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铜砖5两值世界上最不值钱的货币钱

系统维护-志趣网现在的清代的50两大锭值不值钱?_百度知道
现在的清代的50两大锭值不值钱?
提问者采纳
值钱。 清朝货币-清代制钱
清代通宝钱币后金在进关前就开始在关外铸造货币,努尔哈赤天命年间,铸造了满文的天命汗钱和汉文的天命通宝。皇太极时又铸造了满文大钱天聪汉之钱。 顺治年间开始铸造顺治通宝,共分5种样式,一式为顺治元年铸造的,是一种仿古式的货币,正面铸有顺治通宝,背面是光背的。不久就又铸了2式货币,正面还是顺治通宝,反面是铸钱的汉字局名,如工,户,东,福等。三式是顺治10年铸造的,是一厘钱,反面铸有一厘和钱局名。一千文合银一两。四式货币是在顺治17年铸造的,反面有满文宝字和满文局名,五式也是这一年造的,钱背面有满汉文的钱局名。 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而吴三桂等人在叛乱时期也大量铸造过货币,吴三桂铸造了利用通宝,有光背,背面有云字,贵字,一厘,二厘,五厘,一分等。其子吴世潘洪化年间又铸造了洪化通宝。福建的耿精忠则铸造了裕民通宝,分一分,一钱,浙一钱三种。 康熙朝自铸的货币有两种,与顺治钱的第四式和第五式相同。 雍正年间后,清帝铸钱就只按顺治5式,即钱背面标满汉文局名而铸造,此后又铸造了乾隆通宝,嘉庆通宝,道光通宝。 咸丰年间,正值太平天国起义,清政府因财政紧张而开铸大钱,人为的搞通货膨胀。分为3类,一是通宝,是小平的铜铁铅钱。一为重宝,为当四至当五十的大钱。还有一种是元宝,为当百及当千的大钱,这些货币各地都有铸造。 清代货币比较珍贵的当属慈禧时期铸造的祺祥通宝和重宝,这种钱本准备在咸丰皇帝死后用的新年号钱,由于慈禧发动政变,改年号为同治,这种钱没有铸多少就停铸了,因而较少,祺祥年号只用了69天。 同治年间只铸造了通宝小钱和重宝当十钱。 光绪初年,只铸通宝小钱和重宝当十钱,后慈禧下令从国外进口造币机器,用机器铸造制钱。 宣统年间只铸造了宣统通宝,有两种,一种较大,一种较小。 清代铸币分两大类,一类是中央造币厂铸造的,令一类是地方造币厂铸造的。 太平天国时期,也曾铸造过货币,就是太平天国钱,但是国字从口从王而不从玉,成为太平天国货币的一大特色。此外太平军还铸造过一种中国最大的货币大花钱,数纪念币性质。与太平天国同时在上海的刘丽川领导了小刀会起义,铸造了太平通宝,钱背面有星月纹。以表示“明”,寓意反清复明。1865年,广州的天地会进军广西建立了大成国。在李文茂的领导下,铸造了平靖胜宝,李氏自称平靖王。 清朝货币-清代银两
清代银元清代的银两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道光年以前的,一类是道光年间以后的。 清代银两有多种形状。直隶银两形状多为船型,主要分为两大类,一为重50两,另外一种重10两。 山西银两以重50两的大银锭为多。另一种为小元宝,束腰形。 陕西的银两多为椭圆形,分为2种,一种重10两,一重4两左右。 江南的银两除重50两的船型元宝外,另一种重5两左右,形如猪腰子的腰锭。 甘肃银两有三种,一种为重50两的方锭,形如正方形的砖块,多为民国年间铸造。一种为4两重的圆锭,最后一种为重2两左右的葫芦状的银两。 四川主要铸造10两左右的圆锭。 云南银两,前期是方锭,后期状如马鞍或牌坊,重量分10两,5两,2两半左右三等。 贵州银以茶花银锭最有特色,一般重10两左右,另有重5两,10两的圆锭。 湖北除有重50两和20两重的船型银锭外,还有重5两,10两的圆锭。 湖南银两锭近于长方,略束腰,一般重10两左右,,另外还有一种重50两的龟宝,因锭面两耳特低,形如乌龟,故名。 江西银两以50两重的方宝最多,另外还有10两左右的圆锭。又有5两重的方锭。 安徽有50两的船锭,和10两重的方锭。 江苏银两分重50两的船型元宝和5两左右的圆锭。 浙江以重5两左右的圆锭为多。 福建除有50两的船型元宝外,多为重10两左右的圆锭,也叫馒头锭。 广西和广东则以重10两左右的形如砝码的银锭为多。 东北地区多为重50两的船型元宝,因形制特别,锭面两耳特长,故俗称大翅宝。 新疆通行重50两的船型和方形元宝。 一直到1932年国民政府宣布废两改元后,中国的银两才退出了流通领域。 清朝货币-早期银元
清代早期银元中国最早的银元是仿铸的外国银元,如西班牙银圆和墨西哥银圆。 咸丰年间时,上海的一些银号也铸造了一些类似银元的银饼。 福建漳州铸造的漳州军饷,是清政府为了支付当地驻军的军饷而用土法铸造的银元。 现在这种银元一般分为3类,一是面文为漳州军饷,第二种是上面的戳印特别多,三是上面的文字为谨慎或谨性。转自博宝艺术网。满意请采纳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请问那两个是不是玉?值不值钱?铜锁值钱吗?谢谢!_百度知道
提问者采纳
观音肯定是翡翠,有翠绿,色浓,雕刻是手工,不是机制雕刻的!!有收藏价值!!满意请采纳
另外那个呢?不知道是什么材质的!
另一个,个人看也是翡翠,就是种不错,没有色,有脏!!
嗯嗯。。。谢谢了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的解决了我的问题!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翡翠,铜嗦应该百年以上,好好收藏
那个观音是翡翠?另外个呢?大概能值多少钱呢?
拍的不清楚,另一个也好像是翡翠
好的,谢谢你
玉比锁值钱
这个猴子质量不错,时间也长,好好留着吧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古代的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人民币
古代的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人民币
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很多人都讨论过吧.现在很多人其实是毫无概念的。特别以当代某某电视剧为极端,居然出现两个馒头一碗汤5两银子,一个少奶奶一次赌博输掉一千万两银子等等荒唐透顶的情节,显示当前中国的创作人无知和不认真到了何等程度,要知道万历年间国库年收入才达到200万两,而且还是经过张居正改革后国库收入丰富才有的数字。甚至包括了金庸这样的大师似乎也对银两的货币价值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大家都该记得郭靖初遇黄蓉,被她宰了一顿,结果“一会结账,共是一十九两七钱四分”。看过一些古籍就可以发现,一两银子的货币价值其实相当的高。
  《红楼梦》里刘姥姥看到贾府上下一餐螃蟹24两银子,感叹说小户人家可以过一年了。要知道刘姥姥家当时也算中产阶级的,有房有地还雇得起工人丫头,第一次上贾府打秋风,得了20两银子,千恩万谢的。《明史》里也提到七品知县一年的正当俸禄(基本工资吧)只是45两白银。而《射雕》时代在南宋中晚期,白银流通量还低于明清,其价值只能更高才对,这19两多一餐饭,不管是怎样难得的美味佳肴都似乎太过分了。
因为各朝代银两的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那么现在一般推算古币值都采用一般等价物交换的方式来计算,对中国人来说千年不变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以下采用太平年间的大米物价记录为标准,进行一个粗略的推算,大致可以得出银两的货币价值答案。
  史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人民币660.8元。由于《红楼梦》故事虽以清朝为原型,生活状况却以明朝为蓝本,姑且以明朝的银两价值计算,刘姥姥拿到了一万三千多元的过年费,当然很高兴了;而郭靖则付出了超出一万二千元人民币一餐饭钱,还是在张家口这样一个小地方,太夸张了吧。郭靖就算傻,但穷苦出身,不可能不知道钱的价值,黄蓉更不可能挨店家的这一宰吧。
这一两银子要是拿到唐朝就购买力而言更是高得吓人了。唐太宗贞观年间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就可以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2065元人民币。
  最大的问题出在宋朝,主要原因是宋朝的钱币制度极其混乱,而其记载也矛盾重重。宋朝是以“钱”为流通货币的,因为宋朝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工商业也前所未有地发达,因此货币需求量也前所未有的庞大,而且白银的产量和进口量都不高并且当时没有类似央行这样的政府宏观调控管理机构,造成了极为混乱的情况。我们知道一般朝代1000个钱为一贯,等于一两银子,但是宋朝却不是这样的。《宋史
食货志》及《续资治通鉴》均提到自真宗朝开始因白银存量偏少不足以赶上经济的发展,银价不断上涨,基本上是2000个以上的铜钱当银一两。而且宋朝“钱法”很乱,有铜钱、铁钱还有铅锡钱同时流通,各州都有权自行铸钱,还存在私人铸钱的情况,钱的大小不一、成分不宜、价值多变,“随时立制”,非常混乱。川陕地区通行铁钱,十个换一个铜钱,江南和江北流通的钱还不一样。一贯实际有多少个钱也是不确定的,有800或850个为一贯的,也有480个为一贯,还要下诏以770个为一贯,并且各州“私用则各随其俗”,完全是笔糊涂账。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宋朝以前白银总量太少,价值过高,还没有成为流通货币(想想看,拿一张面额2000元以上的纸币去市场买东西……),只存在于朝廷赏赐与会计结算当中,比如税收、国家支付(如向金、西夏送交的岁币“银帛”多少之类),实际上明朝以前,市场流通均使用铜钱(北宋局部地区出现了纸币)。银两成为流通货币只是明清两代对外贸易活跃,外国白银大量涌入以后的事。但为何在很多人心目中一向以为银两是历来的流通货币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明清小说的盛行,均按照当时的生活情况为常识对前朝进行描写,如《水浒》、《金瓶梅》、《三言二拍》等等,而这些作品中的银两价值均以明朝的银价为标准,与原有的文、贯、缗、铢等货币单位搅合在一起,并且对后世影响很大,因此今人所写较多以中国古代为背景的历史小说、武侠小说作品如《射雕》等书中也跟着把古代流通货币统统说成“银两”。但毕竟现代人比起明清时代的人时距更远,对前朝货币制度及银两的实际购买力的认识更加不足,才会经常出现天价馒头、天价酒菜,而认真的读者或观众出于对古代经济情况的好奇应该对“银两”的价值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宋朝以前白银总量太少,价值过高,还没有成为流通货币(想想看,拿一张面额2000元以上的纸币去市场买东西……),只存在于朝廷赏赐与会计结算当中,比如税收、国家支付(如向金、西夏送交的岁币“银帛”多少之类),实际上明朝以前,市场流通均使用铜钱(北宋局部地区出现了纸币)。银两成为流通货币只是明清两代对外贸易活跃,外国白银大量涌入以后的事。但为何在很多人心目中一向以为银两是历来的流通货币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明清小说的盛行,均按照当时的生活情况为常识对前朝进行描写,如《水浒》、《金瓶梅》、《三言二拍》等等,而这些作品中的银两价值均以明朝的银价为标准,与原有的文、贯、缗、铢等货币单位搅合在一起,并且对后世影响很大,因此今人所写较多以中国古代为背景的历史小说、武侠小说作品如《射雕》等书中也跟着把古代流通货币统统说成“银两”。但毕竟现代人比起明清时代的人时距更远,对前朝货币制度及银两的实际购买力的认识更加不足,才会经常出现天价馒头、天价酒菜,而认真的读者或观众出于对古代经济情况的好奇应该对“银两”的价值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一两银子多少钱
我们常常看到古装戏里用银两做钱的单位,那么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呢?晓林我也很想知道,于是到网上查了一下,得出了初步的答案。不过,这里声明,晓林不是学历史的,只是靠着从网上查到的讲历史的文章,做一个大致的推算,获得一个感性认识罢了。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
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
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根据以下描述: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再有:
“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现在金属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
唐代的开元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如下:
黄金:100元/克
白银:2元/克
黄铜:0.02元/克
推算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4000元
1两白银:约值8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约值0.1元
很多历史专著中都通过粮食价格来直接衡量货币关系,虽然单独考虑粮价并不很准确客观,但应该是极其重要的参考。晓林在网上查到了如下记载:
“上白米(石)&九钱五分& 
中白米(石)&九钱二分六厘八钱
下白米(石)&八钱三分
白面(斤)&九文
银每两换钱&一千文”
还有“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
根据1石=100斤=70公斤计算,而粮食价格以2元人民币/公斤计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两白银:约值17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约值0.2元
根据上面的推算,再考虑到
1&黄金的价格比其他的更稳定,应当着重参考
2&现在白银已作为工业品,所以现在的白银价格参考价值较低
3&由于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对速度很快,现在的粮食相对价格比古代便宜很多
4&尊重古代的兑换比例
5&凑整数,便于换算,便于建立感性认识
所以,建议今后遇到古代的货币单位,采用以下换算系统,即方便又有感觉:
1两黄金&=&人民币2000元&=&10两白银
1两白银&=&人民币200元&=&1000文钱&=&1贯(吊)钱
1文钱&=&人民币0.2元
另外:1石米=1两白银声明:以上结论不是学术观点,只作为老百姓观看古装电视剧,武侠小说时换算之用
下面提供一些古代数据,便于验证晓林给出的换算方式,提高感性认识: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唐朝时,初级公务员月薪1000元
清朝六品官员年俸45两白银&=&清朝的局级干部,年薪9千元(呵呵不贪污是不行的喽)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那些当官的,那个家里没有个几千万的?
乾隆初年,捐一个道台需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两银子&=&花270万就可以买个厅级干部当当,明码标价哦
------------------------------
《红楼梦》时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
  红楼梦时代一两银子值现在多少人民币?这是个有趣的问题。
  看了大家的算法与计算结果,有说一两银子值四十元人民币,有说五十元的,有说七十五元的,有说一百元的,有说二百元的,有说四百元的,最高的说到五百元。
  但是把《红楼梦》里的帐看下来,我倒有一个奇怪的感觉:有时候按四十元算并不低,有时候按五百元错却不高。换句话说:有时候银子很值钱,有时候银子又很不值钱。这让我费解,到底是怎么回事?(有识者言,这是边际效益的问题。到底是不是,看完再说。)
  我先把红楼梦中与银两往来有关的事项(非全部),简要列表于下:
回数 银子数目  事由              性质
第一回 五十两 甄士隐送给贾雨村,用做进京赶考的盘缠。 赠礼
第二回 两封银子(一百两) 贾雨村从甄士隐岳父手中,买丫头做二房的费用。 婚嫁费
第六回 二十两 王熙凤给刘姥姥。 赠礼
第八回 二十四两 秦钟的入学费用。 学费
第十回 七八十两 薛蟠赏给下人家。 赠礼
第十一回 三百两 王熙凤收的利息钱。 利息收入
第十二回 二十两 贾瑞死,贾赦、贾政、贾珍各送二十两赙仪。 丧事礼金
第十三回 一千两 贾珍为老婆买棺材。 丧葬费用(物品费)
第十三回 一千二百两 贾珍给儿子贾蓉买官。 赂金
第十五回 十两 胡府生子,请和尚念三天经。 宗教活动费
第十五回 三千两 王熙凤用人家钱,行贿,疏通官司。 赂金
第十六回 三万两 贾家为贵妃元春省亲,筹办戏班子,请教习,采买女孩,置办乐器行头。 娱乐费(礼金)
第十九回 几两银子 买一个使唤丫头。 人工费
第四十七回 八百两 贾赦买房内丫头嫣红。 婚嫁费
第二十二回 二十两 宝钗生日,贾母给作经费。 贺礼
第二十三回 二三百两 十二个小和尚与十二个道士,被包养的神职人员,三个月的费用。 宗教活动费
第二十四回 五十两 贾府给下人二百两银子买树,只花五十两。 物品费
第二十五回 五百两 马道婆作宝玉寄名干娘的费用。 礼金
第三十二回 五十两 金钏死,王夫人抚慰金。 抚慰金
第三十六回 二十两 王夫人月例钱。赵姨娘与儿子贾环各二两;袭人二两多;王夫人的大丫头一两;姨娘的丫头原为一吊,实拿一半即五百铜钱。
第三十六回 一两八钱 贾蔷买玉顶金豆给龄官。 物品费
第三十七回 六钱 袭人赏抬花的小厮六钱银子,赏婆子三百铜钱。 人工费
第三十九回 五分 螃蟹一斤五分银子。一两银子买二十斤。 物品费
第三十九回 二十两 贾府一顿饭钱,庄户人家过一年。 物品费
第四十二回 一百八两 送给刘姥姥的,王夫人一百两,凤姐八两。 赠礼
第四十三回 一百五十两
凤姐过生日的总份子钱,也是总费用。贾母、薛姨妈各二十两;邢、王夫人各十六两;尤氏、李纨及有头脸的管家媳妇每人十二两,姨娘们每人二两,丫头们一人一两或二两。
第四十四回 二百两 鲍二媳妇吊死,贾琏给的人命补偿金。 赔偿金
同上 一百两 贾琏给鲍二让他另娶媳妇,从此鲍二过上了阔绰的日子。(参见六十四回) 抚慰金
第四十五回 四五百两 李纨的年收入。包括自己一百二十两年例,儿子一百二十两年例;土租金;年终年例。 年收入
同上 五十两 李纨出资给宝玉开会社。 娱乐费
第四十八回 一千两 贾赦欲买石呆子的扇子。 物品费
第五十一回 一两 贾府给医生的出诊费。 人工费
第五十三回 二千五百两 八九个村子一年的租金收入。 地租收入
第五十五回 四十两 袭人的娘死,给四十两丧葬费;赵姨娘的兄弟死,给二十两。 丧事礼金
同上 三千两 拟贾环娶亲费用,贾府三四个公子、小姐,嫁娶费用拟七八千两。嫁小姐相对花费少点。 婚嫁费
同上 三五千两 拟贾母的丧事。 丧葬费
同上 八两 宝玉一年学里吃点心或者买纸笔费用。 物品费
第五十六回 二两 姑娘们每人每月的头油脂粉钱。 物品费(化妆品)
同上 四百两 大观园一年头油、胭粉、香、纸、苕帚、簸箕、掸子,并大小禽鸟鹿兔吃的粮食的费用。 物品费
同上 四百两 收取园子承租费。 承包收入
第五十七回 二两 邢岫烟的月钱,一个人使不了。因请丫头妈子打酒吃点心,所以不够使。 生活费
第六十三回 五钱 给宝玉过生日凑份子。袭人等四人各五钱,另四人各三钱。共三两二钱,可备四十碟果子。 生日礼金
第六十四回 一千一百十两 贾敬死,丧葬用品及雇人费用。 丧葬费
同上 五百两 江南甄家送葬礼赙金。 丧事礼金
第六十五回 五两 贾琏供给尤二姐的月生活费,三个人用。庚辰本为五两,程乙本为十五两。 生活费
第六十六回 三十两 贾珍给尤三姐出的妆奁钱。 婚嫁费
第六十八回 三百两 凤姐贿赂都察院。 贿金
同上 二百两 贾珍贿赂都察院。 贿金
同上 五百两 凤姐敲诈宁国府贾蓉银子。 横财
第六十九回 一百两 贾赦赏贾琏,并一个丫环秋桐。 赏金
同上 五百两 尤二姐死,贾琏买棺材钱。 丧葬费(物品费)
同上 三百两 凤姐当两个金项圈总值。 物品费
第七十二回 五百六十两 贾母的金自鸣钟的价格。 物品费
同上 一千两 夏太监借贾家一千二百两;周太监张嘴就借一千两。 债权
同上 二三千两 南安府的礼;贾娘娘的重阳节礼;几家红白大礼。 礼金
同上 四百两 凤姐两个金项圈的当价。 物品费
第七十四回 二百两 凤姐当金首饰。 物品费
第七十八回 十两 晴雯死,王夫人抚慰金。她的衣裳簪环,约有三四百金之数,约三四千两银子。 抚慰金
第八十回 五千两 迎春嫁人,贾赦收的财礼。 婚嫁收入
第八十六回 几千两 薛蟠出了人命案,贿赂知县,用钱疏通官司。 贿金
第九十二回 十来两 贾政与詹光下棋赌钱,詹光输十来两。 赌金
同上 一万两 母珠一颗。 物品费
同上 五千两 鲛绡帐一顶。 物品费
同上 五千两 “汉宫春晓”字画一张。 物品费
同上 五千两 自鸣钟一个。 物品费
第九十五回 一万两 通灵宝玉一个。 物品费
第九十九回 成千上万两 重要长官生日礼金。 生日礼金
第一百回 几万两 京城里别人欠薛家且要不回来的钱。薛家本是官商,还有多处当铺与房产。 债权与收入
第一百七回 一万多两 贾母的个人积蓄,落实的有九千五百两;黄金若干;衣服首饰若干;另有几千两留给宝玉等。 积蓄
第一百八回 一百两 贾母为宝钗过生日出次,两天的酒饭。 生日礼金
第一百十一回 一百两 贾母死,鸳鸯殉,补偿其嫂子的钱。 抚慰金
  上表中,总的来说分两大类,收入与支出。在支出这一大类中,有可以分五种类型:一:礼金,包括:赠礼、生日礼金、红白礼金以及省亲礼金等;二:婚丧嫁娶费,包括娶妻纳妾买小等;三:贿金,主要包括疏通官司的费用与买官的费用;四:物品费;五:生活费、人工费、娱乐费以及赔偿及抚慰金等等。
第一类在《红楼梦》中记载最多,足证中国真礼仪之邦也。所谓“礼多人不怪”,但讲究“礼节”是要花钱的。从某一方面看,礼金的支出,也是一种消费行为,不过它购买的是一种特殊商品:人情。人情有大有小,价值有高有低,于是礼金便高低不一。最低的是丫头们每人出三钱,最多五钱,给宝玉祝贺生日,所幸宝玉并不将人情与金钱相联系,照样欣然受之。凤姐生日时,多的每人出到二十两,小丫头也要出一二两,这可是顶丫头们几个月的工钱,但不出不行啊,凤姐大权在握,而且相信人情与银子的等值关系。凤姐的生日贺礼凑了一百五十两,够高了吧。但与官僚的生日贺仪相比,简直不值一提。《红楼梦》第九十九回说,京中有个重要人物过生日,属下送礼金的数目人人都是成千上万两地送,一个生日过下来,那绝对弄个盆满钵满;即便这样,送礼的人还得上赶着呢,贾政就批评他的手下跟班这个事情提醒晚了。当然,在日常的生活中,红白礼金可能是支出比较频繁,也是数目较大的,尤其对贾家这类人家。比如贾敬死了,江南甄家送葬礼赙金五百两,如果人家也死了人,肯定也少不了这样数。对贾家来说,要说最大手笔的,便是为了迎接贾元春贵妃回家省亲,花三万两银子置办贾家戏班。要做这样的安排与花费,不光是礼节上的需要,它更是一项政治任务。当然,这样的事情不会常有。总之,礼节上银两往来数目是相当大的,凤姐就曾抱怨说,最近南安府的礼;贾娘娘的重阳节礼;几家红白大礼,总计就要二三千两银子。
第二类的银子活动总量也相当高,尤其在贾家这样的档次上。凤姐曾经算过一个预算,贾环结婚大概要花三千两银子,贾府其他三四个公子、小姐婚嫁费总数也在七八千两。贾赦把自己的女儿迎春,以买卖婚姻的形式嫁出,收的人家财礼也有五千两之多。其他的,贾赦花八百两房中纳个小,以及贾雨村(当然他不是贾府人)花一百元娶个妾,这都是算少的了。当然,小家小户的婚嫁费当然不能与贾家相提并论,但其花费的额度,占总收入的比重可能更大。所以中国人喜欢将结婚比作终身大事,其重要性从花费上也可看出。
第三类的银两往来,其数目相当可观。第十五回凤姐为别人疏通官司,一出手就是三千两银子,当然这个钱是由当事人出。第六十八回,凤姐为了彻底打垮尤二姐,托人提起诉讼,给都察院的好处是三百两;贾珍为了摆平此事,送给都察院二百两。后来因为这事,凤姐还从宁国府敲诈回五百两。总之,都察院是最大的赢家,吃了原告吃被后,至少纯赚进五百两。第八十六回,薛蟠出了人命官司,疏通知县就花了几千两。第十三回,贾珍给儿子贾蓉买官,一次就花了一千二百两。通过这些,就可以知道“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并不是夸张。
第四类,是购买实物的费用,也许对当时的物价指数最有说明意义。从这些物品的价格来看,高的高得吓人,低的低得让人不能相信。贾赦想买石呆子的扇子,出价是一千两。还有更高的,一张“汉宫春晓”字画,开价五千两。一颗珍珠开价一万两,一顶鲛绡帐五千两,一个自鸣钟五千两。这还算是有点靠谱的,毕竟也算是古玩珍奇类的东西吧。实在想不通贾琏为尤二姐一副棺材要花五百两,还有更绝的,贾珍为老婆买棺材花了一千两。当然,宝玉的通灵宝玉丢了时,悬赏一万两银子寻找,这算是有特别意义的物品,不应该算作它的实际价格吧。但价格不总是高的,也有低的时候。一斤螃蟹只有五分,一两银子可以买二十斤。贾蔷花一两八钱给自己的相好龄官买了个玉顶金豆,不知道是什么东东,似乎也不贵。宝玉一年学里吃点心或者买纸笔费用也只有八两银子。姑娘们一个月的化妆品费用是二两银子,好象不算多。三两二钱银子可以备四十碟果子,每碟果子也只有八分银子。大观园里,一年购买日常用品的总费用,也不过四百两银子,还值不上贾母一个金自鸣钟的价格(五百六十两)。
第五类的费用比较杂,先说生活费。我的感觉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费并不高。刘姥姥说贾府二十两银子的一顿饭钱,够庄户人家过一年的了。按一家五口计,则每年仅需四两银子,每个月大约只有三钱三。假设刘姥姥的话夸张了一倍,那么每人每月也只需六钱多银子。当然,如果可行的话,这只能是庄户人家的生活,混个温饱而已。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贾府的人给刘姥姥几两银子,她就会乐得屁滚尿流。最后竟得了一百多两回去,她简直发大了,应该找不着北了。邢岫烟的月钱,只有二两,但她一个人却使不了,后来因为要请别人酒食,才不够用了。当然,邢岫烟可能日常吃穿用不着自己的钱,所以这二两算是大户人家的零花钱。贾琏供给尤二姐的月生活费,一个月也就是五两银子,还是三个人用,每人平均一两七钱不到。尤二姐的生活水平虽然不能与贾府比,但至少达到了中等水平。所以,中等人家的月生活费,也就是在人均一二两银子之间。那么一般庄户人家的月生活费,人均在三五钱之间也是可信的。因为中下等人家的生活费,主要用于生活必需品的购买,所以从另一方面证明,日常吃穿用品的价格应该是足够便宜的。但是对贾府来说,一顿好点的饭要吃去二十两,一百两银子只够两天的酒食,这样的吃法非普通人家可比了。
再说第五类中的人工费,《红楼梦》中没有直接说雇工的费用。但也有几个例子:袭人曾赏抬花的小厮六钱银子,赏婆子三百铜钱,当然这算小费,要按人工费算实在不低了。贾府给医生的出诊费是一两银子,也算人工费吧。出这么高有原因,出少了有碍于贾府的身份地位?其实我感觉,那时的人工费应该是很不值钱的。书上写出的都是特例。我想由买丫头的事情,也许可以说明问题。购买丫头,本质上是购买她的劳动力。《红楼梦》中,几两银子就可以买一个丫头,实在便宜。当然,有人说这是卖身钱,是由卖身契换来的。真正的劳动工钱应该从月钱上反应,我们看到最有身份且讨主子欢心的丫头,月工资是二两多银子,大量的一般丫头,只能拿到五百铜钱。如果按一吊约合于一两银子计算,那么她们只有五钱银子的工资收入。那时,人命都不值钱,更不用说人工了。金钏死,王夫人给的抚慰金,实际是人命赔偿金五十两;鲍二媳妇死,贾琏给了二百两就了事了。鸳鸯殉贾母而死,贾家给她嫂子的补偿金也不过一百两。当然,所谓不值钱的人命,都是指普通人,与现在的绑票者要绑有钱人同理,因为他们的命更值钱一些,古今同此一理。说到娱乐费,恐怕只有大户人家才说得上。比如,贾宝玉搞了个文学社,李纨赞助了五十两银子。最破费的当属家庭办戏班子,乘着贾圆春省亲的东风花了三万两,似乎属于特事特办,即便不是这样,日常养一个戏班子的费用一定相当可观。宗教活动的费用,大体也可算入娱乐费一项。念三天经需要十两银子;包养十二个和尚十二个道士,三个月需要二三百两,宗教服务的收费不算低。
到此为止,我该说说我的感受了,不是推证的结论,只是感觉而已。
如果我们将其中的银两往来,同等视为交易的话,可以说在传统中国,有一种非常特殊的商品:人情。它无处不在,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因为人情的交易造成的银两的往来,其发生频繁,其数目巨大。上面五类花费中,其实前面三类都可算作人情交易。第二类婚丧嫁娶费,整个过程男女两家发生的财物往来,大都出于人情礼节的需要,女方条件高,男方也认可的话,那么财礼就要给的很高。包括结婚用品的购买,婚礼的铺张程度,都和人情的交换值相关。在婚娶的整个过程中所有的必需品的开支,占相当小的比例。丧葬费的例子似乎更明显,人都死了中国人还要花这么多钱,正是出于礼节的需要,要将足够的人情指数买到手。否则为什么随便一个葬礼就要三五千,一副棺材就是一千两银子?第三类贿金亦是购买人情的结果。中国人常说:“人情大于王法”,贿赂行为的常在不衰,也是一个很好的证据。只要出到足够多的钱,把有利于你的人情买到手,那么王法的公证与否,中国人是不大关心的。
以上,以人情为交易对象的银两往来行为,我称之为人情消费。恐怕是传统中国消费结构中最有特色的部份。人情消费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是不参与生产的,也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尤其,人情消费最难进行数目字管理,永远是一笔糊涂账。
第四类与第五类与现在的商品消费差不多。我们将商品简单分为两类:生活必需品与奢侈品。通过上面我的列举分析知道,那时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并不高,有历史学家研究过,中国古代有米价大部份时间在一石一两左右。其他如粮食这样,关乎百姓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一定也不会高,否则庄户人家人均几钱银子就可以过一个月,那怎么过法?奢侈品,包括古玩字画、珍宝玉器等等。总的看下来,其价格都十分之高,常有上万两的高价。原因有两个,一是那时奢侈品的门类数量太少,除了古董、珍宝外,顶多再算上首饰与衣服,新奇玩意儿有西洋的自鸣钟,价格也奇贵无比。不但门类少,供应总量估计也不会多,所以价格高得吓人;二是上等人手里有大量银子,同时有着较大的对奢侈品的需求,但是所谓供不应求啊,价格必然居高不下。按照这个推理,彼时若生产奢侈品,一定利润高于生产必需品。但是,传统中国的奢侈品,都没法进行规模化生产,字画不用说了,名家名人,画几张也就那几张了,不能开作坊生产;古董珍宝更是,也不是大生产的东西,甚至连小生产都算不上。这里面自鸣钟值钱,例是可以考虑开个钟表厂,但这个是需要技术的,中国人恐怕又造不了。还有一样东西值钱,那就是生产棺材,能够卖出一副一千两的,估计够吃半辈子的。但社会上死人总是有限的,棺材产多了也卖不出去。总而言之,彼时有大量的闲钱在一小部份人手里,但这一小部份人的奢侈需求又得不到满足,于是不够丰富的奢侈品必然会越卖越高。
最后我再说关于比值的问题,即彼时一两银子值现在多少人民币?
我觉得很难计算准确。困难在于,彼时的经济结构与时下的经济结构完全不同。比如说同样的一件商品,在两种结构里的意义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可能处在不同的价值序列上,所以就不能用来对比。但大体的估计是有可能的。最好的方式是用生活费来做出换算。彼时庄户人家的生活费与今时的某些农村并无太大的差别。按现在庄户人家一般生活标准,每人一个月消费总量全折成人民币的话,也就在一百五十元左右。假设与彼时的三钱三银子一个月的庄户人家生活水平持平,那么一两银子就相当于现在四百五十元左右人民币。如果用四百五十的比值来算,那么就会算出一副棺材板四十五万元;办个戏班一千三百万元;一个自鸣钟二百二十五万元;太监张嘴借钱就是四五十万元;随便行个贿就要百十多万。当然,为什么能够算出这么高的数值,我想其中的原因在上面已经说过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钱最不值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