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畲族歌舞团杂歌一盘博..

浙江省多措并举保护传承畲族语言
&& 发布时间:
语言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畲民族一直散、杂居于汉族聚居的东南部地区,由于缺乏本族文字,畲族的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通过畲语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畲汉长期通婚、混居,汉化明显,畲族语言面临失传的危险。为保护和传承畲族语言,浙江省采取多种措施,为畲族语言的传承发展建载体、育传人。
一是健全法规条例。该省将畲族语言的保护传承作为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列入《浙江省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规划》;景宁畲族自治县专门出台《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设立畲族文化保护区,建立畲语等文化传承基地,明确要求将畲语学用工作列入学校教育、电台广播、农民培训等各方面。
二是加强专题培训。温州、丽水、金华等地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对民族村干部、民族工作干部、民族学校教师以及民族县、乡(镇)窗口单位的工作人员等群体进行畲语培训,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培养一批畲语能人,在服务群众的同时,将畲语更好地传承发展。
三是融于畲族歌曲。一首首朗朗上口的畲族歌曲,既能增强畲族文化的外在吸引力,又将畲族语言完整的传递出去。近年来,浙江省扶持鼓励各地通过“三月三”庆典活动、“畲家谣”歌唱比赛等多种形式,不但创作和积累了一大批优秀畲族歌曲,而且挖掘和储备了一大批畲族歌手,使得畲族语言传承和发展有了更加新颖动人的载体。
四是编印校本教材。通过畲族文化发展资金,支持各地根据实际需要,组织畲语专家就畲语的基本发音、声母韵母、拼写规则、短语短句及会话等内容进行规范固化,编印符合当地特色和实际需要的校本教材和民本教材。并将这些通俗易懂、符合规范地校本(民本)教材运用到学校校本课程、畲语专题培训等方面,使得畲语传承更具规范性。
五是强化畲语运用。景宁畲族自治县将常用的“畲语三十句”制作成手机APP,要求当地运管、交警等一线窗口和执法单位工作人员下载学习,并将畲语运用同“文明示范岗”等评先评优有机结合,将畲语运用作为优质服务的重要方面,让畲语在服务群众中更好地传承,在传承中更好地服务群众。
                 
  &&                   &畲族“三月三”农家新风采
畲族“三月三”农家新风采
  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华民族节日畲族乌饭节。每年到了这一天,畲族男女都要上山采来乌捻树叶,将其捣烂,挤汁或熬汤,并浸泡糯米,置木甑蒸熟制成乌饭。男女老少都会集中到村里的空地上或树林下,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对山歌、跳畲舞直到晚上。这也成了畲家人赶圩和开展文化交流的好时机。如此代代相传,就形成了今天的畲族乌饭节。
  今年三月三,宁德市重点畲族文化村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半月里村举办了大型“三月三畲族传统歌会”,庆祝民族节日畲族乌饭节。村里在山坡上搭起歌台,畲族青年男女为客人们演唱了迎客歌、敬茶歌、祖宗歌、十二时节、英台十送、八仙团圆和送客歌,同时展开情歌对唱、畲族婚嫁传统的表演,还特意演唱了《一号文件好,歌唱共产党》等新畲歌,展示了畲族农家的新风采。市、县有关部门领导和闻讯赶来的县内外3000多名游客快快乐乐地参加了这一年一度的民俗风情节。
  三月三,俗为“上巳节”,敬天地、拜祖宗。霞浦山区畲民有煮食“乌饭”的习俗。传说唐代有个畲族英雄雷万兴,后人在其忌日染食“乌饭”以示悼念。在霞浦南乡、东乡等畲乡则相传,始祖盘匏王爱吃这种饭,其子孙便以此做祭祖供品。而三月三节日所唱的歌则为畲族歌谣,霞浦畲族也称为“歌言”,其内容丰富多采,具有民族特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悠久的历史和畲族传统文化体系中,以歌谣为主体的民间口头文学,担负着文化的积累和传播,是畲族的文化瑰宝。畲族歌谣,语言明快,韵律和谐,口传心授,代代相传。霞浦畲族习俗把反映正统、重大、严肃题材者称为“正歌”,把情歌及一些反映其他生活情趣的小唱,称为“杂歌”。在正规、严肃的场合吟唱“正歌”,在田野外和大规模的节日歌会中,普遍对唱“杂歌”。
  □王日鹏钟明耀怎么才有畲族歌曲?_百度知道
怎么才有畲族歌曲?
民间音乐指的是一般庶民百姓集体创作的、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情景、生动地表达了他们的感情愿望的音乐作品。具有创作过程的集体性、传播方式的口头性、音乐曲调的变易性(包括地域性变易、内容光焕发性变易、审美性变易、即兴性及偶然性变易)等特点。 中国民间音乐可以分为如下六个类别: 1. 民间歌曲简称民歌。 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集体创造出的、最能直接反映现实、被子人民群众普遍掌握、广泛流传的一种短小的歌唱艺术。按其歌唱场合和艺术特点不定期可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长歌。劳动号子是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并直接配合着劳动的歌唱。主要的搬远号子、工程号子、农呈号子、作坊号子、行船号子、捕鱼号子等。 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间野外抒发内心感情的一种抒情小曲。各地山歌的名称不一,陕北称信天游,山西叫山曲,内蒙古名之晶爬山调,西北叫花儿,四川叫晨歌,贡族叫飞歌,瑶族叫过册傍,牧区称牧歌,茶区称茶歌等等。小调是老晨姓在日常生活中歌唱的、流传比较广泛的一种抒情小曲。它多是在城镇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如果说山歌是“山野之曲” 的话,那么,小调就是“里巷之曲”。 长歌是和小调相对而言,泛指一些结构长大的大型民歌体裁。主要有: (1)风俗性长歌,如《孝歌》、《伴嫁歌》、侗族《大歌》和《拦路歌》等; (2)长篇史诗歌曲,如:云南彝族(撒尼)的《阿诗玛》、彝族的《梅葛》、畲族的《盘瓠歌》、《麟豹王歌》、苗族的《开天辟地歌》、《说古歌》、傣族的《召树屯》、布依族的《出兵记》、《洪水朝天》、瑶族的《千家洞》、藏族的《格萨尔王传》、仫佬族的《伏羲兄妹》、《八寨越金龙》等。 2. 歌舞音乐指的是伴随着民间舞蹈的歌唱和器乐演奏。各地的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在汉族地区普遍淬的有龙舞、狮舞、秧歌、花灯、花鼓、打莲厢、跑旱船、车灯、太平鼓、竹马灯、高跷等。少数民族的歌舞更是多样,如:蒙古族有安代舞、鄂尔多斯舞,朝鲜族有农乐舞、维吾尔族有乃赛姆、多朗舞,藏族有果谐、弦子、堆谐、囊玛,瑶族有长鼓舞,苗族有芦笙舞,侗族结合;曲调明朗活跃,旋律线条较为朴直,棱角鲜明;节拍规整,节奏明快有力,富有动作性;结构更为匀称,多对称曲式等。 3.说唱音乐 说唱艺术又称曲艺,是说(白)、唱(腔)、表(作)古位一体的艺术。全国现存曲种200多个。大致可分为鼓词类、弹词类、渔鼓类、牌子曲类、琴书类、杂曲类、走唱类、板育类等类曲调析腔变化结构;(3)曲牌联缀结构;(4)板腔变化与曲牌联缀混合的结构。 说唱音乐大致有:与语言紧密结合,富有地方色彩,伴奏乐器简便,叙事与代言相结合等特点4.戏曲音乐 戏曲是音乐、舞蹈和戏剧三者紧密结合的综合艺术。戏曲音乐作为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善于以其抒情性功能、叙事性功能和节奏功能来刻画人物形象,渲染戏剧气氛,统一协调舞台节奏。据统计,中国戏曲剧种有300余个,一般将它们归纳为四大声腔系统和两大声腔类型。 四大声腔系统是:(1)昆腔系统,(2)高腔系统,(3)梆子腔系统,(4)皮黄腔系统。两大声腔类型是:(1)民间歌舞类型,(2)民间说唱类型。此外还有泉腔(下南腔)、莆腔(兴化腔)、潮腔(潮州腔)等。戏曲音乐包括声乐方面的唱腔和念白、器乐的文武场面伴奏和各种过场音乐等。其中,唱腔是戏曲音乐表达人物思想感情和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唱腔结构体式基本有三种:曲牌联套体、板式变化体,以及二者兼用的综合体。戏曲音乐具有戏剧性与节奏性、程式性、创腔方式的一曲多变运用等特点。5.民族器乐 中国传统民族器乐乐种如按其演奏形式进行分类的话,大致可分两大类,即:(1)独奏音乐,包括管乐器独奏、拉弦乐器独奏、弹弦乐器独奏、打击乐器独奏和其他乐器独奏;(2)合奏音乐,包括弦索乐、丝竹乐、鼓吹乐、吹打乐、锣鼓乐。中国民族器乐具有与声乐紧相关联、与习俗密切结合、注重旋律的横向发挥和乐器之间的音色组合等特点。 6. 综合性乐种每时的是那些兼具以上五种类型中的两类或两类以上特点的乐种。如:福建南曲,“曲”(散曲)具有民歌抒情特点,“谱”(器乐曲)是没有歌唱的纯器乐演形式,“指”(声乐套曲)是与一定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土豆网有畲族民歌视频49个,有的蛮好听的
畲族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畲族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