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动 当y是0的时候 v=1m/s,当y=5cm的时候 v是0. 求算频率!要过程和解释

如图所示,A、B、C、D、E、F、G、H、I、J、K是弹性介质的质点,相邻两点间的距离都是0.5m.质点A从t=0时刻开始沿y轴方向振动,开始时的运动方向是指向y轴的正方向,振幅为5cm,经过0.1s时间_百度作业帮
如图所示,A、B、C、D、E、F、G、H、I、J、K是弹性介质的质点,相邻两点间的距离都是0.5m.质点A从t=0时刻开始沿y轴方向振动,开始时的运动方向是指向y轴的正方向,振幅为5cm,经过0.1s时间
如图所示,A、B、C、D、E、F、G、H、I、J、K是弹性介质的质点,相邻两点间的距离都是0.5m.质点A从t=0时刻开始沿y轴方向振动,开始时的运动方向是指向y轴的正方向,振幅为5cm,经过0.1s时间,A第一次到达最大位移处,此时波恰好传到C点,求:(1)波长和波速.(2)在图中画出t=0.45s时刻的波形图.
(1)经过0.1s时间,此时波恰好传到C点,故波速为:v===10m/s经过0.1s时间,A第一次到达最大位移处,故:&解得:T=4t=0.4s波长:λ=vT=10×0.4=4m(2)在0.45s时间内传播的距离为:△x=vo△t=10×0.45=4.5m故波形图为:答:(1)波长为4m,波速为10m/s.(2)在图中画出t=0.45s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
本题考点:
横波的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问题解析:
(1)经过0.1s时间,此时波恰好传到C点,根据v=求解波速;经过0.1s时间,A第一次到达最大位移处,根据求解周期;根据v=求解波长;(2)根据△x=vo△t求解波形平移的距离.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1m/s,t=0时刻波形如图所示.在x=1.0m处有一质点M,求:①质点M开始振动的方向及振动频率;②从t=0时刻开始,经过多长时间质点M第二次到达波峰?_百度作业帮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1m/s,t=0时刻波形如图所示.在x=1.0m处有一质点M,求:①质点M开始振动的方向及振动频率;②从t=0时刻开始,经过多长时间质点M第二次到达波峰?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1m/s,t=0时刻波形如图所示.在x=1.0m处有一质点M,求:①质点M开始振动的方向及振动频率;②从t=0时刻开始,经过多长时间质点M第二次到达波峰?
①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根据波形的平移法得知,图示时刻x=0.2m处的质点沿y轴负方向运动,因为介质中各个质点的起振方向都相同,则知质点M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负方向.由图知波长λ=0.4m,由v=λf得:M点振动频率 f==Hz=2.5Hz②该波的周期为T==0.4s从t=0时刻开始,经t1时间M开始振动:t1==s=0.8s再经t2时间M第二次到达波峰:2=74T=0.7s从t=0时刻开始M第二次到达波峰的时间为:t=t1+t2=1.5s&答:①质点M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负方向,振动频率为2.5Hz;②从t=0时刻开始,经过1.5s时间质点M第二次到达波.
本题考点:
横波的图象;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问题解析:
①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示时刻x=0.2m处的质点向下运动,即可得知质点M起振时向下运动.由图读出波长,由波速公式v=λf求得M点的振动频率.②先由公式t=求出波从图示时刻传到M点的时间,波到达M点,M点向下振动,再经过1T第二次到达波峰.即可求得时间.某质点在坐标原点O处做简谐运动,其振幅为5cm,振动周期为0.4s,振动在介质中沿.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1m/s.若质点由平衡位置0开始向+y方向振动,经0.2s时立即停止振动,则振源停止_百度作业帮
某质点在坐标原点O处做简谐运动,其振幅为5cm,振动周期为0.4s,振动在介质中沿.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1m/s.若质点由平衡位置0开始向+y方向振动,经0.2s时立即停止振动,则振源停止
某质点在坐标原点O处做简谐运动,其振幅为5cm,振动周期为0.4s,振动在介质中沿.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1m/s.若质点由平衡位置0开始向+y方向振动,经0.2s时立即停止振动,则振源停止振动后经0.2s时的波形是(  )
因为质点振动的振动周期为0.4s,经0.2s形成半个波长,因为质点由平衡位置0开始向+y方向振动,则各质点起振方向沿+y方向,波形移动的距离x=vt=0.2m.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一列沿+x方向传播的简谐波在t=0时刻刚好传到B点,波形如图所示,波速v=1m/s.则此波的频率为______Hz;B_百度知道
一列沿+x方向传播的简谐波在t=0时刻刚好传到B点,波形如图所示,波速v=1m/s.则此波的频率为______Hz;B
x=0,波形如图所示.baidu,其简谐运动的表达式y=______cm://c://c.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a47bad8b5043fbf2c579ae2/6f061d950a7bbd3572cc81f;B质点开始振动后.baidu.baidu.hiphotos;经过______s.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一列沿+x方向传播的简谐波在t=0时刻刚好传到B点.hiphotos.jpg" esrc="http<td style="border-bottom,5sinπt,由波速公式v=λf得.15m处波峰传到C点时.5.5Hz.简谐波沿+x方向传播:nowrap,0:normal"><table cellpadding="-1" cellspacing="-1" style="margin-wordSpacing.15s故答案为:1px solid black">0:1px">s=0,质点C第一次到达波峰.所经历的时间为t==Hz=0;wordWwordSpacing:0由波形图知波长λ=0:1px solid black">vλ=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分析:根据气体状态方程知,温度的变化相同,则内能变化相同,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Q+W,通过做功的大小比较吸收热量的大小.解答:解:三种情况温度变化相同,内能变化相同.在第二种情况中,等压膨胀,气体对外做功,则吸收的热量Q2=△U+P0V0.在第一种情况中,在等温膨胀的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在等容升压的过程气体对外不做功,等温膨胀时,由于体积增大,则压强减小,知压强小于P0,大于P02知该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小于P0V0,大于0.5P0V0,则Q1<△U+P0V0.在第三种情况中,在等容变化的过程中气体对外不做功,则等压膨胀时,气体对外做功为0.5P0V0,则Q3=△U+0.5P0V0.所以Q2>Q1>Q3.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以及热力学第一定律,并能灵活运用.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物理
(2013?开封一模)选修3-3模块如图所示,一个上下都与大气相通的直圆筒,中间用两个活塞A与B封住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A,B都可沿圆筒无摩擦地上、下滑动,但不漏气.A的质量可不计,B的质量为M,并与一劲度系数k=5×103N/m的较长的弹簧相连,已知大气压强p0=1×105Pa,活塞的横截面积s=0.01m2.平衡时,两活塞问的距离l0=0.6m,现用力压A,使之缓慢向下移动一定距离后,保持平衡,此时,用于压A的力F=5×102N,求活塞A向下移动的距离.(假定气体温度保持不变)
科目:高中物理
(选修3-3模块)(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取决于温度、体积和物质的量B.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C.浸润和不浸润均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D.液晶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强度随电场强度的变化而变化(2)如图所示,气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活塞通过滑轮和一重物连接并保持平衡,已知活塞距缸口0.2m,活塞面积10cm2,大气压强1.0×105Pa,物重50N,活塞质量及一切摩擦不计,缓慢升高环境温度,使活塞刚好升到缸口,封闭气体吸收了60J的热量,同时气体对外做功10J的功,则封闭气体的压强将不变(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气体内能变化量为50J.(3)用油膜法测量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将浓度为0.2%的一滴油酸溶液,轻轻滴入水中,稳定后形成了一层单分子油膜,测得一滴油酸溶液的体积为V0,形成的油膜面积为S,则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多少?如果把油酸分子看成是球形的,该滴油酸含分子数约为多少?
科目:高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A.(选修3-3模块)(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被活塞封闭在空缸中的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若体积不变,压强增大,则气缸在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受到的分子碰撞次数增加B.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C.分子间距增大,分子势能就一定增大D.用力拉铁棒的两端,铁棒没有断,这是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宏观表现(2)如图所示,气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活塞通过滑轮和一重物连接并保持平衡,已知活塞距缸口0.2m,活塞面积10cm2,大气压强1.0×105Pa,物重50N,活塞质量及一切摩擦不计,缓慢升高环境温度,使活塞刚好升到缸口,封闭气体吸收了60J的热量,则封闭气体的压强将(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气体内能变化量为J.(3)一滴体积为V的油酸,配制成体积比为1:k的油酸溶液(k>1),现取一滴体积仍为V的油酸溶液在滴在水面上,在水面上形成面积为S的单分子油膜,已知油酸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请据此推算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表达式.B.(选修3-4模块(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不管光源与观察者是否存在相对运动,观察者观察到的光速是不变的B.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是光的干涉现象C.日落时分,拍摄水面下的景物,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上偏振光片可以使像更清晰D.声源向静止的观察者运动,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小于声源的频率(2)如图所示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波的传播速度v=1m/s,则0.5m处质点在1s时的位移为cm,x=1m处的质点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y=cm.(3)直角玻璃三棱镜的截面如图所示,一条光线从AB面入射,ab为其折射光线,图中a=60°.已知这种玻璃的折射率n=试求:①ab光线在AC面上有无折射光线?(要有论证过程)②ab光线经AC面反射后,再经BC面折射后的光线与BC面的夹角.C.(选修模块3-5)(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康普顿效应进一步证实了光的波动特性B.为了解释黑体辐射规律,普朗克提出电磁辐射的能量的量子化C.经典物理学不能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D.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环境的温度有关(2)是不稳定的,能自发地发生衰变.①完成衰变反应方程→.②衰变为,共经过次a衰变,次β衰变.(3)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有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如果原子n=2向n=1跃迁所发生的光正好使某种金属材料产生光电效应,则:①这群氢原子发出的光谱中共有几条谱线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②从能级n=4向n=1发出的光照射该金属材料,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多少?
科目:高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2011?泗阳县一模)&(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三题都做,则按A、B两题评分.A.(选修3-3模块)(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取决于温度、体积和物质的量B.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C.浸润和不浸润均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D.液晶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强度随电场强度的变化而变化(2)如图所示,气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活塞通过滑轮和一重物连接并保持平衡,已知活塞距缸口0.2m,活塞面积10cm2,大气压强1.0×105Pa,物重50N,活塞质量及一切摩擦不计,缓慢升高环境温度,使活塞刚好升到缸口,封闭气体吸收了60J的热量,同时气体对外做功10J的功,则封闭气体的压强将不变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气体内能变化量为50J.(3)用油膜法测量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将浓度为的一滴油酸溶液,轻轻滴入水中,稳定后形成了一层单分子油膜,测得一滴油酸溶液的体积为V0,形成的油膜面积为S,则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多少?如果把油酸分子看成是球形的,该滴油酸分子数约为多少?B.(选修3-4模块)(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不管光源与观察者是否存在相对运动,观察者观察到的光速是不变的B.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是光的干涉现象C.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D.声源向静止的观察者运动,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小于声源的频率(2)如图1所示为一个向右传播的t=0时刻的横波波形图,已知波从O点传到D点用0.2s,该波的波速为10&m/s,频率为2.5&Hz;t=0时,图中“A、B、C、D、E、F、G、H、I、J”各质点中,向y轴正方向运动的速率最大的质点是D(3)图2示是一透明的圆柱体的横截面,其半径R=20cm,折射率为,AB是一条直径,今有一束平行光沿AB方向射向圆柱体,试求:①光在圆柱体中的传播速度;②距离直线AB多远的入射光线,折射后恰经过B点.C.(选修模块3-5)(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康普顿效应进一步证实了光的波动特性B.为了解释黑体辐射规律,普朗克提出电磁辐射的能量的量子化C.经典物理学不能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D.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环境的温度有关(2)90234Th是不稳定的,能自发地发生衰变.①完成90234Th衰变反应方程90234Th→91234Pa+.②90234Th衰变为86222Rn,共经过3&&次α衰变,2&次β衰变.(3)光滑水平上有A、B两辆小车,A、B两车上分别固定一根条形磁铁和两根条形磁铁(条形磁铁是相同的),已知A车(包括车上的磁铁)的质量是B车(包括车上的磁铁)质量的4倍,当A车以已知速度v向静止的B车运动时,当它们之间的距离缩短到某一极限值后又被弹开,然后各自以新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设作用前后它们的轨迹在同一直线上,求当A、B之间距离最短时它们各自的速度.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1年江苏省重点中学联考高考物理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三题都做,则按A、B两题评分.A.(选修3-3模块)(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取决于温度、体积和物质的量B.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C.浸润和不浸润均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D.液晶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强度随电场强度的变化而变化(2)如图所示,气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活塞通过滑轮和一重物连接并保持平衡,已知活塞距缸口0.2m,活塞面积10cm2,大气压强1.0&105Pa,物重50N,活塞质量及一切摩擦不计,缓慢升高环境温度,使活塞刚好升到缸口,封闭气体吸收了60J的热量,同时气体对外做功10J的功,则封闭气体的压强将______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气体内能变化量为______J.(3)用油膜法测量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将浓度为的一滴油酸溶液,轻轻滴入水中,稳定后形成了一层单分子油膜,测得一滴油酸溶液的体积为V,形成的油膜面积为S,则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多少?如果把油酸分子看成是球形的,该滴油酸分子数约为多少?B.(选修3-4模块)(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不管光源与观察者是否存在相对运动,观察者观察到的光速是不变的B.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是光的干涉现象C.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D.声源向静止的观察者运动,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小于声源的频率(2)如图1所示为一个向右传播的t=0时刻的横波波形图,已知波从O点传到D点用0.2s,该波的波速为______&m/s,频率为______&Hz;t=0时,图中“A、B、C、D、E、F、G、H、I、J”各质点中,向y轴正方向运动的速率最大的质点是______(3)图2示是一透明的圆柱体的横截面,其半径R=20cm,折射率为,AB是一条直径,今有一束平行光沿AB方向射向圆柱体,试求:①光在圆柱体中的传播速度;②距离直线AB多远的入射光线,折射后恰经过B点.C.(选修模块3-5)(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康普顿效应进一步证实了光的波动特性B.为了解释黑体辐射规律,普朗克提出电磁辐射的能量的量子化C.经典物理学不能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D.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环境的温度有关(2)90234Th是不稳定的,能自发地发生衰变.①完成90234Th衰变反应方程90234Th→91234Pa+.②90234Th衰变为86222Rn,共经过______&&次α衰变,______&次β衰变.(3)光滑水平上有A、B两辆小车,A、B两车上分别固定一根条形磁铁和两根条形磁铁(条形磁铁是相同的),已知A车(包括车上的磁铁)的质量是B车(包括车上的磁铁)质量的4倍,当A车以已知速度v向静止的B车运动时,当它们之间的距离缩短到某一极限值后又被弹开,然后各自以新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设作用前后它们的轨迹在同一直线上,求当A、B之间距离最短时它们各自的速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简谐运动合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