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明德小学学富康校区系公立定私立

孩子漫漫求学路为何不在同德围_新闻中心_新浪网
孩子漫漫求学路为何不在同德围
  “上学难”,近年来同德围居民此类呼声不绝于耳。
  但鲜为人知的是,2009年教育部门准备启用明德中学的富康校区,由于生源太少,至今招收的所有地段生都在明德中学本校区上课。明德小学的富康校区也因同样原因,没有开办,两个校区的教学楼建成后空置多年。
  一边是生源不足,教室空置;一边是学生长途跋涉上学,居民呼喊“上学难”。这种吊诡局面的背后,或与同德围特殊的人口构成有关。2011年人口统计结果显示,同德街总人数约21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9688万人,人户分离人口约7万人,流动人口约为11万人。
  在此情形下,从老城区搬迁而来户籍仍留在原住地的同德围居民,出于对教育质量的担忧,仍选择在老城区上学。
  “同德围上学难,缺的不仅是学校,更关键是优质学位。”同德街有关负责人如是分析。
  3月15日,白云区教育局宣布:今年内将在同德围开办一所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一所公办小学、两所公办幼儿园。这意味着同德围将结束无高中学校的历史,公办小学的优质学位数也将增加。同时开展为期3年的“幸福围”教育帮扶活动,区内8所优质公办学校对口帮扶同德围地区8所民办学校。
  这一系列举措,能否纾解同德围居民“上学难”呢?
  地段生读民校家长叹不公教育局解释民办公办一样
  对于拥有广州市户口的老城区居民来说,子女按地段就读公办小学,但不少同德围居民抱怨,这一福利被降格为入读民办学校。
  根据2011年白云区的小学招生地段划分,明德小学的招生地段是明德居委、同康居委,明德小学富康校区招生地段是紫竹苑居委、恒丰居委、同德新社区,市一级的同德小学只招收同德街五条村的地段生,即鹅掌坦居委、田心居委、粤溪居委、上步居委、横蚓游U馊7段е獾牡囟紊钥谌攵料嘤Φ男∏涮酌癜煅J保硎芤环阎频拇觯汕普鲎氏蛎癜煅9郝蜓唬
  “本人是同德街泽德花园的居民,人户一致且只有一套房产。根据政策,我们只能入读积德花园小学(民办),但泽德花园二期(即今年新入市的安居房)的居民却可以入读明德小学富康校区(公办)。这种同一个社区却区分入读不同学校的做法不合情理,也不公平。”去年小学招生季,一名学生家长在网上如此抱怨。
  白云区教育局相关人士对此表示,地段划分是考虑多种因素的决定,入读民校也享受公办学位的待遇,免收学费,差额的学费由教育局拨款财政埋单。民校同样接受教育部门的管理,保证教育质量达标,并不影响地段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至于民校的升学成绩,这与地区的生源特点有关,并不代表学校的教育水平。
  为读好学校居民不迁户口户籍生不足新校迟迟难开
  杨先生的户口在越秀区,按地段,孩子的对口小学是区一级的教育路小学。杨先生是同德围南片一小区的业主,按现有招生地段划分,即使把户口迁入同德围,也不在公办小学明德小学的招生地段。
  “一来越秀区教育水平高,二来虽然明德小学是白云区的省一级,但只能对口直升区一级的明德中学,越秀区小升初还有机会电脑派位派到好学校。”杨先生说,就近择校读明德小学要几万元赞助费,并不值得,他情愿让家人每天带孩子坐公交车到越秀区上学,“车费总比几万块赞助费低”。
  权衡之后,杨先生表示,除非三五年内同德围的升学率能够缩小与市区学校的差距,否则他绝不会让孩子在同德围读书。
  像杨先生这样,绝大多数迁至同德围的居民都不愿将户籍转入,就是考虑到孩子的入学问题。
  有关资料显示,同德围目前有8所小学3所初中。据统计,同德街3所中学办学规模共90个班,提供学位4500个,8所小学办学规模共186个班,可接收学生8556人。
  “从这些数字来看,同德围的教育资源完全能满足居民的需求,现在居民要求的是优质教育。”白云区教育局唐主任表示,同德围地区已实现“公办学校百分百满足地段生的入学需求,民办学校保证百分百向非地段生提供学位”的目标。据统计,每年同德围地区只有约150名户籍初中毕业生,周边的白云中学(省一级)、彭加木纪念中学(市一级)完全能够满足同德围居民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
  唐主任还提及,由于生源不足,每年对应地段招收的新生不能成班,已建成多年的明德小学富康校区和明德中学富康校区未投入使用。
  “择校是家长自己的行为。”唐主任表示,但这不能说明同德围本身的教育水平不足。
  ■不可回避的事实
  家长:教学落后宁愿送孩子出去读
  学校:人口结构复杂学生差异较大
  “在这边上学,外地人太多,那些小孩有些很没素质。”年轻妈妈霍女士一提到同德围的教育就摇头,她原住越秀区东山一带,户口也在越秀区,婚后随丈夫居住同德围岭南花园,孩子去年7月上了小区附近的幼儿园,但她表示,以后还是会送孩子回越秀区读书。对于同德围内惟一的公办初中,她的印象也不佳,“那些学生还打群架”。
  “挂在明德中学教学楼下的2007年中考光荣榜,初三年级有280多人,能考上高中的也就100多人,其他的去读技术学校,还有很多都不读书了。”同德围居民杨先生对此印象深刻。
  龚先生家的户口在岭南花园,去年儿子作为地段生入读民办的岭南花园小学,龚先生抱怨:“每个班的学生太多了,一个班60多个,老师怎么管?”
  对民办学校的质量,龚先生并不放心。朋友的孩子在西村小学读一年级,上学期,龚先生特意拿儿子的学习进度和朋友的孩子比较,发现儿子学校的教学进度明显落后好几节,班主任解释说:“岭南花园小学属于白云区,由白云区教育局管,西村小学归越秀区教育局管,每个区的教学规划不一样。”这样的回答并未能消除龚先生的疑虑。
  “我校流动儿童占目前全校人数的47%,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较大。”2011年,明德小学谢校长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同德围是城市拆迁安置区,也是外来人口聚集地,人口结构的复杂性给学校教育带来挑战。
  近日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谢校长对此解释,由于白云区小学毕业生是免试直升对口中学,并不能片面以学生成绩来衡量教育质量,明德小学大力发展跆拳道、车模航模等体育、科技和艺术活动,作为办学特色,不少学生在市里和区里的比赛都有获奖。
  谢校长透露,他们下一步将按照区的要求,优化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效率,改善教学方法。
  ■活在同德围
  一位家长的忧虑:“教学目标是考试能及格”
  “班主任居然说,学校教学的重点目标是让全年级1/3的学生毕业考试能及格。”家长姚女士回忆起她曾参加的一次家长会时说,当时这让她的心凉了半截。同事的孩子在越秀区上小学,开家长会时老师说的目标是让学生都能考上心仪的学校。“这个教育水平差距实在太远了。”
  姚女士一家住在同德围,2005年儿子小东入读了户籍所属的公办小学明德小学。姚女士称,学校的教育理念落后,常布置抄写生词多少遍的作业,有时给出好词好句要求学生背诵默写并要求家长检查。“好词好句是放在文章里才有意义啊,这样抽出来记有什么作用?”整个小学阶段,姚女士基本没有理会老师的课堂教学要求,有时甚至干脆让孩子不做这类机械记忆抄写的作业。
  “趁孩子还有点上进心。”姚女士带儿子读课外辅导班。小东现在读初一。“班上能考上广雅和省实天河实验分校等名校的学生,都长期参加社会教育机构的辅导班,也不是学校的功劳。”姚女士称,她了解到儿子班上前20名的学生基本都到同德围外的中学读书。
  姚女士也曾带儿子到地段所属的明德中学参观,小东坚决不上这所中学,嫌学校太小,环境不好。最后姚女士交了择校费,小东入读越秀区一所市重点中学,每天都要早上6点起床上学,但姚女士觉得这些都是值得的。
  ■同德围教育之我见
  同德围的学校数量太少了,学校也那么小,公办的学校也太少。希望公办学校多一点。
  ―――岭南花园居民龚先生
  我希望政府尽量多些投入在教育上,下面的部门也多做实事。小孩是未来的希望,我不愿我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如果学费贵,在同德围读不起书),私立学校的师资队伍和国家投入也应该有保证,能都改成公立最好。
  ―――外来工朱先生
  如果能适当控制外来人口和搬迁户的进入,政府的投入再加大一些,教育发展得更好一些。
  ―――本地村民于先生
  ■同德围学校情况
  有关资料显示,同德围目前有8所小学3所初中。其中明德小学、同德小学和明德中学(初中)是公办学校,同德南方小学、岭南花园小学、侨德花园小学、积德花园小学、同德南方中学、泽德中学是小区配套的民办学校,地段生可以对口入读,同心小学和文峰小学是接受外来工子女的纯民办学校。
  专题统筹:南都记者林劲松许军专题 采写:南都记者陈万如 实习生 吴珏 李蓉 专题摄影:南都记者 冯宙锋广州同德围教室空置 上学难
广州同德围教室空置 上学难
类别:&& 15:36:45
&稿源:南方都市报&&作者:陈万如 冯宙锋&&字号:&
摘要:一边是生源不足,教室空置;一边是学生长途跋涉上学,居民呼喊“上学难”。这种吊诡局面的背后,或与同德围特殊的人口构成有关。2011年人口统计结果显示,同德街总人数约21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9688万人,人户分离人口约7万人,流动人口约为11万人。
3月24日,同德围西槎路,一名小女孩正在椅子上做功课。
&&&&“上学难”,近年来同德围居民此类呼声不绝于耳。
  但鲜为人知的是,2009年教育部门准备启用明德中学的富康校区,由于生源太少,至今招收的所有地段生都在明德中学本校区上课。明德小学的富康校区也因同样原因,没有开办,两个校区的教学楼建成后空置多年。
  一边是生源不足,教室空置;一边是学生长途跋涉上学,居民呼喊“上学难”。这种吊诡局面的背后,或与同德围特殊的人口构成有关。2011年人口统计结果显示,同德街总人数约21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9688万人,人户分离人口约7万人,流动人口约为11万人。
  在此情形下,从老城区搬迁而来户籍仍留在原住地的同德围居民,出于对教育质量的担忧,仍选择在老城区上学。
  “同德围上学难,缺的不仅是学校,更关键是优质学位。”同德街有关负责人如是分析。
  3月15日,白云区教育局宣布:今年内将在同德围开办一所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一所公办小学、两所公办幼儿园。这意味着同德围将结束无高中学校的历史,公办小学的优质学位数也将增加。同时开展为期3年的“幸福围”教育帮扶活动,区内8所优质公办学校对口帮扶同德围地区8所民办学校。
  这一系列举措,能否纾解同德围居民“上学难”呢?
  地段生读民校家长叹不公教育局解释民办公办一样
  对于拥有广州市户口的老城区居民来说,子女按地段就读公办小学,但不少同德围居民抱怨,这一福利被降格为入读民办学校。
  根据2011年白云区的小学招生地段划分,明德小学的招生地段是明德居委、同康居委,明德小学富康校区招生地段是紫竹苑居委、恒丰居委、同德新社区,市一级的同德小学只招收同德街五条村的地段生,即鹅掌坦居委、田心居委、粤溪居委、上步居委、横蚓游U馊7段е獾牡囟紊钥谌攵料嘤Φ男∏涮酌癜煅J保硎芤环阎频拇觯汕普鲎氏蛎癜煅9郝蜓唬
  “本人是同德街泽德花园的居民,人户一致且只有一套房产。根据政策,我们只能入读积德花园小学(民办),但泽德花园二期(即今年新入市的安居房)的居民却可以入读明德小学富康校区(公办)。这种同一个社区却区分入读不同学校的做法不合情理,也不公平。”去年小学招生季,一名学生家长在网上如此抱怨。
  白云区教育局相关人士对此表示,地段划分是考虑多种因素的决定,入读民校也享受公办学位的待遇,免收学费,差额的学费由教育局拨款财政埋单。民校同样接受教育部门的管理,保证教育质量达标,并不影响地段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至于民校的升学成绩,这与地区的生源特点有关,并不代表学校的教育水平。
  为读好学校居民不迁户口户籍生不足新校迟迟难开
  杨先生的户口在越秀区,按地段,孩子的对口小学是区一级的教育路小学。杨先生是同德围南片一小区的业主,按现有招生地段划分,即使把户口迁入同德围,也不在公办小学明德小学的招生地段。
  “一来越秀区教育水平高,二来虽然明德小学是白云区的省一级,但只能对口直升区一级的明德中学,越秀区小升初还有机会电脑派位派到好学校。”杨先生说,就近择校读明德小学要几万元赞助费,并不值得,他情愿让家人每天带孩子坐公交车到越秀区上学,“车费总比几万块赞助费低”。
  权衡之后,杨先生表示,除非三五年内同德围的升学率能够缩小与市区学校的差距,否则他绝不会让孩子在同德围读书。
  像杨先生这样,绝大多数迁至同德围的居民都不愿将户籍转入,就是考虑到孩子的入学问题。
  有关资料显示,同德围目前有8所小学3所初中。据统计,同德街3所中学办学规模共90个班,提供学位4500个,8所小学办学规模共186个班,可接收学生8556人。
  “从这些数字来看,同德围的教育资源完全能满足居民的需求,现在居民要求的是优质教育。”白云区教育局唐主任表示,同德围地区已实现“公办学校百分百满足地段生的入学需求,民办学校保证百分百向非地段生提供学位”的目标。据统计,每年同德围地区只有约150名户籍初中毕业生,周边的白云中学(省一级)、彭加木纪念中学(市一级)完全能够满足同德围居民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
  唐主任还提及,由于生源不足,每年对应地段招收的新生不能成班,已建成多年的明德小学富康校区和明德中学富康校区未投入使用。
  “择校是家长自己的行为。”唐主任表示,但这不能说明同德围本身的教育水平不足。
  ■不可回避的事实
  家长:教学落后宁愿送孩子出去读
  学校:人口结构复杂学生差异较大
  “在这边上学,外地人太多,那些小孩有些很没素质。”年轻妈妈霍女士一提到同德围的教育就摇头,她原住越秀区东山一带,户口也在越秀区,婚后随丈夫居住同德围岭南花园,孩子去年7月上了小区附近的幼儿园,但她表示,以后还是会送孩子回越秀区读书。对于同德围内惟一的公办初中,她的印象也不佳,“那些学生还打群架”。
  “挂在明德中学教学楼下的2007年中考光荣榜,初三年级有280多人,能考上高中的也就100多人,其他的去读技术学校,还有很多都不读书了。”同德围居民杨先生对此印象深刻。
  龚先生家的户口在岭南花园,去年儿子作为地段生入读民办的岭南花园小学,龚先生抱怨:“每个班的学生太多了,一个班60多个,老师怎么管?”
  对民办学校的质量,龚先生并不放心。朋友的孩子在西村小学读一年级,上学期,龚先生特意拿儿子的学习进度和朋友的孩子比较,发现儿子学校的教学进度明显落后好几节,班主任解释说:“岭南花园小学属于白云区,由白云区教育局管,西村小学归越秀区教育局管,每个区的教学规划不一样。”这样的回答并未能消除龚先生的疑虑。
  “我校流动儿童占目前全校人数的47%,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较大。”2011年,明德小学谢校长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同德围是城市拆迁安置区,也是外来人口聚集地,人口结构的复杂性给学校教育带来挑战。
  近日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谢校长对此解释,由于白云区小学毕业生是免试直升对口中学,并不能片面以学生成绩来衡量教育质量,明德小学大力发展跆拳道、车模航模等体育、科技和艺术活动,作为办学特色,不少学生在市里和区里的比赛都有获奖。
  谢校长透露,他们下一步将按照区的要求,优化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效率,改善教学方法。
  ■活在同德围
  一位家长的忧虑:“教学目标是考试能及格”
  “班主任居然说,学校教学的重点目标是让全年级1/3的学生毕业考试能及格。”家长姚女士回忆起她曾参加的一次家长会时说,当时这让她的心凉了半截。同事的孩子在越秀区上小学,开家长会时老师说的目标是让学生都能考上心仪的学校。“这个教育水平差距实在太远了。”
  姚女士一家住在同德围,2005年儿子小东入读了户籍所属的公办小学明德小学。姚女士称,学校的教育理念落后,常布置抄写生词多少遍的作业,有时给出好词好句要求学生背诵默写并要求家长检查。“好词好句是放在文章里才有意义啊,这样抽出来记有什么作用?”整个小学阶段,姚女士基本没有理会老师的课堂教学要求,有时甚至干脆让孩子不做这类机械记忆抄写的作业。
  “趁孩子还有点上进心。”姚女士带儿子读课外辅导班。小东现在读初一。“班上能考上广雅和省实天河实验分校等名校的学生,都长期参加社会教育机构的辅导班,也不是学校的功劳。”姚女士称,她了解到儿子班上前20名的学生基本都到同德围外的中学读书。
  姚女士也曾带儿子到地段所属的明德中学参观,小东坚决不上这所中学,嫌学校太小,环境不好。最后姚女士交了择校费,小东入读越秀区一所市重点中学,每天都要早上6点起床上学,但姚女士觉得这些都是值得的。
  ■同德围教育之我见
  同德围的学校数量太少了,学校也那么小,公办的学校也太少。希望公办学校多一点。
  ―――岭南花园居民龚先生
  我希望政府尽量多些投入在教育上,下面的部门也多做实事。小孩是未来的希望,我不愿我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如果学费贵,在同德围读不起书),私立学校的师资队伍和国家投入也应该有保证,能都改成公立最好。
  ―――外来工朱先生
  如果能适当控制外来人口和搬迁户的进入,政府的投入再加大一些,教育发展得更好一些。
  ―――本地村民于先生
  ■同德围学校情况
  有关资料显示,同德围目前有8所小学3所初中。其中明德小学、同德小学和明德中学(初中)是公办学校,同德南方小学、岭南花园小学、侨德花园小学、积德花园小学、同德南方中学、泽德中学是小区配套的民办学校,地段生可以对口入读,同心小学和文峰小学是接受外来工子女的纯民办学校。
(微博只显示评论的前140个字符)
8月27日下午1点40分,刘先生路过东莞小凤凰幼儿园后门口,发...
南方都市报官方网站:南都网
报料热线 全国: 广州:020- 深圳:0
南都全媒体旗下网站:
Copyright 2008-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同德围增办一所示范性高中
日期:[]&&版次:[A13] &&版名:[广州新闻·综合]
  ■新快报记者 任磊斌 黎湛均 通讯员云宣
  “幸福围”教育帮扶昨日启动;一所新设小学将于9月启用
  16日上午,广州市白云区在同德街信孚泽德中学举行了“幸福围”教育帮扶启动仪式。今后,白云区8所公办中小学的优秀骨干将在片区内的民办学校和幼儿园挂职,帮助教育办学力量相对薄弱的民办学校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民办学校办学水平。
  今年将开办一批优质新校
  目前,同德街有28所中小学(幼儿园),其中公办初中1所(明德中学)、小学2所(明德小学、同德小学)、幼儿园1所(汇侨幼儿园同德分园);民办初中2所、小学6所、幼儿园16所。同德街3所中学办学规模共90个班,可招收学生4500人。8所小学办学规模共186个班,可招收学生8556人。17所幼儿园办学规模共123个班,可招收幼儿3690人。同德围周边有公办的白云中学(省一级)、彭加木纪念中学(市一级),以及民办高中广大附属实验学校,完全能够满足同德围居民子女入学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据了解,2012年,白云区将继续加大民办学校建设和管理力度。将在同德街开办一所国家级示范性高中——65中学同德分校;开办一所公办小学——明德小学富康校区;开办两所公办幼儿园。另外,全面启动同德街现有公办学校帮扶工作,全部按照省一级学校标准配齐配足设施设备,建设好“幸福围”。
  信孚泽德中学负责人陈锴表示,信孚泽德中学目前共有1100多名学生,上述高中建成后,其学生毕业后在同德围就有去处了,不必再跑到围外上高中了。就即将设立的公办小学,明德小学校长谢衍庆向记者透露,该校富康校区于今年9月份启用,将开设1至2个班。主要招收泽德新社区等地区范围的学生,在满足地段生、本地户籍学生的前提下,同时也将招收外来工子女。
  公办学校干部挂职民校副校长
  昨日记者了解到,白云区教育局从石井中学、西洲中学、明德小学、三元里小学、同德小学、张村中心小学、萧岗小学、江夏小学8所公办学校各安排一名优秀中层干部分别到同德南方中学、信孚泽德中学、同心小学、同德南方小学、文峰小学、岭南花园小学、积德小学、侨德小学8所民办学校任副校长,依托公办优质教育资源优势,促进教育实现均衡发展。以三元里小学为代表的8所优质公办学校对口帮扶同德围地区8所民办学校。其中石井中学帮扶同德南方中学,西洲中学帮扶信孚泽德中学,明德小学帮扶同心小学,三元里小学帮扶同德南方小学,同德小学帮扶文峰小学,张村小学帮扶岭南花园小学,萧岗小学帮扶积德小学,江夏小学帮扶侨德小学。采用“一帮二”模式,选定以人和幼儿园为代表的7所优质幼儿园各对口帮扶同德围地区14所民办园。
  此外,白云区教育局在信孚泽德中学设立“教研员蹲点工作站”,从教育发展中心选派优秀教研员,蹲点帮扶该区域的民办学校。
  相关新闻
  同德围综合整治意见收集结束
  市民望建“石井河高架”
  新快报讯记者任磊斌报道昨日,同德围综合整治工作监督咨询委员会向同德围地区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交了一份“意见汇总”。
  该监督咨询委员会成立后,于7日将意见征询表格下发到片区里面的各个居委会,10日还开展了现场咨询活动,并将同德围和附近街坊的意见陆续汇总。
  昨日,该监督咨询委员会向媒体通报了归纳的11条建议,其中包括了建“石井河高架”、开水上巴士、建敬老院、搬迁石井水泥厂等。委员会主任韩志鹏表示,下一步就要看政府的实质动作了。“白云区教育局就首先动了起来,很好。但在马上就可以实施的强化交通管理、打击五类车等方面,希望各部门也要有所作为。”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
  协议授权转载联系:(020)。
本报新闻今日排行榜租赁方式:
&(押一付三)
出租要求:
第7层&(共7层)
装修情况:
明德小学西富康小区
&&&明德小学西富康小区
(电话归属地:内蒙古省集宁市)
房屋配置:
50平米阁楼,前后院,独立卫生间、独立厨房、双人床、衣柜、地暖、无线WIFI。水电费自理,非诚勿扰!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列表网栏目上看到的,谢谢!
小贴士:明德小学西富康小区 50平米阁楼 精装修 朝南 主卧信息由列表网网友发布,其真实性及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列表网仅引用以供用户参考。详情请阅读列表网免责条款。
明德小学西富康小区 50平米阁楼 精装修 朝南 主卧 相关广告
明德小学西富康小区 50平米阁楼 精装修 朝南 主卧 相关问答
商务休闲男装有没兴趣
请到实地考察,买房子不是买菜那么简单.
特别要晚上去看看,做生意要热闹,住家要安静.
去泉武园。。。机厂棚户区。。。还有附近很多的楼房。。。实在不行去口泉那里问问。。。坐中巴车也就10来分钟。。。相对于比南郊的房子还便宜。。。
能卖1900左右吧,也得看户型,平米
你用来做什么?城里门面贵啊,你还不如去柏溪,224看看,那些地方也挺繁华的,几万块钱就能搞定。
& 列表网&京ICP证100421号&京ICP备号-1&琼公网安备08用户等级:家长帮小编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884 小时
金币:16789
等级:家长帮小编
<em id="authorposton14-12-26 15:19
查看: 572&
15:15 上传
15:15 上传
&&学校名称&&明德小学建校时间2001年2月学校性质公办,省一级学校校长何远清学校地址白云区西槎路同德街明德新村(主校区)& & &&白云区西槎路同德围富康村(富康校区)学校电话020-学校网址请补充学校简介广州市白云区明德小学是小区配套学校, 2002年评为白云区一级学校。在学校全体师生的努力下,明德小学成为广东省一级学校。明德小学占地面积8580㎡,建筑面积4545㎡,是一所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全、功能齐备的花园式现代化小学。学校现有教学班15个,在校学生630人,教职工29人,其中高级教师16人,市级优秀教师1人,区级优秀教师8人。招生方式片招,择校招生范围明德居委、同康居委&&富康校区:紫竹院居委、恒丰居委、同德新社区对口中学明德中学报名方式2015年为网上报名,请根据学校要求进行资料审核
用户等级:家长帮小编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884 小时
金币:16789
<em id="authorposton14-12-26 15:19
15:16 上传
15:17 上传
15:17 上传
15:17 上传
15:17 上传
15:17 上传
15:17 上传
15:17 上传
15:17 上传
用户等级:家长帮小编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884 小时
金币:16789
<em id="authorposton14-12-26 15:19
欢迎各位家长补充或指正,谢谢!!
申请最低条件:发帖数≥500并且注册天数≥300或者总在线时间≥800
在线时间等级2
在线时间满1500小时将自动发放,之前等级勋章将收回。
奖励给为论坛做出贡献的版主,申请最低条件:发帖数超过1000并且在线时间大于200小时
论坛元老勋章
论坛元老勋章,申请最低条件:发帖数≥2500并且注册天数≥700
祝大家元旦快乐,12年事事顺心!帖子数量≥50,主题数≥5,金币大于1000申请即可免费领取!
扫一扫,轻松关注!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阳市明德小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