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元素的电子层数,以及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对元素的性质有什么影响呢?谢谢

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科学家将元素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元素周期表.(1)以下是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HLiCFNaMgCl其中镁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2个电子后,形成相对稳定结构的离子,该离子与Cl-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6;锂(Li)原子转化为锂离子后最外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2)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2、3周期),请用元素符号将碳元素填在周期表的相应位置.(4)从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周期表可知:周期(横行)序数=(选填“>”、“<”或“=”)原子核外电子层数.(4)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s元素的化学性质与Cl相似;F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化合价通常为-1.
解:(1)由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的Mg2+;已知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氯元素与金属形成化合物时,其化合价为-1价,则与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由锂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锂(Li)原子转化为锂离子后最外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2)碳原子核外的6个电子分两层排布,且最外层电子数为4,因此,碳元素处于周期表中2周期Ⅳ族;(3)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所在周期数与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4)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也为7,根据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F元素的化学性质与Cl元素相似;F原子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的离子,所以F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化合价通常为-1价.故答案为:(j)2;MgClr;2;&&&&& (2)2周期Ⅳ族;&&&&& (3)=;&&&&& (4)hl;-1.(1)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中用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判断圆圈内12的表示意义;根据离子符合判断由该离子构成化合物中该元素的化合价;(2)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处周期序数与该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3)碳原子核外有2层电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根据主族(纵列)序数等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周期(横行)序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判断碳元素在同期表中的位置;(4)根据F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判断最外层电子数与F原子相同的原子,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F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的电子数目,与元素的化学性质有密切关系.下列是五种常见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1)请用元素符号,按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进行排列:K>Ca>Na>Mg>Al.(2)这五种金属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易失去电子,表现为正价.(5)在这五种金属的原子中,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最外层电子数越小,其活动性相对较强;当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少,其活动性相对较弱.
解:(1)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五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Ca>Na>Mg>Al;(2)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图,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易失电子,元素化合价呈现正价;(3)钠、铝、镁三种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变大,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Na>Mg>Al;钾、钙两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也依次变大,而二种金属的活动性为为K>Ca;可判断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最外层电子数越小,其活动性相对较强;钾、钠两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层数增加,且两金属的活动性K>Na;钙、镁两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层数增加,且两金属的活动性Ca>Mg;可判断当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少,其活动性相对较弱;故答案为:(1)K>Ca>Na>Mg>Al;(2)失去;正;(3)越小;越少.(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对五种金属按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进行排列;(2)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图中最外层电子数,判断元素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的性质;(3)根据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有密切关系,由金属活动性与金属的原子结构,判断金属活动性与原子结构的关系.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影响元素化学性质主要是原子的
A.核外电子总数
B.核内中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核外电子层_百度知道
影响元素化学性质主要是原子的
A.核外电子总数
B.核内中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核外电子层
影响元素化学性质主要是原子的
A.核外电子总数
B.核内中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核外电子层数
提问者采纳
试题分析:元素化学性质主要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点评:此题考察较为直接,较为简单,都是基础知识,但这类题目却是历年中考题的考查重点,应引起注意。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最外层电子数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根据以下叙述和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回答6—7题:主族元素的性质主要由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决定,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m,电子层数为n,一般具有这样的规律:m>_百度作业帮
根据以下叙述和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回答6—7题:主族元素的性质主要由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决定,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m,电子层数为n,一般具有这样的规律:m>
根据以下叙述和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回答6—7题:主族元素的性质主要由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决定,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m,电子层数为n,一般具有这样的规律:m>n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m≤n的元素为金属元素。6.下列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A.主族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递变规律最显著的是第三周期元素和第ⅣA族元素C.ⅠA族和ⅦA族元素的单质一般都没有同素异形体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元素均为金属元素7.下列推断符合实际的有(&&& )A.第n周期的最后一种金属元素处在第n主族(n>1)B.第n周期有8-n种非金属元素(n>1,包括稀有气体元素)C.m=1和m=7的元素单质相互化合时,都形成离子化合物D.m-n=5的主族元素存在最强的对应含氧酸;m-n=-5的元素对应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最强的碱
6. BC7. A、B
6. 主族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故A项不准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元素有金属也有非金属元素,如:H,故D项不正确,应选B、C两项。7. A项由题中所述:最外层电子数(m)≤电子层数(n)的元素为金属元素,A中所述正确。同理B也正确,C中由氢和卤族元素(F、Cl、Br等)形成的氢化物卤化氢为共价化合物。D中可以F元素为反例(m-n=5),F并无对应的含氧酸,故D不正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