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三一逝三一是什么意思生肖

三一教_百度百科
三一教是由明代哲学家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1年)创立的。三一教的教义主张儒、道、释归于一,即“”。这也是教名的由来。
三一教,亦名夏教,以“道释归儒,儒归孔子”为教旨。
三一教的创立者为明代莆田人、哲学家(年),他倡教授徒始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1年),大约至十七世纪中叶,“三一教”始逐渐发展完备。
三一教是地方性的民间宗教,它最初流行于莆仙方言区,即莆田、仙游两县境内以及惠安县北部、南部地方,全盛时曾流行福建、江西、浙江、湖北、安徽、南京、北京、河南、陕西、山东等地。近代随着海外移民的足迹,流行于东南亚及我国的台湾省,并辗转传入欧美。现海内外拥有信徒近30万人。在日本、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等研究哲学的学者对三一教很感兴趣,对其进行广泛而深入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落实,海外信徒十分关心三一教的发展,从1987年,海内外同胞纷纷慷慨解囊,在原为门徒讲学的“东山樵舍”旧址上,重建几经摧残而毁坏的东山祖祠。现东山祖祠已再复当年盛景。经批准成立了东山祖祠管委会,东山祖祠成为莆田市这座文化名城的主要历史文物,海内外信徒前来这里祭拜络绎不绝。
所谓“三一教”,就是儒、道、释归于一。因其具有宗教的某些特征,有的认为它是一种地方性的民间宗教。它是明嘉靖年间()由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今属莆田市荔城区)诸生林兆恩创立的。
林兆恩,字懋勋,号龙江,道号子谷子、心隐子、常明先生、混虚氏、无始氏等,门徒尊称其为三教先生、林三教、三一教主,又称为夏午尼氏道统中一三教度世大宗师。他出生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卒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享年八十二岁。
林兆恩出生于一个十分显赫的书香官宦望族。从林兆恩上推六代,这一家族在明代文风鼎盛,一共出了11名进士,平均11年就考中一个。尤其是其祖父林富,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制两广,为朝廷重臣,政声颇著。出生于书香官宦门第的林兆恩,以功名为业当然是其最大的愿望。他6岁入塾学,显得愚钝,林富以为他“才不称貌”,深感失望。16岁时,文窍始通,下笔如流,撰《博士家言》,文词华丽通畅,林富“大奇其才”。18岁时,督学潘潢校莆,阅其试卷,评为“见理之文”,拔置高等补邑弟子员。此时,他对功名充满憧景。此后,他开始参加省试,却连续三次名落孙山。特别是嘉靖二十五年(1546),他满以为己学富五车,中个举人是轻而易举的。他对这次省试也十分认真慎重,曾委托族人到仙游九鲤湖九仙祠为他祈梦。结果崐得了个“三骰子赛色,掷个幺四四,一幺旋转久而始住”的梦。亲朋好友均以为这是个预兆他会考个八闽第一的好梦,他自己也满怀着希望赴省城应试,结果却大大出乎意料之外,再一次名落孙山。这次落第,无情地打破了他进取功名的美梦,他对前途感到迷惘,甚至绝望。落第后返莆,他立即放弃举子业,转而潜心研究儒、道、释三教理论,并到处寻师访道,或邂逅儒服玄奘之流,亦长跪求教,当时许多人都认为林兆恩狂颠。
科场失意,使林兆恩产生怀才不迂的失落感。在林兆恩的思想陷入极端苦闷的关键时候,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卓晚春闯进了他的生活圈子,对林兆恩弃名学道的思想转变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据《福建通志》载:“卓晚春,莆田人,生嘉靖间,自号无仙子,亦曰上阳子,人称为小仙。”莆田民间传说,卓晚春具有超验的特异功能,言休咎事皆奇中,被视为“活神仙”。林兆恩与卓晚春的交游始于嘉靖二十七年(1548),那年道士卓晚春登门拜访,与林兆恩一见如故,结为方外游。数年间,形影不离,晨夕谈讨,纵饮行歌,言行与世人迥异,人称“卓狂林颠”。卓晚春平时所言,多深奥难懂,只有林兆恩才能理解其中的含意。以后,林兆恩将卓晚春同他交谈的话整理成书,名为《寐言录》。可见,卓晚春这位“小仙”对林兆恩弃名学道的思想影响是十分深刻的。
嘉靖三十年(1551),林兆恩自称“路遇明师,授以真诀”,倡立三一教。他宣称:“明师”告以之大旨。但是,“明师”是谁?林兆恩却始终守口如瓶,以致当时许多人就纷纷猜测。时至今日,许多学者也企图揭开这个秘密,但均无结果,成为三一教史上的一个谜。不过,林兆恩不说出“明师”的真实姓名也是有道理的,或许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明师”。为了使他所创立的理论更加神秘化,以便感召更多的信徒,他假借由所谓的“明师”指点,这也许是林兆恩的明智之所在,也是历史上许多民间宗教创立者贯用的手法。林兆恩创立三一教后不久,其友黄州率先入教,随后黄大本、萧应麟、黄 、林 、朱崐廷柱、郑泳、林兆居、林兆诰、林兆琼等相继受业,成为林兆恩的第一批追随者,三一教在莆田创立了起来。
林兆恩创立三一教后,铁心终身从事于倡导的理论。他在嘉靖二十五年虽然放弃举子业,但名份上仍然属于县学的生员,其言论仍今受到官方的种种限制。为了摆脱官方的限制,嘉靖三十一年他向官府提出取消其生员学籍的请求,督学朱衡不予批准,他就在督学住宿的门前焚烧青衿以表示他彻底放弃举子业的决心,但这种举动在封建社会里是对传统权威的一种挑战。朱衡因之大怒,欲下令拘捕。由于郡守董士衡进言周旋而免祸。次年,他身着小民服往省城参见督学,力请削去学籍。朱衡仍不允,非要林兆恩“衣巾讲学,为诸生式”,否则,将按“焚衣巾违圣制”加以治罪。林兆恩无奈而屈从之,同意朱衡“以山林之隐隐于学校”的意见结束了这场震动社的“请削学籍”风波。至嘉靖四十五年之前,林兆恩以教书先生的身份吸收门徒,灌输其的理论。
明嘉靖三十年辛亥(1551年),兴化府(今莆田市)布衣林兆恩创立了一种宗教——名曰“三一教”。它有儒、道、释的思想体系,有自己的经典著作和教义,有自己的祖师和崇拜圣像,有自己相当严格的教规及其组织,有传播经典义理和供奉圣像的场所——祠堂等,有信徒独特的修道方式,还有教主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等。三一教具备全国性许多宗教的基本要素,不仅是兴化(莆田)地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民间宗教,而且在海内外也是有一定影响的一种宗教。
三一教自创立以来,已有450多年的历史。它同儒教、道教、佛教一样,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每个宗教,都有自己的经典和义理,信教的目的,自己的祖师,共同的戒律,修道的方式,传教的场所,崇拜的圣像,还有传教士等。儒教的经典是儒家的《四书五经》;义理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信教的目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祖师爷是孔子;崇拜的圣像是孔子、孟子、朱子等;传教的场所是文庙(即孔子庙)及古代学校;传教士是教书先生;修道的方式是苦读《四书五经》、修身、克己复礼、参加科举考试;戒律是恪守仁、义、礼、智、信五德,当忠臣烈士,不做乱臣贼子。道教的经典是《道德经》和庄子等的道家著作,义理是宇宙间的天地万物都来源于一个神秘玄妙的母体——“道”。而“道”是“虚无之亲,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它能修身治国。信教的目的是求得“长生成仙”;祖师爷是老子;崇拜的圣像是三清(玉清、上清、太清)、天神、地祗、八仙等;传教的场所是宫观庙宇;传教士是道士;修道的方式是拜师学道,授徒传经,出家或不出家,修行、炼丹、制药、练功等;戒律有“五戒”,即是:目不贪五色,誓止杀,学生。耳不贪五音,愿闻善,从无惑。鼻不贪五气,用法香,遗俗秽。口不贪五味,习胎息,绝恶言。身不贪五采,履勤劳,以顺道,行善除恶。佛教的经典是《六祖坛经》、《般若波罗多心经》、《法华经》、《大涅盘经》等;义理为“四圣谤”、“八正道”、“十二因缘”,认为世人本性都是苦的,任何生命都必须在“三世”、“六道”中生死轮回,永无终期;信教的目的是达到摆脱生死轮回,获得正果,到达极乐世界;祖师爷是释迦牟尼;崇拜的圣像有佛祖,如燃灯佛、弥勒佛、观音菩萨等;传教的场所是寺、庵;传教士是高级僧尼;修道的方式有剃度受戒出家、吃斋念经、积德行善等;其戒律有“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行善排恶。
那么,三一教是否也具备以上儒、道、释三教的基本要素呢?专家学者认为,三一教也具备儒、道、释三教的那些基本要素。教授经反复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三一教是一种以阳明心学为基础,以儒家的纲常人伦为立本,以道教的修身炼性为入门,以佛教的虚空为极则,以世间法与出世法一体化为立身处世的准则,以归儒崇孔为宗旨的三教同归于心的思想体系。可以说,林兆恩是古代中国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不仅继承了我国历史上三教合一的思想,而且对古代宗教进行改革,自己创立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宗教。三一教的经典是《林子三教正宗统论》、《夏午真经》、《林子本行实录》等著作。义理为修炼“心身性命”之学,以纲常道德为日用,以士农工商为常业,并推及人,劝人为善,修之于家,行之于天下。信教的目的是通过教门规戒修持,达到最高的精神境界,以修己度人,“勿起邪心,勿为邪事,劝善济危,扶持正气,爱国爱民”;修之于心,行之于用,立德、立功、立言。祖师爷是林兆恩(号龙江)。他逝世后,被门徒们神化,尊为“三一教主”、“夏午尼氏道统中一三教度世大宗师”。崇拜的圣像,除了林兆恩外,还有张三峰、卓晚春、、林至敬、朱逢时、张洪都、陈衷瑜、董史等。传教的场所是三一教祠堂。最早的传教士是卓晚春、卢文辉、林至敬、朱逢时、张洪都、陈标、王兴、黄真懒等。他们之后,主要的传教士者有陈衷瑜、董史等。明末清初以后,传教士主要是各个祠堂中的总持师、掌教师、监视、护教等。修道的方式为在家修行,不提倡出家。但入教者首先必须履行入教仪式,就是由门徒介绍,经执教人认可,填写启文(自己的姓名、职业、日期等),在祠堂焚烧启文后,才能成为门徒。然后,按照教规修持,学道、诵经、修炼“心身性命”之学,以“九序心法”练气功养生。为获得生存与发展,三一教徒必须执行严格的戒律,自觉进行内外双修。其戒律为:以三纲五常为日用;以入孝出悌为实履;以士农工商为常业;明义利之辨;戒饮过量之酒;戒斗气之勇;戒淫邪之行;日搜己过,痛自忏悔;每日素食一餐。从以上可以看出,三一教具备全国性宗教的一般特征,也有许多与儒、道、释相似的基本要素。因此,可以说,三一教也是一种宗教,而且是一种影响很大的民间宗教。创始人林兆恩先在兴化府传教,尔后,他亲自和门徒先后到福州府、泉州府、延平府、漳州府,甚至到江西、浙江、江苏,直至京师传教,信徒数以万计。由于当时林兆恩反对道、释者流的出世观和修行法,提出了简单易行的在家修行法,宣扬中国传统的纲常礼教,劝人勤业行善,反对邪恶,要求教徒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同时,他还主张僧尼、道士均可婚嫁,都应从事生产劳动,不可信教废业。因此,广为群众所信仰,入教受业者遍布城乡许多地方。万历十二年(1584年)以后,三一教门徒还在兴化、福州等地兴建三教祠,作为传教活动的场所。至崇祯十年(1634年),福建已有三教祠堂近40座。林兆恩去世后,莆田、仙游城乡也普遍建立三教祠,并奉祀林兆恩的圣像。福建上而延、建、汀、邵,下而晋、安、清、漳,皆有三教祠堂,以供林子的“遗貌”。三传弟子董史也说:“当代祠宇遍于寰区。”康熙十年(1671年),林子的侄孙林向哲说:“吾伯祖龙江先生之教,盛于往日吴、越、燕、齐、豫章之区……。今先生之祠遍天下,即一郡之内,巨丽巍焕,金碧玲珑璀璨,雕缕绣梅,数里相望。”据史志记载,1949年,莆田县境内有三一教祠堂523座,教徒11800多人。仙游县与莆田县差不多。
明末清初,三一教通过兴化人及门徒漂洋过海经商和移民,传播到我国的香港、澳门、台湾和东南亚等国家。港澳台和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国有三一教的祠、堂、书院、洞和宫等。新加坡著名的三一教祠堂有九鲤洞、琼三堂、天性祠、兴胜堂等。马来西亚有三一教祠堂1000多座,其中较大的有吉隆坡三教堂、宗圣堂、宗贤堂、三圣堂等。祠堂内奉祀林龙江、张三峰、卓晚春、卢文辉、林至敬、朱慧虚、张洪都的神像,也有奉祀孔子、老子、释迦牟尼的塑像。
近代(清末至民国以来),三一教还辗转传入欧美许多国家。现在,法国、德国、美国、俄罗斯等国,有研究三一教的专家学者。美国学者丁荷生曾多次来到莆田,调查考察三一教,撰写了论文进行介绍。日本、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的专家学者,也有兴趣进行学术研究,有的还成立了三一教的研究机构,发表了许多学术论文。尤其是日本,在国内许多文库、院校藏有《林子全集》数百卷。学者铃木清一郎,于1934年研究三一教在台湾的传播情况,在他所著的《台湾旧惯习俗信仰》中作了介绍。当代学者间野潜龙酒井忠夫等的研究成果也相当突出,影响也较大。
在传播三一教的过程中,被其追随者不断神化,逐渐由原来的讲学者、教书先生、慈善家、隐士演变为万众奉祀的宗教主。从明隆庆六年(1572年)起,就有信徒把林兆恩奉为神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浙江方士扶鸾画图,诡称:“近诸神朝天见玉皇天尊,所事者乃三教合一像,即今之三教先生也,可传祀之。”从此林兆恩被称为三一教主。三一教也开始由学术团体向宗教方面转化。 林兆恩病逝后,三一教立即分裂为两大派别,分别从各自立场继承和发展了林兆恩在学术与宗教两方面的理论遗产。一派从学术立场上继承了的理论遗产。他们把林兆恩看作有成就的理学家,对三一教徒的宗教迷信活动公开予以抨击。由于这一派恪守三一教的学术传统,因此只是在知识界有些影响,清朝入关以后,便湮没无闻了。另一派则从宗教立场继承林兆恩的理论遗产。奉林兆恩为三一教主,尊三一教为“夏教”,进一步发展了三一教的宗教哲学和宗教伦理,完善了三一教的教规、教仪、教阶制度。到明末清初,已经成为一个跨越福建、江苏、浙江3省,并远及北直的大教派。然而,在清朝严禁各种“”的专制政策下,三一教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和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两次遭到清政府的查禁。经过两次打击,三一教从兴盛急剧走向衰微。福建以外的三一教均已泯灭,只有莆田、仙游一带的三一教得以潜伏下来,在民间秘密流传。
19世纪中叶,清政府内外交困,无暇顾及各种“邪教”活动,于是在民间秘密流传了100多年的三一教,在三一教传人的努力下,于清末民初又在、仙游一带公开流行起来,并随着海外移民而传入我国台湾省和东南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在当地华人世界传播,至今不衰[1]
而在我们国内,三一教的研究方兴未艾。近20多年来,我国学者也开展三一教研究,较为突出的有中科院教授任继愈、福师大教授刘蕙孙、博士生导师,他们先后在国家级刊物《宗教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中国哲学史研究》上发表论文。1992年,林国平教授还正式出版了专著《林兆恩与三一教》,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思想的渊源、发展和嬗变过程。1984年,中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主任马西沙博士及韩秉方教授专程来莆田,调研三一教情况,撰写了《林兆恩三教合一思想与三一教》,发表在《世界宗教研究》上。1987年,复旦大学哲学系部分师生前来莆田,专门调查三一教的情况,并撰写《福建省莆田地区“三一教”情况调查》,发表在该校《崇教问题探索》刊物上。1989年,全国首届学术讨论会在莆田市召开,来自北京、天津、上海、福州、厦门、泉州、台湾和美国、加拿大等国的专家学者100多人前来参加会议,会议收到论文80多篇。与会学者共同讨论并交流了国内外研究三一教的成果,同时成立了“研究会”。1995年,莆田县举办“林龙江民俗文化学术研讨会”,市、县2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2000年6月,唐大潮教授也正式出版了《明清之际道教“”思想论》一书,其中专题介绍了《林兆恩“三一教”的建立》。2005年11月,金文亨先生撰写了《莆田宗教信仰史稿》一书,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论著其中对的生平、著述、三一教的影响、传播、胜迹、祠堂、文化研究等均有较为详尽的描述。
450多年来,先生的思想、观念、精神和大旨,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形成一种独特的意识形态,这就是林龙江文化,或叫做三教先生文化。现在,莆田市有三一教祠堂、书院1300多座,门人8万多人,约占全市民间信仰总数的三分之一,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莆田是林龙江先生的故乡,三一教的发祥地,又是三一教祖祠的所在地;林龙江先生遗留下来数百万字的著作——《林子三教正宗统论》36册、《林子全集》、《夏午真经》等,对现代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应进一步提高对三一教和林龙江文化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加强研究的力度和深度,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一教不仅在国内一些地方流行,而且在十九世纪末随着华人到海外谋生的浪潮,也传到了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为部分华侨所信仰。解放前,晴山先生曾介绍说:“(南洋)雪兰峨方面,如吉隆坡之十五枝石、巴都律、、巴生港口,各处皆有三教祠之设,或称“宗孔”,或称“儒兴”。崇祀之者,多为莆仙二邑之乡侨,其所奉神,为三一教主,亦称三教先生。”1972年,西德汉堡大学教授傅吾康先生通过实地调查也撰文介绍了三一教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现状,摘要如下:
傅吾康先生介绍说,在今天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都有很多的三教堂,这些三教堂与道教、佛教不同,不叫寺或观,而称为堂、祠、院、洞、宫等。在这些三教堂中除了供奉孔子、老子、释迦牟尼外,更主要的还供奉着和、张三峰以及、林至敬、张洪都、朱逢时等神象。
在新加坡,最大的三教堂是九鲤洞,较小的是琼三堂,其它的还有天书堂、天性祠、兴胜堂等等。这些三教堂绝大多数由兴化人兴修,宗教活动也是由兴化人主持的。极少数教堂源于的和泉州府。
在马来西亚的三教堂比新加坡更多,全国的三教堂可能超过一千座,仅在吉隆地区据统计就有一百二十座左右。这些教堂大多集中在兴化人聚居的地方,其中最主要的三教堂有宗贤堂、宗圣堂、玉山祠、三圣堂、三教堂、宗孔堂、珠兴祠、、普仙书院、崇圣堂、殊光书院等等。从这些教堂的碑匾纪年来看,最早的是珠兴祠,建于1894年;其次是宗孔堂,建于1918年,大多数教堂建立于二战以后,即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也修建了不少规模宏大的三教堂。这说明了三一教至迟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就传入了东南亚地区,在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以后,迅速传播开来,教徒数以万计,影响相当大。
清末民国时期
清末民国时期,莆仙一带相继修复,还新建不少。如莆田涵江鲸山悟本堂原建于同治五年(1866)至民国三年从悟本堂派生出来的新建三教祠有20多座,民国五年增到30座以上。仙游榜头玉辉祠重建于清末,从这里衍生的新建三教祠也有33座,据清末进士说:“今莆仙二邑,先生专祠数百,香火薪传不绝”。旅泸兴化商人也建有一座名叫兴安宗孔堂的三教祠堂。
针对“代迁年久,印板既亡,真本罕见,传抄不免遗错”的问题,陈智达、梁普耀等人“力搜往籍,凡诸孤本,渐次印行”。清末重刊的有《林子三教正宗统论》、《夏午真经》、《夏午真经纂要》、《九序摘言内景图》、《林子年谱》、《林子本行实录》、《林子门贤实录》等。民国时重刊的有《林子四书正义》、《卓午实义》、《陈子会规》、《明夏集》、《东山集草》、《三一教主本体经、四尼大宗师宝经》等等,今天能看到的三一教著作大多是清末民国时的重刊本。
梁普耀等人认为三一教徒之所以出现“离经背道,败教诬民”的现象,“揆厥由来,大抵皆不究经书之过也”。除有些人“不娴文字”外,更重要是经书浩繁而深奥,望而生畏。因此,陈智达编辑《三教初学指南》梁普耀著《林子本体经释略》对《林子本体经》加以诠释。郭嗣周、林兆麟等编写的《林子三教正宗易知录》、《龙江、张、卓真人经史》等是极简明通俗的著作。
民国初和十九年,莆田城厢和涵江善经堂分别设立赈济会,施米、施药、施棺,赈济贫苦群众。施米:“调查极贫之户素无不正行为者,每月施米5斤,国币数元,此为常年救济,年终施米不限人数,由贫民自由往领。”施药:“贫民得病,由邻右介绍,药铺付药不给资,年终由堂付还。暑月施药茶,听人自由往取。”施棺:“贫民死亡由邻右领棺木或葬费,其他临时救济。”福清尚阳祠也有类似的慈善活动,至今未曾间断。
由于三一教长期被取缔,三一教的仪轨多残缺不全,且不统一。陈智达、梁普耀、林兆麟等人着手整理修订,把莆仙一带的三一教仪轨统一起来,清末民国初主要有几方面的内容。
入教仪式和规则:
悟本派规定,欲入教者须有奉教门人引证,经掌教师同意后,择吉日于三教祠内举行入教仪式,当空焚化《入教启章》、《俗称上小启》男女各一式。后由主持入教仪式的掌教师面授艮背心法。还需交纳贽仪八十一文,作为情礼相款之需。入教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修持,再请求举行“上大启”仪式,焚化大启后,总持师授以修道法名,按“普道妙·传悟本宗,先天清静自圆光,仁存至善常观照,觉得真如万法空”二十八字排列辈份,同时授予“周天心法”,并告之《周天旋转乾坤秘诀》。
函三派的入门规则有六条:
“入门者以伦纪无亏、品行端正者,方为合格”。
“入门者须得同三人以上介绍,必经掌教认可,方得焚启告天”。
“入门者须就自己心病上,先呈《誓戒启章》,然后筮日斋沐介贽,行入门仪式。”
入门者于焚启告天后,宜恪恭静听掌教宣讲入门规则及存善省察工夫”。
“入门者对于度世大宗师()行九叩首礼,对于掌教行三揖礼”。
入门者须遵守入门规则,如有不正当之行为,介绍人应尽规劝之道,俏不悔改,既行斥退。圣三一主日_百度百科
圣三一主日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圣三一主日(或称三一主日、三位一体主日、圣三节、天主圣三节)是传统基督教节日,旨在纪念颂赞上帝三位一体的奥秘。三一主日的日期以复活节而定,在圣灵降临节之后的第一的主日。早期的基督教会并没有此节期,三一主日的纪念开始于1334年。圣三一主日主要为罗马天主教、信义宗、卫理宗和圣公宗所守。
约在七世纪出现圣三感恩礼,并被纳入圣事礼书中。起初教宗亚历山大二世和亚历山大三世都认为诵念《光荣颂》已是对圣三位一体的敬礼,所以不赞成将之列为节日。但其实此庆节已在各地教会慢慢流传,中欧有些本笃会教徒已将三一主日视为庆节,只是日期并不一致。直到1334年,教宗若望二十二世才订圣神降临节后的主日为三一主日,并通令罗马天主教会守节。三一合九往上走是什么生肖和数字_百度知道
三一合九往上走是什么生肖和数字
我有更好的答案
9+4= 13往上走12点,,12码羊!
三和一合在一起是羊的下半部分,九往上走,九的上一个是八,在上面,合起来是羊。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三一合九往上走是什么生肖_百度知道
三一合九往上走是什么生肖
我有更好的答案
马,三一合九往上走,举蹄乱踏花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年是什么生肖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