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考国外执业医师科目但是所要求的某些科目本科没有学过怎么办?如何重修

我是大专生,想考研,但是想报考的学校让出进修过本科科目的成绩单,没有进修过该怎么办,今年就想考研_百度知道
我是大专生,想考研,但是想报考的学校让出进修过本科科目的成绩单,没有进修过该怎么办,今年就想考研
提问者采纳
如果要求要本科,那你今年就报考不成了。只能采取别的方式去获得本科,或是去读成教,一般是2年,也可以报考自考,自己基础好,一次多报几门,就可以1年半考完,估计2年内可以拿到毕业证。
没有说要本科学历,就是要进修过所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并出具成绩单或其他相应证明
有这个要求。
那你有这些成绩单和证明没有呢?凭我个人感觉,报考学校要这些成绩单和证明,无非是要了解你是不是本科生,不是本科生,哪有这些成绩单呢?这是我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你还是具体问下招考学校,或是向其它考过的同学了解具体情况,这样更好些。
提问者评价
采纳率100%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5条回答
按照现在的规定,一般必须有本科学位才能考研,否则学校一般都不会收。
没有说要本科学历,就是要进修过所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并出具成绩单或其他相应证明
有这个要求。
你可以换个学校,不是多有学校都那么要求的啊。还有就是目标不要太高了,理工科选个小211就好,文科可以选个211。。。。985要谨慎。。
有一个同等学历的报考,不过要专科毕业2年工作经验吧,具体得问你报的学校的研招办。你是大专应届毕业生可能报不了的。
我建议你可以先试试你要考专业的专升本考试,然后再想办法考研,我们班就有一个专升本的同学。如果有改动的话,你可以留心下教育部的相关规定。最好问下你们 的学工老师或者辅导员...然老师推荐找下原来的有一样想法而且成功了的学长学姐,然后和学长学姐具体情况再具体研究下
你还是等什么时候拿到本科了再去吧,好像这是硬性要求的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我是一名自考本科的学生,明年才能拿到本科证,但是我想去考律师证,怎么办_百度知道
我是一名自考本科的学生,明年才能拿到本科证,但是我想去考律师证,怎么办
就不大清楚了,但这份学历证明能不能参加律师证的考试,可以申请要求出示一份学历证明如果你的自考科目全部都考完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1、符合以下条件人员,可以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4)高等学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或者高等学校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并具有法律专业知识;
依据《司法部关于确定国家司法考试放宽报名学历条件地方的意见》(司发通[2007]3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中部六省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范围的通知》(国办函[2007]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辖自治县(旗),各自治区所辖县(旗),各自治州所辖县;国务院审批确定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级市、区);中部六省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的县(县级市、区)(不属于国家或者省扶贫开发重点的县级市、...
律师证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1 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帖子&精华0&积分&金币345 &爱心0 &鲜花32 &健康币0 &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32 小时&
1 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11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下简称《执业医师法》)。《执业医师法》日正式施行,至今已有8年了。配合《执业医师法》的实施,有关部门又颁发了《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卫生部令第4号)、《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暂行办法》(卫生部令第6号)等相关规定。依据《执业医师法》,截止到2003年底,全国已经有468667人获得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证书》。他们活跃在从省、部级医院到乡村诊所的各级医疗机构中,是我国临床医疗工作的中坚力量之一,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且随着越来越多高等院校中医临床专业学生的毕业,将有更多的现代中医临床医师加入到这个行列中。然而,在具体的执业过程中,现有《执业医师法》等法规中执业类别及范围的有关规定却带给他们很多的困扰和不必要的纠纷。
根据现有《执业医师法》等相关规定,执业医师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公共卫生四个类别。临床类别医师执业范围分为:1、内科专业;2、外科专业;3、妇产科专业;4、儿科专业;5、眼耳鼻咽喉科专业;6、皮肤病与性病专业;7、精神卫生专业;8、职业病专业;9、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10、医学检验、病理专业;11、全科医学专业;12、急救医学专业;13、康复医学专业;14、预防保健专业;15、特种医学与军事医学专业;16、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专业;17、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专业。口腔类别医师执业范围:1、口腔专业;2、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专业。公共卫生医师执业范围:1、公共卫生类别专业;2、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专业。中医类别(包括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医师执业范围分为:1、中医专业;2、中西医结合;3、蒙医专业;4、藏医专业;5、维医专业;6、傣医专业;7、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专业。二○○六年九月四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又印发了《关于修订中医类别医师执业范围的通知》,在原有的中医类别医师执业范围中增设“全科医学专业”。在考试资格上,中医类别专业的毕业生不能报考临床、口腔、公共卫生类别医师资格考试。
这样的规定,把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医师(主要是中医院校毕业生和部分西医院校中医专业毕业生,以下简称规定学历类)和西医临床类执业医师分列,把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医师的执业类别和范围与非学历教育、师承认定的传统中医师等同起来,一样归入中医类别的中医专业,同时,中医类别的执业范围划分模糊笼统,与临床实际情况严重脱节,在临床执业中造成很多困扰,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中医临床医师的积极性,不利于中医事业的发展。
首先,把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和临床类别执业医师分列,很容易误导患者甚至某些卫生行政管理人员,认为中医执业医师只能也只会使用中医中药,不能也不会使用西药等西医诊疗手段,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和医疗诉讼,对于将近50万以及未来更多的中医执业人员造成很不利的局面,极大的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有违法律的公平公正原则,最终也损害了患者的利益。实际上,在我国,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类临床医师无论是从其教育背景或者是临床实践过程来看,其专业特点是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应一并归入临床类,并使用适当名称注明其专业特点,以便与西医临床类别有所区分。我国高等院校中医类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中医理论基础及临床课程外,还系统地学习了绝大部分的西医基础及临床课程。
以下是福建中医学院90级五年制中医学专业课程:
第一学年:医用物理学 生物学 英语 人体解剖学 中医基础理论 中国革命史;英语 医用化学 中药学 中医诊断学 组织胚胎学 医古文 中国革命史 体育
第二学年:生理学 生物化学 方剂学 英语 中国医学史 微生物学 病理学 寄生虫学 伤寒论 社会主义建设 英语 体育
[url=& target=_blank][/url]
2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第三学年:文献检索利用 温病学 药理学 哲学 金匮要略 针灸学 自然辨证法 中医妇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儿科学 西医诊断学 中医内科学
第四学年:体育 西医内科学 中医眼科学 西医外科学 中医耳鼻喉科 卫生统计学 计算机学 内经 各家学说
第五学年:临床实习(其中中医医院半年;西医医院半年);毕业考试: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诊断学 中药学 方剂学
该校中医学专业现代医学及中医课程的设置差不多是各占百分五十,从西医基础到临床课程基本具备,其他各个中医院校临床类专业课程(如骨伤、针灸专业)的中、西医课程设置比例均与此类似。可见,中医临床类专业毕业生除具有系统的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知识外,还接受了现代医学从基础到临床体系的系统知识教育,完全具有同时运用中医及现代医学技术手段处理临床问题的知识储备,完全符合临床医学的专业特点,应一并列入临床类,才符合科学立法的原则。近年来,部分学者甚至是部分卫生行政管理制度制定者认为我们的中医执业制度应该逐步跟香港等发达地区和国家的中医执业管理制度接轨,逐步限制中医使用西医西药,殊不知当时这些地区和国家的中医师大多属师承、自学等非学历教育类,没有经过系统的医学教育,具有较浓厚的民间医学色彩,所以立法限制其使用现代医学诊疗手段;而时至今日,我国的中医师绝大多数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背景,经过系统的医学教育,具有使用现代医学手段的知识贮备和能力,因此,其执业范围应该不同于上述地区和国家的中医师。
二、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临床医生和师承认定的传统中医师的知识结构不一样,两者的执业范围应有所区别。
按现有法律法规,中医类别中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医师和师承认定的传统中医师(简称师承类)所取得的执业资格证书和执业注册范围是相同的,这显然不符合临床实际情况。首先,必须承认,国家把经过正规师承培训和确有专长的传统中医师(包括其他民族医学医师)纳入执业医师范畴进行管理,允许其合法执业,对于传统医学精华的保护、传承和规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积极意义应该给予充分肯定。但是,如前所述,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临床医师的教育背景、知识结构和师承类非学历教育的中医师不一样,因此两者的执业类别及范围应该有所区分。师承类等非学历教育的中医师从知识结构及专业特点看,与蒙医、藏医等民族医学同属于相对单纯的传统医学类,可与其他民族医学一并归入“中医类”或称“传统医学类”。这一点台湾地区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台湾的中医师考试有三种。一是“中医师检定考试”(简称“检考”),另一种是“特种考试中医师考试”(简称“特考”),第三种是“中医检核考试”。检考和特考的报考资格针对的就是非学历教育的人员,其中包括师承类和自学者;检核考试的报考资格是医学院中医学系或医学系毕业并修习中医一定学分等学历教育的中医人员。这两类报考人员的考试内容及资格证书是有区别的。
三、在我国,中医临床医师同时使用中医及现代医学技术有其现实必要性和合理性。
目前绝大部分的中医诊疗机构,从中医院校附属医院到各级中医院、西医院的中医科,其模式都是中西医两套诊疗手段同时使用。这样的模式的存在其实有它很大的合理性,绝对不会如某些人批评的那样阻碍中医的发展,相反的,这种模式促进了中医疗效的进一步认识,从而真正做到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促进了中医的发展。由于同时使用了中、西医两套诊断标准,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认识更为全面;由于中、西医两套治疗方法的同时使用,才能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比同一种疾病中、西医疗法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优化出最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更好地解决临床问题。因此,应该从法律上保障这一个模式的合法性。
四、现有规定严重妨碍了中医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严重挫伤了他们学习中医的积极性。
现在的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本来就不好,中医专业毕业的更是首当其冲。由于现行《执业医师法》等的政策限定,即中医类和临床类的分列,且中医类专业毕业生不能考临床类的执业医师证书,即使明知这类毕业生可以胜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工作,西医诊疗机构也不愿意接收这类毕业生,他们只能去中医院或西医院的中医科,而这些机构远比西医机构要少得多;即使他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到边远地区和大西北乡镇的卫生院去工作,但因为大多数卫生院没有中医科,一旦他们在内科或者急诊科等执业,则有超范围执业之嫌,医院一样不能录用他们,他们的平等就业权严重受侵犯。西医专业毕业生就明显不一样,他们可以选择去各种医院,中医院对他们更是大门敞开。长此以往,势必严重影响学生报考中医院校的热情。事实上,目前中医院校相对于西医院校已经可以说是招生困难了。因此,应该修改相关规定,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给予他们平等的就业权。
[url=& target=_blank][/url]
3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五、现有规定造成中医类别执业范围和专业划分模糊笼统,与临床实际脱节,缺乏可操作性。
根据现有法规,中医类(包括规定学历类和师承类)执业范围和专业只是简单分为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蒙医专业、藏医专业、维医专业、傣医专业等,而实际上目前综合性中医院以及规模较大的中医科大都已经按照现代医学临床科目设置方式进行了二级分科,如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及骨科等,与西医临床类的专业划分是一致的,因此,现有有关中医类的专业范围分类在实际的执业管理中缺乏可操作性,必须重新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专业划分。实际上,目前管理机关在中医类医师资格证书的“专业”一栏上都是按照执业者所实际从事的内、外、妇、儿等专业填写,但是在现实中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支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修订现行《执业医师法》等法规中中医执业医师执业类别及执业范围有关规定已经迫在眉睫,具体办法如下:
一、将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类执业医师与西医临床类一起并入临床类中,一样划分为内、外、妇、儿、骨伤等专业,并分别注明中西医结合方向,以中医中药的使用为主,但可以使用西医诊疗手段;非西医临床类执业医师可使用中成药(包括各种针剂),但不能使用汤剂及针灸推拿等其他中医治疗手段。各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人员可在综合性西医院及中医院相应专业科室执业。
二、原有“中医类别”为师承类中医和确有专长的中医包括各种民族医学专业等非学历教育的传统医学从业人员,只能使用中医及民族医诊疗手段,不能使用西药等西医治疗手段,但经过相关知识培训考核可使用西医检查手段。
三、修改相关考试制度,西医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经过修完相关中医课程,可以报考临床类(中西医结合)方向各专业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同时逐步增加中医类专业的学制,由五年提高到七年,参考台湾高校中医专业的双主修制,即既修满中医课程,又修满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所有课程,在此基础上允许中医类专业毕业生同时报考西医临床类、口腔类别的医师资格考试。
四、取消原有“中医类别”中“中西医结合”专业的设置。依照现有规定,中西医结合专业亦隶属中医类别。由于相关法规修订后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临床医师已归入临床类别的中西医结合专业方向,无须重复设置。
五、具有规定学历的针灸、推拿专业人员根据其专业特点,执业范围可归入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专业。
修订后的执业医师执业类别和执业范围如下:
执业医师仍分为临床、口腔、公卫、中医四类。
医师执业范围
(一)临床类别医师执业范围
1、内科专业; 2、内科专业(中西医结合)
3、外科专业; 4、外科专业(中西医结合)
5、妇产科专业; 6、妇产科专业(中西医结合)
7、儿科专业; 8、儿科专业(中西医结合)
9、眼耳鼻咽喉科专业; 10、眼耳鼻咽喉科专业(中西医结合)
11、皮肤病与性病专业; 12、皮肤病与性病专业(中西医结合)
13、精神卫生专业; 14、精神卫生专业(中西医结合)
15、职业病专业; 16、职业病专业(中西医结合)
17、急救医学专业; 18、急救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
19、康复医学专业; 20、康复医学(中西医结合,含针灸、推拿专业)
21、预防保健专业
22、特种医学与军事医学专业
23、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专业
24、全科医学专业
25、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
26、医学检验、病理专业
27、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专业
(二)口腔类别医师执业范围
1、口腔专业;2、口腔专业(中西医结合)
3、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专业
(三)公共卫生医师执业范围
1、公共卫生类别专业
2、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专业
(四)中医类别(包括中医、民族医)医师执业范围
1、中医专业
2、蒙医专业
3、藏医专业
4、维医专业
5、傣医专业
6、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专业
笔者认为,按照这个思路修订后的《执业医师法》等相关法规才能从法律层面上真正体现我国中西医并重的卫生方针,才能更好地规范、指导及服务中西医临床执业实践活动,减少中医师在现实执业过程中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才能充分调动50多万中医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最终推动我国医学事业包括中医事业的全面发展,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url=& target=_blank][/url]
4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学西医比学中医更容易上手,学中医的辛苦啊,中医西医两套理论都得学,到头来,西药处方权还被卫生部那些只认为中医是开汤药的人给剥夺了,真是心寒啊!!!国家不应该剥夺中医在本专业类的现代医学权利才有利于中医发展啊!!!! 实际上应该将具有规定学历的人员也应划在临床类,只是与纯西医区别在注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上,一方面鼓励这类人员确有其双刃剑而为学习中医自豪,关键是在法律上起到了及大的保护作用!!!!! 只有这样学中医人才会看到希望,不会绝望,否则扼杀中医人,将来学中医人会越来越少,中医只会推到民间去或自行灭亡!!!!!!!!!!!!!!!! 作者:221.236.55.*
5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此贴以由原作者一纸相思修改后,拟正式发表于国家级刊物,希望大家多顶,希望对改善中医执业环境有帮助。 作者:125.78.6.*
6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此建议最早由一纸相思发表于中国中医药论坛及丁香园,近期已被一国家级刊物接受,拟发表,并且正争取上交卫生系统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希望有助于改善中医执业环境。 作者:125.78.6.*
7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支持 作者:120.32.52.*
8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举双手赞成! 作者:124.166.14.*
9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好 作者:220.176.114.*
10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这项建议太好了,我们中医学子太可怜了,殊不知我们比西医中专要强多少倍 作者:115.46.35.*
11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一是没有那个领导真正关心这个问题。二是最好早点关掉中医学校,按现在的医师执业法就是误人前程。 作者:58.47.0.*
12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关掉中医学校 作者:116.116.138.*
13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我们的日子好尴尬,每天都是惴惴不安,卫生部的官员快点出台合理的政策吧。我们被害惨了,一个本科生,却被看作不如一西医中专生,卫生部的人都是白吃。 作者:221.7.208.*
14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取缔中医! 作者:116.116.138.*
15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学西医比学中医更容易上手,学中医的辛苦啊,中医西医两套理论都得学,到头来,西药处方权还被卫生部那些只认为中医是开汤药的人给剥夺了,真是心寒啊!!!国家不应该剥夺中医在本专业类的现代医学权利才有利于中医发展啊!!!! 实际上应该将具有规定学历的人员也应划在临床类,只是与纯西医区别在注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上,一方面鼓励这类人员确有其双刃剑而为学习中医自豪,关键是在法律上起到了及大的保护作用!!!!! 只有这样学中医人才会看到希望,不会绝望,否则扼杀中医人,将来学中医人会越来越少,中医只会推到民间去或自行灭亡!!!!!!!!!!!!!!!! 作者:115.56.225.*
16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绝对赞成 作者:115.56.225.*
17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绝对赞成 作者:222.73.95.*
18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联合起来,争取中医师应有的权利!!!!卫生部里没一个懂中医的吗????????????? 作者:60.210.128.*
19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中医是不折不扣的伪科学 作者:
[url=& target=_blank][/url]
20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两会就要召开,我们有希望吗? 作者:115.46.34.*
21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联合起来,争取中医师应有的权利!!!!卫生部里没一个懂中医的吗????????????? 作者:115.46.34.*
22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中医博士都不如自费中专生啊我们大学毕业已从事20年的西医现在执业权都被剥夺了哈哈不能就业算什么? 作者:118.81.3.*
23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这太不公平了,为什为么卫生部不管我们的死活,天理何在? 作者:221.7.208.*
24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怨天尤人是没有用,大家要说服身边的名老中医,支持这些合理的建议,这些老同志才有话语权。权利只有靠自己争取。 作者:218.19.163.*
25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卫生部应该看看了,都什么年代了,我们正规院校毕业的课程里是中医西医培训并重的,分了一个中医类别执业不害死人了吗?我们都搞临床的,也系统学过西医综合与药理,为何就不让中医类别的人去开现代医药的处方,中西医并重,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一些危急重症,中药辅助往往起了一定的作用,比如重症胰腺炎用生大黄灌肠对胃肠功能的恢复很有好处的啊,这才有中国特色的医药管理啊,只要处方是按国际惯例,剂量规范合格就行了,治好病就是上帝嘛,中医药的毕业生,我们也是搞临床的,硬性规定只能用中医看病,或只能用西医看病,都是错的,西医看病也总有纠纷,中医类别的出了纠纷就说是非法行医,卫生部这群人,唉,我们正规中医院校的西医培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的,我们那时候是百分之六十西医课程啊,真是痛心加心凉,也后悔,进去的是当年的优秀分子,出来就是垃圾了 作者:116.18.16.*
26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这个建议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已被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采纳作为今年两会的提案,加上民进中央的一个集体提案,中医执业的困境已经正式放在管理层的台面上讨论,一两年内有望得到合理的解决。
但是大家还要努力,积极以各种方式向自己所在地卫生管理部门反应申诉。呼声越高越能早点解决。 作者:218.19.163.*
27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你们好!
我是一名某省属中医院校**届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带着一种怪怪的心情,我和班上其他成绩优异的同学一样踏上的考研大军,但是我们放弃了报考熟悉的中西医专业、放弃了自己的母校、放弃了所有的中医类院校。&&
我们敢放弃是因为我们学的够好,不怕输给西医院校的毕业生、我们想放弃是因为我们不想再在医院里受到异样的眼光、我们一定要放弃是因为我们也想有理想的工作,不想当药物代表、器械代表。&&
大学期间的磨练曾经一度使我艰信自己能行、自己会受欢迎、但现在坐在电脑面前的我确是如此的无奈、无助!&&
我不想再把自己一度引以为豪的毕业推荐表拿出来,因为我知道比我强的中医学子们还有很多,而他们一样也在受着同样的煎熬!&&
其实我想说的是我当心的并不是我自己,我当心是自己的家人、当心的是千万个中医学子的家人。No pain no gain!! How about pain without gain!!我想大声说一句:别拿中医院校的大学生不当一回事,大学是在扩招,入学是变的简单,但是只有轮到你也成为一个普通收入的父母后才知道从托儿所到大学培养一个孩子是多么不容易;只有你也又中医又西医的到中医院校读个五年七年八年后你才知道我们过的是什么生活;只有你也小心翼翼的揣着毕业推荐表到招聘会上被疯狂拒绝一通后才知道什么叫做欲哭无泪。&&
我想说的很多也很少,知错能改还是好的,但面对明显的错误,为什么那些所谓的教授、专家就不能正视呢?我只是一个学生,很多大道理可能不懂。我不知道中医院校的疯狂扩招对不对,我只知道我们没人要,学得再好也没人要,找工作要靠关系,要花钱、要花大钱、就算这样也不一定能成为医生、就算成了医生,科室还没得选,谁叫咱们是中医院校的呢,手术台不能上、急诊科不让呆、所有西医临床科室也不让干,说什么国家现在有规定、管得严,我们又不是白痴,什么不会不能学吗?这样一来,一幅黑压压的一片中医学子争先恐后挤过一根被腐蚀的摇摇欲坠的独木桥只为争夺一张坐着并不太舒服的小木板凳的情景是何其“壮观”啊!!汗!!!招生按计划、就业靠市场,市场需求远远远远的小于招生计划的后果是什么??对此视而不见的后果又会是什么??&&
我想说的很多也很少,正视前途还是好的,但面对当前社会的对于我们无奈的竞争、淘汰,那些还在学校里发奋图强的中医学子们能知道多少,想想他们在坐在我曾经没日没夜的自习的教室里,想想他们的家人像自己的爸妈一样认为自己的孩子很快就能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医生,想想他们……。我真希望你们能再努力一点,学的更多更好一点:不管你以后有没有机会当医生,我只想让每一个人知道我们不是不会,只是有些我们还没有学!我真希望你们能再努力一点,学的更多更好一点:因为你已经是中医院校的学子了,等到有一天你发现自己活的很累的时候,不要怪中医,中医是我们国家的精粹,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中医学子的就业难问题不是几个人的错,也不是几家医院的错,更不是几所中医学院的错,谁都没有错,当若干年前,医院被推向市场,自负盈亏的那一刻开始,中医就注定要一无四处了,中医有疗效但没有利润,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稳定型指骨骨折的患者,就诊中医的结果是,用两块成本为一角钱的儿科常用压舌板固定一个月,开一些续骨疗伤中药,总药费约150元,医院利润约35元。就诊西医的结果是,两联抗菌素,手术切开钢板内固定,各类活血中成药,总药费约6000元,医院利润1000元,医生药品加器械回扣约1500元。很简单的道理!再比如中医看感冒,三贴中药总计15元,利润2元左右,西医看感冒,检查费外加西药费不下200元,利润不下60元。&&
最后,最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中国的医疗环境恶劣的可怜,各类医闹成灾,医院被砸、医生被杀(在此再次深切缅怀戴春福教授),中医缺乏客观诊断论据,难受法律保护的事实让各大医院领导敬而远之,于是乎出现了:西医医院大大缩水中医科室及人员,中医医院西化以招西医毕业生为主的现象。&&
总之,没有读过中医学院医学类专业,没有拿着中医学院医学类专业文凭找过工作,没有以中医类医师在临床执医过的人是不能体会我们的辛酸的!! 作者:
[url=& target=_blank][/url]
28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楼主,你是个什么身份,不如把你的建议送给校长院士什么的,这样发表了还可能有点回声。 作者:
[url=& target=_blank][/url]
29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再问一句,这是你写的么?我把它转到我的百度空间中了。以后我有了机会,就拿出去。思路还不错。 作者:
[url=& target=_blank][/url]
30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我也是一名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院校中医学毕业生,属于99年前执业医师法出台前执业的,中医本科毕业后留在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中医硕士毕业后回原籍一家综合性三甲西医院工作。现在读西医临床博士。所以中医执业的困境我是非常清楚的。中医师在中医院执业虽然面临的执业困境少很多,但是同样面临着能否手术,能否做血液透析,能否在急诊科执业等等质疑。我不希望每个面临这样困境的人都通过读研而改执照,因为我们原本就可以、就有能力使用中、西医两套手段,只是在执业政策制定和解读上都一定程度被扭曲了。
所以我写了这个建议。
这个建议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已经被今年的全国政协和全国人大两个提案采用,应该会促进执业法的良性修订。
我是福建中医学院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学生。 作者:218.19.163.*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下简称《执业医师法》)。《执业医师法》日正式施行,至今已有8年了。配合《执业医师法》的实施,有关部门又颁发了《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卫生部令第4号)、《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暂行办法》(卫生部令第6号)等相关规定。依据《执业医师法》,截止到2003年底,全国已经有468667人获得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证书》。他们活跃在从省、部级医院到乡村诊所的各级医疗机构中,是我国临床医疗工作的中坚力量之一,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且随着越来越多高等院校中医临床专业学生的毕业,将有更多的现代中医临床医师加入到这个行列中。然而,在具体的执业过程中,现有《执业医师法》等法规中执业类别及范围的有关规定却带给他们很多的困扰和不必要的纠纷。
根据现有《执业医师法》等相关规定,执业医师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公共卫生四个类别。临床类别医师执业范围分为:1、内科专业;2、外科专业;3、妇产科专业;4、儿科专业;5、眼耳鼻咽喉科专业;6、皮肤病与性病专业;7、精神卫生专业;8、职业病专业;9、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10、医学检验、病理专业;11、全科医学专业;12、急救医学专业;13、康复医学专业;14、预防保健专业;15、特种医学与军事医学专业;16、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专业;17、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专业。口腔类别医师执业范围:1、口腔专业;2、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专业。公共卫生医师执业范围:1、公共卫生类别专业;2、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专业。中医类别(包括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医师执业范围分为:1、中医专业;2、中西医结合;3、蒙医专业;4、藏医专业;5、维医专业;6、傣医专业;7、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专业。二○○六年九月四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又印发了《关于修订中医类别医师执业范围的通知》,在原有的中医类别医师执业范围中增设“全科医学专业”。在考试资格上,中医类别专业的毕业生不能报考临床、口腔、公共卫生类别医师资格考试。
这样的规定,把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医师(主要是中医院校毕业生和部分西医院校中医专业毕业生,以下简称规定学历类)和西医临床类执业医师分列,把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医师的执业类别和范围与非学历教育、师承认定的传统中医师等同起来,一样归入中医类别的中医专业,同时,中医类别的执业范围划分模糊笼统,与临床实际情况严重脱节,在临床执业中造成很多困扰,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中医临床医师的积极性,不利于中医事业的发展。
首先,把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和临床类别执业医师分列,很容易误导患者甚至某些卫生行政管理人员,认为中医执业医师只能也只会使用中医中药,不能也不会使用西药等西医诊疗手段,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和医疗诉讼,对于将近50万以及未来更多的中医执业人员造成很不利的局面,极大的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有违法律的公平公正原则,最终也损害了患者的利益。实际上,在我国,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类临床医师无论是从其教育背景或者是临床实践过程来看,其专业特点是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应一并归入临床类,并使用适当名称注明其专业特点,以便与西医临床类别有所区分。我国高等院校中医类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中医理论基础及临床课程外,还系统地学习了绝大部分的西医基础及临床课程。
以下是福建中医学院90级五年制中医学专业课程:
第一学年:医用物理学 生物学 英语 人体解剖学 中医基础理论 中国革命史;英语 医用化学 中药学 中医诊断学 组织胚胎学 医古文 中国革命史 体育
第二学年:生理学 生物化学 方剂学 英语 中国医学史 微生物学 病理学 寄生虫学 伤寒论 社会主义建设 英语 体育
[url=& target=_blank][/url]
2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第三学年:文献检索利用 温病学 药理学 哲学 金匮要略 针灸学 自然辨证法 中医妇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儿科学 西医诊断学 中医内科学
第四学年:体育 西医内科学 中医眼科学 西医外科学 中医耳鼻喉科 卫生统计学 计算机学 内经 各家学说
第五学年:临床实习(其中中医医院半年;西医医院半年);毕业考试: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诊断学 中药学 方剂学
该校中医学专业现代医学及中医课程的设置差不多是各占百分五十,从西医基础到临床课程基本具备,其他各个中医院校临床类专业课程(如骨伤、针灸专业)的中、西医课程设置比例均与此类似。可见,中医临床类专业毕业生除具有系统的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知识外,还接受了现代医学从基础到临床体系的系统知识教育,完全具有同时运用中医及现代医学技术手段处理临床问题的知识储备,完全符合临床医学的专业特点,应一并列入临床类,才符合科学立法的原则。近年来,部分学者甚至是部分卫生行政管理制度制定者认为我们的中医执业制度应该逐步跟香港等发达地区和国家的中医执业管理制度接轨,逐步限制中医使用西医西药,殊不知当时这些地区和国家的中医师大多属师承、自学等非学历教育类,没有经过系统的医学教育,具有较浓厚的民间医学色彩,所以立法限制其使用现代医学诊疗手段;而时至今日,我国的中医师绝大多数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背景,经过系统的医学教育,具有使用现代医学手段的知识贮备和能力,因此,其执业范围应该不同于上述地区和国家的中医师。
二、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临床医生和师承认定的传统中医师的知识结构不一样,两者的执业范围应有所区别。
按现有法律法规,中医类别中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医师和师承认定的传统中医师(简称师承类)所取得的执业资格证书和执业注册范围是相同的,这显然不符合临床实际情况。首先,必须承认,国家把经过正规师承培训和确有专长的传统中医师(包括其他民族医学医师)纳入执业医师范畴进行管理,允许其合法执业,对于传统医学精华的保护、传承和规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积极意义应该给予充分肯定。但是,如前所述,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临床医师的教育背景、知识结构和师承类非学历教育的中医师不一样,因此两者的执业类别及范围应该有所区分。师承类等非学历教育的中医师从知识结构及专业特点看,与蒙医、藏医等民族医学同属于相对单纯的传统医学类,可与其他民族医学一并归入“中医类”或称“传统医学类”。这一点台湾地区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台湾的中医师考试有三种。一是“中医师检定考试”(简称“检考”),另一种是“特种考试中医师考试”(简称“特考”),第三种是“中医检核考试”。检考和特考的报考资格针对的就是非学历教育的人员,其中包括师承类和自学者;检核考试的报考资格是医学院中医学系或医学系毕业并修习中医一定学分等学历教育的中医人员。这两类报考人员的考试内容及资格证书是有区别的。
三、在我国,中医临床医师同时使用中医及现代医学技术有其现实必要性和合理性。
目前绝大部分的中医诊疗机构,从中医院校附属医院到各级中医院、西医院的中医科,其模式都是中西医两套诊疗手段同时使用。这样的模式的存在其实有它很大的合理性,绝对不会如某些人批评的那样阻碍中医的发展,相反的,这种模式促进了中医疗效的进一步认识,从而真正做到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促进了中医的发展。由于同时使用了中、西医两套诊断标准,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认识更为全面;由于中、西医两套治疗方法的同时使用,才能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比同一种疾病中、西医疗法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优化出最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更好地解决临床问题。因此,应该从法律上保障这一个模式的合法性。
四、现有规定严重妨碍了中医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严重挫伤了他们学习中医的积极性。
现在的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本来就不好,中医专业毕业的更是首当其冲。由于现行《执业医师法》等的政策限定,即中医类和临床类的分列,且中医类专业毕业生不能考临床类的执业医师证书,即使明知这类毕业生可以胜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工作,西医诊疗机构也不愿意接收这类毕业生,他们只能去中医院或西医院的中医科,而这些机构远比西医机构要少得多;即使他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到边远地区和大西北乡镇的卫生院去工作,但因为大多数卫生院没有中医科,一旦他们在内科或者急诊科等执业,则有超范围执业之嫌,医院一样不能录用他们,他们的平等就业权严重受侵犯。西医专业毕业生就明显不一样,他们可以选择去各种医院,中医院对他们更是大门敞开。长此以往,势必严重影响学生报考中医院校的热情。事实上,目前中医院校相对于西医院校已经可以说是招生困难了。因此,应该修改相关规定,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给予他们平等的就业权。
[url=& target=_blank][/url]
3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五、现有规定造成中医类别执业范围和专业划分模糊笼统,与临床实际脱节,缺乏可操作性。
根据现有法规,中医类(包括规定学历类和师承类)执业范围和专业只是简单分为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蒙医专业、藏医专业、维医专业、傣医专业等,而实际上目前综合性中医院以及规模较大的中医科大都已经按照现代医学临床科目设置方式进行了二级分科,如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及骨科等,与西医临床类的专业划分是一致的,因此,现有有关中医类的专业范围分类在实际的执业管理中缺乏可操作性,必须重新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专业划分。实际上,目前管理机关在中医类医师资格证书的“专业”一栏上都是按照执业者所实际从事的内、外、妇、儿等专业填写,但是在现实中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支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修订现行《执业医师法》等法规中中医执业医师执业类别及执业范围有关规定已经迫在眉睫,具体办法如下:
一、将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类执业医师与西医临床类一起并入临床类中,一样划分为内、外、妇、儿、骨伤等专业,并分别注明中西医结合方向,以中医中药的使用为主,但可以使用西医诊疗手段;非西医临床类执业医师可使用中成药(包括各种针剂),但不能使用汤剂及针灸推拿等其他中医治疗手段。各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人员可在综合性西医院及中医院相应专业科室执业。
二、原有“中医类别”为师承类中医和确有专长的中医包括各种民族医学专业等非学历教育的传统医学从业人员,只能使用中医及民族医诊疗手段,不能使用西药等西医治疗手段,但经过相关知识培训考核可使用西医检查手段。
三、修改相关考试制度,西医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经过修完相关中医课程,可以报考临床类(中西医结合)方向各专业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同时逐步增加中医类专业的学制,由五年提高到七年,参考台湾高校中医专业的双主修制,即既修满中医课程,又修满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所有课程,在此基础上允许中医类专业毕业生同时报考西医临床类、口腔类别的医师资格考试。
四、取消原有“中医类别”中“中西医结合”专业的设置。依照现有规定,中西医结合专业亦隶属中医类别。由于相关法规修订后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临床医师已归入临床类别的中西医结合专业方向,无须重复设置。
五、具有规定学历的针灸、推拿专业人员根据其专业特点,执业范围可归入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专业。
修订后的执业医师执业类别和执业范围如下:
执业医师仍分为临床、口腔、公卫、中医四类。
医师执业范围
(一)临床类别医师执业范围
1、内科专业; 2、内科专业(中西医结合)
3、外科专业; 4、外科专业(中西医结合)
5、妇产科专业; 6、妇产科专业(中西医结合)
7、儿科专业; 8、儿科专业(中西医结合)
9、眼耳鼻咽喉科专业; 10、眼耳鼻咽喉科专业(中西医结合)
11、皮肤病与性病专业; 12、皮肤病与性病专业(中西医结合)
13、精神卫生专业; 14、精神卫生专业(中西医结合)
15、职业病专业; 16、职业病专业(中西医结合)
17、急救医学专业; 18、急救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
19、康复医学专业; 20、康复医学(中西医结合,含针灸、推拿专业)
21、预防保健专业
22、特种医学与军事医学专业
23、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专业
24、全科医学专业
25、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
26、医学检验、病理专业
27、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专业
(二)口腔类别医师执业范围
1、口腔专业;2、口腔专业(中西医结合)
3、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专业
(三)公共卫生医师执业范围
1、公共卫生类别专业
2、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专业
(四)中医类别(包括中医、民族医)医师执业范围
1、中医专业
2、蒙医专业
3、藏医专业
4、维医专业
5、傣医专业
6、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专业
笔者认为,按照这个思路修订后的《执业医师法》等相关法规才能从法律层面上真正体现我国中西医并重的卫生方针,才能更好地规范、指导及服务中西医临床执业实践活动,减少中医师在现实执业过程中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才能充分调动50多万中医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最终推动我国医学事业包括中医事业的全面发展,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url=& target=_blank][/url]
4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学西医比学中医更容易上手,学中医的辛苦啊,中医西医两套理论都得学,到头来,西药处方权还被卫生部那些只认为中医是开汤药的人给剥夺了,真是心寒啊!!!国家不应该剥夺中医在本专业类的现代医学权利才有利于中医发展啊!!!! 实际上应该将具有规定学历的人员也应划在临床类,只是与纯西医区别在注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上,一方面鼓励这类人员确有其双刃剑而为学习中医自豪,关键是在法律上起到了及大的保护作用!!!!! 只有这样学中医人才会看到希望,不会绝望,否则扼杀中医人,将来学中医人会越来越少,中医只会推到民间去或自行灭亡!!!!!!!!!!!!!!!! 作者:221.236.55.*
5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此贴以由原作者一纸相思修改后,拟正式发表于国家级刊物,希望大家多顶,希望对改善中医执业环境有帮助。 作者:125.78.6.*
6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此建议最早由一纸相思发表于中国中医药论坛及丁香园,近期已被一国家级刊物接受,拟发表,并且正争取上交卫生系统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希望有助于改善中医执业环境。 作者:125.78.6.*
7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支持 作者:120.32.52.*
8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举双手赞成! 作者:124.166.14.*
9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好 作者:220.176.114.*
10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这项建议太好了,我们中医学子太可怜了,殊不知我们比西医中专要强多少倍 作者:115.46.35.*
11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一是没有那个领导真正关心这个问题。二是最好早点关掉中医学校,按现在的医师执业法就是误人前程。 作者:58.47.0.*
12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关掉中医学校 作者:116.116.138.*
13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我们的日子好尴尬,每天都是惴惴不安,卫生部的官员快点出台合理的政策吧。我们被害惨了,一个本科生,却被看作不如一西医中专生,卫生部的人都是白吃。 作者:221.7.208.*
14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取缔中医! 作者:116.116.138.*
15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学西医比学中医更容易上手,学中医的辛苦啊,中医西医两套理论都得学,到头来,西药处方权还被卫生部那些只认为中医是开汤药的人给剥夺了,真是心寒啊!!!国家不应该剥夺中医在本专业类的现代医学权利才有利于中医发展啊!!!! 实际上应该将具有规定学历的人员也应划在临床类,只是与纯西医区别在注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上,一方面鼓励这类人员确有其双刃剑而为学习中医自豪,关键是在法律上起到了及大的保护作用!!!!! 只有这样学中医人才会看到希望,不会绝望,否则扼杀中医人,将来学中医人会越来越少,中医只会推到民间去或自行灭亡!!!!!!!!!!!!!!!! 作者:115.56.225.*
16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绝对赞成 作者:115.56.225.*
17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绝对赞成 作者:222.73.95.*
18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联合起来,争取中医师应有的权利!!!!卫生部里没一个懂中医的吗????????????? 作者:60.210.128.*
19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中医是不折不扣的伪科学 作者:
[url=& target=_blank][/url]
20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两会就要召开,我们有希望吗? 作者:115.46.34.*
21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联合起来,争取中医师应有的权利!!!!卫生部里没一个懂中医的吗????????????? 作者:115.46.34.*
22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中医博士都不如自费中专生啊我们大学毕业已从事20年的西医现在执业权都被剥夺了哈哈不能就业算什么? 作者:118.81.3.*
23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这太不公平了,为什为么卫生部不管我们的死活,天理何在? 作者:221.7.208.*
24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怨天尤人是没有用,大家要说服身边的名老中医,支持这些合理的建议,这些老同志才有话语权。权利只有靠自己争取。 作者:218.19.163.*
25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卫生部应该看看了,都什么年代了,我们正规院校毕业的课程里是中医西医培训并重的,分了一个中医类别执业不害死人了吗?我们都搞临床的,也系统学过西医综合与药理,为何就不让中医类别的人去开现代医药的处方,中西医并重,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一些危急重症,中药辅助往往起了一定的作用,比如重症胰腺炎用生大黄灌肠对胃肠功能的恢复很有好处的啊,这才有中国特色的医药管理啊,只要处方是按国际惯例,剂量规范合格就行了,治好病就是上帝嘛,中医药的毕业生,我们也是搞临床的,硬性规定只能用中医看病,或只能用西医看病,都是错的,西医看病也总有纠纷,中医类别的出了纠纷就说是非法行医,卫生部这群人,唉,我们正规中医院校的西医培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的,我们那时候是百分之六十西医课程啊,真是痛心加心凉,也后悔,进去的是当年的优秀分子,出来就是垃圾了 作者:116.18.16.*
26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这个建议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已被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采纳作为今年两会的提案,加上民进中央的一个集体提案,中医执业的困境已经正式放在管理层的台面上讨论,一两年内有望得到合理的解决。
但是大家还要努力,积极以各种方式向自己所在地卫生管理部门反应申诉。呼声越高越能早点解决。 作者:218.19.163.*
27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你们好!
我是一名某省属中医院校**届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带着一种怪怪的心情,我和班上其他成绩优异的同学一样踏上的考研大军,但是我们放弃了报考熟悉的中西医专业、放弃了自己的母校、放弃了所有的中医类院校。&&
我们敢放弃是因为我们学的够好,不怕输给西医院校的毕业生、我们想放弃是因为我们不想再在医院里受到异样的眼光、我们一定要放弃是因为我们也想有理想的工作,不想当药物代表、器械代表。&&
大学期间的磨练曾经一度使我艰信自己能行、自己会受欢迎、但现在坐在电脑面前的我确是如此的无奈、无助!&&
我不想再把自己一度引以为豪的毕业推荐表拿出来,因为我知道比我强的中医学子们还有很多,而他们一样也在受着同样的煎熬!&&
其实我想说的是我当心的并不是我自己,我当心是自己的家人、当心的是千万个中医学子的家人。No pain no gain!! How about pain without gain!!我想大声说一句:别拿中医院校的大学生不当一回事,大学是在扩招,入学是变的简单,但是只有轮到你也成为一个普通收入的父母后才知道从托儿所到大学培养一个孩子是多么不容易;只有你也又中医又西医的到中医院校读个五年七年八年后你才知道我们过的是什么生活;只有你也小心翼翼的揣着毕业推荐表到招聘会上被疯狂拒绝一通后才知道什么叫做欲哭无泪。&&
我想说的很多也很少,知错能改还是好的,但面对明显的错误,为什么那些所谓的教授、专家就不能正视呢?我只是一个学生,很多大道理可能不懂。我不知道中医院校的疯狂扩招对不对,我只知道我们没人要,学得再好也没人要,找工作要靠关系,要花钱、要花大钱、就算这样也不一定能成为医生、就算成了医生,科室还没得选,谁叫咱们是中医院校的呢,手术台不能上、急诊科不让呆、所有西医临床科室也不让干,说什么国家现在有规定、管得严,我们又不是白痴,什么不会不能学吗?这样一来,一幅黑压压的一片中医学子争先恐后挤过一根被腐蚀的摇摇欲坠的独木桥只为争夺一张坐着并不太舒服的小木板凳的情景是何其“壮观”啊!!汗!!!招生按计划、就业靠市场,市场需求远远远远的小于招生计划的后果是什么??对此视而不见的后果又会是什么??&&
我想说的很多也很少,正视前途还是好的,但面对当前社会的对于我们无奈的竞争、淘汰,那些还在学校里发奋图强的中医学子们能知道多少,想想他们在坐在我曾经没日没夜的自习的教室里,想想他们的家人像自己的爸妈一样认为自己的孩子很快就能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医生,想想他们……。我真希望你们能再努力一点,学的更多更好一点:不管你以后有没有机会当医生,我只想让每一个人知道我们不是不会,只是有些我们还没有学!我真希望你们能再努力一点,学的更多更好一点:因为你已经是中医院校的学子了,等到有一天你发现自己活的很累的时候,不要怪中医,中医是我们国家的精粹,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中医学子的就业难问题不是几个人的错,也不是几家医院的错,更不是几所中医学院的错,谁都没有错,当若干年前,医院被推向市场,自负盈亏的那一刻开始,中医就注定要一无四处了,中医有疗效但没有利润,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稳定型指骨骨折的患者,就诊中医的结果是,用两块成本为一角钱的儿科常用压舌板固定一个月,开一些续骨疗伤中药,总药费约150元,医院利润约35元。就诊西医的结果是,两联抗菌素,手术切开钢板内固定,各类活血中成药,总药费约6000元,医院利润1000元,医生药品加器械回扣约1500元。很简单的道理!再比如中医看感冒,三贴中药总计15元,利润2元左右,西医看感冒,检查费外加西药费不下200元,利润不下60元。&&
最后,最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中国的医疗环境恶劣的可怜,各类医闹成灾,医院被砸、医生被杀(在此再次深切缅怀戴春福教授),中医缺乏客观诊断论据,难受法律保护的事实让各大医院领导敬而远之,于是乎出现了:西医医院大大缩水中医科室及人员,中医医院西化以招西医毕业生为主的现象。&&
总之,没有读过中医学院医学类专业,没有拿着中医学院医学类专业文凭找过工作,没有以中医类医师在临床执医过的人是不能体会我们的辛酸的!! 作者:
[url=& target=_blank][/url]
28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楼主,你是个什么身份,不如把你的建议送给校长院士什么的,这样发表了还可能有点回声。 作者:
[url=& target=_blank][/url]
29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再问一句,这是你写的么?我把它转到我的百度空间中了。以后我有了机会,就拿出去。思路还不错。 作者:
[url=& target=_blank][/url]
30回复:关于修订中医临床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的建议 我也是一名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院校中医学毕业生,属于99年前执业医师法出台前执业的,中医本科毕业后留在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中医硕士毕业后回原籍一家综合性三甲西医院工作。现在读西医临床博士。所以中医执业的困境我是非常清楚的。中医师在中医院执业虽然面临的执业困境少很多,但是同样面临着能否手术,能否做血液透析,能否在急诊科执业等等质疑。我不希望每个面临这样困境的人都通过读研而改执照,因为我们原本就可以、就有能力使用中、西医两套手段,只是在执业政策制定和解读上都一定程度被扭曲了。
所以我写了这个建议。
这个建议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已经被今年的全国政协和全国人大两个提案采用,应该会促进执业法的良性修订。
我是福建中医学院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学生。 作者:218.19.163.*
帖子&精华0&积分&金币669 &爱心0 &鲜花33 &健康币0 &阅读权限8&在线时间128 小时&
今年看样还是不行啦,共产党办事效率高呀!
帖子&精华0&积分&金币37849 &爱心0 &鲜花1289 &健康币0 &阅读权限200&在线时间1314 小时&
春天燕归来
& & 谢谢分享啊
/bbs/viewthread.php?tid=529605&fromuid=5633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执业医师注册科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