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拂晓报社是那个边区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

《拂晓报》 新四军四师的三大宝之一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拂晓报》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四师在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创办的油印报纸。报纸的主要内容是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反映和报道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的艰苦卓绝斗争。
“拂晓”代表着胜利就来的意思
1938年9月下旬的一天晚上,彭雪枫在支队东征干部动员大会上宣布了支队随军报社成立的消息,并调阿乐、易河和单斐3人到报社工作,阿乐任总编辑。
在讨论报纸的名称时,有人提议叫“战斗”,有人主张叫“曙光”,最后,还彭雪枫亲自拍板,将报纸定名为《拂晓报》。
导读:彭雪枫写的《拂晓报》创刊词《拂晓报&&我们的良友》中写道: &&拂晓&代表着朝气、希望、革命、勇敢、进取、迈进、有为,胜利就来的意思。军人们在拂晓要出发,要进攻敌人了。志士们在拂晓要奋起,要闻鸡起舞了。拂晓催我们斗争,拂晓引来了光明。&
《拂晓报》
《拂晓报》是与《先锋杂志》同一时期的著名军报,由新四军四师在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创办。报纸的主要内容是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反映和报道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的艰苦卓绝斗争。
&拂晓&代表着胜利就来的意思
1938年9月下旬的一天晚上,彭雪枫在支队东征干部动员大会上宣布了支队随军报社成立的消息,并调阿乐、易河和单斐3人到报社工作,阿乐任总编辑。
在讨论报纸的名称时,有人提议叫&战斗&,有人主张叫&曙光&,最后,还彭雪枫亲自拍板,将报纸定名为《拂晓报》。
彭雪枫写的《拂晓报》创刊词《拂晓报&&我们的良友》中写道: &&拂晓&代表着朝气、希望、革命、勇敢、进取、迈进、有为,胜利就来的意思。军人们在拂晓要出发,要进攻敌人了。志士们在拂晓要奋起,要闻鸡起舞了。拂晓催我们斗争,拂晓引来了光明。&
毛泽东其题词&坚持游击战争&
《拂晓报》一经面世,就以其鲜明的立场、真实的报道、生动的文字和新颖的版面受到根据地广大抗日军民的欢迎,奏响华中地区坚持抗战的响亮号角。此外,《拂晓报》还发行到延安和国统区,后经国际新闻社介绍远播到苏联、美国、香港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1939年冬,蒋介石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反共洪流。国民党当局竟以《拂晓报》&内容荒谬,破坏抗战,态度明显&为由,密令各县对《拂晓报》加以&严密检查扣留&。
《拂晓报》随即根据彭雪枫的指示,以社论形式发表了《关于本报被禁的声明》,痛斥了所谓《拂晓报》&内容荒谬&、&破坏抗战&的谎言,指出: &这样的报纸的&内容&毫无&荒谬&之处,亦更无&破坏抗战&之丝毫嫌疑!至于&态度明显&那是我们的政治面目,那是我们的抗战到底反对投降的政治态度!&明显&,必须&普天光照&的明显,难道不应该吗?&声明又指出:&有群众在,即有本报在!&
毛泽东在给彭雪枫的信中说:&《拂晓报》看了几期,报纸办得好。祝同志们继续努力,作出更好成绩。&并亲笔题词:&坚持游击战争。&
一支笔胜过三千支毛瑟枪
彭雪枫将《拂晓报》与骑兵团、文工团视为新四军四师的三大宝。彭雪枫称《拂晓报》是豫皖苏边这片荒芜的&沙漠中的甘泉,饿乡里的粮食,指引方向的罗盘,照耀通衢的灯塔,她的威力赛得过千军万马,一支笔胜过三千支毛瑟枪&。
彭雪枫率领的新四军游击支队在战斗中迅速发展壮大,番号也随之几经变更。《拂晓报》亦以新四军第六支队机关报、八路军第四纵队机关报、新四军第四师机关报的前所未有的姿态,开创了&传播最远,读者最众的黄金时代&,并形成了豫皖苏边区以《拂晓报》为主体的新文化运动。
1942年元旦,《拂晓报》和中共淮北区党委机关报《人民报》合并,成为中共淮北区党委的机关报。后增出部队版、路西版与《拂晓丛刊》。
1943年5月前为油印报。刻印精细,字迹工整,常有套版与插图,可与铅印报纸媲美。曾寄到重庆、延安、莫斯科、纽约等地展览,受到读者称赞。
1946年夏出至1000期后,根据中共中央决定,改名为《雪枫报》,以纪念1944年9月在河南作战牺牲的彭雪枫同志。
1972年6月,受文化大革命影响,《拂晓报》被迫停刊,日复刊。
目前,《拂晓报》是中共安徽省宿州市委机关报。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施金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拂晓报》 -
《拂晓报》
《拂晓报》 -
  时期新四军部队在创办的油印报纸。1938年 9月30日创刊于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1943年1月与合并,报名仍旧。为中共淮北区党委。 后增出部队版、 路西版与。1943年 5月前为油印报。刻印精细,字迹工整,常有套版与插图,可与铅印报纸媲美。曾寄到、、、等地展览,受到读者称赞。该报在游击战争中坚持出版,毛泽东曾为它书写“坚持游击战争”的题词。淮北解放区被国民党军队侵占期间,该报职工在洪泽湖中坚持战斗和出报。建立后,先后成为中共安徽省宿县地委和蚌埠地委机关报。1972年6月停刊。日复刊,是中共宿县地委机关报。
《拂晓报》
《拂晓报》 -
《拂晓报》 -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5次
参与编辑人数:4位
最近更新时间: 23:14:39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您当前的位置: >
> 本地要闻&&本地要闻
拂晓报:“破”“立”之间见担当—记砀山县委书记朱学亮(中)
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毛卫芳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450 []
拂晓报讯 &“心似梨花,冰清玉洁;清正廉洁,公仆形象……”一首悠扬悦耳的廉政歌曲《梨花似我心》,唱遍砀山城乡。循着歌声、徜徉花海,一股沁人芬芳扑面而来。砀山,素以盛产酥梨而驰名中外,被誉为“中国梨都”、“酥梨之乡”。在这里,梨花不仅是砀山的亮丽名片,更代表着党员干部的本真品质。& & 曾经,这里“人情味重、原则性差些”的政治生态,是制约砀山发展的一大障碍。“不抓干部队伍建设,不正本清源,何以凝聚力量、引领发展?”朱学亮痛下决心,要全力做好“破”、“立”两篇文章,破痼疾转作风,立规矩强纪律、抓党风带民风。几年来,他敢于动真碰硬,狠抓作风整治,提振干部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精气神。一& & 和往常一样,一大清早,朱学亮和县领导班子的“早餐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着。由于县领导班子成员大都不是砀山本地人,集中吃住在一地,这难得的“早餐会”,便成了他安排一天工作的重要载体。除了谈具体工作,党风廉政也常挂嘴边。“平时这种和风细雨似的提醒,更能让大家入耳入心。”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王洪生说。& & 党委书记要抓班子、带队伍,朱学亮说:“常提醒、严管理是对干部的厚爱和保护。”他把“从严”作为为政清廉之规,主持制定“十二条禁令”,其中包括“严禁到领导干部宿舍和家庭住所汇报或请示工作”。“干部相处要亲而不密”,“少喝酒、多读书;少打牌、多锻炼”,朱学亮在会上常常这样劝导干部,并渐渐为党员干部接受和认同。& & “把规矩立起来,用制度管起来”。前几年,砀山被列为中央党的地方组织党务公开工作联系点。抓住这一契机,朱学亮全面推进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在阳光下晒权。厘清了县委职责职权,主动排查县委书记岗位风险点10项,制定防控措施14条;完善“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坚持做到重大事项充分讨论、集体决策、及时公开。& & 虬枝劲骨存正气,冰清玉洁润清廉。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中,朱学亮将有形“梨花”升华为无形“廉花”,着力打造“梨花品质”,助推廉政文化深入人心。此外,他大胆创新,在全省率先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建立纪检监察综合组工作运行机制、建立条块结合的“5+4”督查模式、建立“廉洁砀山”微信公众平台、试行县级党风廉政巡查制度、设立“581廉政账户”等。通过立规矩、强纪律,激发了干部队伍的活力。& & 几年来,在他的执着坚持和推动下,县委向痼疾顽症逐一开刀、刮骨疗毒。重拳查处高考舞弊,仅科级干部就有7名被撤职或开除公职;整治个人档案信息造假,8名干部被取消考察资格;清理干部借欠公款,收回拖欠资金2000余万元;严查干部违法参与超载车辆运营,处理党员干部19人……一系列“组合拳”打出,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二& & 县委书记不仅仅是班长,更是一面旗帜。朱学亮告诫自己:“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做任何事情,要求同志们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同志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 & 六年来,他始终带头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有关规定,秉公用权,廉洁自律。他不许任何亲属到砀山从事经营活动,他的亲戚没有一个在砀山搞工程、做项目的,也没有一个找他办私事的。县委办公室主任王胜利说:“和朱书记共事好几年,我都不知道他住几栋楼几号房。”除驾驶员外,其他工作人员都不知道他的家庭住址。& & “一把手”带头照规办事,为全县领导干部树立了榜样,很多制度“执行难”的问题迎刃而解,营造了心齐气顺的干事创业环境。& & 选好用好干部是一个政治导向,必须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选人用人机制。朱学亮始终坚持鲜明的用人导向,坚持在一线选人用人,看“官德”重实绩,把干部的“初始提名权”交给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突出民意分量。民意测评不靠前的没机会,群众评价高的受重用,这倒逼着干部主动为民服务,真心为民服务。他还探索实行领导干部署名推荐制度,做到动议有推荐、推荐必署名、署名必负责;全面推行干部选任“四先四不”制度,进一步规范干部任用选拔程序。& & 坚持“一线发现干部、一线考量干部、一线关心干部”,官庄坝镇90后副镇长任璐对这位县委书记的感触最深。2013年,该镇村庄整治有14个项目区,其中任璐负责张王庄项目区。他每天吃住在村子,挨家挨户宣传相关政策,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一个多月下来瘦了十几斤。由于工作扎实细致,项目进展很快,他创造了40天征迁152户,整理出106亩土地的好成绩。& & 通过多次观察,朱学亮认可了这个有干劲、能吃苦的年轻人,随后,组织部门对他进行严格考察。2015年初,任璐被县委提拔为副镇长,成为全县最年轻的副科级干部之一。三& & “党风连着民风。只有党风正,才能民风淳。”在砀山,朱学亮经常骑自行车晨练并调研是出了名的。为了骑车这事,性情温和的朱学亮还发过脾气。& & 那是刚到砀山工作时,朱学亮要骑车出去,有人劝阻他别单独出门。原来,砀山处在皖苏鲁豫四省七县交界处,自古民风彪悍,历史遗留问题多,社会矛盾高发。& & “共产党的干部,怎能怕见老百姓?”朱学亮认为:“不管老百姓有没有理,作为干部你不能不理,只有老百姓反映问题的渠道通了,民意才会顺。你越是回避,矛盾就越突出。”为此,朱学亮力推手机真正公开,要求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 & 直到现在,朱学亮的手机号还公布在当地国省道的标识牌、县委党务公开栏和信访接待中心。倒逼之下,砀山县各机关单位、各个乡镇也纷纷实行号码公开。& & 刚公开手机号码时,朱学亮的手机热闹得像热线电话一样,高峰期朱学亮一天接到二百多个电话及短信,群众打电话也不分白天夜晚,也不分工作日节假日。有人建议朱学亮换个号码,却被他拒绝了。朱学亮说:“这样虽然累些,但能掌握基层实情。”& & 经过几年的“适应期”,朱学亮现在轻松了下来。公开手机号6年多来,他的手机号码始终没换,现在给他打电话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每天只有七八个电话,二十多条短信。& & 就在前不久,听说朱学亮被评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一些砀城百姓和企业家还发来短信或电话表示祝贺。一位企业老总发短信说道,“您为企业的发展倾注了太多的精力,让我们的企业短短几年从小作坊发展到规模企业,感谢您一如既往的关心和帮助。”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 工作中,为了帮助群众解决突出问题,朱学亮长期坚持开门接访,有时上午接访一直到下午一点才结束。在他的带动下,砀山县每天都有一名县委常委或副县长自觉接访。老百姓反映问题的渠道通了,矛盾自然就少了,信访工作的压力也逐渐减轻了。砀山信访局长王安全笑言,“一个信访登记本,以前只能用三四天,现在能用大半月。”如今,砀山县信访工作位于全省先进行列。& & 记者 谢文东
国家部委外交部中国政府网国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教育部 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监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各省市政府网站安徽省政府宿州市政府网宿州政务信息公开淮北市阜阳市蚌埠市淮南市滁州市
区县政府网站灵璧县人民政府萧县人民政府泗县人民政府埇桥区政府
砀山部门网站砀山县商务(招商)局砀山县民生办砀山房管局砀山团县委砀山先锋网砀山建设网砀山公安局招投标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砀山人社局砀山审计局砀山教体局砀山国土资源局砀山文明网砀山中学砀山经济开发区砀山县高铁新区管理委员会
其他友情链接铜陵新闻网泗州新闻网砀山新媒体芜湖热线砀山中学砀山民族中学砀山四中砀山铁中砀山门户网砀山百科网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新四军及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报刊精神
下载积分:200
内容提示:新四军及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报刊精神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68|
上传日期: 21:07:58|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新四军及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报刊精神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拂晓报投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