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美秀宋琨中将的父亲是谁谁?民国中将,

郜家住宅 - 简介
郜家住宅又名将军府 &&&&&&&郜家住宅也称“将军府”,位于兴城古城内东南隅,是古城内保存较为完好的民国时期建筑,始建于1926年。其主人,曾任张学良的中将参谋长,奉军中将师长。1928年卸甲回乡后定居此处。
郜家住宅 - 详细介绍
郜家住宅& 郜家住宅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75平方米,共有房屋18间,分住宅与花园两部分。西院为住宅,分两进院落。由于历史的原因,还有郜家花园、郜家大院等多种称谓,是古城内保存较为完好的民国时期建筑,建筑形式为中西合璧的四合院。具有典型近代东北地区上等官绅宅院的建筑风格。郜家住宅与并称辽宁省两大民国将领故居建筑群,号称“北张南郜”。 郜汝廉于1928年解甲回乡后在此宅院居住至1947年。解放后,宅邸曾作为县委办公地和学校,2003年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 影壁墙 & & & &&&&&& 郜家住宅大门的正前方有一块造型奇特,别致考究的影壁墙,两只凤凰拖起一大大的福字;当双凤拖福讲.福字的两边是代表吉祥的蝙蝠字样的图案,左右两边有象征富贵的葫芦架,和预示多子多孙的葡萄树。 大院内门廊两侧的耳房布置有“郜汝廉将军生平事迹展”、“兴城近代军事将领展”等。在展室其中的一面墙上,还可以看到当年张学良写给郜汝廉的亲笔信的放大体,字里行间透出真挚情谊与知遇之情。 &&&&&&&
&&&&&&& 郜家花园叫“么园”,在大院的东侧有一个进入“么园”的小门,,门上用石灰砌有“么园”二字,许是年代愈久远愈显得厚重的关系吧,“么园”二字的字体也显得格外地古朴有劲。顺着这个小门走了进去,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很深远的花园呈现眼前。园中有银杏树、橡树、槐树、柳树……等树木。透过这些花木,可以想象出花开时节“么园”花草茂盛的景象。在园内还有八角凉亭,一个人工堆砌的假山在旁边。园子的中间有一个养鱼池,但里面已经没有什么鱼了。整体看上去,园子兼具了“亭、池、山、林、圃”五项景观,显示出独具匠心的独特园林艺术。
& 郜家住宅-么园 & 郜家住宅-么园
郜家住宅 - 郜将军简介
郜汝廉(),字,1875年出生于兴城西关。青年时代的郜汝廉毕业于北洋陆军武备学堂,早年从军,是张学良将军部下,曾任东三省镇威军第三、四方面军中将参谋长,东北军第十一师师长等职。“九•一八”事变前解甲归乡,于宅园内创办斌英女子中学。日伪统治时,托病不出任地主官吏。1955年他被辽宁省政府聘为参议室参事。1956年,周总理在接见他的时候,称赞他弃官隐居不为日本侵略者利用、不做的高尚情操和民族气节。1961年,郜汝廉病逝,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
参与编辑人数:
最近更新时间: 14:20:23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问题补充&&
本页链接:
欧阳锋父亲是谁?元朝上将
热心网友&7-17 19:29
猜你感兴趣
服务声明: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保证内容的可靠性、真实性及准确性,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Copyright &
Powered by济南宠物网
济南宠物网
济南宠物网,同城宠友交流,宠物爱好者交流平台!
济南宠物网民国时期的忻州
  民国时期的忻州
民国忻州大事记
&&&&&& 民国元年(1912年)
  新兴学堂改称中学。二月,阎锡山由归化返太原途中,在忻逗留47天,知州朱善元将官银20万两献阎做军饷。&&
    民国二年(1913年)
  改州为县,与静乐、定襄2县分治。属雁门道。十九年废道改属山西省。
    民国三年(1914年)
&&&&将清末以来的“田赋粮”和“丁徭银”征税办法,改为有大户、商户、土绅包干征收,并实行欠税累进制。    民国五年(1916年)
  令狐庄一商人从河北省待带回金字棉籽,忻县始有棉花种植。
    民国六年(1917年)
  九月,省政府施行村制,全县划为189个编村。是年,忻县乙种商业学校1所。忻县中学堂附设师范讲学所,每年招收一个班,十四年停办。县人陈敬堂,将其父陈逢泰撰写的遗诗辑录成书付印,书名《《观我斋遗诗》》。
    民国七年(1918年)
  境内流行鼠疫。从一月十二日至二月九日,北曹张、冯村等13个村,死亡72人。陈敬堂、王建屏将县人王锡纶编著的《《怡青堂文集》》、《《怡青堂诗集》》和《《孝史》》3册16卷印行。民国八年(1919年)始设区制,全县划分为六个区。原县立高等小学堂改称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并在农村的五个区各增设了高等小学校一座;同时,原女子初级小学堂改称女子初级小学校。嗣后,乡村也办起民国小学校。夏,奇村村民在村长邓汉臣带领下,在前寺寺内搬掉神像建起高等小学校,称忻县五高小。
  八月一日,设立“山西省银行忻县办事处”,流通“晋钞”。同时取缔私营钱庄、当铺、商号所发行的“凭贴”。阎锡山投资2万元,在忻城以其父阎书堂之名设“庆春厚”钱庄,大搞贩卖金银活动,加剧“晋钞”贬值,使许多商家倾家荡产、钱庄倒闭。
    民国九年(1920年)
  省政府在忻设立军用电信局忻县分局,并在城关镇设立了分卡。
    民国十一年(1922年)
  晋绥公路通过本镜。镜内全长46公里,沙土路面,是忻县第一条公路线。
    民国十二年(1923年)
县人陈敬棠辑录的《秀容诗文存》一书问世。陈敬棠广募集资,于元遗山墓东侧重建野史亭。
    民国十三年(1924年)
  在留美学生王梦龄的倡导下,由县长、商会会长、劝工厂经理等5股集资,创办忻县电灯公司,火力发电,装有24千瓦电机1台。
    民国十五年(1926年)
  陈敬棠辑录的《忻县古迹名胜诗文录》一书问世。八、九月间,忻县中学学生在文庙大操场,首次搭台公演话剧《第十三个》等节目,揭露日本帝国主义枪杀上海工人领袖顾正红的滔天罪行。他们还组织抵制日货,宣传抗日。
    民国十八年(1929年)
  双堡村创办忻县第一所村立民众学校。以识字为主,并开始推行注音符号的传习。
    民国十九年(1930年)
县城首次放映无声电影。
    民国二十年(1931年)
  忻县中学23班学生邓子华、梁炽兴、李世荣。霍士廉等组成“读书会”,传阅进步书籍。已阎锡山官僚资本为资金的“晋忻当”开业。“太原抗日反帝大同盟”成员宋绣、张耀华,给忻中学生刘安甫寄来该同盟《《组织简章》》和一部分宣传品:《1925——1927的大革命史》(华岗著)、《红旗》。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
  年初,忻中学生张选青被选为“山西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代表,随请愿团赴西安情愿。阎锡山改组省银行,并开始发行“新钞”,忻钞开始在忻县流通。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
  年初,共产党员吉鸿昌,抗日将领冯玉祥和方振武,率军途径忻县,在忻县中学进行抗日演讲。忻中学生高腾霄、毛润雯当即参加二十九军教导团。
六月,共产党员郭景仪,送给刘安甫一些进步的社会科学读物,刘安甫在忻中秘密传阅。本月开始动工修筑纵贯忻县的北同蒲铁路和忻县至河边的铁路支线。本月刘家山村长刘金义、村副刘怀玉,带领村民百余人,在桦林、草帽尖等处种植大片油松林,后人立碑铭记此义举。。本月忻县开始实行小学四·二制,中学三·三制的新学制。本月县人杨敬儒等撰写的《三柏堂诗文》、《树村诗文》、《萃文楼文钞》、《寄魂谷诗钞》、《王印川文集》等书籍出版。
七月在太原活动的共产党员肖蕃回忻中任教,传播马列主义。秋,在外地从事革命活动的共产党员张衡宇撰写的《阶级斗争是社会主义进化的原因》(油印)一书,传入忻县。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
春,在忻中学生刘安甫的倡导下,成立了“忻县中学民族武装自卫会”。
秋,忻城首次放映有声电影。开始设电话。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
清明节,忻县中学学生刘安甫、田丰裕、丁一等人,在北场村边墙壁上张贴“打倒蒋介石”、打倒国民党、“共产党万岁'等大幅标语,县政当局恐慌异常。
五月,山西省银行忻县分行成立。
八月一日,经忻县的北同蒲铁路部分通车。山西省政府派人在忻口村北的红崖湾修筑战备窑洞,工程历时2年,耗资10余万元,建成石砌窑洞47孔。中央政府实行“法币改革”后,中央、中国、交通、农业银行发行的法币,流入忻县。
十二月,山西省、铁、垦、盐四银行(号)实物十足准备库成立,忻县设分库,大量印发纸币。原忻县电报房改建成忻县报话支局。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
中国工农红军东渡黄河,先头部队到达静乐县的娄烦,直逼太原,忻县当局惶恐不安,曾一度全城戒严。
九月,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派樊建德、韩学禹等20余名村政协助员,来忻开展工作。本月,忻中校长范静山,因阻扰、破坏学生抗日宣传,全校师生掀起“驱范运动”,终于于翌年年初将范逐走。
十二月,“西安事变”发生后,忻中学生将读书会改名为“抗日救国会”,在教师肖蕃的带领下,组织示威游行、演讲和募捐活动。本年禁止铜圆在市场流通。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
一月,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忻县分会成立。五月初,中共山西省工委副书记李宝森,来忻参加组建国民兵军官教导团第九团(后简称教九团)。全团2000余人,其中有20余名共产党员,有93名牺牲骨干青年考入该团。
五月下旬,共产党员牺盟特派员张国声,村政助理员田振中,来忻开展工作。
七月八日,由张国声、田振中等主办的以宣传抗日救国为宗旨的《晨报》,在忻创刊发行。本月,忻县牺盟分会发起捐献活动,全县捐款3000元,支援抗日。八月,教九团奉命改编为“青年抗敌决死对”。
八九月间,忻县中学迁平遥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九月至三十二年十月,既在忻县,又在其他县驻扎与活动的八路军驻军曾先后有一二0师三五八旅、一二0师三五八旅一团、六团、七一四团,晋绥动委会游击第十支队,晋察冀军区第二分区忻崞代游击支队,晋绥第二行政区保安司令部游击第八支队,晋绥军区第六分区忻崞游击支队、第三武装工作队、第三支队。
九月,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乘车开赴抗日前线途中,经忻县。忻口战役前,国民党的战斗机在匡村堡子上空击落日机1架;民国三十二年五月,东忻县基干游击队在杨家峰又击落日机1架。此事曾受到晋察冀二分区通令嘉奖;三十五年秋,八路军野战二旅,在逯家庄附近击落阎军战斗机1架;八月九日,又击落空袭城西村庄的阎军飞机2架。
十月十一日,忻口战役打响。激战23日,毙伤日本侵略军2万余人,我守军亦伤亡数万人。陆军第九军军长郝梦龄、第五十四师长刘家麒、第五旅旅长郑廷珍等阵亡。期间,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和八路军副总司令员彭德怀,从太原返八路军总部途中,经忻口。本月,日军飞机轰炸忻城,炸毁房屋,炸死居民。
十一月二日,忻城沦陷。接着,县内同蒲铁路沿线之交通要道、险要地带,亦被日军侵占。
十一月四日,元山西省政府委员陈敬棠,在忻城沦陷后,毅然仰药殉国,时年65岁,同他一起殉难者,还有其妻段淑昭等9人。
本月初,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七一七团,奉命来忻开辟抗日根据地,进驻三交、官庄一带。团长刘转连、政委刘礼年等,着手组建抗日义勇军,参加者2000余人。组建成中国人民抗日义勇军忻县独立第一、第二、第三三个营。于年底全部编入七一七团。
本月,全县所有学校停办。
本月,日军侵占忻城,成立维持会。日伪蒙疆银行之“蒙疆币”,开始在其占领区流通。
本月,忻县以北同蒲铁路为界,划分为东西两个战略区,路东称东忻县,属第一行政区,路西称西忻县,属第二行政区。
本月,第一行政公署派郭克俭来东忻县组建了县政府,并任县长;第二行政公署派贾维祯、吴俊耀先后来西忻县组建了西忻县政府。
本月,组建基干游击队。十一月下旬,八路军一一五师南下,途径忻县。民国二十六年至三十四年,驻忻县的日军作战部队有: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下旬,三田亮部队来忻,500人。二十七年离忻。同年真野来忻,改为真野部队,下辖7个中队,其中有六个中队驻忻,共950人,二十八年离忻。本年,村上丰来忻,改为村上丰部队,三十二至三十三年间离忻。本年,安江来忻,改为安江部队,三十四年离忻。本年,象禄归二来忻,改为造三五八五部队。从此,把过去以部队首脑人物之命名的部队名称,改为以部队代号命名,并由过去省辖,改为驻崞县的造三五九五部队统领。(以上的日军资料,系由口碑供。)
  十一、十二月间,七一七团政工干部在观庄、观里、三交等村发展了忻县第一批农村共产党员,并建立了全县首批农村党的基层支部。
十二月中下旬,西忻县在三交村召开第四区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忻县第四区人民革命救国委员会,段竞当选为救国会主任。同时,东忻县组建起抗日武装——忻县连。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
一月,东忻县代县长孙明(吕达)赴阜平出息晋察冀区政府成立大会。本月,忻崞代支队一大队驻忻县横河和寺坪一带。
本月三十一日,八路军七一七团在旅长王震的亲自的指挥下,阻击进犯三交镇的日军。予敌以重创。
同日,驻忻日军兵分两路,大举进犯抗日根据地,受害村庄有西呼延、苗庄、孙家湾、南陀罗、官庄、后三交及三交镇8个村庄,枪杀村民三十余人,烧死数人;烧毁房屋三千间,店铺18家,大庙四座;其它衣物、牲畜损失无数。
二月一日,日伪县公署在县城成立。嗣后,将其势力所达地区划分为5个区,辖村165个。同月,八路军七一七团,在副师长肖克和旅长王震的指挥下,发起平社战斗,攻克了敌据点和火车站,俘日军17名,割电线数千米,破坏铁路10公里,使铁路运输中断一月之久。接着,又于石岭关阻击援军,毙敌百余人,击毁汽车一辆。战斗结束,师长贺龙来忻,参加在上冯村召开的军民祝捷大会并讲话。
三月十三日,200余名日军包围东忻县抗日政府驻地令归村,防火烧了县政府驻地的民房,烧死干部1人,杀害村民40余人。另一股日军、汉奸400余人袭击南高村,打死群众46人,打伤50多人,烧房3000余间。本月,西忻县人民革命救国会,改称民族革命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动委会),黄志刚任主任。
四月,西忻县动委会组建百余人的基干自卫队,宋天才任队长。后改为游击队。本月,东忻县建立“共产党工作委员会”,简称“工委”,孙明任工委书记。
五月十四日,八路军一二0师一部,袭击日军北场据点,击毁敌汽车10辆,缴获3辆。七月,日军在忻城拼凑伪“忻县保安队”。次年十月,改称警备队。民国三十二年,复称保安队。同月,东忻县工委在肖家山龙王庙举办一个月的培训班,学习毛泽东《论持久战》等文章。秋,八路军一二0师在西忻县组建补充营;同时,县内亦组建补充连。年底,东、西忻县县委,组织干部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并分别派大批干部深入所属村庄,广泛开展“减租减息”、“四六分粮”的群众运动。&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
春日军侵占三交镇。
七月,大雨连绵,山洪爆发,牧马河洪水泛滥,云中河改道东南,在沙窊、嘉禾等52村洪水成灾,伤亡7人,牲畜死伤无数,冲毁房屋1978间,土地63630亩。
秋,西忻县在胶泥洼召开首次党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中共西忻县委员会,张雪轩任县委书记;同时,还推选慕纯农为出席党的“七大”代表。西忻县县委,号召全县人民开展拥军优属活动,西高村妇女做军衣40套,军鞋2000余双,获拥军优属模范村称号。
九月,阎锡山八专署专员陈兴邦,为消弱中共在统一战线中的力量,下令调走西忻县县长马孔智,并公开杀害西盟会干部。西忻县县委组成请愿团,两次赴兴县找赵承授申述群众意愿,要求严惩陈兴邦,挽留马孔智,此称“反陈挽马”。
东忻县始设公安局,并将原基于自卫队改编为公安警卫队。为沟通忻县与阳曲、盂县、寿阳等地各抗日政府间联系,东忻县在白家山村建立交通站。日伪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全面经济封锁,推行所谓“地区组合统治”等商业掠夺政策,致使不少商号零落。
境内炭疽疫流行,90余人发病,其中有70余人死亡。
十二月,西忻县县委组成武装工作队(又名牺盟游击队),县委书记张雪轩兼任团长。
本月,“晋西事变”后,西忻县开始打顽固,我武装工作队接管县公安局。同时,我东忻县抗日武装配合主力部队,驱逐了阎锡山新二师残余。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
年初,建立西忻县抗日民主政府。东忻县基干游击队成立(简称“基游队”)全大队500余人。
二月,中共西忻县县委创办发行《西北阵地报》。本月,日军侵犯曹张、令归、肖家山,抓走中共东忻县工委宣传部长常秀生、县妇救会主任赵淑芳等。西忻县组建公安局警卫连。东忻县“基游队”围歼在肖家山一带活动的土匪武装30余名。
五月,东忻县工委创办《边哨报》,到次年七月停办。
六月二十三日至七月二十七日,冰雹多次袭击县境,打死村民14人,重伤7人,毁田禾700多倾,房屋倒塌,家畜伤亡,折毁树株,灾民无家可归者甚多。七八月间,东忻县民主选举县参议会,傅义山为议长,。同时选举“三三制”民主政府,将原县佐公署改称县政府,牛连壁任县长。
八月二十日,“百团大战”开始,东忻县基游队和民兵近千人,破坏忻窑支线上的数段铁路和电线,使日军的运输、通讯联络中断数日。东、西忻县地方武装配合,打崞县楼板寨敌据点,袭击播明、忻口火车站、奇村军事合作所,牵制了敌人对根据地的侵犯。
八月,原东忻县“工委”改称中共东忻县委员会。
十一月四日,八路军某部,袭击忻口日军据点,毙敌20余人,炸毁碉堡1座,破坏铁路1段,公路10余公里。冬,东忻县以双堡、令归、太延三村为试点,开始在县内征收“统一累进税”。三十年在全县施行。
境内开始有脚轮大车和小平车。
一贯道由归绥、包头等地传入忻县,开始在北赵、十家村一带活动,后在泡池村设忻县一贯道总佛坛。西忻县政府,开始在县内实行以“标准亩”负担公粮(农业税)制。年底,东忻县动员70多名青壮年参加八路军,受到晋察冀二地委表彰。
    民国三十年(1941年)
一月,皖南事变发生后,东忻县县委在全县开展了“反内战,反投降,反分裂”的大宣传活动。本月,日军开始在其占领区推行“治安强化”,发放“良民证”等。东忻县基游大队大队长赵先荣在战斗中牺牲。西忻县政府在下柏色村创办全县第一所抗日学校,定名“晋绥边区忻县高等小学校”,三十四年十月更名为忻县一高小。春,东、西忻县分别在肖家山、白家山、蒲阁寨、后河堡等村组建起民兵队。
三月,东忻县武委会主任韩子平,在双堡村南与敌遭遇战中牺牲。
四月三日,西忻县政府召集云中河沿岸各村代表和有水利经验的士绅20余人,成立云中河水利委员会筹委会。四月底,西忻县公安局警卫连深入日军合索据点,抓捕伪军18名。
五月,东忻县基游队配合二分区某部,在双堡村与日伪军激战,毙伤敌20余人。
六月,东、西忻县军民,全力进行反“扫荡”斗争。夏,西忻县政府成立稽证局,并在蒲阁寨设立税卡,东忻县在曹家庄设检查站。
八月,东忻县基游队和民兵乘夜拆毁北义井间铁路数百米,致一列货车出轨翻车。
九月八日夜,八路军120师某部,袭击忻口火车站和奇村据点,毙敌90余人,并焚毁铁路半公里多,缴获枪支弹药甚多。日伪“山西实业银行”在忻设办事处,大量发行伪“联合准备银行”劵。晋察冀边区银行发行的晋察冀边币在东忻县流通。东、西忻县,均建立锄奸组织,开展锄奸运动,处决一批汉奸、特务、叛徒,使他们的嚣张气焰大为收敛。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
  一月二十七日夜,东忻县基游队中队长赵正午,同70余名难友越狱返回根据地。
&&&&二至五月间,日军对晋西北根据地进行春季大“扫荡”,西忻县军民“坚壁清野”,进行反扫荡。
&&&&五月九日,东忻县县长刘贞文,赴二专署途中,在盂县牛道领与敌遭遇,战斗中牺牲。
&&&&六月七日,西忻县游击队袭击三交敌据点,俘获日伪自卫团长、税务局长等11人。三十日,东忻县武委会主任温明在双堡村被敌抓捕,后就义。八月初,大雨连绵,山洪爆发,晏村等140村遭灾,其中重灾101村,冲毁田禾9万多亩,树1200多株,房屋4300余间,死伤44人,牲畜180头,损失其它财物折款11万余元,重灾无法生活者584户、1533人。
八月八日,日军侵占蒲阁寨,经我军民围困,于民国三十三年四月把日军“挤走”。下旬,日伪军袭击东忻县政府驻地定兴寨,突围中,干部、战士39人牺牲。本月,县参议会选出梁硕光、赵贵庵、王法文等5名县参议员,十月,赵出席晋绥边区临时参议会,王被选为晋绥边区行署委员。
本月,日军对晋西北实施第三次大扫荡,东忻县武委会主任赵融厚带领游击队和民兵,在播明以北一段铁路沿线,展开封锁炮楼、拆铁路、割电线、砍电杆、埋地雷,阻击敌人活的,使敌铁路交通中断,日军扫荡受到挫折。本月,西忻县贯彻中共中央“精兵简政”指示,许多机关干部返乡参加生产。同时,还开始了大生产运动。本月,同蒲支队为掩护千余名干部安全通过铁路,多次袭击敌军军车,在一个月内,使日军铁路运输中断13次。本月,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赴延安途中,路过忻县。
九月二十四日,东忻县公安局局长王山太指挥县公安局警卫连,在双堡村与日伪军激战竟日,击毙日伪军20余名。
十月二日,同蒲支队掩护晋察冀军区司令部爆破班,炸毁播明铁路桥。
十月,驻忻日军从太原调铁甲车3辆,10多名日军,拼凑铁路特务工作队(群众称“花车队”)在敌占区,日军强征粮食,超出平均产量的60%以上。一贯道忻县总佛坛,由泡池村迁县城东街,改称“德化坛”。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
  一月二十日,东忻县县委书记程振鹏,在大南宋被日军抓捕。
  二月十八、十九两日,西忻县游击三大队,在辛庄、新窑上和门闲石附近袭击日军,三战三捷,毙伤伪军20余人。
  三月,东忻县县长郝性怡、县武委会主任周补元等4人,在安一村被敌包围,突围中牺牲。夏,河南区队2活捉日伪忻县“新民会”头目彭降州。
  六月二十八日,降冰雹,大如核桃,为时15分钟,将东石家庄村等9村的麦田击毁,秋禾击伤。受灾土地9000余亩,灾民3000余名,其中饿死70余人。
  七月二十四日,忻崞支队与西忻县游击队在蒲阁寨伏击日伪军,毙敌10余人,俘17人,缴获枪支19支。
  九月中旬,日军调集重兵,对晋察冀根据地进行了冬季大扫荡。河南区队为牵制敌军,在境内多次破坏与袭击敌铁路交通线,。一个月内,翻敌军车9列,毁车头16个,车厢129节。
  十一月十七日,三交敌据点的80余人,在队长龟川的带领下,出发骚扰,忻崞支队和六分区等部队在闹裕设伏,毙敌30余人,俘20余人,缴获步枪34支。
  十二月底,东忻县一区区委书记王振华,率区小队袭击南曹张村日伪军,缴获轻机枪1挺,步枪1支,掷弹筒1个。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发布嘉奖令,二分区司令部奖步枪7支。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
  三月,日伪在县城拼凑“忻县剿共建设对”,专事偷袭抗日根据地,抓捕和暗杀我军政人员。
  四月,中共忻静中心县委成立。中心县委书记冯凯主持静乐工作,副书记鲁建主持西忻县工作。
  六月十二日,忻崞支队在娄子沟伏击向静乐进犯的三交守敌龟川中队,龟川及其下40余人全部毙命。缴获重机枪1挺,此外还有步枪、子弹、马匹等。六分区司令部召开庆功大会,表彰了有功的指导员。
  七月,日甲一四七九部队派一个小分队来忻,称忻县日甲一四七九部队。收罗我方叛徒和汉奸20余人,拼凑成“民心联络所”,搞特务工作,并配合日伪军四处活动,先后杀害我干部群众200多人。
  十月,东忻县与定襄县合并为忻定县,彭伯周任县委书记,刘君实任县长。东忻县与定襄县的2个基游队,合编为忻定支队。在赵正午带领下,袭击日军播明据点,毙敌12人。冬,日伪军被我军民从东楼、岩峰、肖家山、令归、北曹等据点挤走。
  十一月,忻定县模范区长杨中良、拥军模范邢贵枝,出席晋察冀边区群英会。本月,在陕西省神府县五家庄召开的晋绥边区群英会上,西忻县的侯有根、宿怀宝、安兰计被命名为劳动模范;巩新维、郝还喜、沈文魁、赵宏计、王二娃、武玉魁被命名为民兵英雄;西忻县武委会主任王文盛被命名为模范工作者。西忻县设立交通站。蒲阁寨的民兵剧团排演了《围困蒲阁寨》等大型现代戏。西忻县机关干部和部队,在大生产活动中开荒地4500余亩。晋绥边区西北农民银行忻县支行成立,“西农币”在西忻县流通。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
  二月,忻崞支队在赵家庄台坡,全歼保安队一个连,缴获机枪、步枪60多挺(支)。
  五月,忻三区民兵和群众400多人,配合武工队,袭击日军宋家庄据点,将敌抢夺农民的2.5万多公斤粮食全部夺回。二十九日,东西忻县组织数千人,拆毁了忻口至播明的铁路7.5公里,烧毁其全部电线杆与枕木,使敌人的运输、通讯陷于瘫痪。
  八月十五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八月十七日,为阻止日军向太原逃遁,忻定县武委会主任赵融厚和四区区委书记张如恒,带领区小队炸毁了豆罗铁桥。四月,鲁践任西忻县县委书记。
  十月,阎晋绥省防军第四师来忻,窃夺抗战胜利果实,并将忻县日伪保安队改编为“省防队”。国民政府发行的“关金票”流入本境。
  十一月,东忻县和定襄县分治。在原忻定支队三中队的基础上,扩编组建了忻东大队。阎锡山派杨晋兴、安贵鸣等人,来忻筹建“忻县爱乡团”。东忻县政府开始在辖区内贯彻佃租土地分粮政策。阎晋绥省防军第四师离忻,第六十八师来忻,接着阎军四十师和宪兵二十五团六连亦来忻。晋绥六分区十九团,袭击到六石抢粮的阎军六十八师老虎团的一个主力营。俘敌2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7挺,步枪200余支。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
  一月,阎军破坏停战协定,大举进攻解放区,其六十八师一部,分别抢占我安邑、双堡村。二十日夜,阎军四十师,包围石家庄村,屠杀村民16人。二十七日,阎军侵犯刘家山村,用毒气熏死躲藏在地道的村民25人。&&&
二月,东忻县政府在董村创办县立高小1所。阎军六十八师一部进犯韩岩,被忻东大队击退,毙敌20余名。赵安乾任西忻县县长。
  四月十五日,中共谈判代表一行七人,赴忻城与阎军举行谈判,因阎方毫无诚意,未能达成协议。六月,阎锡山派薄右丞来忻推广“兵农合一”,并恢复国民“兵团组织”。本月,阎军在县城网罗地痞流氓、逃亡地主和日伪人员,组成“复仇奋斗团”。西忻县先后在陀罗、三交、杨胡,开放集市贸易。
  六七月间,晋北战役使在晋北的阎方残兵败卒及宁武、朔县、崞县、五台、繁峙、定襄、代县、山阴8个县的县公署都流亡于忻城。
  七月,忻东大队大部编入晋察冀军区一旅警备二团,刘红纪中队仍编为重建的忻东大队。七月中旬至八月底,晋绥军区野战二旅和晋察冀十一旅,围攻忻城四十余日,未可。
  八月,晋绥六专署在部落村村召开会议,专员秦仲芳主持东、西忻县合并工作。合并后,郅荫堂任县委书记,刘精诚任县长。本月,为加强路东工作,忻县县委和县政府,分别成立“中共路东工作委员会”和“路东办事处”,赵融厚任书记兼主任。本月,阎军四十师千余人及所收编之日军200余人,在飞机配合下,进犯解放军驻地河习头,张家野场,解放军毙伤阎军50余人。
秋,晋绥边区“七一剧社”在奇村一带演出歌剧《白毛女》。晋绥六分区随军工作团来忻,在二十里铺、泡池、部落等村,贯彻中央“关于清算、减租减息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发动群众,进行搬大树,清算了汉奸、恶霸地主。
九月,我忻县县政府拔出粮食40石,慰问抚恤晋西北战役中牺牲的烈士家属、支前牺牲的民兵家属和负伤的民兵及担架人员。本月,晋绥分局和六地委派工作组来忻,在秦城、顿村、横河等村,贯彻中央“五四指示”,接着,县委在奇村召开全县农民代表。本月,野战军张宗逊部,在平社全歼阎军1个团。
十月十日,一、十区武工队,配合六分区二十团一部,在金山铺伏击阎二区武装自卫队,活捉23人。
十一月,忻东大队改编为独立营。北曹张、中曹张、南曹张、代郡等村,开展地道战。至次年底,挖成通往各村的主干道7,5公里,还修筑了长达6公里的支干道。地道中设指挥部、储藏室、水井等;地面设有地堡,村口要道设有明、暗地道口,进退自如,能占能守。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
  一月,国民党三专署成立,朱理任专员。二月,阎军忻县联络组成立,下设田村、解原、北义井3个支点,从事军事特务活动。
  三月二十四日晨,阎军两个团及保安二大队数千人,包围月蜍村,被六分区的三个团反包围在村中,激战数小时,毙伤俘阎军千余人,其余逃回忻城。四月,独立营配合警备三团,在曹村全歼一个营。
  六月,刘少奇、朱德等中央工委赴河北西北坡,途径我六分区崞县屯瓦时,忻县一、十区武工队担任第一线警戒任务。
七月十六日,驻忻阎军剿共第四特工队25人,携带小跑1门、步枪15支,向人民解放军投诚。本月,重建忻县中学,校址在城内火神庙。本月,遵照晋绥边区关于防旱备荒的指示,全县解放区和游击区的学校全部停课,到次年春复课。秋,忻崞代游击支队,夜袭泡池、顿村,抓获阎军“开展组”组长、村长。城内开办东大街高小1所,中正两级小学1所。
九月七日,六区游击队抵达城郊袭击阎军,生俘樊野自卫团队长,并击毙阎军武装大队长葛贵生。
九月十七日,六分区部队击溃秦城据点的阎军200余人,是日,还歼灭泡池村据点阎军三十九师三团补训连全部,毙伤其连长以下13人,俘45人,致盘踞在北赵、上社、二十里铺、前播明等据点之阎军,龟缩回城。至此,阎军七月开始推行的“百里开展计划”被彻底粉碎。
九月二十日,解放军解放三交镇。本月,解放军独立营与抢粮的阎军三十九师,在董村遭遇,独立营营长张玉录牺牲。
十一月,独立营扩编为忻东支队。本月,忻东支队在大南宋、双堡间,伏击抢粮的阎军保安十六团及保安团一部,共300余人,毙伤百余人,活捉该团团长朱定及其以下60余人。
本月,忻县县委在横河村召开“土改扩干会”,会上传达全国土地改革会议精神,学习《中国土地法大纲》,安排了全县土改工作。
本月,忻县农村开始进行土地改革,在机关干部中开展“三查”(差阶级、查思想、查斗志)运动。
冬,土改工作扩大化,忻东地区不少中农和商人逃离农村,仅三区10个村即逃走562户。
忻县各区成立武工队。阎军在忻城组织“还乡团”、“复仇队”等武装组织。
下半年以来,阎政权在其统治区,开展了所谓“自清、自白、自治”的三自传训。许多农民、教师、职员、学生,在棍棒下被迫集训,强令“自白转生”,折磨致死者300余人。
阎锡山实行所谓“平民经济”控制市场,致物资极度匮乏,物价飞涨。推行“兵农合一”暴政,整得许多店铺倒闭,商业凋敝。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
一月二十日,阎军三十九师和四十师数千人包围石家庄,抓捕村干部及群众180余人。先后杀害村党支部书记、村长以及儿童团长岳云贵等干部120余人,成为震惊全县的“石家庄惨案”。
一月二十八日至二月八日,阎军三十九师、四十师3个团,袭击肖家山、武家山、刘家山、白家山、定兴寨等村。县、区、村干部、民兵、群众28人遇难,300余人被抓走。
二月,毛泽东主席的《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文和晋绥分局《关于改正错定成分与团结中农的指示》下达后,全县开始纠偏。
县委二月十九日至二十四日,在阳曲县杜村召开党政军干部联席会议,检查土改和三查工作中的左倾错误。经过纠偏,孙村、南宋、曹村、义井等19个村的358个外逃户返村。春,阎军再度包围曹张村,破坏地道主干道,区、村干部及民兵90人被俘。
四月十一日,阎军三十九师和四十师,从忻县张家窑村抢走粮食127石。本月,六分区所属二十、二十一、二十二3个团和内蒙古骑兵部队一部,在三交一带袭击阎军三十九师,歼敌大部,俘尉级以上军官近百名。
五月二日,六分区部队伏击阎军,生俘乡公所及先锋队人员54人,毙伤60余人,缴获大炮7门,机枪2挺,步枪17支,同日,六分区所部,俘获阎军东楼村“先锋队”队长、乡指导员及其下属43人。九日,忻县公安局治安股长谢冰和张伟等五人,在金村执行任务时,被阎军包围,因坚贞不屈额,阎军防火烧死在楼房内。下旬,各区武工团配合六分区主力部队,在豆罗、白石、向阳、河习头、小奇、解原等地,开展打击阎军,毙伤和俘获90余人,缴获火炮3门,步枪30余支,胶皮车6辆,骡子14头。
六月二十三、二十四两日,六分区部队攻克南沟、岔口等地的碉堡和炮台,毙敌48人,俘虏146人,缴获迫击炮2门,轻重机枪11挺,长短枪90余支。
七月十一日夜,阎军袭击东、西呼延村,我武工队团长周鲁等6人牺牲。
七月二十日,阎军三十九师弃城南逃途中,在小豆罗被解放军张达志、张新华所部野战军和地方武装包围,激战2日,歼敌7000余人。
二十一日,忻县全境解放。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姿美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