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①碘仿反应的条件条件是不是应该写≥60℃?

(1) 0.0065&& (2)1.0;&催化剂&& (3)& &;&(4) 吸热;温度升高时,平衡向右移动,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解析试题分析:⑴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为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⑵因为达到平衡时实验2的平衡浓度跟实验1相等,所以起始浓度也是相等的,即1.0为⑶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可以看出:v3>v1,引起反应速率大的原因只能是起始浓度大,所以有c3>1.0 mol/L⑷实验4和实验l比较是温度的不同,升高温度,平衡是向着吸热的方向移动,因此,正向是吸热的方向。考点:化学平衡的有关知识。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填空题
工业制硝酸的主要反应是:4NH3(g)+5O2(g)4NO(g)+6H2O (g)&&ΔH=" -1025" KJ/mol (1)一定温度下,现将0.8mol NH3和1.5mol O2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2)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时间/浓度 c(NH3)(mol/L) C(O2)(mol/L) C(NO)(mol/L) 起始 0.8 1.5 0 第2min 0.7 a 0.1 第4min 0.4 1.0 0.4 第6min 0.4 1.0 0.4 第8min 1.2 2.5 0.4 &①起始时物料比c (O2) : c (NH3)>1.25,其原因是&&&&&&&&&&&&&&&&&&&&&&&&&&&&&&②反应在第2min到第4min时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1·min-1③反应在第2min改变了反应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填字母序号) a.使用催化剂&& b.升高温度&& c.增大压强&& d.增加O2的浓度④反应在第8min改变的反应条件可能是&&&&&&&&&&&&&&&&&&&&,再次达到平衡时,NO的体积分数&&&&&&&&&&&&&&&&&&&&&&(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填空题
碘及其化合物在人类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1)加碘食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工业上以电解法制备碘酸钾,电解设备如图所示。先将一定量的碘溶于过量氢氧化钾溶液,发生反应:3I2+6KOH=5KI+KIO3+3H2O,再将该溶液加入&&&&&&&(阴极、阳极)区,另将氢氧化钾溶液加入另外一个区。使用&&&&&&&(阴、阳)离子交换膜,在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2)碘化氢不稳定,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HI(g)I2(g)+H2(g) &ΔH="+9.48" kJ·mol-1已知ΔS>0①该反应属于(&&& )A.任何温度均自发&&& B.任何温度均不自发&& C.高温自发&&& D.低温自发②一定条件下,反应在一个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恒温,缩小体积,平衡常数不变B.恒温,缩小体积,平衡不移动,颜色加深 C.恒容,升温,正向反应速率和逆向反应速率均增大&&D.恒容,在容器中若投入2mol HI,达到平衡时吸收9.48 kJ 的热量&&③一定温度下,平衡常数K=1/4,在2L的容器中,加入4molHI发生反应达到平衡,HI的转化率&&&&&&&。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填空题
反应m A+n Bp C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①若A、B、C都是气体,减压后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则m、n、p的关系是&&&&&&&&&&&&&&&&&&&&。②若C为气体,且m + n = p,在加压时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定向______方向移动。③如果在体系中增加或减少B的量,平衡均不发生移动,则B肯定不能为______态。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填空题
在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2 mol的N2和0.6 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 ΔH<0 。反应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图,计算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为______________。(2)该反应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_________________。(3)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改变反应温度,则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为____________。(填序号)a.0.20 mol·L-1 b.0.12 mol·L-1 c.0.10 mol·L-1& d.0.08 mol·L-1(4)请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若该反应在298K、398K时的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填“>”、“="”" 或 “<” )。(5)在第5分钟末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后,若在第8分钟末达到新的平衡(此时NH3的浓度约为0.25 mol·L-1),请在上图中画出第5分钟末到此平衡时NH3浓度的变化曲线。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填空题
(16分)工业上可以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采用下列反应制备甲醇:CO(g)+2H2(g)CH3OH(g)(1)下列情况可以作为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的是(填序号)&&&&&&&&&&&&&&&&。A.生成CH3OH 的速率与消耗H2的速率之比为1︰2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D.体系内的压强保持不变(2)下表所列数据为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温度/℃ 250 300 350 K 2.041 0.270 0.012 &①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由上表数据判断,该反应的△H&&&&0(填“>”、“=”或“<”)。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②某温度下,将2molCO和6molH2充入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时c(H2)=1.4mol/L,则CO的转化率为&&&&&&&&,此时的温度为&&&&&&&&&。(3)欲提高CO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填序号)A.升温B.加入更高效的催化剂C.恒容条件下充入COD.恒容条件下充入H2E.恒容条件下充入氦气F.及时移走CH3OH(4)一定条件下,CO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1molCH3OH的能量变化为90.8kJ。该温度下,在三个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料,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容器 甲 乙 丙 投料方式 1molCO、2molH2 1molCH3OH 2molCH3OH 平衡数据 C(CH3OH)/(mol/L) c1 c2 c3 体系压强(Pa) p1 p2 p3 反应的能量变化 akJ bkJ ckJ 原料转化率 α1 α2 α3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填序号)A.2c1<c3&&&&&&&&B.2 p1<p3&&&&&C.|a|+|b|=90.8&&&& D.α1+α3>1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填空题
在一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2 mol的N2和0.6 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Q(Q>0), (1)该反应所用的催化剂是&&&&&&(填写名称)该反应450℃的平衡常数&&&&&&&&&500℃时的平衡常数(填“&”、“&”或“=”)。(2)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A.3V正(H2)=2V逆(NH3)B.容器中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随时间而变化C.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D.容器中气体的分子总数不随时间而变化(3)如上述反应若第5分钟时达到平衡,测得NH3的物质的量为0.2mol计算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平均反应速率v(N2)为______________mol/(L&min)。(4)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ABCD研究目的压强对反应的影响(P1&P2)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平衡体系增加N2对反应的影响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图示&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填空题
多晶硅生产工艺流程如下:(1)粗硅粉碎的目的是&&&&&。分离SiHCl3 (l)和SiCl4(l)的方法为&&&&&&。(2)900℃以上, H2与SiHCl3发生如下反应:SiHCl3 (g)+ H2 (g)Si (s) + 3HCl (g)&&& ΔH >0,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为提高还原时SiHCl3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3)该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4)SiCl4与上述流程中的单质发生化合反应,可以制得SiHCl3,其化学方程式为&&&&&&。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填空题
近年来,碳和碳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实际中应用广泛。(1)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充有2mol CO与4mol 水蒸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g)+H2O(g)CO2(g)+H2(g),CO的转化率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t(℃)7508501000CO%0.72/30.5&10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850℃时,向该容器中重新通入1mol CO、1.5mol H2O、0.5mol CO2和2molH2,此时反应___________(填“向右进行”、“向左进行”或“处于平衡状态”)。(2)已知:C(s)+O2 (g) ===CO2(g) △H1=﹣393.5kJ·mol-12H2(g)+O2(g)===&2H2O(g) △H2=﹣483.6kJ·mol-1C(s)+H2O(g)===&CO(g)+H2(g) △H3=+131.3kJ·mol-1则CO和H2O生成CO2和H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目前工业上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有关反应为:CO2(g)+3H2(g)CH3OH(g)+H2O(g) ΔH=-49.0 kJ·mol-1。现向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反应过程中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___;②若改变条件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平衡常数______________(填序号)a.可能不变&&&&b.可能减小 &&&c.可能增大 &&d.不变、减小、增大皆有可能(4)NaHCO3的水溶液呈碱性,其原因是(用文字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温下,向100mL 0.2mol/LNaHCO3溶液中滴加amol/L的醋酸溶液,当滴加到溶液呈中性时,所用去的醋酸体积刚好也为100mL,此时醋酸的电离常数为b, 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醋酸的浓度a=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化学方程式对吗?氯是不是需要写成支链的形式?(反应条件简写请忽略)_百度知道
提问者采纳
这样写也可以
把氯写在下面也可以
我更推荐,第二种做法,把氯原子作为取代基,写在上或下的位置。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化学方程式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分析:同温下,增大压强,平衡逆向进行,平衡时G的体积分数变小,故可知c>75.0>54.0>a>b,利用c>75.0>54.0可知同压下,升温平衡正向移动,即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从而可知f>75.0,所以①正确;在915℃、2M Pa下,设E的起始量为amol,转化率为x,则平衡时G的量为2ax,由题意得2axa-ax+2ax=75%,解得x=0.6,②正确;该题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因此为熵增反应,③正确;结合前面分析知升温平衡正向移动,则平衡常数增大,④正确,解答:解:利用图表分析结合平衡原理分析;a与b、c与d、e与f之间是压强问题,随着压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G的体积分数减小,b<a;c>75%,e>83%;c、e是温度问题,随着温度升高,G的体积分数增大,所以正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所以,K(1000℃)>K(810℃);f的温度比b的高,压强比b的小,所以f>b;而②,设E的起始量为amol,转化率为x,则平衡时G的量为2ax,由题意得2axa-ax+2ax=75%,解得x=0.6,α=60%,故②正确;该反应是一个气体分子增大的反应,属于熵增反应,所以③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分析,数据处理的方法应用,平衡计算和对比判断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化学
(2013?重庆一模)(1)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H2O(g)?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t该反应为放(填“吸”或“放”)热反应,实验2条件下平衡常数K=0.17.(2)已知在常温常压下:①2CH3OH(l)+3O2(g)=2CO2(g)+4H2O(g)△H=-1275.6kJ/mol②2CO&(g)+O2(g)=2CO2(g)△H=-566.0kJ/mol③H2O(g)=H2O(l)△H=-44.0kJ/mol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CH3OH(l)+O2(g)=CO (g)+2H2O(l)△H=-442.8KJ/mol;.(3)某实验小组依据甲醇燃烧的反应原理,设计如图所示的电池装置.&写出负极反应式:CH3OH+8OH--6e-=CO32-+6H2O.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将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科目:高中化学
(2013?重庆模拟)水热反应是指在高温高压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技术,不仅能实现二氧化碳到有机物的转化,还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成煤炭等资源.下列有关水热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定包含化学变化B.可以降低自然界中碳的含量C.可以改善温室效应D.可以重建地球上碳资源的和谐循环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2013?重庆模拟)已知X、Y、Z、W、Q都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其中X、Y、Z是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W的三价阳离子与Z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它们相互形成的化合物中存在离子键;XZ2为非极性分子;Y、Z&氢化物的沸点比它们同族其他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Q在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化合物XZ2的电子式,其晶体类型为分子晶体.(2)Y、Z&氢化物的沸点比它们同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的原因是氨气分子之间、水分子之间都存在氢键.(3)将少量YZ2通入过量小苏打溶液中,再使逸出的气体通过装有足量过氧化钠颗粒的干燥管,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二氧化氮、氧气.(4)某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投入0.2mol&H2和0.2mol&XZ2,发生如下反应:H2+XZ2?H2Z+XZ 测得平衡时,XZ2的转化率为60%,则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2.25.(5)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的高效氧化剂和消毒剂,常用于饮用水处理.工业生产高铁酸钾的方法为:①常温下先将Q的单质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制得含Q元素的一种含氧酸盐;②再将其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氧化硝酸铁,得到高铁酸钠粗产品;③过滤后用氢氧化钾溶液溶解,重结晶,再经过脱碱、洗涤、干燥处理,得到高铁酸钾.写出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lO-+2Fe3++10OH-=2FeO42-+3Cl-+5H2O,第③步中高铁酸钠能够转化为高铁酸钾的原因是高铁酸钾的溶解度比高铁酸钠的溶解度小.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2013?重庆模拟)I.将由Na+、Ba2+、Cu2+、SO42-、Cl-组合形成的三种强电解质溶液,分别装入图1装置中的甲、乙、丙三个烧杯中进行电解,电极均为石墨电极.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常温下各烧杯中溶液pH与电解时间t的关系如图2(忽略因气体溶解带来的影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乙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O2↑+H2SO42CuSO4+2H2O2Cu+O2↑+H2SO4;(2)电极f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3)若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乙烧杯中c电极质量增加了8g,要使丙烧杯中溶液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应进行的操作是向丙烧杯中加入水2.25g.II.工业上利用BaSO4制备BaCl2的工艺流程如下:某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以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为原料,对上述工艺流程进行模拟实验.(1)上述过程中,气体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得到Na2S.Na2S水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S2-+H2O?HS-+OH-、HS-+H2O?H2S+O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已知有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BaSO4(s)+4C(s)&4CO(g)+BaS(s)△H1=+571.2kJ/molC(s)+CO2(g)&&2CO(g)△H2=+172.5kJ/mol则反应BaSO4(s)+2C(s)&2CO2(g)+BaS(s)△H3=+226.2kJ/mol(3)在高温焙烧重晶石过程中必须加入过量的炭,同时还要通入空气,其目的是使BaSO4得到充分的还原(或提高BaS的产量),硫酸钡和碳反应为吸热反应,炭和氧气反应放热维持反应所需高温.(1)石灰乳 过量 (2)过滤 (3)盐酸 Mg(OH)2+2H+=Mg2++2H2O (4)MgCl2(熔融)Mg+Cl2↑(1)工业上常加入廉价的石灰乳使海水中的MgSO4转化为Mg(OH)2;为使MgSO4完全转化为Mg(OH)2,应加入过量石灰乳。(2)加入石灰乳产生Mg(OH)2,通过过滤将Mg(OH)2分离出来。(3)用盐酸溶解Mg(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OH)2+2H+=Mg2++2H2O(4)工业上电解熔融MgCl2制取M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熔融)Mg+Cl2↑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可用来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很多,如蒸馏、过滤、结晶、渗析、盐析等,分离或提纯下列各组混合物所选用方法最合适的是(  )A.FeCl3溶液得到FeCl3固体——加热蒸干B.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入稀硝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分离NaNO3和BaSO4的混合物——溶解、过滤D.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SO4——加入BaCl2溶液、过滤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某未知溶液中离子的检验方法及其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一定含有CO32ˉB.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一定含有SO42ˉC.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一定含有Ca2+D.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显黄色,一定含有Na+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实验内容实验目的A向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B向AgCl和水的混合物中滴加KI溶液,产生黄色沉淀验证溶解度AgI小于AgClC淀粉溶液和稀硫酸混合加热后,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D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检验气体中有乙烯&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实验室,称取一定量的粗盐经溶解、过滤、结晶等操作,可得到较纯净的食盐。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不规范的是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三苯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医药中间体,实验室合成三苯甲醇其合成流程如图1所示,装置如图2所示。已知:(Ⅰ)格氏试剂容易水解,&(碱式溴化镁);(Ⅱ)相关物质的物理性质如下:物质熔点沸点溶解性三苯甲醇164.2℃380℃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乙醚-116.3℃34.6℃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有机溶剂溴苯-30.7°C156.2°C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苯甲酸乙酯-34.6°C212.6°C不溶于水Mg(OH)Br常温下为固体能溶于水,不溶于醇、醚等有机溶剂&(Ⅲ)三苯甲醇的分子量是260,纯净固体有机物一般都有固定熔点。请回答以下问题:(1)图2中玻璃仪器B的名称:&&&&&&&&;装有无水CaCl2的仪器A的作用是&&&&&&&&&&&&; (2)图2中滴加液体未用普通分液漏斗而用滴液漏斗的作用是&&&&&&&&&&&&;制取格氏试剂时要保持微沸,可以采用&&&&&&&&&&(方式)加热,优点是&&&&&&&&&&&&&&&&&&&&&&&&&&&;(3)制得的三苯甲醇粗产品中,含有乙醚、溴苯、苯甲酸乙酯等有机物和碱式溴化镁等杂质,可以设计如下提纯方案,请填写如下空白:其中,①操作为:&&&&&&&&&&&&;洗涤液最好选用:&&&&&&&&(从选项中选);A、水&&&&&&&&&& B、乙醚&&&&&&&&&&& C、乙醇&&&&&&& D、苯检验产品已经洗涤干净的操作为:&&&&&&&&&&&&&&&&&&&&&&&&&&&&&&&&&&&。(4)纯度测定:称取2.60g产品,配成乙醚溶液,加入足量金属钠(乙醚与钠不会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体积为100.80ml标准状况)。产品中三苯甲醇质量分数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15分)锌锰干电池所含的汞、酸或碱等在废弃后进入环境中将造成严重危害。对废旧电池进行资源化处理显得非常重要。某化学兴趣小组拟采用如下处理方法回收废电池中的各种资源。(1)碱性锌锰干电池的电解质为KOH,总反应为Zn+2MnO2+2H2O=2MnOOH+Zn(OH)2,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填充物用60℃温水溶解,目的是加快溶解速率,但必须控制温度不能太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3)操作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 。(4)滤渣的主要成分为含锰混合物,向含锰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稀草酸,并不断搅拌至无气泡为止。其主要反应为2MnO(OH)+MnO2+2H2C2O4+3H2SO4=2MnSO4+4CO2↑+6H2O。①当1 mol MnO2参加反应时,共有___________mol电子发生转移。②MnO(OH)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也可发生反应,试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5)铜帽溶解时加入H2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铜帽溶解完全后,可采用_____________方法除去溶液中过量的H2O2。(6)锌锰干电池所含的汞可用KMnO4溶液吸收。在不同pH下,KMnO4溶液对Hg的吸收率及主要产物如下图所示:根据上图可知:①pH对Hg吸收率的影响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强酸性环境下Hg的吸收率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单晶硅是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工业上可用焦炭与二氧化硅的混合物在高温下与氯气反应生成SiCl4和CO,SiCl4经提纯后用氢气还原得高纯硅。以下是实验室制备SiCl4的装置示意图。实验过程中,石英砂中的铁、铝等杂质也能转化为相应氯化物,SiCl4、AlCl3、FeCl3遇水均易水解,有关物质的物理常数见下表:物质SiCl4AlCl3FeCl3沸点/℃57.7-315熔点/℃-70.0--升华温度/℃-180300&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装置D的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装置C中的试剂是&&&&&&&&&&; D、E间导管短且粗的原因是&&&&&&&&&&&&&。(3)G中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中肯定存在OH-、Cl-和SO42-。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酸根离子(忽略空气中CO2的影响)。【提出假设】假设1:只有SO32-;假设2:既无SO32-也无ClO-;假设3:&&&&&&。【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可供选择的实验试剂有:3&mol/L&H2SO4、1&mol/L&NaOH、0.01&mol/L&KMnO4、溴水、淀粉-KI、品红等溶液。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3 mol/L H2SO4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置于a、b、c三支试管中,分别进行下列实验。请完成下表:序号操&作可能出现的现象结论①向a试管中滴加几滴&&&&&&&&&溶液若溶液褪色则假设1成立若溶液不褪色则假设2或3成立②向b试管中滴加几滴&&&&&&&&&溶液若溶液褪色则假设1或3成立若溶液不褪色假设2成立③向c试管中滴加几滴&&&&&&&&&溶液&&&&&&&&&&&&&&假设3成立&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发生的反应如下: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O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沸点/℃密度/(g·cm-3)水中溶解性正丁醇117.20.810 9微溶正丁醛75.70.801 7微溶&实验步骤如下:将6.0 g Na2 Cr2O7放入100 mL烧杯中,加30 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 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B中。在A中加入4.0 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当有蒸汽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在E中收集90℃以下的馏分。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馏分,产量2.0 g。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能否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________。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3)上述装置图中,B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D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a.润湿   b.干燥   c.检漏  d.标定(5)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离水时,水在________层(填“上”或“下”)。(6)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50.60反应一段时间就停了,是不是酶的失活需要时间?A项老师说最适温度是40℃,怎么网上有的说酶的最适温度不是一个常数,他与作用时间的长短有关,对么?还有这个图又没有把所有的温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为什么50.60反应一段时间就停了,是不是酶的失活需要时间?A项老师说最适温度是40℃,怎么网上有的说酶的最适温度不是一个常数,他与作用时间的长短有关,对么?还有这个图又没有把所有的温
为什么50.60反应一段时间就停了,是不是酶的失活需要时间?A项老师说最适温度是40℃,怎么网上有的说酶的最适温度不是一个常数,他与作用时间的长短有关,对么?还有这个图又没有把所有的温度都画出来,他怎么就没可能最适温度是41℃呢?那不就说明不能确定最适温度了吗?那答案怎么不选A?
答案应该选D.很明显本题根本没有牵扯到与酶量的相关条件,所以答案肯定是D.这个最适温度其实是一个范围,酶的活性随着温度的变化程二次函数关系.是先升后降的.这个所谓的最适温度其实是一个温度范围,并不是一个确切的温度点.酶反应受诸多条件制约.不可简单地想.对于高中生物,需要掌握的其实就是一个最适温度的概念,并不要求具体掌握如何测量.A:从图中曲线可知,在40℃时,酶活性比较高;虽然当温度升到50℃之后前一段时间酶活性依然很高,但之后就降下来了.这说明,对于这种酶,其最适温度在40℃左右,所以A是对的.B、C我就不用多说了至于高温条件下,即50℃、60℃条件下反应为何会终止,这就牵扯到生物化学中的知识了.简单地提一点,酶是一种复杂的催化剂,属于生物大分子,不能把它简单的类比为无机催化剂.酶是有结构的蛋白质,它无时无刻不与底物有着联系.底物浓度也会影响酶的活性.之所以会出现50℃、60℃这样的曲线,原因有2:1.温度升高,物质的自由能增加,即使是无机催化剂,速率也会增高.只要不使酶失活,还是可以产生一定催化效果的.2.底物浓度对酶活性产生了影响.反应后期,随着底物浓度的降低,在这个温度下,酶的最适底物浓度升高,导致反应的终止.如果还不明白,我们可以继续讨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是不是应该安静的走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