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地球不同年份运转放慢了,有些年份有闰秒!为什么?

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cef-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史上第26次“闰秒”来了 今年6月30日时间“多1秒”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地球自转存在不可预知性,如大地震可加快地球自转,地球上的自然变化则可导致地球自转减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院王思潮介绍,由于地球自转速度不均匀,时间久了,就会出现细微的差距,国家授时中心会根据世界统一标准,负责在一年中添加或减少一秒,这就是所谓的闰秒。1972年以来,科学家已经添加“闰秒”25次。
导读:地球自转存在不可预知性,如大地震可加快地球自转,地球上的自然变化则可导致地球自转减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院王思潮介绍,由于地球自转速度不均匀,时间久了,就会出现细微的差距,国家授时中心会根据世界统一标准,负责在一年中添加或减少一秒,这就是所谓的闰秒。1972年以来,科学家已经添加&闰秒&25次。
大伙都听说过闰月、闰年,但你知道还有&闰秒&吗?据外媒报道,今年6月将迎来史上第26次&闰秒&。科学家们将再度给钟表额外增加1秒钟时间。就是这个&眼睛眨一下&的时间,或给全球带来巨大影响。
什么是&闰秒&?
地球自转导致的误差
地球自转存在不可预知性,如大地震可加快地球自转,地球上的自然变化则可导致地球自转减慢。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院王思潮介绍,由于地球自转速度不均匀,时间久了,就会出现细微的差距,国家授时中心会根据世界统一标准,负责在一年中添加或减少一秒,这就是所谓的闰秒。1972年以来,科学家已经添加&闰秒&25次。
为什么会多出1秒?
两种计时系统出现差距
南京大学的天文专家说,目前全球有世界时和原子时两个时间系统。前者以地球自转周期的天文观测为基准,后者则以稳定的原子振荡周期来确定秒的长度。由于地球自转速度不匀,天长日久,两者之间会出现细微差距。
闰秒通常每1-2年出现一次。上一次闰秒调整,是在3年前的日7点59分59秒,全球同步进行闰秒调整,出现了7点59分60秒的特殊现象。而3年后,日,将在23点59分59秒将进行闰秒调整,又一次出现23点59分60秒的特殊时刻。
科学家为什么要调钟?
几千年后,误差会越来越大
事实上,1秒钟,对老百姓的生活来说,就是嘀嗒一声,不会有太多影响。但地球转了那么多年,误差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如果不设法校准,所有的当日都有可能变成昨日。&由于闰秒的原因,600年积累&多出来&的时间为30分钟,1000年就多出1个小时。&专家说,按照这几十年来已知的差异测算,大约五千年后&原子时&会比&世界时&快1个小时。或许,未来很久远的某一天,下午一二点太阳才爬上山坡,这将会对地球上人们的作息产生影响。
多1秒会有什么影响?
飞船轨道偏移、电网可能奔溃
多了一秒,对世界和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呢?
王思潮说,一秒钟的误差就目前而言,对于航空航天和军事、潜水、电力部门等科研单位,足以引起系列影响。比如航天飞船1秒钟要飞近8公里路程,差1秒,飞船轨道可能偏移,着陆地点可能差上十万八千里。再比如,网络时间协议如果出现1秒的误差,全世界的电脑就都乱了套。1秒钟的误差,甚至能让整张电网停电甚至崩溃。
多1秒,你想说点啥?神回复:多一秒多睡会儿
这两天,&多1秒&也成了微博微信的热议话题,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对这1秒钟的想法和打算。
@石头烤红薯Ciel:自从地球自转慢一秒时间快一秒后,我的表就没有一天是准滴。
@没完没了看世界:我的人生又多了一秒!
@蒸鱼丸子:多一秒多睡会儿!!
@rosaceous--halcyon:提前敷面膜贴,然后任性地把闹钟调快一秒。
@青青宝贝:多一秒,多亲一口小宝贝!
@好开心:多出了一秒!我是要用来吃呢?还是用来睡呢?糟糕,1秒过去了&&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徐然]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全球迎第26次闰秒但这个“闰秒”是怎么回事?
“让世界停下哪怕只1秒”明早成真
明天早上,7点59分59秒之后会发生什么?8点?不,是7月1日7时59分60秒!这多出来的1秒钟就是“闰秒”,是全世界科学家们为了校正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带来的时差而增加的1秒钟,今年增加的闰秒,是1972年以来全球第26次。
闰年听说过,闰秒是个什么东东
闰月、闰年听说过,但这个“闰秒”是怎么回事?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的专家介绍,简单说来,是因为地球自转速度快快慢慢导致的。
20世纪初以后,天文学的一项重要发现是,确认地球自转速度是不均匀的。人们已经发现的地球自转速度有以下3种变化:首先是长期减慢。这种变化使日的长度在一个世纪内增长1~2毫秒,是以地球自转周期为基准所计量的时间,2000年来累计慢了2个多小时。引起地球自转长期减慢的原因主要是潮汐摩擦。科学家发现在3.7亿年以前的泥盆纪中期地球上大约一年400天。
另外,地球自转速度有季节性的周期变化,春天变慢,秋天变快,有时候年与年之间也有变化,这或许和天体之间的运行也有关系。最后,可能还有一些科学家不能完全确定的原因导致地球运转速度产生变化,比如地震、人类发射火箭等航天飞行器。总之,正是因为地球自转速度不均匀,时间久了,就会出现细微的差距,国家授时中心会根据世界统一标准,负责在一年中添加或减少1秒,这就是所谓的闰秒。1972年以来,科学家已经添加“闰秒”25次。
实习编辑(尤莉灵)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世界时间于今天多出一秒 出现7:59:60特殊现象|闰秒|世界时间_凤凰科技
世界时间于今天多出一秒 出现7:59:60特殊现象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这多出的“1秒”将加在6月30日午夜。由于北京处于东八时区,所以将在7月1日7:59:59后面增加1秒,届时会出现7:59:60的特殊现象。
世界时间于今天多出一秒出现7:59:60特殊现象 2015年世界时间多出了&1秒& 这多出的&1秒&加在6月30日午夜。由于北京处于东八时区,所以是在7月1日7:59:59后面增加1秒,因此今天出现了7:59:60的特殊现象。据悉,这是自1972年启用闰秒以来的第26次增加闰秒。离我们最近的一次闰秒,出现在2012年。 这1秒从何而来? 为了确定时间,世界上有两种时间计量系统:基于地球自转得出的&世界时&和基于原子振荡周期确定的&原子时&。&天&的概念,我们使用地球自转来规定,而&秒&则用原子时来规定,按照&世界时&来说,一天有24个小时,每小时有3600秒。由于两种时间尺度的测量方法不同,且地球自转有长期减慢的趋势,&世界时&逐渐拉长,所以通常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时间系统之间就会出现差异,所以有了&协调世界时&的概念。 &协调世界时&以原子时秒长为基础,在时刻上尽量接近于世界时。1972年,国际计量大会决定,当&世界时&与&原子时&之间时刻相差超过0.9秒时,就在协调世界时上加上或减去1秒(正闰秒或负闰秒),以尽量接近世界时,这就是闰秒。 &闰秒&是由国际地球自转服务组织(IERS)公布的,主要用于弥补地球自转所减缓的时间。届时,授时中心会将&闰秒&信息通过授时系统发播出去,高精度时间需求部门通过专用定时接收机接收无线电信时号,就会自动进行&闰秒&。 闰秒有何影响? 闰秒调整对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不会产生影响,时间快一秒慢一秒大家都感觉不出来,更不会出现千禧年千年虫那样的问题。到了闰秒这一天,我们的手机时间来自通信基站,会自动调整。一般手表需要对照电视台、电台手调,电波表可自动调整。大部分电脑需要手动调时,如果电脑安装了一个校时软件,就可自动对准了。 增加的这&一秒&,对于一些特殊行业来说,足以带来很大的影响。地球转了那么多年,误差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如果不设法校准,那么所有的当日都有可能变成昨日。 专家表示,对于航空航天和军事、潜水、电力部门等科研单位,一秒钟的误差足以引起系列影响。 比如在航天领域,飞船1秒钟就要飞将近8公里的路程,要是差了这1秒,误差可就大了:飞船轨道可能偏移,飞船着陆地点可能差上十万八千里,更糟糕的是飞船的安全会受到巨大的威胁。再比如,网络通信上,协调世界时被用在很多互联网标准中,像网络时间协议就是其中的一种。如果出现1秒的误差,全世界那么多台电脑一下子都乱了套。 另外,电网故障的维修、电网与电网之间的并网,都需要使用精密时间,如果出了1秒钟的误差,甚至有可能是整张电网的停电甚至崩溃。 另外,闰秒对IT行业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Rackspace首席技术官约翰&恩格斯(John Engates)表示:&时间变得异常复杂的快。&这是因为没人都会以相同的方式或者同时添加闰秒。在某些系统里,电脑时钟会显示滚动至下一分钟需要60秒钟,或者两次显示第59秒。结果计算机会在时间向后退时出现闰秒,导致系统错误或者中央处理器(CPU)超负荷。 2012年,子系统因时间变化而出现混乱产生问题,并导致某些服务器极度活跃。很多公司,包括红迪网、点评网Yelp和LinkedIn,都报告称系统发生崩溃无法应对。而这次很多大公司表示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例如谷歌就在上一年度添加了几分之一秒,使用了所谓的leap smear(闰秒弥补)技术来应对闰秒问题。 但这可能也会产生自身的问题。网络时间协议首席架构师哈伦&斯特恩(Harlan Stenn)表示他并不喜欢闰秒弥补。&在6月30日中午,弥补时钟将补偿半秒,&这意味着基于精确计时的过程将补偿半秒。许多进行精确操作的机器都将多运行半秒钟的时间,如病人辐射治疗多半秒和化工厂多添加半秒的原料等,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 废除闰秒,添加闰分或闰时 时间作为一个系统内部参数要求尽可能的连续,闰秒的出现,只能起到弥补和修正的作用,但客观上导致了时间的中断。此外闰秒的出现并没有规律可循,有时三、五年闰1秒,有时六、七年闰1秒,有时会给人一种混乱的感觉,如果像卫星导航、供电、电子通讯等领域如果疏忽了那1秒,或未能及时在不同时区加闰,有可能就会引发程序系统问题。 事实上,围绕闰秒,国际上有一些争论,以美国为代表的&实用派&,已经提出取消闰秒的建议。他们认为,既然原子时足够精准,何不干脆摈弃由地球和太阳构成的&天然大钟&,在军事、商业、科学测绘等各个领域彻底采用原子时,毕竟这样一劳永逸;而以英国为代表的怀旧派,坚决&捍卫&闰秒存在的必要性,声称原子时间&太精确&也会带来问题,因为人类早已习惯以&日居正中&作为中午的标准,但若改用原子钟计时,在地球越转越慢下,若干年人们将会发现,&日居正中&已不是事实。 根据国际计量局测算,如果没有闰秒,约5000年后原子时将和世界时差1小时。在更遥远的未来,原子时意义上的正午,对应的景象则是满天星斗,这样一来,许多历史记载中的&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发生某事件&,将很难令后人理解,因为&某时&在彼时,对应的已经是完全另外一副景象。有人这样描述原子时:&作为科技进步的产物,全面采用原子时,意味着人们可以完全摆脱地球自转与日月更替,孤独地奔跑在向前的路上。& 闰秒是去是留,这场争论从1999年开始持续至今,在2012年1月的国际电信联盟无线通信全会上,决定把最后决定时刻推迟到2015年,也就是今年。 也有科学家提出一个折中的建议,用&闰分&或&闰时&来取代闰秒,如采用闰分,大约100年调整一次;闰时则是5000多年调整一次,比起每隔若干年就要调整一次的闰秒,这样至少不太折腾。对此窦忠表示,因1972年召开的国际计量大会决定,当&世界时&与&原子时&之间时刻相差超过0.9秒时,就启动&闰秒&设置,这些年来一直这样做,如果某一天这个规定有所调整,比如改为&闰分&或&闰时&,那也不是不可以。
[责任编辑:宋业磊]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115199
播放数:129097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阳地球月球运转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