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容量瓶规格配置240或者250的溶液的时候用250ml的容量瓶规格,但要配置260ml的溶液怎么办

实验室需用240mL&0.1moloL-1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25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能配制成功的是(  )A.称取3.84&g&CuSO4粉末,加入250&mL水B.称取6.25&g&CuSO4o5H2O晶体,加水配成250&mL溶液C.称取4.0&g&CuSO4粉末,加入250&mL水D.称取4.0&g&CuSO4o5H2O晶体,加水配成250&mL溶液【考点】.【分析】需用240mL&0.1moloL-1的硫酸铜溶液,由于选用的是250ml容量瓶,故配制250ml&0.1moloL-1的硫酸铜溶液,溶液中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为0.25L×0.1moloL-1=0.025mol,需要称取硫酸铜的质量为0.025mol×160g/mol=4.0g,如称取胆矾,则质量为0.025mol×250g/mol=6.25g,以此解答题中各问.【解答】解:A、称取硫酸铜的质量为0.025mol×160g/mol=4.0g,加入250mL水,最后溶液的体积不止250mL,水的体积不等于溶液的体积,故A错误;B、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o5H2O,如称取胆矾,则质量为0.025mol×250g/mol=6.25g,加水配制成250ml溶液,故B正确;C、加入250mL水,最后溶液的体积不止250mL,水的体积不等于溶液的体积,应为加水配成250ml溶液,故C错误;D、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o5H2O,质量为0.025mol×250g/mol=6.25g,而不是4.0g,并加水配成500ml溶液,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本题难度不大,注意硫酸铜和胆矾的区别,另外注意水的体积不等于溶液的体积.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lxqqq1老师 难度:0.60真题:2组卷:1
解析质量好中差当前位置:
>>>用经过准确称量的NaOH固体配制250mL0.2moloL-1NaOH溶液.(1)在下..
用经过准确称量的NaOH固体配制250mL&0.2moloL-1&NaOH溶液.(1)在下列实验仪器中,不必使用的是______(填代号).A.250mL烧杯&B.500mL容量瓶&&& C.试剂瓶&&&&&&&&&D.托盘天平&&&& E.胶头滴管(2)除上述仪器中可使用的以外,还缺少的主要仪器是______.(3)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另外,在容量瓶上都标有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特征标记.(4)配制时经以下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A.用适量的蒸馏水加入盛NaOH的烧杯中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B.将烧杯中的溶液小心转移到容量瓶中C.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cm~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D.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次~3次,每次洗涤液都小心注入容量瓶,并轻轻振荡E.将容量瓶塞塞紧,充分摇匀(5)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a.没有进行上述操作步骤Db.加蒸馏水不慎超过刻度线c.砝码上有杂质d.未冷却到室温就转移至容量瓶定容.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操作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用药匙取用药品,在烧杯中溶解(可用量筒量取水加入烧杯),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冷却后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颠倒摇匀,转移到试剂瓶中,贴标签贮存,所以所需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药匙.故不需要的仪器为:B.500mL容量瓶&D.托盘天平,故答案为:BD;(2)由(1)提供的仪器可知,还需仪器有250ml的容量瓶、玻璃棒,故答案为:250ml的容量瓶、玻璃棒;(3)溶液配制最后需要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故使用容量瓶之前需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容量瓶上都标有温度、容量、刻度线,故答案为: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温度;容量;刻度线;(4)由(1)中实验操作顺序可知,正确的顺序是ABDCE,故答案为:ABDCE;a.未洗涤烧杯、玻璃棒,少量氢氧化钠沾在烧杯壁与玻璃棒上,氢氧化钠的实际质量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a不符合;b.加蒸馏水不慎超过刻度线,溶液的体积偏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故b不符合;c.砝码上有杂质,实际称量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偏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故c符合;d.未冷却到室温就转移至容量瓶定容,溶液冷却后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溶液的浓度偏高,故d符合;故答案为;cd.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用经过准确称量的NaOH固体配制250mL0.2moloL-1NaOH溶液.(1)在下..”主要考查你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1)仪器:容量瓶(应注明体积),烧杯,量筒,天平,玻璃棒,滴管 (2)原理: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3)步骤: 第一步:计算。 第二步:称量:在天平上称量溶质,并将它倒入小烧杯中。 第三步:溶解:在盛有溶质的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 第四步:移液:将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第五步:洗涤:用蒸馏水洗烧杯2~3次,并倒入容量瓶中。 第六步:定容:倒水至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到与凹液面平直。 第七步:摇匀:盖好瓶塞,上下颠倒、摇匀。 第八步:装瓶、贴签。 (4)误差分析: ①计算是否准确 若计算的溶质质量(或体积)偏大,则所配制的溶液浓度也偏大;反之浓度偏小。 如配制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把硫酸铜的质量误认为硫酸铜晶体的质量,导致计算值偏小,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小。②称、量是否无误 如称量NaOH固体在纸上或称量时间过长,会导致NaOH部分潮解甚至变质,有少量NaOH黏附在纸上,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量取液体溶质时,俯视或仰视量筒读数,会导致所取溶质的量偏少或偏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小或偏大。 使用量筒量取液体溶质后再用蒸馏水冲洗量筒,把洗涤液也转入烧杯稀释,或用移液管将液体溶质移入烧杯中后把尖嘴处的残留液也吹入烧杯中。在制造量筒、移液管及滴定管时,已经把仪器内壁或尖嘴处的残留量扣除,所以上述操作均使溶质偏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③称量时天平未调零 结果不能确定。若此时天平重心偏左,则出称量值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也偏小;若重心偏小,则结果恰好相反。 ④称量时托盘天平的砝码生锈 砝码由于生锈而使质量变大,导致称量值偏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 ⑤操作中溶质有无损失 在溶液配制过程中,若溶质有损失,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如:⑴溶解(或稀释)溶质,搅拌时有少量液体溅出;⑵未洗涤烧杯或玻璃棒;⑶洗涤液未转入容量瓶;⑷转移洗涤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容量瓶。 影响溶液体积V的操作有: ①定容时不慎加水超过容量瓶的刻度线,再用胶头滴管吸出,使液面重新达到刻度线。当液面超过刻度线时,V偏大使溶液浓度CB已变小,无论是否取出都无法使溶液恢复,只有重新配制。 ②定容后盖上瓶塞,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滴加蒸馏水使液面重新达到刻度线。定容时由于少量溶液粘在瓶颈处没有回流,使液面偏低但溶液浓度未变,若再加水,则使V偏大,cB偏小。 ③定容时仰视或俯视 定容时仰视,则液面高于刻度线,V偏大,cB偏小;俯视时液面低于刻度线,V偏小,cB偏大。 ④移液或定容时玻璃棒下端放在容量瓶刻度线之上会导致V偏大,cB偏小。 ⑤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即转移入容量瓶 溶解或稀释过程常伴有热效应而使溶液温度升高或降低。容量瓶的使用温度为室温(20℃),若定容时溶液温度高于室温,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反之浓度偏低。
发现相似题
与“用经过准确称量的NaOH固体配制250mL0.2moloL-1NaOH溶液.(1)在下..”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94981659121272248625820268777566当所配制的溶液多出来10ml怎么办就是用250ml的容量瓶配240ml的溶液多出来的怎么办_百度作业帮
当所配制的溶液多出来10ml怎么办就是用250ml的容量瓶配240ml的溶液多出来的怎么办
当所配制的溶液多出来10ml怎么办就是用250ml的容量瓶配240ml的溶液多出来的怎么办
【】要根据你配制和应用的具体情况处理:【】250ml的容量瓶,配240ml的溶液,如果,浓度符号要求,多出来的,无妨,是可以的;【】250ml的容量瓶,配240ml的溶液,是溶液降低,那就计算一下实际浓度 c = C(240/250)
多出来的不用实验中需0.5L/mol的NaOH溶液240mL,配制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OH的质量分别是A.240ml,4.8gB.250ml,5.0gC 500ml,10.0gD 任意规格,4.8g_百度作业帮
实验中需0.5L/mol的NaOH溶液240mL,配制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OH的质量分别是A.240ml,4.8gB.250ml,5.0gC 500ml,10.0gD 任意规格,4.8g
实验中需0.5L/mol的NaOH溶液240mL,配制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OH的质量分别是A.240ml,4.8gB.250ml,5.0gC 500ml,10.0gD 任意规格,4.8g
B理由:1、市场上没有240ml的容量瓶2、从节约的角度,应选择容量相近的容量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