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与青岛野生动物园怎么样鸟类,家禽与人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么样的

&&&&去年初,一种新型的人感染禽流感病毒H7N9来袭。经过30多天的检测、分离,直至日最终确认新型病毒,中国成为首个面对人感染H7N9的国家。
&&&&进入2014年1月,浙江、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苏、上海7省市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154例,其中死亡31例。不到一年间,全国已确诊250例人感染H7N9病例。世界卫生组织新闻发言人格伦·托马斯2月4日表示,从2013年3月出现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至日,全球已确诊286例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者,死亡60例。
&&&&相比之下,十年前曾肆虐东南亚的禽流感病毒“坏兄弟”H5N1,似乎“老实”了许多。不论是H5N1,还是H7N9、H10N8,对多数中国公众而言,它们都是禽流感病毒家族中熟悉而又陌生的敌人。
&&&&———&家族庞大&———
&&&&成员耐低温很怕热
&&&&禽流感并不是人类的新敌人。早在1878年,意大利发生的鸡瘟被认为是第一次有记载的禽流感爆发事件,所幸只在禽鸟中传播并不威胁人类安全。1918年,全球出现大范围感染人类的所谓西班牙流感(可能是由与H1N1密切相关的甲型流感病毒引起),波及了当时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是历史上爆发过的最为严重的流感。但西班牙流感是否源于禽流感仍然不确定。
&&&&“上世纪90年代末出现高致病性H5N1感染人的报道,到2003年高致病性H5N1逐渐形成全球性影响,世界卫生组织估算约50%—60%的被感染者最终死亡。”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谢幼华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禽流感病毒感染人常为散发,但由于一些禽流感病毒的高致病性以及存在通过变异造成人际传播的可能性等,引发人们对禽流感防治的重视。
&&&&禽流感病毒属于甲型流感病毒,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它们的不同组合代表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禽流感病毒除感染禽类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目前已知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有H5N1、H7N3、H7N7、H7N9、H9N2和H10N8等。
&&&&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4年版)中指出,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度下可存活1周,在4℃水中或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目前,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高危人群是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或到过活禽市场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并不排除有限的、非持续的、人传人的直接传播。专家提醒公众,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要做到科学洗手、充足睡眠、增强体质、开窗通风、生熟分开、远离活禽。
&&&&———&改头换面&———
&&&&危险关系从何而来
&&&&值得关注的是,禽流感病毒对人类的适应能力在不断变强,对人类的潜在威胁也随之增加。不过,在禽流感病毒的众多亚型中,只有H5、H7、H9中的部分亚型较易感染人类,而高致病亚型仅存在于H5和H7之中。除此之外,目前绝大部分禽流感病毒都不能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这也意味着全球性的禽流感肆虐如今不太可能发生。
&&&&和H5N1、H7N9病毒一样,&H10N8寄生的动物主要在鸡鸭、水禽等禽类中。候鸟、水禽可以自然感染所有甲型流感病毒,并经粪便向环境中释放病毒,通过直接传播或候鸟的南北迁徙将病毒进一步散播开来,感染其他禽类和哺乳动物。
&&&&同样,H10N8也不是新病毒。2007年,国内首次在洞庭湖发现H10N8禽流感病毒,之前并未发现人感染该病毒。日,江西省南昌一名73岁女患者罹患H10N8甲型禽流感,因呼吸衰竭、休克死亡。专家称,这是全球首宗人感染H10N8的死亡个案,并不能说明它具有高致病性。
&&&&当人们才对H5N1、H7N9变得熟络起来时,H9N2病毒又从科学家的研究中“冒”了出来。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近日指出,正是H9N2这种普通大众不熟悉的病毒,导致了中国迄今发现的三种危险禽流感病毒H5N1、H7N9和H10N8的产生。
&&&&报道说,禽流感原是鸭群中的一种肠道感染,但H9N2却演化成了鸡群中的一种温和呼吸道病毒,并在欧亚大陆传播。当宿主感染多种流感病毒时,这些病毒的基因就会交换。它们可以根据其不同的H和N表面蛋白质来进行命名,但H5N1、H7N9和H10N8都从H9N2那里获得了部分或全部的“内部”基因。这些基因会使病毒变得危险,假如这些病毒实现了能在人际间传播的突变或与普通人类流感出现杂交,它们中的任何一种都会具有大规模流行的能力。
&&&&———&病毒趋多&———
&&&&未变异人传人有限
&&&&随着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数字的刷新,人们不免将其和十年前的SARS作比较。不过专家强调,其中最大的不同是,目前尚未发现H7N9禽流感病毒人传染人的证据。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向媒体透露,H7N9只能有限、非持续地人传人。所谓有限的人传人,指的是偶尔发生人传人,只有少数二代病例,几乎没有三代病例的情况。
&&&&国家流感中心主任舒跃龙则认为,H7N9禽流感病毒的感染率、传播能力、致病性、耐药性等主要指标并没有改变,未发现病毒具有公共卫生意义的变异,不具备在人群中广泛传播的生物学基础,也未见其具备了能在人群中有效传播的能力,所以专家针对它的风险评估没有改变。
&&&&那么,通过什么方式来确定病毒是否变异?“测定禽流感病毒的基因序列可以发现病毒是否带有有利于病毒感染人细胞以及适应在人细胞内复制的变异。”在谢幼华看来,最终还需要实验验证新的变异的重要性。如果某种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能够形成人际传播,可能最初会造成较严重的影响。“但现在的技术手段和疾病控制措施远较过去先进,比如能快速生产疫苗、药物抑制剂等,在较短时间内应能加以控制。”谢幼华说。
&&&&当陌生的禽流感家族成员开始变得为人熟悉时,人们也感觉禽流感病毒出现的频率加快了。“野生鸟类中本身存在着不同亚型的禽流感病毒库,野生鸟类与人居环境和家禽家畜的接触也很难避免,禽流感病毒的进化随时在发生。监测网络的不断完善和检测手段的飞速发展对发现新的禽流感病毒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谢幼华对此回应道。
&&&&■新闻链接
&&&&国内数个H7N9疫苗已申报临床试验
&&&&2月7日,上海市新发与再现传染病研究所发布消息称,他们的课题组已成功研制出针对病毒H7N9的基因疫苗,该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申报阶段。
&&&&不过,这并非我国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申报阶段的H7N9疫苗。此前,至少已有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和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就自己研制的H7N9疫苗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提出临床试验申请。国家食药总局尚未就这些申请作出批复。
&&&&今年1月29日,北京科兴公司曾公开表示,他们的研究团队已完成H7N9疫苗的临床前研究,并制备了不同类型的候选疫苗试剂。一旦国家食药总局批准,他们可以及时启动临床试验。
&&&&去年3月,新型重配禽流感病毒H7N9在中国首次被发现。随后,疫情发展较快,去年3月31日至7月28日,全国共有13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报告,其中45例死亡。“销声匿迹”约3个月后,去年12月至今,H7N9又开始“活跃”,目前江苏、浙江等东南沿海省份几乎每天都报告H7N9新发病例。
&&&&中国疾控中心的统计显示,目前H7N9疫情每天都以确诊5至7例的规模增长。
&&&&早在去年4月,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发生之初,科技部会同卫生计生委启动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科技应急防控研究项目,重点推进临床诊断试剂开发、疫苗研制等重点工作。当时,科技部官方预计,将在两个月内完成核酸诊断试剂的临床验证,7个月内完成人感染H7N9禽流感预防性疫苗研制。
&&&&今年1月初,科技部网站发表消息称,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研发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课题已基本完成临床前研究。
&&&&但临床前研究完成,并不意味着H7N9疫苗上市在即。业内人士表示,一个新疫苗,从临床前研究到临床试验再到获批上市,还须经过很多谨慎的研究、审核环节和足够的时间(一般为2年至3年)。而这个时间的长短,一方面取决于疫苗研制的工艺和技术方案是否完备;另一方面则主要取决于疫情的发展形势以及政府对疫情形势的判断。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预防策略--《农技服务》2014年09期
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预防策略
【摘要】:正禽流感(AI)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高度接触性全身或呼吸系统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以急性败血症死亡到无症状带毒等多种病征为特点。禽流感是一种毁灭性疾病,几乎所有的家禽和野生鸟类都可感染此病,每次暴发都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野禽具有流感病毒天然储毒者的作用以及流感病毒可以由家禽直接感染人,并因其高度变异性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引起人类的发病和死亡,对人类健康构成极大的潜在威胁,所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S855.3【正文快照】:
禽流感(AI)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高度接触性全身或呼吸系统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以急性败血症死亡到无症状带毒等多种病征为特点。禽流感是一种毁灭性疾病,几乎所有的家禽和野生鸟类都可感染此病,每次暴发都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亢川,何家鑫;[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1期
;[J];吉林农业;2004年03期
朱建国;[J];动物医学进展;2004年02期
贺文琦,夏咸柱,陆慧君,高丰,高玉伟,成军;[J];吉林畜牧兽医;2004年07期
;[J];浙江林业;2004年02期
杨涛,杜绍范,刘明;[J];现代畜牧兽医;2005年03期
张晓菊,麻延峰,王红艳;[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5年03期
魏宏,林锋强,庄向生,张步伍;[J];动物医学进展;2005年09期
张晓菊,王红艳,吴媛;[J];浙江畜牧兽医;2005年05期
江经纬;潘德敏;;[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杜雄伟;李叶;杨卓;;[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杨琴;张兴晓;杨灵芝;郭庆栋;;[A];山东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袁达康;黄勇;杨华可;黎景全;李艳芬;;[A];新发传染病防治学习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高玉伟;夏咸柱;扈荣良;王立刚;刘丹;邹啸环;黄耕;贺文琦;;[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成立20周年庆典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李叶;廖明;辛朝安;;[A];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汇编[C];2004年
曲敬来;常晓;;[A];2005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5年
许飞;张伟;;[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首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冉伟;孙艺学;朱利塞;丁壮;丛彦龙;;[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高福;;[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专题报告一[C];2014年
孙丹丹;包永占;史万玉;钟秀会;;[A];纪念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成立30周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华东区第十九次中兽医科研协作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冀衡;[N];农村医药报(汉);2003年
杨孝文 编译;[N];北京科技报;2007年
本报驻美国记者
毛黎;[N];科技日报;2008年
;[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叶圣琳;[N];大众科技报;2009年
常青 王均珠;[N];贵阳日报;2009年
本报驻英国记者
何屹;[N];科技日报;2009年
刘国远 杨伶;[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郝成涛;[N];科技日报;2009年
刘霞;[N];科技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房家立;[D];武汉大学;2011年
徐一鸣;[D];吉林大学;2009年
李雪辉;[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李青;[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朱紫祥;[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魏东;[D];甘肃农业大学;2013年
贾雷立;[D];吉林大学;2006年
赵敬贤;[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王佳;[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王晓杜;[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吕锡宏;[D];复旦大学;2010年
高蕾;[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李颖;[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朱云;[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邢晓会;[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年
秦萌;[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刘洪强;[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徐秋林;[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赵刚;[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韦天彬;[D];汕头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中国采取措施防禽流感在野生鸟类和家禽之间传播
<font color="#04年03月27日
本页位置: →
中国采取措施防禽流感在野生鸟类和家禽之间传播
  中新社北京三月二十六日电(记者赵胜玉)由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共同组织,旨在集中打击破坏野生鸟类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的“候鸟二号行动”日前在全国启动。
  截至到三月二十四日,在“候鸟二号行动”开展的四天中,各级森林公安机关按照国家林业局、公安部的统一部署,重拳出击,依法严厉打击破坏鸟类资源违法犯罪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
  据统计,全国森林公安机关共检查野生鸟类活动区域两千多处,检查清理宾馆、饭店一万三千多家、野生动物市场四千多个。共立案查处各类破坏鸟类资源案件一千多起;收缴野生鸟类三万多只,收缴其他野生动物一万多只(头),收缴枪支一百多支。收缴的三万余只活体野生鸟类已放归大自然,行动还在进一步向纵深开展。
  中国拥有丰富的鸟类资源,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候鸟迁徙通道、停歇地和越冬地。世界三条重要的候鸟迁徙路线都经过中国。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了亚太地区迁徙候鸟保护战略,并有十多个保护区加入了鹤类网络、涉禽网络和雁鸭网络。此次开展的“候鸟二号行动”是中国防止禽流感病毒在野生鸟类和家禽之间传播,有效保护野生鸟类资源、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健康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一些地方破坏野生鸟类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仍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鸟类迁徙规律,在鸟类迁徙停歇地和栖息地大肆张网捕鸟、投药毒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铁路、公路、航空等运输方式,将非法猎捕、收购的野生鸟类运往消费市场;一些市场、宾馆、饭店为招揽生意,擅自经营野生鸟类。这些违法犯罪活动,极大地破坏了野生鸟类资源,对国土生态安全构成了威胁。
  国家林业局要求,各地林业主管部门要结合中国境内野生鸟类迁徙时间和破坏鸟类资源违法犯罪发生规律,结合本地区鸟类资源遭到破坏的突出环节,集中时间、集中警力,对非法猎捕、杀害、收购、运输、出售野生鸟类等违法犯罪行为进行集中打击。重点打击在鸟类迁徙停歇地、迁徙通道和集中活动区域张网捕鸟、投药毒鸟等非法狩猎野生鸟类的违法犯罪行为,通过公路、铁路、航空等方式非法运输野生鸟类及其制品的不法行为,非法收购、出售野生鸟类的窝点和市场。严格按照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及时将破坏鸟类资源案件移交森林公安机关查处。
编辑:李淑国
:::新闻自写短信:::
最多五个(半角逗号号分隔 0.2元一条)
中国采取措施防禽流感在野生鸟类和家禽之间传播
健康指南?健康指南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font color="#CC*768 分辨率关注禽流感上海未现疑似病例
------------------------------------------
&&& 本市已建立完备的流感监测网络,包括160家医院的发热门诊和遍布全市的43家流感监测点,严密监控可疑病例。据上海市卫生局统计数据,本市前三季度未发现禽流感疑似病例。& &
发热病人单独门诊  全市的流感监测网络包括160家医院的发热门诊。昨天,中山医院呼吸科主任白春学教授告诉记者,目前该院发热门诊已加强监测。经过医院的预检分诊处测体温后,所有筛查出的发热病人将避开门急诊的正常通道,从一扇独立的门直接进入发热门诊。  穿着隔离服、口罩、鞋套等全套保护“装备”,专门负责接待发热病人的医生将通过咽部、心肺的体表检查,并借助血液检查、痰液检查等辅助手段,来判定一个发热病人是普通感冒还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旦症状疑似禽流感,院内专家组会第一步把关,发现问题后立即上报市疾控中心。疾控专家一旦确诊,将立即进行隔离治疗。整个就诊过程中,疑似病人被安排尽量不从医院公共区域走过,防止近距离接触造成的交叉感染。&&&
由于即将进入本市好发呼吸道疾病的冬春季节,该院所有医务人员被要求提高警惕,密切关注可疑患者。据上海市卫生局数据统计,本市前三季度未发现一例禽流感疑似病例。&&&
监测点每周上报
  流感监测网络还包括全市43家流感监测点,主要以各区县的疾控中心为主。记者从虹口区疾控中心获悉,该监测点主要负责统计本区内的发热病人情况,每周上报一次。  监控的对象主要是二级以上医院急诊中的上呼吸道感染和发热病人,监测其症状,并关注一段时间内是否出现异常现象。例如,如果上呼吸道感染病人突然猛增,区疾控中心将进一步了解,其发病原因是普通感冒还是流行性感冒。必要时,将对部分病人进行标本采集和病源学分析。&&&
专家解密 &&& ■目前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
市公共卫生中心卢洪州教授表示,目前已经证实H5N1型禽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患病家禽或野生鸟类传播给人。多数禽流感患者具有与患病家禽的接触史,饲养患病家禽、捕捉和处理患病鸟类、食用未熟透的家禽都是感染病毒的危险因素。  那么,禽流感病毒是否会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目前来自临床的资料显示,人与人之间还没有产生大规模、快速传播,同时禽流感患者在医院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即使不采取任何隔离措施,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也非常低。&&&
■有效疫苗尚未研制成功  禽流感病毒属于自然寄生在野生鸟类和家禽体内的一种病毒,因此彻底根除几乎是不可能的,采取恰当预防措施是降低该病毒对人类威胁的最好方法。但目前还没有研制成功针对禽流感病毒的有效疫苗。疫苗研究多集中在血凝素抗原(H5)。临床试验证明,初次注射的H5疫苗免疫原性较弱,需要注射两次高纯度的血凝素抗原或加入免疫佐剂MF59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通过三次注射1997H5疫苗能够使机体产生针对2004年分离到的禽流感病毒的交叉免疫。&&&
防控支招  ■经常洗洗手&&&
专家认为,传统的防疫手段对预防禽流感效果良好。其中,勤洗手对预防包括流行性感冒和禽流感等各种疾病非常有效。  美国马萨诸塞州塔夫特大学医学院博士杰弗里?格里菲思解释说,流感大多通过手传播到嘴。人们通常打喷嚏后擤鼻涕,然后不知不觉通过手传播到嘴。另外,人们咳嗽时喷出的飞沫也可能传播病菌。&&&
■有病早隔离  普通患者通常不知道服药的准确时间,从而错过预防禽流感的最好时机。因此,专家建议,一旦出现流感症状,必须避免与外界接触,防止病菌进一步传播。&&&
■勿迷信药物  目前治疗禽流感有两种药物,分别是罗氏制药公司生产的"达菲"胶囊和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乐感清"。但美国匹兹堡大学亨德森博士认为,"达菲"可能预防H5N1型禽流感病毒暴发,但不会对人体起到全面保护作用。&&&
监测 &&& 候鸟疑为传播真凶  &
候鸟在传播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过程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目前尚不明确。野生水禽是所有A型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相当多的间接证据表明,迁徙中的候鸟可以把病毒以低致病性的方式传播给家禽,并最终发展为高致病性病毒。  在已知的病毒中,只有部分H5和H7亚型的A型禽流感病毒会引起高致病性禽流感。最近发生的传染事件显示,有些鸟类可直接传播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作者:□晚报记者陈烨报道摄影薛红滨
本站点所有内容为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及建立镜像
制作:解放日报网络部,联系电话:(11转网络部 传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宁野生动物园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