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这是什么植物?

&& 查看话题
这是什么植物?
这个植物属于什么类别?专业名称叫什么?有哪位大侠知道,麻烦告知。。。谢谢
菊科植物,苦买菜。凉药 不是苦荬菜&&我知道俗名为:奶浆草。 :tiger23:在应该就是俗称‘芨芨菜’包饺子很受欢迎:tiger09: 可判断
非苦买菜 花不对 这个植物的花 絮状物
非芨芨菜 叶子性状不一致 著名的野菜嘛,这么多人不认得:D 曲麻菜又名苣荬菜,侵麻菜。菊科植物,多年生草本,生于田间路旁,春季开花前采挖全草食用,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之功。可治疗各种痈肿、疮毒。全草洗净切段焯熟凉拌或蘸酱食之。
生长环境:苣荬适应性很强,抗逆性强,抗寒又耐热。根芽在地温10~
曲麻菜(5张)15℃时即可出土。种子在3~5℃即可萌芽。发芽适温为20~27℃。生长发育适温为10~25℃。抗旱、耐涝、耐盐碱,但在土壤湿润,水分充足的条件下生长良好,品质脆嫩。干旱时,叶片纤维多,品质差。但水分过多,易烂根致死。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滨海盐碱地亦可生长,房前屋后,地头地角均可种植。但以种植在肥沃、疏松、保水肥力强的壤土中为最好。
生境分布:生于路边、田野。世界各国均有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主产河北、陕西、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等地。 : Originally posted by 假大空 at
:tiger23:在应该就是俗称‘芨芨菜’包饺子很受欢迎:tiger09: 芨芨菜是十字花科的荠菜,那种一点儿不苦。这种是菊科的,冒白浆,很苦的。 : Originally posted by 劲野 at
非苦买菜 花不对 这个植物的花 絮状物
非芨芨菜 叶子性状不一致 这个图片拍得不好,应该还是菊科的头状花,花后的果才是带毛的 看着就是 野莴苣 嘛。
芨芨菜肯定不是了,没这么高大的。 苣荬菜(Sonchus brachyotus D C.),为菊科植物,又名败酱草北方地区、小蓟黑龙江、苦苣菜、取麻菜、曲曲芽山东。
东北食用多为蘸酱;西北食用多为包子、饺子馅,拌面或加工酸菜;华北食用多为凉拌、和面蒸食。
苣荬菜,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华北、东北等地,系野生于荒山坡地、海滩、路旁。
苣荬菜(Sonchus brachyotus D C.)属菊科苦苣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含乳汁,高20~70cm,具长匍匐茎,地下横走,白色。茎直立,单叶互生,茎生叶基部渐狭成柄,边缘具疏浅裂;茎生叶无柄,基部耳状抱茎。头状花序单一或2~8个于茎顶排成伞房状。花两性,皆为黄色舌状。瘦果长圆形,冠毛白色。开花期在6~9月,结果期在7~10月。
苣荬菜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旱、耐寒、耐贫瘠、耐盐碱。 苣荬菜(Sonchus brachyotus D C.),为菊科植物,又名败酱草北方地区、小蓟黑龙江、苦苣菜、取麻菜、曲曲芽山东。
东北食用多为蘸酱;西北食用多为包子、饺子馅,拌面或加工酸菜;华北食用多为凉拌、和面蒸食。
苣荬菜,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华北、东北等地,系野生于荒山坡地、海滩、路旁。
苣荬菜(Sonchus brachyotus D C.)属菊科苦苣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含乳汁,高20~70cm,具长匍匐茎,地下横走,白色。茎直立,单叶互生,茎生叶基部渐狭成柄,边缘具疏浅裂;茎生叶无柄,基部耳状抱茎。头状花序单一或2~8个于茎顶排成伞房状。花两性,皆为黄色舌状。瘦果长圆形,冠毛白色。开花期在6~9月,结果期在7~10月。
苣荬菜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旱、耐寒、耐贫瘠、耐盐碱。 都说苦苣菜呀,那我就来点不同的声音————长裂苦苣菜
一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根垂直直伸,生多数须根。茎直立,有纵条纹,基部直径达1.2毫米,上部有伞房状花序分枝,分枝长或短或极短,全部茎枝光滑无毛。基生叶与下部茎叶全形卵形、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6-19厘米,宽1.5-11厘米,羽状深裂、半裂或浅裂,极少不裂,向下渐狭,无柄或有长1-2厘米的短翼柄,基部圆耳状扩大,半抱茎,侧裂片3-5对或奇数,对生或部分互生或偏斜互生,线状长椭圆形、长三角形或三角形,极少半圆形,顶裂片披针形,全部裂片边缘全缘,有缘毛或无缘毛或缘毛状微.齿,顶端急尖或钝或圆形;中上部茎叶与基生叶和下部茎叶同形并等样分裂,但较小;最上部茎叶宽线形或宽线状披针形,接花序下部的叶常钻形;全部叶两面光滑无毛。头状花序少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状花序。总苞钟状,长1.5-2厘米,宽1-1.5厘米;总苞片4-5层,最外层卵形,长6毫米,宽3毫米,中层长三角形至披针形,长9-13毫米,宽2-5-3毫米,内层长披针形,长1.5厘米,宽2毫米,全部总苞片顶端急尖,外面光滑无毛。舌状小花多数,黄色。瘦果长椭圆状,褐色,稍压扁,长约3毫米,宽约1. 5毫米,每面有5条高起的纵肋,肋间有横皱纹。冠毛白色,纤细,柔软,纠缠,单毛状,长1.2厘米。花果期6-9月。
分布黑龙江(具体地点不详)、吉林(安图、通余)、内蒙古(海拉尔、包头)、河北(内丘、石家庄、张家口)、山西(交城、榆次、宁武、垣曲)、陕西(商县、榆林、延安)、山东(济南)。生于山地草坡、河边或碱地,海拔350-2 260米。日本、蒙古、俄罗斯远东地区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俄罗斯。 : Originally posted by 隐迹终霜 at
都说苦苣菜呀,那我就来点不同的声音————长裂苦苣菜
一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根垂直直伸,生多数须根。茎直立,有纵条纹,基部直径达1.2毫米,上部有伞房状花序分枝,分枝长或短或极短,全部茎枝光滑无毛。 ... 苣荬菜叶子边缘具疏浅裂,而长裂苦苣菜叶子羽状深裂、半裂或浅裂,极少不裂,二者差别明显。而图片中的植株叶子是疏浅裂,所以被认定是苣荬菜。这是什么植物?_百度知道
提问者采纳
青葙学名:Celosia argentea Linn,苋科 Amaranthacae 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草蒿、萋蒿、昆仑草、野鸡冠、鸡冠苋,河南别名鸡冠子菜、狗尾(念乙)巴菜。种子名青葙子(在上海地区别名“草决明”。在广东等地区则将决明子称为“草决明”。为了避免混淆,建议处方使用原植物名称,勿用“草决明”别名)。生于坡地、路边、较干燥的向阳处。 种子叫青葙子,可入药,消肝火、明日、杀虫;全草清热、利湿;嫩茎叶作蔬菜、饲料。 种子含油率15%左右,油可供食用,但有气味。形态特征编辑一年生草本,高0.3-1米,全体无毛;茎直立,有分枝,绿色或红色,具显明条纹。叶片矩圆披针形、披针形或披针状条形, 少数卵状矩圆形,长5-8厘米,宽1-3厘米,绿色常带红色,顶端急尖或渐尖,具小芒尖,基部渐狭; 叶柄长2-15毫米,或无叶柄。花多数,密生,在茎端或枝端成单一、无分枝的塔状或圆柱状穗状花序,长3-10厘米;苞片及小苞片披针形, 长3-4毫米, 白色,光亮,顶端渐尖,延长成细芒,具1中脉,在背部隆起;花被片矩圆状披针形,长6-10毫米,初为白色顶端带红色,或全部粉红色,后成白色,顶端渐尖,具1中脉,在背面凸起;花丝长5-6毫米,分离部分长约2.5-3毫米,花药紫色;子房有短柄,花柱紫色,长3-5毫米。胞果卵形,长3-3.5毫米,包裹在宿存花被片内。种子凸透镜状肾形,直径约1,.5毫米。花期5-8月,果期6-10月。种子呈扁圆形,少数呈圆肾形,直径1~1.8mm。表面黑色或红黑色,光亮,中间微隆起,侧边微凹处有种脐。表面于放大镜下观察可见网状纹理,种子易粘手,种皮薄而脆。气无,味淡。以粒饱满、色黑、光亮者为佳。生境分布编辑生境:村边, 荒地, 开阔地, 路边, 平原, 丘陵山坡, 山坡, 山坡草甸, 田中。世界分布:东南亚地区; 非洲; 非洲热带; 美洲大陆; 亚洲; 亚洲热带; 中南半岛; 日本中国分布:陕西省, 江苏省, 安徽省, 上海市, 浙江省, 江西省, 福建省, 台湾省, 湖北省, 湖南省, 海南省, 广东省, 广西自治区, 四川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3]3栽培技术编辑青葙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上栽培为宜。忌积水,低洼地不宜种植。[4]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应选穗长、分枝多、产量高的植株采种子作种用。青葙与鸡冠花易杂交,显著影响产量,故留种应注意与鸡冠花隔离种植,以保证纯种。种子繁殖过程中用新高脂膜处理种子,驱避地下虫害,提高种子发芽率。[4]田间管理:出苗后,中耕除草3次,第1次在苗高4~7cm 时,松土除草;第2次在苗高17cm左右时,浅薅除草,并进行匀苗、补苗,每穴苗3~4株;第3次在初现花时进行,结合培土,防止倒伏。在每次中耕除草后,结合追肥,施人粪尿、硫酸铵、过磷酸钙。[4]采收和储藏:7~9月种子成熟,割取地上部分或摘取果穗晒干,搓出种子,过筛或簸净果壳等杂质即可。[4]4主要价值编辑药用价值治肝热目赤,眼生翳膜,视物昏花,肝火眩晕,袪风湿,障翳,庎癣;花序:清肝凉血,明目退翳。治吐血,头风,目赤,血淋,月经不调,带下;茎叶及根:燥湿清热,止血,杀虫。治风热身痒,疮疥,痔疮,外伤出血,目赤肿痛,角膜炎,角膜云翳,眩晕,皮肤风热瘙痒。药理作用青葙(6张)【异名】草决明(《本经》),牛尾花子(《中药材手册》),狗尾巴子(《四川中药志》)。[5]【来源】为苋科植物青葙的种子。[5]【采集】8~10月间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或花穗,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晒干。【药材】干燥种子扁圆形,中心较边缘稍厚,直径1~1.5毫米,厚约0.5毫米。表面平滑,黑色,有光泽,侧面有一微凹的脐点。种皮薄而脆,易破碎,内面白色,微臭。商品中常有残留的黄白色果壳包被于种子上端,果壳如帽状,顶端有一细丝状的花柱,长约4~5毫米。以色黑光亮、饱满者佳。全国各地均有生产。青葙苋科植物鸡冠花的种子(鸡冠子)不少地区习惯作青葙子使用,并已有较长的历史。二者外形相似,区别点在于:鸡冠果壳上残留的花柱,长约0.2~0.3厘米,约比青葙短1/3左右;如以扩大镜观察,鸡冠子表面有细小的凹点,而青葙子则不甚显著。参见鸡冠子条。【性味】苦,凉。①《药性论》:味苦,平,无毒。②《滇南本草》:性寒,味甘微苦。③《品汇精要》:味苦,性微寒,无毒。【归经】①《滇南本草》:入肝经。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肝二经。【功用主治-青葙子的功效】祛风热,清肝火。治目赤肿痛,障翳,高血压,鼻衄,皮肤风热瘙痒,疥癞。①《本经》:疗唇口青。②《药性论》:治肝脏热毒冲眼,赤障、青盲、翳肿。主恶疮疥瘙,治下部虫露疮。③《日华子本草》:治五脏邪气,益脑髓,明耳目,镇肝,坚筋骨,去风寒湿痹。④《滇南本草》:明目。治泪涩难开,白翳遮睛。⑤《本草原始》:除心经火邪。⑥《会约医镜》:去风热。【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宜忌】《本草备要》:瞳子散大者忌服。【选方】①治风热泪眼:青葙子五钱,鸡肝炖服。(《泉州本草》)[4]②治夜盲,目翳:青葙子五钱,乌枣一两。开水冲炖,饭前服。(《闽东本草》)[4]③治鼻衄出血不止:青葙子汁灌鼻中。(《广利方》)[4]临床应用1.青葙汤(《中药临床应用》)治慢性葡萄膜炎:青葙子15g,元明粉(冲)4.5g,酸枣仁12g,密蒙花、决明子各9g,茯苓12g,白扁豆15g。水煎服。方中青葙子明目退翳,为君药。[4]2.青葙子丸(《证治准绳*类方》)治肝心毒热,丁翳入黑睛,兼治内外一切眼病:青葙子、蓝实、枳实(炒)、炒大黄、菊花、炙甘草各60g,草决明、黄连、茺蔚子、细辛、麻黄、车前子各45g,鲤鱼胆、鸡胆(阴干)各1枚。羚羊角90g。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20丸,食后茶水送下,每日3次。方中青葙子清肝热,明目退翳,为君药。[4]3.八子丸(《医部全录*目门》)治风毒气眼,翳膜遮睛,不计久新,及内外障眼:青葙子、车前子、五味子、枸杞子、地肤子、茺蔚子、决明子、葶苈子(炒)、麦冬(去心)、细辛(去苗)、官桂(去粗皮)、生地黄,赤茯苓、泽泻(去土)、防风(去叉)、黄芩(去黑心)各30g,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加至30丸。茶清送下,温米饮亦得,日3次。方中青葙子明目退翳,为君药。[4]食用价值祛风热,清肝火,清心益智。适宜于内有郁热,头晕且痛,面色潮红,眩晕耳鸣,目赤肿痛,疲乏健忘者食用。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解决了我的问题!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这是青葙,为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狗尾巴花。。。
是蓼科的植物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查看话题
求助这是什么植物
照片拍摄于今年2月初,地点是峨眉山峨眉河(峨眉市城郊),该植物可以在岸边生长也可以在水中沉水生长,叶是互生的,卵形,长2-3cm,有锯齿,茎紫红色,呈四棱型。峨眉河边很多,而且在清水中可以看到一些幼苗在水底萌发生长,恳请高手鉴定一下,谢谢!
叶互生,茎肉质,生长在阴湿的环境中,应该是凤仙花科的植物。 可能是四川沟酸浆 支持凤仙花属某种,没花很难鉴定了&& 查看话题
这是什么植物?可以治蚊虫叮咬,很有效,有人叫它“蚊子草”
这是什么植物呢?它的汁可以治蚊虫叮咬的
未命名.jpg
是蝎子草吗?就是八宝景天的俗称,不是薄荷的! 景天科,八宝属的一种 : Originally posted by luomu008 at
景天科,八宝属的一种 哦哦,谢啦:tuzi6: 景天科八宝属
-------轮叶八宝 轮叶景天
(拉汉种子植物名称)一代宗(陕西)、还魂草(秦岭植物志)岩三七、胡豆七(湖北)
Hylotelephium verticillatum (L.) H. Ohba in Bot. Mag. Tokyo 90: 54. f. 3f. 1977.——Sedum verticillatum L. Sp. Pl. 430. 1753; Maxim. in Bull. Acad. Sci. St. Petersb. 29: 139. 1883; Praeg. in Journ. Roy. Hort. Soc. London 46: 94. f. 44. 1921; A. Bor. in Kom. Fl. URSS&#. 1939; 刘慎谔等, 东北植物检索表128. 1959;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2: 83. 图; 秦岭植物志2卷2册: 415. 图355. 1974; Fl. Coreana 3: 55. f. 47. 1974; 湖北植物志2: 60. 图761. 1979.——Sedum telephium L. f. verticillatum (L.) Frod. in Acta Hort. Gothob. 1: 30. pl. 12: 2-4. f. 1: 17, 2: 1-3. 1924.——Sedum telephium L. ssp. verticillatum (L.) Frod. in Acta Hort. Gothob. 5: Append. : 64. pl. 25. f. 254-259. 1930.
多年生草本。须根细。茎高40-500厘米,直立,不分枝。4叶少有5叶轮生,下部的常为3叶轮生或对生,叶比节间长,长圆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8厘米,宽2.5-3.5厘米,先端急尖,钝,基部楔形,边缘有整齐的疏牙齿,叶下面常带苍白色,叶有柄。聚伞状伞房花序顶生;花密生,顶半圆球形,直径2-6厘米;苞片卵形;萼片5,三角状卵形,长0.5-1毫米,基部稍合生;花瓣5,淡绿色至黄白色,长圆状椭圆形,长3.5-5毫米,先端急尖,基部渐狭,分离;雄蕊10,对萼的较花瓣稍长,对瓣的稍短;鳞片5,线状楔形,长约1毫米,先端有微缺;心皮5,倒卵形至长圆形,长2.5-5毫米,有短柄,花柱短。种子狭长圆形,长0.7毫米,淡褐色。花期7-8月,果期9月。
产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甘肃、陕西、河南、山东、山西、河北、辽宁、吉林。生于海拔900-2900米的山坡草丛中或沟边阴湿处。朝鲜、日本、苏联也有。模式标本采自苏联堪察加。
药用,全草外敷,可止痛止血(湖北西部)。 Sedum cauticola (cliff stonecrop) syn. Hylotelephium cauticolum is a species of flowering plant in the family Crassulaceae, native to Japan. Growing to 8 cm (3 in) tall by 30 cm (12 in) wide, it is a carpet-forming succulent perennial with trailing stems of pink-tinged grey-green round leaves, and purplish pink star-shaped flowers in autumn.
The specific epithet cauticola means &growing on cliffs&, referring to the plant's favoured habitat.
In cultivation it is suitable for a rock garden or alpine garden in alkaline to neutral soil. It has gained the 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s Award of Garden Merit. Sedum cauticola (cliff stonecro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植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