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饲料价格的微平台怎么下载?

双胞胎集团董事长鲍洪星:中国猪饲料发展展望|玉米|饲料|商品交易所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双胞胎集团董事长鲍洪星:中国猪饲料发展展望
双胞胎集团董事长鲍洪星
  新浪财经讯 9月26日,由大连商品交易所与中国饲料工业协会联合举办的第六届国际产业大会在南昌举行。以下为双胞胎集团董事长鲍洪星演讲实录。
  鲍洪星: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首先抱个歉,我们原来那个材料是1.0版的,有些东西可能改了一点,我们中国猪饲料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我们研判未来的趋势更多的一个是结合世界上各个国家,成熟发达的国家他们所走过的路,以及我们中国自身的特点,我们得出一些基本判断。因为我们这个猪饲料展望的话更多的是跟着养殖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现在的养殖结构都在趋向于规模化,养猪的效率也是在不断提高的,未来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另外,咱们中国的原材料整个人多地少,整体上仅仅靠国内平衡是有困难的,不管你是买也好,买糖也好、油也好,买玉米也好,反正咱们中国人多地少,这是客观事实在这里,最终我们觉得在全球去平衡这个原料应该是自然而然会发生的事情。另外,我们这个行业竞争到今天,行业的整合速度在加快。
  未来的养殖结构,我们认为未来中国的养殖业可能会两极化,一个是公司制,以大公司主导的一个情况,大公司有财力,像美国一样的,大公司斯密斯菲尔德他们自己大规模的养母猪,把肉猪留给农户在田间进行养殖,这个我认为未来十年可能有40%左右的占比。但是我觉得还有一部分,60%我个人觉得以家庭为单元的这种社会养殖结构是最有效率的,最认真负责的。相反来说一些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我估计以后它又不像大公司一样有雄厚的势力和资金,它的管理又不伦不类,所以我认为未来的养殖应该是两极化,但是大头还是以家庭养殖为主。我觉得中国人吃肉60%还得靠咱们家庭猪场。
  中国的养猪水平现在一头母猪一年贡献13、14头,咱们现在官方的统计数据5000万头母猪,平均每头母猪贡献13-14头。我觉得现在要解决这个养殖效率的问题应该不是那么困难的问题,现在各个地方都在对猪场进行整顿,很多的地方现在是禁养,原来是你想发展多少就发展多少,现在各个地方在城市周边、水源边上,很多的地方政府现在实行禁养,像嘉兴去年发生黄埔将死猪事件,听说嘉兴想用三年干掉80%,700万头猪,可能未来就留140万头。原来你想建猪栏想建就建,现在不允许你建,现在的门槛极大的提高了。未来中国我觉得有几年时间是比较好的养猪盈利期,因为总量应该会减少,咱们的母猪会减少,但是现在的肉猪,为什么每头母猪贡献那么少,国外是我们一倍的水平,美国每头母猪可以做到23头肉猪,丹麦可以做到26、28头,所以我们的潜力很大。
  根本的出路,我觉得一个是我们的养殖理念不是很好,因为大家现在追求数量,没有追求养殖的效率,理念方面大家是不够的。第二个,咱们的硬件设施是非常差的,其实这个母猪你只要把标准化一下,有高床、有保温,冬天不冷夏天不热,你把硬件改一改,一个母猪一年多两三头,很简单,但是咱们更多的是追求数量,没有追求质量。还有一个是咱们的营养问题,咱们的母猪肉猪养不好,跟咱们饲料是息息相关的,比如说母猪,母猪为什么四项指标非常高。四项指标,我们在美国看到0.8以下,但是我们在下面调研的是3,甚至有5,平均水平是3以上。每胎3头以上,甚至高的一胎里面6、7头死胎。我们把猪的营养稍微做好一点,因为现在大家很多人对母猪是不重视的,像霉菌毒素对母猪的危害非常大,大家对这个不重视,没有检验手段,也没有规避的方法,我觉得从我们来讲解决好硬件,解决好营养,我们中国母猪平均达到20头是很简单的事情。
  你看世界各国,我们中国在保育期死亡率是非常高的,大家对营养、保健方面做的不够,特别是很多方面犯低级错误,冻死了,我们南方有的时候湿度很高,看起来温度不是太低,8度,但是非常潮湿,比北方的零下8度还难过。像北方高寒地方这些地方是非常难过的,我们主要是把营养和硬件稍微改一改就能够大幅度提高水平。未来针对像中国少养一头母猪,把每一头母猪质量控制好,产量控制好,主要把硬件、软件和营养改善一下,我觉得这个目标不会太难。
  下面我想讲一下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右边这个小孩一只手抓一条鱼,他只能抓两条小鱼,如果像左边这个老外,两只手抱一条大鱼。你做饲料你懂什么,你有没有资金优势、信息优势、采购优势、调制加工的优势,人工效率,你老板在那里还好,你一转身,这个员工随便给你绊一下,你不知道他有没有给加一点添加剂。像我们大饲料厂的这些产品,同样的小猪料,一包料可以达到差价,我们大企业规范的产品一包料有的时候可以比别人多长15斤,正常的6-9斤是比比皆是,随机一抽都有6-9斤,同样80斤饲料,你们是不敢想象的,为什么会差那么远。真正我们制配料是良莠不齐,当然也有好的,但是绝大部分不是好的,因为他们太不专业的。特别是我们中国,你才一百多头母猪还在那里配配配,你有什么优势?你什么优势都没有。
  当然这个一方面是猪场本身,另一方面来看我们饲料厂也要检讨,我们商品饲料厂原来大家技术也没有升级到今天这个地步,原来管理也没有到今天这个地步,原来规模也没有到,更主要原来我们心态,大家都希望赚钱,以前我们所有的饲料厂应该来说,以前反正竞争也不激烈,反正能赚钱就多赚一点,所以我们这些商品饲料厂也没有赢得养猪厂老板的信任,可能我们自己也是赚了不该赚的钱,这个是我们饲料厂本身要去检讨的。后来我到澳洲、巴西、美国,美国现在就是110块钱加工费,现在大概是17美元,猪场是猪场,饲料厂是饲料厂,饲料厂是代加工的工作。澳洲132块加工费,美国是17美元,我觉得这种方法是比较对的,各做各的事,我们饲料厂心不要那么黑,公平的价格帮助养殖场,心甘情愿的做他们的加工厂。现在发生了很可喜的变化,前几个月我到江苏嘉华,我参观了一个种猪厂,12000头母猪,理论上一年要用到6-7万吨饲料,但是这个老板说我不建饲料厂,我就到你们这些好的饲料厂代加工,6、7万吨饲料他说你们哪家好我就让哪家代加工,这个理念我认为是未来的趋势。
  刚才吕明斌博士也说了,其实霉菌毒素尤其对母猪的毒害非常大,比如说筛上物,就是玉米芯、麻绳一些东西,这个里面的呕吐毒素,和上面350、370比,下面有1%左右的杂质,这个里面的霉菌毒素非常高,所以无论如何所有做猪饲料的企业把这个1%干掉,你们宁可加10块钱,你卖一个好品质。特别是破碎的玉米,表面上看起来是好的,破碎玉米以后,往往经常发热的就是破碎玉米,在美国过来经过多次绊倒,这个份集中在一起,特别容易发霉发酸,脂肪酸很快就超过70%,它的脂肪已经变质了,所以对这个原料应该要处理,这个猪场往往是不注意的,很多原料是看不到。我们在广西买了一个玉米,看起来非常漂亮,但是黄曲霉测一下非常吓人,超了几十倍,所以你看广西很多人得肝癌,就是黄曲霉造成的,非常可怕。
  另外猪场未来我们可能更多的规模化以后可能会散装,包括我们很多企业已经大量的使用了散装,未来的猪场随着适度的规模化以后,散装料都是一种趋势。我们做饲料这个行业,猪场本身适度规模化,然后大家分工,我们做好饲料,他们养好猪,千万不要两只手一只手抓一条小鱼,而是两只手抱一条大鱼。我们把成本控制住,把品质做好,最终很有竞争力的帮猪场做好代加工。
  第四个问题,韩部长也指出中国的口粮,现在自给率在98%,他认为未来我们玉米的自给率在80%左右,去年我们中国2.11亿吨玉米,理论上应该有三四千万吨的进口规模。当然我们相信,最终长久来说中国玉米不得不进口,无非是早一年晚一年的问题。像咱们的大豆,去年5838万吨,今年可能过6000万吨,所以玉米我们觉得反正最终迟早还是应该几千万吨之内的规模是可以想象的。另外我们这个行业这几年整合的速度在加快,我们饲料行业本身在加快,中国前十位的饲料企业现在占到5490万吨,而且未来五年这个速度我相信会更快,因为现在整个游戏规则变了,现在很多小企业生存状况非常糟糕,它资金缺乏、人才缺乏、技术缺乏,设备现在又在转型,现在有些企业进退两难,比如说设备的生产许可有一个规范,要求达到十万吨,有些企业很矛盾,你投还是不投,你现在这个设备要投就是要投一千多万,一千多万你投下去,有些人可能没钱,有些人有钱他不太敢投,你真正做生产十吨的小饲料厂未来也未必有竞争力,现在的企业三十万吨、五十万吨规模是一个常态,你十万吨的工厂就算投了,你这个结局肯定还是不好,所以未来五年一定会大洗牌。好的大企业整合的速度还会更快,所以现在饲料本身从量的增长向质量方面转变,由粗放杂乱向精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由分段经营向模式饲养转变,原来资源浪费,现在高效利用成本。
  现在在产区的饲料厂和销区的饲料厂是有区别的,东北、华北咱们自己有,这个运行的模式有区别,在南方销区设计的工厂规模、管理模式、采购模式都有很大的差别,像越南,外国的大企业在越南做的挺好,越南国内的小企业很少,都是几家大的外国企业在做。如果我们国内很多原料,小麦、大麦、高粱甚至进口玉米,如果一旦切换成进口模式,我们国内的饲料布局,就像当年大豆一样,当年我们成千上万家小的处理几十万吨,后来跨国企业一进来,在沿海日处理一万吨出现了,原来国内一些小的油厂基本上全部淘汰了,所以我认为饲料业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出现这种变化,所以进口模式一定情况下也值得我们关注。
  我们今年全年大概在900万吨左右,与去年同比增加200万吨,我们今年玉米用量大概在600万吨左右,应该来说在中国我们双胞胎的用量在中国玉米使用量上应该数一数二,所以各位的在座的供应商以后多给我们双胞胎供应一点优质的玉米。我们07年才做了18亿的收入,我们到12年做了308亿,五六年时间我们成长的速度应该还算可以的。我们现在投产的工厂大概有60家,但是我们在建还有20多家,可能两年以后有八九十家。双胞胎只做好猪饲料,我们未来心态调整好,定位做猪场的饲料加工厂,谢谢大家!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饲料原料采购必修课:看看新希望、双胞胎等大企业怎么做
饲料原料采购必修课:看看新希望、双胞胎等大企业怎么做
作者:佚名来源:养猪人时间: 15:00点击:次
  众所周知,占生产成本的七八成。更有甚者,对于某些饲企而言,采购上的利润占其总利润的七八成。原料,对于企业至关重要,更是生命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得原料者得天下。如何控制原料风险、创新采购模式,已经成为当前饲企关注的焦点。在4月份召开的中国饲料工业展览会期间的原料论坛上,来自行业的大佬们就分享了来自采购方面的成败得失,无疑为行业提供了难得的视角。
  启示一:国际化采购看上去很美
  集团化采购,即集中采购,因为是讲求规模,所以可以通过采购量来实现成本的最低,但集中采购的灵活性比较差。面对市场的变化,企业该如何有效应对是一个重要问题。
  谈及集团化的采购,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采购中心总经理王建东称,由于此前的采购体系是分离的,因此集中采购融合经历了两年半的时间,于2014年4月份,实现了完全的集中采购。
  作为在国际化采购上走在前面的新希望六和,在这条道路上却遭遇了矛盾和痛苦。
  王建东说,国际市场和国内在原料上存在价格差异和价值差异。作为企业,追求价值最大化,非政府禁止的东西都得想尽办法采购,但近年公司却经历了痛苦。他称,对于原料的需求是必然的,去年因为原料价格、供应商风险等问题使公司吃了大亏。
  &国际化采购,因为做的是进口项目,在贸易中,需要尽量考虑怎么整合供应商资源。&教训是深刻的,王建东表示,近年他们才形成对国际供应商比较切实的评价。另一方面,在贸易的模式上,正在进行国际贸易融资,去年通过香港的平台做融资,今年又依托新加坡的平台来做,就是想利用国际国内的市场和价格的差异来做融资,减少采购风险。
  启示二:集中采购需多方有效配合
  从2003年开始,只有几十万吨采购的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的量已经达到了数百万吨。在集中采购过程中,对他们而言,采购和技术的配合却是一门学问。
  该公司采购总监杨建涛介绍,集团采购有几个关键的因素:首先是规模化。达到规模以后,需求量大,有规模才能养得起团队和专家的队伍,也才能产生经济效益。其次是专业化。因为每个原料品种都需要有专人来做。
  在和技术的配合上,杨建涛说,采购是买,技术是用,手心手背的配合很关键。近年来,进口原料、替代原料非常多,怎样能快速响应,对技术的要求也不断产生。促成采购,技术和采购都起到了推动作用,但近年来新原料的应用主要是靠采购来推动的。
  &新原料应用和技术的配合,主要是在营养成分、供应、稳定性等方面;再有就是销售方面的配合。因为新原料的应用,以前的设备可能满足不了需求,就需改进设备和工艺。比如高粱的粉碎细度,研究方面需要做功课。销售也要做功课,虽然营养成分未变,但因为颜色、外观变了,客户的沟通就显得很重要。配合很关键,怎么配合,企业之间不一样。&杨建涛表示。
  双胞胎集团采购经理袁继红称,公司的集中采购开展得很彻底,是高度集中的采购模式。这一方面源自企业高层的抉择。公司对于工厂的考核,对于厂长没有利润指标考核,没有利润指标集中采购就没有障碍。不然,像很多企业在推广集团化采购时工厂有意见了,出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第二,就是选对人;第三,一定要有平台。对人要信赖,得适当放权,同时还需要系统地把数据管控起来;第四,就是组织团队。一定要选择和企业共患难的团队,建立一支专业化的采购队伍,这需要专家级水平的人。
  通威股份副总裁宋刚杰认为,集中采购和区域采购相结合是理性选择。基于市场一线的了解,不是采购端有什么提供什么,而是市场需要什么采购什么。采购了解底下的经营情况很重要,要对市场的需求准确把握,寻找最适合自己的采购模式就是最好的模式。
  杨建涛也持相同的观点:每家企业需要选择自己的采购模式,不一定集中采购就是灵丹妙药,小企业分散采购也有成功的。
  启示三:分散采购还需集中采购互补
  从去年开始,温氏集团进行了首次集中采购尝试,旨在改变以往长期分散采购的不足。
  据温氏集团采购经理简仿辉介绍,目前,温氏集团在23省市都有公司,饲料厂达到165家,分散采购模式实行了30多年。但与其他大型饲料公司不同的是,温氏的饲料并不外销,全部自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资源正在进行优化配置,我们如果继续走分散采购,恐怕自身优势就会越不明显。&简仿辉感慨
  在如何看待分散和集中采购的优劣上,简仿辉称,集中的优势显而易见,去年温氏执行集中采购,就减少了200多家供应商。集中是直接采购,减少了中间成本,提升了有效采购,而分散采购很多是无效采购。
  &比如玉米,温氏提倡本地资源的利用,会大量选用本地资源,但这种分散采购的利用率只有70%~80%,约20%~30%是无效采购,对公司的影响非常大。通过进行集中采购,和大供应商合作,减少了大量的无效采购。&简仿辉说。
  启示四:寻找替代原料得看比较价值
  谈及替代原料,简仿辉称,玉米已成为奢侈品,目前高粱已经被大规模利用起来,除了高粱,大麦、木薯也开始在试探使用。
  新原料、替代原料的使用,会体现在产品的价值上,最终也是为实现用户价值的最大化。大企业靠集团采购不假,但小企业只能靠分散采购。就原料的可替代性上,有人提出是否能靠国内廉价的副产品的问题。其实,我们要说的是寻找新原料的现实可能性有多大?
  对于替代原料或新原料的问题,业内有称,我国饲料对于原料的利用,已经是挖地三尺了,可利用的资源所剩无几,凡是有点蛋白的原料资源,都会拿来尝试。
  对于寻找替代原料,会上嘉宾也给出了基本的建议:一看比较价值,二是稳定的供应,三是给谁用。但话又说回来,原料经常更换,对于产品本身会有影响。小企业更需要灵活性,也需要原则性,需要找到平衡。
  启示五:原料采购须重视人的风险
  大连新希望圭泽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顾众分析,采购按照动机可分为三种模式。一是投机性采购,我看涨就买;二是积极性采购;第三,基差式贸易。
  什么是采购,企业是价格的管理者,还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这是很关键的问题。
  &目前很多企业都买过基差,其目的是因为觉得价格相对便宜。买基差是因为便宜才买,不是因为市场看跌才买,这是大错特错。基差和压榨率是反向的,企业要管理好采购利润。就一定要做好基差式贸易。&顾众说。
  饲企的采购无疑是重要的,其中的风险也是一直存在。这种风险来自于外部和企业内部。
  外部风险很难控制,因为市场、政策、偶然事件等等;但内部风险,诸如计划、合同管理、人员、验收、库存,企业应该做到可控。
  在原料论坛上,由现场嘉宾参与的在内部风险次重要性排列上给出了结果。人员管理成了内部风险重要的因素,其次是计划,再然后是其他。
  对此,顾众表示,对于很多企业来讲,集中采购很难落实下去,因为采购牵扯到很多经理的奶酪的问题。广东一些饲料厂黄了,但老板和采购经理没走,为什么?因为采购经理有既得利益。
  他说,集中采购的关键问题是以销定采,通过价差转基差,才能真正实现利润,像双胞胎利润的75%来源于采购利润。
  在谈及管理人员的管控上,顾众称,这是个复杂的问题。最基本的考量标准是,人员是否在采购上具备优势,这是最主要的,不是去赌原料。这和企业老板的指导思想相关。对于采购部门人员管理的基本原则应是:首先是不断料;其次是原料质量要好;第三要稳定;第四要有利润。
  杨建涛则称,对于采购人员的管控,老板要什么,就考核什么;采购可分为管理类和营销类岗位,在用人上,需要每年进行考核权重的调整是必要的。
  启示六:期货工具成风控必然选择
  近几年来,随着玉米、豆粕、菜粕等饲料期货市场的发展,一些饲料或养殖企业,通过期货市场提前锁定成本利润,将风险消化在产业链内或转移到产业链之外,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2008年国际原料市场的洗牌,饲料行业运用期货工具的企业存活了下来,特别是一些油脂厂。&永安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春生表示,做基差就必须研究期货。现在已经不是用不用期货的问题,而是已经离不开的问题。
  他说,要是饲料企业现在连期货都还没研究好,期权又推出了,面临的公的应用工具的竞争对手将显得越来越强大。作为风险管控工具,期货对于饲料企业原料掌控、定位、决策、考核都是非常关键的
  组来自圣农公开的数据显示,2013年,受国内肉鸡行业持续低迷、&速成鸡&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致公司出现经营亏损。公司主要原料豆粕的采购均价较上年上涨了9.07%,但鸡肉销售均价却较上年下降了1.48%。后来得益于期货市场的原料采购价格下降和公司继续强化内部管理,圣农发展豆粕采购均价下降了1.34%,玉米采购均价下降了3.85%,鸡肉的吨平均销售成本下降了3.3%。
  除圣农发展外,有统计显示,在上市公司中,唐人神、海大集团、通威股份、大北农等多家企业近年参与期货套保的规模越来越大。据业内统计,海大集团涉足了玉米、豆粕、菜粕、大豆、豆油、棕榈油等多个期货品种的套保,且拟动用保证金的金额逐年增高,2011年至2014年分别为1.5亿元、3亿元、4亿元和5亿元,而其2012年和2013年在期货上的损益分别为1392万元和9514.52万元。期货工具的作用显而易见。
  尽管期货工具非企业在复杂市场竞争中决胜的&法宝&,但已成企业现代化经营的重要标志。如何运用期货工具管理原料的库存,从容地应对来自市场价格变化,减免损失,成为饲料企业的必修课。
责任编辑:贾梦哲&&
      
       
        
     
     
     
产品直通车您可能在找这些图片素材免费下载,千图网为中国设计师们免费提供包括,,。相关搜索:
设计作品交易平台
设计总数:3,020,248 个,总下载 : 1,985,754 次
让您更轻松更多的赚钱
我图网为696,387家设计公司,广告公司,印刷厂,文印店,威客提供下载服务,让他们更轻松更多的赚钱
Copyright &
我图网 沪ICP备号 用时:0.0211&&
秒 V若您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起知识产权投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双胞胎微信平台 的文章

 

随机推荐