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硐中深孔镗床二分层存放炸药一分层能否解炮

视频:导学一 (点击播放)
可分为层状矿床、脉状矿床、块状矿床。
简答题(每小题分,共小题,分);
论述题(每小题分,共小题,分)。&&
&&&&&&&&&&&&&&&&&&&&&&&&&&&&&&&&&&&&&&&&&&&&&&&&&&&&&&&&&&&&&&&&&& &&&&&&公考,家教,作文,写作,阅读,诗歌,散文,答案,中考,高考,语文,英语,培训,教师
&>&&>&平硐弯道掘进爆破施工方案
平硐弯道掘进爆破施工方案
民和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
矿山技术改造工程
平硐弯道掘进爆破施工方案
天津矿山工程有限公司民和项目经理部
二0一四年十一月八日
平硐掘进爆破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民和祁连山矿山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湟水河与大通河交汇的三角地带,矿区构造简单,为一陡倾单斜,地层走向北北东~南西,倾向南东,倾角一般在80°左右,局部直立或倒转。区内有一条正断层,紧邻矿区西侧,走向10~15°,倾向西,倾角85°,上盘为东岔沟组上亚组(Pt1d2)片岩,下盘为东岔沟组下亚组片岩层(Pt1d11)、大理岩层(Pt1d12)及上亚组(Pt1d2),岩石硬度系数f≥8。
工程特点:该工程为圆拱断面的运输巷道,宽5.5m,高5.65m(墙高3.7m,拱高1.95m),巷道断面积31.52m?。巷道周边爆破环境简单,不具有沼气与矿尘爆炸的危险,整个工作面无裂隙水渗透或其它潮湿有水现象。该工程的工期短,要求每循环进尺达2.4米。巷道围壁必须达到光面爆破的技术质量要求。
二、编制依据
本爆破工程施工安全防护措施制定依据为:
1.根据对施工现场的勘察记录;
2.我单位资源状况及类似工程的经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
4. 国家《爆破安全规程》GB。
三、制定原则
为保证平硐掘进爆破施工的安全进行,坚持从本工程的实际条件和施工特点出发,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制定和强化安全防护措施:一是技术措施,通过制定和优化爆破方案满足爆破施工安全要求;二是控制措施,保证飞石和爆破震动等满足周边环境要求;三是组织
措施,通过建立和完善安全组织保证体系满足爆破施工安全要求;四是专项防护和应急预案,通过合理的组织安排,应对和化解可能产生的影响。
四.爆破施工方案
4.1.爆破方案的选择
1、掏槽形式的选择:根据每一循环的进尺要求,此次采取直掏槽形式(小孔桶形掏槽)。(见炮孔掏槽形式放大图)
2、爆破器材的选择:由于该工程无裂隙水渗透和其它潮湿有水现象,所以选用2#岩石铵梯炸药,雷管选用毫秒延期导爆管雷管。
3、起爆网路选择:选择串并联起爆网路。
4、装药结构:掏槽孔和辅助孔采用连续装药结构,周边眼采用连续不耦合装药结构,采用人工装药法。
5、施工方法:采用风动凿岩机钻孔,装载机出碴。
6、钻凿设备选择:本次选择气腿式风动凿岩机。型号YT28,气腿型号FT160BC/BD。
7、施工流程图:
按现场环境做出施工方案→进行爆破方案设计→申请报批→施工准备→现场施工测量放线→布孔→成孔检查→装药→堵塞→防护→警戒→敷设网路→起爆→检查→解除警戒→效果分析。
4.2爆破参数的选择
1、炮孔直径的确定:由于钻孔机具确定,炮孔直径Ф=38~42mm,在此取Ф=40mm。
2、炮孔深度的确定:根据要求每一循环进尺2.4米,炮孔利用率为85%,又根据炮孔深度L=(40~70)Ф,在此取炮孔深度L=2.8m。
3、单孔装药量:
A、掏槽眼单孔装药量Q1(为直眼桶形掏槽):
①炮孔直径取Ф=40mm。
②炮孔深度L1= L +h,h为掏槽眼超钻深度h=(10~30)cm,在此取h=0.2m,故掏槽眼炮孔深度L1=3.0m。
③炮孔间距a的确定:根据a==(10~15)Ф,在此取a=0.6m。
④单孔装药Q1的计算:Q1=αL1G/H
式中Q1——掏槽孔单孔装药量;α——平均装药系数,一般取α=0.5~0.8,在此取α=0.7;G——药卷重量,在此2#岩石炸药每卷重0.15kg,H——药卷长度,在此取0.2m。
故Q1=αLG/H=0.8×3×0.15/0.2=1.8kg。(12卷药)
B、辅助眼单孔装药量Q2:
①炮孔直径取Ф=40mm。
②炮孔深度L2=2.8m。
③炮孔间距a的确定:根据a=(0.4~0.8)m,在此取a=0.6m。
④炮孔排距b的确定:根据b=(0.8~0.9)a,在此取b=0.8m。
⑤单孔装药Q2的计算:Q2=αL2G/H
式中Q——单孔装药量;α——平均装药系数,一般取α=0.5~0.8,在此取α=0.8;G——药卷重量,在此2#岩石炸药每卷重0.15kg,h——药卷长度,在此取0.2m。
故Q2=αL2G/h=0.8×2.8×0.15/0.2=1.65kg。(11卷药)
C、周边眼单孔装药量Q3:
①炮孔直径取Ф=40mm。
②炮孔深度L3=2.8m。
③炮孔间距a的确定:根据a=(0.4~0.8)m,在此取a=0.6m。
④边眼与辅助眼的距离w的确定:根据炮孔密度系数a/w≤0.8,所以在此w=0.8m。
⑤单孔装药Q3的计算:Q3=αLG/H(式中Q——单孔装药量;α——平均装药系数,一般取α=0.5~0.7,在此取α=0.60;又根据Q3=(0.4~0.8)Q1,所以Q3=0.8×Q1=0.8×
1.8=1.35kg。(9卷药)
D、底板眼的参数选择与计算:
①炮孔直径取Ф=40mm。
②炮孔深度L4=L,故L4=2.8m。
③炮孔间距a的确定:根据a=(0.4~0.6)m,在此取a=0.6m。
④边眼与辅助眼的距离w的确定:根据炮孔密度系数a/w≤0.8,所以在此w=0.8m。 ⑤单孔装药Q4的计算:Q4=αLG/H(式中Q——单孔装药量;α——平均装药系数,一般取α=0.5~0.7,在此取α=0.70;G——药卷重量,在此2#岩石炸药每卷重0.15kg,h——药卷长度,在此取0.2m。又根据Q4=αLG/h=0.7×2.8×0.15/0.2=1.65kg。(11卷药)
4、循环进尺的总炮孔数量:
N=qs/γ×η(式中q——炸药单耗,在此取q=1.86kg/m3;s——掘进断面面积s=23.8m2;γ——每米长度装药重量,取γ=0.55;η——炮孔利用率,取η=0.85)。
故N=1.86×23.8/0.55×0.85=68个
5、每一个循环总装药量和炸药单耗:
Q= N1Q1+ N2Q2+ N3Q3+ N4Q4 =7×1.8+33×1.65+20×1.35+7×1.65=105.6kg
Q——循环总装药量,千克
Q1、Q2、Q3、Q4分别为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和底眼的单孔装药量,千克
N1、N2、N3、N4分别为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和底眼的眼数,个
炸药单位耗q的确定:根据岩石坚固性系数f=8断面面积S=23.8m2,类似工程查表得q=1.89kg/m3。
本爆破设计q=Q/SLη=1.864kg/m?
Q—总装药量;S—掘进断面;L—炮眼长度, ;η—炮眼利用率,取0.85
炮孔参数表
每循环爆破预期效果及主要材料用量表
所有炮眼都须堵塞堵塞材料选用砂泥或炮纸不能用可燃性材料。堵塞长度一般为炮眼深度的20℅,一般不小于40cm。炮泥或炮纸必须用炮棍填塞密实,一般是先用炮纸堵塞10cm,再用炮泥封堵眼口30cm。堵塞时注意保护导爆管,不能将导爆管捅断,不能无堵塞起爆。
7、 装药结构
采用连续不耦合装药结构形式,孔底起爆。起爆药包雷管聚能穴方向朝向炮孔方向。
1-导爆管 2-填塞物 3-Φ32×200mm药卷 4-导爆管雷管
掏槽孔装药结构
1-导爆管 2-填塞物 3-Φ32×200mm药卷 4-导爆管雷管
辅助孔、周边孔装药结构
8、起爆网路方案
采用毫秒延期非电导爆管起爆网路,孔内延期,分六段起爆。分别选用:ms1、ms3、ms5、ms7、ms9、ms11。掏槽孔分一段起爆(选用ms 1),辅助孔第一圈选用同段起爆,(选用ms 3),辅助孔第二圈选用同段起爆,(选用ms 5),周边光爆边帮孔同段起爆(选用ms 7),
顶孔分一段起爆(选用ms 9),底孔分一段起爆(选用ms 11)。
起爆网路采用镞连方式,导爆管按相同区域分片束把(根据安全要求,每把导爆管以不超过20发为宜),将每镞导爆管联接到二发导爆管上,然后再将多镞导爆管联接管连接在一起,用一发导爆管联接,起爆器激发起爆。雷管聚能穴方向朝向导爆管传爆方向。
起爆体制作及放置
用木或竹制锥子在药卷上钻一个和雷管直径相当的孔,孔深要大于雷管长度。通过孔将雷管全部插入药卷,并用胶布缠牢固。次药卷即为起爆药卷。
5.爆破施工安全措施
一、放炮员、背药工、队组长必须熟悉火药性能及有关爆破说明的规定,熟知火工品管理制度。
二、必须使用黄土炮泥和水炮泥并封满炮孔,严禁使用炮塞。严格控制装药量。 三、装药联线前,要切断工作面电源,采用矿灯照明,以及顶板、是否符合规程要求,清除炮眼内的岩粉后方可进行装药联线。除指定的装药人员外,其它人员一律撤离工作面。
四、装药、放炮前后,必须撒水降尘。
五、放炮员持证上岗,并认真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放炮母线长度不小于150米。
六、装药时,要注意把起爆药包的脚线顺直,使它贴在炮眼顶部,以防止脚线被折断和捣坏,并严禁用炮棍捣实炸药和起爆药卷,以防止产生拒爆、爆燃及捣响雷管等事故。
七、必须按设计的爆破网络联线。整个爆破网路应从工作面向放炮点方向敷设,即先接好雷管脚线,再把它接到联接线上,把联接线接到放炮母线上,最后再把母线短接上。切不可反向敷设,以免造成事故。
八、接线时要保证接线牢固,不要松动,裸露的接头互相保持一定距离(10cm以上),不要与岩石或水相接触,接头上要保持清洁,避免污物混入接头,最好用绝缘胶布包好。
九、网路联接好后,必须检查网路的导通情况及电阻。采用爆破欧姆表测定全线路的总电阻值应与实际计算符合(允许误差10%),若不符合,禁止联线放炮。
十、网路检查合格后,放炮员应先发出信号,然后把母线接到发爆器上,并保证充电时间,氖灯亮后,方可发信号放炮。
十一、井下进行爆破作业,安全的装药应按以下步骤:
1、验孔。装药前,用炮棍插入炮眼里,检验炮眼的角度、深度、方向和炮眼内的情况。 2、清孔。待装药的炮眼,必须用掏勺或压缩空气吹眼器清除干净炮眼内的岩粉。 3、装药。按作业规程及爆破说明书的规定的装药结构进行装药。
4、封孔。装炮泥时,最初的两段应慢用力轻捣动,以后的各段用力捣实。装水炮泥时,水炮泥外边剩余部分,应用粘土炮泥填实。
5、电雷管脚线短结。
十二、严禁打眼与装药平行作业,严禁装药时开溜子。严禁利用残眼、探眼进行装药放炮。
十三、装药前必须先将顶帮活矸找掉。
十四、每次放炮前,风钻等机具挪到离放炮地点至少20m外,同时将放炮地点附近20m范围内的电缆管线遮掩好,防止放炮崩坏。
十五、放炮员对引药制作及火工品管理必须按《掘进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三章爆破第8-10条规定,并随本措施一并执行。
十六、班组长清点人数,确认所有人员已离开工作面并到达安全地点后,方可允许放炮员进行放炮工作。放炮员必须在有掩护的安全地点放炮,放炮距离:直巷150米,弯巷100米。放炮前发出明显信号,等至少5s后,再放炮。放炮线必须随用随挂,并与电缆分帮悬挂。
十七、每次放炮前,班组长必须派专人在所有可能进入该工作面的所有通路上设警戒。
警戒线距放炮地点直线巷道120米,拐弯巷道70米外有掩护的安全地点。每一警戒位置去两人,一人返回,队组长只有接到全部返回人员通知后,方可下达放炮命令,放炮员必须最后一个离开工作面,并鸣哨拉炮。放炮后,警戒人员严禁私自离岗,只有在接到通知后才能撤离。
十八、出现拒爆残爆,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百四十二条执行。由于联线不良造成的拒爆由放炮员重新连线放炮,若仍不响,可在距炮眼0.3米处平行打眼装药放炮,放炮后及时捡出未爆炸的雷管、炸药;处理拒爆残爆时,严禁手拉镐刨,禁止进行与处理拒爆残爆无关的工作。处理拒爆残爆过程中,放炮员与班组长必须相互呼应配合,并注意清点人数,严禁各行其事。防止在处理拒爆残爆过程中,出现放炮崩人事故的发生。
十九、放炮后,先由班组长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对顶帮进行审帮问顶。
二十、1、所有风机均使用双回路双电源供风,一旦一路出现故障,另一路自动供风。通常情况下,正常使用主风机;主风机副风机不能同时启动。风机电源必须采用“三专”线路供电,确保专线中除风机外不附带其它任何负荷。
2、局部通风机必须由各班机电工负责并挂牌管理,保证正常运行,严禁失爆,严禁任何人无计划停风机。
3、风筒逢环必挂,靠帮靠顶,吊挂整齐平直,接头严密,反压牢固不漏风,迎头风筒不落地。风筒距迎头不超过5m。
二十一、发现有下例情况之一,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矿调度,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威胁地点的人员。
顶板淋水加大,②顶板破碎、③水色发浑、有臭味。
六、炮孔布置图和起爆网络图
炮孔布置图
起爆网络图
七、爆破警戒示意图
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您现在的位置是:>>>>标准规范金属地下矿山中深孔落矿作业安全技术标准金属地下矿山中深孔落矿作业安全技术标准&发布 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基本要求5& 中深孔落矿设计6& 施工准备7& 落矿作业8& 作业质量控制附录A岩层稳定性分类附录B本规范用词说明&&&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山东金属学会、济南钢城矿业有限公司、山东乾舜矿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莱钢集团莱芜矿业有限公司、山东金岭铁矿、莱钢集团鲁南矿业有限公司、山东华联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济南斯泰普咨询有限公司、鲁中矿业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邹仲琛& 张相军、石绍海、张省军、冯英俊、亓峻峰、冯婕、张龙平、张作金、刘圣刚、赵贵军、孙彦庆、亓中华、张逢义、张文哲、陈旺。&&金属地下矿业中深孔落矿作业安全技术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金属地下矿山中深孔落矿的中深孔设计、凿岩施工和爆破落矿的安全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境内金属地下矿山中深孔落矿设计、施工,安全、技术和质量管理;适用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中深孔落矿的监督管理。对高硫矿床和其它有自燃、自爆因素的矿床;地质条件复杂,地压大、岩层破碎和开采深度千米以上的矿床;有有毒气体、有害气体(如氡气)的矿床;有矿区老硐、老采空区、有塌陷危险的矿床;水害严重、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有可能突发涌水的矿床;有放射性元素的矿床;三下(建筑物、水体、交通线)矿床;有可能发生其他特殊灾害的矿床,除执行本标准外,应与针对上述特殊矿床的国家和山东省有关法律、法规及条例一并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6722 爆破安全规程GB&16423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50086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3.1 中深孔中深孔一般是指孔径50~75mm,深度5~20m的炮孔。3.2 落矿将矿石从矿房岩体中分离下来,并破碎成适当块度的过程称为落矿。落矿方法有:爆破、机械、自然崩落或其它。本标准所指落矿为爆破落矿。3.3 中深孔落矿作业采用中深孔凿岩爆破方式将矿石从矿房岩体中分离下来,并破碎成适当块度的工艺过程。3.4 光面爆破& 沿开挖边界布置密集炮孔,采取不藕合装药或装填低威力炸药,在主爆区之后起爆,以形成平整的轮廓面的爆破作业。3.5 盲炮因各种原因造成药包拒爆的装药,未能按设计起爆的装药或部分装药。3.6 悬顶因各种原因造成矿石没有全部落下或未达到设计爆破高度的状态。3.7 二次破碎对爆破落矿产生的不合格大块在矿石运搬过程中进行的破碎。4 基本要求4.1 中深孔落矿,应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施工设备,确保生产安全,提高工效。4.2 施工中使用的设备、材料和备件,应符合设计规定和产品标准,并具有出厂合格证;没有出厂合格证时,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5 中深孔落矿设计5.1 设计原则凿岩施工、爆破作业安全;每米炮孔崩矿量大,回采强度高;大块少,二次破碎量小;矿石贫化率及损失率小;材料消耗少。5.2 设计内容中深孔落矿设计应包括工艺参数的确定、施工及安全要求等,主要内容如下:5.2.1 凿岩方案,包括:凿岩机械,凿岩顺序,炮孔布置及其参数选取,一次落矿分层高度确定及落矿体积计算。5.2.2 爆破方案,包括:炮孔装药、填塞及起爆网络设计,确定雷管段别及起爆方式、顺序,连线、起爆站位置,计算一次爆破量及爆破安全距离,界定安全警戒与撤离区域范围,布设信号标志,提出警戒要求及对主要设施、设备的安全防护等。5.2.3 出矿方案,包括:确定出矿方式、出矿顺序、出矿控制量、出矿与凿岩作业应保持的安全步距及爆堆与作业顶板的高度要求等。5.2.4 支护方案,包括:支护方式的选择及工艺技术要求。5.2.5 安全技术与防护措施。5.3 炮孔布置中深孔布置方式主要有扇形布置和平行布置两种。扇形布置凿岩巷道掘进工程量小、炮孔布置灵活,钻孔设备移动次数少,扇形孔呈放射状排列,孔口间距小而孔底距较大,崩落矿石块度不均匀,;平行布置主要用于矿体规整,要求矿石块度均匀的场合。5.4 爆破参数确定5.4.1 炮孔直径炮孔直径一般为50~90mm,最大可大于100mm,主要取决于使用的凿岩设备、钻具以及落矿分段高度、生产效率要求等。5.4.2 炮孔深度常用炮孔深度为5~20m,视分段落矿高度及矿体(或采幅)的边界而定,以便控制采幅,降低矿石损失。5.4.3 炮孔排距炮孔排距通常等于最小抵抗线 ,一般为炮孔直径d的25~30倍。最小抵抗线 ,亦可用下式求出:W=d7.85Δηmq(1)式中:d—炮孔直径,mm;Δ—装药密度,g/cm3;η—装药系数, η=0.7~0.8;m —中深孔密集系数(近系数),m=0.8~1.2;q —单位炸药消耗量,g/cm3。当 过大,会降低破碎质量,大块多;过小时,则使矿石过度粉碎,既增加了凿岩成本,浪费爆破器材,也给易氧化、易粘结矿石的装运工作带来困难。5.4.4 炮孔间距炮孔间距是指同排内相邻炮孔的距离,扇形孔用孔底距a表示。孔底距一般为最小抵抗线的0.8~1.2倍,即(0.8~1.2)w。孔底距a亦可用下式计算:a=mW(2)式中:m-密集系数(邻近系数),一般取0.8~1.2;对于扇形孔底m值可增大到1.5~3.0;W-最小抵抗线,mm。5.4.5 炸药单耗炸药单耗与矿石性质、炸药性能、炮孔直径和深度、采幅宽度等因素有关。常用井下爆破炸药单耗见表5-1。表1常用井下爆破炸药单耗岩石硬度系数 (f)&88~1010~15炸药单耗(kg/m3)0.26~1.01.0~1.61.6~2.65.4.6 采场一次爆破总装药量:用下式计算。Q=qABL(3)式中:Q-采场一次爆破总装药量,kg;q-炸药单耗,kg/m3;A-采幅宽度,m;B-一次崩矿总长度,m;L-平均炮孔深度,m。5.4.7 起爆顺序及时间间隔从自由面开始,采用排间延期或排内延期的起爆顺序,非电导爆管雷管起爆。以形成新自由面所需要的时间来确定延期间隔时间,通常情况下,延期间隔时间为15~75ms,常用25~30ms,如雷管延期时间精度差,随着排数的增加,排间延期间隔时间应依次加长。5.4.8 机心高度底板到凿岩钻机放射盘中心的高度,一般1~1.2m,取决于凿岩设备。5.4.9 多巷道凿岩炮孔排面间衔接多凿岩巷道布孔时,炮孔排面间应保持一定衔接关系,同排同段爆破的两条凿岩巷道,应使炮孔分布均匀,以减少大块的产出率。同排不同段或既不同排又不同段的炮孔衔接时,通常在相邻炮孔控制范围的边界,留0.8~1m的间隔。在同一平面上的炮孔,但爆破方向互相垂直,其间应留1~1.5m的间隔。凡留有间隔带的地方,在其附近都需增设一排加强炮孔,以消除间隔带。炮孔底部距采空区、巷道或硐室,应留0.8~1.2m不穿透孔。孔底应超深矿体轮廓线0.4~0.6m。5.4.10 考虑分组爆破布置,组间加大排距,防止后冲挤孔,组内采用大密集系数布置。组间第一排亦可施工前仰角。5.4.11 水平孔应稍微向上倾斜,一般孔深在8m时,仰角可取3°~5°,孔深大于8m时,仰角可取5°~7°,有条件时仰角可取10°。5.4.12 排面布置要考虑矿房中已发现的节理、裂隙等对凿岩、爆破的影响,合理布置。5.5 爆破器材及有关作业要求5.5.1 爆破作业均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爆破器材。5.5.2 在爆破中推广应用爆破新技术、新工艺,新器材、新仪表应经有关部门或经授权的行业协会批准。5.5.3 为降低劳动强度,宜应用装药器装药。5.5.4 在金属矿山宜使用导爆管、导爆索等安全性好的起爆器材。5.5.5 落矿爆破要制定爆破方案,包括:确定爆破时间、爆破位置、爆破排数、炮孔米数、起爆方式、起爆顺序、延时分段、分段和总爆破药量、起爆器材消耗、安全注意事项、负责人等。5.6 其他出矿方案、支护方式、安全技术与防护措施等,应根据矿山地质条件、生产实际情况,按GB 16423进行设计。6 施工准备 6.1 审核、落实施工设计施工前必须审核施工设计,并经技术负责人签批后方可实施。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6.1.1 采区(或矿块、矿房)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开采技术条件;6.1.2 采区(或矿块、矿房)通风、人行、充填系统工程布置情况;6.1.3 凿岩方案、 爆破方案、出矿方案、支护方案是否合理,安全技术与防护措施是否可靠、有效。6.1.4 施工人员应熟悉、掌握施工设计方案及安全操作要求,按设计施工。6.2 检查作业面安全状况 6.2.1 矿体已由工程揭露,应了解、掌握矿体与围岩的稳定性情况;6.2.2 采准工程已施工完成,通风、人行安全出口等回采基本条件已具备。6.3 爆破作业准备及器材检查6.3.1 爆破作业区应有充足的照明设施、以保证作业安全,爆破装药现场不应用明火照明;爆破装药采用电灯照明时,在离爆破器材20 m以外可装220V的照明器材,在作业现场使用电压不高于36V的照明器材。6.3.2 对于因爆破抛掷矿石埋孔的情况,要进行处理,确保所有炮孔都能装药。遇有堵孔时要使用输药管或其它方式进行通孔。6.3.3 在实施爆破作业前,应——对所使用的爆破器材进行外观检查;——对电雷管进行电阻值测定,导爆管段别核查;——对使用的仪表、电线、电源进行性能检验。6.3.4 爆破器材外观检查项目应包括:——雷管管体不应压扁、破损、锈蚀,加强帽不应歪斜;——导火索和导爆索表面要均匀且无折伤、压痕、变形、霉斑、油污;——导爆管管内无断药,无异物或堵塞,无折伤、油污、穿孔,端头封口;——粉状硝铵类炸药不应吸湿结块,乳化和水胶炸药不应稀化或变硬。7 落矿作业7.1 严格按矿房中深孔落矿施工设计进行布孔凿岩,装药、连线起爆。7.2 在落矿过程中,应按设计的采幅或矿体厚度,控制顶板暴露面积,注意控制地压,以提高采场顶板的稳定性。7.3 每次落矿的顶板炮孔、矿房边界或接近间柱的炮孔均宜采用光面爆破,以减少对作业顶板、相邻矿房或间柱的爆破影响,保证安全。采用点柱式回采时,接近点柱处应适当加密炮孔,控制好炮孔布局及方位,以减少对点柱的影响。7.4 水害严重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山应根据矿山防治水工作的要求,凿岩过程中严格执行防治水方案,必要时采取提前探水。7.5 每次爆破后,应加强通风并进行洒水除尘,经通风并进行检测空气质量符合GB16297规定后方可进入凿岩巷道进行下一循环凿岩作业,避免有害气体造成人身伤害。7.6 施工凿岩巷道遇到不稳定地段时,应视具体情况采用锚杆、喷射混凝土、金属网或长锚索等方式进行支护,确保作业安全。7.7 中深孔凿岩炮孔布置及凿岩深度应按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尺寸参数控制。7.8 不合格炮孔处理7.8.1 排面方位角、角度、孔深偏差大于标准的;排面位置与设计偏差30cm的;二面角超过3°的炮孔为不合格炮孔。7.8.2 对不合格炮孔要根据设计和爆破要求采取补打、补孔等方式处理。7.9 悬顶处理7.9.1 出现悬顶时应组织有经验的爆破技术人员现场察看,制定处理方案。7.9.2 悬顶处理可根据造成原因和悬顶高度采取补打炮孔重新爆破或采用其它安全方式处理。7.9.3 做好安全监护。7.10 二次爆破7.10.1 起爆前应通知相邻采场和井巷作业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并设置警戒;7.10.2 除自然崩落法采场外,不允许操作人员钻进卡堵的出矿漏斗或溜眼,爆破大块矿石;7.10.3 在与采场短溜井相对或斜对的出矿漏斗处理卡斗或二次爆破时,应待溜井下部的放矿作业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后进行,且应做好爆破作业人员的坠井防护工作;7.10.4 二次破碎地点附近,应设专用炸药箱和起爆器材箱,其存放量不应超过当班二次爆破使用量。7.11 对凿岩巷道实施喷锚支护应符合GB 50086有关规定。7.12 装药及连线起爆、盲炮处理等应符合GB 6722有关规定。8 作业质量控制8.1 应坚持凿岩质量检查制度,每条落矿巷道或作业面凿岩工作完成后应及时进行质量验收。8.2 验收应以设计为依据,使用相应的仪器现场实测炮孔深度、角度、排面位置和方位角偏差,并做好原始记录。&&&附录A(规范性附录)岩层稳定性分类&分 类类别名 称岩& 层描& 述岩种 举 例Ⅰ强稳定岩层坚硬、完整、整体性强、不易风化层状岩层,层间胶结好,无软弱夹层玄武岩、石英岩、奥陶纪石灰岩、茅口石灰岩Ⅱ稳定岩层比较坚硬层状岩层,层间胶结好坚硬块状岩层,裂隙面闭合无泥质充填物砾岩、胶结好的砂岩、石灰岩Ⅲ中等稳定岩层中硬岩层层状岩层以坚硬为主,夹有少数软岩层较坚硬块状岩层砂岩、砂质泥岩、粉沙岩、石灰岩等Ⅳ弱稳定岩层较软岩层中硬层状岩层中硬块状岩层泥岩、胶结不好的砂岩、煤等Ⅴ不稳定岩层高风化、潮解的松软岩层各类破碎岩层泥岩、软质灰岩、破碎砂岩等&&附录B(资料性附录)本规范用词说明&B.1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禁止”。——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B.2 条文中指定应按其它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ICS 73.010D 01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 37/T 山东省安监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孔加工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