是胡蒙 .cn 日17:26 新浪娱乐)。事实恰好相反,这部影片为了哗众取宠,公然侵犯主流文化的价值观与道德观。
  1.歌颂早恋,歪曲主流。
  老三对静秋死缠烂打之时,老三是已经工作数年的成年人,而静秋是“市八中”尚未毕业的高中生。不要说那个时候,即便现在,中学生早恋也不是社会主流提倡的事情吧?各位看客,如果你发现有人死追在校高中女生并且说自己是“纯爱”、是“史上最干净的爱情”,你同意吗?中学生早恋现象是有的,也是一个令家长和社会头痛的问题,如果作为“主流文化”、“史上最干净的爱情”、“纯爱”来大肆歌颂,岂非荒谬绝伦?“文化大革命”期间缩短学制,小学学制5年,初中与高中一共4年,假定静秋7岁上学,高中毕业那年最多16岁,尚未发育完全。即便她年龄再大一点,以高中生身份,也不适合谈恋爱吧,所有的家长也不会同意吧。把一部描写高中生谈恋爱的片子奉为“主流文化”、“纯爱”,是不是脸皮太厚?
  2.亵渎神圣,侮辱先烈。
  老三买了一个盘底印有红色山楂树的脸盆送给静秋,用途是洗脚。这棵山楂树在电影开头被极力歌颂,“是无数革命先烈鲜血染红”,“见证了无数先烈前赴后继的斗争经历”,是“英雄树”,在当地人民和静秋心目中具有神圣地位,老三竟然用它来给静秋洗脚,让静秋踩在脚下 (如果不是静秋阻止,就用来洗脚了),难道老三要通过亵渎神圣的方式来讨好静秋吗?说他是个不学无术的小混混一点都不为过。可是,张艺谋等名导和电影制作班子难道也是这样吗?如果这是搞笑片或无厘头片或许可以,但这是所谓“主流文化”片。也许有人认为我是小题大做,可是设想一下,如果那个盆底画的是国旗、是伟人像,是你最崇敬的先烈像,可以拿来洗脚吗?即便有些白痴不知高低,拿来洗脚,可以在电影中展现吗?这棵山楂树在电影开头被赋予这样崇高的地位,在当地人民和静秋心目中已经成为一个神圣的符号,也同样传递给了所有的观众,是不可亵渎的。张艺谋拍出这个镜头,是用脑袋想的,还是用脚趾头想的?张艺谋难道没有这点常识吗?张艺谋是否还有一点基本的是非观、价值观?张艺谋是否成名以后无暇思考问题,造成大脑退化?
  另一个镜头是:静秋在队长家的桌前写关于英雄树的教材,老三进来,把静秋写的东西拿来看了一下。笑着说:“你的文笔很好,不过,让你写这些东西,真是可惜你的才华了!”静秋回答:“不会啊,这是革命教材,一定要写好!”作为军队高干的子弟,并且在当时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学习人民英雄的热潮中,老三竟然说出这种屁话!把歌颂革命先烈的抗日教材当做下三滥的东西!可谓:是可忍,孰不可忍!静秋只是一个高中生,写抗日教材可惜了才华,那么她应当写什么?写“纯爱”吗?张艺谋让老三说出这种屁话,是对人民军队、人民英雄、人民抗日历史和中国人民情感的公然蔑视和严重挑衅!各位看客,不要以为我是什么卫道士,随便上纲上线,给人打棍子、扣帽子。要知道,静秋写的是抗日教材,现在也不能蔑视!我真不知道这部片子是如何通过审查的!
  3鼓吹违纪,蔑视教育。
  静秋去县医院看望老三,老三问静秋请假没有,静秋说请了三天假。老三问静秋,妈妈知道不知道。静秋说,骗妈妈说去校办农场劳动;老三问:跟学校领导怎么讲,静秋说:“罗老师不知道,大不了回去写个检讨。哎呀,管不了那么多了!”看来静秋根本没有请假。静秋还说:“你不是老说我胆小,怕犯错误吗?我就要犯一次错误!”这时,静秋已经留校任教,有教学任务。如果她私自外出而不请假,没有老师接任她的课,多个班的学生三天没有老师上课,后果不堪设想!很多学校规定,教师上课迟到15分钟就是教学事故。静秋三天不去,竟然当做儿戏,还扬言“就要犯一次错误”!这次错误足以开除她,把她从教师队伍中清理出去!何况,在电影当时的情境下,没有发生非要留下来不可的大事。老三说,自己只是例行体检,静秋相信了。从电影以后的情节看,静秋确实是相信了,后来还把老三所送脸盆底部的山楂树用石灰涂上,表示与老三决裂,说明她并不认为老三得了白血病。既然如此,静秋就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冒着旷教3天的风险来陪老三,以后机会多的是。但是,即便老三只是普通体检,静秋也要旷教3天陪她,可见,“近墨者黑”已经到了何种程度。张艺谋在这里想表现什么?想通过敢于破坏制度,敢于自毁前程来展现爱情忠贞以感动观众吗?拍过“一个都不能少”的张艺谋,为了哗众取宠,何以如此蔑视学生,蔑视教育,蔑视制度?
  从这部片子公然挑战主流文化的价值观、道德观来看,它应当受到抵制乃至批判,而不是颂扬。
  四、《山楂树之恋》----比比皆是的荒诞愚蠢
  《山楂树之恋》是一部粗制滥造的片子,荒诞愚蠢、违反常识的情节比比皆是,说明张艺谋等人在拍摄过程中极其马虎。
  1. “山楂树”歌曲。
  电影中数次出现前苏联歌曲“山楂树”。这支歌在20世纪50年代传入中国是不错,但是在“文化大革命”的政治氛围下不可能有人唱这支歌。前苏联当时是中国的头号敌人,中苏关系正处于最紧张时刻,已经爆发了珍宝岛战争,苏联在中苏边境与中蒙边境陈兵百万,随时有可能爆发大战。毛主席号召全国人民“打到苏修社会帝国主义”,以毛主席的威望和当时的政治氛围,全国人民是坚决贯彻落实的,“毛主席指示我照办,毛主席挥手我前进”,除了作为批判之用以外,任何与苏联相关的物质与精神因素都不可能在中国出现。如果有人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吟唱或演奏苏联歌曲,不仅会受到周围人群的抵制,更加会受到组织上的严厉批判,乃至丢掉公职甚至法律处理。何况,那时连中国的爱情歌曲也不能唱,爱情歌曲作为资产阶级腐朽思想而受到批判。记得本人在1977年高考进入大学后,班级联欢会上有同学唱了一支“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还有许多同学担心他受到批评或批判。在文化革命高潮中,有人若无其事地反复吟唱或演奏《山楂树》是非常不现实的。作为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张艺谋应当有这个常识,只是根本没有去想一下,可见其十分随意。更有意思的是,“山楂树”是一首“三角恋”歌曲,与影片的所谓“纯爱”完全不吻合。并且,苏联三角恋歌曲“山楂树”与影片中那颗作为英雄树的“山楂树”风马牛不相及,不知张艺谋是如何把这两者拉到一起的。即便原著中是这样表现的,张艺谋是否也应当分析一下以去芜存菁?
  2.《山楂树之恋》片名。
  影片里的那颗“山楂树”与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没有任何关系。那颗山楂树只是见证了革命烈士的牺牲,没有见证男女主人公的所谓爱情,他们也没有什么动人的故事发生在山楂树下。山楂树只是在他们聊天时偶尔提到几句。后来,老三买了一个盘底画有山楂树的脸盆送给静秋,其用途是洗脚,除亵渎神圣以外,并不能凸显主题。“山楂树”与“之恋”有何关系?牵强附会!
  3.西坪村。
  静秋下乡的地方名叫“西坪村”。“村”这个称呼在当时根本不存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分别叫做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西坪村如果是个大队,应当叫西坪大队;如果是小队应当叫做西坪小队,小队都有编号,如1队、2队等等,称呼数字也可以,如5队,10队。“村”这个称呼在中国农村建立人民公社后就消失了,文革后才恢复。
  3.静秋拉水泥上坡。
  静秋主动要求锻炼,参加修篮球场,选择了较为辛苦的用平板车拉水泥这个活。拉车要上一段坡,那个坡那么长,那么陡,就是一个棒劳力也不能将那满满一车水泥拉上去,安排一个瘦弱无力的未成年女人去拉是十分荒诞的。单位至少应当安排两个人或者在这个上坡处安排推车的人。影片之所以设计这个荒诞情节,是为了给老三“帮忙推车”提供机会。张艺谋如果仔细思考一下,完全可以设计一个更加合理的机会。
  4.静秋在修建工地溜号。
  静秋拉了一车水泥之后,领导要她别拉了,静秋坚持要再拉一趟。结果半路上被老三拉去游泳,游完后又一起躺在岸边闲聊。这几个小时的时间里,领导竟然没有发现,没有责备。我想问一下,这么长时间不回去,领导和同事不会问一下吗?不等着用水泥吗?不会担心吗?不会四处寻找吗?电影里没有交待,不了了之。
  5.老三换灯泡。
  静秋在队长家里写作,老三过去一边搭讪,一边把悬吊的灯泡换了,还说:“写材料费眼睛,光线暗了可不行!”这个行为是非常不合理的。要知道,那是在队长家里,不是在老三家里。当时能用电的农村很少,少数地方能够用电,电费也是一笔很大的负担。农民都非常节省,用小瓦数灯泡,不会用大瓦数灯泡。城里人也是如此。许多城市人家一个月只用3——4度电,为了节约用电,很少开灯,早早就睡了。老三要换灯泡也要征得队长的同意并且帮他家出电费。未经同意就换人家的灯泡,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你要泡妞,把人家灯泡换了,叫人家多出钱,这合理吗?
  6.静秋留校。
  静秋的妈妈是学校正在批判的“走资派”,电影里表现了两个工宣队员随时随地批判训斥静秋妈妈的镜头。静秋同学说道:“咱们学校走资派又不止一个,凭什么天天骂你妈妈”。说明静秋妈妈仍然是重点批判对象,静秋妈妈自己也说:“正在劳动改造”。而静秋的爸爸是右派,正在外地劳改。用文革时期的身份划分,静秋属于“黑五类”出身,是重点改造甚至是监控的对象。经历过文革的人都知道,那时入党、提干、招工、招生、招兵、就业等等,第一关就是政治审查,查你家祖宗八代,亲戚朋友中有点问题都不能过关,何况静秋出身于这种双料反革命家庭,没有可能给她好的发展机会。要争取留校机会,首先要与“反动的”爸爸妈妈划清界限,站稳政治立场,还要有立功表现。从电影里面看,静秋没有任何这方面的表现,还是她妈妈的乖孩子。留校名额很少,竞争激烈,不可能轮到静秋。设想一下,工人宣传队把握了学校领导大权,天天在重点批斗静秋妈妈,却把静秋留校当教师,有这种可能吗?本人的妈妈在“文化大革命”中也被批判,本人的爸爸当时还是“革命干部”,即便如此,本人在升中学的时候依然被拒之门外,剥夺了读书的权利。后来跟随父母从城市下放到农村,才得以进了公社中学。如果张艺谋想要静秋留校,就不能把静秋爸爸描写成正在劳改的右派,妈妈是正在接受批判的走资派。如果是这样,那静秋就不,可能留校。道理非常简单。。
  7. 静秋被石灰水泥烧伤了腿脚。
  正在发酵的石灰对人体有灼伤与腐蚀作用,没有文化的人都知道,何况是学校老师。设想一下,正在发酵的石灰会有人光脚去搅拌吗(已经发酵的石灰不会烧伤人体)?如果静秋因为无知或为了表现突出而这样做,同事不会制止她吗?难道他们会看着静秋的脚烧伤而麻木不仁、不闻不问吗?静秋没有胶鞋,可以不参加搅拌,去干别的活,也可以使用工具搅拌。如果静秋执意要做,会被视为自虐行为,虚假表现。这个情节是为了让静秋脚被烧伤以便老三有机会献殷勤如送胶鞋、带去医院治疗、在静秋家里裹脚等而生造出来的。张艺谋如果想要老三献殷勤,可以编个别的情节让静秋受伤,编造这种不合常识的情节,未免贻笑大方。
  8.静秋在医院陪夜。
  静秋去医院看老三,医院晚上禁止家属陪护,静秋躲到厕所里,护士走后又出来,与老三在病房走廊上谈笑风生。这个情节在现实中也不会出现。静秋弱智吗?不知道病房里有值班的医生与护士吗?她躲得了吗?
  在护士发现并且再次驱赶她的情况下,她又苦苦哀求让她留在这里。这个情节更加荒诞。首先,静秋这时并不认为老三得的是白血病(老三告诉他只是例常体检,静秋信以为真),没有必要抓紧每一分钟陪伴老三,她明天可以再来。其次,医院有制度,医生护士不会因为你哀求而同意。其三,老三当时行动自如,可以满大街乱跑(带静秋购物),还能与静秋上床,完全不需要陪夜。张艺谋设计这种情节,是故意制造感人场面,骗取观众同情或眼泪,只是过于拙劣。至于静秋被赶出医院以后,在医院大门口坐一夜,更加没有必要。张艺谋造这种并不现实的感人场景,如何能够让人感动?受了感动的人,有没有用脑袋想一下?
  9. 静秋旷教三天。
  静秋去县医院看老三,旷教三天(静秋骗老三说请了假,实际未请假),回到学校竟然太平无事。设想一个中学老师,无缘无故失踪三天,把多个班的同学扔在那里,学校竟然没有人问,岂非怪事?张艺谋也太小看中国的中学了吧,何况静秋所在的是城市中学而非农村中学。是不是张艺谋跟那个学校校长打招呼了?
  10.弟弟妹妹回避。
  老三来看望静秋,带来了油条、窝饼等早点塞给弟弟妹妹,俩小家伙就迅速被收买了,吃了几口以后主动走出门外,还对静秋狂打眼色,留给静秋和老三“二人世界”。 这个情节在现实中不可能发生,在那个年代更不可能发生。一则这两个孩子还小,根本不谙世事;二则静秋家里也不是经常有人来谈恋爱,以至于小孩子受到“早期教育”。小孩子头一次遇到有成年男人到自己家里来找姐姐且没有人提示他们,就知道主动回避,还会使眼色,是十分荒诞的。看来,这部片子不但鼓吹早恋,还鼓吹早熟!张艺谋想要两个孩子出门应当可以设计一个合理的情节,只是张艺谋不想费这个脑筋,并且把观众也看成白痴。
  11. 女同学烫发。
  静秋的女同学去医院做流产手术,又怕显得太小,就先去烫发,显得成熟一点。“文化大革命时期”,全中国妇女就三种发型:齐耳短发、羊角辫和李铁梅那种长辫子,根本看不到烫发的。如果有女人烫发,在别人眼里不是成熟,而是女流氓,被排除在社会群体交往圈子之外。静秋的女同学要去做人流,又先把自己打扮成女流氓形象,不太可能。
  12. 两个母亲。
  剧中出现了两个母亲,一个是静秋的母亲,一个是静秋女同学的母亲,他们知道女儿恋爱乃至怀孕打胎真相时的反应不合剧情背景。静秋的母亲一辈子从事教育工作,又是“走资派“,即学校领导,应当有很强的原则性。她一直反对静秋在25岁之前谈恋爱,应当不是随便说说。这不仅涉及的静秋的工作、进步和家庭生活保障,也涉及反对早恋的道德问题。她突然看到自己小小年纪的女儿已经背着自己在外面找了对象,即便不是几个大耳光,也会严厉斥责,或”痛说革命家史”,根本不会允许那个野孩子进自己家门。而电影中,静秋的母亲竟然很顺畅地接受了,只是提出一些条件,没有任何斥责,这完全不合剧情背景,是对那个年代有知识、有教养人家的污蔑。同理,静秋同学的妈妈发现自己的女儿在乡下怀孕并且那个男人已经抛弃女儿,也没有半点斥责。这完全不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
  13. 摸鼻子测谎。
  静秋的妈妈变着法子问静秋,老三有没有“得手”,得到回答后,静秋妈妈采用摸静秋鼻子的方法判定静秋有没有说谎。静秋的妈妈是原中学领导,会相信这种东西?这个情节作为搞笑可以,作为无厘头片可以,作为“主流文化”不行,太过浅薄。所以我在前面说,张艺谋的“文化片”越来越搞笑。
  14.静秋老三翻斗鸡眼。
  在拍合影的时候,两人一起对着镜头翻斗鸡眼。如果没有神经病,不会有这种表现。这种表情完全不符合当时的场景。老三一直追求静秋,好不容易让静秋同意与自己拍合影,而且是自己临死前唯一的一次合影,作为永久的纪念,其心情应当是激动,或者还带有悲伤,怎么可能那么轻松地出怪样,并且当时没有任何情境促使他们出怪样。张艺谋设计这个动作大概是想博得观众一笑,只是太无聊。还是那句话,张艺谋的“文化片”越来越无厘头。
  15.带队老师讲解“英雄树”。
  “市八中”师生去西坪的路上经过那颗“山楂树”。领路的老队长说:“这就是那颗有名的山楂树。”带队老师很快接过话来:我知道这个树。然后用非常兴奋的口气介绍了这颗“英雄树”的来历:“第一个抗日英雄被日本侵略者枪杀在这棵山楂树下,无数的抗日战士前赴后继的在这棵树下牺牲。”听到这位老师兴奋的口气和满面笑容,好像抗日英雄们被枪杀是一件令人很兴奋的事情,因为它成就了这颗英雄树;被枪杀的人越多,这个树越英雄。张艺谋作为导演,安排老师讲这段话,是否语气应当凝重一些?不要这么兴奋甚至轻佻?再说,这第一个抗日英雄和无数的抗日战士究竟有何英雄业绩?为何前赴后继像飞蛾扑火一样都要到这里来送死?只是像羔羊一样任人屠杀,或者树下是日军的刑场,这颗树就成为了英雄树?张艺谋可否另外安排一段话,比如:“抗日战争期间,我抗日游击队×××人被日军围困在这里,英勇战斗,重创日军,打光最后一颗子弹,然后拼刺刀、用枪托砸,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从此这棵树被称为‘英雄树’!”
  各位看客,也可能您会说,追究那么仔细没有必要,有个大概差不多就行了。龚振以为,电影与文学的生命力就在于细节,真正感人的表现在于细节,制作功夫也体现在细节。作为“大师级”的名导张艺谋更不例外。当年侯宝林先生说《关公战秦琼》相声,要徒手模仿关公手提大刀的动作,为了弄清关公是左手提刀还是右手提刀,还专门请教演关公的京剧名家,以免引起别人笑话,可见其严谨态度。在这些细节甚至已经不是细节的地方,张艺谋如此粗制滥造是完全不能容忍的,难道认为观众都是白痴,怎么糊弄都行吗?
  五、《山楂树之恋》----平淡无奇的“感人情节”
  网上流传了所谓“八个笑点,三个哭点”,这仍然是利益相关方设计出来加以传播,糊弄大众而已。八个笑点并不都好笑,即便好笑,也是与主题无关的无厘头的笑,有些甚至是嘲笑,本文前面已经涉及一些。三个哭点应当就是本片最感人之处了,其实平淡无奇。
  ㈠ 三个哭点
  1.老三为静秋裹脚。
  这个动作很做作,又没有什么难度,不过献献小殷勤而已。与其说是为静秋裹脚,不如说是做给静秋和静秋妈妈看。有的丈夫照顾瘫痪的妻子几十年如一日,这才值得感动;有的士兵冒着生命危险从战场上抢回战友的遗体,这才值得感动。
  2.病床诀别。
  用白血病催泪并非张艺谋的发明。几十年前的《血疑》就是这一招,去年的《岁月神偷》也是,现在的《山楂树之恋》故伎重演,屡试不爽。
  一个原先活蹦乱跳的人突然瘦骨嶙峋地躺在病床上,有出气、没进气,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插满了管子,几十个人围着他作诀别,她的女朋友哭成泪人,周围几十个人还在不断地催促:“快喊啊,快喊啊”。即便本片无关“纯爱”、即便前面的电影情节再臭,很多人看到眼前这种场景还是会感到悲伤的,“泪点”低的人也会落泪的,不足为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换句话说,以主人公悲惨的死来催泪是最有效的一招。这部电影靠男主角悲惨的死才造出一点感人的场景,换来一些观众的几滴眼泪,又借着这几滴眼泪大吹大擂,把这部片子捧为令观众落泪的“史上最干净的片子”、“纯爱”等。可以说,观众落泪是在那种刻意渲染出来的情境中的正常反映,与“纯爱”无关。
  
  3.隔河告别。
  静秋到医院看望老三,结束后老三送静秋上船过河。静秋过河后,两人隔河告别,用手比划拥抱的姿势。据说:“有人被这凄美的一幕戏所感动。”这个镜头之所以给人印象,在于其新鲜感。它只是一种与恋人告别的姿势,如果用多了,就没有新鲜感,更没有感动,就像飞吻、V字一样。
  ㈡ 其他“感人”场景
  看到网络媒体的一些评价,说还有一些“感人”场景。
  1.老三跳水见静秋。
  静秋跟踪长林到河边,长林与老三已经上了船。老三看到静秋后,直接跳下水,趟水上岸,去见静秋。据报道,有的青年为了感动“女友”,在“女友”宿舍前跪几天几夜,有的胸前挂着“我爱××”的牌子,冒着大雨跪在大街上,女友不现身就不起来;有的因为失恋,跳楼自杀。与他们比起来,老三在夏天跳到浅水里趟一下,不过裤子湿一下,岂值一谈,有何“感动”?何况他是会游泳的。
  2. 老三骑自行车带静秋。
  老三与静秋从医院里面出来,老三把静秋放在自行车大梁上坐着,在怀里抱着,飞快骑行,得意起来,伸开双臂,做《泰坦尼克号》的标准姿势。看到这里我想到,改革开放之初,摩托车刚刚进入居民家庭。有些纨绔子弟,经常骑摩托车带着女人满大街兜风。屁股后面的女人有一个专有名词:“摩托女郎”,是经常更换的。如果老三赶上这个时代,一定属于兜风一族。
  
  六、《山楂树之恋》----扶不起来的主旋律
  全世界瞩目、中国人民百年圆梦的奥运会上演唱的主题曲《我和你》在奥运会期间和结束之后竟然如同人间蒸发,无声无息,这就是打在张艺谋脸上的响亮耳光,说明选这支歌做主题曲是完全错误的。我和许多观众在听到直播的时候就认为不可能流行起来。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主题曲“手拉手”到现在还在中国传唱,说明一首奥运会主题曲应有的影响力。张艺谋这次在《山楂树之恋》中又选用这支歌作为主旋律,想借这部电影扩大这支歌的影响,说明北京奥运会选歌没有错,给自己挽回一点面子。只怕是徒劳的,这次依然人间蒸发,张艺谋只能更没有面子。
  
  应当说明,我到目前为止从未看过《山楂树之恋》的原著,以前未听说过,以后也不打算看,评价的依据来源于电影本身。如果原著与电影一致,我的评价包括对原著的评价;如果不一致,则仅限于评价电影。张艺谋是否反映了原著精神我不得而知。本文不涉及对演员的评价,演员只要实现了导演的要求,就是好演员。我不否定演老三的演员,他的外形与表演减弱了老三“浪荡公子”的形象与感觉。
  各位看客,不要看到我如此评价张大导演的电影就以为我一贯都是“谋黑”(反对或讨厌张艺谋的人)了,实不相瞒,本人长期以来都是“谋蜜”(肯定与赞赏张艺谋的人)。我基本不看电影与电视剧,只有张艺谋与冯小刚的片子还偶然看一下,对张艺谋也抱有希望,这个希望不断地破灭,如今写这篇文章实在是忍无可忍。
  各位看客,看完本文,请记住龚振的名言:不是我要说话,而是张导太不像话。
  另外还请记住龚振创造的一句歇后语,以后遇到灾荒年,庄稼地收成不好时,可以使用:张艺谋拍电影----一片不如一片。
  
  
  无知真可怕。
剧情 / 爱情
周冬雨 / 窦骁 / 奚美娟 / 李雪健
&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艺谋导演的爱情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